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及曲线分析

合集下载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方 向
实 例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 (1)物质浓度
六、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分析
2.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分析 (1)载体: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 ①载体具有特异性 不同物质的运输所需载体蛋白不同。 不同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目不 同。 ②载体具有饱和性:当细胞膜上的载体已 达饱和时,细胞吸收该载体运载的物质的速 度不再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BD
训练2 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的 过程是( ) A.全部为主动运输 B.大部分为扩散作用,少部分为主动 运输 C.全部为扩散作用 D.少部分为扩散作用,大部分为主动 运输
A
跟踪训练3 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 - 液中吸收 K+和 NO3 的曲线。影响 A、B 两点和 B、C 两点吸收 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例5】(双选)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 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 解释放的能量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 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 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有关
不需要
需要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图例 O2、CO2、H2O 甘油、乙醇、苯 等出入细胞的方 式
举例
小肠吸收葡萄 红细胞吸收 糖、氨基酸、无 葡萄糖 机盐等
表示曲线 (一定浓度 范围内)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 2.物质非跨膜运输方式——膜的流动性
胞吞 胞吐
条 件
原 理 特 点
细胞摄取或排出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方式 生物膜的流动性 物质通过小泡转移,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 细胞外→内 变形虫食食物颗粒, 白细胞吞噬细菌等 细胞内→外

2021-2022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4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4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Word版含答案

一、被动运输阅读教材P70~711.概念:物质进出细胞时,顺浓度梯度的集中。

2.类型方式自由集中帮忙集中特点物质通过简洁的集中作用进出细胞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集中实例水、O2、CO2、甘油、乙醇、苯等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二、主动运输阅读教材P71~721.物质运输方向:从低浓度→高浓度。

2.基本条件(1)细胞膜上相应载体蛋白的帮忙。

(2)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3.生理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依据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取所需要的养分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三、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阅读教材P721.胞吞: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

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别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

2.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然后移动到细胞膜处,并与之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

[共研探究]1.观看不同物质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状况,依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能通过人工合成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分子的共同特点是:小分子或脂溶性的分子。

(2)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磷脂双分子层的物质的共同特点是:分子较大或是离子。

葡萄糖不能通过合成的磷脂双分子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吸取葡萄糖,这可能与细胞膜的蛋白质成分有关。

2.物质顺浓度梯度集中进出细胞的过程称为被动运输,结合下图分析其特点。

(1)图示中圆点及圆点多少表示什么意义?提示:表示细胞内外两种物质的浓度大小。

(2)甲、乙两图中物质的运输方式①甲图中,物质通过简洁的集中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集中。

②乙图中,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集中,叫做帮忙集中。

③由图示分析,自由集中和帮忙集中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提示:都不需要消耗能量,由于二者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④完成下表方式通过膜的转运方向是否需要载体蛋白是否消耗能量方式1 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不消耗方式2 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消耗⑤试从物质运输动力角度分析,为什么自由集中和帮忙集中被称为被动运输?提示:自由集中和帮忙集中的运输动力都是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即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统称为被动运输。

2021_2022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第三节第2课时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

2021_2022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第三节第2课时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

【解析】选C。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运输,方式a为简单扩散, 不需要载体蛋白,A、B错误;方式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最大运输速率与载体 蛋白或通道蛋白的数量有关,C正确;抑制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主动运 输受阻,但不影响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D错误。
【审答误区】本题常见错因有两种: (1)不能正确识图,把方式b理解为只是协助扩散; (2)对主动运输理解不全面,误以为它的最大运输速率只与载体蛋白的数量有 关,实际上也与能量供应有关。
【方法规律】根据曲线判断影响物质运输的因素 (1)随横坐标的增加,物质吸收速率增加,则影响因素为横坐标。 (2)随横坐标的增加,物质吸收速率不变,则影响因素为横坐标之外的因素。
【典题加练】 如图是某植物在不同O2浓度下,从培养液中吸收Ca2+和Si4+的曲线图。造成A、B 两点吸收量差异与B、C两点吸收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离子浓度、载体蛋白数量 B.离子浓度、细胞呼吸强度 C.载体蛋白数量、离子浓度 D.载体蛋白数量、细胞呼吸强度
【解析】选④⑥。人工制造的磷脂双分子层与细胞质膜的骨架是相同的,①错 误;协助扩散中起作用的蛋白有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②错误;离子进出细 胞都是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③错误;载体蛋白对所运载的物质都有选择性,④ 正确;有些小分子物质也需要通过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⑤错误;物质通过胞吞、 胞吐进出细胞需要能量,⑥正确。
A.图1可表示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 B.图2能体现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主动性 C.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都离不开膜上的蛋白质的协助 D.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逆浓度梯度重吸收水分的
【思维流程】解答本题需要解决两个关键点:(1)识图获得关键信息, 图1由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图2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需 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2)准确识记常见的物质运输方式,如氧气、二氧化碳 运输方式为简单扩散,水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是协助扩散,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是协助扩散,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是主动运输。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影响因素(1)图示表示的跨膜运输方式中,甲为主动运输,乙为自由扩散,丙为协助扩散,丁为协助扩散。

(2)图中物质a为载体蛋白,b为通道蛋白,c为载体蛋白。

它们都属于转运蛋白。

(3)影响跨膜运输方式的因素:甲为载体蛋白和能量,乙为浓度差,丙、丁为浓度差和转运蛋白。

1.主动运输都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2.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 3.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转运蛋白的作用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 4.低温不影响矿质离子的吸收速率。

(×)5.新生儿从乳汁中获得抗体需要消耗能量。

(√)6.同种物质进出同一细胞的方式一定相同。

(×) 7.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的物质不一定都是生物大分子。

(√)1.膜上的两种转运蛋白比较3.不同因素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1)影响因素。

(2)曲线分析。

4.探究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实验设计思路(1)探究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

(2)探究是自由扩散还是协助扩散。

5.归纳概括同一物质的不同运输方式考向1|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1.下图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根据乙侧耗能的情况可知,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 .图示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相同C .图中a 和b 不是静止的,其运动的特性有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D .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影响葡萄糖、Na +等物质的运输B 解析:动物细胞内的K +浓度远高于细胞外,会通过主动运输将K +运到细胞内(图中K +进细胞耗能),而Na +正好相反,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将Na+运输到细胞外(图中Na+出细胞耗能),据此可判断甲侧是细胞外,乙侧是细胞内,A正确;图中细胞吸收水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与图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B错误;图中的a是磷脂双分子层,b为蛋白质,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大都可以运动,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C正确;葡萄糖、Na+等物质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破坏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进而影响到葡萄糖、Na+等物质的运输,D正确。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曲线图及跨膜用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曲线图及跨膜用

需要 消耗
离子
一些小分子有机物,葡萄糖、 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
物质跨 膜运输 的方式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图例
胞吞 胞吐
mRNA出 细胞核
• 二、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曲线
如何分析一个坐标图?
一看坐标轴: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
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如x随着y的变化而变化, 说明x是影响y变化的因素
物 质 运 输 速 率 浓度差 物 质 运 输 速 率 浓度差
由于自由扩 散和协助扩 散不需要能 量,因此其 细胞呼吸速率 运输速率与 氧气浓度和 呼吸作用强
度无关 结论:在一定范 围内,主动运输 细胞呼吸速率 的物质的运输速 度与细胞呼吸速 率成_正_比_关系, 超过一定的范围 后,物质运输速 度受载__体_数__量 限 细胞呼吸速率 制。
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
差异。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
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B )
A.Na+ C.胰岛素
B.K+ D.CO2
1. [2012·浙江五校一次联考]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 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
运输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二看曲线的变化趋势: 上升?下降?保持稳定?先上升后下降?先下降
后上升? 三看关键点: 如曲线的起点、终点、转折点等。
解释:曲线各种变化趋势产生的原因及关键点代表的意义



自由 输
扩散
速 率


协助
运 输
扩散
速 率


主动
运 输
运输
速 率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同步名师导学讲义:第四章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同步名师导学讲义:第四章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含答案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重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难点)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核心概念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一、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跨膜运输1.被动运输2.主动运输[预习反馈]连线。

__①—b—Ⅰ__②—c—Ⅱ__③—a—Ⅲ____二、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思考1.结合主动运输所需要的条件分析,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哪些?提示:核糖体、线粒体。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但是小肠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提示:葡萄糖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推测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能够转运葡萄糖的蛋白质。

H 活学巧练uo xue qiao lian 判断题1.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进出细胞穿过0层生物膜。

(√)2.胞吞和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

(×)3.胞吞和胞吐体现了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

(√)4.分泌蛋白主要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排出细胞外。

(×)5.已知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 TP,则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6.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需要细胞膜上的同一种载体蛋白。

(×)7.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

(×)8.抑制细胞呼吸对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知识点1被动运输Z重难拓展hong nan tuo zhan1.扩散与被动运输(1)扩散: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扩散的速率与物质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扩散速度在气体中最大,液体中其次,固体中最小;而且浓度差越大、温度越高、参与的粒子质量越小,扩散速度也越大。

(2)被动运输: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扩散。

2.被动运输的类型——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小分子或脂溶性物质,如O、CO、①被动运输的速率还与该物质分子的大小、脂溶性程度等有关,如分子越小、脂溶性越强,运输速率越快。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6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含解析)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6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含解析)

专题06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高频考点解读】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

2.试验:视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别和复原。

【热点题型】题型一 渗透作用原理及相关试验例1、成熟植物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是渗透吸水。

某爱好小组为探讨渗透吸水做了一个试验,该试验的简易渗透吸水装置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一成熟植物细胞被放在某外界溶液中处于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如图丙所示。

请推断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由图甲中漏斗液面上升可知,试验起先b 侧液体的浓度大于a 侧的B .由图乙可知图甲中漏斗里溶液的吸水速率在下降C .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 结构的是③④⑤D .把图丙所示状态的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发生质壁分别答案D【提分秘籍】1.植物细胞质壁分别及复原的拓展 (1)推断成熟植物细胞是否是活细胞待测成熟植物细胞+肯定浓度的蔗糖溶液――→镜检⎩⎪⎨⎪⎧发生质壁分别→是活细胞不发生质壁分别→是死细胞(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待测成熟植物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镜检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别和刚发生质壁分别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3)比较不同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同成熟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镜检发生质壁分别所需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反之细胞液浓度越大(4)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 3和蔗糖溶液)成熟植物细胞+不同种类溶液――→镜检⎩⎪⎨⎪⎧只发生质壁分别→蔗糖溶液质壁分别后自动复原→KNO 3溶液2.巧判细胞能否发生质壁分别与复原 (1)从细胞角度分析①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发生质壁分别及复原现象。

②具有中心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可发生质壁分别及复原现象。

(2)从溶液角度分析①在肯定浓度(溶质不能透膜)的溶液中只会发生质壁分别现象,不能自动复原(只有用清水或低渗溶液处理,方可复原)②在肯定浓度(溶质可透膜)的溶液(如KNO 3、甘油等)中可发生质壁分别后自动复原现象。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生物4.3 物质运输的方式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生物4.3 物质运输的方式

3、实验探究
抑制某载体蛋白的 主动 活性,只会导致以
该载体蛋白转运的 被动 物质运输受到影响
,对其他物质运输 不影响。抑制细胞 协助 呼吸,所有以主动 运输方式跨膜的物 自由 质运输都会受到影 思考:人体内环境中O2和CO2的运输。 响。 营养物质(如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吸收过程。 生物膜上载体蛋白的合成过程。
二、大分子物质非跨膜运输方式——胞吞和胞吐 课本P72
运输 方向
实例
胞吞 细胞外→细胞内
白细胞吞噬细菌
胞吐 细胞内→细胞外
分泌蛋白、神经递质 的分泌、释放等
图解
备注
①结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 ②需消耗能量,不需载体蛋白协助
三、判断物质运输的方式
1、根据分子大小与是否需要能量、载体
2、根据运输方向: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 是主动运输。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解:
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一、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 课本 P70
运输方式 方向 载 能 举例
影响因素及曲线分析
体量
被 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由 扩散
高 → 低
不 不 水、O2、CO2等


气体分子 甘油、乙醇、苯
要 耗 等脂溶性物质
浓度差
运 输
协助 扩散
高 → 低
需 要
不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消 Na+内流、K+外 耗 流、肾小管重吸水
主动运输
(细胞外浓度)
时间
上面几幅坐标图中所表示的分别是哪种运输方式
【例1】
6.如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3物质跨膜运输

3物质跨膜运输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一、小分子或离子出入细胞的方式:特别提醒:①表中“高浓度”“低浓度”是指被运输离子的浓度或水分子等被运输物质 的浓度,而不是它们所在溶液的浓度。

②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的膜载体蛋白都具专一性,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影响运输速率。

③扩散与渗透的关系如上图所示,渗透是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而扩散不只是溶剂分子,也可是气体、溶质分子由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

④同一种物质进出不同细胞时的运输方式可能不同。

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为协助扩散,而进 入其他细胞为主动运输。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2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①主动运输的条件有两个:载体和能量。

这两个条件是判断主动运输的依据。

②逆浓度梯度运输也是判断主动运输的依据。

但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一定不是主动运输,原因是主动运输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只要是逆浓度梯度,则一定是主动运输,若顺浓度梯度运输时,应进一步根据其他条件来判断:a .只需载体协助的为协助扩散;b .既需载体又消耗能量的是主,动运输;c .只靠两侧物质浓度差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任何其他条件的是自由扩散。

二、物质跨膜运输速度的影响因素:1.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因素2.影响物质运输速度的曲线分析(1)自由扩散中物质运输速度的影响因素由上图可解读出以下信息:①图A 中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不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载体协助,所以此图是指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自由扩散过程。

②可以预测,图A 中随着细胞膜内外物质浓度差的减小,自由扩散的速度会越来越慢。

③图A 中箭头表示当细胞外物质浓度高于细胞内物质浓度时物质的转运方向。

④图B 表示物质的运输速度与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差呈正比关系,说明自由扩散过程主要受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差的影响。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微专题突破1 外界因素对物质跨膜运输影响的曲线分析课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微专题突破1 外界因素对物质跨膜运输影响的曲线分析课

4.下列是关于植物吸收无机盐离子的问题,请分析并回答:
图1
图2
(1)图 1 中 AB 段曲线的限制因素与植物根系的哪一生理作用有关? ________,说明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主要方式为________。BC 段曲线的限 制因素与植物细胞膜上的________有关。不同植物吸收同种离子的速率是否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
再 见!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 a 运输 B.与方式 a 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 b 的最大运输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 a 和 b 的运输速率均有影响
C [从图像看,a 曲线表示自由扩散;b 曲线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运输,故 A 项错误。由于 a 曲线表示自由扩 散,自由扩散中没有载体蛋白的参与,故 B 项错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 不消耗能量,故 D 项错误。协助扩散与载体蛋白有关,在被转运分子的浓度 足够大的情况下,载体蛋白数量的多少决定某物质的最大运输速率,故 C 项 正确。]
(1)说明: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种,前者包括生 物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后者包括氧气浓度、温度、pH 等,这些影响 细胞呼吸的因素都会影响主动运输。
(2)解题指导:解题时除要清楚坐标的含义,认准曲线代表的含义外,还 要关注曲线的起点、交点、折点和终点,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曲线的走势 等,并深入挖掘题目中的有效信息,结合具体的设问进行作答。
[对点训练] 1.下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 Ca2+和 Si4+ 的曲线。影响 A、B 两点与 B、C 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离子浓度、载体数量 B.离子浓度、呼吸作用强度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载体数量、呼吸作用强度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常考生物图示:3..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的曲线解读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常考生物图示:3..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的曲线解读

[解题技法]
(1)分析此类曲线题时,要注意区分横坐标表 示的意义,如曲线2和曲线4横坐标不同,表 示的物质运输方式不同。
(2)解答此类问题时,要明确自由扩散、协助 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和 联系,主要从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两个 方面考虑。
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的曲线解读
典型图示1
P点之后运输速率不变的原因是膜 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
信 息 解 读
曲线1表运输方式是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曲线1、2表示物质浓度对跨膜运输速率 的影响
典型图示2 。
信 息 解 读
P点之后物质运输方向为从低浓 度→高浓度的逆浓度运输,该曲线
表示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典型图示3
P点之后运输速率不变的限制因素 是载体蛋白的数量
信 息 解 读
曲线4表示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 散若曲线4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物质 运输,还可表示主动运输(哺乳动物成熟红 细胞无线粒体,进行无氧呼吸)。
曲线4表示的运输方 式为主动运输
曲线,4、5表示O2浓度对 跨膜运输速率的影响

专题三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2023届高考生物学大单元二轮复习串思路【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三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2023届高考生物学大单元二轮复习串思路【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三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2023届高考生物学大单元二轮复习串思路➢考情分析1.考查内容:物质通过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本专题知识难度较低。

2.命题规律:考题中特别重视对能力的考查,一是通过对渗透现象(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分析,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应用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处理能力;二是通过图解、表格比较判断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考查考生解读图、表的能力和对概念、原理的理解能力;三是通过模型建构过程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考查考生对原理的应用能力。

3.备考策略(1)运用表格的方式加深对不同物质运输方式的理解是复习的有效方法。

(2)构建各种跨膜运输的数学模型和温度、氧气对主动运输的影响曲线,能够加深对各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理解。

➢网络构建➢考点清单一、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观察与应用1.实验过程2.应用①判断成熟植物是否为活细胞待测成熟植物细胞+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发生质壁分离→是活细胞;待测成熟植物细胞+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不发生质壁分离→是死细胞。

②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待测成熟植物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

③比较不同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同成熟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反之细胞液浓度越大。

④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相同植物细胞+不同浓度蔗糖溶液质壁分离速率越快,分离程度越大,蔗糖溶液浓度越大;反之,蔗糖溶液浓度越小。

【易错提示】一、材料选择宜选择活的、具有大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且最好带有颜色的植物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二、质壁分离中的“质”和“壁”分别指的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

其中,原生质层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具有的,由细胞膜、液泡膜及它们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其作用相当于半透膜。

三、实验试剂的使用。

若使用较高浓度的蔗溶液做实验,可使细胞很快发生质壁分离,但不能复原,其原因是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失水过多而死亡。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及曲线分析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及曲线分析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及曲线分析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及曲线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因其特点各异,所以相应的影响因素和曲线就各有不同。

一、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1、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2、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1)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2)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

3、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1)载体的种类和数量;(2)能量。

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曲线分析1、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运输速率的影响曲线:(1)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向是由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其动力是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物质浓度的增大,其运输速率越大。

(2)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载体协助,在物质浓度较低时,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运输速率也逐渐增大,到达一定物质浓度时,由于受膜上载体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不再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2、氧气浓度对物质运输速率的影响曲线:(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其运输方向都是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其运输的动力都是浓度差,不需要能量,因此与氧气浓度无关,运输速率不随氧气浓度增大而改变。

(2)主动运输方式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在氧气浓度为零时,通过细胞无氧呼吸供能,但无氧呼吸产生能量较少,所以运输速率较低,在一定范围内随氧气浓度升高,有氧呼吸加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产生的能量逐渐增多,所以运输速率不断加快,当氧气浓度足够高时,能量供应充足,但由于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不再随氧气浓度增大而加快。

三、几点说明1、要确定某种物质的运输方式,必须抓三个关键:(1)分析被运输的物质是否通过细胞膜;(2)明确被运输物质微粒的性质(大分子、小分子、离子);(3)分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向(高浓度到低浓度,低浓度到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协助,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第5讲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备考课件)-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第5讲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备考课件)-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基础知识查落实
2.判断关于主动运输的叙述
(1)同种生物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不同( √ ) (2)在细胞主动运输过程中,均需要ATP水解直接供能( × ) (3)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 ) (4)同种物质进出同一细胞的方式一定相同( × )
(2020·海南,18)ABC转运蛋白是一类跨膜转运蛋白,参与细胞吸收多种营养 物质,每一种ABC转运蛋白对物质运输具有特异性。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
转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ABC转运蛋白可提高O2的跨膜运输速度 B.ABC转运蛋白可协助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C.Cl-和氨基酸依赖同一种ABC转运蛋白跨膜运输 D.若ATP水解受阻,ABC转运蛋白不能完成转运过程
(1)据图分析,在葡萄糖浓度较低时,载体_________ 先达到饱和状态。(2)在 葡萄糖浓度为80时,载体___________的转运速率S较G大LT1,所以此时细胞主要依赖 _______的跨膜方式吸收葡萄糖。(3)载体(SG主L动T运1运输输载体葡)萄糖需要细胞提供 __________。请利用离体的小肠绒毛GL细U胞T2、呼吸抑制剂、清水,葡萄糖运输速率检 测仪等协助材扩料散,简要完成该验证实验的(实协验助设扩计散思载路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__量_(_或。ATP)
A.小肠腔中的钠离子浓度高于小肠细胞内B.吸收葡萄糖 时不可以直接利用ATP提供的能量C.细胞吸收葡萄糖时可 以逆浓度梯度进行D.钠钾泵不可以水解ATP中的高能磷酸 键
[典例分析]
图中的A和B均表示植物细胞膜和液泡膜中运输H+的膜蛋白,A表示质子泵,质子 泵工作时会水解ATP以实现H+的定向运输,H+的浓度差可帮助某些溶质分子进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及曲线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因其特点各异,所以相应的影响因素和曲线就各有不同。

一、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
1、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2、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1)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2)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

3、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1)载体的种类和数量;(2)能量。

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曲线分析
1、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运输速率的影响曲线:
(1)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向是由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其动力是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在
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物质浓度的增大,其运输速率越大。

(2)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载体协助,在物质浓度较低时,随物质浓度
的增大,运输速率也逐渐增大,到达一定物质浓度时,由于受膜上载体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
不再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2、氧气浓度对物质运输速率的影响曲线:
(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其运输方向都是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
其运输的动力都是浓度差,不需要能量,因此与氧气浓度无关,运输速率不随氧气浓度增大而
改变。

(2)主动运输方式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在氧气浓度为零时,通过细胞无氧呼
吸供能,但无氧呼吸产生能量较少,所以运输速率较低,在一定范围内随氧气浓度升高,有氧
呼吸加强,产生的能量逐渐增多,所以运输速率不断加快,当氧气浓度足够高时,能量供应充
足,但由于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不再随氧气浓度增大而加快。

三、解题技巧
◆渗透方向及浓度大小的判断
1.判断溶剂渗透的总方向
(1)若半透膜两侧是同种溶液,根据质量浓度或物质的量浓度判定。

(2)若半透膜两侧是不同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才能体现溶质或溶剂分子数的多少,如半透膜两侧为质量分数相同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则葡萄糖溶液一侧单位体积中葡萄糖分子数多(水分子数少),水分子由蔗糖溶液一侧通过半透膜向葡萄糖溶液一侧扩散。

2.判断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大小
若渗透平衡后,半透膜两侧液面仍存在液面差,则半透膜两侧溶液就存在浓度差,液面差越大,浓度差就越大,且液面高的一侧溶液浓度高。

◆有关渗透作用的两个易错点
1.水的运输特点:无论细胞吸水还是失水,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的扩散都是双向进行的。

2.渗透平衡的实质: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绝对相等。

【例题】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
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答案】D
【解析】A项,通过图示可以看出,a组和b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都小于1,表明细胞吸水导致细条变长;由于a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小于b组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值,说明a组吸水较多,b组吸水较少,所以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低。

B项,分析柱状图可知,f组细胞失水,而b组细胞吸水,因此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大于b组。

C项,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

D项,根据柱状图可知,在浓度为
0.4mol·L-1的蔗糖溶液中的c组细胞吸水,而在浓度为0.5mol·L-1的蔗糖溶液中的d组细胞失水,所以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