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24式动作招式详细分解

太极拳24式动作招式详细分解

太极拳24式动作招式详细分解

导语:24式太极拳是国家体委为了更好的宣扬太极拳的精神,在传统太极的基础上进行创编的一套拳法,招式简单,内容丰富,很适合人们日常锻炼身体。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太极拳24式动作招式详细分解,欢迎大家参考!

一、第一组

(一)起势

(1)身体自然伸直,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向前平视。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2)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宽与肩同,手心向下。

(3)上体保持正直,两腿曲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两肘下垂与肩相对;眼要平视。

(二)左右野马分鬃

(1)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到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画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画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及脚内侧,脚尖着地;眼看右手。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右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间朝前;眼看左手。

(3)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到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度---60度),随即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重心再移到左腿;同时左手翻掌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画弧放在左手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着地,眼看左手。

(4)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弓步;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5)与(3)同,左右方向相反。

(6)与(4)同,左右方向相反

要点:身体要正直,不可东倒西歪也不可过于向前或者向后,身体自然放松,手部动作呈弧形,以腰为轴转动身体。

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退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为45—60度(需要时后脚脚跟刻意后蹬调整)。野马分鬃式的弓步,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线的两侧,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动作行进的线为纵轴,其两侧的垂直距离为横轴)应保持在10---30厘米左右。

(三)白鹤亮翅

(1)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作臂平屈胸前,右手向左上画弧,手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眼看左手。

(2)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到右腿,上体先向右转,面向左前方,眼看右手。然后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着地,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再微向左转,面向前方,两手随转体慢慢向右上左下分开,左手上提停于左额前,手心向下,指间朝前;眼平看前方。

要点:完成姿势胸部不要挺出,两臂上下要保持半圆形,左膝要微屈。身体重心后移和右手上提、左手下按要协调一致。

二、第二组

(四)左右搂膝拗步

(1)右手从体前下落,由下向后上方画弧到右肩外,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左手由左下向上,向右画弧到右肩前手心斜向下;同时上体先微向左再向右转;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着地,眼看右手。

(2)上体左传,左脚向前(偏左)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手屈回由耳侧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左手向下由左膝前搂过落于左胯旁,指尖朝

前,眼看右手手指。

(3)右腿慢慢屈膝,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到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前弓,身体左传,身体重心移到左腿,右脚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着地;同时左手向外翻掌,由左后向上画弧到左肩外侧,肘微屈,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右手随转体向上、向左下画弧落于左胸前,手心斜向下;眼看左手。

(4)与(2)同,左右方向相反

(5)与(3)同,左右方向相反。

(6)与(2)同。

要点:前手推出时,身体不可前俯后仰,要松腰松胯。推掌时要沉肩垂肘,坐腕舒掌,同时须与松腰、弓腿上下协调一致。搂膝拗步成弓步时,两脚跟的横向距离约保持30厘米左右。

(五)手挥琵琶

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转道右脚上;上体半前向右转,左脚略提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膝部微屈,同时左手由坐下向上挑起,高与鼻尖平,掌心向右,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臂肘部里侧,掌心向左;眼看左手食指。

要点:身体要平稳自然,沉肩垂肘,胸部放松。左手上提时不要直向上挑,要由左向上、向前,略带弧形。右脚跟进时,脚掌先着地,再全脚踏实。身体重心后移和左手上提、右手回收要协调一致。

(六)左右到卷肱

(1)上体右转,右手翻掌(手心向上),经腹前由下向后上方,画弧平举,臂微屈,左手随即翻掌向上;眼的视线随着向右转体先向右看,再转向前方看左手。

(2)右臂屈肘折向前,右手由耳侧向前推出,手心向前,左臂屈肘后撤,手心向上,撤到左肋外侧;同时左腿轻轻提起向后(偏左)退一步,脚掌先着地,然后全脚再慢慢踏实,身体重心移到左腿上,成右虚步,右腿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眼看右手。

(3)上体微向左转,同时左手随体转向后上方画弧平举,手心向上,右手随即翻掌,掌心向上;眼随转体先向左看,再转向前方看右手。

(4)与(2)同,左右方向相反。

(5)与(3)同,左右方向相反。

(6)与(2)同。

(7)与(3)同。

(8)与(2)同左右方向相反。

要点:前推的手不要伸直,后撇的手也不可直向回抽,随转体仍走弧线。前推时,要转腰松垮,两手的`速度要一致,避免僵硬。退步时,脚掌先着地,再慢慢全脚踏实,同时,前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退左脚略向左后斜,退右脚略向右后斜,避免使两脚落在一条直线上。后退时,眼神随转体动作先左右看,然后再转视前手。最后退右脚时,脚尖外撇的角度略大些,便于接做“左揽雀尾”的动作。~

三、第三组

(七)左揽雀尾

(1)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画弧平举,手心向上;左手放松,手心向下,眼看左手。

(2)身体继续向右转,左手自然下落,逐渐翻掌经腹前画弧到右肋前,手心向上;右臂屈肘,手心转向下,收到右胸前,两手相对成抱球状;同时身体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着地;眼看右手。

(3)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右脚方向迈出上体继续向左转,右腿自然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向左前方掤出,(即左臂平屈成弓形,用前臂外侧和手背向左侧推出),高与肩平,手心向后,右手向右下落放与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朝前;眼看左前臂。

(4)身体微向左转,左手随即前伸翻掌向下,右手翻掌向上,经腹前向上,、向前伸到左前臂下方;然后两手下捋,即上体向右转,两手经腹前向右后上方画弧,直到右手手心向上,高与肩平,左臂平屈与胸前,手心向后;同时身体重心移到右脚;眼看左手。

要点:下捋时,上体不可前倾,臀部不要凸出。两臂下捋须随腰旋转,仍走弧线。左脚掌着地。

(5)上体微向左转,右臂屈肘折回,右手附于左手腕侧(距离约5厘米);上体继续向左转,双手同时慢慢向前挤出,左手心向后,右手心向

前,左前臂要保持半圆;同时身体重心逐渐前移变成左弓步;眼看左手腕部。

要点:向前挤时,上体要正直。挤的动作要松腰、弓腿相一致。

(6)左手翻掌,手心向下,右手经左腕上方向前、向右伸出,高与左手齐,手心向下,两手左右分开,宽与肩同;然后右腿屈膝,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到右腿上,左脚尖翘起;同时两手屈肘回收到腹前,手心均向前下方,眼向前平看。

(7)上式不停,身体重心慢慢前移;同时两手向前、向上推出,掌心朝前,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平看前方。

要点:向前推时,两手须走曲线,手腕部高与肩平,两肘微屈。

(八)右揽雀尾

(1)上体后坐并向右转,身体重心移到右腿,左脚尖内扣;右手向右平行画弧到右侧,然后由右下经腹前向左上画弧到左肋前,手心向上;左臂平屈与胸前,左手掌向下与右手成抱球状;同时身体重心再移到左腿上,右脚收到左腿内侧,脚尖着地;眼看左手。

(2)同“左揽雀尾”(3),左右方向相反。

(3)同“左揽雀尾”(4),左右方向相反。

(4)同“左揽雀尾”(5),左右方向相反。

(5)同“左揽雀尾”(6),左右方向相反。

(6)同“左揽雀尾”(1),左右方向相反。

要点:均与“左揽雀尾”相同,只是左右方向相反。

四、第四组

(九)单鞭

(1)上体后坐,身体重心逐渐移到左腿上,右脚尖内扣;同时上体左传,两手(左高右低)向左画弧形运转,直到左臂平举,伸于身体左侧,手心向左,右手经腹前到左肋前,手心向后上方;眼看左手。

(2) 身体重心再渐渐移到左腿上,上体右转,左脚向右脚靠拢,脚尖着地;同时右手向右上方画弧线(手心由里转向外),到右侧方时变成钩手,臂与肩平;左手向下经腹前向右上画弧停与右肩前,手心向里;眼看左手。

(3)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转向左腿的同时,左掌随上体继续左转,慢慢翻掌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平,臂微屈;眼看左手。

要点:上体保持正直,松腰。完成式时,右臂肘部稍下垂,左肘与左膝相对,两肩下沉。左手向外翻掌前推时,要随转体边翻边推出,不要翻掌太快或最后突然翻掌。全部过度动作,上下要协调一致。如面向南起势,单鞭的方向(左脚尖)应向东偏北(大约为15度)。B.q

(十)云手

(1)身体重心转到右腿上,身体渐向右移,左脚尖里扣,左手经腹前向右上画弧到右肩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右手变掌,手心向右前;眼看左手。

(2)上体慢慢左转,身体重心随之逐渐左移;左手右脸前向左侧运转,手心渐渐转向左方;右手右下经腹前向左上画弧,到左肩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右脚靠近左脚,成小开立步(两脚距离约10---20厘米);眼看右手。

(3)上体再向右转,同时左手经腹前向右上画弧到右肩前,手心斜向后;右手向右侧运转,手心翻转向右;随之左脚向左横跨一步;眼看左手。

(4)同(2)

(5)同(3)

(6)同(2)

要点:身体转动要以腰脊为轴,松腰松胯,不可忽高忽低。两臂随腰的转动而运动,要自然圆活,速度要缓慢均匀。下肢移动时,身体重心要稳定,两脚掌先着地再踏实,脚尖向前。眼的视线随左右手而移动。第3个“云手”,右脚最后跟步时,脚尖为向里扣,便于接“单鞭”动作。

(十一)单鞭

(1)上体向右转,右手随之向右运转,到右侧方时变成钩手;右手经腹前向右上画弧到右臂前,手心向内,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尖着地;眼看左手。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

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同时,上体继续左转,左掌慢慢翻掌向前推出,成单鞭式。

要点:与前“单鞭”式相同。

五、第五组

(十二)高探马

(1)右脚跟进半步,身体重心逐渐移到右腿上;右钩手变成掌,两手心翻转向上,两肘微屈,同时身体微向右转,左脚跟渐渐里地;眼看左前方。

(2)上体微向左转,面向前方;左掌经右耳旁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同高;左手收到左侧腰前,手心向上,同时左脚微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眼看右手。

要点:上体自然正直,双肩要下沉,右肘微下垂。跟步移换重心时,身体不要右起伏。

(十三)右蹬脚

(1)左手手心向上,前伸到右手腕背面,两手相互交叉,随即向两侧分开并向下画弧,手心斜向下;同时左脚提起向左前侧方进步(脚尖略外撇);身体重心前移,右腿自然蹬直,成左弓步;眼看前方。

(2)两手由外侧向里圈画弧,两手交叉合抱与胸前,右手在外,手心均向后;同时右脚向左脚靠拢,脚尖着地。眼平视右前方。

(3)两臂左右画弧分开平举,肘部微屈,手心均向外;同时右腿屈膝提起,右脚向右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右手。

要点:身体要稳定,不可前俯后仰。两手分开时,腕部与肩平。蹬脚时,左腿微屈,右脚尖里钩,劲使在脚跟。分手和蹬脚须协调一致。右臂和左腿上下相对。如面向南起势,蹬脚方向为正东偏南(约30度)。

(十四)双峰贯耳

(1)右脚收回,屈膝平举,左手由后向上、向前下落到体前;两手心均翻掌向上,两手同时向下画弧分落于右膝盖两侧;眼看前方。

(2)右脚向右前方落下,身体重心渐渐前移,成右弓步,面向右前方;同时两手下落,慢慢变拳,分别从两侧向上、向前画弧到面部前方,

成鉗形状,两拳相对,高与耳齐,拳眼都斜向内下(两拳中间距离约10---20厘米);眼看右拳。

要点:完成式时,头颈正直,松腰松胯,两拳松握,沉肩垂肘,两臂均保持弧形。双峰贯耳式的弓步和身体方向与右蹬脚方向相同。弓步的两脚跟横向距离同“揽雀尾”式。

(十五)转身左蹬脚

(1)左腿屈膝后坐,身体重心移到左腿,上体左转,右脚尖里扣;同时两拳变掌,右上向左右画弧分开平举,手心向前;眼看左手。

(2)身体重心再移到右脚,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着地;同时两手由外圈向里圈画弧合抱于胸前,左手在外,手心均向后;眼平视前方。

(3)两臂左右画弧分开平举,肘部微屈,手心均向外;同时左腿屈膝提起,左脚向左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左手。

要点:与右蹬脚式相同,左右方向相反。左蹬脚与右蹬脚成180度(即正西偏北,约30度)。

六、第六组

(十六) 左下势独立

(1)左腿收回平屈,上体右转,右掌变成钩手;左掌向上,向右画弧下落,立于右臂前,掌心斜向后;眼看右手。

(2)右腿慢慢屈膝下蹲,左腿由内向左侧(偏后)伸出,成左仆步;左手下落(掌心向外)向左下顺左腿内侧穿出;眼看左手。

(3)身体重心前移,左脚跟为轴,脚尖尽量向外撇,左腿前弓,右腿后蹬,左脚尖里扣,上体微向左转并向前起身;同时左臂继续向前伸出(立掌),掌心向右,右钩手下落,钩尖向后;眼看左手。

(4)左腿慢慢提起平屈,成左独立式;同时右钩手变成掌,并由后下方顺右腿外侧向前弧形摆出,屈臂立于左腿上方,肘于膝相对,手心向左;左手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要点:上体要正直,独立的腿要微屈,右腿提起时脚尖自然下垂。

(十七)右下式独立

(1)右脚下落于左脚前,脚掌着地,然后以左脚前掌为轴脚跟转动,身体随之左转;同时左手向后平举变成钩手,右掌随着转体向左侧画弧,

立于左肩前,掌心斜向后;眼看左手。

(2)同“左下势独立”(2),左右方向相反。

(3)同“左下势独立”(3),左右方向相反。

(4)同“左下势独立”(4),左右方向相反。

要点:右脚尖触地后必须稍微提起,然后再向下仆腿。其他均与“左下势独立”相同,左右方向相反。_]

七、第七组`

(十八)左右穿梭

(1)身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前落地,脚尖外撇,右脚跟离地,两腿屈膝成半左盘式;同时两手在左胸前成抱球状(左上右下),然后右脚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着地;眼看左前臂。

(2)身体右转,右脚向右前方迈出,屈膝弓腿,成右弓步;同时右手由脸前向上举并翻掌停在右额前,手心斜向上;左手先向左下,再经体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

(3)身体重心略后移,右脚尖稍向外撇,随即身体重心再移到右腿,左脚跟进,停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在右胸前成抱球状(右上左下);眼看右前臂。

(4)同(2)左右方向相反。

要点:完成姿势面向斜前方(如面向南起势,左右穿梭方向分别向正西偏北和正西偏南,均约30度)。手推出后,上体不可前俯。手向上举时,防止引肩上耸。一手上举一手前推,要与弓腿松腰上下协调一致。做弓步时,两脚跟的横向距离同搂膝拗步式,保持在30厘米左右。

(十九)海底针

右脚向前跟进半步,身体重心移到右腿,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着地,成左虚步;同时身体稍向后转,右手下落经体前向后、向上提抽到肩上耳旁,再随身体左转,由右耳旁斜向前下方插出,掌心向左,指尖斜向下;与此同时,左手向前、向下画弧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前下方。

要点:身体要先向右转,再向左转。完成姿势,面向正西。上体

不可太前倾,避免低头和臀部外凸。左腿要微屈。

(二十)闪通臂

上体稍向右转,右脚向前迈出,屈膝弓腿成左弓步;同时右手由体前上提,屈臂上举,停于右额前上方,掌心翻转斜向上,拇指朝下;左手上提,经胸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

八、第八组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1)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到右脚上,左脚尖里扣,身体向左后转,然后身体重心再移到左腿上;同时右手随着体转向右、向下(变拳)经腹前画弧到左肋前旁,拳心向下;左掌上举于头前,掌心斜向上;眼看前方。

(2)向右转体,右拳经胸前向前翻转撇出,拳心向上;左手落于左胯旁,掌心向下,指尖朝前;同时右脚收回后(不要停顿或脚尖点地)即向前迈出,脚尖外撇;眼看右拳。

(3)身体重心移到右腿上,左脚向前迈一步;左手上提,经左侧向前画弧拦出,掌心向前下方;同时右拳向右画弧收到右腰旁,拳心向上;眼看左手。

(4)左腿前弓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向前打出,拳眼向上,高与胸平,左手附于右前臂里侧;眼看右拳。

要点:右拳不要握的太紧。右拳回收时,前臂要慢慢内旋画弧,然后再外旋停于右腰旁,拳心向上。向前打拳时,右臂随拳略向前引伸,沉肩垂肘,右臂要微屈。弓步时,两脚横向距离同“揽雀尾”式。

(二十二)如封似闭

(1)左手由右腕下向前伸出,右拳变掌,两手手心逐渐翻转向上并慢慢分开回收;同时身体后坐,左脚尖翘起,身体重心一到右腿;眼看前方。

(2)两手在胸前翻掌,向下经腹再向上、向前推出,腕部与肩平,手心向前,同时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看前方。

要点:身体后坐时,避免后仰,臀部不可凸出。两臂随身体回收时,肩、肘部略向外松开,不要直着抽回。两手推出的宽度不要超过两肩。

(二十三)十字手

(1)屈膝后坐,身体重心移向右腿,左脚尖里扣,向右转体;右手随着转体动作向左平摆画弧,与左手成两臂侧平举,掌心向前,肘部微屈;同时右脚尖随着转体稍向外撇,成右弓步;眼看右手。

(2)身体重心慢慢移到左腿,右脚尖里扣,随即向左回收,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腿逐渐蹬直,成开立步;同时两手向下,经腹前向上画弧,交叉合抱于胸前,两臂撑圆,腕高与肩平,右手在外,成十字手,手心均向后;眼看前方。

要点:两手分开和合抱时,上体不要前俯。站起后,身体自然正直,头要微向上顶,下頦稍向后收。两臂环抱时许圆满舒适,沉肩垂肘。

(二十四)收势

两手向外翻掌,手心向下,两臂慢慢下落,停于身体两侧;眼看前方。

要点:两手左右分开下落时,要注意全身放松,同时气也徐徐下沉(吸气略加长)。呼吸平稳后,把左脚收到右脚旁,要走动休息。

两手放下的时候,吐气,然后身体放松,两脚合并,慢慢走动,休息一下,不能立马就坐下来。

【太极拳24式动作招式详细分解】

24式太极拳图解及讲解

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第一式:起势 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②两臂慢慢向前平举, 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 宽,手心向下。 ③上体坚持正直,两腿屈膝下 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 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 方。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 垂,手指自然微去。屈膝松 腰,臀部不成凸出,身体重心 落于两腿中间。两臂下落和身 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成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两臂分开时要坚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出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野马分鬃式的弓步,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线两侧,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动作进行的中线为纵轴,其两侧的垂直距离为横向)应该坚持在10-30厘米。 第三式:白鹤亮翅 ①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②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先向右转,,面向右前方,眼看右手;然后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令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令 一、起式 1、两脚开立 2、两臂前举 3、屈膝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 2、转身上步 3、弓步分靠 4、坐腿转身撇脚 5、抱球收脚 6、转身上步 7、弓步分靠 8、坐腿撇脚转身 9、抱球收脚10、转身上步11、弓步分靠 三、白鹤亮翅 1、跟步抱手 2、坐腿转腰 3、虚步分手 四、左右搂膝拗步 1、右臂前摆 2、摆臂收脚 3、屈臂上步 4、弓步搂推 5、坐腿转身撇脚 6、摆臂收脚 7、屈臂上步 8、弓步搂推 9、坐腿转身撇脚10、摆臂收脚11、屈臂上步12、弓步搂推掌 五、手挥琵琶 1、跟步展臂 2、坐腿引手3虚步合手 六、左右倒卷肱 1、转体撒手翻掌 2、退步卷肱 3、后坐虚步推掌 4、转体撒手翻掌 5、退步卷肱 6、后坐虚步推掌 7、转体撒手翻掌8、退步卷肱9.后坐虚步推掌10、转体撒手翻掌11、退步卷肱12、后坐虚步推掌 七、左揽雀尾 1、转体撒手 2、收脚抱手 3、转体上步 4、弓步前棚 5、转体旋臂 6、后坐下捋 7、转身后捋 8、转体搭手 9、弓步前挤10、弓步平分掌11、后坐引手12、弓步前按 八、右揽雀尾 1、转身分手 2、收脚抱手 3、转体上步 4、弓步前棚 5、转体旋臂 6、后坐下捋 7、转身后捋 8、转体搭手 9、弓步前挤10、弓步平分掌11、后坐引手12、弓步前按 九、单鞭 1、坐腿转身扣脚云手 2、云手、勾手、收脚 3、转身上步 4、弓步推掌 十、云手 1、坐腿转身勾手松开 2、左云翻掌收步 3、右云翻掌开步 4、左云翻掌收步 5、右云翻掌开步 6、左云翻掌收步 十一、单鞭 1、右云勾手 2、转身上步 3、弓步推掌

24式杨氏太极拳动作分解

24式太极拳拳谱 1、起势动作分解: 左脚开步、两臂前举、屈膝按掌 2、左右野马分鬃动作分解: (1)左野马分鬃: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2)右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3)左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3、白鹤亮翅动作分解: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 4、左右搂膝拗步:动作分解: (1)左搂膝拗步:转体落手、转体收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2)右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3)左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5、手挥琵琶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挑掌、虚步合臂 6、左右倒卷肱动作分解: (1)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2)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3)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4)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7、左揽雀尾动作分解:转体撤手、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8、右揽雀尾动作分解:转体扣脚、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9、单鞭动作分解:转体扣脚云手、勾手收脚、转体迈步、弓步推掌

10、云手动作分解: (1)云手:转体扣脚、转体撑掌、转体云手、撑掌收步 (2)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 (3)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 11、单鞭动作分解:转体勾手、转体迈步、弓步推掌 12、高探马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翻掌、虚步推掌 13、右蹬脚动作分解:穿掌提脚、弓步分手、跟步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 14、双峰贯耳动作分解:收腿落手、迈步分手、弓步贯拳 15、转身左蹬脚动作分解:后坐翘脚松手、转体扣脚分手、收脚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 16、左下势独立动作分解:收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 17、右下势独立动作分解:落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 18、右左穿梭动作分解: (1)右穿梭:落脚坐盘、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 (2)左穿梭: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 19、海底针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提手、虚步插掌 20、闪通臂动作分解:提手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推掌 21、转身搬拦捶动作分解:转体扣脚、坐身握拳、踩脚搬拳、转体旋臂、上步拦掌、弓步打拳 22、如封似闭动作分解:穿掌翻手、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23、十字手动作分解:转体扣脚、弓步分手、坐腿扣脚、收脚合抱 24、收势动作分解:翻掌前撑、分手下落、收脚还原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 1、起势动作分解: 左脚开步、两臂前举、屈膝按掌 2、左右野马分鬃动作分解: (1)左野马分鬃: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2)右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3)左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3、白鹤亮翅动作分解: 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 4、左右搂膝拗步:动作分解: (1)左搂膝拗步:转体落手、转体收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2)右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3)左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5、手挥琵琶动作分解: 跟步松手、后坐挑掌、虚步合臂 6、左右倒卷肱动作分解: (1)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2)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3)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4)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7、左揽雀尾动作分解: 转体撤手、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8、右揽雀尾动作分解: 转体扣脚、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9、单鞭动作分解: 转体扣脚云手、勾手收脚、转体迈步、弓步推掌 10、云手动作分解: (1)云手:转体扣脚、转体撑掌、转体云手、撑掌收步 (2)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 (3)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 11、单鞭动作分解: 转体勾手、转体迈步、弓步推掌 12、高探马动作分解: 跟步松手、后坐翻掌、虚步推掌 13、右蹬脚动作分解: 穿掌提脚、弓步分手、跟步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 14、双峰贯耳动作分解: 收腿落手、迈步分手、弓步贯拳 15、转身左蹬脚动作分解: 后坐翘脚松手、转体扣脚分手、收脚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 16、左下势独立动作分解: 收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 17、右下势独立动作分解: 落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 18、右左穿梭动作分解: (1)右穿梭:落脚坐盘、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 (2)左穿梭: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 19、海底针动作分解: 跟步松手、后坐提手、虚步插掌 20、闪通臂动作分解: 提手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推掌 21、转身搬拦捶动作分解: 转体扣脚、坐身握拳、踩脚搬拳、转体旋臂、上步拦掌、弓步打拳 22、如封似闭动作分解: 穿掌翻手、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23、十字手动作分解:

24式太极拳动作分解

24式简化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 第一段 一、起势 1. 垂手立正 2. 向左开步 3. 两手平提 4. 曲膝下按 二、左右野马分鬃 1. 微向右转 2. 丁步右抱 3. 微向左转开步 4. 弓步左分 5. 后坐撇脚 6. 丁步左抱 7. 微向右转开步 8. 弓步右分 9. 后坐撇脚 10.丁步右抱 11.微向左转开步 12.弓步左分 三、白鹤亮翅 1. 跟步中抱 2. 后坐分手 3. 虚步亮掌 第二段 四、左右搂膝拗步 1. 右落左拨 2. 丁步反提 3. 弯肘开步 4. 弓步搂膝推掌 5. 后坐撇脚 6. 丁步反提 7. 弯肘开步 8. 弓步搂膝推掌 9. 后坐撇脚 10.丁步反提 11.弯肘开步 12.弓步搂膝推掌 五、手挥琵琶 1. 跟步松掌 2. 后坐挑掌 3. 虚步合掌 六、左右倒卷肱 1. 右后划弧 2. 弯肘提腿 3. 退步推掌 4. 左后划弧 5. 弯肘提腿 6. 退步推掌 7. 右后划弧 8. 弯肘提腿 9. 退步推掌 10.左后划弧 11.弯肘提腿 12.退步推掌 第三段 七、左揽雀尾 1. 右后划弧 2. 丁步右抱 3. 向左开步 4. 弓步左掤 5. 右抱左拈 6. 后坐右捋 7. 左转搭手 8. 弓步前挤 9. 后坐拖掌 10.弓步前按 八、右揽雀尾 1. 坐后扣脚 2. 右转开掌 3. 丁步左抱 4. 向右开步 5. 弓步右掤 6. 左抱右拈 7. 后坐左捋 8. 右转搭手 9. 弓步前挤10.后坐拖掌 11.弓步前按 第四段 九、单鞭 1. 后坐翘脚 2. 左转抹手 3. 右坐云转 4. 丁步勾手 5. 转体开步 6. 弓步左推 十、云手 1. 后坐扣脚 2. 右转按捋 3. 勾手变掌 4. 左云换重 5. 反掌并步 6. 右云换重 7. 反掌开步 8. 左云换重 9. 反掌并步 10.右云换重 11.反掌开步 12.左云换重 13.反掌并步 十一、单鞭 1. 右云反掌 2. 丁步勾手 3. 转体开步 4. 弓步左推第五段 十二、高探马 1. 跟步松勾 2. 后坐翻掌 3. 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1. 穿掌提腿 2. 落步开掌 3. 丁步叉抱 4. 提膝反掌 5. 开掌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1. 收腿并掌 2. 落步垂手 3. 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1. 后坐扣脚 2. 左转开掌 3. 右坐沉肘 4. 丁步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 一、起势 1、左脚分开半步; 2、两臂慢慢前平举,与肩同高; 3、屈膝下蹲,两手下落,按到腹前 二、左右野马分鬃 1、转腰抱手收脚,两手上下合抱,好像抱球的样子; 2、转身一上步; 3、弓步分手 1、转腰撇脚, 2、抱手收脚,二手相抱的时候,上手高与肩平,下手呢与腹平, 3、转腰上步,向前迈出一步, 4、弓步分手前手心斜向上与肩平,后手按在胯侧,手心向下。 1、转腰撇脚, 2、抱手收脚, 3、转腰上步,脚跟轻轻落地, 4、弓步分手眼睛注视着手上的指尖。 三、白鹤亮翅 1、向前抱手,后脚跟半步脚掌落地; 2、重心后移,坐腿转腰分手; 3、转向前方,虚步亮掌,前脚掌脚堂虚点地面,左右搂膝拗步。 四、左右搂膝拗步 1、右手前摆, 2、两手交叉抡摆,腰向右转,前脚收回,手摆向侧后方; 3、上步屈臂收手到肩上, 4、弓步搂手推掌。 1、轻轻的转腰撇脚, 2、摆手收脚,眼睛看后,手与头同高, 3、上步屈肘收手到肩上耳旁, 4、弓步搂手推掌,指尖与眼睛同高,要推到中间的轴线上,旁边的手按在大腿的外侧。 1、转腰撇脚, 2、摆手收脚, 3、上步屈臂、 4、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1、后脚跟进半步, 2、重心后移,两个手交错交换, 3、虚步合手,两个手成侧立掌 六、左右倒卷肱 1、撤手转腰翻掌,提脚退步, 2、屈臂收手, 3、坐腿虚步推掌。 1、撤手转腰翻掌, 2、屈臂转体提脚退步, 3、坐腿虚步前推。 1撤手翻掌,2、卷肱退步,3、虚步退掌。 1、撤手翻掌, 2、卷肱退步, 3、虚步退掌。 七、左揽雀尾 1、转体撤手、 2、抱手收脚,如果支撑有困难的话,可以脚尖点地, 3、转腰向前上步,脚跟先落地, 4、弓步掤手, 5、转腰摆臂,两手送到前边去翻转,手心相对, 6、坐腿转腰后捋,两手摆到身体的侧后方; 7、转身搭手,仍然转向正前方,右手手心贴在腕关节的内侧; 8、弓步前挤,两手两臂撑圆, 9、坐腿引手,10、弓步前按,两手平行腕关节与肩同高。 八、右揽雀尾 1、转体扣脚分手, 2、坐腿抱球收脚, 3、转身上步, 4、弓步棚手, 5、转腰摆臂,两手送到前方,翻转相对, 6、坐脚转腰向下向后捋, 7、转腰两手合在胸前,正向前方, 8、弓步前挤, 9、分手坐腿后引手,也叫做后棚,10、弓步向前推按。 九、单鞭 1、坐腿转身扣脚左云; 2、坐腿转腰向右云; 3、翻掌勾手收脚,勾尖向下,左手的掌心向内; 4、转身上步,弓腿翻掌推掌。 十、云手 1、坐腿转腰,左手下落向右云摆画弧,勾手松开; 2、转腰向右移动重心,两手交叉向左画弧摆动到左侧以后翻掌收脚并步; 3、向右转两手交叉向右摆动,然后到了右侧翻掌出脚; 4、转腰向左云,到右侧以后翻掌收脚并步; 5、转腰右云,翻掌出脚开步; 6、转腰左云,翻掌收脚并步。 十一、单鞭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详解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详解 预备势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拢,两手垂于大腿外侧;头项正直,口闭齿扣,胸腹放松;眼平视前方。 一、起势 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两脚平行同肩宽。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举,自然伸直,两手心向下。 3.屈腿按掌:两腿慢慢屈膝半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 学练要点:起脚时先提脚跟,高不过足踝,落脚时前脚掌先着地,要做到点起点落、轻起轻落。上举两臂时,不可耸肩,不要出现指尖朝下的“折腕”。屈膝时松腰敛臀,上体保持正直,两掌下按时沉肩垂肘。 二、左右野马分鬃 (一)左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上体稍右转,右臂屈抱于右胸前,左臂屈抱于腹前,成右抱球;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掌前后分开,左手心斜向上,右手按至右胯 旁,两臂微屈。 (二)右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左手翻转在左胸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在腹前屈 抱,成左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同前弓步分手,惟左右相反。 (三)左野马分鬃:同前左野马分鬃。 学练要点:弓步时,不可将重心过早前移,造成脚掌沉猛落地,后脚应有蹬碾动作。分手与弓步要协调同步。转体撇脚时,先屈后腿,腰后坐,同时两臂自旋。 三、白鹤亮翅 (一)跟步抱球:上体稍左转,右脚向前跟步,落于左脚后;同时两手在胸前屈臂抱球。 (二)虚步分手:上体后坐并向右转体,左脚稍向前移动,成左脚虚步;同时右手分至右额前,掌心向内,左手按至左腿旁,上体转正;眼平视前方。 学练要点:抱球与跟步要同时,转身时身体侧转不超过45度,左脚前移与分手同时完成。 四、左右搂膝拗步 (一)左搂膝拗 1.收脚托掌:上体右转,右手至头前下落,经右胯侧向后方上举,与头同高,手心向上,左手上摆,向右划弧落至右肩前;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眼视右手。 2.弓步搂推: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左手经膝前上方搂过,停于左腿外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手经肩上,向前推出,右臂自然伸直。 (二)右搂膝拗步 1.收脚托掌:重心稍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左转,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右手经头前划弧摆至左前肩,掌心向下,左手向左上方划弧上举,与头同高,掌心向上;眼视左手。 2.弓步搂推:同前弓步搂推,惟左右相反。 (三)左搂膝拗步 动作与右搂膝拗步相同,惟左右相反。 学练要点:两手划弧时要以腰带动;推掌时要沉肩垂肘,坐腕舒掌。搂推协调,转身蹬地推掌。 五、手挥琵琶 1.跟步展臂:右脚向前收拢半步落于左脚后;右臂稍向前伸展。

24太极拳动作名称及要领

24太极拳动作名称及要领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第一组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 一、起势(确定身型和高度) 1、左脚分开半步 2、两手慢慢前平举,与肩同高 3、屈膝下蹲两手下落按到腹前(手好像落在前面的桌子上,手心向下) 二、左右野马分鬃 野马分鬃一: 1、转腰抱手收脚两手上下合抱,好像抱球的样子(重心在右脚) 2、转身上步 3、弓步分手(重心移到左脚) 野马分鬃二: 1、转腰撇脚(重心移到右脚完成动作) 2、抱手收脚,二手相抱时,上手高与肩平,下手托与腹平(重心移到左脚) 3、转腰上步,向前迈出一步 4、弓步分手,前手心斜向上与肩平,后手按在胯侧手心向下(重心在右脚) 野马分鬃三: 1、转腰撇脚(重心移到左脚) 2、抱手收脚(重心在右脚) 3、转腰上步,脚跟轻轻落地 4、弓步分手,眼睛注视前手的指尖(重心移到左脚) 三、白鹤亮翅 1、向前抱手后脚跟半步脚掌落地 2、重心后移(到右脚)坐腿转腰分手 3、转向前方虚步亮掌前脚掌虚点地面

要点提示:第一组动作主要的手法是抱和分,左抱前后分开,转腰右抱前后分开,白鹤亮翅也是抱和分,向前抱转腰分再转向正前方。抱的时候,两手半曲抱圆,好像抱着一个大球。上手不过肩,下手不过腰,两手相对。分在武术里有攻防含义,下手要拉住他,牵引住他,另一个手伸到他的腋下,胳膊下,然后转腰弓腿,把他给掀倒。 两点注意:(1)身型身法要中正安舒,不要前俯,也不要后仰,端正的坐在腿上。 (2)动作要松软自然,以意念为主,抱着一个充满气的球,精神要集中。 第二组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 四、搂膝拗步 搂膝拗步一: 1、右手前摆(重心在右脚) 2、两手交叉抡摆腰向右转前脚收回手摆向侧后方 3、上步屈擘收手到肩上 4、弓步搂手推掌(重心移到左脚) 搂膝拗步二: 1、轻轻转腰撇脚(重心在右脚) 2、摆手收脚眼睛看后手与头同高(重心移到左脚) 3、上步屈擘收手到肩上耳旁 4、弓步搂手推掌指尖与眼睛同高要推到中间的轴线上旁边的手按在大腿外侧(重心 在右脚) 搂膝拗步三: 1、轻轻转腰撇脚(重心移到左脚) 2、摆手收脚(重心移到右脚) 3、上步屈擘 4、弓步搂推(重心移到左脚) 五、手挥琵琶 1、后脚跟进半步

24式太极拳之起势及要领讲解图文教程

一、动作名称 (一)起势 (四)左右楼膝拗步 (六)左右倒卷肪 (十一)单鞭 二、动作说明及要领讲解 预备势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拢,脚尖向前,两手垂于大腿外侧,手指微屈。头颈正直,口闭齿扣,舌抵上愕,胸腹放松。精神集中,表情自然。眼平视前方(图344)。 (一)起势 【动作说明】 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半步,两脚平行向前同肩宽,成开立步(图345)。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自然伸直,肘关节向下微屈;两手心向下,指尖向前(图346)。 3.屈腿按掌—两腿慢慢屈膝半蹲,重心平均落于两腿之间,成马步;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如按在身前的书桌上,上体舒展正直,如端正地坐在椅子上。眼平视前方(图347①,)。

【练习要点】 1.起势动作中出现的开立步和马步是太极拳的步型。两脚要平行向前,身体重心平均放于两脚。

2.由并步站立变转到开立步时,应首先使左膝放松,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随之轻轻地提起左脚,以不超过右躁的高度为宜。落脚时前脚掌先着地并使脚尖向前,随之全脚掌逐渐踏实。上述转换虽然简单,但 3.手臂前举时,两手先在两腿外侧将掌心转向后方,随即两臂慢慢地向体前平举,好像要把一根系于手腕的橡皮筋拉长扯起似的。注意腕关节不要过于松软,不要出现指尖朝下的“折腕”。 4.做下按动作时,要求做到如下三点: ①.下按时的用力和用意,有如要将水面上漂浮着的一块木板按入水中。 ②.两掌要有主动下按的动作,直按到两手与腹同高。 ③.按掌时手心朝下,按到终点时须展掌、舒指。 5.上体要保持正直,不要前俯后仰。为此脊背、臀部、脚跟基本在同一垂面上。 6.在做本式时,无论两臂前举还是下按,两肘尖都不可外撑、上扬;两肩不可紧张、耸起。 7.在太极拳练习中,除少数式子外,整个练拳过程都是在屈膝半蹲的状态中进行的。这个屈膝的程度,即通常所讲的拳架高度,整套拳基本上要保持一致,不允许忽高忽低。其高度视体质强弱及锻炼基础而有所不同。 8.太极拳的每一个式子都是由过渡动作和定势动作组成的。“定势”除了说明每个拳式到哪儿算完成外,还对身体各部位和劲力的运用有特定的要求。如本式定势,两腿屈蹲到预定的高度,同时顶头、沉肩、展背、立腰,两手沉按,展掌舒指,精神贯注,还要配合呼气下沉。这样,就使连绵不断的动作到这里有了一种沉稳感,即常说的“沉劲”、“棚劲”。定势做得不好,就体现不出过渡动作的轻灵和完成姿势的沉稳。 9.“起势”是太极拳的第一个式子。它表现了太极拳的基本特点和要领,决不可因动作简单而轻视它。 【动作说明】 1.左野马分鬃 (1)抱手收脚—上体稍向右转,右臂屈抱于右胸前,右手心向下,左手翻转向上,左臂屈抱于腹前,两手上下相对,如在右肋前抱球;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图348)。

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动作分解口令

一、起式 1 、左脚开立,与肩同宽。 2 、两臂掤举,达于肩平。 3 、沉跨按掌,落掌跨旁。 二、野马分鬃 1 、旋跨揽掌,丁步抱球。 2 、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3 、坐步翻掌,扣步揽园。 4 、丁步抱球,合气化一。 5 、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6 、坐步翻掌,扣步揽园。 7 、丁步抱球,合气化一。 8 、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三、白鹤亮翅 1 、跟步抱球,合气化一。

2 、重心后坐,分靠列採。 3 、左脚点地,虚步亮掌。 四、搂膝拗步 1 、旋跨摆掌,收脚举臂。 2 、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3 、坐步转跨,收脚举臂。 4 、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5 、坐步转跨,收脚举臂。 6 、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1 、按掌跟步,坐步捋带。 2 、转腰拧跨,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 1 、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2 、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3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4 、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5 、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6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7 、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8 、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9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10 、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11 、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12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七、左揽雀尾 1 、转腰展臂,丁步抱球。 2 、猫步前探,弓步掤臂。 3 、沉胯翻掌,坐步斜捋。 4 、转腰搭腕,弓步前挤。

5 、坐步分掌,沉跨採按。 6 、弓步推按,松胯沉气。 八、右揽雀尾 1 、转腰坐胯,扣脚捋带。 2 、丁步抱球,实左虚右。 3 、猫步前探,弓步掤臂。 4 、沉胯翻掌,坐步斜捋。 5 、转腰搭腕,弓步前挤。 6 、坐步分掌,沉跨採按。 7 、弓步推按,松胯沉气。 九、单鞭 1 、转腰坐胯,扣脚捋带。 2 、丁步抱球,猫步勾手。 3 、转腰绷臂,弓步推按。 十、云手

24式太极拳的内容

24式太极拳的内容 24式太极拳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太极拳套路,是太极拳的入门 级套路之一。它包含以下24个动作: 1. 起势:双脚并拢站立,将身体重心放于两脚之间,呼吸放松,准备开始练习。 2. 左右搂膝拗步:向前踏出一步,弯曲膝盖,将身体重心移动至前腿上。 3. 左右云手:双手分别伸出,掌心向下,以圆形的动作循环左右移动。 4. 单鞭:先扭转身体,再将上半身稍微向后倾斜,同时将左手放在胸前,右手向下伸直。 5. 提手上势:将左手由胸前平移到头上,同时右手由下向前伸出,手心朝上。 6. 白鹤亮翅:用右手右腿,同时向前迈出一大步,将右手平直向前伸。 7. 左右摆莲:将右手由前向后摆动,同时右脚作内侧旋转动作。 8. 左右摆莲:同上,但换成左手和左脚。 9. 左拗步搂膝拗步:向前踏出一步,弯曲膝盖,将身体重心移

动至前腿上。 10. 左单鞭:类似于第4个动作,但在左侧进行。 11. 手挥琵琶:以左手向右挥拍的动作。 12. 左右十字手:将右手向后挥动,同时右腿作内侧旋转动作。 13. 左右摆莲:类似于第7个动作,但在左侧进行。 14. 左抱虎归山:以左手护胸的姿势。 15. 左摟膝拗步:向前踏出一步,弯曲膝盖,将身体重心移动 至前腿上。 16. 左摄势窝臀:将身体重心移到左腿上,并向左后方弯曲腰部。 17. 左肘底看捶:以左肘向前下方推动。 18. 右云手:类似于第3个动作,但在右侧进行。 19. 单鞭:类似于第4个动作,但在右侧进行。 20. 提手上势:类似于第5个动作,但右手在上方。 21. 白鹤亮翅:类似于第6个动作,但右手在前方伸出。

22. 右摟膝拗步:向前踏出一步,弯曲膝盖,将身体重心移动至前腿上。 23. 右抱虎归山:类似于第14个动作,但在右侧进行。 24. 收势:将身体重心归中,双手放在胸前,回到起始姿势,结束太极拳套路。 以上就是24式太极拳的具体内容。这个套路结构严谨,形式流畅,并注重呼吸控制和身体动作协调。练习这个套路可以增强身体柔韧性、提高身体平衡和全身协调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放松身心、调整呼吸、增加精力等效果。

太极拳24式动作招式详细分解

太极拳24式动作招式详细分解 一、第一组 (一)起势 (1)身体自然伸直,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向前平视。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2)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宽与肩同,手心向下。 (3)上体保持正直,两腿曲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两肘下垂与肩相对;眼要平视。 (二)左右野马分鬃 (1)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到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画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画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及脚内侧,脚尖着地;眼看右手。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右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间朝前;眼看左手。 (3)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到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度---60度),随即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重心再移到左腿;同时左手翻掌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画弧放在左手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着地,眼看左手。 (4)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弓步;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5)与(3)同,左右方向相反。 (6)与(4)同,左右方向相反

24式杨氏太极拳动作分解

24式太极拳拳谱 1、起势动作分解: 左脚开步、两臂前举、屈膝按掌 2、左 右野马分鬃动作分解: (1)左野马分鬃: 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2)右野马分鬃: 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3) 左野马分鬃: 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3、白鹤亮翅动作分解: 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 4、左右搂膝拗步: 动作分解: (1)左搂膝拗步: 转体落手、转体收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2) 右搂膝拗步: 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3) 左搂膝拗步: 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 5、手挥琵琶动作分解: 跟步松手、后坐挑掌、虚步合臂 6、左右倒卷肱动作分解: (1)右倒卷肱: 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2) 左倒卷肱:

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 虚步推掌(3)右倒卷肱: 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 虚步推掌(4)左倒卷肱: 7、左揽雀尾动作分解: &右揽雀尾动作分解: 转体扣脚、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 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9、单鞭动作分解: 转体扣脚云手、勾手收脚、转体迈步、弓步推掌 10、云手动作分解: (1)云手: 转体扣脚、转体撑掌、转体云手、撑掌收步(2)云手: 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3) 云手: 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 11、单鞭动作分解: 转体勾手、转体迈步、弓步推掌 12、高探马动作分解: 跟步松手、后坐翻掌、虚步推掌 13、右蹬脚动作分解: 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 虚步推掌 转体撤手、抱球收脚、迈步分手、 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

24式太极拳图解及讲解

二十四式太极拳(一)图解 第一式:起势 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②两臂慢慢向 前平举,两手 高与肩平,与 肩同宽,手心 向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 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 眼平看前方。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 垂,手指自然微去。屈膝松腰,臀部不 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两臂 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

(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野马分鬃式的弓步,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线两侧,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动作进行的中线为纵轴,其两侧的垂直距离为横向)应该保持在10-30厘米。 第三式:白鹤亮翅 ①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眼看左手。②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先向右转,,面向右前方,眼看右手;然后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再微向左转,面向前方,两手随转体慢慢向右上、左下分开,右手上提停于右额前,手心向左后方,左手落于左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平看前方。 要点:完成姿势胸部不要挺出,两臂都要保持半圆形,左膝要委屈。身体重心后移和右手上提、左手下按要协调一致。 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

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动作分解口令

一、起式(一) 1 、左脚开立,与肩同宽。 2 、两臂掤举,达于肩平。 3 、沉跨按掌,落掌跨旁。 二、野马分鬃 1 、旋跨揽掌,丁步抱球。 2 、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3 、坐步翻掌,扣步揽园。 4 、丁步抱球,合气化一。 5 、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6 、坐步翻掌,扣步揽园。 7 、丁步抱球,合气化一。 8 、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三、白鹤亮翅 1 、跟步抱球,合气化一。

2 、重心后坐,分靠列採。 3 、左脚点地,虚步亮掌。 四、搂膝拗步 1 、旋跨摆掌,收脚举臂。 2 、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3 、坐步转跨,收脚举臂。 4 、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5 、坐步转跨,收脚举臂。 6 、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1 、按掌跟步,坐步捋带。 2 、转腰拧跨,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 1 、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2 、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3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4 、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5 、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6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7 、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8 、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9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10 、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11 、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12 、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七、左揽雀尾 1 、转腰展臂,丁步抱球。 2 、猫步前探,弓步掤臂。 3 、沉胯翻掌,坐步斜捋。 4 、转腰搭腕,弓步前挤。

5 、坐步分掌,沉跨採按。 6 、弓步推按,松胯沉气。 八、右揽雀尾 1 、转腰坐胯,扣脚捋带。 2 、丁步抱球,实左虚右。 3 、猫步前探,弓步掤臂。 4 、沉胯翻掌,坐步斜捋。 5 、转腰搭腕,弓步前挤。 6 、坐步分掌,沉跨採按。 7 、弓步推按,松胯沉气。 九、单鞭 1 、转腰坐胯,扣脚捋带。 2 、丁步抱球,猫步勾手。 3 、转腰绷臂,弓步推按。 十、云手

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图解)与十大要领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分解 (一)起势(六)左右倒卷月厷 1.转体勾手 1.两脚开立(左式) 2.转体迈步(二十)闪通臂 2.两臂前平举 1.转体撤手 3.弓步推掌 1.提手收脚 3.屈膝按掌 2.提膝屈肘(十二)高探马 2.迈步分手 (二)左右野马分鬃 3.退步错手 1.跟步松手 3.弓步推掌 (左式) 4.虚步推掌 2.后坐翻掌(二十一)转身搬拦捶1.抱球收脚(右式) 3.虚步推掌 1.转身扣脚 2.转体迈步 1.转体撤手。(十三)右蹬脚 2.坐身握拳 3.弓步分手 2.提膝屈肘 1.穿掌提脚 3.踩脚搬捶 (右式) 3.退步错手 2.迈步分手 4.转体旋臂 1.后坐翘脚 4.虚步推掌 3.弓步抱手 5.上步拦掌 2.抱球跟脚(左右重复一次) 4.跟步合抱 6.弓步打拳 3.转体迈步(七)左揽雀尾 5.提膝合手(二十二)如封似闭4.弓步分手 1.转体撤手 6.蹬脚撑掌 1.穿掌翻手 (左式) 2.抱球收脚(十四)双峰贯耳 2.后坐收掌 1.后坐翘脚 3.迈步分手 1.收腿落手 3.弓步按掌 2.抱球跟脚 4.弓腿捧臂 2.迈步分手(二十三)十字手 3.转体迈步 5.转体伸臂 3.弓步贯拳 1.转体扣脚 4.弓步分手 6.转体后捋(十五)转身左蹬脚 2.弓腿分手 (三)白鹤亮翅 7.转体搭手 1.转身扣脚 3.坐腿扣脚 1.跟步抱球 8.弓步前挤 2.收脚合抱 4.收脚合抱 2.后坐转体 9.后坐收掌 3.提膝合手(二十四)收势 3. 虚步分手 10.弓步按掌 4.蹬脚撑掌 1.翻掌前撑 (四)左右搂膝拗步(八)右揽雀尾(十六)左下式独立 2.分手下落(左式)同左式,方向相反 1.收脚勾手 3.收脚还原 1.转体落手(九)单鞭 2.蹲身仆步 2.转体收脚 1.转体扣脚 3.转身穿掌(注:以上分解仅供参考)3.迈步屈肘 2.勾手收脚 4.弓步起身 4.弓步搂推 3.转体迈步 5.提膝挑掌 (右式) 4.弓步推掌(十七)右下式独立 1.后坐翘脚(十)云手同左式 2.转体跟脚(云手1)(十八)左右穿梭 3.迈步屈肘 1.转体扣脚(左式) 4.弓步搂推 2.转体撑掌 1.落脚收手 (左式) 3.转体云手 2.报球跟步 1.后坐翘脚 4.撑掌收脚 3.迈步滚球 2.转体跟脚(云手2) 4.弓步推架 3.迈步屈肘1.转体云手(右式) 4.弓步搂推2.撑掌出步 1.后坐翘脚 (五)手挥琵琶3.转体云手 2.3.4.同左式 1.跟步松手4.撑掌收脚(十九)海底针 2.后坐挑掌(云手3同云手2) 1.跟脚松手 3.虚步合臂(十一)单鞭 2.后坐提手 3.虚步插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