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意象主义的诗学主张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辨析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辨析象征主义与意象派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两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它们在诗歌创作中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主题、手法和风格等方面对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进行辨析,并探讨它们在诗歌创作中的不同特点。
首先,我们来看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强调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通过抽象、含蓄的表达方式传达出内心深处的感觉和思想。
象征主义诗歌的主题多涉及超脱现实世界的精神层面,如爱情、宗教、生死等。
诗人通常使用各种象征符号来代表这些主题,以诗歌形式表达出内心的追求和思考。
与象征主义相比,意象派更注重感官的刺激和形象的直观呈现。
意象派诗歌的特点是以形象和意象为中心,通过感官的刺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诗人通过直接描写事物的外观和感觉,通过感官的描述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意象派诗歌的主题通常是生活中的日常场景和事件,如大自然、城市、人物、动物等。
在手法和风格上,象征主义和意象派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象征主义强调意义的暗示和象征的运用,诗歌常以寓言的形式出现,语言和修辞手法较为复杂。
与之相比,意象派更注重形象的直观呈现,追求简洁、明确的语言风格。
意象派诗歌通常采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描写,以及独特的意象组织方式,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虽然象征主义和意象派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致力于挖掘诗歌的深层意义和情感表达。
无论是象征主义的隐喻和抽象表达,还是意象派的形象描写和感官刺激,都是为了通过诗歌来传达诗人的内心体验和思想感悟。
这两种流派都试图超越表面的现实,探索人类存在的更深层次,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
总之,象征主义与意象派是两个在20世纪初期兴起的重要诗歌流派。
虽然它们在主题、手法和风格上存在差异,但都在传达诗人内心感受和思想意义上具有共同的追求。
通过对象征主义与意象派的辨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创作中的不同艺术表达方式,拓展对诗歌之美的理解。
诗歌的艺术魅力:意象派诗歌分析
诗歌的艺术魅力:意象派诗歌分析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通过丰富的语言表达,传达出深远的情感和思想。
在众多的诗歌流派中,意象派诗歌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丰富的意象给读者带来了无限的美感和艺术享受。
本文将围绕意象派诗歌展开分析,深入探讨它的艺术魅力。
意象派诗歌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诗歌流派,它强调通过意象的运用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意象派诗歌以其独特的意象表现方式成为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
意象派诗人运用生动而具体的形象、色彩和声音等元素来传达情感和思想,使诗歌更具有视觉、听觉和情感上的冲击力。
首先,意象派诗歌通过鲜明的意象给读者带来视觉感受。
意象派诗人善于刻画事物的细节,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仿佛亲身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场景当中。
例如,美国著名诗人埃兹拉·庞德在他的诗集《破碎的玻璃》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都市的繁华和喧嚣,让读者感受到城市的活力和多样性。
其次,意象派诗歌通过生动的色彩运用传递情感。
色彩在诗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直接触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例如,法国诗人保罗·魏格尔的诗集《印象派》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描写,通过色彩的变化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界的独特感受。
这些鲜明而具体的色彩描述,使诗歌变得生动有趣,并诱发读者的联想和情感体验。
此外,意象派诗歌还通过声音的运用营造出丰富的听觉体验。
诗歌在语言使用上追求韵律的和谐和音乐的美感,以此来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例如,英国诗人T·S·艾略特的《荒地》中运用了丰富的音韵和节奏,使诗歌充满了音乐般的节奏感,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在感受着随之起伏的节奏。
意象派诗歌还以其开放性和多义性给读者带来了诗歌阅读的无限想象空间。
由于意象派诗歌通常不直接说明诗歌的主题和中心思想,而是通过意象的营造来让读者自行解读和感受,因此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思考来赋予诗歌更多的内涵和意义。
这种开放性的表达方式,既给了读者思维的自由,又为诗歌赋予了更广阔的意义空间。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论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论意境、意识流、意象是三个有关深层文艺心理的课题。
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志与客观环境互感的抒情艺术氛围;意识流是精神特质,是文本中所呈现的以非理性、非逻辑性为特征的真实心理流程[1];而意象是以独特的审美表现创造出的具有双重意义的艺术形象。
对于意象理论的研究,近二十年来间有著述,对意象的概念、意象的分类、意象的组合、意象与意境的关系等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而于本文多有启发。
但是迄今为止的意象理论研究尚远未深入,尚不足以搭成意象理论体系的框架,缺乏对鉴赏和创作的指导功能。
弥补这些不足,正是本文希望能达到的目的。
一、意象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国古代没有系统的意象理论,甚至连古人著述中的“意象”二字,在词汇意义和语法类别上都有不同。
比如,刘勰说:“独造之匠,窥意象而运斤”[2],“意象”指匠人想象中应该切入的点。
王昌龄说:“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3],“意象”指意识所要搜寻的物象,没有寻到,才说“(思)未契意象”。
以上两个“意象”都是名词性词组。
清人叶燮说:“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者也”,又说:“划然示我以默会想象之表”[4],“意象”与“想象”同义,是动词。
与我们所说的意象概念相一致的言论到了明代大量出现。
郝敬在阐释赋比兴时说:“托于物为比,比者,意之象。
故曰:铺叙括综曰赋,意象附合曰比,感动触发曰兴。
”[5]李东阳曰:“意象具卒,始为难得。
”[6]何景明说:“意象应曰合,意象乖曰离。
”[7]“意之象”就是诗人之意所赖以寄托的物象,“意象”就是意和象。
大量使用意象这一术语并且解释得最清楚的是陆时雍的《诗镜总论》,其评西汉诗劣于《诗经》、《楚辞》曰:“觉意象蒙茸,规模逼窄”。
又曰:“古人善于言情,转意象于虚圆之中,故觉其味之长而言之美也”,“实际内欲其意象玲珑,虚涵中欲其神色毕著”,“《三百篇》赋物陈情,皆其然而不必然之词,所以意广象圆,机灵而感捷也”。
意象派诗歌和诗歌的意象
意象派诗歌和诗歌的意象意象派诗歌与诗歌的意象想象一下,你走进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那里有彩虹般的色彩、风中摇曳的树叶和流淌在空气中的音乐。
这个场景就像是一首意象派诗歌,充满了想象力和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意象派诗歌和诗歌中的意象。
让我们来谈谈意象派诗歌。
意象派诗歌是一种强调感觉和直觉的诗歌形式,它追求的是内心的真实感受,而不是外在的客观描述。
想象一下,当你读到一首诗,你会感受到什么?是画面感还是情感共鸣?这就是意象派诗歌的魅力所在。
它们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那么,诗歌中的意象又是什么呢?简单来说,意象就是诗人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或情感。
比如,“月亮”就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它既可以代表寂寞和思念,也可以象征希望和梦想。
在诗歌中,意象往往具有多重含义,需要读者去细细品味和解读。
举个例子,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里的“床前明月光”就是一个典型的意象。
它不仅仅是指夜晚的月光,更是一种孤独和思乡之情的象征。
当我们读到这句话时,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明月,心中涌起一股对故乡的思念。
这种情感是非常细腻且深刻的,只有通过意象才能更好地传达出来。
除了李白,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诗人的作品中找到许多富有意象的诗句。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有一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这里,“空山”和“新雨”都是意象,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
再比如,杜甫的《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里的“国破”和“城春”都是意象,它们共同表达了一种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意象派诗歌和诗歌中的意象都是非常有趣且富有魅力的艺术形式。
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如果你对诗歌感兴趣,不妨多读一些经典作品,尝试去发现其中的意象之美。
相信你会发现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西方文论笔记(五)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西方文论笔记(五)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前象征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和”论。
认为自然界万物互为象征,组成“象征的森林”,而人的诸感官之间亦相互应和沟通,最重要的是人的心灵与自然界之间也是互为应合、交流的,诗就是这种象征、应和的产物。
故该诗被誉为“象征主义的宪章”。
前期象征主义随着1898年马拉美的逝世而告终。
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保尔·瓦莱里(1871-1945),法国人,1912年出版《旧诗集存》,1912年发表长诗《年轻的命运女神》,1922年出版诗集《幻美集》,其中《海滨墓园》标志着其诗歌创作的顶点。
主要理论著作有《尤帕利诺斯》、《灵魂与舞蹈》、《文学杂集》和三本续集。
象征主义的现实存在第一,象征主义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心灵世界及其内在生命力。
象征主义诗人视现实世界为可鄙的、不真实的,他们力图超越现实而进入超验的心灵世界和“内在生命的实体”,他们感到真切存在的只是“大自然和生命的某些面貌以及人类的某些作品”所赋予的激情,使人能从中汲取“珍贵的感觉、无限丰富的思想以及思想、情感、严谨的幻想的奇妙组合,还有与神秘相连的快感和活力”,并孕育出“应合”的象征主义诗作。
第二,象征主义追求一种“创造读者”的自由的艺术创新。
象征主义诗歌要选择趣味高雅的读者作为对话人,同时要通过形式的探索和实验,打破读者旧的审美习俗和惰性,培养和“创造”出有创造性的新读者。
第三,象征主义诗人虽有文笔、手法、见解、感觉和写作方式及美学理想等许多方面的差异,但他们之间在精神上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与强大的凝聚力,即他们反对只写人类的共相与普遍性,而高度重视个性、个体的内心活动与反应,人之为人的独特性,力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
象征主义的界定:音乐化首先,音乐化是指诗的语词关系在读者欣赏时引起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也即语词与人的整体感觉情绪领域的某种和谐合拍的关系。
第三讲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再次,瓦莱里强调诗应追求超越个人的无限、普遍的 价值。
瓦莱里认为诗不能满足于追求个人的价值,哪怕是对 个人具有‚无限价值‛的东西。他心目中的文学的
‚铁的规律‛乃是追求人类的普遍价值。而诗歌要表
瓦莱里的文学理论、批评活动主要活跃在20—30年
代,主要著作有《灵魂与舞蹈》(1923)、《文学杂
集》(1924)等,他的诗歌评论文章死后被收入《瓦 莱里选集》第7卷《诗的艺术》中。
瓦莱里是法国后期象征主义诗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1.象征主义的现实存在
象征主义诗歌在法国活跃了半个多世纪。
象征派内部在美学观点上并不一致,而且有人还否认
波德莱尔十四行诗《应和》
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 和”论,认为自然界万物互为 象征,组成“象征的森林”, 人的感官之间亦相互应和沟通,
人的心灵与自然界之间也是互
为应和、交流的,诗就是这种
象征、应和的产物。故该诗被
誉为“象征主义的宪章”。
“象征主义”概念的提出是希腊诗人让· 莫雷亚斯。他
于1886年发表《象征主义宣言》,正式用“象征主
度的一致性和凝聚力。 象征主义诗人虽有文笔、手法、见解、感觉和写作方 式及美学理想等许多方面的差异,但他们之间在精神 上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与强大的凝聚力,即他们反对 只写人性的共相与普遍性,而高度重视个性、个体的
内心活动与反应,人之为人的独特性,重建个体的精
神历史。
2.象征主义的界定:音乐化
对于象征主义诗歌的界定,瓦莱里同其前辈及同时代
再次,音乐化还包含诗的语言的音乐化,“要做到
论意象派 赵毅衡
学习,而时间白色的翅膀飞走了,
这不是让人高兴的事。
《诗章》第七十五章
这个“白色的翅膀”是他从習字分化出来的。《诗经·大雅·崧高》首句:“崧高维岳”被他译成:
高高地,盖满松林的山峰,充满回音……
人群中 出现的 这些脸庞:
潮湿黝黑 树枝上的 花瓣。
评者认为这是明显地想追求方块字意象脱节的效果。15另一种是拆成短行的方法,这在意象派诗人中十分盛行。而威·卡·威廉斯这首诗把每行压到只剩一个词(而且大部分是单音节词),似乎走极端,但实际上是实践了庞德的想法。
显然,他是从“莫”(暮)字中得到启发。类似的例子使评家说他写此诗时“处在中国诗决定性的影响之下”⑩。
二、“脱节”
一九一三年意象派诗人弗林特在《诗歌》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著名的意象派三原则,要求“绝对不用无益于表现的词”。这条过分严酷的原则,意象派诗人自己也无法贯彻初衷,所以后来再不见提起。但是汉语古典诗歌,由于其特别严谨的格律要求以及古汉语特殊的句法形态,往往略去了大部分联结词、系词以及各种句法标记,几乎只剩下光裸裸的表现具体事物的词。这样,中国古典诗歌就取得了使用英语的意象派无法达到的意象密度。这种情况,使意象派诗人十分兴奋。但接着就出现了如何把中国诗的这种特殊品质引入到英语中来的问题。庞德这样翻译李白的诗《古风第六》中“惊沙乱海日”一句:
《槐花盛开》
就在
那些
翠绿
坚硬
古老
明亮
折断的
树枝
中间
白色
芳香的
五月
“崧”字中,被他抓出了“松树”与“山”,而“岳”中被他挖出了“言”。这句诗挺美的,只是作为翻译未免太过。幸好,庞德翻译著名的《汉诗译卷》时,还未能自己辨认汉字,只是根据别人的注释翻译,所以没有过分失真。
意象派诗:走向孤独和诚实
意象派诗:走向孤独和诚实二十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诗有两大为世人熟知的运动或者说流派:一是表现派,一是意象派。
表现派主要由一群德语系诗人推动,意象派则由以弗里特、休姆为主的一群英诗人发起,后来又由游历于英国的美国诗人庞德和爱米·罗厄尔大力推广。
这两派诗虽然风格相异,但都能在现代美术中能找到自己的对应。
表现派诗对应于表现派美术,意象派诗则对应于印象派的画。
它们之间的区别从命名上就可以看得清楚。
对于表现派来说,无论是表现派的诗、美术、还是电影中的布景都强调设计(而非再现)的价值。
因此关键词“表现”指的是一种创作或营造技巧。
而意象派与印象派则因其采用的创作材料而得名,从其名称也可以看出来。
表现派要比意象派更现代一些,对传统的反判更彻底。
但是当表现派已被人们抛弃之后,现在仍然有人在实践一种改良或修正了的意象派。
1意象派运动比较有趣的地方是它是一个纯粹的诗歌运动但更像是一种具有传奇性的政治运动。
它有咖啡馆秘密集会,有召集人,有纲领文件,有以启发大众为目的的行动,有媒体造势宣传,有年度报告式小册子(即意象派诗人的年度诗集),有组织成员间的大量通信,以及成员之间激烈的路线党争等等。
所以要研究意象派是一件很容易得到确切结论的事情。
而且在诗歌史上,从来没有一种诗学流派能像意象派那么清晰明了的摆在读者面前。
而且因其明晰精炼,它的出现曾经让当时还非常年青的大诗人T.S.艾略特感到非常振奋,他后来回顾说:“意象派使我们充满了希望,甚至当它本身还并非十分完美的时候,它似乎预示了一种形式:十分完美的诗能够在这个形式中写出。
”因此意象派的成功首先在于其建构了一个完整而明晰的诗学,此诗学以规则代替了技巧,其规则简洁明了,极易推广。
意象派诗学主要由三条主规则构成。
这三条规则由英国诗人F.S.弗里特发表在由艺术批评家哈莉特·芒罗创办的《诗刊》上:一,直接处理无论主观的或客观的“事物”。
二,绝对不用任何无益于表现的词。
浅议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
浅议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作者:马思钰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6期摘要:埃兹·庞德在20世纪的英美文坛中举足轻重,他倡导的意象派诗歌运动大开英美现代诗歌的先河。
他通过大量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将中国传统诗歌引入西方现代派文化当中,对美国新诗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意象主义的思想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与中国古典诗歌之“意象”契合,两者既有学习与借鉴,也存在着某些曲解。
关键词:意象派;中国古典诗词;文化异质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7-0265-01庞德是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领袖和理论家,针对占据英国诗坛极具感伤意味的浪漫主义诗歌,发起了“意象主义诗歌运动”。
庞德及意象派诗人奉行“诗歌创作三原则”,一致要求诗歌的意象应该是硬朗、清晰,着重用视觉意象引起联想,表达瞬间的真实感受,强调描述的意象要能表现瞬息间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以获得超越时间与空间界限的自由之感。
一、庞德与意象主义诗论意象的基本结构是主与客、情与景的内在统一,结合形式侧重客观性,类似中国古代诗论的“兴象”。
而对事物瞬间、直接、完整的审美直觉则是其生成机制,并由此产生了诗歌意象多义、简约和永不重复的独创性。
意象主义诗派十分重视诗歌的音乐性以及情感性,对诗歌的要求是诗歌必须凝缩、简练、含蓄,不必过多追求形式与韵律。
从希伯来圣诗到希腊诗歌再到中国的古典诗歌,意象派具有广阔的研究视野。
基于此,意象派从众多的诗歌流派中总结出来他们认为正统的创作原则。
意象主义的出现使西方诗歌体现出一种全新的诗歌理念和美学趣味。
二、中西方意象观念的契合20世纪初,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的残酷彻底摧毁了文人对西方文明的信心,陷入发展的困惑。
庞德作为极有时代使命感的知识分子,积极寻求新的文学表达方式帮助人们走出文化的困境,时代大背景给予了庞德特定的审美期待。
庞德发现中国诗人重视对个人理想抱负的表达和人生主题的宏大表现,诗歌大都反映远大的经时济世抱负,这对于摆脱维多利亚式的无病呻吟、含混不清的诗风,改变时代文学风气,进而推动英美诗歌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论
Hale Waihona Puke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u a fXiy n rc l rlC l g o r l o n a gAgiut a ol e n u e
Vo . 1 No 2 12 .
J n 2 1 u .0 1
庞 德 的意 象主 义 诗 论 与 中国 古 典诗 歌 意 象 论
如希尔达 ・ 杜丽特尔那首著名的《 利特》 发 奥 (
表于《 诗刊》 93年第 4期 , 11 首次出现 H D “ . . 意象主 浪漫主义诗歌末流那些伤感造作 、 空洞冗长 的诗歌 , 义者 ” 这一 名词 ) : 打破了传统诗歌在题材上的限制 , 更新了诗歌表现的 翻腾 吧 , 大海— — 翻腾起 你尖 尖 的松 针 , 形式 , 对现代诗歌产生了重大影 响。 把你巨大的松针倾泻在我们的岩石上 , “ 意象主义” 的正式提 出是 2 0世纪初 叶, 其独创 把 你 的绿扔 在 我们 身上 , 的核 心范 畴 是 “ 象 ” 意 。对 意 象 的 阐释 , 中体 现 了 集 用你池 水 似 的杉 覆盖 我们 。 庞 德 的诗学 主 张。庞 德 认 为 :一 个 意象 是 在 瞬 息 问 “ 这 是 一首 典 型 、 美 的 意象 诗 , 庞德 誉 为 意 象 完 被 呈现的一个理性和感情 的复合体 。 这个定义包 含着 ” 派的登 峰 造 极 之作 : 客 观——毫 不 滑来 滑去 ; “ 直 意象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 , 内层是“ , 意” 是诗人主体 接— — 没有 滥用 的 形 容 词 , 有 不 能 接 受 检 验 的 比 没 理性与感情的复合或“ 情结” 外层是“ , , 象” 是一种形 喻 。它 是直 率 的谈 吐 , 和希 腊人 一 般 直 率 。 虽 然 , ” 这 象 的“ 现 ” 两层 缺 一 不 可 。庞 德 用 意 象 这 个 审美 呈 , 首诗没有了传统诗歌的明喻或象征 , 也不再是一般的 范畴将二者融合 , 使意与象在诗歌 中化合为同一个复 叙述 或抽 象 的说教 , 而是 直 截 了当 地 呈 现事 物 , 唤起 合 的视觉形象 , 把物象的外在形态特征和内在审美意 形象 : 大海就是 松林 , 松林 即是大海 , 诗题 “ 奥丽特” 蕴与创造者主观的情感体验 的外化形态有机 的同一 ( 希腊神话中的山林守护女神) 把这两个精确的意象 化 。在一个意象 中, 原来作用于视觉的物象变为了审 融合在一起。诗中意象本身就是语言而非装饰 , 具有 美化、 情态化的形象 , 而原本无形的创造者的情感体
论意象主义的诗学主张
论意象主义的诗学主张意象主义是一种浓缩性极强的诗歌形式,其在节奏、选材、语言、意象的提出和处理方面的艺术主张和审美意识都体现出意象主义对传统诗歌诗学的反叛,而这种革新又很好地配合了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主题表达。
标签:意象主义;诗学;革新一意象主义是指发生在1912年至1917年间反对盛行于19世纪的诗歌创作技巧和价值取向的一场诗歌创作革新运动,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开端,其目的是要把英美诗歌从讲究修辞和机械呆板的节奏中解放出来,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现代派诗歌的发展。
作为一个在新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下发展起来的诗歌运动,意象主义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912年至1914年间为前期,1914年至1917年间为后期。
前期主要是由埃兹拉·庞德主导,而后期则主要由埃米·罗威尔组织。
作为这一诗歌运动的倡导者和理论家,庞德提出意象是“在瞬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并明确地提出意象主义诗歌创作的几个“禁忌”,在理论和实践上促使意象主义诗歌创作能够最终形成一种运动[1]。
从持续时间上来看,意象主义是一个寿命较短的诗歌运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后期,由于由罗威尔领导的新意象主义与庞德领导的旧意象主义之间在创作理念上有一定差异的存在,庞德离开了他所领导的意象主义运动而另创旋涡主义。
本质上来说,意象主义诗歌存在着某种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在创作中刻意追求意象的呈现,过分强调简洁、紧凑、精确、硬朗和不加修饰,从而将自己陷在预设的圈子内而难有所为。
同时,意象诗过于短小精悍,片面强调所谓客观和意象的绝对清晰和明确,气魄不够宏大,难以表现博大精深的社会和人生内容。
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意象主义运动没有得到充分、健康发展便走向消亡的一个社会原因。
但是,意象主义运动的文学价值和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足以改变而且也确实改变了20世纪的英美诗歌创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象主义诗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奏响了英美现代诗的新乐章,掀开了英美诗歌崭新的一页。
意象主义
意象主义imagism ['imidʒizəm] n.意象派,意象主义:在20世纪早期由英美诗人发起的反对维多利亚式伤感主义的一场文学运动,主张使用自由体、普通的语言模式和清晰具体的影象。
中文名意象主义外文名imagism创始人埃兹拉·庞德等实质内容反维多利亚式伤感主义别称意象派A literary movement launched by British and American poets early in the 20th century in reaction against Victorian sentimentalism that advocated the use of free verse, common speech patterns, and clear concrete images.简介意象主义:1912年在伦敦由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amy lowell等人创始,这些诗人不喜欢上层社会的雅诗,无论主观些还是客观些,他们都主张运用朴实精确的视觉意象来清晰明澈地表达诗歌内涵,他们相信在自由诗而非传统诗中诗歌的个性可以得到更佳的表现,诗歌的新韵意味着新思,主题选择也绝对自由。
这些英美诗人的思想灵感有t.e. hulme之文学批评的影响,同时他们又是法国象征主义(symbolism)的继承人,意象主义与象征主义对现代主义诗歌皆影响至深,二者都强调诗歌用词要精确,诗人要勇于求新求变。
不过象征主义与音乐、绘画关系密切,意象主义则倾心于雕塑。
以charles baudelaire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者倡导间接迂回的表达、幻想和灵感,即艺术是现实的逃避。
ezra pound则说象征表述有其固定的结果,就像1、2、7这些数字,意象却似代数里的a、b、x那样具有可变性。
”代表作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女孩》(Girl)杜利特尔(Hilda Doolittle)《不倒的墙》(The Walls Do Not Fall)威廉姆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佩特森》(Paterson)。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7.保尔·瓦莱里的象征主义诗论是什么?(1)肯定象征主义的现实存在。
他从三方面论证了象征主义精神:①象征主义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心灵世界及其内在生命力。
②象征主义追求一种“创造读者”的自由的艺术创新。
③象征主义反对只写人性的共相与普遍性,而高度重视个性、个体的内心活动与反应,人之为人的独特性,力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
(2)瓦莱里的“音乐化”理论:在他看来,象征主义诗歌的本质就在于使诗歌这种语言艺术“音乐化”。
①音乐化是指诗歌的语词关系在读者欣赏时引起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也即语词与人的整体感觉情绪领域的某种和谐合拍的关系。
②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同梦幻世界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外在事物的意象与主体的感觉、心情完全和谐共鸣,交融为一体。
③音乐化还包括诗歌语言的音乐化,要做到音韵谐美节奏合拍,而且要满足各种理性的及审美的条件。
(3)瓦莱里十分重视抽象思维和理性,他认为真正诗人的真正创作条件是区别于梦幻状态的,尽可能越清晰越好。
①瓦莱里强调诗人应有抽象思维能力。
每一个真正的诗人其正确辩理与抽象思维的能力比一般人所想像的要强得多。
这与当时流行的排除诗人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形成鲜明对照。
②瓦莱里认为抽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抽象思维作为诗人的哲学在创作活动中起作用,这是诗歌的象征意味和哲理内涵的来源;二是诗歌的构思过程需要抽象思维的介入和冷静的理性思考。
③瓦莱里强调诗歌应追求超越个人的无限普遍的价值。
(4)瓦莱里的音乐化象征主义诗论一方面比从波德莱尔到马拉美的前期象征主义诗论更为深刻和精细,另一方面也克服了其前辈和同辈诗论中的神秘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倾向,从而把象征主义诗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8.亚瑟·西蒙斯的象征主义诗论是什么?(1)亚瑟·西蒙斯是法国象征主义在英国的主要传播者,其《象征主义文学运动》一书是英国第一部较全面介绍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论著。
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只是分享
008填空题(1)前期象征主义主要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波德莱尔、魏尔兰、兰波和马拉美。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应和”论,该诗被誉为“象征主义的宪章”。
(2)保尔·瓦莱里的象征主义诗论以“音乐化”为核心。
主要著作:《尤帕利诺斯》《灵魂与舞蹈》《文学杂集》(3)亚瑟·西蒙斯是法国象征主义在英国的主要传播者,其《象征主义文学运动》一书是英国第一部较全面介绍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论著。
(4)叶芝把象征分为感情的象征和理性的象征两大类。
主要著作:《诗歌的象征主义》《论文与序言》《探索集》《评论选》(5)意象主义诗论于20世纪初叶提出,标志是庞德提出“意象主义宣言”的诗歌创作三原则。
主要著作:《严肃的艺术家》《罗曼司精神》《怎样阅读》《阅读ABC》等。
(6)意象主义诗论家休姆的主要著作:《沉思录》、《沉思续集》;他还是英美新批评派的先驱人物。
其1915年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一文宣告了浪漫主义时代的终结和新古典主义时代的来临,透露了新批评反对浪漫主义的信息,同时也为新批评派奠定下了理论基调。
009保尔·瓦莱里的象征主义诗论是什么?(1)“象征主义精神”:①象征主义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心灵世界及其内在生命力。
②象征主义追求一种“创造读者”的自由的艺术创新。
③象征主义高度重视个性,人之为人的独特性,力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
(2)瓦莱里的“音乐化”理论:①象征主义诗歌的本质就在于使诗歌这种语言艺术“音乐化”。
②音乐化是指诗歌的语词关系在读者欣赏时引起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
③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同梦幻世界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还包括诗歌语言的音乐化。
(3)瓦莱里十分重视抽象思维和理性:①瓦莱里强调诗人应有抽象思维能力。
②抽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抽象思维作为诗人的哲学在创作活动中起作用,这是诗歌的象征意味和哲理内涵的来源;二是诗歌的构思过程需要抽象思维的介入和冷静的理性思考。
王昌龄的意象论与“主意”诗学
‰ 岫
王 昌龄 的意 象论 与 “ 主 意" 诗 学
一 赵红 菊
内容摘要 : 意象这 一美学概念在刘勰手 中 正式确立, 意境理论开始萌芽。 而唐代王昌龄 、 皎然、 刘 禹锡等人 的深入探讨和 阐发 , 则标 志 着我国诗学 中“ 意境” 说的正式诞生。 王 昌龄的
昌龄 的 主张有 着 某种 暗 合之处 。
( 二) 就诗歌本身而言 , 应是意格为体 , 声
律 为用 。
凡作诗之 体 , 意是格 , 声是律 , 声辨 而律
清, 格律 全 , 然后 始有调 。
我 国诗学 中“ 意境” 说的正式诞生 。其 中, 王昌
龄 是不 可 或缺 的一 个重 要 环节 。
先, 假象在后的观点 , 符 合 文 学 及 诗 歌 发 展 的
在此前提下 , 评价诗歌 的标准不是从声律
语言出发 , 而是 以 “ 意” 为 尺度 , “ 一句见意” 者
不断丰富, 深刻 , 渐趋成熟 、 完善。直至近代学
I 口
I 醯 l 曲
者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 中拈 出“ 境界” 一词 , 终 使“ 意境” 理论达到顶峰 。追根溯源 , 从理论上 明确提 出诗歌“ 意境” 的概念 , 并加 以探讨的 , 应是唐代 的王 昌龄 、 皎然 、 刘 禹锡 、 戴叔伦 、 权 德舆等作家 、 诗歌理论家。 他们的论述 , 标志着
“ 发 言 以当 , 应 物便 是 。” 他还 பைடு நூலகம் : “ 夫 文 章兴作 ,
食, 凿井而饮” 即为格 高 , 而沈休文“ 平 生少 年
日, 分手易前期” 则 属 格 下 之 例 。王 昌龄 还 提 出: “ 诗本 志 也 , 在 心 为志 , 发 言 为诗 , 情 动 于 中
象征主义和意象主义诗论的比较研究
主客观 的有机统一 以及和谐 , 诗人 注重对所 见事物的直接 的, 具 了情景交融。
三、 诗学 审美效 果和 审美要求
产生又受到后象征 主义 的影响 , 加之 , 二者作为西方现代 主义诗 象的描写 , 因此意象派诗歌直抒胸臆 , 不漏声 色地寓情 于景实现
象征主义和意象主义诗 论 的比较研究
万 木 春
( 沈阳师范 大学外 国语学院 ,辽宁 沈阳 1 0 0 3 1 ) 【 摘 要】象征 主义和 意象派都对 西方现代诗 学的发展 做 出了重要贡献。二 者都 强调诗歌意 象的重要性 , 都反对伤感空泛的浪漫主义 和过分强调现 实的维多利 亚文学 。 都主张诗人 的“ 意” 应该通过“ 象” 表达 出来。但 是二 者在哲 学基础 , 诗 学特征 , 诗 学效果 , 审美要 求 ,
艺术 之邦 的法 国, 后来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以及美 国。 象征主义 根据时间的前后 , 以及 诗歌理念 发展的不同阶段 , 分为前象征主
义和后象征主义 。2 O 世纪初期 , 在后象征主义的影 响下 , 英美 出 现 了一个 与象征 主义诗学主张相似 的一个流派——意象派 。 由于象征主义和意象派产生 的历史时 间相交融 ,意象派 的
由于象征主义倡导诗人创作应该避免描绘客 观事 物的具体 轮廓 , 应采取若 明若 暗扑朔迷离 的朦胧感 , 创 造一种神秘 莫测的 诗意空 间。跳跃 的思维 , 宏 大的叙事空间 , 让读者难 以捉摸 , 因此 象征主义诗歌 比较晦涩难懂 。但是正是因为这些特征 , 象征 主义 诗 歌能够把诗人各个层面的主观感情淋漓尽致的得以传递 。象 征主义“ 意在象外 ” 的诗 学效果给读 者提 出了反 复研 读诗 歌 , 冷 静思索之后达到顿悟获得诗歌真谛诸如此类 的审美要求 。 然而意 象派强调 主观和客观 的统 一 , 寓情于景 , 情景 结合 , 诗人致力 于瞬间感受和点滴印象的传递 。意象主义轮廓清晰 , 线 条明朗 , 色 彩鲜 明以及 “ 意在象 内” 的审美效 果 , 读者只需要 把握 意象本 身 , 透过具象感受诗人 的内心 。 四、 文学地 位和影 响 无论是象征主义还是意象派都成功构建 了一个全新 的诗学 空间 , 都对西方现代史学 的发展和繁荣起到 了不可替代 的作用 。 但是象征主义 的发展 时间较意象派更加久远 ,并且象征 主义对 后来文学领域包括诗 歌 , 小说 , 戏剧 等几乎所 有的派别 都有着更
第一章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1.关于象征的内涵
2.叶芝对象征主义诗歌的美学风格提出了具体 要求。
1.2.2 感情的象征和理性的象征
叶芝象征主义理论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他把象征 分为感情的与理性的两类,并论述了两者的关系。 所谓“感情的象征”,即“只唤起感情的那些象 征”; 而“理性的象征”则“只唤起观念,或混杂着感情的观 念”。 在叶芝看来,只有两者结合,即包含着感情象征 的理性象征才能充分发挥象征的无穷魅力。
1.2 叶芝的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象征论
1.2.1 象征的内和象征主义美学风格
叶芝的象征主义理论是与他的诗歌批评紧密结合
在一起的。他把布莱克的诗作看成一个“象征体系”, 并 提出诗歌的“隐喻符号”与象征的“玄想符号”的区别 在于 “后者被编织到一个完整的体系中” 。
叶芝在1900年发表的《诗歌的象征主义》一文中 对象征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他认为,象征主义体 现在包括绘画、雕塑、文学在内的各种艺术样式中。
1.2.3 在理性与神迷结合中创造象征
叶芝的象征主义理论是主张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 合的 。 一方面,叶芝认识到诗歌象征的创造,往往有着 非理性的、神秘的一面。 另一方面,叶芝更强调理性在孕育灵感和象征时的 作用。
1.3 庞德、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
1.3.1 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
庞德意象主义在诗学、美学上值得重视的观点和 主张: 首先,意象主义独创的核心范畴是“意象”。 其次,庞德还对意象的创造和接受作了心理分析。
1.1. 2 象征主义的界定:音乐化
对于象征主义诗歌的界定,瓦莱里是独特的“音
乐 化”论。这里,关键在于他对音乐化的独特理解和阐释。 首先,音乐化是指诗的语词关系在读者欣赏时引起 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也即语词与人的整体感觉 情绪领域的某种和谐合拍的关系。 其次,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同梦幻世界有某种内 在的联系。
庞德、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
庞德、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意象主义”的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初叶。
庞德将道利特尔和奥尔丁顿的是以“意象主义者”的名义发表在他编辑的《诗刊》1913年第4期上,并在第6期上发表《回顾》一文,提出他与两人一致奉行的诗歌创作三原则:“1.对于所写之‘物’,不论是主观的或客观的,要用直接处理的方法。
2.决不使用任何对表达没有作用的字。
3.关于韵律:按照富有音乐性的词句的先后关联,而不是按照一家节拍器的节拍来写诗。
”这“三原则”后来被称为“意象主义宣言”。
庞德的“意象”定义:(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超出了西方的传统,接受了许多东方的审美原则,他编译了李白的诗,叫《神州集》。
诗表面是一种形象,没有说理,但实际上却包含着深刻的意蕴。
)(1)“意象”是意象主义独创的核心范畴。
(2)庞德认为:“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出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
”(按:亦释“情结”)。
(3)这个定义包含着意象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内层是“意”,是诗人主体理性与感情的复合或“情结”。
外层则是“象”,是一种形象的“呈现”,两者缺一不可。
庞德接受了表现主义的某些观点,把诗看成主要是思想感情的表现,特别是感情的表现。
“诗歌是极大感情价值的表述”,同时,“情感是形式的组织者”,诗的韵律、节奏等形式是靠感情组织起来的。
可见,他强调的是主体思想或理性与感情的交融、结合的“情结”或“复合体”,这也可以说是意象之“意”。
庞德还对意象的创造和接受作了心理分析,精辟地指出,正是意象“这种‘复合体’的突然呈现给人以突然解放的感觉;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的感觉,一种我们在面对最伟大的艺术品时经受到的突然长得了的感觉。
”所以他认为“一生中能描述一个意象,要比写出连篇累牍的作品好。
”与此相关,庞德对诗歌的象征也很重视,这也许多少受到叶芝的影响。
据此,他对诗歌的形式、技巧也有严格要求。
具体来说,在语言运用上要尽量精炼,“不要用国语的字句和不能说明任何东西的形容词”;在韵律安排上,“韵律结构不应当损害语言的形成,或其自然声响、或涵义”,使诗更富有音乐性。
意象诗学与现代汉诗
意象诗学与现代汉诗意象诗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它强调通过意象的运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而现代汉诗则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诗歌形式,它在传统汉诗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思潮和艺术表现手法。
本文将探讨意象诗学对现代汉诗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关系和特点。
一、意象诗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意象诗学是由法国诗人马拉美于19世纪末提出的,它强调诗歌创作应该通过意象的运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意象是指通过感官的形象来传达诗人的内心体验,它可以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的形象。
意象诗学认为,意象是诗歌的核心,通过意象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具体和感性。
意象诗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感官形象:意象诗学认为,诗歌应该通过感官形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感官形象可以使诗歌更加具体、生动和感性,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2. 运用象征手法:意象诗学强调诗歌中的意象应该具有象征意义,通过象征手法来传达更深层次的含义。
象征意象可以使诗歌更加富有内涵和哲理性。
3. 追求意境:意象诗学认为,诗歌应该追求一种独特的意境,通过意象的运用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意境可以使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艺术性。
二、意象诗学对现代汉诗的影响意象诗学对现代汉诗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为现代汉诗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意象诗学强调感官形象的运用,使现代汉诗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多样化。
现代汉诗通过感官形象的描绘,使诗歌更加具体、生动和感性,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2. 拓宽了诗歌的表达领域:意象诗学强调意象的运用,使现代汉诗在表达领域上更加丰富多样。
现代汉诗通过意象的运用,可以表达诗人对社会现象、人生哲理、自然景观等各种主题的思考和感悟,使诗歌更加富有内涵和哲理性。
3. 提升了诗歌的艺术性:意象诗学追求意境的创造,使现代汉诗在艺术性上得到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意象主义的诗学主张意象主义是一种浓缩性极强的诗歌形式,其在节奏、选材、语言、意象的提出和处理方面的艺术主张和审美意识都体现出意象主义对传统诗歌诗学的反叛,而这种革新又很好地配合了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主题表达。
标签:意象主义;诗学;革新一意象主义是指发生在1912年至1917年间反对盛行于19世纪的诗歌创作技巧和价值取向的一场诗歌创作革新运动,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开端,其目的是要把英美诗歌从讲究修辞和机械呆板的节奏中解放出来,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现代派诗歌的发展。
作为一个在新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下发展起来的诗歌运动,意象主义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912年至1914年间为前期,1914年至1917年间为后期。
前期主要是由埃兹拉·庞德主导,而后期则主要由埃米·罗威尔组织。
作为这一诗歌运动的倡导者和理论家,庞德提出意象是“在瞬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并明确地提出意象主义诗歌创作的几个“禁忌”,在理论和实践上促使意象主义诗歌创作能够最终形成一种运动[1]。
从持续时间上来看,意象主义是一个寿命较短的诗歌运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后期,由于由罗威尔领导的新意象主义与庞德领导的旧意象主义之间在创作理念上有一定差异的存在,庞德离开了他所领导的意象主义运动而另创旋涡主义。
本质上来说,意象主义诗歌存在着某种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在创作中刻意追求意象的呈现,过分强调简洁、紧凑、精确、硬朗和不加修饰,从而将自己陷在预设的圈子内而难有所为。
同时,意象诗过于短小精悍,片面强调所谓客观和意象的绝对清晰和明确,气魄不够宏大,难以表现博大精深的社会和人生内容。
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意象主义运动没有得到充分、健康发展便走向消亡的一个社会原因。
但是,意象主义运动的文学价值和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足以改变而且也确实改变了20世纪的英美诗歌创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象主义诗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奏响了英美现代诗的新乐章,掀开了英美诗歌崭新的一页。
二意象主义诗歌体现出明显的有别于传统的创作方法和现代的审美意识。
结合庞德和罗威尔的诗歌创作原则及经典意象主义诗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意象主义的诗歌创作主张。
1.在处理方法上,直接处理主观和客观事物意象诗关键在于表现方式的直截了当,不加任何价值评判,不容许加入作者自己的道德说教和主观评述。
不管作品表现的内容是主观还是客观的,一律都是这样。
被公认为意象派诗歌的代表作的《地铁车站》完美体现了这一主张:“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枝条上朵朵花瓣。
”该诗虽只有两句但却造就了一派别致的视觉冲击,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在该诗中,作者亲眼所见的作为实景的客观意象只有“人群”与“面孔”。
“枝条”与“花瓣”尽管在现实中也是确有其物,实际上却没有出现于触发诗人灵感的巴黎地铁车站,而只是诗人主观想象的结果。
该诗忠实地体现了意象派原则,作者并未僭越其中作任何主观说教,全诗仅在“直接处理”,恰如其分地以具体清晰的意象来表现主观感受。
2.在节奏上,采用音乐性短语来产生韵律节奏意象诗歌要求创造一种新的韵律节奏,作为新的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不沿袭使用表达旧时情绪的旧的韵律。
对于这一点,庞德等人只是提出要用音乐性节奏,不要用“节拍器”的节奏。
这一提法实际上只停留在技巧的层面上。
罗威尔等人提出的主张则更进一步,更深刻一些。
他们不仅仅把韵律节奏看做是一种技巧,而且更把它们看成是一种观念。
自由体并不是作诗的唯一方法,文学创作的目的是为争得一个自由的原则。
诗人的个性在自由体中能得到比在传统诗体中更为充分的表现。
对意象诗而言,新的韵律节奏就意味着新的思想。
3.在语言上,采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但精确的语言,绝对不用无益于表现的词意象主义诗歌大多文字简洁凝练,深受中国古典诗词和日本俳句的影响。
在庞德的小诗《浴缸》只用四行来表达一个意象:“就好比白瓷砖拼凑起来的浴缸,/热水在里面散发热气和变得温凉,/我那骑士般的爱情也慢慢冷却,/哦,我的备受赞美又令人厌弃的女人哟。
”诗人在放热水洗澡时怔怔地望着腾腾热气,脑中猝然闪过一个意念,结果便有了这首诗歌。
从这四句诗中可以看出,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完全叠加在了一起。
意象细致具体,文字简洁真实,日常而普通,但却足以唤醒人们的美感与隽永的回忆。
4.在选材上绝对自由诗人应该不受制于任何社会、传统、道德、宗教等世俗要求,而是要千方百计在诗歌中塑造一种美,美的价值观,美的追求和表达美的意境。
要写一些日常生活中诗人熟悉并感到亲切的题材。
写飞机写汽车都可以,但写得糟糕就不成其为艺术品。
把过去写得再好也不是好作品。
所以诗人要善于捕捉和提炼生活中极其普通和繁琐的事物,发现它的诗意和美学价值所在,并用直接处理的方法忠实、精确地表达出来。
5.提出新的意象,采用并置和叠加意象,原意为人物的雕像。
虽然现在意义大大扩展,但本义仍存,即一种感官经验或者某种可感物体的朴实无华的具体再现。
相对于它在科学和哲学中简单化、概念化进程的意义呈现,作为文艺语言的活跃成分的意象在交流丰富和复杂的感情经验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文艺作品精神本质的一部分。
庞德认为,意象是诗人“最重要的颜料”和诗歌的核心,正因为意象的缘故,诗歌才成为一门在根本上与其他艺术相通,又保留着自己独特性质的艺术[2]。
意象不是明喻、暗喻或象征符号。
所以,找到恰当而简明的一个或一群意象来表达,这是意象派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
借助意象的颜色、声音、动态等特征,可以更好地表达诗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事物的有机结合。
意象主义诗人比较注重意象颜色和声音的结合使用,以此形成对比和直观的视觉印象。
威廉斯的一首短诗有很强的色彩效果:“在雨中,/光亮中,/我看见金黄色的五号,/印在一辆,/火红色的,/救火车上,/它飞驰而过,/猛烈地,/毫不犹豫地,/叮叮当当,/它拉着警报,/车轮轰轰地碾过,/黑黑的城市。
”这首诗突出了金黄色和火红色,跟黑黑的城市背景形成对比,表现了救火车那鲜明的意象,构成一幅色彩鲜艳的画面。
同时诗人也注重声响效果的使用,在这首小小的短诗中,诗人竟用了“叮叮当当”、“轰轰”等声响词来描述救火车急驰而过的情景。
救火车鲜艳的颜色,突出的声响效果,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且意象主义诗人在考虑使用颜色的时候还非常仔细。
为了增强颜色的纯度和饱和度,他们还在诗中使用了雨水的意象来增强色彩感染力。
《红色手推车》有“闪闪发光的雨水”,《伟大的数字》有“雨水和光”。
甚至《地铁车站》中,所使用的意象仿佛起到了颜料的作用。
“花瓣”本身即有色彩,“湿漉漉”有一种鲜明、清新的感觉,“幽灵般显现”赋予脸和花瓣一种苍白、朦胧和虚幻感,而“花瓣”和“面孔”的并置又使面孔有了红润、柔软的色调。
意象主义者对意象的追求,除了强调色彩和声音效果外,他们还非常注重突出意象的动态效果。
庞德的意象主义开始也比较注重静态意象的刻画,强调“瞬间”意象的把握,但是在意象主义发展的后期,特别是当罗威尔取代了他之后,他便转而热衷于“旋涡主义”。
庞德开始称意象为“旋涡”,他说:“意象不仅仅是一种观念。
它是融合在一起的一连串思想或思想的旋涡,充满着活力。
”[3]虽然旋涡主义存在时间不长,也没有巨大的影响,但是这意味着意象主义的一次革新,它赋予传统意象强烈的动态效果,突出表现一种力量,改造了传统静态意象的特点。
庞德称之为意象主义诗歌楷模的希尔达·多利特尔就是一位擅长表现动态意象的诗人,她的诗小巧精致,简洁明快,没有多余的东西,具有“希腊式的硬朗”,带有超然冷峻的美。
她的诗作《炎热》是极富动态意象的代表作。
在这首诗中,虽然描写的是抽象事物,但是诗人使用了大量动词,通过实际动作的描述,把抽象的炎热和风描写成具体事物,炎热甚至变成一个实在的东西,托着水果,磨秃犁头,而风就像斗牛一样把炎热掀翻在一边。
这首诗不仅突破了具体事物意象的限制,还把对抽象事物的描写引入到意象中,把它具体化,是对意象主义的一个大胆创新。
意象派反对诗人介入诗歌抒发感慨,他们借助意象的“叠加”和“并置”等近似于绘画的手段,将读者作为诠释的主体而非教导或倾诉的对象纳入诗歌读解的过程,最终完成意义的建构。
《少女》一诗表现的是一种幻觉,但有一组清新的意象:“你是树,/你是青苔,/你是风中紫罗兰。
/你是个孩子—这么高/而在世界看来这全是蠢话。
”该诗呈现出一个意象群“树-我-你-青苔”,它们之间存在的却只是一种潜意识的关系。
树的意象先与“我”叠加,树的蓬勃生机感染“我”的生命,树液宛如血液流入“我”的肢体,然后又与“你”叠加,再加上青苔与紫罗兰,以树为媒介,沟通了你我,使读者也体验到了“少女-树”的青春与蓬勃生机。
三意象主义是一种浓缩性极强的诗歌形式,短小硬朗、节奏自由、口语味重,是以呈现意象为主旨的自由艺术体裁。
它强调准确、凝练地表现诗人对所见物体或景象的直观印象或瞬间感受,而不加任何主观评论和价值判断。
这种诗歌注重读者的反应,强调读者参与建构的作用,因为诗人的感受不是直接表露出来的,而是靠语言所凝聚的意象暗示给读者。
结合20世纪初西方的社会和文化语境,意象主义的艺术主张和审美意识都体现出该运动对传统诗歌诗学的反叛,而这种形式革新是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题表达相适应的。
参考文献:[1]庞德.回顾[C]//.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08.[2]Marjorie Perloff.Poetic Licence[M].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90:124.[3]黃晋凯.象征主义·意象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