管理类学科博士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2009年12月28日修订)∙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作者:学位办∙发布时间:2010-3-15∙点击次数:16639【大】【中】【小】(2008年5月7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是检验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切实提高我校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学校决定对我校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做如下规定:博士研究生一、基本要求(一)理学、工学门类的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本人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3篇论文,其中核心期刊1篇,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方可申请学位:1.被SCI或EI收录1篇(EI收录须为外文论文)。
2.在SCI源期刊或EI源外文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
3.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高水平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期刊目录见附件一)。
(二)管理学门类的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本人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3篇论文,其中核心期刊1篇,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方可申请学位:1.被SSCI、SCI、EI收录1篇(EI收录须为外文论文)。
2.在SSCI、SCI源期刊或EI源外文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
3.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高水平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
(期刊目录见附件一)4.被CSSCI、ISTP收录3篇论文。
(三)法学门类的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本人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3篇论文,其中核心期刊1篇,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方可申请学位:1.在SSCI、A&HCI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1篇论文;或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论文;2.被CSSCI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论文。
二、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以中国矿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属于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且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
三、若博士生的学术论文已被期刊录用但尚未正式发表,经导师在录用证明上签字认可并附版面费发票,可以进行论文送审、答辩。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综合素质评估
考察博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包括学术素养、创新能力、团 队协作、沟通能力等方面,了 解学生在多个领域的能力和表 现。
培养过程评估
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进行 评估,包括导师指导、课程设 置、科研训练、学术交流等方 面,了解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 有效性。
推断性统计分析
掌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用于解释 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描述性统计分析
掌握平均数、标准差、方差等统计指标的计算和 分析方法。
数据可视化
运用图表、图像等形式呈现数据分析结果,提高 研究报告的可读性。
建模与仿真技能
数学建模
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技 能,如微分方程、线性规划
等。
1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培养方案改进与优化
方案调整与完善
根据培养质量评估和学生满 优化培养环节和内容,提
高培养质量和满意度。
导师培训与指导
加强导师的培训和指导,提 高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指导能 力,确保学生得到高质量的
指导和培养。
学术交流与合作
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和国际合作项目,提高学生 的学术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 力,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和 国际视野。
95% 85% 75% 50% 45%
0
10 工商管理
20 战略管理
30 组织行为学
40 市场营销
5
会计与财务管理
学科方向
信息管理
信息系统安全 数据科学
信息组织与检索 电子商务
核心课程设置
02
01
03
东华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暂行规定
东华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暂行规定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方面。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检验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决定,对我校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作如下规定。
一、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之前,必须以东华大学名义并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是该硕士生的导师)在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至少一篇(综述性文章不算)。
二、博士研究生1、攻读理学和工学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之前,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质量要求在SCI(科学引文索引)或EI(工程索引)国外学术源刊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是该博士生的导师)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
或被ISTP(科学技术会议索引)检索的以第一作者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
攻读“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属史论类专业(方向)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也可在“史论类专业期刊目录”(参见附录一)中所列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是该博士生的导师)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
(2)数量要求必须再在《东华大学研究生教育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CSSCI收录期刊》或《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期刊》所列刊物或国外学术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为准且其论文必须是外语)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至少2篇。
累计发表列入统计范围的学术论文不得少于3篇。
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以一篇计,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是该博士生的导师)以1/2篇计,第三作者及以后不计。
如论文发表在《东华大学研究生教育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文社会科学引文CSSCI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期刊》外的中文学术期刊上,须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特别认定。
2、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若干篇,积分数达到10分(参见附录二);其中一篇必须在附表的1-4类刊物上发表,并必须有一篇用外文发表的论文,且均要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
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
学术论文的规定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切实保证和提高我院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根据《XX大学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工作规范》的有关要求,以《XX大学关于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为指导,对我院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作出如下规定。
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成果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博士研究生至少在学科认定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SCI全文收录的论文1篇或EI全文收录(JA)的论文2篇,要求第一作者的论文至少两篇。
凡符合下列条件者,可就低减免1篇学术论文:在学科认定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会议报告或获省级二等奖以上的自然科学或科技进步奖项(持个人证书,且与博士学位论文内容密切相关)或获发明专利1项(排名第一),以上成果XX
大学必须作为完成单位之一。
2.博士研究生在学科认定的期刊上发表EI全文收录(JA)的论文3篇,要求第一作者的论文至少两篇。
3.博士研究生在学科认定的期刊上发表SCI全文收录的论文2篇,要求第一作者的论文至少一篇。
4.博士研究生在学科认定的期刊上发表SCI全文收录(二区及以上)的论文1篇,要求研究生为第一作者。
以上各条中在研究生作为第二作者时,第一作者应为指导教师。
学术论文的署名单位应为XX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有关规定
南航经济与管理学院文件院字〔2015〕4 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有关规定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是检验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指标。
依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有关规定》(校研字[2013]37号)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有关规定》(校研字[2014]6号),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特修订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时发表学术论文的最低要求。
学院鼓励研究生发表更多高水平学术论文、产出更多高质量科研成果。
第二条本规定要求的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必须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第一单位。
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一般应为申请学位的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但硕士研究生发表国际期刊或核心期刊论文的,可以以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博士研究生发表的论文中应有一篇以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
第三条博士研究生的相关论文工作在满足了本规定的基本要求之外,如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可申请博士学位论文非盲审:1.以第一作者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学院目录以内SCI、SSCI源期刊的国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或录用3篇及以上学术论文;2.获得了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成果单位的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奖排名前五、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四、省部级二等奖排名前三;3.以第一作者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国外著名出版机构出版了学术专著。
第四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相关论文工作获得省、部级成果奖三等奖及以上奖励(排名前三名,完成单位署名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授权发明专利(排名前三名,完成单位署名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项等同于EI 收录论文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在国家级或国外著名出版机构出版个人贡献15万字以上的学术专著,等同于SCI(或SSCI)收录论文或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东华大学管学院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
东华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科研创新能力的训练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检验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决定对我院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进行修订,具体规定如下。
一、署名要求以东华大学为第一单位,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但第一作者必须是该生的导师)发表,并由研究生本人和导师共同署名的学术论文列入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统计范围。
对于在国内外进行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其发表的论文以东华大学为第一或第二单位、学生署名第一或第二(但校内或联合培养单位导师署名第一)的,经学院认定后可列入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统计范围。
二、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中不再对发表论文作硬性规定,但在申请学位之前,必须在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一篇。
学院对发表论文实施奖励政策,对在以下学院指定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给予奖励:奖励额度见表1:三、博士研究生1、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在申请学位前必须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3篇,且积分数至少达到10分(见表2)。
其中至少有1篇用外文发表的论文,至少有1篇在附表的1-4类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最多计2篇。
2、获得国家三大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且排名前5位、省部级三大奖且排名前3位视同SCI论文一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且排名前2位视同SCI论文一篇;3、对硕博连读研究生和直博生的要求与博士研究生相同。
博士研究生在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不列入其在博士期间的论文发表统计范围。
4、博士留学生在附件所列出的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可按积分表的第4类认定,但积分仍为3分。
四、其它本规定自2013级研究生起执行。
对以前各级研究生,由学院决定是否按本规定执行。
管理学院2014-03-21附件1:管理学院博士留学生发表论文可按第4类认定的学术期刊附件2:东华大学管理学院学术期刊分级目录一、基本架构由UT/DALLAS和FT两种目录组成。
各大学博士发表论文要求
1、北京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在申请学位前,一般应以北京大学名义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
未达到要求者,一般不接受其学位申请。
各专业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数以及本专业的“重要刊物”、“核心刊物”名称,由各院(系、所、中心)结合本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作出规定,并列入培养方案。
2、武汉大学:1篇权威期刊或2篇北大核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必须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或至少有两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学术论文。
3、中国人民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4、吉林大学:没有收集到具体文件。
根据送到重庆大学评审的博士论文《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第150页《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来看,作者发表的5篇论文中只有1篇属于CSSCI,其余4篇均是非期刊论文(其中有一篇是报纸,另3篇为以书代刊。
)5、中国政法大学:公开发表2篇或1篇1万字以上学术论文在学期间第一至第三学期,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每个学期分别提交至少1篇本专业的科研论文(每篇应在5千字以上),并于第一学年末提交学年论文1篇(字数应在1万字以上)。
上述论文经导师评阅合格后,计2学分。
在中期考核之前,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以第一作者身份或独著正式发表2篇(每篇应在5千字以上)或1篇1万字以上学术论文。
6、西南政法大学:3篇核心期刊说明:该校期刊目录为北大中文核心与CSSCI合并数据,再加上部分经学校承认的期刊或者书籍,共计1500多种。
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篇核心说明:只收集到在职博士生提前毕业要求——在申请提前毕业时,必须在该校认定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重点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三篇。
据此推测,正常毕业博士生发表论文要求不可能高于3篇。
8、厦门大学:2篇全国中文核心或1篇一类核心在全国核心刊物或国际同级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为第二作者视同第一作者)和“厦门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至少发表2篇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其中一篇可用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专著或教材(本人完成字数专著在3万字以上,教材在5万字以上,可累计)来代替。
北京交通大学 博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
博士发表论文说明一、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北京交通大学第十二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水平是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各学院根据《北京交通大学论文分类办法(试行)》(校科发【2010】33号)的有关内容,组织专家讨论形成对博士生发表论文要求的初步意见,研究生院依据“不降低标准、重质量不重数量以及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基本原则,对不同学科提出了相应的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经校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执行。
一、发表论文要求1.工学门类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公开发表An3以上论文不少于1篇;(2)公开发表An4或An5论文不少于2篇;(3)公开发表B类及以上论文3篇,其中至少有1篇An类论文。
注:发表在《北京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都市快轨交通》和EI会议检索论文可以计作B类论文,且和ISTP收录的国际会议论文只能计作1篇。
2.人文社科类: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公开发表As或An3以上论文不少于1篇;(2)公开发表B类及以上论文2篇,其中至少有1篇A类论文;(3)公开发表B类及以上论文3篇。
注:发表在《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和EI会议检索论文可以计作B类论文,且和ISTP收录的国际会议论文只能计作1篇。
3.理学: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公开发表An1类论文1篇;(2)公开发表An3类论文2篇;或公开发表B类及以上论文2篇,其中至少有1篇An2类论文;(3)公开发表B类及以上论文3篇,其中至少有1篇An3论文或有2篇其他An类论文。
注:北京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EI会议检索论文可以计作B类论文,且和ISTP收录的国际会议论文只能计作1篇。
关于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
东北石油大学关于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二○一五年六月二十九日第二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议讨论通过)《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对博士学位的评定主要是审核学位申请人是否“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对硕士学位的评定主要是审核学位申请人是否“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应该把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水平作为评定其是否达到上述学术水平和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之一。
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我校对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规定如下:一、在攻读学位期间,博士研究生在“东北石油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核心期刊”[1]上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总数不得少于2篇(其中会议论文不超过一篇)。
学历硕士研究生及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答辩前须在公开出版发行的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不含增刊)、正式出版的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于发表文章不做要求。
凡符合下列条件者,可减免1篇学术论文:获省级二等奖以上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奖项(持个人证书,且与博士学位论文内容密切相关)、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持个人证书)或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
以上成果东北石油大学必须作为完成单位之一。
二、研究生撰写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投稿前应经导师审阅同意。
论文的署名应由研究生与导师根据具体情况协商确定。
研究生必须是所发表论文的第一或第二作者,其中博士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应至少有一篇。
在研究生作为第二作者时,第一作者应为指导教师。
学术论文的署名单位应为东北石油大学。
三、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应同时提交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原件或有关检索证明材料,交学位管理科审查。
大学授予博士学位学术成果要求管理规定
大学授予博士学位学术成果要求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博士研究生培养,提高学位授予质量,根据《大学关于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西校〔2012〕351号)和《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西校〔2006〕347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各培养单位、学科专业、学位分委员会意见,及各类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学术成果的基本要求
(一)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公开发表属于学位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1篇A1学术论文或2篇以上A类学术论文。
(二)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在满足学校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达到攻读学科专业所属学部或学科的规定要求。
(三)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公开发表属于学位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1篇A类学术论文。
二、学术成果的界定标准
(一)人文社会科学A类学术期刊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及成果分类与认定办法(试行)》(西校〔2011〕477号)为准。
自然科学以《大学自然科学T类、A类刊物及遴选办法》(西校〔2012〕109号)为准。
(二)导师与学生共同在A类以上刊物公开发表的高水。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水平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校对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如下:1、数学学科在SCI检索源期刊上至少发表两篇论文。
本规定自2006年春季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2、物理学学科(1)光学、凝聚态物理、分子与原子物理研究方向:在物理领域的国际刊物SC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1-3篇论文,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之和大于3.0。
(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研究方向:在SC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1-3篇论文,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之和大于1.5。
发表的论文总数在4篇以上。
(3)激光雷达技术等应用研究方向:在SCI检索源期刊和E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至少2篇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在SCI检索源期刊发表。
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1)材料学学科及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a) 在SC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含3篇)以上,其中要有2篇发表在外文刊物上。
(b) 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之和大于3.0(含3.0)。
对一些确实难以发表SCI论文的专业方向,要求如下:在SCI源+ E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含2篇)以上。
(2)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a) 在E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含3篇)以上,或在SCI源+ E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必须有一篇SCI),其中要有一篇发表在外文刊物上。
(b) 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之和大于2.0(含2.0)。
对一些确实难以发表高水平论文的专业方向,要求如下:在E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含2篇)以上。
本规定自2002级春季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4、物理电子学学科满足下列要求之一:(1)在本学科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影响因子≥2.0)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见附件1-1)。
湖南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
湖南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博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质量是衡量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适应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对博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提出如下基本要求。
第一条博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应与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博士研究生应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且博士研究生为第二作者;湖南大学应为博士研究生和导湖大研字〔2018〕16号师的第一署名单位。
第二条博士研究生用于申请学位论文送审的学术论文,不包含在增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在高等学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超过1篇;以录用通知形式确认的学术论文不超过1篇,且必须正式发表后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第三条各学术期刊目录及SCI期刊分区表(按中国科学院SCI期刊大类分区)以学术论文投稿时公布的版本为准,学术论文正式发表之时如遇版本调整,在此期间的期刊目录和分区表均为有效。
第四条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双盲送审前,发表的学术论文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一)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法学学科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科学引文索引(SCI)、艺术与人文科学索引(A&H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其中至少1篇在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公布的重点学术期刊(以下简称重点期刊)上发表;或在CSSCI、CSCD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
(二)经济学、管理学学科在SSCI、SCI、A&H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CSCD和CSSCI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其中至少1篇在重点期刊上发表。
(三)理学学科在SCI分区为2区及以上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SCI 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至少1篇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
西安交大博士——关于毕业那点事儿
1.博士毕业的年限的问题一般是3年半到6年,如果到第6年还没能够毕业,可以做2个选择,一个是申请毕业答辩,申请毕业答辩后2年内再申请一个学位答辩;另外一个选择是直接申请一个结业,注意“结业”只是一个状态,等于把博士时间又推迟了2年(也就是8年的博士生涯),结业后2年内可以申请学位答辩一次,顺利通过同时获得毕业跟学位证书。
对比以上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把毕业答辩跟学位答辩分开弄,略显麻烦,好处则是先有个毕业证书,有些单位允许你拿毕业证书就可以上岗;第二种方法相对简单,去研究生院拿一个结业表格填写好提交即可离校,然后2年内再申请一个学位答辩,注意:2年内那次申请学位答辩的时候需要带上结业表格。
另外如果你的一卡通学生账户被关掉可以打电话开通:电话号码是82668328张老师,这关系到你后续很多表格的提交和下载。
2.学位答辩的发表文章要求:无论哪种离校法,最终都要进行学位答辩(当然你不要学位证者除外),那么就得符合学校的学位答辩条件,其本质上就是发表文章条件是否达到学校的要求了。
参考这个文件:西交研〔2005〕24号关于《西安交通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申请的若干规定》执行时间的通知http://202.117.3.68:8083/gs/jsp/detail.do?method=detailnotice&id=20090701171424188386&LB =xwsq毕业都是5个专家审查你的大论文,一般都是选择3个常规审查+2个专家盲审走毕业把,5个盲审过的机会会非常曲折,严重不推荐!按照3+2盲审走需要达到的最低要求有两大类,每大类里面又细分不同学科,其中最低的要求我用蓝色字体加粗了。
其中:知名和非知名期刊list见:http://202.117.3.68:8083/gs/jsp/detail.do?method=download&path=/userfiles/1 291711077484.rar(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过与博士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并需达到以下要求:1.理、工、医(除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外)学科的博士学位申请者,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并被SCI收录,或2篇被SCI/EI/IM收录(其中至少1篇在国际期刊或高水平国际会议上发表);2.管理、经济、人文类学科的博士学位申请者,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并被SCI/SSCI/AHCI收录,或2篇被SCI/EI/IM收录(其中至少1篇为英文文章),或3篇发表在CSSCI 源期刊上;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博士学位申请者,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或有2篇学术论文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和1篇英文期刊论文或高水平国际会议论文。
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具体规定
中山大学关于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2008年7月修订)按照《中山大学授予学位细则》关于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博士研究生获得学位前必须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不少于一篇学术论文,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应为中山大学(学术论文发表前应交导师审阅)。
申请学位的博士生必须是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
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经各学位分委员会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各学科博士生发表论文的具体规定如下:一、文科分委员会的规定1、刊物范围:学校社会科学处公布的《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在学期间的版本均可)。
对于在国外出版的刊物、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由各学位评议组认定,并报研究生院公示。
2、发表时间要求:必须提交已正式发表的论文。
3、发表论文必须和学位论文属于同一领域并具有相关性。
二、理工科分委员会的规定1、刊物范围:由理工科各学位评议组确定发表论文的刊物目录,各学位评议组必须提前公示该刊物目录,并报学位办备案。
2、发表时间要求:以正式刊出或正式录用通知为准。
3、发表论文必须属于学位论文的部分内容。
4、鼓励博士生选择高难度或攻关性的研究课题。
若博士生所进行的学位论文研究,经导师认可,并由评议组组织的专家认定为具有较大的创新前景的,在审议学位时可不按上述条件要求,但各评议组应有明确的认定程序和要求,并报研究生院公示。
三、医科分委员会的规定1、刊物范围:科研型博士生要求是SCI收录的杂志。
临床型博士生要求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系列的杂志,或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排序在前400名以内的杂志(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在校期间的排位),或正式出版的外文杂志。
此外,临床型博士生在以下学报发表学术论文视为符合要求:北京大学学报医科版(原北京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医科版(原湖南医科大学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科版(原同济医大学报)四川大学学报医科版(原华西医科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医科版(原上海医科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科版(原上海二医大学报)中山大学学报医科版(原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发表时间要求:应以现刊为准,对于在国(境)外发表的SCI收录论文可以是清样,也可以是附有导师签名担保的校样或正式录用通知。
暨南大学管理学各学科发表科研论文要求(20200428修订)
(五)学位论文外审意见均获得优秀等级。
3、公管管理
硕士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在学校认可的北大核心期刊(会议收录论文除外)上以暨南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必须标明“暨南大学”字样方予认可,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如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的可以认可)发表至少1篇文章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二)华人及外国籍来华留学博士生毕业时中文能力要求达到
管科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所有专业的博士生,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学位:
(一)在A1类或在A2类期刊发表1-2篇论文。须署名第一作者或导师(或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时经导师书面指定的合作者)为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且第一作者单位标明为“暨南大学”字样的成果方予以认可。
3.学位论文和研究报告达到上述第(五)条要求。
硕士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在学校认可的北大核心期刊(会议收录论文除外)上以暨南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至少1篇文章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必须标明“暨南大学”字样方予认可,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如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的可以认可。
(二)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一等奖(排名前五名),或二等奖(前四名),或三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所有学科方向的外招博士生,同时符合条件(一)、(二)两点或者(二)、(三)两点的,可申请学位:
(一)在A1类或在A2类期刊发表1-2篇论文。须署名第一作者或导师(或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时经导师书面指定的合作者)为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且第一作者单位标明为“暨南大学”字样的成果方予以认可。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具备深厚的学术素养、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科研人才。
该专业博士研究生应具备良好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在管理决策、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创新性成果。
培养时间:攻读博士学位的时间为3-5年。
其中,3年为正常攻读期,5年为最长攻读期。
培养模式:本专业博士研究生采用学分制培养模式。
学制期间需要完成一定学分的课程学习和研究工作,同时需要参与科研项目,并在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
培养过程中要进行中期评定和学位论文答辩,符合要求后方可获得博士学位。
培养课程:1.学术基础课程:包括管理科学基础、运营管理理论、供应链管理原理、数据分析与决策模型等课程,旨在提供学科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
2.学科前沿课程: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研究、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供应链优化与创新研究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学科前沿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3.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个人兴趣,可选择相关的研究领域课程进行学习。
例如,供应链风险管理、运筹学理论与应用研究、数据挖掘与商业智能等课程。
科研实践:1.科研项目参与:学生在培养期间应参与指导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积累科研实践经验,并能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
2.学术论文发表: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并提交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提高学术交流和科研能力。
中期评定和学位论文答辩:1.中期评定: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科研项目和论文撰写后,需要进行中期评定。
评定内容包括学生学术道德、科研工作进展和学术水平等。
通过中期评定后,学生方可进入后续的学位论文答辩环节。
2.学位论文答辩:学生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和修改后,需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学校相关教授组成,对学生的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和论文质量进行评审。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学生方可获得博士学位。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中矿大研字[2014]25号为切实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根据《关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若干意见》(中矿大〔2014〕12号)文件精神,对我校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做如下规定:一、博士研究生1.理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至少发表1篇被SCI或SSCI或A&HCI或新华文摘收录的期刊论文(第一作者且以中国矿业大学为第一单位,下同),方可申请学位。
2.其他学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方可申请学位:(1)被SCI或SSCI或A&HCI或新华文摘收录期刊论文1篇。
(2)被CSSCI收录的期刊论文2篇,其中至少被CSSCI各学科排名前30%的刊物收录论文1篇。
(3)被CSSCI收录的期刊论文3篇。
二、硕士研究生1.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不作为申请硕士学位的必备条件。
2.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可根据本学科实际情况提出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进行学术论文写作或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
三、其他1.博士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属于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且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
2.若博士生仅未满足本规定的论文发表要求,经分学位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同意、校学位办公室批准可以组织其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可准予毕业,但分学位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暂不讨论其学位申请;在博士生毕业后24个月内,满足发表论文要求后,由本人提出申请,学校再受理其学位申请,逾期不再受理。
3.我校认定的“学术期刊”指公开出版发行的正式刊物(不含增刊)。
“公开发表论文”不包括摘要文集中的论文摘要和学术期刊中的插页短文、短评或报道。
4.学术论文是指在正式出版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不含国内外会议论文;对在《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及类似的收取高额版面费、无规范出版量的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认可为申请学位的学术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类学科博士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根据建设与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管理学院的发展目标,管理学院学科分委员会经过认真分析讨论,决定对管理类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需满足下列要求之一:1、在学院认定的A+类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者在学院认定的A+类高水平国际期刊投稿论文1篇,该论文通过第1轮评审、并经修改后已进入第2轮评审。
附导师及学科/领域负责人签字确认的论文投稿信息、第1轮评审意见与结果和进入第2轮评审的论文全文。
论文署名规定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博士生是所发表论文的第一或第二作者;在博士生作为第二作者时,第一作者应为导师或副导师;论文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的署名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2)当论文作者中只有一位我校在读博士研究生时,博士生作为唯一通讯作者可视为第一作者,署名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2、在学院认定的A1或A2类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篇。
3、在SCI/SSCI检索期刊发表论文2篇。
4、在SCI/SSCI检索期刊发表论文1篇,同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认定的国内高水平期刊(公共管理学报、管理科学除外)发表论文1篇。
5、在SCI/SSCI检索期刊发表论文1篇,同时在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英文论文2篇并由博士生本人参会报告。
由导师与学科负责人签字确认。
6、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认定的国内高水平期刊(公共管理学报、管理科学除外)发表2篇论文,同时在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英文论文1篇并由博士生本人参会报告。
7、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认定的国内高水平期刊(公共管理学报、管理科学除外)或SCI/SSCI检索期刊发表论文1篇,同时至少在CSSCI/CSCD检索期刊或EI检索期刊发表论文2篇。
上述期刊论文中应至少有一篇为英文论文,否则须另外在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英文论文1篇并由博士生本人参会报告。
说明1、期刊论文发表认定:包括正式发表或给出DOI编号的在线发表论文。
2、对于第2、3、4、5、6、7条发表论文的作者署名办法按照学校规定执行:文章署名中一般应有导师或副导师,且博士生必须是所发表论文的第一或第二作者;在博士生作为第二作者时,第一作者应为导师或副导师。
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的署名单位均应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3、对国际学术会议类别不做统一规定,由导师和所在学科/领域确认。
4、该办法自2015年秋季入学博士生开始执行,此前入学博士生的发表论文要求可在原规定和本规定之间自行选择,选择原规定的博士生需在2019年8月31日前完成正式答辩。
管理学科分委员会2016年1月6日哈工大管理学院高水平国际期刊(A类期刊)列表A+期刊A1期刊(Business Week, FT 列表期刊中未列入我院A+列表的期刊)[1]Harvard Business Review[2]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3]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AMP)[4]Accounting, Organisations and Society (Elsevier)[5]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UC Berkeley)[6]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Wiley)[7]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Baylor University, Wiley)[8]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Wiley)[9]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0]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Elsevier)[11]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Elsevier)[12]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3]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Wiley)[14]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15]Organization Studies (SAGE)[16]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Academic Press)[17]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MIT)[18]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The Rand Corporation, Wiley)[19]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Springer)[20]Sloan Management Review (MIT)A2期刊(澳大利亚管理学院院长联合会管理学期刊列表期刊的A*类期刊,除去我院A+与A1类期刊)[1]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2]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and Education[3]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4]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5]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6]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7]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8]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 Policy[9]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acroeconomics[10]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icroeconomics[11]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2]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13]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4]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15]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6]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7]American Psychologist[18]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Annals of Applied Probability[20]Annals of Applied Statistics[21]Annals of Probability[22]Annals of Statistics[23]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4]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5]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6]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27]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8]Biometrics[29]Biometrika[30]Biostatistics[31]Boston University Law Review[32]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ployment relations[33]British Tax Review[34]Cambridge Law Journal[35]Canadian Tax Journal[36]Columbia Law Review[37]Commercial Law Journal[38]Cornell Law Review[39]Decision Sciences[40]Decision Support Systems[41]Econometric Theory[42]Economic Theory[43]Energy Economics[44]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45]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46]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47]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8]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49]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50]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51]Experimental Economics[52]Federal Law Review[53]Foreign Affairs[54]Foreign Policy (Washington)[55]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56]Gender and Society[57]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58]Harvard Law Review[59]Health Economics[60]Human Relations[61]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62]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63]Industrial Relations: a journal of economy and society[64]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65]In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66]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67]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68]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69]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70]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71]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72]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73]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74]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Graphical Statistics[75]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research on war and peace between and within nations[76]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77]Journal of Contract Law[78]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79]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80]Journal of Econometrics[81]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82]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83]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84]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85]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86]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87]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88]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89]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90]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91]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92]Journal of Financial Markets[93]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94]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education, manpower and welfare economics[95]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96]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97]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98]Journal of Management[99]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100]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01]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02]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03]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04]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05]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06]Journal of Retailing[107]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108]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109]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110]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111]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12]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3]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114]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115]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B: Statistical Methodology [116]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17]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18]Journal of V ocational Behavior[119]Law Quarterly Review[120]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121]Omega[122]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123]Oxford University Commonwealth Law Journal[124]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25]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126]Personnel Psychology: a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127]Probability Theory and Related Fields[128]Psychological Bulletin[129]Psychological Review[130]Psychological Science[131]Quantitative Economics[132]Regional Studies[133]Research Policy[134]Review of Asset Pricing Studies[135]Review of Corporate Finance Studies[136]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137]Review of Finance[138]Sociology[139]The Accounting Review[140]The Economic Journal[141]The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142]The Journal of Business (Chicago)[143]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44]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45]The Leadership Quarterly[146]The Modern Law Review[147]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48]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49]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50]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51]The Yale Law Journal[152]Theoretical Economics[153]Torts Law Journal[154]Tourism Management[155]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156]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157]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158]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159]Urban Studi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urban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