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作文】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最新8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最新8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一象牙筷子商纣王在刚开始请工匠用象牙为他制作筷子的时候,他的叔父箕子就表示出了一种担忧。
箕子认为,既然你使用了稀有昂贵的象牙作筷子,与之相配套的杯盘碗盏就再也不会用陶制土烧的笨重物了,而必然会换成用美玉石打磨出的精美器皿。
餐具一旦换成了象牙筷子和玉石盘碗,你就一定不会再去吃大豆一类的普通蔬菜,而要千方百计地享用牦牛、象、豹之类的胎儿等山珍美味了。
紧接着,在尽情享受美味佳肴之时,你一定不会再去穿粗布缝制的衣裳,住在低矮潮湿的茅屋下,而必然会换成一套又一套的绫罗绸缎,并且住进高楼大厦之中。
箕子害怕照此演变下去,必定会带来一个悲惨的结局。
所以,他从纣王一开始制作象牙筷子起,就感到了一种不祥的恐惧。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箕子所料。
仅仅只过了5年光景,纣王就演变到了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地步。
在他的王宫内,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兽肉,多得像一片肉林;厨房内添置了专门用来烤肉的铜格;后园内经过酿酒后剩下的酒糟已经堆得像座小山了,而盛放美酒的酒池竟大得可以划船。
纣王的腐朽行径,不仅苦了老百姓,而且将一个国家搞得乌七八糟,最后终于被周武王所剿灭。
箕子能从象牙筷子的苗头,推断出商纣王必然亡国的命运,深刻地说明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
如果对小的贪欲不能进行有效的遏制,任其发展,最终必然会酿成大的灾难,造成大的罪恶。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二最近,我读了一个寓言故事,叫做《五十步笑百步》。
这个故事说的是:从前,战场上有两军交战。
激烈的战斗过后,胜方穷追不舍,败方赶紧逃跑。
在逃跑的`士兵中,逃了五十步的人却在嘲笑逃了一百步的人。
这让我不禁想到自己。
记得期中考那天傍晚,语文试卷刚要下发。
只见一个同学被老师叫上讲台,他的作文扣了好几分,老师一直在批评他。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五十八笑百步”的道理,见老师批评别人,就在底下偷笑,可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朝我望了过来,说:“作文扣八分的人,还笑人家呢。
作文《讲述一个古代寓言故事》
讲述一个古代寓言故事话说那年我回老家,老房子后院的柿子树,结了一树的柿子,又大又红,看着就流口水。
我记得小时候,这树上结的柿子酸得能让人呲牙咧嘴,我妈总说,这树得养几年,才能结出甜柿子来。
没想到,如今这树,居然真的给我结了满满一树的甜柿子!这让我突然想起一个老故事,说的是个种葫芦的农夫,嘿嘿,这故事我小时候听我姥姥讲过无数遍,比动画片还精彩!那农夫啊,种葫芦那叫一个认真,每天早起晚睡,又是浇水又是施肥,那葫芦藤,蹭蹭地往上长,比我的身高还高!可这葫芦结出来,个个奇形怪状,有的像个弯月,有的像个歪脖子瓶,还有个长得跟个老南瓜似的,那农夫愁得啊,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
这时,村东头有个老秀才,路过看见了,哈哈大笑,指着那些奇形怪状的葫芦说:“老兄啊,你费这么大劲,结果还是白忙活!你看这葫芦,长相这么古怪,谁会买啊?你啊,不该光顾着浇水施肥,还得注意引导啊!” 然后老秀才就给他讲起了道理,说这葫芦得用支架好好扶着,让它顺着支架往上长,这样才能长得又直又漂亮。
我听着姥姥讲故事,当时就觉得这老秀才说得太有道理了!这跟我的柿子树多像啊!我小时候可没少爬树偷吃那些酸涩的柿子,那滋味,啧啧,现在想想都还觉得嘴巴抽抽的。
咱们家这柿子树,也是野蛮生长,枝杈乱七八糟的,结出的果子自然也是参差不齐。
但今年,我爸在春天的时候特地给它修剪了枝条,还搭了个架子,让它能好好生长,你看,这效果,杠杠的!柿子个头大不说,还又甜又软,跟蜂蜜似的。
我那天摘了满满一大篮子,拿去给邻居们分,大家伙儿都夸这柿子好吃,说我家的柿子树,比以前强太多了。
想想那农夫种的奇形怪状的葫芦,再看看我家的甜柿子,心里那个美啊!这可不就是应了老秀才那句话,该引导的时候得引导,不能光顾着蛮力。
这道理,放到啥事儿上都合适,对吧?就像我那次费半天劲写论文,结果老师说我逻辑混乱,也真是…哎,不说了,我还要去吃柿子!。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通用50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通用50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1很久以前,只有中山国人会酿酒。
鲁国人想得到酿酒秘方,始终也未能如愿。
后来,有个在中山国的鲁人,设法从一烧锅里弄了些酒糟带回来,在鲁国开了家酒店,把酒糟浸泡在鲁国自己做的一种很不好吃的酒里,然后称说此酒是中山风味。
酒店开张,慕名而来的人很多。
品尝后都说是地道的中山风味。
有几个原先品过中山酒的人也说与原先喝过的没两样。
酒店越开越兴旺,天天座无虚席。
一天,中山国那个烧锅的酿酒师傅恰巧来到鲁国,闻名也来品尝,刚呷了一口,便吐出来了,苦笑着大声说:“和我们烧锅的光糟水一个味,也来混充中山酒。
”客人知道受骗,哄散而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2宋国有个有钱的人。
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
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一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
"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
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
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3过去贵州(黔)这个地方没有驴。
有个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了一头驴,运来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驴放到山脚下。
一只老虎看见了驴,以为这个躯体高大的家伙一定很神奇,就躲在树林里偷偷观察着,后来又悄悄走出来,小心翼翼地接近驴,不知道驴子的底细。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大虎大吃一惊,远远躲开,以为驴要咬自己了,非常恐惧。
然而,老虎反复观察以后,觉得驴并没有什么特殊本领,而且越来越熟悉驴的叫声了。
老虎开始走到驴的前后,转来转去,还不敢上去攻击驴。
以后,老虎慢慢逼近驴,越来越放肆,或者碰它一下,或者靠它一下,不断冒犯它。
驴非常恼怒,就用蹄子去踢老虎。
老虎心里盘算着:“你的本事也不过如此罢了!”非常高兴。
好书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滥竽充数作文
好书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滥竽充数作文那天,我正坐在小书店的角落里,翻看着一本旧书,书页泛黄,像是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洗礼。
书里讲的是古代的一个故事,叫做《滥竽充数》。
故事的主角是个叫南郭先生的人,他不会吹竽,却混进了宫廷乐队,每天装模作样地吹竽,混日子。
我正看得入神,旁边的老王突然凑了过来,他是个退休的老教师,平时最爱讲些古人的故事。
他瞥了一眼我手里的书,笑着说:“这故事,我小时候也听过。
那时候,老师总是说,做人要诚实,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混日子。
”我点点头,心里却在想,这故事放在今天,恐怕得换个说法。
现在的社会,滥竽充数的人可不少。
有的人不会做事,却能混得风生水起;有的人明明不擅长,却能靠着关系和手段,占着位置。
老王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他叹了口气,说:“现在的社会,诚实的人反而吃亏。
你看那些会吹竽的,未必能混得好;反倒是那些不会吹的,靠着吹牛和拍马屁,倒能混得不错。
”我笑了笑,说:“是啊,社会变了,故事也得跟着变。
南郭先生要是活在今天,恐怕得改名叫‘南郭经理’,天天开会,吹牛,混日子。
”老王听了,哈哈大笑,说:“你这话说得有意思。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社会怎么变,做人还是要诚实。
南郭先生最后还是被识破了,混不下去。
做人要是没了底线,早晚得栽跟头。
”我点点头,心里却想,这道理谁都懂,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社会是个大舞台,人人都在演戏,有的人演得好,有的人演得差,但真正能演到最后的,恐怕还是那些诚实的人。
老王见我不说话,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别想太多了,社会就是这样,有好有坏。
咱们能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底线,别让自己变成南郭先生。
”我笑了笑,合上书,心里却多了几分感慨。
社会是个大染缸,人人都想混得好,但真正能混得好的,恐怕还是那些守得住底线的人。
南郭先生的故事,放在今天,依然有它的意义。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通用19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通用19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通用19篇)中国寓言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具有文学的价值,而且具有丰厚的思想内容,中国人许多卓越的见识往往蕴藏在寓言之中,可以说不了解中国的寓言,就不能完整地认识中国文学,也不能完整地认识中国人的思想精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1有一个人到野地里去打柴,在沼泽地附近意外地捉到了一头麋鹿。
他非常高兴,但没有立即把麋鹿带回家去,而是把麋鹿拴在一棵树上,准备砍完柴再去牵麋鹿。
这时,有几辆客商的车子从这附近经过。
车上的人看见一棵树旁拴着一头麋鹿,而周围没有人,就把麋鹿牵走了。
但他们觉得白牵走了一头麋鹿过意不去,就另外留了一大块咸鱼干,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作为补偿。
过了一会儿,打柴的人回到这里,发现拴在树旁的麋鹿不见了,却有一块咸鱼干拴在那里。
他觉得非常奇怪,四周没有一个人,附近也没有水塘,麋鹿怎么会变成咸鱼干呢?这个人想,刚才一定是神灵显现了。
回家后,打柴的人把这件事说给村里人听。
很快,这件事便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神奇。
人们纷纷到沼泽地边的小树下求福消灾。
后来,村里人凑钱建了一座庙,将咸鱼干供奉在里面,并称它为“鲍君神”(“鲍”就是“咸鱼”的意思)。
从此,“鲍君神”庙内神帐高挂,香火不断,方圆几百里内都有来求神求签的人。
几年过去了。
有一天,一支车队路过这里。
车上有个人看到香火缭绕的场面和庙门上“鲍君神”的匾额,感到十分奇怪,就下车打听原因。
有人向他讲了“鲍君神”的神奇来历。
这个人听后,不禁大笑道:“几年前那棵树上的咸鱼干是我留下的!哪来的什么鲍君神呢?真是太可笑了!”庙里正在虔诚祈祷的人们听说后,个个哭笑不得。
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来拜这个“鲍君神”了。
渐渐的,庙的四周长满了野草。
又过了一些时候,这座庙也破旧倒塌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2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
四年级寓言故事作文400字【七篇】
四年级寓言故事作文400字【七篇】【篇一】四年级寓言故事作文400字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寓言两则》中的《扁鹊治病》,我深有感触。
这则寓言主要写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发现他皮肤上有一点小病,就劝他立即医治。
可是蔡桓公却说自己没病,用不着医治。
等扁鹊走后,蔡桓公对身边的差役说:“现在的医生,一点技术都没有。
老给没病的人治病,显得自己医术的高明。
”过了几天,扁鹊又来劝蔡桓公医治,他很生气,扁鹊只好回去。
又过了10多天,扁鹊再次劝他医治,他十分生气,扁鹊怕得赶紧推下去。
十几天后,扁鹊老远遇见蔡桓公,看了几眼就跑了。
蔡桓公不解,派人问个究竟,扁鹊说:“皮肤病用热水敷烫能治好,逐渐向体内发展,也可能有医治的办法,可一旦深入骨髓,就只能等死。
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不敢再请求给他医治了。
”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蔡桓公多固执呀!他怎能把名医扁鹊的劝说视为鹅毛般轻呢?难道他不知道扁鹊医术的高明吗?虽然人应该有主观,但也不能一意孤行呀!要多多听取别人有益的意见。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事要多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篇二】四年级寓言故事作文400字一个农夫养了一只会说话的鹦鹉和一只会干活的牛,除这两件东西外,家里再没有值钱的东西了。
一次,牛从田地干活归来,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刚一进院,便躺在地上,站不起来了。
它已疲惫不堪。
鹦鹉见状,十分感慨地说:“老牛呀,你那样吃苦受累,可主人夸过你了吗?还不是说你干活慢,有牛脾气。
你呀,可真是受累不讨好呀,真可悲。
你瞧我,不用干活,还让主人伺候着,主人还经常表扬我,说我真会说话,会学舌,太可爱了。
你说我是不是比你聪明多了?你是否知道自己是个大傻瓜?”老牛说:“我知道自己傻,但我相信主人不傻,靠漂亮话只能得宠一时,不能得宠一世。
”鹦鹉听了老牛的话感到十分不悦。
于是双方便都沉默了。
夜里,农夫家里来了一伙强盗,他们抓住了农夫,逼迫农夫交出一件值钱的东西,否则就要杀死农夫。
鹦鹉看在眼里,心想,农夫最不喜欢老牛了,他肯定会把老牛交给强盗的。
中国寓言故事:邯郸学步作文(精选7篇)
中国寓言故事:邯郸学步作文(精选7篇)中国寓言故事:邯郸学步篇1战国时候,燕国有个年轻人,他听说赵国的邯郸人走路的姿势潇洒优雅,非常好看。
于是,这位燕国青年决定去赵国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势。
他带上盘缠,跋涉千里,赶到赵国,踌躇满志地准备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势。
在大街上,他看着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看得他眼发花,脚发抖,不知该怎样迈步子了。
于是他决定跟在一个行人后面摹仿,人家迈左脚,燕国青年也跟着迈左脚,人家迈右脚,燕国青年也赶紧迈右脚。
但他的两只脚没有协调好,差一点把自己绊倒。
这个行人走远了,他又跟在另一个行人身后亦步亦趋地学走路。
别人走得随意优雅,但他学得磕磕绊绊,引得街上的路人都把他当做怪人,停下脚步看他,甚至还有人捂着嘴笑他。
就这样一连过了好几个月,燕国青年的盘缠眼看就快花光了,他只好准备回家。
此时的他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步姿,而且还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也忘了,竟然迈不开步子走路了。
无奈,燕国青年只好四肢着地,爬着回去了。
【说明】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崇拜别人,如果因为仿效他人而丢掉自己本来的本领,真是大可不必。
中国寓言故事:邯郸学步篇2在战国时期,中国石家庄有一个人,他是一位军人,他叫邯郸。
有一天,邯郸的军事长让他去日本做间谍。
第二天,邯郸准备好干粮和水就上路了。
他每天日夜不停的行走,根据我的统计他走过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洲亚洲;世界上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大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洋太平洋……经过这些地方,邯郸已经疲惫不堪了。
他立即找了一家宾馆住了下来。
邯郸用日语趾气高昂问店小二:“豪套房一年减去六个月多少元?”小二浑了邯郸一眼说:“10万元。
”邯郸咬了咬牙说:“我住了!”转眼间,第二天到了,邯郸就开始了间谍行动。
他每天爬在地下跟在别人后面刺探军情,转眼间过了一个月,转眼间过了一个月,转眼间过了一个月,转眼间过了一个月,转眼间过了一个月,转眼间过了一个月,转眼间过了一个月。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5篇)
【导语】寓⾔被称为世界上最有智慧的⽂字,因为妙趣横⽣的寓⾔⼩故事能告诉孩⼦⽣存的⼤道理,可以令孩⼦受益⼀⽣。
下⾯是整理分享的古代寓⾔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古代寓⾔故事:呕⼼沥⾎谱华章 我国唐代诗⼈李贺,天赋极好,7岁时就能写出很精彩的诗歌、⽂章,受到当时⼀些有名望的⼈的赞赏,被认为是⼩神童。
尽管李贺聪颖过⼈,可他依然⼗分努⼒,从⽆丝毫的懈怠,作⽂、写诗都⾮常严肃认真,从不马虎草率。
李贺写诗、作⽂,有与众不同的习惯,他不是闭门造车冥思苦想,⽽是⼗分注重搜集材料、积累⼼得、捕捉灵感,他特别注意观察⽣活、实地考察。
他习惯于每天早上骑着家⾥那匹瘦马外出游览,每每有了什么见闻或⼼得体会,便当即记录下来,装进随⾝带的绣花锦囊之中。
当太阳落⼭的时候,李贺再往回家的路上⾛去,到家常常已是掌灯时分,家⾥⼈早已吃过晚饭了。
李贺回到家,他母亲赶紧叫仆⼈端上热过的饭菜,可是李贺依然没有慌着去吃饭,⽽是将⽩天写的那些草稿从锦囊中取出来,及时修改、整理,然后誊写清楚,集中放⼊另⼀绣花锦囊之中,这才吃饭、休息。
李贺天天如此坚持不懈,只要不是因病或家⾥办重⼤的红⽩喜事,他都从不停⽌这样做。
⼀天晚上,待李贺回家做完这⼀切躺下睡着后,他的母亲来到他的房间,取过锦囊将⾥⾯的东西全倒出来,⼀看,竟都是些诗稿、笔记,除此以外,别⽆他物。
他母亲想到这孩⼦⼀向体弱多病,再看他倒床便睡的疲惫不堪的样⼦,⼗分⼼疼⼜担忧地叹息道:“这孩⼦真是⾮要把⼼呕出来才肯罢休啊!” 李贺虽然很年轻时就去世了,可他的很多诗作却成为⼈们喜爱的传世佳作,为了这些佳作,他真正是到了呕⼼沥⾎的地步。
李贺的故事告诉我们,天赋再好也⼀样需要后天的勤奋努⼒,做⽂章不能凭主观想象,⽽是要仔细观察⽣活、体会⽣活。
2.古代寓⾔故事:狗猛酒酸 宋国有个卖酒的⼈,为了招徕⽣意,他总是将店堂打扫得⼲⼲净净,将酒壶、酒坛、酒杯之类的盛酒器⽫收拾得清清爽爽,⽽且在门外还要⾼⾼挂起⼀⾯长长的酒幌⼦,上书“天下第⼀酒”⼏个⼤字。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20篇)
古代寓言故事古代寓言故事(精选20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寓言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代寓言故事篇1有一个鲁国人扛着一根长长的竹竿进城去卖。
当他走到城门口时便犯愁了,因为他想不出用什么办法将竹竿扛进城去。
把竹竿竖起来进城门吧,竹竿比城门高出一截;把竹竿横起来拿着走吧,竹竿比城门又宽出一截。
他横着、竖着比划了半天,搞得满头大汗,就是进不了城门。
这时,一个老头经过城门。
他看见那人愁眉苦脸的样子,非常自信地走过去对他说:“我虽然不是什么圣人,但一生经历的事情比你多。
既然是竹竿长、城门小,你为什么不把竹竿从中间截成两段呢?那样不就变成竹竿短、城门大,可以毫不费力地进城了吗?”拿竹竿的人听了非常高兴,说:“太好了。
”于是他找来锯子,将竹竿锯成两段,然后进了城门。
可是,这个卖竹竿的人在城里转了一天,竹竿就是卖不出去。
因为他没想到,锯短的竹竿虽然是扛进了城,但是由于其用途不大,无人问津,所以几乎成了废品。
这则寓言既讽刺了鲁国人的愚蠢可笑,更嘲笑了那个自以为见多识广、喜欢乱出主意、好为人师的老头。
正是类似这老头的一些人的瞎指点,使许多好事都办糟了。
古代寓言故事篇2有一个人生来就是个瞎子,他从来就不知道太阳是个什么样子,而平时又总听别人说“太阳”、“太阳”的。
于是,他便去向人请教太阳是怎样的。
一次,瞎子碰到一个人,便问他道:“请你告诉我,太阳是什么样的?”那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像个大铜盆。
”说着,还顺手拿起一只铜盆敲了敲,说:“喏,太阳就跟这一样。
”瞎子听到了铜盆的声音,心里记下了这声音的特征,自言自语说:“原来太阳是这样的。
”过了些日子,瞎子走在路上,一阵钟声传进他耳朵里,他以为是太阳来了,他高兴得喊起来:“太阳来了,我听到了它的声音。
”又有一次,瞎子碰到一个人告诉他说:“太阳有光亮,就像蜡烛一样。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21篇)
古代寓言故事古代寓言故事(精选21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幽默深刻。
通常,它只用寥寥数语便勾画出一幅情节生动的画面,古人的人生智慧也便在这幅画面上得以鲜明呈现。
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古代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古代寓言故事篇1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
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
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
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
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
”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
”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
我不信这一套。
”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
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
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
”桓公不信这话。
扁鹊走了以后,他对“病情正在加重”的说法深感不快。
又过了10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
他看了看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
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
”桓公仍不相信。
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
照旧又隔了10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
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
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
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
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
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
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
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5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
他看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
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
”桓公这时后悔莫及。
他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坏事,都不能讳疾忌医,而应防微杜渐,正视问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决。
小学生古代寓言故事(合集3篇)
小学生古代寓言故事(合集3篇)1.小学生古代寓言故事第1篇从前魏地有个人,素以博学多识而著称。
很多奇物古玩,据说只要他看一眼就能知道是什么朝代的什么器具,并且解说得头头是道,大家都很佩服他,他自己也常常引以为自豪。
一天,他去河边散步,不小心踢到一件硬东西,把脚也碰痛了。
他恨恨地一边揉脚一边四下张望,原来是一件铜器。
他顿时忘了脚疼,拾起来细细察看。
这件铜器的形状像一个酒杯,两边还各有一个孔,上面刻的花纹光彩夺口,俨然是一件珍稀的古董。
魏人得了这样的宝贝非常高兴,决定大宴宾客庆贺一番。
他摆下酒席,请来了众多亲朋好友,对大家说:“我最近得到一个夏商时期的器物,现在拿出来让大伙儿赏玩赏玩。
”于是他小心地将那铜器取出,斟满了酒,敬献给各位宾客。
大家看了又看,摸了又摸,都装出懂行的样子交口称赞不已,恭喜主人得了一件宝物。
可是宾主欢饮还不到一轮,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有个从仇山来的人一见到魏人用来盛酒的铜器,就惊愕地问:“你从什么地方得到的这东西?这是一个铜护裆,是角抵的人用来保护生殖器的。
”这一来,举座哗然,魏人羞愧万分,立刻把铜器扔了,不敢再看一眼。
无独有偶。
楚邱地方有个文人,其博学多识的名声并不亚于魏人。
一天,他得了一个形状像马的古物,造得十分精致,颈毛与尾巴俱全,只是背部有个洞。
楚邱文人怎么也想不出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就到处打听,可是问遍了街坊远近许多人,都没一个人认识这是什么东西。
只有一个号称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人听到消息后找上门来,研究了一番这古物,然后慢条斯理地说:“古代有牺牛形状的酒杯,也有大象形状的酒杯,这个东西大概是马形酒杯吧?”楚邱文人一听大喜,把它装进匣子收藏起来,每当设宴款待贵客时,就拿出来盛酒。
有一次,仇山人偶然经过这个楚邱文人家,看到他用这个东西盛酒,便惊愕地说:“你从什么地方得到的这个东西?这是尿壶呀,也就是那些贵妇人所说的‘兽子’,怎么可以用来作酒杯呢?”楚邱文人听了这话,脸噌地一下红到了耳朵根,羞惭得恨不得立刻在地上挖个洞钻进去,赶紧把那古物扔得远远的,像魏人一样不敢再看。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通用11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寓言故事都不陌生吧,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那么,都有哪些经典寓言故事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1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战国时,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力很强的国家,然而赵惠文王无视对赵、燕两国虎视眈眈的强大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
为了避免一场国破家亡的战乱,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文王,以游说赵与燕两相和好、共同抗秦。
苏代对惠文王说:“大王您先别谈打仗的事,我且讲个故事给您听:一只河蚌好久没上岸了。
有一天出了太阳,河岸上十分暖和,于是河蚌爬到岸上,张开蚌壳晒太阳。
河蚌只觉得浑身舒服极了,它懒洋洋地打起瞌睡来。
这时,一只鹬鸟飞过来,悄悄落在河蚌的身边,很快地用长长的尖嘴伸过去啄河蚌的肉。
河蚌猛一惊醒,迅速用力把蚌壳一合,将鹬的尖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河蚌说:“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干-死、晒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强硬地说:“我看你能饿多长时间!我今天不松开你的'嘴,明天也不松开你的嘴,你就会在这里被饿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鹬了。
”两个小东西就这样对抗着,谁也不肯相让,真有要拼个同归于尽的架式。
这时,一位渔人走过来,十分轻易地就捡了个便宜,把蚌和鹬都捉住,满心高兴地赶回家去。
苏代的故事刚一讲完,赵惠文王幡然醒悟。
他拍着自己的脑袋说:“多谢先生的启发,如果我们小国间自相残杀,让秦国从中得利,那我们跟这故事里刚愎自用的鹬和蚌又有什么区别呢?”于是,赵王取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从这则寓言我们应该认识到,有头脑的人不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全面、周密地思考一下,权衡利弊得失后再行动。
否则,为了一点点恩怨、矛盾而互相争斗,必定会做出鹬蚌相争的蠢事来。
古代寓言故事(通用20篇)
古代寓言故事古代寓言故事(通用20篇)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代寓言故事(通用20篇),希望能帮到大家!古代寓言故事篇1三国初期,汉献帝与丞相曹操、皇叔刘备一起去打猎。
曹操为了显示自己的武力,竟跟汉献帝齐头并进。
汉献帝见不远处有只兔子,就叫刘备射,说是要看看皇叔的箭法。
刘备连忙弯弓射箭,正好命中兔子,献帝连夸好箭法。
南帝又看见一只大鹿,连射三箭不中,就叫曹操射。
曹操拿过南帝的金比箭,一箭就射中了鹿。
将士们见射中鹿的是金比箭,以为是献帝射的,都高呼“万岁”,曹操得意地站到献帝前接受欢呼。
关云长实在看不下去,要拍马刀砍曹操,刘备忙暗示他不可轻举妄动。
事后,关云长问刘备为什么不让杀曹操,他说:“投鼠忌器,他身边还有献帝呢。
”“投鼠忌器”的意思是老鼠靠近器物,用东西砸老鼠又怕砸坏老鼠附近的用具。
现常用来比喻做事有所顾忌,不敢放手进行。
古代寓言故事篇2南海中有一个岛,岛上的人以打鱼为生。
岛民们对付蛇很有办法,因此遇到蛇并不惊慌失措。
打死了蛇以后,岛民们看看扔掉可惜,便把蛇肉烹调了来吃。
这一吃,大家发现蛇肉鲜美嫩滑,特别可口,于是,蛇肉成了岛民们普遍喜爱的美味佳肴。
有一次,一个从没有出过远门的南海人带着家人到遥远的北方去旅游。
他们一家人都爱吃蛇肉,怕到了别处吃不到这样的美味了,就带了不少腊制的蛇肉当干粮。
这个南海人带着家人走了很远很远,来到了齐国。
他找了一家还算整洁的旅店安顿了下来。
齐国人都十分好客,主人见他们从很远的南方来,就热情地招待他们。
每天做好饭好菜给他们吃,铺床、清扫房间、洗衣服,把这个南海人一家照顾得十分周到,房钱也收得很便宜,还常常主动向他们介绍齐国的风土人情。
南海人受到这样的款待,心里很是高兴,同时也挺感动,于是便跟家里人商量着要送些什么礼物给主人,以表达感激之情。
古代寓言故事300字(通用24篇)
古代寓言故事300字(通用24篇)古代寓言故事篇1阳朱到宋国,投宿在一家客栈里。
店主人热情地接待阳朱,并向他介绍自己的家人。
阳朱发现主人有两位小妾,一位长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而另一位却相貌丑陋。
偏偏令人不理解的是,店主宠爱丑陋而轻贱漂亮。
阳朱怀着好奇心,想打听个究竟,便询问缘由。
“那个漂亮的自恃美貌却轻视他人,傲气的不得了,我越看她,越觉得丑;这位看似丑陋的心地善良,待人谦和,知情达理,令我越看越觉漂亮,我一点也不认为她不漂亮。
”说到这里,正好漂亮的那位小妾昂首挺胸地走过来。
主人连看都不看她一眼,对阳朱说:“瞧这德性,这模样,实在叫人生厌,她哪里知道什么叫美,什么为丑!”阳朱在店主人的一番启发下,很受教育。
他认为,外形固然很重要,品行却是更重要的标准。
一个人若貌美再加上品格高尚,那就一定会受到人们的爱戴。
若相貌不理想而心灵美,也会获得尊重。
对美与丑从来有两条标准:追求外在美,是表面的肤浅的;崇尚内在美,是本质的富有内涵的。
炫耀表面美,踞美自傲是浅薄的丑陋;自尊自爱谦逊待人是美的境界。
表面美是暂时的,内在美是永恒的。
古代寓言故事篇2历史上的君王大都爱马,无论是征战、游猎时的胯下坐骑,还是辎重、农事上的役用,都需要慓悍精良的骏马。
有一天,齐桓公在管仲的陪同下,来到马棚视察养马的情况。
他一见养马人就关心地询问:“马棚里的大小诸事,你觉得哪一件事最难?”养马人一时难以回答。
其实,在养马人心中是十分清楚的:一年365天,打草备料,饮马溜马,调鞍理辔,接驹钉掌,除粪清栏,哪一件都不是轻松的事!可是在君王面前,一个养马人又怎好随意叫苦呢?管仲在一旁见养马人尚在犹豫,便代为答道:“从前我也当过马夫,依我之见,编排用于拴马的栅栏这件事最难。
为什么呢?因为在编栅栏时所用的木料往往曲直混杂。
你若想让所选的木料用起来顺手,使编排的栅栏整齐美观,结实耐用,开始的选料就显得极其重要。
如果你在下第一根桩时用了弯曲的木料,随后你就得顺势将弯曲的木料用到底。
四年级寓言故事作文3篇
四年级寓言故事作文3篇我国古代的寓言,起源于劳动*的口头创作。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具有用故事来帮助说理文体元素。
《揠苗助长》、《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都是出自先秦散文。
以下是四年级寓言故事作文3篇,欢迎阅读。
有一天,神王朱庇特说:"所有动物听旨,如果谁对自己相貌形体有意见,今天可以提出来,我将想办法给予修正。
"神王对猴子说:"猴子过来,你先说,你与他们比,觉得谁最美,你满意你的形象吗?"猴子回答说:"我的四肢完美,相貌至今也无可挑剔,十分地满意。
比较而言,我的熊老弟长相粗笨,它若相信我的话,这辈子恐怕是不愿看见自己的模样了。
"这时,熊蹒跚地走上前来,大伙以为它会承认自己相貌不扬,谁知它却吹嘘自己外表,同时又在评论大象,说是尾巴太短,耳朵又太大,身体蠢笨得简直没有美感可言。
老实的大象听了此番话,言辞恳切地回答:"以我的审美观来看问题,海中的鲸要比我肥胖多了。
"这时细小的蚂蚁抢着说:微生物是那么的小,和它们比,我可是一个巨人。
这些动物在宫中互相指责,却没有一个肯说自己的不是之处,神王朱庇特只好挥手让它们退下。
正像这些动物一样,我们人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更加突出,看别人的表现,鸡蛋里能挑出骨头;看自己则是再丑也是自己的孩子好。
我们容忍自己却不会宽容别人,就像戴上了一副变*镜。
好比万能的造物主给我们每人做了个装东西的褡裢,古往今来,人们总是习惯把自己的缺点藏在褡裢后面的口袋里,而把前面的口袋留着装别人的缺点。
很久很久以前,小河边住着一只老母鸡。
这只老母鸡生了很多小鸡,其中有一只叫做"亮亮"。
亮亮生*孤僻,不喜欢和别人玩耍,只喜欢和自己玩。
有一天,他跑到了离鸡群很远的地方,叫"猫林"。
"猫林"里的猫好久都没吃东西了,他们能吃到一只毛毛虫就满足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0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0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一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和尚。
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不久,来了个长和尚。
他一到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
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长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水桶,而且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两人才心安理得。
这样总算还有水喝。
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
他也想喝水,但缸里没水。
小和尚和长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单独喝光了。
从此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
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
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
结果老鼠猖獗,打翻烛台,燃起大火。
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
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水自然就更多了。
《三个和尚》是根据中国民间谚语改编而成的,通过三个和尚没水吃、寺庙失火、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救火直至后来三人合作吊水的情节,既批评了“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社会上存在的落后思想,又提倡了“人心齐,泰山移〞的社会新风气,与现实生活紧密。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篇二管宁和华歆〔xin〕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
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噹〞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
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
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
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
〞接着,他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
“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打量。
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作文全文共10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作文篇1出言不逊东汉末年,袁绍手下有一员智勇双全的大将,名叫张合。
有一次,袁绍与曹操各自率领军队,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进行决战。
袁绍害怕自己粮草不足,就命令淳于琼专门负责督运粮草,屯粮于乌巢。
此时曹操的粮食不多了,想迅速结束战争,就赶往乌巢袭击淳于琼。
张合对袁绍进行劝谏,劝他不要小看曹操,应当派遣重兵保住乌巢,否则军队没了粮食,后果不堪设想。
而袁绍手下的谋士郭图,却认为乌巢的形势没有那么严重,应该调动主要兵力袭击曹操的大本营。
张合觉得这样做占不到什么便宜,坚决反对。
袁绍对郭图非常信任,只派小部队救援乌巢,而调动重兵攻打曹军大本营,却未能如愿以偿。
结果,曹操真的攻入乌巢,将袁绍的粮草烧得一干二净。
这样一来,袁绍大军军心浮动,士气低落。
郭图知道正是自己的计策才造成大军失利,为转移袁绍的视线,就说张合的坏话,他对袁绍说:“您打了败仗,张合却整天幸灾乐祸,说话也非常傲慢无礼。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作文篇2公孙穆生活在东汉时期,他非常热爱学习,总是想尽办法,抓住一切机会来学习,当时的许多人都因为他好学而对他交口称赞。
公孙穆读了不少书以后,还想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完善自己,但是靠自学又觉得力不从心。
那时候设有太学,太学里的老师知识渊博、见识很广,公孙穆就想进太学去继续学习。
可是上太学需要交一大笔学费,另外还有平时食宿的花销,数额高得惊人,而公孙穆家里很穷,根本出不起这笔钱。
怎么办呢?公孙穆一下子也想不出什么主意来,只好先暂时停止了学习。
为此,他苦恼极了。
有个富商名叫吴裕,十分通情达理,对人总是很诚恳。
有一次,他要招雇一批舂米的工人,派人把消息放了出去。
有人把这事告诉了公孙穆,公孙穆高兴极了。
他想:这下可有机会赚些钱继续求学了!那时候,去给人舂米被认为是低贱的工作,但公孙穆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他把自己打扮成那种干重体力活的样子,穿一套短衫短裤,就去应征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最新8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最新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最新8篇)中国寓言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范文(精选6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范文(精选6篇)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以下是我整理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1古时候宋国有个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心里很着急。
这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
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
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谁如果违背规律蛮干,就必然受到惩罚。
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稿矣。
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约公元前390-前305),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是当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曾一度为齐宣王客卿。
他死后,门徒把他的著述编辑为《孟子》。
《孟子》和论语一样,是问答语录体,但篇幅略长。
书中引用的寓言故事,精粹深刻,风趣幽默,标志着中国寓言的成熟。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2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
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
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
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
"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
这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
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
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却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脚。
古代寓言作文400字
古代寓言作文400字
嘿呀,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古代寓言故事。
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小羊。
有一天,小羊在森林里开心地
玩耍,哎呀,突然一只大老虎出现了。
大老虎张着血盆大口就朝小羊扑过来,嘴里还喊着:“哈哈,小羊,你跑不掉啦,我要吃了你!”小羊可吓坏了,但是它没有慌张,而是灵机一动,有了主意。
小羊故作镇定地说:“哎呀,老虎大王呀,您可不能吃我呀,我
刚刚吃了好多毒草,如果您吃了我,您也会中毒的哟。
”老虎一听,愣住了,心里想:嘿呀,这可咋办,我可不想中毒。
小羊接着说:“要不您等几天,等我身上的毒排干净了,您再来吃我呀。
”老虎想了想,觉得小羊说得有道理,就说:“那好吧,我就等几天。
”说完就走了。
哈哈,小羊成功地把老虎骗走了,等老虎走远了,小羊赶紧跑回了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呀,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要慌张,要像小羊一样冷静思考,想办法应对,嘿嘿,这样就能化险为夷啦!你们觉得小羊聪明不聪明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作文】古代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就是用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春秋时期庄周的寓言故事:邯郸学步,吕不韦的寓言故事有刻舟求剑,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自相矛盾,三人成虎,讳疾忌医,滥竽充数等。
邯郸学步的主人公是寿陵少年,刻舟求剑的主人公是楚国渡江人,三人成虎的主人公是魏国国君,自相矛盾的主人公是楚国卖兵器的人,讳疾忌医的主人公是南郭先生,这些奇怪的人都来自于古代寓言故事。
邯郸少年最后爬回寿陵,楚国渡江人最后丢失宝剑,楚国卖兵器的人最后哑口无言,魏国国君最后听信谗言,齐国国君最后重病去世。
齐国南郭先生最后连夜逃跑,这些都是寓言故事里发生的事情。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我想对寿陵少年说,不要模仿,要有自信心。
我想对渡江人说,不要拘泥刻板,要随着发展看待事物。
我想对卖兵器的人说,不要说话前后抵触,要诚实。
我想对魏王说,不要听信谣言,要自己取调查事实。
我想对蔡桓公说,不要害怕批评,要勇于承认错误,我想对南郭先生说,不要说谎,要有真才实学。
这些寓言故事让我懂得做人要拥有自信,要动脑思考,要有真才实学,要拥有智慧,要敢于承担事情,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