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美国设计一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5《美国》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5《美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c04b5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f.png)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5《美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5《美国》一课,主要介绍了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旨在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美国这一国家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美国这一国家,学生们可能仅仅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的认知上,对美国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入了解还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美国的地域特色,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国这一国家的认识和理解,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全球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美国的地域特色,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通过教材、网络等资源,自主搜集和整理关于美国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2.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美国的地域特色,分享学习心得。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2.网络资源:关于美国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料。
3.教学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美国的国旗、地图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美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教学课件(共75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教学课件(共7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38f91320740be1e650e9aba.png)
A.主要民族是印第安人 B.以黄种人为主 C.华人和华侨分布比较广泛,旧金山、洛杉矶等都有富有中 华文化特色的“唐人街”
0
D.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二位
0 0
0
[目标3]牛仔裤是根据19世纪50年代美国西部牧民所穿裤子改 造而来,选料多为粗棉布,非常耐磨耐脏。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0
0 0
0
新课学习
华人、华侨
约有400万人(2010年),分布比较广泛
纽约的“唐人街”
0
0 0
旧金山的“唐人街”
0
洛杉矶的“唐人街”
新课学习
阅读教材75页“华人对美国的贡献”的材料,说一说 华人对美国做出的贡献。
华人劳工在美国西部开发和铁 路的修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华人劳工修建的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
1777年
0
0 0
0
1863年
现在
拓展延伸
你能说出美国国旗的含义吗?
国旗:星条旗。主体由13道 红、白相间的宽条组成,7道红条, 6道白条;旗面左上角为蓝色长 方形,其中分9排横列着50颗白 色五角星。红色象征强大和勇气,白色代表纯洁和清白,蓝色象 征警惕、坚韧不拔和正义。13道宽条代表最早发动独立战争并取
经营农场,如果需要,只需拨打电话,每项工作都可以找到专业的公司代
劳。农场有一套塔式干燥和仓储设施,收获后的粮食可立即送入干燥塔,
全过程都用电脑控制,实现了自动化。
0
0 0
农业地区专业化
0
1.[目标1]地跨两大洲,濒临三大洋,且兼跨寒、温、热三带
D 的国家是( )
A.中国 B.日本 C.俄罗斯 D.美国
七年级下册地理走进国家第六节美国学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走进国家第六节美国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368120453610661ed9f426.png)
第六节美国(一)(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知道美国的地形、河湖等自然环境特征.3、了解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有多元的文化。
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读课本88~89页,完成下列各题。
1、美国领土的本土位于,有48个州和首都______ 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
另外,还有北美洲北部的和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的。
美国是一个跨大洲,邻大洋,跨个温度带的国家.邻国有、 ________。
2、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国家。
是美国的原著的居民。
现在的居民大多是的后裔。
美国的人种构成中,人占的比例最多。
(二)、合作交流:结合课本第89页的“思考”,讨论总结美国本土位置的优越性。
(三)、巩固提升:1、美国的土著居民是()A、白人B、黑人C、华人D、印第安人2、美国人种构成中,占比例最高的是()A、黄种人B、黑种人C、白种人D、混血种人3、美国本土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4、美国五十个州中,属于大洋洲的是()A、阿拉斯加州B、夏威夷州C、加利福尼亚州D、佛罗里达州5、在美国的华人、华侨往往聚居在一起,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A、华人街B、唐人街C、民族村D、南京街6、关于美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东邻太平洋,西濒大西洋B、美国地跨寒、温、热三带C、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属于大洋洲D、陆上疆界漫长,邻国众多7、美国的领土分布在几个大洲上()A、1个B、2个C、3个D、4个8、读美国本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 ;B____________。
河流:C。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洋、海湾. 大洋D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海湾:F____________。
三、思维拓展:目前,美国文化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不知不觉中,许多人都以穿牛仔服、吃汉堡、看好莱坞大片为时尚。
接结合日常生活,谈谈你的感受。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1节《美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1节《美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40d0eaa216147916112873.png)
美国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美国的位置、自然概况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条件、分布及主要特点。
2.了解美国经济对世界资源与环境造成的影响。
3.了解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4.理解农业地区专业化,学会分析影响农业带(区)的主要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分析美国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2.学会分析图像、表格等各种信息的方法。
3.通过学生阅读各类地图,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4.通过学生收集美国经济发展对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等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5.通过学生掌握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条件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生了解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充分认识种族歧视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矛盾,使学生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通过学生了解美国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等事例,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美国的繁荣和发达,树立全球意识、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3.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美国的位置X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二)教学难点1.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3.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探究法,讨论分析法。
四、课时三课时五、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老师:在前边几章学到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是属于东半球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个崭新的章节西半球的国家。
大家看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图找出位于西半球的大洲。
板书: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在西半球的大洲主要是美洲,美洲又分为南美洲与北美洲。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美国》教学设计3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美国》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a85475d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b.png)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美国》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美国》主要介绍了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状况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基本情况,为后续学习美国各个州的特点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描述,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美国的地形、气候、城市、文化等各个方面。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英语地名和专有名词较难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地名和专有名词的讲解和巩固。
此外,学生对外国文化的好奇心较强,可以通过介绍美国的文化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状况,掌握美国的地形、气候、城市、文化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国地理文化的兴趣,拓宽国际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状况。
2.难点:美国的地形、气候、城市、文化等地理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美国的地形、气候、城市、文化等为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
3.互动教学法:采用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美国》2.课件:美国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3.学具:笔记本、彩笔等4.教学场地:教室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美国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美国的地理位置,并提出问题:“你们对美国有哪些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美国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状况等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了解美国的基本情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1节美国精品课件 (33张)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1节美国精品课件 (33张)](https://img.taocdn.com/s3/m/f8f67d14b0717fd5360cdcbb.png)
•
2.由 于 未 被 阅 读的 作品的 价值包 括审美 价值仅 仅是一 种可能 的存在 ,只有 通过阅 读,它 才转化 为现实 的存在 ,因此 对作品 的接受 具有艺 术本体 的意义 ,也就 是说, 接受者 也是艺 术创作 的主体 之一。
•
3.接 受 者 作 为 主体 ,他对 文本的 接受不 是被动 的。海 德格尔 提出“前 理解”, 即理解 前的心 理文化 结构, 这种结 构影响 着理解 。理解 不可能 是文本 意义的 重现, 而只能 是文本 与“前 理解”的 统一。
•
5.文 本 一 经 产 生就 成为历 史,它 所表达 的思想 感情、 所反映 的生活 ,都只 能是过 去的, 而理解 总是现 在进行 时。当 我们接 受历史 上的艺 术作品 时,我 们当然 可以设 身处地 想象古 人的生 活,体 验古人 的思想 感情, 但我们 毕竟是 现代人 ,只能 按照我 们现在 的心理 文化结 构去理 解古人 。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出美国的领土 构成和位置
2.通过阅读美国地形图,说出美国 的地形区,河流、湖泊气候分布及 特点。
美国的领土构成
阿拉斯加
本土48个州
夏威夷州 本土48个州 两个海外州 总共50个州
美国国旗
美国的半球位置
完全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美国的纬度位置
•
8.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 他所具 有的方 法和工 具在字 里表现 出生命 体的骨 、筋、 肉、血 的感觉 来。许 慎说:“书者, 如也。”书的任 务是如 ,写出 来的字 要“如”我们心 中对于 物象的 把握和 理解。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1节美 国精品 课件 (33张)
美国教学设计方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美国教学设计方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dd4508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5.png)
《美国》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结合地图说出美国的领土构成,并说明其地理位置特点。
2.根据地图概括出美国的自然条件特点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利用数字、图表等资料分析说明美国的民族、种族的构成。
教学重、难点1.美国的领土构成及其地理位置。
2.美国的种族构成与多元文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了解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充分认识美国的种族歧视,使学生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资料分析,读图,讨论,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引入】视频引入学生观看视频师: 这个视频中,繁荣美丽的国家在大洋的彼岸,她的名字叫美国,我们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学习,了解对方才能让我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美国.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你知道国旗图案其中的含义吗?生:(可能的答案)这是美国国旗,国旗的13个交替的红色和白色条纹代表了13个原始殖民地。
蓝色字段上的50个白星代表50个州。
活动:学生讲述自己眼中的美国师展示:美国代表性的照片(板书)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第六节美国一、移民国家与多元文化1.地理位置读图,说说美国的地理位置。
生:(可能的答案)美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美国的领土主体属于北美洲的中部;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邻加拿大,南邻墨西哥。
2.领土组成美国的领土由哪几部分组成?生:(可能的答案)美国的领土由本土、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三个部分组成。
活动探究1:评价美国的地理位置优越性就美国本土而言,其海陆位置有何优越性?生:(可能的答案)美国三面临海,利于接受海洋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
3.自然环境(1)地形根据地形区的分布,归纳美国地形分布的特点。
生:(可能的答案)美国地形南北纵列分布:东部低山区,中部宽广平原,西部高大的山地(2)气候美国气候以温带、亚热带的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热量较为充足。
其中,温带大陆性气候范围广。
师:读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美国降水分布的特点。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教案1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7ef8d0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2.png)
10.6美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教学任务分析]美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美大陆的中部,其自然环境基本能够反映北美大陆的环境特点;美国又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家的自然、经济特点十分突出,为此我们将其作为“认识国家”的典型案例之一,共同学习。
本节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有3个知识点,即“多样的自然环境”“高度发达的经济”“移民为主的国家”,配有10幅图,安排了3个活动。
“多样的自然环境”,开门见山地介绍了美国的领土组成、面积、人口和首都。
关于美国的位置,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认知程度,教材没有用语言陈述,而是安排了“图上所得”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一方面学会分析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另一方面还要学会对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进行评价。
对美国的地形、河湖、气候和资源的阐述,教材采用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一方面通过正文突出介绍了美国三个南北纵列带的地形特点,密西西比河、五大湖的地位,复杂多样的气候和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特点,丰富的土地、森林、矿产和草原等资源;另一方面则将具体地理事物的分布放在图10.51、图10.52和图10.55中。
上述知识多为地理分布知识,与地图紧密结合,是有效的学习途径。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学生学会分析一个国家自然环境特点的基础上,还应学会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于是我们安排了一个“图上所得”活动。
“高度发达的经济”,首先阐述了美国经济的总特点,然后分别阐述农业、工业的生产情况。
关于美国的农业,教材全面介绍了美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农业专门化生产的特点,其中农业生产专门化是本部分的重点。
美国的农业生产专门化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模式,农业区带的形成和分布不仅考虑了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而且还考虑了人口、城市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典型案例。
为此,教材特别安排了“积极参与”活动,着重分析影响乳畜带、玉米带和灌溉农业区分布的区位因素,这样安排的目的,主要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意在通过农业带的分析,引导学生在考虑农业问题时要综合考虑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因素,从而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发展。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5《美国》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5《美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15df8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d.png)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5《美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5《美国》是一节介绍美国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点的课。
本节课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地理、文化、历史等方面都非常复杂的国家,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美国的各个方面,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城市、经济发展等情况。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美国地理、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认识,拓宽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美国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特点。
2.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3.美国的主要城市及其分布。
五. 教学方法1.图文并茂:通过教材中的插图和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特点。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主要城市,让学生深入了解美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美国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4.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讲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2.地图:美国地图、世界地图。
3.课件:美国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
4.练习题:与美国地理、经济等方面相关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国的国旗、地图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美国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材和课件,介绍美国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特点。
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地图,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65c799ddccda38366baf45.png)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案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案1一、说教材《美国》是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章的主题是西半球的国家。
西半球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一般把加拿大和美国叫做北美,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因为通用语言都属于拉丁语,被称为拉丁美洲。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学习这部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要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指出其领土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土部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比较美国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基本特点,理解美国在工业化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提升了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美国的领土组成和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比较。
难点:分析美国在工业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教训。
五、教法和学法说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地理科教学特点以及有关的教学规律,主要采取了读图法,直观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
说学法:地理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教师必须是课堂的引导者,创造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动机,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求索反思。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采用直接导入法导入本课:出示美国国旗,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继续提问:同学们对美国知道多少呢?今天开始,我们将踏上西半球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二)新课讲授1让学生自读课文内容,把自认为重点的知识划下来。
然后让同学们学生回答美国国旗的名称、星区和条纹区的含义。
小结:美国领土由本土48个州和1个特区、2个海外构成。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6《美国》教学设计1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6《美国》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2030215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3.png)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6《美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6》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美国的地理、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美国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美国这个国家,他们可能已经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如美国的国旗、首都等。
但他们对美国的地理、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
2.让学生了解美国的主要经济产业和经济发展状况。
3.让学生了解美国的文化特点和政治制度。
4.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
2.美国的主要经济产业和经济发展状况。
3.美国的文化特点和政治制度。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美国的地理、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问题。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深入了解美国的实际情况。
3.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2.准备美国的地图,方便学生查看和理解。
3.准备相关的问题和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美国的国旗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关于美国的基本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图片、图表和视频资料,展示美国的地理、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让学生对美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如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主要经济产业和经济发展状况,文化特点和政治制度等。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原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第一节 美国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原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第一节 美国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fe6cc8c77da26925c5b0b5.png)
第一节《美国》教学设计【教材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的内容,这一章是区域地理中学习国家的最后一章,应该是学习国家方法的总结和应用。
教材中通过对美国突出特征的学习,教会学生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归纳一个国家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特征,了解分析国家自然条件应从哪些要素入手,并注重评价这些要素对国家农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分析美国的自然条件(纬度位置、地形、降水和河流湖泊)与农业专业化、机械化的关系,因此在设计教与学活动中应重视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国家自然地理的基本方法,如运用地图等资料描述国家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资源等方面特点的方法,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读图、分析、归纳和比较的能力,这对于本节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对于各自然要素特点的评价以及它们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还缺少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因此,本节学习中可通过图释导学、自主探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活学活用的能力。
【课标要求与学习目标】课标呈现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美国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学习目标1、能够通过查找地图确认美国的领土构成及其地理位置;2、在美国农业分布图上说出农业专业化地区的名称、位置,并能结合其自然条件分析每个农业带的成因。
3、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评价自然条件以及运用综合的方法分析问题。
教学方法图释导学、读图描图、识图析图、比较分析、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归纳总结、拓展提升【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分析美国自然条件,通过对比评价其自然条件的优劣;教学难点为:结合自然条件分析每个农业带的成因,理解美国农业专业化与机械化的特点和意义。
湘教版 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美国教学设计
![湘教版 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美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e02f9751e79b89680226a1.png)
第五节美国【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美国领土的组成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土部分,及周边所邻海洋和邻国、主要山脉、河流、湖泊等美国的基本概况。
2、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二)能力训练点1、读图分析判断能力。
2、概括地理事物空间变化规律的能力(三)品德培养点通过黄石国家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等旅游胜地的情况介绍,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学习美国的环境保护,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美国领土的组成,主要山脉、河流、湖泊等基本概况。
难点:美国的农业带【教学策略】读图分析法:采用任务学习方式,布置学习任务,使学生积极和主动地完成学习目标。
阅读引导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运用网络资料,丰富学习内容,加深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指导同学们,找到媒体素材中“美国国旗”。
[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它位于哪个大洲?”[回答]美国北美洲。
(讲授新课)[板书]第五节美国[设问]:谁知道美国国旗图案含意?学生探究,找到答案:《星条旗》美国1776年脱离英国而独立,到现在只有200多年历史,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国家。
美国的国旗叫做星条旗。
旗面左上角蓝色星区内,有50颗星,代表美国的50个州。
星区以外是13道红白相间的条纹,代表美国最初独立的13个州。
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哥伦比亚特区不属于任何州。
[设问]美国国旗如何从最初的13道条纹变成50颗星星,及如何有13个州扩张成为50个州的呢?给学生补充:1783年,英国将密西西比河以东土地划归美国;1803年,从法国购得路易斯安那;1810-1819从西班牙强占强购佛罗里达;1818年,从英国购得俄勒冈地区;1846-1848从墨西哥夺取新墨西哥地区;1845-1850从墨西哥吞并得克萨斯地区;1867年,从俄国购买阿拉斯加州;1898年,从西班牙夺取夏威夷州。
从网络素材中找到美国地形图:[读图]读美国地形图,找出美国领土的范围。
七年级地理教案美国
![七年级地理教案美国](https://img.taocdn.com/s3/m/19cfe4d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8.png)
七年级地理教案美国七年级地理教案美国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
能力目标: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地图和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发展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挂图、地形名称卡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你知道世界上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陆地的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讲授新课:一、世界第一大洲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活动]:P3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2.读图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教师利用“亚洲地形”挂图进行确认]①最北:81°N;最南:11°3′S;②最东:169°40′W;最西:26°3′E3.读图6.2、6.3,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小组讨论]1.计算:a.跨纬度数(约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b.地球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千米)c.跨经度数(约164°,大部分在东半球)d.比较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 第一节 美国(第3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 第一节 美国(第3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2ff71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3.png)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第3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第3课时)》主要介绍美国的地理、气候、工业、农业、城市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课内容是对美国地理特征的深入剖析,旨在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地形、气候、资源等基本情况,掌握美国的主要地理特点,为后续学习美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等领域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美国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地理特征方面,学生可能对美国的气候、地形等细节知识掌握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掌握美国的地理特征,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美国的地形、气候、资源等地理特征,提高他们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国地理特征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国的地形、气候、资源等地理特征。
2.难点:美国的地形、气候、资源等地理特征对美国经济、产业、城市等方面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美国地形、气候等地图,了解美国的地理特征。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美国的典型地理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美国的地形、气候、资源等地理特征。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美国地理特征对美国经济、产业、城市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美国地形、气候等地图,用于引导学生观察。
2.收集美国的典型地理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3.准备PPT,用于展示美国地理特征的相关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美国的地形、气候等地图,引导学生关注美国的地理特征。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美国的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资源等,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基本地理情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美国的地理特征,并回答相关问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1美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1美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2d2dd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a.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1美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1美国第1课时》主要介绍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工业、农业、城市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对美国的基本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美国的认识相对较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美国的了解。
同时,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较高,积极性较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工业、农业、城市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美国的基本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资料查询、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国地理特征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工业、农业、城市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美国的地形、气候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美国地图,使学生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
2.资料查询法: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美国的地形、气候、工业、农业、城市等方面的知识。
3.讨论分析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美国的地形、气候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美国典型的地理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美国的地理特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美国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案例分析题目。
3.准备好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美国的自然风光和城市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美国的地理特征。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知识,同时呈现相关地图和资料,让学生对美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乔
印 第
丹
安
人
第一节 美 国
-28-
现在,黑种
我的祖先是作为
人的贫困率是白
修铁路的劳工来到美
种人的二至三倍,
国的。现在,有许多
失业率是白种人
华人工作时间比较长,
的两倍。
但是工资比较低,还
时常受到不公正的待
遇。
我们应该形成正确的种族观:人人平等
土著印第安人 的先辈们曾被白 种人无情地杀戮, 活下来的人被赶 到西部山区的 “保留地”内居 住。
北美洲的气候类型图
评价:位于北温带,有适合农业发展的热量条件。
第一节 美 国
-35-
读图:1.说出美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2.降水分布与地形分布有何联系?
1.总体呈现自 东向西递减的 分布规律,西 北部太平洋沿 岸降水较多。
美国本土降水量的分布
评价:降水条件适合农业发展。
2.多数地区(尤 其是平原地区) 降水较多。
第一节 美 国
-36-
美国的河湖特点,是否有 利于农业发展?
五大湖是世界 最大的淡水湖群。 各湖湖水有水道相 通,并通过圣劳伦 斯河流入大西洋。 其中,苏必利尔湖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 的淡水湖。
密西西比河是世 界第四长河。自北 向南流经中部平原 地区,注入墨西哥 湾。水量大,航运 价值高。
评价:位于中部平原地区的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量丰富,不
-32-
分析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要从哪些方面去考虑?
一般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去分析。
地形
自
然 条
气候
件
河湖
经济基础 社 会 科学技术 经 济 市场 条 件 劳动力
第一节 美 国
-33-
读图,找出美国主要地形, 科迪勒拉山系是
并说出美国地形特点。
世界最大的山系, 由多条平行山脉
组成,纵贯北、
美国在世界的位置 太
太
-25-
加拿大 美国的地形 50°N
赤道
平 洋
墨西哥
大
西
30°N
洋
半球位置: 位于 西 (东西)半球和 北 (南北 )半球。
纬度位置:本土位于 30°N—50°N 之间,属 北温 带,阿拉斯加州
属 北寒带 带,夏威夷州属 热
带。
海陆位置:本土东临 大西 洋,西临 太平 洋,南临 墨西哥 湾
4.运用资料,说出美国的工业特点,说明高新技术产业
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习方式
前后位四人一组,推选一名组长,组长负责组内的合作学 习,根据课堂展示,评价。最后评出两个优胜小组,表扬和奖 励。
第一节 美 国
-24-
本土
本土
美国领土有哪几部分组成? 阿拉斯加
夏威夷
夏威夷州
三部分组成
第一节 美 国
北邻 加拿大 (国家),南邻 墨西哥 (国家)。
第一节 美 国
-26-
民族大熔炉—移民国家
美 国 的 种 族 构 成
说一说:1、美国有多少人口?居世界第几位?
2、人口增长如何?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美国的民族构成有何特点? 4、美国的种族构成有何特点?
第一节 美 国 奥巴马
-27-
布什
杨 振 宁
篮球巨星:乔丹 歌星:迈克尔·杰克逊
第一节 美 国
-30-
我来介绍……
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
第一节 美 国
唐人街
-31-
美国的华人华侨 约有400万人,分布 比较广泛。在旧金山、 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 还有华人聚居的、富 有中华文化特色的 “唐人街”。
请在图9.11中, 找出旧金山、纽 约和洛杉矶。
第一节 美 国
也为美国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
第一节 美 国
-38-
美国的农业带有哪些?是如何分的?
农业地区专业化: 是指不同地区利用 不同的自然条件, 因地制宜地生产一 种或少数几种农产 品的农业生产。
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
第一节 美 国
-39-
玉米带这里是温带,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春夏气温高,适合玉 米生长。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教学设计一)
长清区第二实验中学
房俊兰
第一节 美 国
-2-
情景导入
第一节 美 国
-3-
第一节 美 国
-4-
白宫
第一节 美 国
-5-
第一节 美 国
-6-
第一节 美 国
-7-
第一节 美 国
-8-
唐人街
第一节 美 国
-9-
第一节 美 国
-10-
第一节 美 国
乳畜带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 湿,适宜牧草生长。而且,这里 是美国的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 分布密集,因此乳畜业发达。
棉花带这里原为棉 花带,由于土壤肥 力下降等原因,棉 花种植业已经衰落 ,现已成为以畜牧 业为主的多种作物 区。
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
第一节 美 国
-40-
尝试分析影响美国畜牧和灌溉农业区、以及 亚热带作物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仅航运价值大,也为美国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
第一节 美 国
-37-
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1.平原广阔,耕地广大(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2.位于北温带,属于温带气候,有适合农业发展的热量条件。 3.多数地区(尤其是平原地区)降水较多。 4.位于中部平原地区的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量丰富,
南美洲西部。
地形特点: 南北纵列分布: 东部是低矮的山地 中部是广阔的平原 西部是高大的山地
评价:平原广阔,耕地广大(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第一节 美 国
-34-
读图说出美国气候分布及气候特点
1.美国本土位于那个 温度带?
北温带 2.美国有几种气候类
型?哪种分布最广?
6种,温带大陆性气 候分布最广
-11-
底特律街景
第一节 美 国
-12-
第一节 美 国
-13-
华盛顿 杰斐逊 罗斯福 林肯
第一节 美 国
-14-
尼亚加拉瀑布
第一节 美 国
-15-
第一节 美 国
-16-
第一节 美 国
-17-
第一节 美 国
-18-
第一节 美 国
-19-
第一节 美 国
-20-
国旗
国 徽
自由女神
第一节 美 国
-21-
第一节 美 国
-22-
第一节 美 国
-23-
学习目标:
1.利用地图,说出美国的领土组成和地理位置。
2.利用图文资料说出美国的人口、民族和种族构成及特 点,说明美国是一个民族大熔炉的国家。
3.利用图文资料分析美国地形、气候(降水)、河湖特
点,以及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 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第一节 美 国
-29-
民族大熔炉:
组内角色扮演—了解各民族对美国作出的贡献
பைடு நூலகம்
移民大国——美国几名公民的祖先或祖籍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祖先是英国人。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是在德国出生的犹太人。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出生在中国。 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奥巴马的祖先来自非洲。
你还知道美国哪些名人的祖籍不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