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化痰止咳平喘药

合集下载

止咳化痰平喘药归纳

止咳化痰平喘药归纳
主治及应用
1.肺热咳嗽,痰黄稠难咳出;肺痈咳吐脓血。常合知母、浙贝母、银花、鱼腥草。
2.胸痹胁痛。常合薤白、半夏、枳壳。
3.乳痈初起。常合蒲公英、连翘、陈皮。
4.肠燥便结。合火麻仁、桃仁。单用萎仁或合用杏仁治肺热痰郁之便秘。
用量:全瓜萎12-30克 瓜萎皮6-12克 瓜萎仁6-15克 瓜萎霜6-15克。
苦杏仁
《本经》
为蔷薇科落叶乔木山杏之成熟种子。
别名:衡儿,北杏仁。
处方用名:苦杏仁,杏仁,光杏仁。
药用部分:种子。
性味;苦、微温,有小毒。
归经:入肺、大肠经。
功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主治与应用:1.风热咳嗽。伍用桑叶、薄荷 .
2.肺热咳嗽。合用桔梗、黄芩、芦根。
桔梗
《本经》
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
别名;包袱花、梗草、白药。
处方用名:桔梗、苦医学教育 网原创桔梗、白桔梗、津桔梗。
药用部分:根。
性味:辛、苦、平。
归经:入肺经。
功能:宣肺祛痰、排脓。
主治及应用:
1.咳嗽痰多。风寒咳嗽合用荆芥、防风、苏叶;内热咳嗽合桑叶、菊花、牛蒡子、前胡。
参考资料:
成分:主要含生物碱。
药理研究:
百部能减低呼吸中枢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而奏镇咳之效。对人型结核杜菌有完全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等多种杆菌有抑制作用,对体虱、头虱有毒杀作用。
紫苑
《本经》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苑的根茎及须根。
别名:青苑。
处方用名:紫苑、炙紫苑、紫苑茸。
2.各型咳嗽。不论新咳、久咳、寒咳、热咳均中应用之。
3.灭虱杀虫。蛲虫病,以百部30-50克煎取浓30-50ml,每晚保留灌肠一次;头虱、体虱,20%百部醇浸液成50%水浸液涂摸。此外,对阴道滴虫也有杀灭作用。

7款用于止咳化痰的中成药

7款用于止咳化痰的中成药

7款用于止咳化痰的中成药许多大人和小孩已经开始出现燕鸥不是甚至是感冒咳嗽的症状了。

那么究竟止咳中成药哪个好,治咳嗽最好的中成药是什么呢?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

治咳嗽最好的中成药1、橘红痰咳液成分:主要成分就是化橘红、苦杏仁、甘草、百部、白前、半夏、茯苓、五味子等。

功效:宣肺、理气、化痰、止咳。

适宜人群:对于痰多咳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无论是风寒感冒引起,还是咽喉炎或者支气管炎引起的,都可以选择橘红痰咳液来达到一个化痰、镇咳的效果。

尤其是咳嗽反复发作、咳嗽声重、痰多而且粘稠,服用橘红痰咳液是最好不过的。

可能会有极少数人服药后出现轻微的恶心、便秘情况,是正常的。

2、蜜炼川贝枇杷膏成分:枇杷叶、川贝母、款冬花、北沙参、桔梗、五味子、杏仁水、水半夏、薄荷脑等。

功效:主要功效就是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平喘。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热引起的咳嗽,一般情况下的表现是咽喉痛、声音嘶哑、胸闷、咳嗽的适合痰多、不易咳出,这种时候就比较适合用蜜炼川贝枇杷膏来进行化痰止咳。

由于成分对身体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甚至是孕妇咳嗽严重的时候也是可以少量服用的。

而且蜜炼川贝枇杷膏甚至远销美国,并且大受欢迎。

3、肺力咳合剂成分:白花蛇舌草、前胡、梧桐根、黄芩、红管药、红花龙胆、百部。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热引起的痰多咳嗽以及支气管哮喘和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所以不适宜用于治疗风寒咳嗽。

肺力咳合剂算是比较常用的止咳用药,而且大人小孩都能用,一般成人用量是一次20毫升,每天三次;七岁以内的儿童是一次10毫升,而7-14岁之间的则是一次15毫升。

服用前记得摇匀。

4、复方鲜竹沥液功效:主要功效就是清热、化痰、止咳。

适宜人群:适用于热咳,不适宜风寒咳嗽。

一般咳嗽如果痰液多,而且发黄还很粘稠的时候,就非常适合服用复方鲜竹沥液来进行治疗。

成分都是纯天然,所以不存在什么副作用,味道也比较清爽,一般一次喝20毫升,一天三次就足够了,但仍不建议长期服用。

内科常用中成药--祛痰剂、止咳平喘剂

内科常用中成药--祛痰剂、止咳平喘剂
8

寒止Biblioteka 咳剂通宣理肺丸
解表散寒,
宣肺止咳
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
9
杏苏止咳颗粒
宣肺散寒,
止咳祛痰
风寒感冒,咳嗽气逆
苦杏仁、陈皮、紫苏叶、桔梗、前胡、甘草。
10
15
强力枇杷露
清热化痰,
敛肺止咳
痰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经久不愈、痰少而黄或干咳无痰;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枇杷叶、罂粟壳、百部、白前、桑白皮、桔梗、薄荷脑。
16





养阴清肺膏
养阴润燥,
清肺利咽
阴虚燥咳,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地黄、玄参、麦冬、川贝母、牡丹皮、白芍、薄荷、甘草。
17
二母宁嗽丸
25





苏子降气丸
降气化痰,
温肾纳气
上盛下虚、气逆痰壅所致的咳嗽喘息、胸膈满闷
炒紫苏子、厚朴、前胡、甘草、姜半夏、陈皮、沉香、当归。
26
七味都气丸
补肾纳气,
涩精止遗
肾不纳气致的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干、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醋五味子、山茱萸(制)、茯苓、牡丹皮、熟地黄、山药、泽泻。
27
固本咳喘片
19







小青龙合剂
解表化饮,
止咳平喘
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炙甘草、法半夏、五味子。

止咳化痰,10种常用中成药

止咳化痰,10种常用中成药

止咳化痰,10种常用中成药
中医认为,体内多余水分,开始为水,渐渐会凝结为痰。

痰既成之后,可随气流行,无处不到,引起多种疾病。

痰阻气道则可见咳痰、咳嗽、气喘,西医上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患。

一般咳嗽多见咳痰,痰多又易引起咳喘。

因此,痰、咳、喘三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今天介绍10种具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的中成药。

1、橘红丸: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
2、止咳橘红口服液: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咽干喉痒
3、蛇胆陈皮散:用于风寒咳嗽、痰多呕逆
4、蛇胆川贝散: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5、急支糖浆: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后咳嗽
6、川贝枇杷糖浆:用于感冒咳嗽及支气管炎
7、二陈丸:燥湿化痰,用于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8、止咳定喘口服液:辛凉宜泄,清肺平喘。

用于表寒里热、身热口渴
9、桂龙咳喘宁胶囊:降气平喘,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等
10、蛤蚧定喘胶囊:滋阴清肺,用于虚劳久咳、年老哮喘、自汗盗汗、不思饮食。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ppt课件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ppt课件
ppt课件 26
白附子
来源:天南星科多年 生草本植物独角莲的 块茎。
ppt课件
27
白附子
其性上行,善祛头面风痰,治头面风瘫要 药
ppt课件
28
白附子
性能:辛、甘,温。有毒。归胃、肝经。
功效: 燥温化痰, 祛风止痉, 解毒散结。
ppt课件
29
白附子
主治: 1. 痛及偏头痛等。本品既能够燥湿化痰,又 有祛风止痉的作用。治风痰壅盛,抽搐或
ppt课件 22
天南星
主治: 1.湿痰、寒痰证(顽痰证)。本品功能燥湿化 痰,温燥之性胜于半夏。常与陈皮、半夏、茯芩、 枳实等药配伍,以治痰湿壅滞所致的咳痰多稀薄、 苔腻胸闷等证,如导痰汤;如属肺热咳嗽,咯痰 黄稠,亦可配伍黄芩、瓜蒌等清热化痰之品。 2.风痰眩晕、中风。本品有祛风止痉之效,又 能燥湿化痰,尤善除经络风痰,半夏、白附子- 青州白丸子;中风,用生川乌、生附子、木香为 散,生姜煎汤送下-三生饮。
ppt课件
25
半夏、天南星
两药均辛温有毒,燥湿化痰,均为治湿痰、寒痰 要药。外用均能消肿止痛、用治痈疽肿痛、瘰疬、 毒蛇咬伤。 半夏:主归脾胃,善除脾胃湿痰,还能降逆止呕, 为止呕要药。并能消痞散结,治胸脘痞闷,梅核 气等证。 天南星:主归肝经,温燥之性强于半夏,善治顽 痰。又善走经络祛风痰而止痉。故又为祛风痰要 药。常用于半身不遂、破伤风等。
ppt课件 14
半 夏
2.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本品既能燥湿以化痰,又能降逆以和胃。为止呕 之要药。长于治疗寒饮呕吐,常与生姜同用,如 小半夏汤。 本品又可用于多种病证的呕吐,若胃虚不纳,反 胃呕吐者,配补气和中的人参、白蜜-大半夏汤; 治胃如大半夏汤以之配人参、白蜜,治胃虚呕吐; 如半夏厚朴汤。治胃热呕吐,与清热降逆的黄连、 竹茹、橘皮-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治妊娠呕吐, 人参、干姜-干姜人参半夏汤,或配伍苏梗、砂 仁理气安胎。

7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功效介绍

7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功效介绍

7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功效介绍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往往伴随着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或者其他疾病。

中成药作为传统的治疗方式之一,具有独特的功效,既可以缓解咳嗽症状,又可以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7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及其功效。

一、川贝母川贝母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

它能够舒缓喉咙痒、疼痛的症状,减轻咳嗽的频率和程度。

川贝母中含有大量的黏液质和甜菜碱等有效成分,能够润滑呼吸道黏膜,增加分泌物的排出,从而改善气道炎症。

二、板蓝根板蓝根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抗炎镇咳的作用。

它含有丰富的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有效减轻咳嗽、咽痛等症状,并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板蓝根还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加速疾病的康复。

三、黄芩黄芩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

黄芩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这些物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缓气道痉挛,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此外,黄芩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菌的功能,可以加速病原微生物的清除,减轻炎症的程度。

四、苏子苏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理气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苏子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能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减轻气道痉挛,并提高肺功能。

苏子还可以化痰止咳,促进痰液的排出,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五、百部百部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的作用。

它含有丰富的薄荷醇和挥发油等有效成分,能够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加快痰液的排出,减轻咳嗽的程度。

百部还具有抗菌和抗炎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

六、防风防风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祛风散寒、祛痰止咳的作用。

防风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呼吸道黏膜的水肿和充血,从而改善咳嗽症状。

防风还可以舒缓咽喉疼痛,促进痰液的排出,提高免疫力。

七、杏仁杏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润肺止咳、解毒化痰的功效。

杏仁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能够润滑咽喉组织,舒缓疼痛和干燥感,缓解咳嗽症状。

基础中医学:七、祛痰止咳平喘药

基础中医学:七、祛痰止咳平喘药

相同: 川贝母、浙贝母二者皆味苦性寒凉,
均能清热化痰止咳、散结,都可用治痰热 咳嗽,风热咳嗽,疮痈肿痛,乳痈肿痛,
功 瘰疬痰核,肺痈吐脓等证。贝母反乌头,
不宜同用。

不同:
川贝母 ── 味甘性微寒,长于润肺
止咳,多用于肺虚久咳,阴虚燥咳,劳

嗽咯血,痰少咽燥等证。
浙贝母 ── 苦寒较甚,开泄力大,
故寒痰、湿痰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为百合科植物 川贝母 、暗紫贝母、
甘肃贝母 或棱砂贝母(Fritillaria
川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贝 C. Hsia)的
母 鳞茎。
性味归经: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 效: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
消肿。
应 用: 1、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本品性寒味微
因子,它“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所 以痰的病证(咳嗽气喘,咯痰量多,呕 恶眩晕,或局部有圆滑肿块,苔腻,脉 弦或滑)甚多,皆可用化痰药治之。
2.止咳平喘药,用于外感、内伤所 致各种咳嗽和喘息。
含 义:
(一)
凡具有温化寒痰功效,以温肺化 痰或燥湿化痰为主要作用,治疗寒痰、 湿痰的药物,称温化寒痰药。
苦,能 清肺泄热化痰,用治外感风热所致 咯痰黄稠者,常与黄芩、知母同用。又 味 甘质润能润肺止咳,治燥热伤肺所致咽痛、咯 痰不爽,常与瓜蒌、沙参、麦冬、桔梗等同用。
2、散结消肿 用于瘰疬疮肿及乳痈,肺 痈。本品能清热解郁化痰散结。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末服1~2g。
使用注意: 反乌头。
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用法用量 : 煎服,3~10g,一般宜制过用。
消痞 和胃多用清半夏;降逆止呕多用 姜半夏;燥湿止咳多用法半夏;生半 夏长于消肿散结,只宜外用。

临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大全

临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大全

临床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举例咳、痰、喘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病症,多为感染或变态反响等多种因素所致。

因此在对因治疗的同时,应用镇咳、祛痰、平喘药可缓解病症,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化痰止咳平喘药:凡功能化除痰涎,制止咳嗽、平定气喘的药物。

一、镇咳药镇咳药可通过抑制延脑咳嗽中枢或抑制发射弧中的某一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

可促进痰液和异物排出,但剧烈而频繁的咳嗽可使病人痛苦及引起并发症。

咳嗽反射弧包括四个环节:〔1〕呼吸道神经末梢感受器,包括机械感受器、化学感觉器和肺牵张感受器。

〔2〕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纤维。

〔3〕延髓咳嗽中枢,位于延髓背侧部,邻近呼吸中枢。

〔4〕传出神经,包括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喉上神经和脑神经。

它们协同完成咳嗽运动。

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除去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膜等呼吸器官以外,耳、脑膜、心脏、食管、胃等内脏的迷走神经受到刺激,也会传入咳嗽中枢引起咳嗽。

镇咳药按其作用部位分为:①中枢性镇咳药,②外周性镇咳药,也有局部药物兼具上述两种抑制作用。

(一)中枢性镇咳药可直接抑制位延脑的咳嗽中枢而产生止咳作用。

长期剧烈咳,痰量不多且频繁,夜间加重,甚至影响睡眠的患者,可用中枢性镇咳药。

①、麻醉性:有阿片、可待因、吗啡等,其镇咳作用迅速而强大,同时具有镇痛作用。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特别是由于咳嗽而影响睡眠的患者,在胸膜炎伴胸痛的剧烈干咳时,用其既可止痛又有镇咳的作用。

因为这类药物有些副作用,如轻微的抑制呼吸中枢、欣快症和成瘾性及局部胃肠道反响〔久用易成瘾,使痰难以咯出和抑制呼吸中枢等〕缺点。

建议慎用,必须使用时应限制用量。

②、非麻醉性:有右美沙芬、咳必清等。

对麻醉性镇痛药进行结构改造而合成的中枢性镇咳药药物,几无镇痛和成瘾作用,对痰多、痰液黏稠、老人、小儿患者不宜使用,否那么会加重病情。

可发生嗜睡现象,驾驶员、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尽量防止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化痰止咳平喘药总结

化痰止咳平喘药总结



苦主
,治
温 化 寒 痰 药
性寒
多 温
痰 、
燥湿
,痰
主 归







主页 首首页页
半夏
善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为止呕要药 消痞散结 梅核气、瘿瘤、胸痹
天南星
为治寒痰、湿 痰要药
祛风止痉:善祛经络风痰 中风、癫痫
外用:散结消肿
白附子
内服:燥湿化痰 祛风止痉
外用:散结消肿
引药上行头面, 善治头面部风痰。
前胡 兼治风热咳嗽
主页 首首页页
退出
味 甘 、 苦 、主 清咸 治 化, 热 热性 痰 痰寒 、 药凉 燥 ,痰 归 肺 脾 心 经
天竹黄 兼开窍,治神昏 礞石 为治顽痰要药 海浮石
海蛤壳 海藻
软坚散结 治各种浅表组织肿块
昆布
胖大海 泡服为主的利咽开音药
主页 首首页页
退出





止 咳 平 喘 药
、 甘 , 性 或 温





功 效 止 咳 平 喘 。 主 治 咳 嗽 、 喘 息

杏仁 紫苏子
百部 紫菀 款冬花
葶苈子 白果 桑白皮
枇杷叶
润肠通便
偏润肺止咳 偏降气化痰
润肺止咳
杀虫 善于止咳 善于祛痰
善于平喘
平喘力最强,兼能泻水
广泛用于各种原因所致 咳嗽痰多气喘 力缓,兼能清肺热
兼清肺热,降逆止呕
旋覆花 白前
降气化痰止咳 用于咳嗽痰多兼喘
降逆止呕 用于各种呕吐 配代赭石 包煎
善于化痰,可治各种病因 引起的痰证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一)温化寒痰药半夏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二陈汤: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天南星性味:苦、辛,温;有毒。

归经:归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

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禹白附性味:味辛、甘,性温。

有毒。

归经:归胃、肝经。

功效:中药禹白附有祛风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白芥子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经。

功效: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用于寒痰咳喘,胸胁胀满,阴疽流注,肢体麻木疼痛。

皂荚性味归经:辛,温。

有小毒。

归肺、大肠经。

功效:祛痰止咳,通窍开闭。

主治:用于咳喘胸闷,中风口噤,癫痫、喉痹。

旋覆花性味:味苦、辛、咸,性微温。

归经: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效:具有降气,消痰,行水,止呕。

主治: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白前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归肺经。

功效:降气,消痰,止咳。

主治: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二)清化热痰药桔梗性味归经:性平,味苦、辛。

归肺经。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主治:治疗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咽痛音哑、肺疽吐脓前胡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归肺经。

功效:降气化痰,散风清热。

主治:用于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

【外感风热,降气化痰】川贝母归经:归肺、心经。

性味:苦、甘,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适合阴虚肺热燥咳】浙贝母性味归经:性寒,味苦。

归肺经、心经。

功效: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主治:用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等。

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分类功效及常用中药

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分类功效及常用中药

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分类功效及常用中药根据药性、功能及临床应用的不同,化痰止咳平喘药分为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止咳平喘药三类。

一、温化寒痰药本节药物,味多辛苦,性多温燥,主归肺、脾、肝经,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功,部分药物外用又能消肿止痛。

主治寒痰、湿证,如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腻;寒痰、湿痰所致眩晕、肢体麻木、阴疽流注等。

临床运用时,常与温散寒邪、燥湿健脾药配伍,以期达到温化寒痰、燥湿化痰之目的。

温燥性质的温化寒痰药,不宜用于热痰、燥痰之证。

二、清化热痰药本节药物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化痰,部分药物味咸,兼能软坚散结。

清化热痰药主治热痰证,如咳嗽气喘,痰黄质稠者;若痰稠难咯,唇舌干燥之燥痰证,宜选质润之润燥化痰药;痰热癫痫、中风惊厥、瘿瘤、痰火瘰疬等,均可以清化热痰药治之。

临床应用时,常与清热泻火、养阴润肺药配伍,以期达到清化热痰、润燥化痰的目的。

药性寒凉的清化热痰药、润燥化痰药,寒痰与湿痰证不宜使用。

三、止咳平喘药本类药物多归肺经,其味或辛或苦或甘,其性或寒或温。

因辛散之性可宣肺散邪而止咳喘;苦泄之性可泄降上逆之肺气,或因其性寒,泻肺降火,或泄肺中水气及痰饮以平喘止咳;甘润之性可润肺燥止咳嗽;个别药物味涩而收敛肺气以定喘。

故本类药物通过宣肺、降肺、泻肺、润肺、敛肺及化痰等不同作用,达到止咳、平喘的目的。

其中有的药物偏于止咳,有的偏于平喘,或兼而有之。

本类药物主治咳嗽喘息。

部分止咳平喘药物兼有润肠通便、利水消肿、清利湿热、解痉止痛等功效,亦可用治肠燥便秘、水肿、胸腹积水、湿热黄疸、心腹疼痛、癫痫等病症。

四、化痰止咳平喘常用中药1.温化寒痰药主要中药有:半夏、天南星、白附子、芥子、皂荚、旋覆花、白前、猫爪草等。

2. 清化热痰药主要中药有: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天竺黄、前胡、桔梗、胖大海、罗汉果、海藻、黄药子、海蛤売、海浮石、瓦楞子、礞石等。

3. 止咳平喘药主要中药有: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马兜铃、青木香、天仙藤、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银杏叶、矮地茶、洋金花等。

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一、概念:凡具有祛痰或消痰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能减轻或制止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二、分类.1.温化寒痰湿痰药。

主要用于寒痰、湿痰所引起的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白腻等证;以及痰湿阻关于经络所致的肢节酸痛、肢体麻木、眩晕、呕恶、阴疽流注,瘰疬等证。

2.清化热痰燥痰药。

主要适用于热痰所致的咳嗽气喘,痰黄质稠或痰稠难咯,或伴唇舌干燥,舌红苔黄腻或薄黄,脉数或滑数。

亦可用于因痰热所致的癫痫,中风惊厥、瘿瘤、痰火瘰疬等证。

3.止咳平喘药。

适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病证。

(1)温化寒痰湿痰药#1.半夏辛,温。

有毒。

①燥湿化痰②降逆止呕③消痞散结。

用法:法半夏长于燥湿,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清半夏长于化痰;竹沥半夏长于清热化痰。

生半夏外用。

2.天南星苦、辛,温。

有毒。

①燥湿化痰②祛风止痉③散结消肿用法: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宜制用,散结消肿宜生用。

3.白附子①燥湿化痰,息风止痉:中风痰壅,破伤风,惊风癫痫,偏正头痛。

②解毒散结:毒蛇咬伤,瘰疬痰核等。

4.芥子*1①温肺化痰:辛散利气豁痰,性温而化寒痰。

②利气散结:搜剔内外痰结。

③通络止痛:通行甚锐,可除关节、经络之痰。

5.旋覆花①消痰行水: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痰饮蓄结之胸膈痞闷。

寒痰咳喘。

②降气止呕: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噫气等。

用法:包煎。

6.白前与前胡功效主治异同相同点:二药同能降气祛痰止咳,治疗咳喘痰多气逆证。

不同点:前胡兼疏散风热,风热咳嗽痰多。

(2)清化热痰燥痰药1. 瓜蒌①清肺润燥化痰:稀释痰液。

用于肺热咳嗽、痰稠不易咳出。

②利气宽胸:胸痹、结胸。

③消肿散结:肺痈、肠痈、乳痈。

④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2.川贝母①淸热化痰,润肺止咳1)肺热咳喘,外感咳嗽。

2)肺燥咳嗽,肺虚久咳,阴虚劳嗽。

②开郁散结:痰热或火郁胸闷,瘰疬,疮肿,乳痈,肺痈3.浙贝母①清热化痰:肺热咳喘,风热咳嗽。

②散结消肿:瘰疬,疮肿,乳痈,肺痈。

4.竹茹①清热化痰:用于肺热痰黄咳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应证:
寒痰、湿痰证。
【教学内容】
1.温化寒痰药 掌握:半夏(附水半夏)
半夏
《神农本草经》
[来源]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 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的块茎。主产于四川、湖 北、江苏等地。夏秋二季 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 皮及须根,晒干,为生半 夏。一般用姜汁、明矾炮 制后入药。
发,对收敛性及温燥之药尤为所忌。
【教学内容】
1.温化寒痰药 掌握:半夏(附水半夏)
2.清化热痰药 掌握:浙贝母、川贝母、瓜蒌、桔梗 熟悉:前胡
3.止咳平喘药 掌握:苦杏仁(附甜杏仁) 熟悉:款冬花、紫菀
(一) 温化寒痰药
(一)
药性特点:
温化寒痰药
多辛苦温燥,主归肺、脾、肝经,有温肺祛寒,燥
湿化痰之功,
『来源』本品为 菊科植物款冬 Tussilago farfara L.的 干燥花蕾。
款冬花
《神农本草经》
款冬花
《神农本草经》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经。 【功效】润肺下气,祛痰止咳。 【应用】 咳喘。但本品长于止咳,而紫菀长于化痰,二者常相 须为用,故止咳祛痰之力俱佳。 【用法用量】 煎服,5~10g。外感暴咳宜生用,内伤久咳宜炙用。
【应用】 咳嗽有痰。本品对咳嗽之证,无论外感、内伤,病 程长短,寒热虚实,皆可用之。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感暴咳生用,肺虚久咳 蜜炙用。
款冬花
《神农本草经》
『来源』 本品为菊科 植物款冬 Tussilag o farfara L.的干燥 花蕾。
款冬花《神农本草经》
款冬花
《神农本草经》
瓜篓《神农本草经》
【用法用量】
煎服,全瓜蒌1O~20g。瓜蒌皮 6~12g,瓜
蒌仁1O~15g打碎入煎。
【使用注意】
本品甘寒而滑,脾虚便溏者及寒痰、湿痰证
忌用。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
桔梗
《神农本草经》
桔梗
《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桔梗科 多年生草本植 物桔梗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oq.) A. DC.的根。
桔梗
《神农本草经》
【性味功效】
苦、辛,平。归肺经。
【功效】 宣肺祛痰 利咽 排脓
桔梗
《神农本草经》
【应用】
1.咳嗽痰多,胸闷不畅。
2.咽喉肿痛,失音。
3.肺痈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桔梗《神农本草经》
【用法用量】
煎服,3~l0g
【使用注意】
本品性升散,凡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
阴虚火旺咳血等不宜用,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
七 、 化痰止咳平喘药
概述
含 义:
凡能祛除痰涎,以治疗痰证为主的药物,称化痰药; 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 喘药。 化痰药每兼止咳、平喘作用;而止咳平喘药又每兼
化痰作用,且病证上痰、咳、喘三者相互兼杂,故将化
痰药与止咳平喘药合并一章介绍。
概述
分类:
温化寒痰药
清化热痰药
止咳平喘药
半夏
《神农本草经》
半夏《神农本草经》
【性味功效】
辛,温。有毒。 归脾、胃、肺经。 【功效】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
半夏《神农本草经》
【应用】
1.用于湿痰、寒痰证。
2.用于呕吐。本品味苦降逆和胃,为止呕要药。
3.用于痰热阻滞,心下痞满。
4.用于瘿瘤,痰核,痈疽,毒蛇咬伤等。
半夏《神农本草经》
瓜篓《神农本草经》
【性味归经】 甘、微苦,寒。 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 清热化痰 宽胸散结 润燥滑肠
瓜篓《神农本草经》
【应用】 1.痰热咳喘。 2.痰热互结之胸痹疼痛。
瓜萎壳尚可畅利胸 中气机而有宽胸的作用, 治痰浊阻痹之胸痹痛。
瓜篓《神农本草经》
3.肺痈咳吐腥臭脓痰。 4.肠燥便秘。 瓜蒌仁富含较多油脂而有润肠通便作用。
紫菀《神农本草经》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 Aster tataricus L.f. 的干燥根及根茎。春、 秋二季采挖,除去有 节的根茎,编成辨状 晒干,切厚片生用, 或蜜炙用。
紫菀《神农本草经》
紫菀
《神农本草经》
【性味归经】 苦、辛、甘,微温。归肺经。 【功效】
润肺化痰止咳。
紫菀《神农本草经》
苦杏仁《神农本草经》
【性味归经】
苦,微温。有小毒。
归肺、大肠经。
【功效】
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苦杏仁
【应用】
《神农本草经》
1.咳嗽气喘。 本品为治咳喘之要药,随证配伍可治多种咳喘 病证。 2.肠燥便秘。
苦杏仁《神农本草经》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宜打碎入煎。 【使用注意】 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婴儿慎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 宜用。
瓜篓
《神农本草经》
瓜篓《神农本草经》
『来源』 本品为葫 芦科植物栝楼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或双边栝楼 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 的干燥成 熟果实。
(三)
止咳平喘药
【教学内容】
止咳平喘药 掌握:苦杏仁 熟悉:款冬花、紫菀
苦杏仁
《神农本草经》
苦杏仁《神农本草经》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 植物山杏 Prunus armeniaca L.var.ansu Maxim.、西伯利亚 杏 Prunus sibirica L.、东北杏 Prunus mandshurica (Maxim.) Koehne 或杏 Prunus armeniaca L. 的干 燥成熟种子。
浙贝母
《神农本草经》
『来源』本品为 百合科植物浙 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 茎。
浙贝母
《神农本草经》
【性味归经】
苦,寒。 归肺、心经。 【功效】
清热化痰
散结消痈
浙贝母
【应用】
《神农本草经》
1.外感风热咳嗽。
2.瘰疬,瘿瘤,乳痈疮毒,肺痈。
浙贝母
《神农本草经》
川贝母《神农本草经》
【性味归经】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效】 清热化痰
润肺止咳
散结消肿
川贝母
【应用】
《神农本草经》
1.用于阴虚劳嗽,久咳痰少咽干。 2.用于瘰疬痰核。
川贝母
《神农本草经》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未服1~2g。 【使用注意】 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Og,一般宜制过用。姜半夏长于降 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化痰。
【使用注意】
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其性温燥,阴虚燥咳,
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
(二)
清化热痰药
(二)
药性特点:
清化热痰药
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 能润燥,部分药物味咸,兼能软坚散结。 适应证: 热痰证、燥痰证。
寒痰与湿痰证不宜用。
【教学内容】
清化热痰药 掌握:浙贝母、川贝母、瓜蒌、桔梗 熟悉:前胡
川贝母
《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百合科多年生草 本植物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暗紫贝 母F.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 Hsia、 甘肃贝母F. przewalskii Maxim.或梭砂贝母 F. delavayi Franch.的鳞茎。
概述
适应范围
1.化痰药——痰证。
痰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它“随气升
降,无处不到”,所以痰的病证甚多。
2.止咳平喘药——各种咳嗽和喘息:包括外感、内伤所
致。
概述
使用注意
1.某些温燥之性强烈的刺激性化痰药,凡痰中带血
等有出血倾向者,宜慎用;
2.麻疹初起有表邪之咳嗽,不宜单投止咳药,当以
疏解清宣为主,以免恋邪而致久喘不已及影响麻疹之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