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经典故事10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的经典故事10则
1第一百只羊
“羊”在古人心目中,是一种善良有义的动物,所以“善”、“义”才会都从“羊”字。

战国时代,有一个名叫宋陵子的人,他虽然贫穷,但是却知足常乐。

可是有一国财富的魏文侯却常常讥笑他,而且还鄙视地说:“你一直都很穷,难道要穷一辈子吗?”宋陵子不理会他挑剔的语气,看了看魏文侯然后平静的说:“请你不要担心,慢慢听我说。

前几天,我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见一个养有九十九只羊的富翁,他一天到晚就希望能再得到一只羊,好让自己的羊只数目变成一百!想来想去,他就想到隔壁那个贫穷的老人不是有一只羊吗?就兴冲冲地跑去找那穷人帮忙,请求老人割让那只羊。

”宋陵子说完上面这段寓言式的前言后,又接着说:“如果富翁还须求助于人的话,就很难说到底谁富谁贫了!” 最后宋陵子语重心长地结论:“富有的人并非真正的富有,贫穷的人也并非真正的贫穷。


魏文侯听了此故事后,哑口无言。

2歧路亡羊
这个成语出自《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 指的是学习的人因为学说太多而无所适从,就难以所获。

杨子(即杨朱)是战国时一位学者。

有一天杨子的邻居家丢失了一只羊。

这位邻居已经带领了他的家属亲友等人去追寻,又来请求杨子的童仆帮忙去追寻。

杨子问道:“嘻,丢了一只羊。

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呢?”邻居回答说:“岔路太多了。

”追羊的人回来后,杨子问邻居:“找
到羊了吗?”邻居回答说:“没有追到,还是让它跑掉了。

”杨子问:“为什么会让它跑掉呢?”邻居回答说:“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它到底从哪条路上跑了,所以只好回来了。

”杨子听了,心里难过,改变了脸色,很长时间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

他的学生觉得奇怪,问他说:“羊是不值钱的牲口,又不是您自己的,而您却不说不笑,为什么呢?”杨子不回答,学生不知道杨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杨子的学生孟孙阳从杨子那里出来,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心都子。

有一天,心都子和孟孙阳一同去谒见杨子,心都子问杨子说:“从前有兄弟三人,在齐国和鲁国一带求学,向同一位老师学习,把关于仁义的道理都学通了才回家。

他们的父亲问他们说:‘仁义的道理是怎样的呢?’老大说:‘仁义使我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把名声放在生命之后’。

老二说:‘仁义使我为了名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老三说:‘仁义使我的生命和名声都能够保全。

’这三兄弟的回答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而同出自儒家,您认为他们三兄弟到底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杨子回答说:“有一个人住在河边上,他熟知水性,敢于泅渡,以划船摆渡为生,摆渡的赢利,可供一百口人生活。

自带粮食向他学泅渡的人成群结队,这些人中溺水而死的几乎达到半数,他们本来是学泅水的,而不是来学溺死的,而获利与受害这样截然相反,你认为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 心都子听了杨子的话,默默地同孟孙阳一起走了出来。

出来后,孟孙阳责备心都子说:“为什么你向老师提问这样迂回,老师又回答得这样怪僻呢,我越听越糊了。

”心都子说:“大道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

学的东西
不是从根本上不相同,从根本上不一致,但结果却有这样大的差异。

只有归到相同的根本上,回到一致的本质上,才会没有得失的感觉,而不迷失方向。

你长期在老师的门下,是老师的大弟子,学习老师的学说,却不懂得老师说的譬喻的寓意,可悲呀!” 人们在生活中,不是也会遇到面临岔路无从选择的情形吗?用以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3五羖大夫百里奚是春秋时期虞国人(山西平陆),有经天纬地之才,却一直很不得志。

30岁时,想出去闯一下,又舍不得妻和子,又蹉跎了一阵,妻子杜氏说:男子志在四方,你年已及壮,不图立身扬名,守着妻子,坐困愁城,如何是了?于是他发奋图志,离家到齐国去求职。

由于无人引荐,穷困潦倒,沦为乞丐。

有一个叫蹇叔的人,看到他的相貌非凡,就请他吃饭,谈吐之间,发觉他应对如流,指画井然,叹说:“以子之才,而穷困至此,岂非命乎?”就款留他在家,结为兄弟。

其时,齐国的公子无知,弑了襄公,自立为侯,出榜招贤。

百里奚要去应召。

蹇叔说:不行,无知这个浅短险薄的人,是不能成事的,不久必败。

百里奚听他的话,就不去应召。

后来无知身死无成,应了蹇叔的话。

他听说周王子颓好养牛,出重资招会养牛的人。

百里奚养过牛,就去应召。

周王一见大喜,立即用为家臣。

蹇叔到周来看望百里奚。

百里奚引荐他见天子。

蹇叔见过回来说:子颓这个人,志大才疏,所相与的左右都是险佞之人,他自己天子的事不做而去养牛,养牛也不是为生产,而是为喜好玩耍。

养牛的人受
大夫的俸禄,牛身上穿着锦绣文采,这样的荒唐耗费,我看他马上要出祸事,你还是早点走掉的好。

百里奚想起好久不知家中的事,正好乘机回家看望妻子,就同蹇叔离周回虞。

到家一看,妻子早不在了。

听人说因贫穷,不能自给,流浪外乡,从此渺无音信。

百里奚伤心之极。

虞侯听说百里奚是周天子的臣子,回转故乡,立刻就封他为大夫。

这并不是看重他的贤才,而是起哄凑热闹,买名声,做广告,要搞名人效应。

蹇叔说:不行,我看虞侯这个人太贪,而且太愚,没有好结果。

大丈夫不可轻于去就,而委身于人。

受了人家的俸禄,仕而弃之,则不忠。

与同患难,则不智。

慎之啊慎之!百里奚说:老兄有所不知,我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现在连妻子都失去了。

好比一条鱼,久困在陆地上,只要得到一勺水,就觉得滋润得很。

我实在再也等不起了,虽然明知虞侯的为人,就跟他混着吧。

蹇叔说:老弟既然说到这个地步,我也不敢太拦着。

我决定到宋国的鹿鸣村居住,将来有机会请来相会,就此别过。

这时京城大乱,子颓被弑,牛和养牛的都被杀死。

百里奚就在虞国安身。

不久,晋国假道灭虢,晋献公把国中第一宝物,一块宝璧,一匹宝马,送给虞侯。

虞侯手抚璧,而目视马(历史这样描述,可以看出他那贪愚之相。

可谓:利令智昏。

贪的人必定愚)。

贤臣宫之奇进谏,说了一套唇亡齿寒的大道理,虞侯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

宫之奇对站在旁边的百里奚抱怨:我说话的时候,你在旁边为什么也不帮衬几句?百里奚说:和愚人说话,就像把珠玉丢在大路上。

你难道不知道,桀杀关龙逄,纣杀比干的故事吗?就是因为他们强行谏阻啊!你如果再多说,你的生
命也要赔上去了。

宫之奇说:如此说来,虞国必亡,不如我们走吧!百里奚说:你走,还拖走一个,你的罪可大了,不如我慢一步吧。

于是宫之奇带着全族,走得无影无踪。

虞侯答应晋国假道,晋国灭了虢国之后,回兵灭了虞国。

宝璧、宝马归还晋献公。

有人劝百里奚快走,百里奚说:我仕于愚人,已经不智了;怎能还不忠呢?在众臣都逃避时,就始终陪伴着虞侯。

虞侯失国,在晋被封为寓公,郁郁而死。

晋国知道百里奚是贤人,要任用他。

他说:君子不适仇国,况仕乎?即使我要仕,也决不仕于晋国。

虞国臣下分别被晋国整编充做奴隶,分送各国做战胜的礼物。

百里奚被编入送往秦国的名册中。

路过楚国,百里奚逃亡了。

在当地为乡民喂牛,牛养得肥壮无比。

有人禀报楚王,楚王召见百里奚,问他是用什么办法把牛喂得这样肥壮?他回道:“时其时,恤其力,心与牛合一。

”楚王说:“哈,这个道理可通于马。

”就命他为圉人,替他养马。

秦穆公看到晋国送来的名册,有百里奚的名字,却不曾收到其人。

秦穆公问公孙枝,百里奚是个什么人?公孙枝把百里奚的来历报告一番,说他是个大贤才:知虞侯不可谏而不谏,是其智。

可走而不走,是其忠。

饲牛则牛肥,圉马则马壮,是其能。

秦穆公说,那我们赶快到楚国用重金去聘请。

公孙枝说:这样他就到不了秦国了。

因为楚王不知道他是大贤才,才只让他养马,如果我们大张旗鼓去聘人,岂不就是告诉楚王他是大贤才吗?楚王就不肯放人了。

必须如此这般才行。

于是秦穆公派公孙枝带了五张羊皮,到楚国,说:晋国送的奴隶,
跑了一名,根据秦国的法律,现在用五张羊皮,略表心意,请上国发还奴隶,逮回治罪。

楚王答应。

认得百里奚的人都哭,可惜一个好人要死了。

百里奚说:诸位父老不必哭,我不会死的,就要富贵了啊!大家都不信。

出了楚境,公孙枝马上与他换衣服,换车子,直驰秦都。

这时百里奚已经七十多岁了。

秦穆公接见他时说:“唉!可惜老了啊!”百里奚说:“您要是叫我替您抓老鹰捉兔子,我是老了些。

如果叫我替您坐而谋国,我还太年少了。

至少比姜太公见周文王还早了十年!”他和秦穆公谈天下大事,头头是道,秦穆公佩服之极。

也要学文王拜他为尚父,筹谋怎样振兴国家。

百里奚说:且慢,臣才不如臣兄蹇叔十分之一,臣荐蹇叔,臣愿为副,共为国家效力。

秦穆公以高车驷马,往宋国鹿鸣村接来蹇叔,两个老头子为秦国策划,举国一新,从此在诸侯中称为首强。

秦穆公感叹说:“寡人之有井伯(百里奚),犹齐(桓公)之有仲父(管仲)也!”遂爵以上卿,任以国政,做了宰相。

人称:“五羖大夫。

” 百里奚贵盛无比,他的妻子也辗转来到秦国,在相府中帮佣。

有一天在廊下唱歌,歌曰:“……百里奚,五羊皮,昔日里,君行而我啼;今之日,君坐而我立。

嗟乎!奈何富贵忘我为?百里奚听到歌声,召她前来一问,才知妻子还在,二人抱头痛哭。

是日夫妻、父子大团圆。

秦穆公赐粟千种、金帛一车。

以为庆贺。

在“五羖大夫”百里奚的辅佐下,秦国开地千里,称霸西戎。

他去世时,秦国男女悲伤流涕,孩子们不唱歌,干活的人不出声。

百里奚的故事曲折而富有传奇色彩,这个故事的戏剧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长盛不衰,具有深刻影响。

直到当代,我国南方的台湾,广东、福建等地的汉剧、闽剧、潮州剧和粤剧等剧种仍在演出有关百里奚的戏剧。

如广东汉剧团(院)把《百里奚认妻》作为该团的保留剧种,演唱至今。

唐朝大诗人李白敬仰百里奚,感于百里奚伟业,热血沸腾,慨然留下了“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和“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的佳句。

宋代学者黄庭坚路过百里奚冢,看到的是断垣和残碑,感慨系之,写下了《过百里奚大夫冢》,诗中写道:“客行感时节,况复思古人。

何年一丘土,不见石麒麟。

断碑略可读,大夫身霸秦。

虞侯纳垂棘,将军西问津。

安知五羊皮,自鬻千金身。

末世工媒孽,浮言垢道真。

幸逢孟轲赏,不愧微子魂。


4苏武牧羊
汉朝建立以后,就不断受到北方匈奴的威胁。

匈奴的侵扰惹恼了汉武帝。

他曾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出兵讨伐匈奴。

匈奴每次战败,就派使者求和。

为了双方的友好,汉朝天子经常派使者。

但匈奴常常借故扣留汉使。

苏武被汉武帝作为使者派往匈奴。

在草原上,匈奴单于宴请了汉朝使节。

但因变故,苏武却被当成犯人审问。

苏武为了维护尊严,拔出佩剑往脖子上抹去。

苏武的剑伤痊愈后,匈奴单于千方百计劝其投降。

苏武宁死不从。

被关进地窖中的他没吃、没喝,寒冬腊月,他以雪解渴,撕下棉袄中的皮毛充饥。

单于发令把他流放到北海放羊。

从此,他与羊为伴,与羊对话;与寒冷为伴,与草原对
话。

这牧羊的生活持续了19年。

苏武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

公元8年,匈奴单于去世发生内乱,新单于派使者到汉朝求和。

而汉武帝也已去世,汉昭帝派使者把苏武接回。

苏武牧羊的故事,就像那首名曲一样,呜咽着悲凉的美丽。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一个孩童,名叫张三,他家里养了许多羊,但他做事马马虎虎的。

一天,羊圈上的栏杆上塌了一个洞,张三的邻居看见了,就提醒他赶快修羊圈,他呢,摇摇头说:“只有一个小小的洞,没关系的,过几天再修吧。

”邻居没办法,只好走开了。

当张三准备修补羊圈的栏杆,顺便看看小宝贝羊羔长的怎么样时,发现羊跑掉了不少,没剩几只了,他看到这番景象,不禁伤心地大哭起来:“我的羊儿呢?哇……哇……” 有一位老人家听到了张三的哭声,就走了过来,关心地问他:“你怎么啦?哭得这么伤心?吵得我没法睡觉了。

”张三挂着眼泪珠子把事情的经过说给了那位老人家听,老人家听了,笑着对张三说:“你的羊儿不见了,是因为羊圈上栏杆的洞修得太迟了。

你一旦发现,就要及时修补,否则羊就一只一只地跑走了,你现在修补还不算晚,还能挽救剩下的羊只。

”张三顿时醒悟过来,谢过老人家,拿起锤子,把羊圈上的栏杆修得牢牢的。

从此以后,张三家的羊再也不少了,他也彻底改掉了这个拖拉的坏毛病。

虽然张三丢了不少羊,但他从这件事情汲取了很大的教训,从此养成了有错即改的好习惯。

6挂羊头卖狗肉
“挂羊头卖狗肉——里外不一”用来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
兜售低劣的货色。

“挂羊头卖狗肉”其根本的内涵就是:表里不一,狡诈欺骗。

春秋有一段时期,齐国女人流行着男装,给国家的运作带来了许多麻烦。

于是齐灵公下了一道圣旨:凡是被发现穿男装的女人,一律剥光衣服示众,还要惩罚她家里的男人。

够严重的处罚吧,可是每当官兵上街巡逻,那些女人顶多是惊叫着跑开,女人穿男装的现象丝毫没有得到改变。

为此齐灵公很是烦恼。

最后,晏婴给他讲了挂羊头卖狗肉的故事,齐灵公恍然大悟,最后齐国终于不再有女人穿着男装到处乱晃。

原来这种流行的源头在于齐国的后宫。

上至皇后、齐灵公的宠妃,下至嬷嬷宫女,无不如此。

怪不得平民要效仿,并对齐灵公的圣旨有恃无恐——你自己带的头,有资格反对么?
7十羊九牧
故事源自唐·魏征等《隋书·杨尚希传》,说九个人牧十只羊,浪费人力。

原比喻官多民少,后用于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南北朝时北周的杨尚希,在历明帝、武帝、宣帝三朝为官,长期担任要职。

隋文帝灭掉北周取代政权后,杨尚希对隋文帝也是忠心耿耿、殚精竭虑。

隋文帝将一切恢复汉制,完全改变北周鲜卑族政权的统治办法,以适应广大汉人的愿望。

其中有一项是重新划分行政区域,设立州郡。

但是,隋朝设立的州郡数目比秦汉时期多了一倍,有些地方甚至方圆还不到100里,就设几个县,不满1000户人家的一块小地方,却要分属两个郡来管辖。

这样,官府机构当然也相应增多,官员和吏卒也成倍增加,各种州郡制度也名目繁多,这简直使国家不胜负担。

杨尚希对这种情况深为忧虑,向隋文帝报告了自己的意
见:“这种州郡过多的情况好比十羊九牧,完全没有必要。

当务之急是把重要的州郡保留下来,闲置的州郡撤并掉。

这样对国家来说,地域、人口还是这么多,每年的租调、粮食、布匹等项收入,不会减少,而开支却可以大大节省。

并且还可以把能派上用场的贤才能人,安排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办事效率也会明显提高。

”隋文帝于是按照杨尚希的建议,撤销、归并了许多州郡,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8五仙赐谷
在广州城的越秀山有一尊五羊雕像,似乎在告知人们“羊城”的来历。

正中的公羊口衔谷穗,表示广州简称“穗”。

这五只羊昂首南方,仿佛向游人讲述一段美丽的故事。

这个故事叫《五仙赐谷》。

在周朝末期,广州赤地千里,颗粒不收。

官府如狼似虎,催逼租税。

一少年的父亲被抓进牢狱,三天后交不上租税,就要被喂鲨鱼。

走投无路的少年哭声如古猿夜涕,哀鸿泣天。

他的哭声惊动了五方五老帝君。

他派五方使者各乘神羊下凡救人。

东方使者穿青色衣裙,乘青羊;北方使者穿黑色衣裙,乘黑羊;南方使者穿红色衣裙,乘红羊;西方使者穿白色衣裙,乘白羊;中央使者穿黄色衣裙,乘黄羊。

他们手中各持五色谷穗,来到人间。

五方使者对哭泣的少年说:你为父而悲,为民而哭,孝亲爱人,忧国忧民,情感动天。

”说完,就把手中的谷穗赠给了少年;并嘱咐他,今天夜里就把谷种下地,浇水施肥,天一亮就能收获粮食了。

各位神仙合掌而祝:“东南西北中,五湖四海同;今洒千粒子,愿活十方人!”祝毕,随一缕白烟不见了。

少年按照五仙说的那样,连夜种下谷子,果然到第二天天亮就收获了金灿灿的庄稼。


粮就救了父亲。

五仙再次来到人间教他父子春种秋收。

官差听说,如狼似虎地赶来。

五方神腾空而起,因走得急,把五方神羊留在了地面。

官差去抓羊,五方神羊变成了五只石羊。

9狼和小羊
很多孩子都是听着《狼和小羊》的童话长大的。

这是《伊索寓言》中原汁原味的《狼和小羊》。

一只小羊在河边喝水,狼看见以后,就想:怎样我才能名正言顺地吃掉这只小羊呢?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就跑到上游,恶狠狠埋怨小羊把河水搅浑浊了,使他无法喝到清水。

小羊回答说:“我只站在河边喝水,况且又是在下游,肯定不会把上游的水搅浑。

”狼见此计不成,又说道:“我父亲去年被你骂。

”小羊说,那时我还没出生呢。

狼对小羊说:“不管你怎样辩解,反正我不会放过你。


这说明,任何正当的辩解对恶人来说都是无效的。

10狼来了
《伊索寓言》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一个被释放了的、后来又被摔死的奴隶所作。

书里有关羊的故事数也数不清。

像《落入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小山羊与吹箫的狼》、《吃饱了的狼和羊》、《牧羊人和羊》、《公牛与野山羊》、《狼、羊群和公羊》、《牧羊人与狗》、《山羊与牧羊人》、《站在屋顶的小山羊与狼》、《母山羊与葡萄树》、《乌鸦与羊》等等。

看来,羊在寓言中演了主角。

下面就是经典得让人一辈子都忘不了得《狼来了》的故事。

从前,
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

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 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哈哈!” 大伙儿对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

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 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这故事说明,那些常常说谎话的人,即使有一天说实话也无人相信;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既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做人应诚实,不可以通过说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更不能以说谎去愚弄他人;说谎只会对自己没有好处,不会对别人有任何一点好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