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基础知识点
医学基础生理学知识点汇总
医学基础生理学知识点汇总人体就像一个复杂而精妙的机器,而生理学就是研究这个机器如何运作的科学。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医学基础生理学的世界,了解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细胞的生理功能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其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细胞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内的细胞器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例如,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通过有氧呼吸为细胞提供能量;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高尔基体则负责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分类。
细胞的跨膜转运方式包括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被动转运又分为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则需要消耗能量。
二、血液生理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中含有多种成分,如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维持着内环境的稳定。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其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对人体的氧供至关重要。
白细胞在免疫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类型。
血小板则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
血液凝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凝血因子的参与。
正常的凝血机制能够防止过度出血,而异常的凝血则可能导致血栓形成等疾病。
三、循环生理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
心动周期是指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在这个过程中,心室内压力、容积和瓣膜的开闭状态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血压是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影响血压的因素包括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大动脉弹性等。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心、脑、肾等器官会造成损害。
四、呼吸生理呼吸的过程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肺通气是指气体进出肺的过程,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实现。
肺换气则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其效率受到气体分压差、呼吸膜面积和厚度等因素的影响。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也有各自的特点。
氧气主要与血红蛋白结合运输,而二氧化碳则以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等形式运输。
生理知识点总结期末
生理知识点总结期末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其生命活动的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上的规律的学科,并试图揭示其机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生理学知识点的总结。
一、细胞生理学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能选择性地允许物质进入和离开细胞。
细胞膜中的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起到了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细胞呼吸作用: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基本过程。
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
4. 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通过细胞信号传导网络来接受和传递信息。
包括细胞表面受体和内在信号转导途径。
二、神经生理学1. 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电信号和传导信息。
2. 神经传导:神经传导是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和其它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包括化学传导和电传导两种方式。
3. 突触传递: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的地方,在突触间隙中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来传递信号。
4. 大脑:大脑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控制着思维、感觉、运动等功能。
三、心血管生理学1. 心脏:心脏是泵血器官,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循环。
2.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系统中循环的过程。
方向有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
3. 血压调节:血压通过血管阻力和心脏泵血量的调节来维持稳定。
4. 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机体停止出血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四、消化生理学1.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负责食物消化和吸收。
2. 食物消化:食物在消化道中通过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来分解和降解成更小的分子,便于吸收。
3. 肠道菌群:肠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对人体的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如帮助消化和合成维生素等。
五、呼吸生理学1.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和肺等器官,负责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2. 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通过扩散来完成。
大一生理必背知识点
大一生理必背知识点大一生理学是生物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学科之一、以下是大一生理学必背的知识点:1.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功能(如膜转运、细胞分裂)非常重要。
2.组织学:组织是由细胞组成的,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了解各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人体的组织和器官的运作机制非常关键。
3.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内的控制和协调机构,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必须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传递过程和神经调节。
4.消化系统: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如口腔、食道、胃、肠道)和功能(如消化和吸收)是理解人体的营养需求和能量代谢的基础。
5.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负责气体交换,包括呼吸道(如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
理解呼气和吸气过程、气体运输和肺功能测试至关重要。
6.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
了解心脏的结构、心脏节律和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知识非常重要。
7.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尿管、膀胱和尿道,负责体液排泄和维持体液平衡。
了解肾脏的结构、肾小球的滤过过程和尿液形成机制是必要的。
8.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腺体组成,负责分泌激素,控制人体的生长、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
了解主要的内分泌腺体、激素的作用和调节机制非常重要。
9.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保护人体免受外界病原体的侵害,包括非特异性防御和特异性免疫。
理解免疫细胞、抗体和免疫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免疫机制至关重要。
10.生殖系统:生殖系统负责生殖和生育,包括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了解性腺的结构和功能、生殖周期和控制机制对于理解生殖健康和生殖问题非常重要。
11.生物体内环境稳态:人体内环境稳态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了解体液平衡、酸碱平衡、温度调节和血糖调节等方面的知识是理解身体的调节机制的基础。
生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生理学研究方法的三个水平:整体、器官和系统水平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物质转化&能量转换)、兴奋性(刺激强度、作用时间及变化率)、适应性(行为&生理)和生殖二、内环境:1、体液量(60%体重)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组织液、血浆、淋巴液)2、内环境: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3、稳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相对恒定或处在动态平衡中三、生理功能的调节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特点:快速、短暂、精确种类:非条件反射vs. 条件反射)2、体液调节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的运输,对机体某些组织或器官的活动进行调节特点:缓慢、持久、广泛分类:运距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泌3、自身调节概念:组织器官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是由其自身特性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的过程特点:范围局限、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四、反馈调节系统: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返回作用于控制部分的过程1、正反馈:加速体内某一生理过程完成2、负反馈:维持体内环境稳态第二章细胞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1、分子组成:脂类(磷脂、胆固醇、糖脂分子)、蛋白质(镶嵌蛋白、外周蛋白)、糖类2、结构:液态镶嵌模型,即流动的液态脂类双分子层为基价,其中镶嵌着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少量的多糖分别与类脂和蛋白质结合成糖脂和糖蛋白(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1、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如氧、二氧化碳等影响因素:a.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b.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2非脂溶性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跨膜扩散(1):通过载体蛋白的构型改变完成物质转运,如葡萄糖(G)、氨基酸(aa)等营养物质。
特点:a.高特异性,即某种载体只选择性的与某种物质特异性结合b.有饱和现象,载体数量有限,转运的物质增加到一定限度时,转运量不再增加c.(2):在通道蛋白(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的帮助下完成,如离子特点:通道蛋白的开放和关闭控制着物质的转运a.特异性不高; b.无饱和现象;3、主动转运:非脂溶性物质分子等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谁主动谁耗能),消耗ATP。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基础。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重要的生理学知识点。
一、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1、单纯扩散这是一种简单的物质转运方式,物质从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移动,例如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扩散。
2、易化扩散分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具有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等特点;经通道的易化扩散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
3、主动转运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的代表是钠钾泵,它通过分解 ATP 来实现钠离子和钾离子的逆浓度梯度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依赖于原发性主动转运形成的离子浓度差。
4、出胞和入胞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进出细胞的方式。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静息电位是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主要由钾离子的平衡电位形成。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快速、可逆的电位变化,具有“全或无”特性、不衰减传播和脉冲式发放等特点。
二、血液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1、血浆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溶质,溶质包括血浆蛋白、无机盐、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
血浆蛋白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功能等。
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其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对血液的携氧能力有重要影响。
白细胞具有免疫防御功能,可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过程,分为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
血型和输血也是需要了解的内容。
ABO 血型系统是最常见的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体来划分血型。
输血时要遵循同型输血原则。
三、血液循环心脏的泵血功能是血液循环的核心。
心动周期是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
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机能和调节的一门科学。
它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本文将就生理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细胞生理学、神经生理学、内分泌学、肌肉生理学、消化生理学、呼吸生理学、循环生理学等内容。
一、细胞生理学1. 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具有各种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核、细胞质等。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层,具有选择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中含有多种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共同维持细胞的生存和功能活动。
2. 细胞代谢细胞代谢是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物质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细胞通过代谢来获取能量、合成物质、排泄废物等。
其中,三磷酸腺苷(ATP)是细胞内储存和传递能量的重要物质,在细胞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3.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重要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是有丝细胞在周期中进行的细胞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与有丝分裂不同。
二、神经生理学1. 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等部分。
神经元通过轴突传递神经冲动,树突接受神经冲动,并将其传递给细胞体。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来传递神经冲动。
2. 神经冲动传导神经冲动是神经元内外的电信号,通过轴突传递。
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包括静息膜电位、兴奋阈、动作电位和突触传递等。
在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离子通道和神经递质发挥着重要作用。
3.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是人体的控制中枢。
大脑包括脑干、小脑、大脑皮层等部分,具有感知、运动、思维等功能。
脊髓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是反射活动的场所。
4.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它负责机体的自主调节,控制内脏器官的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生理基础知识点范文
生理基础知识点范文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机能运行规律的科学。
它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医学、农学、药学等应用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
下面将介绍生理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1.细胞和组织学:生理学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是生命的基本构建单元。
细胞内有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器官,如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等。
而多个细胞组合在一起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功能,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等。
2.神经生理学: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
它负责接收和传递各种信号,控制和调节身体的生理活动,包括感觉、运动、内分泌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3.消化生理学:研究消化系统的功能和调节机制。
人体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胰腺等器官,它们负责将食物分解成营养物质并吸收到血液中,同时排泄废物和消化液。
4.呼吸生理学:研究呼吸系统的功能和调节机制。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它们负责吸入氧气,将氧气输送到细胞,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物。
5.循环生理学:研究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调节机制。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它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维持体内的稳态。
6.泌尿生理学:研究泌尿系统的功能和调节机制。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尿道和膀胱等器官,它们负责排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和废物,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
7.内分泌生理学:研究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和调节机制。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激素组成,它负责调节和协调体内各种生理活动,如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和应激反应等。
8.免疫生理学:研究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调节机制。
免疫系统包括淋巴器官、白细胞和抗体等组成,它们负责识别和消除入侵体内的病原体,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9.运动生理学:研究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和生理机制。
运动涉及多个系统的协调工作,如肌肉、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等,它能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并促进整体身体的健康。
生理学基础重点知识
一、名词解释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调节。
即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元的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调节。
3.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细胞的代谢产物)完成的调节,包括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
4.反馈: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
5.负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
6.正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不断加强,直到发挥最大效应。
7.易化扩散: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在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包括“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和“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8.阈强度:固定刺激的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于某一适当值,引起组织或细胞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9.阈电位:能触发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10.局部反应:可兴奋细胞在受到阈下刺激时并非全无反应,只是这种反应很微弱,不能转化为锋电位,并且反应只局限在受刺激的局部范围内不能传向远处,因此,这种反应称为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
其本质是一种去极化型的电紧张电位。
11.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12.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红细胞在第1小时末下沉的速度,即以血浆柱的高度来表示。
13.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14.血型:指血细胞膜上所存在的特异抗原的类型。
通常所谓血型,主要是指红细胞血型,根据红细胞膜上凝集原进行命名。
15.血液凝固:简称凝血,指血液从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16.房室延搁:兴奋通过房室交界时,传导速度较慢,延搁时间较长,称之为房室延搁。
17.期前收缩:如果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心肌受到人工或来自异位起搏点的激动而产生的收缩称期前收缩。
18.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伴有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生理知识点
生理知识点
1.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将营养物质、氧气和激素等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并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
2.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将氧气吸入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3.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营养物质,并将其吸收到血液中供身体使用。
4.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感知和处理外部和内部的信息,并控制和协调身体的各种活动。
5.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各种内分泌腺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分泌激素,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免疫等功能。
6.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形成尿液并将其排出体外。
7. 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包括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合成性激素以及进行繁衍后代的过程。
这些只是人体生理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实际上人体生理非常复杂,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值得深入学习。
如果你对特定的生理领域或主题有更具体的问题,我将尽力为你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1. 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担负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细胞的生理活动涉及到许多基本的生物化学过程,如新陈代谢、细胞分化、细胞信号传导等。
在细胞生理学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细胞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机制和调节,从而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神经生理学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
神经生理学研究了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导和调节机制。
神经生理学还涉及到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如感觉传导、运动控制、自主神经调节等。
3. 呼吸生理学呼吸是生物体的重要生理功能,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呼吸生理学研究了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肺通气和气体输送等生理机制。
4. 消化生理学消化是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身体需要的物质的过程,它涉及到口腔、食道、胃、肠等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生理学研究了消化器官的生理过程和调节机制,以及消化吸收过程中的营养物质转化和代谢过程。
5. 泌尿生理学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排泄系统,它包括肾脏、尿道、膀胱等器官。
泌尿生理学研究了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尿液的形成、排泄和调节机制。
6. 内分泌生理学内分泌系统是生物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包括多个内分泌腺和内分泌激素。
内分泌生理学研究了内分泌腺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内分泌激素在生理调节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7. 循环生理学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输送系统,它通过心脏、血管和血液完成了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输送。
循环生理学研究了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心脏的搏动、血管的张力和血液的循环过程。
总结起来,生理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生物体内多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和功能。
通过生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体内部的生理机制和功能,从而更好地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和医学诊疗的原理。
生理学的研究对于人类的健康保健和医学科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理学基础》第一章 绪论知识重点
1.新陈代谢: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2.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能量代谢。
3.新陈代谢的意义:是机体环境之间最基本的联系,也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终结了。
4.刺激:能引起机体或组织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
5.反应:由刺激引起的机体活动变化。
6.兴奋性: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7.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和腺体组织。
8.机体或组织受到刺激发生反应必须具备3个条件:①足够的刺激强度;②足够的刺激持续时间;③一定的强度-时间变率。
9.阈强度(阈值):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10.阈刺激:刺激强度=阈值的刺激。
阈下刺激:刺激强度<阈值的刺激。
阈上刺激:刺激强度>阈值的刺激。
11.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值呈反变关系。
阈值越小,组织的兴奋性越高,反之越低。
12.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阈强度/阈值。
13.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14.体液:占成人体重的60%,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液和脑脊液等)。
15.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
16.稳态:内环境中各种离子浓度、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理化因素只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波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17.稳态的特点:内环境相对稳定但不固定。
18.稳态的生理意义:如果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新陈代谢将不能正常进行,机体就会发生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19.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2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2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2.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23.反射活动的种类:①非条件反射:与生俱来(吸吮反射、食物反射、防御反射)。
①条件反射:后天学习获得(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24.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准确、时间短暂、局限。
生理常考知识点总结
生理常考知识点总结1. 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理学是研究细胞内部各种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内物质运输和代谢、细胞分裂和细胞凋亡等内容。
2. 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理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动机能等内容。
3. 消化生理学消化生理学是研究消化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酶的作用、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营养物质的利用等内容。
4. 循环生理学循环生理学是研究循环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心脏的构造和功能、心脏起搏和传导、心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压调节和血液循环、血液的成分和功能等内容。
5. 呼吸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是研究呼吸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过程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机制、气体交换和调节、呼吸运动和呼吸中枢的调节等内容。
6. 泌尿生理学泌尿生理学是研究泌尿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机制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生成和组成、尿液的排泄和调节、体液平衡和电解质的调节等内容。
7. 内分泌生理学内分泌生理学是研究内分泌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内分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内分泌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内分泌激素的作用和调节、内分泌系统和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8. 生殖生理学生殖生理学是研究生殖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性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生殖细胞的发育和生殖过程、性别发育和生育调节等内容。
以上就是生理学中的一些常考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复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我建议大家除了掌握这些知识点之外,还要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模拟考试,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生理学基础知识
(三)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 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不依 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如血管平滑肌受牵拉刺激时发 生的收缩反应)
体内的控制系统
(一)控制论观点
非自动控制系统:仅为指令、 单向开环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 自控、闭环系统 正反馈 负反馈 前馈控制系统:控制部分发出信号,指令受控部分
少也超过蛋白质分子数100倍以上。
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液态镶嵌模型—这一假想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 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并连有一些寡糖 和多糖链。 注:寡糖一般是指10个以下的单糖组成的短糖链。
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1)脂质膜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流动的。 (2)细胞膜两侧是不对称的,因为两侧膜蛋白存在差异,同时两侧的脂类分 子也不完全相同。 (3)细胞膜上相连的糖链主要发挥细胞间"识别"的作用。 (4)膜蛋白有多种不同的功能, 如发挥转动物质作用的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离子泵等,这些膜蛋 白主要以螺旋或球形蛋白质的形 式存在,并且以多种不同形式镶 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如靠近膜 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 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 (5)细胞膜糖类多数裸露在膜 的外侧,可以作为它们所在细胞 或它们所结合的蛋白质的特异性 标志。
概论
生理学(physiology) 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
人们必须在了解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
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 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为研究对象,研究活机体的 正常生命活动规律。
的功能基础上,才能理解在各种疾病情 况下身体某个或者某部分的变化,器官 在疾病时发生的功能变换与形态之间的 关系,一个器官发生病变时如何影响其 他器官,等等。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命的基本特征1、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的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2、刺激:能引起机体或细胞发生反应的外环境的变化称为刺激3、反应:机体或组织受到刺激后所出现的理化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变化,称为反应4、反应形式兴奋和抑制:①兴奋是指组织接受刺激后,活动的产生或加强②抑制是指组织接受到刺激后,活动的停止或减弱5、阈值:能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所需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6、阈值越高,兴奋性越低,反之亦然第二节体液与环境1、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称之为内环境2、保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和各种物质浓度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态3、稳态能保证机体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是机体赖以生存的条件第三节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1、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它是机体调节的最主要方式2、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反射弧4、机体活动调节的方式:①神经调节②体液调节③自身调节5、反馈:受调节部分即受控部分反过来对调节部分即控制部分的影响,称为反馈6、负反馈:受调节部分的活动反过来使调节部分的原发作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称负反馈7、正反馈:受调节部分的活动反过来使调节部分的原发作用得到促进或加强的过程,称为正反馈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膜的基本功能1、主动转运:①物质的转运是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②转运物质的过程细胞要消耗能量2、被动转运:①物质的转运是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②转运物质的过程细胞不要消耗能量第二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细胞在安静状态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电位值-70~-90MV2、细胞在安静状态下,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状态3、以静息电位为准,若膜内电位向负值增大方向变化,称超极化4、若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方向变化即膜内电位升高,称为去极化或除极5、当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可逆而且可以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6、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第三章血液第一节概述1、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7%~8%2、血液又称全血3、在有防凝剂的分血计玻璃管中,离心沉淀后,血液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为血浆,约占血容积的50%~60%;下层不透明的为血细胞,下层上面尖刀一薄层灰白色的物质,即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绝大多数为红色不透明的红细胞4、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称血细胞比容5、血液的基本功能:①运输O2、CO2②调节功能③防御和免疫功能6、血液中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又统称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血浆晶体渗透压7、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调节细胞内外水分平衡和维持血细胞形态的作用8、血浆中的胶体溶质颗粒主要为白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9、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一样:调节血管内外水分平衡和维持正常血浆容量的作用10、等渗溶液:%NACL溶液和5%的葡萄糖溶液第二节血细胞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①运输O2和CO2②缓冲酸碱度变化2、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够较稳定地分散悬浮于血浆中而不下沉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悬浮稳定性3、表示红细胞下沉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4、正常的红细胞是在红骨髓中发育成熟的,原料为铁和蛋白质,成熟因子为维生素B12和叶酸5、中性粒细胞:吞噬异物;嗜酸粒细胞与过敏反应和寄生虫病有关6、血小板的基本功能:①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②凝血功能③参与生理止血第三节生理性止血1、血液由液体状态变成不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2、血液凝固后1~2H,血块又发生收缩析出淡黄色液体,该液体称为血清3、血浆和血清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少了纤维蛋白原第四节血型与输血1、分型原则:根据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种类不同与有无分型2、ABO血型系统的分型:血型红细胞上的凝集原血清中的凝集素A型A抗BB型B抗AAB型A和B无O型无抗A和抗B3、输血原则:输入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一节心脏生理1、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称为心跳频率,简称心率2、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3、心率加快心动周期缩短,心缩期和心舒期均缩短,但心舒期缩短更为显着4、室缩期占:①等容收缩期占:心室开始收缩→房内压〈室内压↑〈A压A压即动脉压→心室容积不变②射血期占:心室进一步收缩→房内压〈室内压↑↑〉A压→心室血液射入A,心室容积变小5、室舒期占:①等容舒张期占:心室舒张开始→房内压〈室内压↓〈A压→心室容积不变②充盈期占:心室进一步舒张→房内压〉室内压↓↓〈A压→心房血液入心室、心室容积增大6、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的70%来自室内压降低抽吸作用30%来自心房收缩进入心室的7、在心脏泵血过程中,在等容收缩期室内压升高速度最快,在等容舒张期室内压降低速度最快8、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称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9、每分搏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的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10、心输出量影响因素:心舒末期充盈量、动脉血压、收缩力11、心肌的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①↑在一定范围内→心肌初长↑→心肌收缩力↑→搏出量↑→心输出量↑②↓→心肌初长↓→心肌收缩力↓→搏出量↓→心输出量12、后负荷A血压①↑→搏出量↓→心输出量↓②↓→搏出量↑→心输出量↑13、心肌收缩力↑→搏出量↑→心输出量↑14、心率①↑〈160~180次/分→心输出量↑②↑〉160~180次/分→心输出量↓③↓→心输出量↓15、第一心音:是心室开始收缩的标志,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引起的振动16、第二心音;是心室开始舒张的标志,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引起的振动17、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18、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最高,约100次/S,故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由窦房结控制的心跳节律,称窦性节律19、心肌兴奋时的兴奋性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在时间上相当于心室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使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保证心肌收缩与舒张交替的节律性活动,这对心脏的泵血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房室交界传导速度最慢,浦肯野纤维传导速度最快,其意义使心房收缩完毕后,心室才开始收缩,有利心室同步收缩第二节血管生理1、动脉血压的概念、正常值及动脉血压稳定的意义:㈠动脉血压的概念与正常值成年人安静时的值①收缩压:指心缩期动脉血压升高达到的最高值;其正常参考值为~100~120MMHG②舒张压:指心舒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其正常参考值为~60~80MMHG③脉搏压即脉压=收缩压-舒张压;~30~40MMHG④平均动脉压指在1个心动周期内动脉血压的平均值=舒张压+1/3脉压,约100MMHG㈡动脉血压的生理变异及异常①动脉血压的生理变异:正常人的血压随性别、年龄及其他生理状态而变化;男性略高于女性,年龄增长血压渐升高②血压异常:成人安静时舒张压持续超过90MMHG可认为是高血压,舒张压低于50MMHG或收缩压低于120KPA90MMHG,则认为是低血压③动脉血压相对稳定的意义:一定高度的平均动脉压是推动血液循环和保持各器官有足够的血液量的必要条件2、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是足够血量充盈心血管系统,心脏射血动力和外周阻力小动脉口径是形成血压的两个根本因素,大动脉管壁的扩张与回缩缓冲了收缩压维持了舒张压3、足够循环血量前提心脏射血—外周阻力→①1/3搏出量→外周②2/3搏出量储存大A中→大动4、脉扩张→①缓冲收缩压②心舒期大A回缩→①维持舒张压②1/3搏出量→流向外周5、心脏射血是间断的,外周的血流是持续的6、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①搏出量②外周阻力③心率④大动脉弹性⑤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7、搏出量:①↑→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大②↓→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小搏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多少8、外周阻力①↑→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小②↓→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大外周阻力主要受小动脉口径影响,外周阻力对舒张压影响大,而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9、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小10、大动脉弹性如硬化时↓→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大11、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生理情况下二者相适应;若循环血量减少如大出血或血管容积增大如中毒性休克均可使血压降低12、中心静脉压指腔静脉和右心房内的压力,大小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流量及速度13、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14、迂回通路:是经过真毛细血管15、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其动力是有效滤过压16、有效滤过压组成因素: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值①正值—组织液生成在毛细血管动脉端②负值—组织液回流在毛细血管静脉端17、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及与水肿的关系:组织液生成过多引起水肿,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有:①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炎性微动脉扩张或静脉回流受阻,如心衰→有效滤过压↑→组织液生成↑②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如肝病或肾病→有效滤过压↑→组织液生成↑③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通透性↑如过敏→部分血浆蛋白漏出→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生成↑④淋巴回流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心迷走中枢: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递质,M受体结合使心率减慢2、心交感中枢: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B1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3、交感缩血管中枢:支配绝大多数血管,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a受体结合,产生缩血管效应4、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降压反射:是保持动脉血压稳定的最重要的反射5、反射过程:血压↑→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冲动↑→延髓『①心迷走中枢+②心交感中枢-→心输出量↓』『③缩血管中枢-→外周阻力↓』→血压↓6、肾上腺素常用作强心急救药,去甲肾上腺素常用作急救时升压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常用作强心急救药7、其中血管紧张素Ⅱ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第五章呼吸第一节概述1、呼吸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整个过程可分4个环节①肺通气②肺换气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组织换气2、呼吸的生理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保证组织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第二节肺通气1、肺通气的原始动力是呼吸肌节律性舒缩所引起的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所造成的肺内压与大气之间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2、吸气→肺内压〈大气压→气体入肺呼气→肺内压〉大气压→气体出肺3、胸膜腔内的压力称胸内压4、为什么胸内压是负压在于:①胸膜腔是一个密闭的潜在腔隙②肺组织始终处于扩张状态,产生了回缩力5、胸内压=-肺回缩力6、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①维持肺组织处于扩张状态②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7、肺的回缩力由肺泡表面张力和弹性回缩力构成,表面张力占肺回缩力的2/38、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脂蛋白,主要成分为二棕榈酰卵磷脂;其生理意义是:①降低肺泡液层表面张力有利于肺扩张②防止发生肺水肿③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其病理意义:发生肺不张或肺水肿9、肺活量指最大吸气后作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是肺静态通气功能的1项重要指标10、时间肺活量,又称用力呼气量;是指在一次最深吸气后,用力尽快呼气;时间肺活量是衡量肺通气功能的动态指标11、每分肺通气量:指每分钟进肺或出肺的气体总量12、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第三节气体的交换和运输1、气体交换的动力是膜两侧该气体的分压差;气体总是由分压高侧向分压低侧的方向扩散2、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1、基本的呼吸节律产生于延髓,脑桥存在着能完善正常呼吸节律的呼吸调整中枢2、CO2、H+、O2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途径①CO2:一定浓度的CO2是维持呼吸中枢正常兴奋性的必需的生理刺激物,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为主②0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③H+:只能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第二节机械消化1、紧张性收缩:是胃肠平滑肌共有的运动形式之一,保持胃肠形态和位置2、蠕动:是胃肠平滑肌共有运动形式之一3、容受性舒张:胃特有的运动形式4、分节运动:是小肠特有的一种运动形式5、胃内食糜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喂排空6、胃运动使胃内压增高是胃排空的动力7、胃排空速度:排空快慢的顺序,依次为糖、蛋白质、脂肪第三节化学消化1、盐酸生理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2、胃蛋白酶原:能将蛋白质水解为膘和胨,以及少量的多肽和氨基酸3、粘液:粘夜能与胃粘膜分泌的HCO3-结合,构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4、胰液的组成: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等5、肠激酶和胰蛋白酶本身所激活6、胰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力最强的一种7、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与消化吸收有关的成分主要是胆盐8、胆盐的生理作用: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第四节吸收1、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2、糖类主要是葡萄糖的形式由小肠吸收入血3、蛋白质主要是氨基酸由小肠吸收入血4、脂肪主要是甘油、甘油一脂、脂肪酸,由小肠吸收;进入淋巴为主第五节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1、当副交感神经兴奋,其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与效应器的M受体结合,使胃肠运动增强,胆囊收缩,括约肌舒张,消化腺分泌增多2、当交感神经兴奋,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胃肠运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胆囊舒张,括约肌收缩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第一节能量代谢1、能量代谢受下述因素影响:①肌肉活动:影响最为显着②精神活动③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④环境温度:在20~30度的环境中最为稳定2、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指机体处于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第二节体温1、机体深部平均温度称为体温,正常人腋下温度为~度2、体温的生理变异:①昼夜的变化②性别,女性体温略高于男性③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发生规律性变化④年龄⑤其他,肌肉活动3、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全身的骨骼肌4、几种主要的散热方式:①辐射散热②传导散热③对流散热④蒸发散热当外界气温高于或等于体表温度,此时蒸发散热便成为体表散热的唯一方式5、汗腺受交感胆碱能纤维支配,当交感神经兴奋汗腺分泌6、下丘脑为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温度敏感神经元7、目前认为下丘脑前部的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起调定点作用第八章肾脏的排泄第一节概述1、肾脏排泄物质种类最多,量最大2、正常人每昼夜24H尿量1000~2000ML,在病理情况下,每昼夜尿量,长期保持在2500ML以上,则称为多尿;每昼夜在100~500ML范围内,称为少尿;每昼夜尿量少于100ML,称为无尿第二节尿液生成的过程1、尿液的生成包括三个基本环节①肾小球的滤过②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2、滤过的结构基础是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3、有效滤过压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4、肾小球滤过率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5、正常肾糖阈为~L160~180MG%第三节影响终尿生成的因素1、糖尿病患者或静注高渗糖者,由于血糖浓度升高超过肾糖阈,小管液中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重吸收,未被吸收的葡萄糖使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水重吸收减少,于是尿量增加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促进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3、如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等情况,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对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增强,则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增多,使水重吸收增多,尿量减少;反之,大量饮清水后,血浆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对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少,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使水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这种大量饮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第二节突触生理1、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称为突触2、根据功能分:①兴奋性突触②抑制性突触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1、特异投射系统:有专一的传入途径、引起特定的感觉2、上行激活系统是一种多突触结构,易受药物影响3、非特异投射系统:弥漫投射到大脑皮层、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4、躯体痛:产生和消退迅速,感觉清楚,定位明确5、内脏痛:疼痛缓慢、定位不清、牵拉、痉挛、缺血、炎症等刺激敏感,而对于切割、烧灼不敏感6、牵涉痛:因内脏疾患引起体表某些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称为牵涉痛第四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牵张反射的概念: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通过支配的神经,反射性引起该肌收缩,称牵张反射2、牵张反射的类型:肌紧张和腱反射两种3、肌紧张:维持躯体姿势4、腱反射:了解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状态5、牵张反射的特点:感受器和效应器都在同一块肌肉中第五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自主神经纤维的分类:①胆碱能纤维②肾上腺能纤维2、M受体:阿托品是M受体的阻断剂3、N受体:箭毒阻断N2受体4、a受体:酚妥拉明为a受体阻断剂5、B1受体分布在心肌组织上;B2受体分布在支气管;心得安是B受体的阻断剂第六节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1、第二信号:人类特有的第十章感觉器官第一节视觉器官生理1、不经眼调节正好能使6M以外物体发射来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并形成1个倒立缩小的实象2、正常眼看6M以外的物体不经眼调节即成像于视网膜上,产生清晰视觉3、眼的调节:①晶状体的调节:通过晶状体凸度增大②瞳孔的调节:瞳孔缩小的反应③双眼球会聚4、视黄酮有消耗需维生素A补充,若缺乏维生素A导致视紫红质合成减少或缺乏,而产生夜盲症5、视敏度:视敏度又称视力6、单眼固定不动正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第二节位听觉器官生理1、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①气导:声波主要→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又称前庭窗→内耳;声波次要→鼓室气体振动→蜗窗又称圆窗→内耳②骨导:声波→颅骨→内耳2、声音感受器是螺旋器,又称柯蒂氏器,位于基底膜上第十一章内分泌第一节概述1、又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化学物质,称激素2、激素间的相互作用:①相互协调②相互拮抗③允许作用第二节下丘脑与垂体1、生长素主要生理作用:①促进生长:骨骼和肌肉的生长,若幼年时生长素分泌不足,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称为侏儒症②对代谢的影响:促进蛋白质合成,使血糖升高,促进脂肪分解2、下丘脑促垂体区细胞分泌对腺垂体有调节作用的多肽,称下丘脑调节性多肽3、抗利尿激素:增加肾脏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第三节甲状腺1、甲状腺激素:①对代谢的影响:产热效应基础代谢率显着增高、物质代谢对蛋白质代谢的作用:可加速蛋白质分解、对糖代谢的作用:总效应使血糖升高②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促进脑和长骨的生长发育③其他作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心血管的影响心率增快、对消化的影响促进食欲第四节肾上腺1、糖皮质激素:①对物质代谢的作用:血糖升高、肝外蛋白质分解、呈向心性肥胖②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促肾糖皮质和糖皮质激素增多,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③对其它组织器官的影响: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增加、淋巴细胞减少三多一少;小血管舒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诱发或加剧胃溃疡;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第五节胰岛1、胰岛的生理作用:①对糖的代谢:使血糖降低②对脂代谢:促进脂肪合成和储存③对蛋白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2、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生理部分THEEND。
生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生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一、绪论1. 生理学的定义: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和观察。
3.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整体、器官、组织和细胞。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包括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2.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通过受体、酶联型和通道型等机制实现。
3.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三、骨骼肌的功能1.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包括肌丝滑行理论和肌丝滑行-横桥循环理论。
2.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包括缩短、伸长和等长收缩。
3. 骨骼肌的疲劳与恢复:疲劳产生的原因和恢复的方式。
四、循环系统的功能1. 心脏的功能:包括泵血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2. 血管的功能:包括运输、调节和防御功能。
3. 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五、呼吸系统的功能1.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2. 呼吸运动的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
3. 气体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包括单纯扩散、滤过-弥散和物理溶解等。
六、消化系统的功能1. 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分。
2. 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3. 营养物质的吸收:包括小肠和大肠的吸收功能。
七、泌尿系统的功能1. 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2. 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
3. 尿的排出过程:通过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
八、内分泌系统的功能1. 内分泌腺的种类和功能: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
2. 激素的作用机制: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
3. 内分泌调节网络: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和神经-内分泌网络等调节机制。
生理学基础知识点(一)2024
生理学基础知识点(一)引言概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机能的一门学科,包括人体的各个系统的功能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反应。
本文将介绍生理学基础知识点(一),涵盖了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相关内容。
1. 神经系统1.1 神经元结构和功能1.2 神经递质的种类和作用1.3 神经传导的过程和机制1.4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区别1.5 大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2. 呼吸系统2.1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2 呼吸的生理过程和导致呼吸的驱动因素2.3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和交换2.4 呼吸系统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2.5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和症状3. 运动系统3.1 骨骼肌和平滑肌的结构和功能3.2 运动的类型和运动的作用3.3 神经肌肉连接和运动的调节3.4 运动的能量代谢和肌肉疲劳的机制3.5 运动系统疾病和损伤的常见类型和治疗方法4. 消化系统4.1 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4.2 摄取、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和机制4.3 消化酶和胃酸的分泌及其作用4.4 肠道菌群和消化系统健康的关系4.5 消化系统疾病和消化不良的常见类型和预防措施5. 循环系统5.1 心脏结构和功能5.2 血管类型和血液循环的路径5.3 心搏和心电图的原理5.4 血液的成分和生理功能5.5 循环系统的调节和循环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和治疗方法总结:本文介绍了生理学基础知识点(一),涉及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相关内容。
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机制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理,从而提高我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
生理学基础知识绪论重点笔记
生理学基础知识绪论重点笔记一、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研究对象。
- 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活体,包括人体和动物体。
在人体生理学研究中,主要以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但有时也会涉及病人,以了解疾病状态下生理功能的改变。
2. 任务。
- 揭示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例如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的理化特性与功能、血液循环的机制、呼吸过程、消化和吸收的原理、尿的生成过程等。
- 阐明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如神经系统如何调节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如何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等。
- 为医学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帮助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因为许多疾病是生理功能异常的结果),并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 动物实验。
- 急性实验。
- 离体实验:从活着的或刚处死的动物身上取出所要研究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置于人工环境中,在短时间内进行实验。
例如,将蛙的坐骨神经 - 腓肠肌标本分离出来,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和肌肉收缩特性。
优点是可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缺点是不能完全代表在体的生理状态。
- 在体实验:在麻醉或破坏动物大脑的情况下,对动物进行手术,暴露所要观察的器官或组织,进行实验研究。
例如,在麻醉兔身上进行的动脉血压调节实验。
这种实验可以观察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动物处于非自然状态,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慢性实验:以完整、清醒的动物为研究对象,在较长时间内观察和记录某些生理功能的改变。
例如,给狗做胃瘘,观察不同食物对胃液分泌的长期影响。
慢性实验的优点是更接近生理状态,但实验周期长,影响因素复杂,不易控制。
2. 人体实验。
- 人体实验必须遵循伦理学原则,在不损害人体健康的前提下进行。
例如,志愿者参与的运动生理学实验,观察运动对人体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等的影响。
人体实验可以直接获得关于人体生理功能的资料,但受到伦理和法律的限制,实验设计和操作要求更加严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基础知识点绪论/细胞1.人体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的基本组成P6基本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体液调节的特点P7反应迟缓、作用持久、范围广3.细胞膜物质转运形式P13-16被动转运:a.单纯扩散O2、CO2、N3、NH3乙醚、乙醇、脂肪酸b.易化扩散通道介导、载体介导、葡萄糖、氨基酸主动转运、胞纳与胞吐4.静息、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静息电位:安静情况下,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上升支主要由钠离子大量快速内流,下降支主要钾离子快速外流的结果5.动作、静息电位的概念动作电位: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在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细胞膜上原有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电位波动静息电位: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6.极化、去极化、超极化的概念P26-27极化: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状态去极化: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超极化: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的状态7.可兴奋细胞、兴奋性、阈值的概念、兴奋的周期性变化及相互关系P26-28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兴奋性: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阈值:生理性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兴奋性周期变化:a.绝对不应期,当细胞受刺激而发生兴奋后的短时间内,如果再给予刺激,无论强度多大都不会发生兴奋 b.相对不应期,只有进行阈上刺激才有可能产生新的兴奋,说明这时细胞的兴奋性正在逐渐恢复c.超常期,相对不应期之后,细胞的兴奋性又稍高于正常水平,此时只要给予一定的阈下刺激就可能发生心的兴奋d.低常期,最后细胞的兴奋性又转入低于正常的时期8.骨骼肌的结构及收缩原理及收缩形式P31-33结构:肌原纤维、肌节、肌管系统收缩原理:肌丝滑行学说收缩形式:兴奋-收缩偶联血液1.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意义P42形成:由溶解于血浆中的晶体物质形成的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中蛋白质形成的血浆胶体渗透压意义: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2.红细胞悬浮稳定性P43是指抗凝的血液置于一垂直竖立的血沉管内,红细胞因密度大于血浆而下沉,但正常时下降速度缓慢,表示红细胞具有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2.人体主要造血原料和调节物质P44-45造血原料: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6、B2、C/E和微量元素调节物质:糖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激素3.巨幼红细胞贫血原因的p45缺乏叶酸、维生素B124.白细胞的主要功能P46中性粒细胞:变性能力、趋化性、吞噬能力嗜酸粒细胞:抑制嗜碱性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作用嗜碱粒细胞:引起过敏反应、减轻过敏反应单核细胞:吞噬能力、调节其他细胞的生长、激发免疫反应淋巴细胞:具有免疫功能5.血小板的功能、生理性止血的过程及原理P49-51功能:参与生理性止血、促进凝血功能、对血管壁的修复支持作用过程:小血管收缩,小血管破损可反射性的引起血管收缩,达到立即止血或减少出血血小板血栓形成,血管内膜损伤暴露血管内膜下组织而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黏附、聚集于血管破损处纤维蛋白血凝块形成,血管破损激活凝血系统,在局部迅速发生血液凝固,形成胶冻状的血凝块6.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P52步骤: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7.内源性、外源性凝血的概念P52内源性:参与血液凝固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浆,由因子十二被激活所启动的途径外源性:由来自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因子三与血液接触而启动凝血过程的途径8.肝素抗凝的主要机理P54机制:增强抗凝血酶三与二a的亲和力,抑制凝血酶的活性;激活肝素辅助因子二,使其灭活凝血酶的速度大大加快;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大量释放TFPI和其他抗凝物质;抑制凝血,加速纤过程;激活血脂酶,防止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9.ABO血型的分型、RH血型、交叉配血及输血原则P57血液循环1.心动周期的概念P61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脏的机械活动周期2.心肌兴奋性的周期变化P61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3.正常心脏起搏点P774.心脏具有自律性的组织5.房室延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P82概念:房室交界是兴奋由心房传向心室的唯一通道,兴奋在此传导缓慢,出现延搁时间生理意义:不会产生房室收缩的重叠,有利于心室的射血及充盈;临床发生传导阻滞的部位;造成潜在起搏点产生节律性兴奋,导致心律失常6.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心肌收缩性的特点P81/84原因: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长,约占时200-300ms,相当于心肌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骨骼肌的不应期2-3ms,神经仅约1ms7.心动周期中心室泵血过程各期压力、瓣膜情况p62-64心室收缩期-心室射血:等容收缩期,室内压急剧升高,房室瓣、动脉瓣均关闭,心室容积不变;快速射血期,室内压继续上升至峰值,主动脉瓣打开,心室容积明显缩小;减慢射血期,室内压降低,心室容积缩至最小心室舒张期-充盈过程:等容舒张期,室内压力下降,主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关闭,直至房室瓣开放;快速充盈期,室内压继续下降,房室瓣被冲开;减慢充盈期,心室与心房之间的压力差降低,房室瓣开放;房缩期,房内压上升8.心脏泵血功能心血输量的影响因素及作用P66-699.心指数的概念P65是指以安静和空腹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来表示10.第一、二心音意义P86标志心室收缩的开始;标志心舒张期的开始11.心力储备的概念P69是指心输出量能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12.心电图各期及意义P89-9113.动脉血压的概念及正常值P95-96概念:一般是指主动脉的血压,是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如表14.中心静脉压P10615.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P9816.微循环三条通路的意义P100营养迂回通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直捷通路:促使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由静脉回流入心动-静脉短路:调节体温17.组织液生成的动力、影响因素及作用P102-10418.调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心血管的基本中枢P108/111神经: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中枢:脊髓的心血管中枢、延髓心血管中枢延髓头端腹外侧部、延髓的迷走神经的背核及疑核、孤束核、延髓尾端腹外侧部、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19.减压反射及生理意义20. 对心血管的作用主要激素有哪些其作用分别是 P116-119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升高血压;促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较多的递质,增强对心血管的效应;促使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促进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保钠离子保水作用血管升压素:参与肾脏和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为神经递质和调节物质参与多种中枢神经活动心房钠尿肽:利尿排钠;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作用;间接促进钠离子的排泄;抑制血管升压素呼吸1.呼吸/肺换气、组织换气、肺活量、肺泡通气量、用力肺活量的概念P126//134/135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换气:组织换气内呼吸:是指细胞通过组织液与毛细血管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活量VC:是指在最大吸气后,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呼出或吸入肺部的气体量肺泡通气量:每分钟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量用力肺活量:2.肺通气的原动力和直接动力3.肺的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及气道阻力的调节P131/132肺的弹性阻力:外力作用于弹性物体使之变形时所遇到的阻力,肺的弹性阻力、胸廓的弹性阻力、肺与胸廓的顺应性;其有2/3左右来自肺泡表面液气界面所产生的肺泡表面张力,1/3来自肺内弹力纤维,两者共同形成阻止肺扩张的力量非弹性阻力:主要是指气流通过呼吸道时产生的呼吸道阻力、呼吸运动中呼吸器官移位的惯性阻力以及组织的黏滞能力,约占总阻力的30%气道阻力的调节:呼吸道气体内外压力差、自主神经调节气管平滑肌、体液的化学物质影响气管平滑肌的舒缩4.肺内压形成的原因P130-131原因:肺泡内的压力,由于空气经呼吸道而与肺泡相同,所以肺泡内的压力应与大气压相等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P128作用:维持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防止肺水肿;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6.气体交的动力P136动力:气体的浓度差,呼吸膜厚度;各气体本身的分压差7.通气/血流比值的概念及最佳比值P概念:是指每分肺泡通气量V A与每分肺血流量Q的比值;正常人安静时肺泡通气量约min,心输出量约5L/min,比值最合适8.O2、CO2运输的主要形式P运输形式:氧气主要与血红蛋白结合以化学形式存在于红细胞内;二氧化碳是以物理溶解及化学形式运输9.氧解离曲线的影响因素P142影因:PH/P CO2、温度、2,3-二磷酸甘油酸10.发绀的概念P140是指当皮肤浅表毛细血管中去氧血红蛋白含量达5g/100mol时,皮肤或黏膜会出现青紫色11.呼吸基本中枢、中枢及外周化学感受器P144/147呼吸基本中枢:脊髓、低位脑干延髓背侧呼吸组、腹侧呼吸组、脑桥、大脑皮层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主动脉体P CO2、P O2、H+中枢化学感受器:不感受低氧刺激,对二氧化碳的敏感度高,潜伏期长12.肺扩张反射及作用P147概念:是指肺充气或扩张时抑制吸气的反射作用:加强吸气呼气的交替,使呼吸频率增加13.CO2/O2和对呼吸的影响及原因P148CO2:一定CO2可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性;人过度通气,则呼出较多CO2,使动脉血压中的PCO2下降,减弱对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可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呼吸运动减弱暂停,直至机体代谢产生的CO2使动脉血压的PCO2升高至正常水平;途径: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兴奋呼吸中枢;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调节呼吸中枢的活动消化、吸收1.消化的概念P152概念: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过程组成:机械消化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运动将食物磨碎,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不断向消化道远端推进;化学消化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的进程2.盐酸、胃蛋白酶原的来源P157/158盐酸:胃腺的壁细胞分泌解离酸、结合酸胃蛋白酶原:除主细胞外,颈黏液细胞、分门腺、幽门腺的黏液细胞及十二指肠近端的腺体3.促胰液素、促胃液素的作用P160/164促胃液素:肽类激素,由胃窦和上段小肠黏膜中的G细胞合成并释放,经血液循环作用于壁细胞,引起胃酸分泌黏膜,胃酸作用于十二指肠,使之释放促胰液素,引起胆汁分泌;促胃液素可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肝细胞和胆囊,促进肝分泌胆汁和胆囊收缩促胰液素:小肠黏膜S细胞分泌,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导管细胞胆管系统,使其分泌大量H2O/HCO3-,促胰液分泌量增加胆盐分泌不增加,酶的含量降低4.胃酸的作用P157杀死食物里的细菌,确保胃和肠道的安全,同时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帮助消化;胃液对消化食物起着重要作用,正常胃液呈酸性,空腹时为20~100ml,超过100ml提示胃酸分泌增多;胃液分泌有一定的量,如分泌过多,就会出现吞酸、反胃、吐酸水等现象5.机体重要的消化液唾液、胃液、胰液、小肠液6.胰液的成分P162成分:碳酸氢盐、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及糜蛋白酶原8.胆汁的成分及作用P164成分:无机物Na+、K+、Cl-和HCO3-,有机物胆盐、胆色素、胆固醇与卵磷脂,不含消化酶作用:a.胆盐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分散于水溶液中,从而增加胰脂肪酸与脂肪作用的面积b.胆盐达到一定浓度后,可聚合成微胶粒,脂肪酸、甘油一酯等可渗入到微胶粒中而形成水溶液复合物,能促进胆固醇和脂肪酸以及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c.胆盐缺乏将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甚至引起脂肪性腹泻9.小肠的运动形式P168紧张性收缩有利于小肠内容物的混合及运送、分节运动a.使消化液与充分混合,有利于消化酶对食物进行消化;B.延长食糜在小肠内停留时间,增大食糜与小肠黏膜接触面积,促进消化分解产物的吸收;c.挤压肠壁,可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有助于吸收、蠕动10.消化功能的神经调节作用,何为内在神经丛P163唾液:主要是神经调节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促进唾液的分泌胰液分泌的调节:神经调节,胰液分泌,主要是迷走神经,其可以通过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直接作用于胰腺胆汁分泌:神经调节对胆汁分泌和排出作用较弱能量代谢、体温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P178肌肉活动、精神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环境温度2.基础代谢概念及基础代谢的条件P179概念:是指人体在清醒,安静、空腹12小时以上、室温保持在20-25℃时的状态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3.体温的概念及正常的生理变动P180概念: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体核温度生理变动:昼夜波动、性别、年龄、其他影响4.机体产热、散热的器官、散热方式、汗液P181-183产热:内脏、脑、骨骼肌、其他散热:皮肤、呼出气、尿、粪散热方式: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汗液:水分约占99%,固体成分不到1%NaCl、KCl、尿素;汗腺细胞分泌,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汗液经汗腺在醛固酮作用下NaCl被重吸收,最后排出的汗液出低渗的;大量出汗,机体丧失水分比电解质多,引起体液的晶体渗透压升高,导致高渗性脱水;补充水分的同时需要补充NaCl肾脏排泄、内分泌1.排泄的概念P186是指机体将体内物质代谢的终产物、多余的物质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排出体外的过程2.肾脏的功能P186生成尿液基本功能,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及分泌、内分泌作用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1∂-羟化酶和前列腺素等生物活性物质3.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P187功能单位:肾单位基本结构: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近端小管近曲小管、髓坢降支粗段、髓坢细段髓坢降支细段、髓坢升支细段、远端小管髓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4.球旁器的主要功能P187球旁器:球旁细胞含肾素分泌颗粒,受交感神经支配,兴奋时可促进其分泌肾素、致密斑可感受肾小管液流量及其中NaCl含量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至球旁细胞,影响肾素的分泌、间质细胞入球、出球小动脉及致密斑构成的三角区的一群细胞,吞噬收缩功能5.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P189安静状态下,肾动脉灌流压在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随灌流压的升降而发生相应波动去除神经或离体肾脏中也存在,它是维持肾脏血流恒定的重要调节方式6.尿生成的过程p205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7.肾小球滤过的物质,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率的概念p189-191肾小球滤过的物质:有效滤过压:是指肾小球滤过的作用的动力,由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8.滤过分数的概念p190是指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9.葡萄糖的重吸收的特点p197重收部位仅限于近端小管、逆浓度梯度主动转运、有一定的限度、10.尿液浓缩的原理p200是指体内的水缺乏或过剩直接影响终尿的渗透压浓度,当体内缺水时排出的高渗尿11.渗透性利尿p205是指由于渗透压升高而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所引起的尿量增多现象12.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p207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循环血量的改变13.大量出汗、饮清水时尿量的变化及原因14.肾素的来源p21015.醛固酮的作用p209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盐皮质激素,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对Na+的重吸收,同时促进K+的排放,保钠排钾的作用16.排尿反射及排尿障碍p21217.下丘脑垂体的关系及其相关激素p220-22718.生长激素、p223甲状腺激素p227、糖皮质激素、p234胰岛素p238-241的主要功能以及分泌的调节生长激素GH:促进生长发育、调节代谢、调节免疫功能;下丘脑对生长激素的双重调节、反馈调节、影响生长激素分泌的其他因素甲状腺激素:促进能量代谢、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下丘脑-腺垂体系统的调节{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调节、下丘脑对腺垂体TSH分泌的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自主神经对甲状腺功能的调节、甲状腺自身的调节糖皮质激素:对物质代谢的影响、对水盐代谢的影响、对机体各功能的影响、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分泌的调节、下丘脑-腺垂体系统的调节胰岛素:a.调节物质代谢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b.调节能量平衡a.血糖的作用、氨基酸和脂肪酸的作用、其他激素的影响、神经调节19.人体的应激反应和应急反应p235应激反应:可以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的各种刺激,并对刺激产生反应应急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强烈的有害刺激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活动适应性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