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财务知识)年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合集下载

中国船舶2020年一季度财务指标报告

中国船舶2020年一季度财务指标报告

中国船舶2020年一季度财务指标报告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第 1 页 共 4 页中国船舶2020年一季度财务指标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实现利润增减变化表项目名称2020年一季度 2019年一季度 2018年一季度 数值 增长率(%)数值增长率(%)数值增长率(%)营业收入 1,020,939.85121.57 460,766.8555.45 296,414.12 0 实现利润 -11,445.4 -1,871.49 646.09 -84.01 4,040.7 0 营业利润 -15,452.56 -2,875.04 556.84 -81.75 3,051.26 0 投资收益 -984.54 -142.03 2,342.36 -92.7 32,092.050 营业外利润4,007.164,389.8689.25-90.98989.432020年一季度实现利润为负11,445.4万元,与2019年一季度的646.09万元相比,2020年一季度出现较大幅度亏损,亏损11,445.4万元。

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经营业务,应当加强经营业务的管理。

成本构成变动情况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项目名称2020年一季度 2019年一季度 2018年一季度 数值 百分比(%)数值百分比(%)数值百分比(%)营业收入 1,020,939.85100.00 460,766.85 100.00 296,414.12 100.00 营业成本 924,709.58 90.57 424,735.68 92.18 266,044.38 89.75 营业税金及附加 3,227.16 0.32 1,145.9 0.25 1,759.02 0.59 销售费用 16,606.61 1.63 3,085.57 0.67 415.35 0.14 管理费用 62,562.14 6.13 19,352.2 4.20 35,254.9911.89 财务费用2,159.930.214,154.380.9035,268.211.90二、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指标表(%)项目名称2020年一季度2019年一季度2018年一季度营业毛利率 9.11 7.57 9.65 营业利润率 -1.51 0.12 1.03 成本费用利润率 -1.15 0.14 1.23 总资产报酬率-0.310.433。

中国船舶2020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中国船舶2020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中国船舶2020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0年利润总额为31,072.24万元,与2019年的55,950.28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44.46%。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

在营业收入迅速扩大的情况下,营业利润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企业未能处理好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盈利水平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应尽快采取措施处理市场扩展所带来的经营危机。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0年营业成本为4,932,532.3万元,与2019年的2,068,994.42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1.38倍。

2020年销售费用为40,163.52万元,与2019年的19,875.21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1.02倍。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销售费用增长的同时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企业销售活动取得了明显市场效果,销售费用支出合理。

2020年管理费用为254,802.88万元,与2019年的93,289.61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1.73倍。

2020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61%,与2019年的4.03%相比有所提高,提高0.58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有所提高,但营业利润却大幅度下降,管理费用的增长并不合理。

本期财务费用为-3,924.93万元。

三、资产结构分析2020年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出现不合理增长。

预付货款增长过快。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快于营业收入增长,资产的盈利能力并没有提高。

与2019年相比,资产结构偏差。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中国船舶2020年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其现金支付能力为4,269,984.67万元。

企业财务费用小于0或缺乏利息支出数据,无法进行负债经营风险判断。

五、盈利能力分析中国船舶2020年的营业利润率为0.32%,总资产报酬率为0.28%,净资产收益率为0.69%,成本费用利润率为0.59%。

企业实际投入到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14,230,129.48万元,经营资产的收益率为0.12%,而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为14.12%。

中国船舶公司2020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

中国船舶公司2020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

中国船舶公司2020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CONTENTS目录CONTENTS目录 (1)前言 (1)一、中国船舶公司实现利润分析 (3)(一)、公司利润总额分析 (3)(二)、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3)(三)、利润真实性判断 (4)(四)、利润总结分析 (5)二、中国船舶公司成本费用分析 (6)(一)、成本构成情况 (6)(二)、销售费用变化及合理化评判 (7)(三)、管理费用变化及合理化评判 (7)(四)、财务费用的合理化评判 (8)三、中国船舶公司资产结构分析 (9)(一)、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9)(二)、流动资产构成特点 (10)(三)、资产增减变化 (11)(四)、总资产增减变化原因 (12)(五)、资产结构的合理化评判 (12)(六)、资产结构的变动情况 (12)四、中国船舶公司负债及权益结构分析 (14)(一)、负债及权益构成基本情况 (14)(二)、流动负债构成情况 (15)(三)、负债的增减变化 (15)(四)、负债增减变化原因 (16)(五)、权益的增减变化 (17)(六)、权益变化原因 (17)五、中国船舶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18)(一)、支付能力 (18)(二)、流动比率 (18)(三)、速动比率 (19)(四)、短期偿债能力变化情况 (19)(五)、短期付息能力 (19)(六)、长期付息能力 (20)(七)、负债经营可行性 (20)六、中国船舶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21)(一)、盈利能力基本情况 (21)(二)、内部资产的盈利能力 (22)(三)、对外投资盈利能力 (22)(四)、内外部盈利能力比较 (22)(五)、净资产收益率变化情况 (22)(六)、净资产收益率变化原因 (23)(七)、资产报酬率变化情况 (23)(八)、资产报酬率变化原因 (23)(九)、成本费用利润率变化情况 (23)(十)、成本费用利润率变化原因 (24)七、中国船舶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25)(一)、存货周转天数 (25)(二)、存货周转变化原因 (25)(三)、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5)(四)、应收账款周转变化原因 (26)(五)、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26)(六)、应付账款周转变化原因 (26)(七)、现金周期 (26)(八)、营业周期 (27)(九)、营业周期结论 (27)(十)、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27)(十一)、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变化原因 (28)(十二)、总资产周转天数 (28)(十三)、总资产周转天数变化原因 (28)(十四)、固定资产周转天数 (29)(十五)、固定资产周转天数变化原因 (29)八、中国船舶公司发展能力分析 (30)(一)、可动用资金总额 (30)(二)、挖潜发展能力 (31)九、中国船舶公司经营协调分析 (32)(一)、投融资活动的协调情况 (32)(二)、营运资本变化情况 (33)(三)、经营协调性及现金支付能力 (33)(四)、营运资金需求的变化 (33)(五)、现金支付情况 (33)(六)、整体协调情况 (34)十、中国船舶公司经营风险分析 (35)(一)、经营风险 (35)(二)、财务风险 (35)十一、中国船舶公司现金流量分析 (36)(一)、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36)(二)、现金流出结构分析 (37)(三)、现金流动的协调性评价 (38)(四)、现金流动的充足性评价 (39)(五)、现金流动的有效性评价 (39)(六)、自由现金流量分析 (41)十二、中国船舶公司杜邦分析 (42)(一)、资产净利率变化原因分析 (42)(二)、权益乘数变化原因分析 (42)(三)、净资产收益率变化原因分析 (42)声明 (43)前言中国船舶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5,524,354.13万元,与2019年的5,265,748.76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增长了4.91%。

中国船舶2020年财务状况报告

中国船舶2020年财务状况报告

中国船舶2020年财务状况报告一、资产构成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中国船舶2020年资产总额为15,250,952.85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10,995,327.5万元,主要以货币资金、存货、预付款项为主,分别占流动资产的46.62%、28.53%和12.77%。

非流动资产为4,255,625.35万元,主要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为主,分别占非流动资产的53.17%、10.13%和9.77%。

资产构成表(万元)长期股权投资134,353.58 2.97 124,896.8 2.82415,937.152.73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48.46%,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

但应当关注货币性资产的投向。

企业营业环节占用的资金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41.3%,说明市场销售情况的变化会对企业资产的质量和价值带来较大影响,要密切关注企业产品的销售前景和增值能力。

流动资产构成表(万元)项目名称2018年2019年2020年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流动资产2,947,143.56 100.00 2,816,084.99100.00 10,995,327.5100.00货币资金1,449,129.91 49.17 1,348,867.8447.90 5,126,117.0246.62存货674,371.72 22.88678,053.9524.08 3,136,593.2528.53预付款项11.80 10.58 12.773、资产的增减变化2020年总资产为15,250,952.85万元,与2019年的4,435,138.37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2.44倍。

4、资产的增减变化原因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增加:货币资金增加3,777,249.18万元,存货增加2,458,539.31万元,固定资产增加1,526,553.98万元,预付款项增加1,106,541.27万元,应收账款增加355,455.24万元,无形资产增加321,223.34万元,长期股权投资增加291,040.36万元,在建工程增加237,833.78万元,其他应收款增加149,809.37万元,投资性房地产增加100,772.25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增加100,547.48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86,690.51万元,应收票据增加42,565.72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增加39,309.07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25,110.75万元,商誉增加14,423.12万元,长期待摊费用增加7,706.14万元,长期应收款增加2,495.75万元,开发支出增加1,130.39万元,固定资产清理增加11.44万元,共计增加10,645,008.46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减少:其他非流动资产减少7,018.07万元,共计减少7,018.07万元。

中国船舶2020年一季度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中国船舶2020年一季度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5.资产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从资产各项目与营业收入的比例关系来看,2020年一季度应收账款所 占比例较高。存货所占比例过高。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第 4 页 共 38 页
中国船舶2020年一季度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6.资产结构的变动情况
与2019年一季度相比,2020年一季度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明显下 降。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快于营业收入增长, 资产的盈利能力并没有提高。因此与2019年一季度相比,资产结构趋于恶 化。
5
100.00
1,037,718.9 8
12.78 689,138.75
24.94 807,955.37
26.40
348,878.81
4.30 161,126.48
5.83 142,832.25
4.67
0
0.00
0
0.00 37,229.32
1.22
13,488.78
0.17
0
0.00
0
0.00
80,558.68
项目名称
主要资产项目变动情况表
2020年一季度
2019年一季度
数值 增长率(%) 数值 增长率(%)
2018年一季度 数值 增长率(%)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第 5 页 共 38 页
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存货 应收账款 货币性资产
中国船舶2020年一季度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8,118,4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
2,763,171.3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第 2 页 共 38 页
中国船舶2020年一季度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4,358,133.8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1.79倍。

(财务知识)年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最全版

(财务知识)年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最全版

(财务知识)年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10年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11-01-26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010年是中国船舶工业实现“十壹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

在这壹年中,我国船舶工业在国家壹系列政策及《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指导下,直面危机、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抓住机遇、攻坚克难,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态势。

各项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国际市场份额继续扩大,造船完工量再创历史新高,新船成交大幅上升,手持订单企稳回升,船舶撤单基本控制。

船舶工业发展速度前所未有,站到了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

壹、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壹)造船三大指标大幅增长2010年,全国造船完工量656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4.6%;新承接船舶订单量7523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新接订单量增长1.9倍;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9590万载重吨,比2009年底手持订单上升4.1%。

近三年造船三大指标比较(二)工业总产值继续保持增长2010年,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保持增长,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影响,增幅有所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之上船舶工业企业214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6799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下降3.5个百分点。

其中船舶制造业5135亿元,同比增长23.9%,增幅下降7.8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业769亿元,同比增长25.5%,增幅下降16.7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825亿元,同比增长30.9%,增幅提高25.9个百分点。

(三)船舶出口增势良好2010年,我国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5300万载重吨,占造船完工总量的80.8%;新承接出口船订单5702万载重吨,占新接订单总量的75.8%;手持出口船舶订单16573万载重吨,占手持订单总量的84.6%。

2010年,规模之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949亿元,同比增长18.1%。

其中,船舶制造业2452亿元,同比增长18.1%;船舶配套业103亿元,同比增长7.9%,;船舶修理及拆船业349亿元,同比下降18.3%。

造船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

造船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

造船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一、中国造船行业发展现状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带来重大影响,也给我国船舶工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部署要求,船舶工业企业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0年1-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

2020年中国造船完工量仍然位居世界第一,随着国内造船厂的陆续复工,造船完工量对比去年还稍有涨幅。

虽然造船完工量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都受到疫情的影响,出现了下滑。

2020年中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289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0.5%,手持船舶订单量7111万载重吨,比2019年底手持订单量下降12.9%。

从2015年至今手持订单量,一直维持下滑趋势。

二、世界其他主要造船国家造船行业发展现状世界主要造船国家有三个,都位于东亚地区,分别是中国、韩国和日本。

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以载重吨计和修正总吨计都保持世界领先,韩国位居第二,日本位居第三。

以造船完工量来看,2020年韩国造船完工量为2440万载重吨,受到疫情影响,相比2019年同比下降25.2%;2020年日本造船完工量为2258万载重吨,也同样受到疫情影响,同比下降9.1%。

2018年以来,全球造船业陷入低迷,不论是新接订单量还是手持订单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

全球造船业低迷,一方面是由于全球经济发展陷入停滞,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缓慢,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体量小,无法带动全球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是全球航运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从新接订单量来看,2020年韩国新接订单量为2454万载重吨,日本韩国新接订单量为416万载重吨。

从手持订单量来看,2020年韩国手持订单量为5393万载重吨,日本手持订单量为2744万载重吨。

三、全球造船行业竞争格局世界造船业已经基本被中日韩三国垄断,世界三大造船指标中,中日韩三国合计占比都超过95%。

2020年船舶行业发展趋势

2020年船舶行业发展趋势

2020年船舶行业发展趋势2020年船舶行业发展趋势我国是世界造船大国,2020年我国船舶行业发展会如何?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船舶行业发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2020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船舶市场低迷行业经济效益整体下降行业经济效益下降,三大造船指标整体下滑2013-2019年,我国船舶制造行业三大造船指标整体呈下降趋势。

2019年,全国造船完工量36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2%,其中海船为1094万修正总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290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0.7%,其中海船为864万修正总吨。

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8166万载重吨,比2018年底手持订单量下降8.6%,其中海船为2632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2.1%。

2012-2018年,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经济效益整体呈下降趋势。

2016年,我国船舶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73.94亿元,同比增长11.81%,为近年来最大增幅。

2018年,我国船舶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861.36亿元,同比下降21.06%。

2019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05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47.7亿元,同比增长11.9%。

其中,船舶制造企业2879.9亿元,同比增长10.6%;船舶配套企业430.6亿元,同比增长7.3%;船舶修理企业212.9亿元,同比增长15.3%;船舶改装企业41亿元,同比增长6.9%;船舶拆除企业73.1亿元,同比增长62.9%;海工装备制造企业304.5亿元,同比增长24.4%。

国际船舶市场低迷,船舶出口金额下滑2010-2019年,受国际船舶市场低迷影响,我国船舶出口金额总体呈下降趋势,2011年出口金额为近年来最大值418.05亿美元。

2019年,我国船舶出口金额为203亿美元,同比下降6.35%,出口金额不足2011年的一半。

受疫情影响,船舶交易价格指数下降2019年,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CNPI整体呈现平稳下行趋势。

中国船舶2020年三季度经营成果报告

中国船舶2020年三季度经营成果报告
中国船舶2020年三季度经营成果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1、利润总额 2020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负4,808.98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 8,515.76万元相比,2020年三季度出现亏损,亏损4,808.98万元。 企业 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对外投资亏损。企业的经营业务也是亏损的。
2、营业利润
2020年三季度营业利润为负6,180.84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 8,225.48万元相比,2020年三季度出现亏损,亏损6,180.84万元。 以下 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3,731.66万元,资产 减值损失增加10,936.01万元,财务费用减少6,585.12万元,销售费用减少 1,850.11万元,共计增加23,102.9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减少: 投资收益减少22,239.99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1,613.61万元,管理费 用增加23,397.12万元,营业成本增加692,938.23万元,共计减少 740,188.95万元。各项科目变化引起营业利润减少14,406.32万元。
100.00
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研发费用
319,799.49
1,200.71 3,692.6
-6,952.82 -18,275.65
0
106.79 603,104.36
0.40 1,238.99
1.23 11,167.88
-2.32 24,585.99
-6.10 -12,762.29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第 1 页 共 10 页
3、投资收益 2020年三季度投资收益为负22,395.2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负 155.21万元相比亏损成倍增加,增加143.29倍。

中国船舶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中国船舶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中国船舶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0年上半年利润总额为负886.85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6,962.53万元相比,2020年上半年出现亏损,亏损886.85万元。

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经营业务,应当加强经营业务的管理。

在营业收入迅速扩大的同时,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经营亏损,企业以亏损来换取市场份额的经营战略损失较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大增加。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0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2,128,117.74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897,795.51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1.37倍。

2020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27,109.21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8,814.54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2.08倍。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增长的同时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企业销售活动取得了明显市场效果,销售费用支出合理。

2020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115,323.82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41,761.66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1.76倍。

2020年上半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97%,与2019年上半年的4.27%相比有所提高,提高0.69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有所提高,但营业利润却大幅度下降,管理费用的增长并不合理。

本期财务费用为-7,953.63万元。

三、资产结构分析2020年上半年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明显下降。

应收账款出现过快增长。

其他应收款增长过快。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快于营业收入增长,资产的盈利能力并没有提高。

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资产结构偏差。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中国船舶2020年上半年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其现金支付能力为3,158,378.99万元。

企业财务费用小于0或缺乏利息支出数内部资料,妥善保管第1 页共3 页。

中国船舶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中国船舶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项目名称 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构成表(万元)
2018年上半年 数值 百分比(%)
2019年上半年 数值 百分比(%)
2020年上半年 数值 百分比(%)
3,214,913.3
100.00 3,004,043.3
100.00 8,401,260.3
100.00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第 2 页 共 40 页
8
1
-6.56 8,401,260.3 5,397,217.0
中国船舶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一、资产结构分析 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中国船舶2020年上半年资产总额为12,411,852.89万元,其中流动资 产为8,401,260.32万元,主要以货币资金、预付款项、存货为主,分别占 流动资产的49.54%、11.11%和11.01%。非流动资产为4,010,592.58万元, 主要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为主,分别占非流动资产的 52.51%、11.71%和9.99%。
66.67 3,004,043.3 1
65.39 8,401,260.3 2
67.69
1,507,577.5 2
31.26 1,489,838.7 5
32.43 4,161,722.4 8
33.53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第 1 页 共 40 页
预付款项 存货
313,386.09 762,692.32
6.50 393,128.73
15.82 662,320.25
8.56 933,384.13
14.42 924,770.12
7.52 7.45
非流动资产
1,607,165.5 6
33.33 1,590,071.2 7

中国船舶2020年财务风险分析详细报告

中国船舶2020年财务风险分析详细报告

中国船舶2020年风险分析详细报告一、负债规模测算1.短期资金需求该企业经营活动不缺少资金,不需要从银行借款,不但不需要,而且可以提供1,677,088.01万元的资金供长期使用。

2.长期资金需求该企业长期投融资活动不存在资金缺口,并且可以提供1,026,960.04万元的营运资本。

3.总资金需求该企业资金富裕,富裕2,704,048.05万元,维持目前经营活动正常运转不需要从银行借款。

4.短期负债规模根据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计算,企业有能力偿还的短期贷款规模为4,999,958.19万元,在持续经营一年之后,如果盈利能力不发生大的变化,企业有能力偿还的短期贷款规模是5,025,543.73万元,实际已经取得的短期带息负债为1,670,500.08万元。

5.长期负债规模按照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发展速度,企业有能力在2年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5,051,129.27万元,企业有能力在3年之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5,076,714.81万元,在5年之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5,127,885.89万元,当前实际的带息负债合计为2,078,504.05万元。

二、资金链监控1.会不会发生资金链断裂从当前盈利水平和财务状况来看,该企业不存在资金缺口。

如果当前盈利水平保持不变,该在未来一个分析期内有能力偿还全部有息负债。

只是负债率相对较高,如果经营形势发生逆转会存在一定风险。

资金链断裂风险等级为6级。

2.是否存在长期性资金缺口该企业不存在长期性资金缺口,并且长期性融资活动为企业提供1,981,153.29万元的营运资金。

3.是否存在经营性资金缺口该企业经营活动不存在资金缺口。

4.未来一年会不会出现资金问题(1).未来保持当前盈利状况本期营业利润为17,638.95万元,存货为3,136,593.25万元,应收账款为504,486.26万元,其他应收款为159,860.56万元,应付账款为2,314,949.67万元,货币资金为5,126,117.02万元。

水运经济信息简讯

水运经济信息简讯

水运经济信息简讯内部资料仅供参考大,因此福建海事局从港口进展、航运企业进展、船员队伍进展、船舶制造业进展和两岸直航保证等5个方面,提出了支持港口一体化建设,加强口岸治理和服务,促进航运产业转型升级,出台船员服务治理便利举措,积极支持福建船舶工业进展等15项举措。

据悉,福建海事局将完善海上交通安全与保证体系,积极解决因航运不景气造成船舶停航滞港问题,协助航运公司解决停运船舶锚泊困难,简便船公司安全治理体系的审核,积极支持福建〝两集两散〞港区等重点工程建设。

据介绍,2020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阻碍,福建沿海港口吞吐量增幅连续下滑,运价大幅下跌,部分航运企业显现亏损。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下半年福建省沿海进出港船舶增幅由上年的61.6%回落到43.64%。

福建省海港外贸进出口量和国际集装箱增长回落到个位数,专门是去年11月份,这两个数据更是双双显现同比负增长。

亚洲航运业期盼扩大话语权在国际航运业界争取权益时,由于发出的声音太少而苦恼的亚洲航运业,近期期望在国际海事组织框架下,成立具有联合国组织权威的亚洲中心,发出自己的声音。

日本国土交通省下属的海事局总干事伊藤,日前在日本举行的专家论坛上指出,亚洲国家应该一致努力,在制定全球海事政策方面,提出自己的方法和需求。

他期望在国际海事组织框架下成立具有联合国组织权威性质的亚洲中心,再创办一个政府与政府间合作性质的亚洲国际海事组织论坛。

前者的要紧任务是收集和分析处理各种区内海事信息,并将其提交给论坛进行探讨。

对此,韩国船级社行政总裁、同时兼任国际船级社联合会主席的朴吉均2月12日在香港表示,有关海事安全问题的探讨,亚洲国家总是缺少话语权。

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设立独立的地区性安全标准,而是在全球安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加入亚洲国家的意见和观点。

亚洲、欧洲和美洲各国应该共同起草今后的海事安全标准。

中国海事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作为一个世界航运大国,中国将向世界适时输出中国国际海事法律制度,参与国际航运游戏规那么的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知识)年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10年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11-01-26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010年是中国船舶工业实现“十壹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

于这壹年中,我国船舶工业于国家壹系列政策及《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指导下,直面危机、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抓住机遇、攻坚克难,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态势。

各项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国际市场份额继续扩大,造船完工量再创历史新高,新船成交大幅上升,手持订单企稳回升,船舶撤单基本控制。

船舶工业发展速度前所未有,站到了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

壹、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壹)造船三大指标大幅增长2010年,全国造船完工量656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4.6%;新承接船舶订单量7523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新接订单量增长1.9倍;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9590万载重吨,比2009年底手持订单上升4.1%。

近三年造船三大指标比较(二)工业总产值继续保持增长2010年,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保持增长,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影响,增幅有所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之上船舶工业企业214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6799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下降3.5个百分点。

其中船舶制造业5135亿元,同比增长23.9%,增幅下降7.8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业769亿元,同比增长25.5%,增幅下降16.7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825亿元,同比增长30.9%,增幅提高25.9个百分点。

(三)船舶出口增势良好2010年,我国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5300万载重吨,占造船完工总量的80.8%;新承接出口船订单5702万载重吨,占新接订单总量的75.8%;手持出口船舶订单16573万载重吨,占手持订单总量的84.6%。

2010年,规模之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949亿元,同比增长18.1%。

其中,船舶制造业2452亿元,同比增长18.1%;船舶配套业103亿元,同比增长7.9%,;船舶修理及拆船业349亿元,同比下降18.3%。

2010年1~11月,船舶出口金额368.38亿美元,同比增长47%。

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66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欧洲仍是出口的主要市场,非洲和拉丁美洲出口呈大幅增长,其中向亚洲出口168.86亿美元,占比45.84%,向欧洲出口94.68亿美元,占比25.7%,向非洲出口37.08亿美元,占比10.07%,向拉丁美洲出口45.49亿美元,占比12.35%。

(四)经济效益稳步提高1~11月,规模之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71亿元,同比增长28.2%。

其中船舶制造3930亿元,同比增长27.2%;船舶配套产品制造业632亿元,同比增长27.0%;船舶修理及拆船业651亿元,同比增长33.4%。

1~11月份,规模之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8亿元,同比增长22.9%。

其中:船舶制造328亿元,同比增长26.9%,占全行业利润的80.4%;船舶配套产品制造业42亿元,同比增长18.3%,占全行业利润的10.3%;船舶修理及拆船业33亿元,同比下降1.1%,占全行业利润的8.1%。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壹)造船总量大幅增长,船企发展再上台阶2010年,骨干船舶企业克服了交船难的困难,造船完工量大幅增长。

继2009年突破4000万吨后,再上新台阶,全国造船完工量达到6560万吨,是2005年的5倍。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之壹。

船企发展再上台阶,外高桥造船完工突破700万载重吨,大船重工完工超过580万载重吨,江苏新时代、江苏熔盛重工造船完工超过300万载重吨。

有2家中国船舶企业进入世界造船完工量前5强,有7家中国船舶企业进入世界造船完工量前20名。

我国造船产量突破100万载重吨的企业达到了19家,比2009年增加了8家,前20家企业造船完工量达4434万载重吨,占全国总量的67.6%,造船产量的集中度不断提高。

和此同时,我国骨干船舶企业抓住市场回暖的契机,积极承接新船订单,2010年承接量相对2009年的低谷增加了1.9倍。

新船订单继续向建造技术先进、质量好的优势企业集中。

我国重点监测的53家船舶企业中,有49家获得了新船订单。

全国前20家企业新承接船舶订单4975万载重吨,占全国总量的66.1%。

承接订单结构也出现了积极变化,于大型油船、集装箱船和工程船上均有所收获。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新承接散货船5556万载重吨,占比73.9%;油船1293万载重吨,占比17.2%;全集装箱船292万载重吨,占比3.9%。

(二)船舶配套品质不断提高、合作推进取得进展2010年,依托船用配套设备国产化和自主研发,我国船舶配套业持续发展。

交付国内首台7RT-Flex84T-D智能型电控共轨柴油机,交验首台国产化6UEC43LSII型船用低速机、首台满足TierII排放要求的YB-1926S43MC低速柴油机,交付全球首台满足TierII排放要求的8L32/40中速机;研制成功我国首只WARTSILA柴油机用6RT-flex50B 船用大型柴油机曲轴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功率最大的船用柴油机DN8330;交付舵叶面积达82㎡的贝克舵;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壹代智能化HXS–1A/B型船用航行灯/信号灯控制系统、船用中央冷却系统控制装置、2N250船用大功率测功器、自动跟踪航向分罗经、自动跟踪方位分罗经等系列产品。

2010年,船配企业以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学研联合、和专利X公司合作等方式,借助外力,提升研发能力,成功研发了不少新产品和关键部件。

“江苏省船舶及配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船舶动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俩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了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相互沟通的渠道,共同开发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中船工业集团X公司和德国柴油机X公司签署了柴油机战略合作协议;南通企业和设计X公司共同开发特种船和特种机械市场;中油燃气集团和济柴合作开发推广内河船用柴油-液化天然气(LNG)动力。

(三)调整结构成绩突出,海洋工程装备得到发展2010年,船舶企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取得了新突破。

首批5艘14.7万方液化天然气(LNG)船全部交付;我国首座自主设计的第六代3000米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第壹艘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顺利出坞;世界上目前于建的最大的超深水钻井船“大连开拓者”号开工,“COSLPIONEER”号半潜式深水钻井平台交付,多型海洋工程辅助船实现了小批量建造。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共交付各类海洋平台16座,新承接自升式钻井平台5座,海洋平台模块10座。

于关联部委的支持下,2010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被列入国家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科技创新不断加强,应对新规加大力度2010年,船舶行业科技创新不断加强,沪东中华(集团)有限X 公司的“14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国产化”项目获得首届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壹等奖,且推出了自主研发的舱容为16万立方米、17.5万立方米和22万立方米的3款新型LNG船。

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能够自主研发、设计、建造LNG船的国家之壹。

我国第壹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于3000米级海上试验取得成功。

成功交付了海上作业浮式起重船、海上风机安装船、国内最大的6200车位汽车滚装船(PCTC)。

我国研制的、满足《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BMW公约)要求的首批俩型使用活性物质的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通过了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最终批准。

满足涂层新标准的 5.3万吨散货船、5.3万吨特涂化学品船、40万吨矿砂船、10万吨级穿梭油船和11万吨级原油船完成开发设计,标志着我国于实施造船新规范、新标准上有了新的进展。

(五)企业融资广开门路,资本运作成绩显著2010年,除传统的船舶融资方式外,融资租赁、国内外融资上市等新的融资手段愈来愈被船舶企业所接受。

“中船重工”于原有业务基础上通过资产购入,实现造船业务整体上市的申请已获证监会且购重组审核委员会有条件通过。

民生金融租赁抓住国际造船市场回暖、船价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有利时机,全年签约船舶数量83艘,合同金额137亿元。

扬子江船业(控股)有限X公司于台湾证卷交易所发行2.4亿份存托凭证(TDR),且挂牌上市交易,募集资金45.6亿台币。

亚星锚链、杭齿前进、太阳鸟等于国内成功上市,共募集资金35亿人民币,中国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X公司于香港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40亿港币。

三、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壹)造船成本持续上升,盈利空间受到冲击2010年,船舶行业劳动力成本费用支出呈逐月上升趋势。

多数船舶企业反映,沿海地区造船行业工人工资年底比年初平均上升15%。

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升 3.01%,增加了船舶企业的结汇成本。

2010年,国家连续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俩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加大了船舶企业贷款融资的成本。

2010年船用钢材价格逐月上升,截止12月底,CSPI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28.29点,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2.62点,加大了船企的采购成本。

(二)船舶配套业发展依然滞后,提高本土化率进展缓慢船舶配套业发展依然滞后,今后,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壹些新规范、新标准将陆续开始实施,符合国际新规则要求的节能、环保、安全、高效、智能化的船用配套设备备受船东青睐,欧、日、韩船配企业均于积极开发、研制推广这类产品,我国船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新产品开发进展缓慢,提高船用设备本土化率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三)修船市场竞争激烈,行业自律有待加强2010年,受航运市场剧烈波动的影响,船舶修理市场低迷依旧,其主要原因:壹是部分修船企业为了争夺订单,竞相压价,致使我国修船价格严重偏低。

据了解,目前我国修船企业于换板、除锈、特涂这三大主要工程领域的报价均接近成本价,极大的影响了修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是金融危机以来,由于造船市场低迷,许多造船企业转向修船市场,加之前几年新建的修船设施陆续投产,部分修船企业出现开工不足、码头和船坞空置,熟练工人流失的现象。

三是航运市场低迷,造成船东流动资金紧张,小工程量修理业务增多,大工程修理量业务下降,截止12月底,我国重点监测的船舶企业坞修艘数4103艘,同比上升11%,各企业完成销售收入同比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四是改装船市场低迷依旧,2010年,我国仅完工改装船55艘,同比下降了5.2%。

(四)国际造船新标准、新规范对我国提出严峻挑战国际造船规则、规范变化和更新更加频繁。

2010年,国际海事组织(IMO)讨论或通过壹系列新的公约修正案,如“目标型建造标准”(GBS),船舶建造档案(SCF),原油船货油舱保护涂层性能标准,柴油机NOx排放标准以及燃油硫含量标准;MARPOL附则IV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规则等,目前IMO正于积极推进温室气体减排规则、船上噪声防护标准、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的协调共同规范(H-CSR)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