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中高含水期油藏精细管理方法研究
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管理方法

质砂岩油田。
大庆油田历经60余年的开发,始终以高水平、高效益为目标;以解决“层间、层内、平面”问题为核心,在持续的实践与探索中,形成了完善的油田开采理论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开采技术。
特高含水期油田的储采严重失衡,剩余油严重分散,液油比迅速上升,挖潜难度极大。
因此,应以“控含水、控递减、提高采收率、提高难采储量动用程度”作为精细管理的最终目标。
以大庆长垣油田为例,储层的非均质特点对最终的油田开发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上世纪末,喇萨杏油田通过全面的地质调查,采用垂直上细分沉积单元、平面上细分沉积微相的方式,构建了大庆长远油田的砂体沉积模式,并创立了“模式绘图法”,得到了大范围的实践应用。
步入21世纪后,无论是三次采油力度还是综合调整的力度都有了显著提升,调整对象也从层间逐渐转向了层内,厚油层底部的低效、无效循环和顶部的剩余油共存[2]。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认识到河道砂体的非均质特点已经无法满足开采需求,因此开始倾向于河道类型划分、层次划分等河道砂体的非均质性描述的研究。
比如,关于曲流河型砂体的研究,分别从复合河道砂体识别、单一河道的识别、单一点坝、点坝内侧积体与侧积夹层识别、内部构型的三维地质建模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加深了对曲流河型砂体平面和层内的非均质性特点的认知。
当油田的采收进入中后期,油水比会越来越高,粘结度也会发生很大变化,从而给注水开采带来困难。
该时期的油藏特点决定了无水采油的时间非常短,采收过程中几乎不可能是成片的油藏。
见水之后,油藏的含水率会迅速上升,然后便会呈现高含水、特高含水现象。
为了提高有产量,往往会采用强注强采的方法,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满意的采收率,而且并不会立刻产生其他不良影响。
但实际情况却是,地下油水的分布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水油比越来越大,给后期开发、开采造成很大阻碍。
如果仍然用早期的油藏来描述这一阶段的油藏特点,显然无法达到开采要求,所以要针对特高含水期油藏的具体特征来构建剩余油的预测模型,利用精细化系统模型分析剩0 引言我国的油藏管理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阎存章、杜志敏、张朝琛等学者先后在江苏、胜利、中原等老油田进行了实践调查与研究。
中高含水油田后期开发的研究与探讨

中高含水油田后期开发的研究与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大中型的油田的开发进入了中高含水期,对于非均质性严重的油田,常规的注水波及系数以及水驱除了正常的发挥其主要的功能以外,采收率并不高,油田的含水量上升,产油量下降的问题日益的威胁到我国的能源安全,本文以青海油田为主对我国的中高含水油田的后期开发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开发方式方法的探究。
【关键词】中高含水油田后期开发青海油田研究探讨1 中高含水油田的开发特点到目前为主,我国的有很多的油田都处在了中高含水开发的后期,一般的油田在含水量达到了60%以上就已经进入了高含水期,这无疑是为油田后期的开采增加难度,所以要治理好中高含水油田的后期开发,就要全面的了解我国的石油在中高含水开采的后期阶段呈现的最主要的趋势:(1)进入了中高含水的油田,在石油中含有大量的水,由于水和油的密度不同,就造成了油田中各个油层出现了明显的区分,并且各种油层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竞争空间,致使矛盾不断的尖锐,更加严重的油层已经进入了水洗的阶段。
(2)尤其是到了夏季的多雨季节,青海的土层比较薄、土质疏松,在大雨的作用下很容易形成渗漏的通道,造成了大量的水进入了油层中,这样使得本来已经很复杂的地下油层的分布更加的复杂,对于还未开发的油层,起到了一定的破坏作用,因为它使得地下油层更加的分散和破碎。
(3)由于大量水进入到了油层中,不仅仅产油量下降,采油的难度指数也不断的上升了,采液指数却得到了上升,水油的增长率很大。
综上所述,我国的油田在含水量高的时期,它的采液指数是不断的增加的,采油的指数下降,采油的难度指数是上升的,产油量大幅度的下降,对于地下还未开采的剩余的油层分布更加的复杂,在以后的开采的难度系数更大,这也是高含水开发的阶段和低含水开发的阶段最大差别。
所以做好高含水期的石油的开采需要综合的调整采油的工艺技术,以及整个开采的流程,提高经济效益。
2 中高含水油田后期开发的主要措施面对我国中高含水油田后期开发的主要措施除了采用传统的水驱法之外,还要加大对水驱法的研究,以及对传统的矿井的再利用,提高产油量的方法,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措施就是研制新工艺,确保我国的中高油田在后期的开发中能够保证产油量和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技术研究

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技术研究
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技术是指在油田开发的高含水期,通过对油藏储层的精细调控,实
现有效的注水,提高油矿采收率的一种技术方法。
本文将从高含水期的工艺特点、技术原理、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高含水期是指油田开发的后期,油藏含水饱和度高于50%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由于
油藏压力下降、开采压差减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油水分离能力下降,导致采收率的降低。
传统的常规注水方法对于高含水期油藏的提高采收率效果有限,因此需要采用精细注水技
术来提高采收率。
精细注水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优化水的注入参数和注入位置,提高油水分离能力,
增加原油的开采效果。
具体方法包括多层次注水、分层注水、岩石改造等。
多层次注水是指在高含水期油藏中,根据油水分布规律和储层特性,在不同深度设置
多个水层,分别进行注水。
通过不同深度的注水,能够充分利用油藏的有效导流能力,避
免水与油直接混合,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岩石改造是指通过改变油藏储层的物理性质,如渗透率、孔隙度等,增加油藏的渗流
能力,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具体方法包括化学改造、物理改造等。
化学改造是指通过注入
一定量的改造剂、聚合物等物质,改变储层岩石结构,提高渗透率和孔隙度。
物理改造是
指通过施加压裂、酸化等物理力学手段,改变储层岩石结构,增加油藏的渗流能力。
通过采用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油矿采收率。
经过实践应用,已经取
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精细注水技术需要根据具体油藏特点进行针对性设
计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注水效果。
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技术研究

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油田开采的不断深入,油藏储层的水驱动和注水率的增加,使得油井产水含量不断上升,也就是所谓的高含水期。
高含水期对于油田的开发和生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含水率,提高采收率。
精细注水技术便是其中的一种有效手段。
精细注水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合理控制注水量和注水位置,使注入的水尽可能地靠近油层,增加油层渗透性,提高采收率。
具体来说,精细注水技术包括:优化注水井布点,提高注水井效率,改进水驱模式等方面。
首先,优化注水井布点。
据统计,注水井布点的合理程度对采油量的影响非常大。
为了达到最佳的水驱效果,注水井布点必须根据油藏特性、岩性、构造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布置。
同时,为了降低含水率和提高采收率,注水井距离油井应该尽可能的短,注水井之间的互相干扰应该尽量小,并且注水井的汇水半径应该越小越好。
其次,提高注水井效率。
提高注水井效率的方法包括优化注水井工艺技术,减小注水井的毛管压力,提高注水井的有效射孔长度等方面。
在注水井工艺技术方面,可以采用高压注水、压裂等技术来提高注入水的渗透性和扩散能力,从而提高注水井的效率。
同时,通过减小注水井的毛管压力和提高注水井的有效射孔长度来增加注水井的汇水半径,提高注水井的有效性。
最后,改进水驱模式。
水驱模式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
前阶段主要依靠油层本身的自然产能进行采收。
中阶段是通过注水来增加油藏的渗透性和扩散速度,提高采收率。
后阶段则是通过采用其他技术手段来提高采收率,如油藏压裂、水封等。
在高含水期,注水技术的升级必须与水驱模式的优化相结合,无论是采用前水驱、后水驱还是混合水驱,都要选择合适的注水方法和注水量,以确保注水的效果。
总之,高含水期的精细注水技术可以改善油田的开发生产状况,提高油井的采收率和生产效益。
通过优化注水井布点、提高注水井效率和改进水驱模式等方面的措施来实现注水的精细化,可以提高注水效率,减少误注水,最大限度地利用注水资源,从而使油田的开采效果更加理想。
高含水区域油藏开发及水驱方式研究

高含水区域油藏开发及水驱方式研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地下油藏的开发利用成为人类的关注焦点。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油田开始进入高含水期,这对开采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讨论高含水区域油藏开发及水驱方式的研究,以有效提高油井的采收率和提高开采效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高含水区域油藏的特点。
高含水油藏是指油井的产液中水含量高于50%的情况。
这种油藏通常具有较高的含水层位,油井的产液中含有大量的水。
高含水油藏的开发难度较大,因为水的存在会影响油藏中油的流动性,降低油井的采集率。
此外,油水井之间的界面张力也会影响水的排出速度,从而增加了开采难度。
针对高含水油藏的开发,有几种常见的水驱方式。
水驱是指在油藏中注入水以增加采收率的一种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水驱方式包括前驱水驱、顺序水驱和后驱水驱。
首先是前驱水驱。
前驱水驱是指在高含水油藏中,先注入大量的水以驱出油井中的原油。
这样可以降低油井中的原油黏附力,提高采收率。
前驱水驱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但需耗费大量的水资源。
此外,前驱水驱还有可能造成水侵,从而降低开采效率。
其次是顺序水驱。
顺序水驱是在前驱水驱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改进方法。
在顺序水驱中,我们根据油井的渗透能力和密度等条件进行分区,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的水来驱出油井中的原油。
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控制水的注入量和压力,提高采收率同时减少水的浪费。
最后是后驱水驱。
后驱水驱是指在油井开采过程中,注入低含水量的水来驱出油井中的原油。
后驱水驱的优点是节约水资源,同时以较低的成本提高采收率。
然而,后驱水驱需要较高的工程技术支持,才能保证水的注入速度和压力的控制。
除了水驱方式,还有其他的开发方法可以应用于高含水油藏的开发。
例如,采用人工举升方法可以通过抽吸泵将油井中的原油抽出,可以快速提高采收率。
此外,也可以尝试使用化学驱等新的技术手段来提高采集效率。
总结起来,高含水区域油藏的开发是一个技术难题,并且需要根据油井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水驱方式。
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注采管理方法探讨

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注采管理方法探讨油田处于高含水期后,采出程度近半,新井、措施井挖潜难度逐年增大,稳产基础薄弱,同时特高含水驱开发导致作业维护上修难、动态调配效果差、杆管偏磨加剧等开发现状。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如何做好油藏的稳产开发工作,通过精细注采管理,推行班组注采分析与操作管理,实现了产量的稳定开发,对特高含水驱油藏稳产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标签:特高含水驱;稳产开发;注采管理;分析油田进入高含水期,降本增效的压力日益加剧。
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压缩,工作量减少”对动态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动态管理水平,与特高含水期老油田规范、精细的要求还有差距。
特别是低油价下动态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必须进一步创新思路才能适应新的要求。
1.特高含水驱油藏注采基础管理针对特高含水期注采开发特点,我们把注采管理的重心延伸到地下,注重地质基础开发,协调注采关系,全员过程分析与控制,提升了特高含水驱油藏的稳产工作。
1.1成立注采管理开发分析体系。
成立注采管理项目小组,制定了注采系统管理的目标、责任、运行和考核机制,采取日分析、旬对比、月考核方式落实注采管理工作;通过指标预警开展注采分析,通过每日的细微指标变化,大家互相督促,开展地面、井筒、油层的动态联动分析诊断,摸清油藏动态变化趋势,制定恢复稳产措施。
1.2精细地质基础管理。
一是规范了油藏剖面图、地质构造图、产能构成图、平面图、开发数据曲线等基础资料,同时完善基础图表和开发数据资料,浓厚了地质开发氛围,为动态分析和上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是精细资料录取标准,强化资料录取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同步性。
在资料录取过程中加大录取频次、录取质量,突出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为地质动态分析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制定了适合采油七队特高含水驱的资料录取新规范,在生产过程中,为了细化动态分析,创新和制定了单井动态分析流程、单井液量管理规范、单井化验管理规范、高含水换大样桶取样、低含水延长取样时间、掺水井归真资料录取、油井分级分类资料录取管理等新规范,为动态分析提供了准确性资料。
石油地质工程中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改善措施分析

石油地质工程中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改善措施分析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得愈发重要。
随着油田生产的不断开发,油田中的原油开采率也逐渐下降,伴随而来的是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挑战。
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难题背后隐藏着许多技术和工程问题,需要通过改善措施来解决。
本文将对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改善措施进行分析,为石油地质工程中的注水开发提供参考。
一、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现状分析高含水期油田是指原油含水率较高的油田。
随着原油开采的进行,油田中的水含量逐渐增加,导致原油含水率升高,使得原油开采难度增大。
在这种情况下,注水开发成为一种常见的开采方式,通过注入水来提高油藏压力和原油采收率。
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面临的问题也愈发凸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油水分离难度增大:高含水期油田中,原油和水的混合程度较高,导致注水开发过程中油水分离难度增大,降低了原油采收率。
2. 油藏改造效果不佳:对于高含水期油田,进行油藏改造以提高注水开发效果是一种常见手段。
由于含水率高和地质条件限制等因素,油藏改造效果不佳,注水开发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3. 油水控制困难:在高含水期油田开发中,油水控制是开采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由于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复杂变化,控制油水比例成为一个难题,影响了注水开发效果。
二、改善措施分析针对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善措施来提高开采效率和原油采收率。
以下是针对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改善措施分析:1. 加强地质勘探,优化注水井布局在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地质勘探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加强地质勘探,优化注水井布局,可以更好地了解油田地质构造和含水层分布情况,为注水开发提供更为准确的地质数据和布局方案,提高注水开发的效率和采收率。
2. 提高油水分离技术,改善油水分离效果针对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中的油水分离难题,需要提高油水分离技术,改善油水分离效果。
通过引进新型油水分离设备和技术,加强油水分离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提高原油采收率,降低水含量,达到更高的开采效率。
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技术研究

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技术研究随着我国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技术研究成为提高采收率和延长油田寿命的重要手段。
精细注水技术是指根据油藏地质特点、流体动力学原理和地下水力学条件等,采用科学化的注水控制方法,实现注水精准定向、控制注入压力、优化进注水压力分布等目标,以达到增加采收率和实现注采平衡的目的。
下面将从精细注水技术的技术路线、技术手段以及应用现状方面进行阐述。
一、技术路线精细注水技术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前期评价、方案设计和实施调整。
前期评价阶段主要进行油藏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流体动力学原理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确定注水方案和注水效果评价参数。
方案设计阶段主要根据前期评价结果,制定精细注水方案,选择合适的注水方法、注水控制技术和注水模式等,对注水井进行布置设计,并确定注水压力控制、注水剂配比等操作参数。
实施调整阶段主要是根据实际注水效果,对注水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实现注采平衡和增产措施的有效性。
二、技术手段1. 精准定向注水技术精准定向注水技术是指采用具有定向能力的注水工具,将注水井的注水孔位精确定位到可注水层段,以提高缝洞注水效果和防止游水区发生。
常用的定向注水工具包括导向头、方向套、导向器和定向衬套等。
通过精准定向注水技术,可以实现注水孔位对称布置,避免重复注水和跨层注水等问题,同时还可以有效控制油水分层,提高注水效果。
2. 互通式注水技术互通式注水技术是指在同一井筒内,通过放置互通管件和转塔等设备,将多个注水层段连接起来,实现井段互通和均衡注水。
互通式注水技术可以增加有效注水面积,优化注水压力分布,避免深层地层轻质油进一步水淹等问题,同时还可避免因坑-地位差引起的漏水和开仓等问题。
3. 自适应注水技术自适应注水技术是指利用无线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实时采集沉积物含量、注水节流阀开度、油水井间压差等数据,对注水工艺和操作参数进行自动调整和控制,实现注采平衡和增产效果。
自适应注水技术可以根据油藏储层状态和流体动力学变化,实时调整注水参数并防止堵塞或输送不足等问题,实现真正的智能化注水控制。
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研究

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2-06-21T07:39:39.414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2月)4期作者:马素莉张楠王海军[导读] 油藏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处于高采出阶段,仍残有大量剩余油,只是,剩余油的分布更加零散。
马素莉张楠王海军(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陕西榆林)摘要:油藏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处于高采出阶段,仍残有大量剩余油,只是,剩余油的分布更加零散。
大量实践证明,处于特高含水期的油藏,进行合理的再次水驱开发,能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改善开发效果,具有很大潜力。
关键词:高含水,油田,注水,开发,技术前言注水是保持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改善油田开发效果较为有效方法之一。
中国油田储集层里面,92%为陆相碎屑岩沉积,纵向上非均质性严重,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很容易沿着高渗层,进而引起水窜。
我国大部分注水开发油田存在纵向和平面的非均质性,注入水容易造成单层突进和平面舌进现象。
注入水不断冲刷水淹层,导致渗透率越来越高,大量剩余油残留在注不进水的相邻低渗透层。
造成现在油田产水量高,采油量却越来越低,整体采出程度降低。
注水开发技术能够使原油产量保持稳定,降低产水量的增长,对高含水期注水开发油田的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水驱油开发效果,应重视中、低渗透层注水,发展分层注水等技术,达到多油层的高效注水,这也是特高含水期,为了提高水驱采收率的重要技术之一。
1注水开发工作重点油田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地质研究:重建地质模型,验证储层结构和连通性;开展储层沉积相及储层分布规律研究,明确剩余油分布;调查油藏的静态和动态数据,研究其注水规律;进行油藏工程评价,确定注水开发后期油藏合理的注采井网、注采井数比和保压水平。
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饱和度高的区域小;区域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大断层、断层角区、不完善注采区和岩性变化带附近:剩余油垂向分布特征:垂向上,各小层水驱状态不同,剩余油分布在非水层中,水层非水淹区及水淹区低含水部位。
石油地质工程中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措施

石油地质工程中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措施1. 引言1.1 石油地质工程中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重要性石油地质工程中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是石油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和油田含水率逐渐升高,如何有效地提高油田开发效率,延长油田生产寿命,成为石油工程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在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中,通过优化注水井井网布局,可以有效地提高注水井的采收率,降低注水量的浪费,增加油田整体产量。
选用合适的注水井固井技术,可以保证油井的安全稳定运行,延长油井寿命,提高注水效果。
采用高效的水驱开发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油藏物理模型建立的准确性,提高开采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实施智能化管理和监控,可以实时监测油田的生产情况,及时调整开发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油田的生产潜力。
石油地质工程中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不仅可以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率,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石油工程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油田开发的水平,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石油工程领域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2. 正文2.1 优化注水井井网布局优化注水井井网布局是提高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效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布置注水井,可以有效提高油田整体的注水效果,降低开采成本,实现最大程度的油田开发利用率。
在进行注水井井网布局时,需要考虑油田的地质特征和水驱特性,合理确定注水井的位置和井距。
一般情况下,注水井应布置在产油井周围,形成合理的井网布局。
要根据油层裂缝发育情况和水驱油田的渗流规律,设计合理的井网密度,以避免注水井之间发生过度竞争或互相影响。
优化注水井的井深和井径也是优化注水井井网布局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确定注水井的井深和井径,可以提高注水效率,降低水驱压力梯度,减小地层渗流阻力,从而增加注水量和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2.2 选用合适的注水井固井技术选用合适的注水井固井技术是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关键一环。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1. 引言1.1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的重要性油田高含水期是指油田产量中水含量较高的阶段,通常是指油井产水量超过50%的阶段。
在油田开发中,高含水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阶段,而如何有效地稳油控水、提高采收率成为油田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重要挑战。
稳油控水是保证油田生产经济效益的关键。
在高含水期,油井产水量增加,油井产油量减少,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稳定油井产量,将导致油田整体产量下降,进而影响油田的经济效益。
稳油控水可以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
高含水期对油田产量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有效的稳油控水技术,可以延缓油田产量的下降速度,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充分挖掘油藏潜力。
稳油控水还可以降低油田生产中的安全风险。
在高含水期,油井产水量增加,可能引发油井失稳、油田漏油等安全问题,通过稳油控水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这些安全隐患,保障油田生产安全。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才能更好地应对高含水期带来的挑战,实现油田的稳定生产和持续发展。
1.2 油田高含水期的定义和特点油田高含水期是指油田产液中水含量大幅度增加,达到一定阶段的时间段。
在油田生产运行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油中水含量逐渐增加,导致油水比逐渐下降,特别是在油井长时间生产后,油井的产液中水含量逐渐增多,进入高含水期。
油田高含水期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油田产液中水含量明显增加,原液品位下降,导致采收率降低,产量逐渐减少;油藏渗透率下降,原油粘度增加,采油难度增大;油井产液中水含量不均匀分布,造成油井产量差异,影响整体采收效果;高含水期持续时间较长,对油田的整体开发与产量影响较大。
针对油田高含水期的特点,需要采取相应的稳油控水技术,以保证油田的稳产和高效开采。
2. 正文2.1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技术的原理和方法1. 油层物理化学特性分析:在油田高含水期,油层的物理化学特性会发生变化,影响油水分离效果和采收率。
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管理方法探

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管理方法探油田面对开发后期高含水的情况,开采工作困难,产量难以达到生产要求。
需要利用油藏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对该油藏进行精细注水管理,精细采油并且将水洗油效率提高到一定的水平。
对正在发生的油田效益递减进行全面的阻止,同时提升油田开采管理水平,减少油田生产成本。
标签: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管理对油田的开发主要是围绕着剩余油进行的,但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仍开采了很多年,特高含水期还存在无效循环问题,使得油田开采注水量大,采出水量大,驱油效率低,后期的水处理还会耗费大量资金,大大降低开发效益。
一、增大波及面积,增强水驱开采效率1进行层系转换,对井网部署方案进行改善,可以有效的增大注水波及面积利用沙三段下亚段的储层叠加性非常好的特征,使得旧井网于储层中由于长时间注入水出现的较大通道使注水效率地下的状况得到良好的改善,有效的提高了注水开采的效率,降低开采成本。
将优选井位集中在沙三段下亚段1—3之中,使用相应的手段实现层位转换。
提高井組的循环效率,同时对注水波及体积进行改善。
2强化层间调整,启动二三类层,提高水驱动用程度使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层间调整力度进一步提升。
做到在目的层注水量充分的情况下,使用二类以及三类层以便增大水驱动用程度。
面对地层压力差大于十兆帕以上的井,将水嘴的口径进行合理的调整也无法实现共同注水。
此时适合使用间歇注水的方法,对低压底层进行高效度的注水,捞嘴子注低压层,进行循环。
这使得因为压差较大而无法同井注水的难题。
3增强间歇注水强度,提高水洗油的效率依据次主力层的起始压力,将间歇注水的动机力度进一步提升。
这种做法可以对地层的压力场进行改变,将油藏中的剩余油通过增大的水动力而开采出来。
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注水开采可以提升水洗油的效率,同时提高采油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二、利用油藏精细注水管理,提高水利用率1建立水井预警机制,确保注好水应该使用水井预警机制,将水井注水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
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技术研究

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技术研究
随着油田的开发和开采,油井的含水率逐渐增加,高含水期油井对于油田开采效果的
影响越来越大。
为了提高含水期油井的开采效率,精细注水技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精细注水技术是利用注水井平衡注水和调控油、水剖面不均衡的技术方法。
通过合理
调整注水策略和优化注水层位,可以实现高含水期油井开采效果的最优化。
具体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需要对高含水期油井的油、水剖面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通过现场取样和实验室测试,可以获取到油井产液、产气和井底流体的组成和性质参数,进而建立起油井的动态模型。
通过模拟和分析,可以得出油、水剖面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为优化注水策略提供
依据。
需要进行注水策略的优化设计。
注水策略包括注水量、注入位置和注入方式等方面的
考虑。
一方面,需要合理控制注水量,避免过高的注水量导致流体压力过大和油井产液增多。
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入位置,以增加注水效果和减少技术难度。
还可以考虑采用分层注水、交替注水等方式,以提高注水效果和均匀注水。
需要进行实验验证和应用示范。
通过选择一部分油井进行试验和验证,可以验证优化
注水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并通过示范应用,将精细注水技术推广应用到更多的油井中,以提高整个油田的开采效率。
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技术的研究涉及油、水剖面分析、注水策略的优化设计和实验验证,旨在提高含水期油井的开采效率。
这项技术对于提高油田的开发效果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
意义,将在油田开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火山岩油藏高含水期稳产治理对策研究及应用

火山岩油藏高含水期稳产治理对策研究及应用火山岩油藏结构复杂、储集空间多样,主要有砾间孔隙、溶蚀孔洞、裂缝、气孔等,由于这些储集空间分布的非均质性极强,造成岩石的储集性能差异较大,在精细落实油藏顶面构造形态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岩芯、薄片进行裂缝发育规律认识,搞清安山岩的孔、洞、缝在空间中的展布特征,建立以注采井网调整、注水政策调整及采油井管理制度调整等一系综合治理对策,实施后见到良好成效。
标签:火山岩油藏;高含水期;治理对策1 油田开发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油田开发概况阿北安山岩油藏位于二连盆地阿南凹陷阿尔善构造带中部,于1989年10月同步注水投入开发,迄今为止已开发了近30年。
在经历了早期产量上升,弹性开采;边底部注水见效,高产稳产;内部注水导致产量大幅递减,油田低速开发等三个开发阶段。
断块面临诸多问题和矛盾制约着进一步深度调整治理。
1.2 火山岩油藏存在主要问题注水易形成沿裂缝水窜,阿北安山岩油藏从宏观上看是一个块状连通体,但由于安山岩体内是以角砾结构为主的缝孔层和块状致密层交替出现,因此阿北裂缝性油藏注,水驱油成效不好。
水后,注入水极易沿裂缝水窜,造成油井暴性水淹,采出程度较低,形成暴性水淹地层压力保持水平较低,目前阿北油田的地层压力分布差异较大。
裂缝方向认识不清对裂缝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注采见效关系的分析,裂缝认识具有很大局限性,对裂缝的展布规律及无井区的裂缝分布情况均没有整体的认识,导致综合治理难度大,对井网调整依据不足。
2 稳产治理对策研究2.1 开展了阿北火山岩油藏的地质特征再认识开展火山岩期次的划分与对比选取地层厚度大,喷发期次全的井作为标准井,阿三段安山岩分为三期喷溢,第Ⅰ期喷溢规模最大,第Ⅱ期喷溢规模其次,第Ⅲ期喷溢规模最小。
第Ⅰ期喷溢Ⅰ+Ⅱ类有效厚度分布不均。
精细地震资料解释、落实阿北火山岩顶面形态阿北安山岩顶面构造,整体为一背斜,受多条断层的切割而造成破碎。
从而形成了安山岩顶面整体上以背斜为特征、以断垒为主要格局、高点呈北东向分布的形态特征。
石油地质工程中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改善措施分析

石油地质工程中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改善措施分析
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是指在原油产量下降、含水率升高的情况下,通过注入水来维
持油井的产能和增加原油产量。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准确评估油藏储量和含水情况。
使用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和设备,如地震勘探和测井技术,以获取准确的油藏信息。
还应对地质勘探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
解释,为注水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需要进行注水井的优化设计。
通过合理布置注水井网格,均匀注水,避免盲目注水和
水分布不均的问题。
还可以采用水驱油提高采收率和减少水剪切力,从而减少含水率。
需要采用适当的注水工艺和技术。
可以选择合适的注水剂,如聚合物、胶体和表面活
性剂等,以提高注水效果和效率。
还可以采用水平水驱、分区注水、微生物驱油等工艺,
以改善注水效果。
第四,需要进行注水效果监测和调控。
对注入井和生产井进行实时监测,了解注水效
果和油井动态。
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注水参数,如注水压力、注水量和注水周期等,
以达到最佳的注水效果。
需要建立完善的水处理系统和环保措施。
对注水前的地下水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保证
注水水质符合要求,并避免地下水污染。
在注水过程中,对产生的水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以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改善措施包括地质勘探、注水井设计、注水工艺和技术、注
水效果监测和调控以及水处理和环保措施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可以提高注水开
发的效果,增加原油产量,延长油田寿命,并保护环境资源。
胜利油田高含水期油藏水驱精细调整技术方向

胜利油田高含水期油藏水驱精细调整技术方向I. 绪论A. 研究背景和意义B.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C. 研究目的和意义II. 胜利油田高含水期油藏水驱机理分析A. 水驱原理与水驱效果B. 高含水期油藏水气分布情况C. 高含水期油藏水驱损失原因分析III. 胜利油田高含水期油藏水驱精细调整技术方法研究A. 均质增黏剂在高含水期油藏水驱增油效果B. 增强水驱剂在高含水期油藏水驱的作用C. 调整注水方案的影响D. 降低油水相渗透率差的技术方法IV. 胜利油田高含水期油藏水驱精细调整技术应用实践A. 研究区域背景和油藏情况B. 增黏剂在水驱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C. 增强水驱剂对水驱的增油效果分析D. 调整注水方案在增油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V. 结论与展望A. 研究成果总结B. 未来研究方向及重点注:以上提纲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研究情况进行调整。
第一章绪论随着石油储量的逐渐减少,石油勘探领域的目光逐渐转向了已经发现的油藏的综合开发和增储。
水驱油藏作为一种有效的油藏开发方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面对高含水期油藏的开发问题,传统的水驱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采收率偏低、发采比下降、过早水淹和地面生产率下降等。
因此,针对胜利油田高含水期油藏水驱精细调整技术进行研究,揭示其机理,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章将对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介绍。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胜利油田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的一个重要油田,是国内外闻名的大型油田之一。
随着开采的深入,该油田多数区块已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难度与单位成本均有所增加,亟需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开发方案。
水驱作为一种常见的油藏开发方式,也广泛地应用于胜利油田,但是现有的方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采收率偏低、发采比下降等。
在这种情况下,针对胜利油田高含水期油藏水驱技术进行精细调整,寻求一种更加有效、可行的油藏开发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中高含水期油藏注采有效性研究

关键词 : 油藏 中高含 水期 ; 注采有效性 ; 井间 窜流 ; 模糊 综合 判别 ; 重; 权 分级标准
中 图 分 类 号 :E 4 T3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I
对 于注水 开 发 砂 岩 油藏 ,受 流 体 流度 差 异 以 及地 层非 均质 性 ( 局部 存 在 高 渗 透率 条 带 ,油 层
模 糊 综 合 评判 法 是 对 受 多种 因素 影 响 的事 物 作 出全面 评价 的一 种有 效 的多 因素决 策方 法 , 方 该
法综 合考 虑 了 多种 静 态 指标 和动 态 指 标 。首 先 对 各 动态变 化 指标进 行标 准化 处理 , 次利 用层 次分 其
油藏平面低效注采井 区和纵向低效循环区域 ( 生
一
地质 因素评价 指标 主要有 渗 透率 级 差 、 透 率 渗
突进 系数和分 流系数 。其 中分流系数 为 高渗条带 产 能 系数与油藏产 能系数 比值 , : ¨ K 即 K H= … EK4 t 。
1 12 油 井评 价 指 标 ..
方 面 , 由 于 大 量 的 注 入 水 沿 高 渗 透 、高 含 水
1 13 注 采 井组 评价 指标 . .
注采井 组评 价指 标 主要有 注采 比 、 有效 驱替 指 数 、 利 用指数 和存 水 率 。 注水
1 2 油藏 注采有 效 性评价 程序 .
建立 评 价油 藏 开发 有效 性 、驱 替有 效 性 的指 标 体 系 ;利 用模 糊评 判 原 理 ,建 立 注 采有 效 性 评 价 标 准 和评 价 方法 。根 据 注采 有 效 性 评 价 方 法 ,确 定
疏松 容 易 出砂 ) 的影 响 ,经 过 长期 水 驱 开 发 ,在
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管理方法分析

118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石油行业也迈入了新的发展时间。
但与其它行业不同的是,现阶段我国的“三高”油田数量日益增多,这其中尤其以高含水以及特高含水油田居多。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阶段之后,对开采技术与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一方面是市场的高需求,另一方面是开采的高难度,企业如何在这两高之间利用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实现高采收率,是目前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特高含水油藏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加强特高含水期油田油藏的精细化管理,并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进行分析。
一、特高含水期油藏的特点根据油田含水量的变化,以及含水率的具体数据范围,通常分作低,中,高,以及特高含水期。
不同阶段含水率不同,数据越高,含水量越大,相应的原油开采的难度也直线上升。
一般情况下,含水率超过90%以上则被定义为特高含水期,这个阶段的油藏特点水层相当厚、而且非均质现象突出、层间矛盾显著、油层分布情况更为复杂,则不规则状以及破碎状;并且会随着含水量的持续上升,其自身的含水率也出现迅速的上升。
所以这段时期的油田也可称之为快速提液阶段,进入此阶段后由于综合含水量接近最高点,所以原油的可储量更少,而且原油分布不均,对选井与选层所提出的难度更大,开采难度增加时便会出现强力注水,以及水驱压裂井重复压裂等现象,由此加速油藏含水量的上升,形成一个比较恶性的循环。
当石油与水混合后,粘度会快速降低,由于水油比快速增长,导致采油速度降低,不仅堆高了开采成本,而且产量还得不到保证。
加上油水的运动特点以及浮动性和分布范围逐渐变得复杂化,增加了采收技术的考验度,如何排除万难,实现高效益采收是特高含水期油藏普遍面临的难题。
二、特高含水期油藏的精细管理方法1.对特高含水期油藏进行水量变化分析。
油田采收进入中后期阶段时,油水比发生变化,其粘结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大。
由此便给注水开采造成了巨大的阻力。
基于中后期油藏的特征,无水采油的时间短,采收时很难是成片的油藏。
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管理方法探讨

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管理方法探讨油田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油田生产的利益,结合超低渗透油田开发的生产实践,采取提高潜在生产的最佳技术措施,保持油田长期稳定的生产能力,确保最佳油井产能,达到油田开发的能力指标。
标签:油藏开发;精细管理;高含水引言油藏描述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广泛投入使用的一项用于油气藏勘探与开发的实用技术,目前已经成为业内普遍使用的基本手段。
近年来,随着油气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油藏描述技术已经为提高油气产量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1加强管理的意义作为我国重要战略性资源,石油这一附属产业也得到国家大力扶持,但是相比其他行业,石油行业并不具备有较强的生产活力。
由于一些特定原因,企业内部的部分工作人员并不具备强烈的忧患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以及危机意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限制石油企业的生存以及发展。
在如今经济体制不断深入改革的条件下,无论何种企业,想要在更好更快发展的同时提高自己在竞争激烈市场中的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将创新型理念融入到企业管理过程中,从而能够实现由粗放式增长到集约型增长发展模式的转变。
2油田生产精细管理措施对油气勘探实行精细协调管理,满足现代企业的基本要求。
建立敌对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油井权力下放进程,改进油田生产线管理,应对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的安全威胁,确保油田顺利运行,实时达到预期能力指標。
在特别低渗透油田,将加强对油井的详细管理,制定油田管理条例,实施标准化管理做法,加强油井日常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制定劳工标准,改进油田管理,确保石油生产顺利运行,防止管理不善造成的安全问题,开发油田造成经济损失。
3增大波及面积,增强水驱开采效率3.1增强动态调整的信心开发高含水期的难度高,采收率不乐观等,有时对动态调整缺乏工人信心。
为此,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提高对创新的认识,通过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分析,合理改善水产品注入结构,为油气开发奠定基础,提高注水质量和效率,提高开发人员对动态调整的信心,帮助他们适应新的运营方式。
浅谈高含水开发后期油藏动态管理研究

浅谈高含水开发后期油藏动态管理研究摘要:随着油气藏的不断开展,很多油藏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在油田开发后期阶段会受到油价下调的影响,因此油田企业必须控制生产成本,才能够确保油田的经济效益。
油藏动态管理需要克服成本降低和工作量减少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油藏动态管理的有效性。
通过对我国现有油藏动态管理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含水开发后期油藏动态管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动态管理工作必须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够满足现阶段的开发需求。
关键词:油藏;动态管理;高含水开发后期我国很多油田已经进入了高含水开发后期,在此阶段游荡会受到油价下调的影响,导致油田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发生改变,降低成本,增加效能的压力日益剧增。
在此过程中会对油田的动态管理工作带来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油藏动态管理水平,加强高含水期油田的规范化能够有效增强高含水期油藏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需要加强创新思路,才能够提高油藏的动态管理。
1动态管理面临的形势1.1低油价对动态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油井在开采过程中会受到低油价的限制,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保证稳定的油井产量、降低油田递减效率。
以产量为出发点,争取最大的资金支持,油田企业应当以效益为目标,增强动态管理,在此过程中,对油藏的动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行动态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到精细化管理,调整运行模式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1.2老油田特性问题决定了动态分析的复杂性油田在开发前期需要进行地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砂岩油藏在开采过程中会受到严重的非均质性影响。
在河流相储层中,单砂体的工作量较大,只有对单砂体进行正确刻画,才能够保证注水井和采油井之间的连通性。
在地质结构的动态分析对比中,如果发现原资料中有错误的信息记录,需要及时更新地质信息。
第一,判断剩余油的难度大。
油田对剩余油的判断可以关系到动态调整的质量和油田的开发效益。
由于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剩余油的分布情况较为复杂,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剩余油的开发难度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开发中高含水期油藏精细管理方法研究
面对老油田中处于开发后期高含水阶段油藏的开采,我们应该使用精细管理的方法,对油藏开采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管理。
实现油田的稳产,节约油气开采成本。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将高含水油田精细管理方法水平进行进一步的提高。
标签: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管理
随着开发后期高含水油田的注水工作较多,旧的洗井工作方案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生产的需求。
对油田的开发主要是围绕着剩余油进行的,但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仍开采了很多年,特高含水期还存在无效循环问题,使得油田开采注水量大,采出水量大,驱油效率低,后期的水处理还会耗费大量资金,大大降低开发效益。
一、增大波及面积,增强水驱开采效率
1进行层系转换,对井网部署方案进行改善,
可以有效的增大注水波及面积利用沙三段下亚段的储层叠加性非常好的特征,使得旧井网于储层中由于长时间注入水出现的较大通道使注水效率地下的状况得到良好的改善,有效的提高了注水开采的效率,降低开采成本。
将优选井位集中在沙三段下亚段1—3之中,使用相应的手段实现层位转换。
提高井组的循环效率,同时对注水波及体积进行改善。
2强化层间调整,启动二三类层,提高水驱动用程度
使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层间调整力度进一步提升。
做到在目的层注水量充分的情况下,使用二类以及三类层以便增大水驱动用程度。
面对地层压力差大于十兆帕以上的井,将水嘴的口径进行合理的调整也无法实现共同注水。
此时适合使用间歇注水的方法,对低压底层进行高效度的注水,捞嘴子注低压层,进行循环。
这使得因为压差较大而无法同井注水的难题。
3增强间歇注水强度,提高水洗油的效率
依据次主力层的起始压力,将间歇注水的动机力度进一步提升。
这种做法可以对地层的压力场进行改变,将油藏中的剩余油通过增大的水动力而开采出来。
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注水开采可以提升水洗油的效率,同时提高采油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二、利用油藏精细注水管理,提高水利用率
1建立水井预警机制,确保注好水
应该使用水井预警机制,将水井注水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
同时将每一口注水井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预案,做到发生问题时及时修正以及避免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
2通过过程控制,确保注水质量
随着开发后期高含水油田的注水工作较多,旧的洗井工作方案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生产的需求。
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目前每口井的注水量、注水井口径的大小、注入水的杂质含量等注水参数进行有效的研究与监控。
根据每一口井的实时状况进行洗井判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工人的施工作业质量,保证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要根据完井工作的施工情况进行合理的考核,制定相应的考核体系。
将水井井口施工的周期与考核工作进行有效联合。
确保施工之中的每一个环节得到有效的监督,每一口注水井都要按照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身上。
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保证注水工作的效率。
使得油田生产得以顺利的进行。
3强化带封井的管理,确保注水到层为延长带
封隔器水井的寿命,实行流程化管理将影响到封隔器寿命的施工环节承包到工人,并根据合理的考核方案进行考核。
另外,根据相应的技术防范措施对相应的技术进行检查,对考核制度进行严格的制定,并进行及时的改善。
三、进行有效的井筒管理,控制躺井数量
1实行“两定一赛”全员参与的控躺机制
组织建立相关项目部门,进行相应的“两定一赛”工作。
首先定下目标,确定油井的免修期限。
同时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工作,通过进行合理的跟踪、调整与分析,实现动态化合理监管。
另外,通过定制相应的方案,将油井进行合理的控制与监督。
最后需要进行控躺竞赛,通过对躺井与井寿命进行合理对比与竞赛,将比赛结果与工作人员绩效考挂钩,做到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与工作动力。
2使用配套技术,进一步提升洗井效果
首先应该制定科学的洗井周期,将洗井的过程进行严格的把控,提升油井的产量。
根据五线一图等资料与相关参数对油井的变化进行实时的掌控。
另外要将施工作业中的管壁结蜡厚度与产量变化的关系相结合进行一定的分析。
其次应该改善洗井的方式。
依据不同井筒的实际情况使用蒸汽洗井的方法代替传统的热水洗井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做到降低施工成本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最后应该改善加药的方法,将传统的一次性加药变成点滴法加药,节省了药量的同时提升了洗井效果。
3强化带病井的管理
根据每一口井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井病例。
同时建立相应的控躺方案。
提高每次施工时间的描述,将每次施工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详细的记录下来,根据所记录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调整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措施。
使每一口井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的延长。
4调剖为主的综合治理
根据上述井病例中纪录发现的各种问题,将注水井与采油井井网进行合理的改善,使用油井堵水以及水井深度调剖的方法进行治理。
同时根据需要对注水地下渗流的方向进行调整,使得水驱的波及体积得到有效的提升。
根据设计情况适当增加二三类油层的吸水厚度,同时提高采收率,实现产油量的稳定,对含水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使老油田的产量得以完成目标。
四、使用生产成本精细化管理手段,控制生产成本
1强化节点控制,实施全员成本目标管理
根据相关考核原则,建立相应的责任管理体系。
首先进行施工成本控制管理,将责任落实到施工项目的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
同时将成本横向分解到分管领导以及承包人。
纵向上分解到每个计量站以及施工班。
将施工费用进行逐步的控制。
其次要施行强化控成本增效激励约束。
按照各项指标考核难易,实现对成本的精细控制。
2积极开展降本增效
首先对低效井进行严格的治理,适当程度减少低效井的出现。
另外应该对生产井的各种参数进行合理的分析与优化调整。
最后要做到对旧井与废井进行有效的再利用。
结语
油田面对开发后期高含水的情况,开采工作困难,产量难以达到生产要求。
需要利用油藏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对该油藏进行精细注水管理,精细采油并且将水洗油效率提高到一定的水平。
对正在发生的油田效益递减进行全面的阻止,同时提升油田开采管理水平,减少油田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1]纪淑红,田昌炳,石成方,等。
高含水阶段重新认识水驱油效率[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39(3):338-345.
[2]林玉保,賈忠伟,侯战捷,等。
高含水后期油水微观渗流特征[J]。
大庆
石油地质与开发,2014,33(1):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