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必背歌赋之玉龙歌

合集下载

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里简称《玉龙歌》

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里简称《玉龙歌》

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里简称《玉龙歌》【本文导读】《玉龙歌》又名《一百二十穴玉龙歌》,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里简称《玉龙歌》。

最早见载于元代王国瑞撰写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刊于1329年,托名扁鹊所传,聊以自重。

元代周仲良在《玉龙歌.后序》里解释:“名玉龙者,盖以玉为天地之精,龙之神变极灵,此书之妙用,亦犹是也”。

他是说,“玉龙”表示针灸的神妙。

《玉龙歌》又名《一百二十穴玉龙歌》,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里简称《玉龙歌》。

最早见载于元代王国瑞撰写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刊于1329年,托名扁鹊所传,聊以自重。

元代周仲良在《玉龙歌.后序》里解释:“名玉龙者,盖以玉为天地之精,龙之神变极灵,此书之妙用,亦犹是也”。

他是说,“玉龙”表示针灸的神妙。

玉龙歌介绍120个腧穴,分治80余种病症。

玉龙歌的特点是:强调《玉龙歌》的应用价值;重视经络理论;强调辨证施治,按病之寒热虚实分别施针或艾灸或针灸并用;全身疼痛取阿是穴(即以痛处为穴);注重沿皮卧针透刺或出血等针法。

此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临床参考价值很大。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伛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口眼㖞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㖞左泻右依师正,㖞右泻左莫令斜。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如今瘾疹疾多般,好手医人治亦难,天井二穴多着艾,纵生瘰疬灸皆安。

针灸必背歌赋之胜玉歌(3)

针灸必背歌赋之胜玉歌(3)

针灸必背歌赋之胜玉歌(3)【原文】腿股转酸难移步[44],妙穴说与后人知,环跳风市及阴市,泻却金针病自除[45]。

(原注:阴市虽云禁灸,家传亦灸七壮)热疮臁内[46]年年发,血海寻来可治之[47],两膝无端肿如斗,膝眼三里艾当施。

两股转筋承山刺[48],脚气[49]复溜不须疑,踝跟骨痛[50]灸昆仑,更有绝骨共丘墟[51];灸罢大敦除疝气[52],阴交针入下胎衣[53]。

遗精白浊[54]心俞治,心热口臭大陵驱[55];腹胀水分多得力,黄疸至阳便能离[56]。

肝血盛兮肝俞泻[57],痔疾肠风长强欺[58];肾败腰疼小便频,督脉两旁肾俞除[59]。

六十六穴施应验,故成歌诀显针奇。

【注释发挥】44.腿股转酸难移步:形容大腿难以转侧,酸重麻木,不能屈伸,步行困难,属下肢麻痹的症状。

45.环跳风市及阴市,泻却金针病自除:泻却,指消除病邪,不是指泻法。

意为可取大腿部的环跳、风市及阴市穴,用针刺或灸治。

46.热疮臁内:一种小腿慢性溃疡,是外科中最缠绵的臁疮,又名裙边疮、伤守疮,俗称烂腿。

臁,指小腿两侧。

生于小腿骨(胫骨)外侧的叫'外臁疮',内侧的叫'内臁疮'。

初发先痒后痛,红肿成片,日久溃烂,流出臭秽脓血污水,疮口低陷,肉色暗红或紫黑。

四周皮肤僵硬,形如缸口,收口极慢,患肢常伴有青筋暴露(静脉曲张),愈后每易复发,由湿热下注、气滞血凝而成。

《外科大成》认为外臁易治,内臁难治。

47.血海寻来可治之:血海,具有活血、凉血,清热利湿的功效,可治疗因血虚、血燥、热耗阴血导致的如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等病症,亦可治疗'内臁疮'。

48.两股转筋承山刺:两股转筋,指腓肠肌挛急。

承山,位于腓肠肌肌腱下出现尖角凹陷处,功可疏通筋脉、缓急止痛,常与承筋相配治疗小腿转筋(腓肠肌痉挛)。

严重的转筋也可配伍人中穴。

49.脚气:浮肿者为湿脚气,不肿者为干脚气。

由于血虚气弱,水寒或湿热之邪侵袭下肢,使经络气血壅滞不通所致。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歌诀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痊沉。

玉龙之歌世罕得,研精心手无差讹。

吾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

行针殊绝妙无比,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良医。

伛者立伸患者起,从此名驰湖海知。

(曲池补,人中泻;风池补,绝骨泻)中风中风不语最难医,顶门发际亦堪施。

百会穴中明补泻,实时苏醒免灾危。

顶门:即囟会穴。

上星后一寸。

禁不可刺,灸七壮,针泻之。

百会:顶中央旋毛中,取眉间印堂至发际折中是穴。

针一分许。

中风,先补后泻,多补少泻。

灸七壮,无补。

口眼斜中风口眼致斜,须疗地仓连颊车。

左泻右根据师语,右泻左莫教差。

地仓:在口傍直缝带路下,针一分。

颊车:在耳后坠下三分,沿皮向下透地仓一寸半,灸二七壮。

头风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在神庭剌不差。

子女惊风皆可治,印堂剌入艾来加。

神庭:在鼻直上入发际五分。

针三寸,先补后泻,泻多补少。

印堂:在两眉间宛宛中。

针一分,沿皮先透左攒竹,补泻后转归原穴;退右攒竹,根据上补泻急补,通神之穴也。

偏正头风头风偏正最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

更要沿皮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丝竹:在眉后入发际陷中,沿皮向后透。

率谷:在耳尖上一寸。

针三分,灸七壮。

开口剌,痛则泻,眩晕则补。

头风痰饮宜泻风池穴。

偏正头风有两般,风池穴内泻因痰。

若还此病非痰饮,合谷之中仔细看。

风池:在耳后颞骨筋下入发际,横针一寸半入风府。

先补后泻,可灸七壮、二七壮。

合谷:一名虎口。

在手大指次指岐骨缝中,脉应手。

直剌入一寸半,看虚实补泻。

头项强痛项强兼头四顾难,牙疼并作不能宽。

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实时安。

承浆:在唇下宛宛中。

直针三分,可灸七壮,泻之。

风府:在项后入发际一寸,两筋间,言语则起,不言语则陷下处是穴。

针三分,不可深,深则令人哑噤。

牙疼(附:呕吐)牙疼阵阵痛相煎,针灸还须觅二间。

翻呕不禁兼吐食,中魁奇穴试看看。

二间:在手大指次指骨缝中。

针一分,沿皮向后三分。

灸七壮,看虚实补泻。

中魁:在中指第二节尖。

针灸必背歌赋之胜玉歌(1)

针灸必背歌赋之胜玉歌(1)

针灸必背歌赋之胜玉歌(1)胜玉歌选自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当时王国端(元代)编撰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比较流行,但是由于篇幅较长,不易记诵,杨继洲便将自己家传的经验编撰成歌,取名“胜玉歌”,因其内容珍贵犹如宝玉,值得后人学习继承。

【原文】胜玉歌兮不虚言[1],此是杨家真秘传[2]。

或针或灸依法语[3],补泻迎随随手捻[4]。

头痛眩晕百会好,心疼脾痛上脘先[5]。

后溪鸠尾及神门,治疗五痫[6]立便痊。

(原注:鸠尾穴禁灸,针三分,家传灸七壮)髀[7]疼要针肩井穴,耳闭[8]听会莫迟延。

(原注:针一寸半,不宜停,经言禁灸,家传灸七壮)胃冷下脘却为良[9],眼痛须觅清冷渊[10]。

霍乱心疼吐痰涎[11],巨阙着艾便安然[12]。

脾疼背痛中渚泻[13],头风眼痛上星专[14]。

头项强急承浆保[15],牙腮疼紧大迎全[16]。

行间可治膝肿痛[17],尺泽能医筋拘挛[18]。

若人行步苦艰难,中封太冲针便痊。

脚背痛时商丘针[19],瘰疬少海天井边[20]。

筋疼闭结支沟穴[21],颔肿喉闭少商前[22]。

脾心痛急寻公孙[23],委中驱疗脚风缠[24]。

【注释发挥】[1]虚言:不真实、不实际的话,假话。

[2]秘传:没有公开的家传秘方。

[3]或针或灸依法语:有的病适宜针刺,有的病适宜艾灸,都要按照歌中所说的法则来治疗。

[4]补泻迎随随手捻:补法或泻法,可随心所欲,运用自如。

《标幽赋》云:“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

”针灸临床主要靠两手的密切配合,实现补泻方法的具体操作。

[5]心疼脾痛上脘先:胸膈及腹部疼痛时,首先选任脉的上脘穴。

[6]五痫:即马、羊、鸡、猪、牛5种痫病,本病的特征是发作时突然晕倒,不省人事,手足搐搦,两目上视,喉内发出五畜叫声,在将醒时,口吐涎沫,醒后如常人。

[7]髀:大腿的上部。

[8]耳闭:耳窍闭塞,气机阻滞,轻则重听,重则耳聋,属于听觉障碍。

[9]胃冷下脘却为良:脾胃虚寒导致的胃痛,首选下脘穴即有良好的效果。

针灸人的“葵花宝典”——《玉龙歌》解读(1)

针灸人的“葵花宝典”——《玉龙歌》解读(1)

针灸人的“葵花宝典”——《玉龙歌》解读(1)《玉龙歌》又名《一百二十穴玉龙歌》,始载于元代王国瑞撰写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歌诀包含76种病症的针灸治疗方法,并对透穴针法、补泻手法、奇穴的运用等有独到的记载,是开启了治疗类针灸歌赋的先河。

许多医家多以玉龙歌为医学启蒙读物,甚至以玉龙一首歌诀就可养家糊口,由此可见其效。

正所谓: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伛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金华佗从本月起,结合古今文献,为朋友们连载解读、分析玉龙歌,希望能为朋友们在《玉龙歌》的理解、运用上提供一些参考。

玉龙歌前12句前文已表,这里先从第一个病症开始: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对这4句话,金华佗是这样理解的:中风不语这一难治病,可采用顶门穴治疗,如果配合百会穴同用,施以正确补泻手法,亦有醒神开窍之功,可治疗中风昏迷。

从选穴角度而言,玉龙歌说的比较清楚了,其特色在于选脑部局部腧穴(中风病位在脑),以头顶督脉取穴为主。

但除了选穴外,针刺操作也是针灸治疗的一部分,这一块则依赖于后世医家的补充。

这里需要明确几个问题:1.顶门(囟门)可以针刺吗?杨氏在《针灸大成》注解道“顶门即顖会也,禁针,灸五壮。

”顶门穴即顖会穴,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囟会一穴,这一观点得到一致认可,但是“禁针”一说,不够准确。

目前一般认为,小儿不宜针刺,因囟会位于目前西医解剖的“囟门”之处,而囟门需要在1岁半左右才完全闭合。

那具体什么年龄可以针刺囟门呢?《医经理解》曰:“顖会,在上星后一寸骨陷中,小儿八岁以下,禁针,其顖门未合也。

”所以目前从比较稳妥的角度而言,8岁以下的儿童不宜针刺囟门,8岁以上则无禁忌。

对于顶门,目前一般以平刺0.3~0.5寸为主,可依据证候虚实行迎随、捻转等补泻手法;或以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针灸推拿之经络指导:玉龙赋

针灸推拿之经络指导:玉龙赋

【出处】本歌始见于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是总辑《玉龙歌》的要旨,撷其精华以赋的形式编写而成。

不但更易习诵,而且所介绍的范围更广,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其中处方取穴的规律,又多是疗效卓著、切合实用者。

历代均将本赋推崇为具有指导性的针灸文献之一,直至现在,临证取穴时,大多不出这个范围。

全文介绍了102个穴位治疗多种病症的经验。

其中头面五官和颈项背部的疾患21症,内伤外感21症,痔疝大小便和其他疾患17症。

在治疗上,着重于表里经的配合和八脉交会穴、俞募穴的使用。

【歌诀】夫参博以为要,辑简而舍繁,总玉龙以成赋,信金针以获安。

原夫卒暴中风,囟门、百会;脚气连延,里、绝、三交。

头风鼻渊,上星可用;耳聋腮肿,听会偏高。

攒竹、头维,治目痛、头痛;乳根、俞府,疗气嗽痰哮。

风市、阴市,驱腿脚之乏力;阴陵,阳陵,除膝肿之难熬。

二白医痔瘘,间使剿疟疾。

大敦去疝气,膏肓补虚劳。

天井治瘰疬瘾疹,神门治呆痴笑咷(táo)。

咳嗽风痰,太渊、列缺宜刺;尪羸(wāngéli)喘促,璇玑、气海当知。

期门、大敦,能治坚痃疝气;劳宫、大陵,可治心闷疮痍。

心悸虚烦刺三里,时疫痃(jiě)疟寻后溪绝骨、三里、阴交,脚气宜此;睛明、太阳、鱼尾,目症凭兹。

老者便多,命门兼肾俞而着艾;妇人乳痈,少泽与太阳之可推。

身柱蠲(juān)嗽,能除膂(lǚ)痛;至阴却疸,善治神疲。

长强、承山,灸痔最妙;丰隆、肺俞,痰嗽称奇。

风门主伤冒寒邪之嗽,天枢理感患脾泄之危。

风池、绝骨,而疗乎伛偻;人中、曲池,可治其痿伛。

期门刺伤寒未解,经不再传;鸠尾针癫痫已发,慎其妄施。

阴交、水分、三里,蛊胀宜刺;商丘、解溪、丘墟,脚痛堪追。

尺泽理筋急之不用,腕骨疗手腕之难移。

肩脊痛兮,五枢兼于背缝;肘挛痛兮,尺泽合于曲池。

风湿传于两肩,肩髃可疗。

雍热盛乎三焦,关冲最宜。

手臂红肿,中渚、液门要辨;脾虚黄疸,腕骨、中脘何疑。

伤寒无汗,攻复溜宜泻;伤寒有汗,取合谷当随。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第1章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第1章

第1章一百二十穴玉龙歌(1)属性: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痊沉。

玉龙之歌世罕得,研精心手无差讹。

吾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

行针殊绝妙无比,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良医。

伛者立伸患者起,从此名驰湖海知。

(曲池补,人中泻;风池补,绝骨泻)<篇名>中风属性:中风不语最难医,顶门发际亦堪施。

百会穴中明补泻,实时苏醒免灾危。

顶门∶即囟会穴。

上星后一寸。

禁不可刺,灸七壮,针泻之。

百会∶顶中央旋毛中,取眉间印堂至发际折中是穴。

针一分许。

中风,先补后泻,多补少泻。

灸七壮,无补。

<篇名>口眼斜属性:中风口眼致斜,须疗地仓连颊车。

左泻右根据师语,右泻左莫教差。

地仓∶在口傍直缝带路下,针一分。

颊车∶在耳后坠下三分,沿皮向下透地仓一寸半,灸二七壮。

<篇名>头风属性: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在神庭剌不差。

子女惊风皆可治,印堂剌入艾来加。

神庭∶在鼻直上入发际五分。

针三寸,先补后泻,泻多补少。

印堂∶在两眉间宛宛中。

针一分,沿皮先透左攒竹,补泻后转归原穴;退右攒竹,根据上补泻急补,通神之穴也。

<篇名>偏正头风属性:头风偏正最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

更要沿皮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丝竹∶在眉后入发际陷中,沿皮向后透。

率谷∶在耳尖上一寸。

针三分,灸七壮。

开口剌,痛则泻,眩晕则补。

<篇名>头风痰饮属性:宜泻风池穴。

偏正头风有两般,风池穴内泻因痰。

若还此病非痰饮,合谷之中仔细看。

风池∶在耳后颞骨筋下入发际,横针一寸半入风府。

先补后泻,可灸七壮、二七壮。

合谷∶一名虎口。

在手大指次指岐骨缝中,脉应手。

直剌入一寸半,看虚实补泻。

<篇名>头项强痛属性:项强兼头四顾难,牙疼并作不能宽。

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实时安。

承浆∶在唇下宛宛中。

直针三分,可灸七壮,泻之。

风府∶在项后入发际一寸,两筋间,言语则起,不言语则陷下处是穴。

针三分,不可深,深则令人哑噤。

<篇名>牙疼属性:(附∶呕吐)牙疼阵阵痛相煎,针灸还须觅二间。

玉龙歌诀解释之欧阳术创编

玉龙歌诀解释之欧阳术创编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启,玉龙之歌真罕停,流传千载无差址。

我今歌此玉龙決,玉龙一百二十穴,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惬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扁翡(托名)传授给我的玉龙就,用于临床,即使是病程久长,缠缔难愈之症也能痊愈。

玉龙就是世间罕得,流传了上干年没有出现什么差錯、就娱,证明它是禁得起实践检验的。

现在我讲一下玉龙歌的具体内容,本駅诀一共涝及120f穴,使用起来非常绝妙,医I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是恐怕现在的医生水平参差不齐,未必使用得当。

针刺时补泻分明,才显出医生的高明。

按本歌決施治,腰脊弯曲(做指急性陵扭伤一类病症)的患者都能治愈,一定可以名扬天下了。

中风不培最难医,发ion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中风失语是最难治的病,治疗可取図门、神庭穴,百会穴先补后泻,多补少泻,病人可及时苏醒,转危为安。

鼻流清涕名鼻淵,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剌无偏。

鼻塞、流清涕是患了鼻渊,严重时还可发生头晕目腋,可取上星穴,先泻后补,病可痊愈。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剌入艾还加。

头风病不仅头痛时作时止,严重时述会出现呕吐、两眼昏花, 可取神庭穴沿皮下透剌五分,先补后泻。

小儿慢惊风,表现为抽播缓慢无力,时发时止,取印堂穴沿皮下斜剌,透左右攬竹穴, 并施以艾荧,疗效较好。

头顶强痛难0i,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打风府即时安。

头顶强直疼痛,活动受限,有时述并发牙痛,先泻承浆,再针风疽,这是前后对应取兀法。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剌,倘无痰0:合谷安。

偏正头风很难医治,治疗可针剌丝竹空,沿皮向后透率谷以 止痛,再辨込分型:如果属痰次型,多属慢性头痛,取风池;如 果不属痰族型,多为急性头痛,一般取用合谷即可。

口眼祸斜最可嵯,地仓妙兀连颊车,陽左泻右依师正,祸右泻左莫令斜。

古代针灸歌赋配方汇集

古代针灸歌赋配方汇集

古代针灸歌赋配方汇集将《百症赋》、《标幽赋》、《席弘赋》、《玉龙赋》、《通玄指要赋》、《灵光赋》、《兰江赋》、《玉龙歌》、《胜玉歌》、《杂病穴法歌》、等十首中有关临床治疗用穴,按人身部位分类、汇集。

一、头部1.头风——囟会、玉枕囟会连于玉枕,头风疗以金针。

(百)2.偏头痛——悬颅、颔厌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百)3.头痛——强间、丰隆强间、丰隆之际,头痛难禁。

(百)4.项强恶风——束骨、天柱项强多恶风,束骨相连于天柱。

(百)5.项强伤寒——温溜、期门审他项强伤寒,温溜期门而主之。

(百)6.瘿气——浮白瘿气须求浮白。

(百)7.疬疮——五里、臂臑五里臂臑,生疬疮而能治。

(百)8.头风头痛——申脉、金门头风头痛,刺申脉与金门。

(标)9.偏正头痛——列缺、太渊列缺头痛以偏正,重泻太渊无法应。

(席)10.头风——神庭神庭理乎头风。

(玉赋)11.项急——风府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

(通)12.头晕目眩——风池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

(通)13.脑晕目赤——攒竹脑晕目赤,泻攒竹以便宜。

(通)14.头项强——承浆头项强,承浆可保。

(通)15.头痛难忍——丝竹空丝竹空疗头痛不忍。

(通)16.头项痛——后溪头痛,拟后溪以安然。

(通)17.偏正头痛——列缺偏正头痛泻列缺。

(灵)18.头部痛——列缺头部还须寻列缺,痰涎壅塞及咽干。

(兰)19.伤寒头痛——外关伤寒在表并头痛,外关动泻自安然。

(兰)20.头风——神庭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

(玉歌)21.头项强痛——承将、风府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玉歌)22.偏正头痛——丝竹空、率谷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玉歌)23.偏正头痛——风池、合谷偏正头风痛难移,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玉歌)24.眉间疼痛——攒竹、头维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针灸歌诀——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针灸歌诀——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针灸歌诀——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选自元·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痊沉疴。

玉龙之歌世罕得,研精心手无差讹。

吾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行针殊绝妙无比,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良医;伛者立伸患者起,从此名驰湖海知。

中风不语最难医,顶门发际亦堪施。

百会穴中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中风口眼致㖞斜,须疗地仓连颊车;㖞左泻右依师语,㖞右泻左莫教差。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在神庭刺不差;子女惊风皆可治,印堂刺入艾来加。

头风偏正最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更要沿皮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风池穴内泻因痰;若还此病非痰饮,合谷之中仔细看。

项强兼头四顾难,牙疼㖞作不能宽;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牙疼阵阵痛相煎,针灸还须觅二间;翻呕不禁兼吐食,中魁奇穴试看看。

乳蛾一症更希奇,急用金针病可医;若使迟延难整治,少商出血始相宜。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更头风并眼痛,上星一穴不闻香臭从何治,须向迎香穴内攻;先补后泻分明记,金针未出气先通。

眉目疼痛不能当,攒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目疼亦同治,刺入头维疾自康。

九般心痛及脾疼,上脘穴中宜用针;脾败还将中脘泻,两针成败免灾侵。

三焦邪气拥上焦,舌干口苦不和调;针刺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气俱消。

少冲穴在手少阴,其穴功多必可针;心虚胆寒还泻补,上焦热涌手中寻。

痴呆一症少精神,不识尊卑最苦人;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

眼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但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病全消。

忽然眼痛血贯睛,隐涩羞明最可憎;若是太阳除毒血,不须针刺自和平。

心血炎上两眼红,好将芦叶搐鼻中;若还血出真为美,目内清凉显妙功。

风眩烂眼可怜人,泪出汪汪实苦辛;大小骨空真妙穴,灸之七壮病除根。

肝家血少目昏花,肝俞之中补更佳;三里泻来肝血益,双瞳朗朗净无瑕。

耳聋气闭不闻音,痛痒蝉吟总莫禁;红肿生疮须用泻,只从听会用金针。

若人患耳即成聋,下手先须觅翳风;项上倘然生疬子,金针泻动号良工。

百家针灸歌赋

百家针灸歌赋

百家针灸歌赋百家针灸歌赋[举拙修订版]百症赋《大成》引《聚英》百症俞穴,再三用心。

囱会连于玉枕,头风疗以金针。

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强间、丰隆之际,头痛难禁。

原夫面肿虚浮,须仗水沟、前顶;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

面上虫行有验,迎香可取;耳中蝉噪有声,听会堪攻。

目眩兮,支正、飞扬;目黄兮,阳纲、胆俞。

攀睛攻少泽、肝俞之所,泪出刺临泣、头维之处。

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目觉目荒目荒,急取养老、天柱。

观其雀目肝气,睛明、行间而细推;审他项强伤寒,温溜、期门而主之。

廉泉、中冲,舌下肿疼堪取;天府、合谷,鼻中衄血直追。

耳门、丝竹空,住牙疼于顷刻;颊车、地仓穴,正口喎于片时。

喉痛兮,液门、鱼际去疗,转筋兮,金门、丘墟来医。

阳谷、侠溪、颔肿口噤并治;少商、曲泽,血虚口渴同施。

通天去鼻内无闻之苦,复溜祛舌干口燥之悲。

哑门、关冲,舌缓不语而要紧;天鼎、间使,失音嗫嚅而休迟。

太冲泻唇喎以速愈,承浆泻牙疼而即移。

项强多恶风,束骨相连于天柱;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

且如两臂顽麻,少海就傍于三里;半身不遂,阳陵远达于曲池。

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听宫、脾俞,祛残心下之悲凄。

久知胁肋疼痛,气户、华盖有灵;腹内肠鸣,下脘、陷谷能平。

胸胁支满何疗,章门不容细寻。

膈疼饮蓄难禁,膻中、巨阙便针。

胸满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胸膈停留瘀血,肾俞、巨髎宜征。

胸满项强,神藏、璇玑已试;背连腰痛,白环委中曾经。

脊强兮水道、筋缩,目眩兮颧髎、大迎。

痉病非颅息而不愈,脐风须然谷而易醒。

委阳、天池,腋肿针而速散;后溪、环跳,腿疼刺而即轻。

梦魇不宁,厉兑相谐于隐白;发狂奔走,上脘同起于神门。

惊悸怔忡,取阳交、解溪勿误;反张悲哭,仗天冲、大横须精。

癫疾必身柱、本神之令,发热仗少冲、曲池之津。

岁热时行,陶道复求肺俞理;风痫常发,神道须还心俞宁。

湿寒湿热下髎定,厥寒厥热涌泉清。

寒栗恶寒,二间疏通阴郄暗;烦心呕吐,幽门闭彻玉堂明。

行间、涌泉,主消渴之肾竭;阴陵、水分,去水肿之脐盈。

百家针灸歌赋

百家针灸歌赋

百家针灸歌赋1. 百症赋2. 标幽赋3. 灵光赋4. 玉龙歌(杨氏载)5. 席弘赋——徐氏《针灸大全》6.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7. 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徐氏《针灸大全》8. 流注通玄指要赋——《针经指南》9. 千金十一穴歌——徐氏《针灸大全》10. 胜玉歌——杨氏《针灸大成》11. 四总穴歌——徐氏《针灸大全》12. 杂病穴法歌——《针灸大成》引《医学入门》13. 《肘后歌》14. 回阳九针歌——《聚英》15. 兰江赋——杨氏集16. 流注指微赋17. 孙思邈先生针十三鬼穴歌——《针灸大全》18. 宋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聚英》19. 天星十一穴歌诀——《扁鹊玉龙经》20. 行针指要歌——《聚英》21. 玉龙赋——《聚英》22. 杂治病十一穴歌——《针灸大全》23. 针灸歌——《扁鹊玉龙经》百症赋《大成》引《聚英》百症俞穴,再三用心。

囱会连于玉枕,头风疗以金针。

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强间、丰隆之际,头痛难禁。

原夫面肿虚浮,须仗水沟、前顶;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

面上虫行有验,迎香可取;耳中蝉噪有声,听会堪攻。

目眩兮,支正、飞扬;目黄兮,阳纲、胆俞。

攀睛攻少泽、肝俞之所,泪出刺临泣、头维之处。

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目觉目荒目荒,急取养老、天柱。

观其雀目肝气,睛明、行间而细推;审他项强伤寒,温溜、期门而主之。

廉泉、中冲,舌下肿疼堪取;天府、合谷,鼻中衄血直追。

耳门、丝竹空,住牙疼于顷刻;颊车、地仓穴,正口喎于片时。

喉痛兮,液门、鱼际去疗,转筋兮,金门、丘墟来医。

阳谷、侠溪、颔肿口噤并治;少商、曲泽,血虚口渴同施。

通天去鼻内无闻之苦,复溜祛舌干口燥之悲。

哑门、关冲,舌缓不语而要紧;天鼎、间使,失音嗫嚅而休迟。

太冲泻唇喎以速愈,承浆泻牙疼而即移。

项强多恶风,束骨相连于天柱;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

且如两臂顽麻,少海就傍于三里;半身不遂,阳陵远达于曲池。

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听宫、脾俞,祛残心下之悲凄。

针灸歌赋(一)

针灸歌赋(一)

玉龙赋《聚英》夫参博以为要,辑简而舍烦,总《玉龙》以成赋,信金针以获安。

原夫卒暴中风,顶门、百会;脚气连延,里、绝、三交。

头风鼻渊,上星可用;耳聋腮肿,听会偏高。

攒竹、头维,治目疼头痛;乳根、俞府,疗嗽气痰哮。

风市、阴市,驱腿脚之乏力;阴陵、阳陵,除膝肿之难熬。

二白医痔漏,间使剿疟疾;大敦去疝气,膏育补虚劳。

天井治瘰疬瘾诊,神门治呆痴笑咷。

咳嗽风痰,太渊、列缺直刺;尫赢喘促,璇玑、气海当知。

期门、大敦,能治坚痃庙气;劳宫、大陵,可疗心闷疮痍。

心悸虚烦刺三里,时疫痎疟寻后溪。

绝骨、三里、阴交,脚气宜此;睛明、太阳、鱼尾,目症凭兹。

老者便多,命门兼肾俞而着艾;妇人乳肿,少泽与太阳之可推。

身柱蠲嗽,能除膂痛;至阳却疸,善治神疲。

长强、承山,灸痔最妙;丰隆、肺俞,痰嗽称奇。

风门主伤冒寒邪之嗽,天枢理感患脾泄之危。

风池、绝骨,而疗乎伛偻;人中、曲池,可治其痿伛。

期门刺伤寒未解,经不再传;鸠尾针癫痫已发,慎其妄施。

阴交、水分、三里,蛊胀直刺;商丘、解溪、丘墟,脚痛堪追。

尺泽理筋急之不辛,腕骨疗手腕之难移。

肩脊痛兮,五枢兼于背缝;肘挛痛兮,尺泽合于曲池。

风湿传于两肩,肩髃可疗;壅热盛乎三焦,关冲最直。

手臂红肿,中渚、液门要辨;脾虚黄疸,腕骨、中脘何疑。

伤寒无汗,攻复溜宜泻;伤寒有汗,取合谷当随。

欲调饱满之气逆,三里可胜;要起六脉之沉匿,复溜称神。

照海、支沟,通大便之秘;内庭、临泣,理小腹之脂。

天突、膻中医喘嗽,地仓、颊车疗口喎。

迎香攻鼻窒为最,肩并除臂痛如拿。

二间治牙疼,中魁理翻胃而即愈;百劳止虚汗,通里疗心惊而即瘥。

大小骨空,治眼烂能止冷泪;左右太阳,医目疼善除血翳。

心俞、肾俞,治腰肾虚乏之梦遗;人中、委中,除腰脊痛闪之难制。

太溪、昆仑、申脉,最疗足肿之迍;涌泉、关元、丰隆,为治尸劳之例。

印堂治其惊搐,神庭理乎头风。

大陵、人中频泻,口气全除;带脉、关元多灸,肾败堪攻。

腿脚重疼渐筋骨、膝关、膝眼;行步艰楚,刺三里、中封、太冲。

古代针灸歌赋辑要

古代针灸歌赋辑要

古代针灸歌赋辑要古代针灸歌赋辑要(2011-01-21 11:14:44)转载▼标签:杂谈附篇针灸文献第一节古代针灸歌赋辑要一、标幽赋①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仰伏,气血有六百余候。

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

要识迎随,须明逆顺。

况夫阴阳气血多少为最。

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少阴少血多气;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

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

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

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

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口藏比火,进阳补羸。

循机扪而可塞以象土,实应五行而可知。

然是一寸六分,包含妙理;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岐。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

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

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

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

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

二陵、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大;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别两支。

大抵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

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

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

头部与肩部详分,督脉与任脉易定。

明标与本,论刺深刺浅之经;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迳。

一首学成足以养家的中医歌诀——《玉龙歌》解读(10)

一首学成足以养家的中医歌诀——《玉龙歌》解读(10)

一首学成足以养家的中医歌诀——《玉龙歌》解读(10)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书接上文,这里针对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突发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主要亚型之一),介绍国家级名老中医盛灿若的临证经验,以资学习参考治则治法治则治法:盛老认为,耳部发病与“心肾”二脏最为密切,又与脑髓、肝胆、脾胃有关,起病多受“痰扰”,在对症治疗上要结合调养心肾,以助升举清阳、消散浊阴而开窍复聪,即所谓“升清开窍”。

取穴取穴:盛老一般取患侧耳前三穴(耳门、听宫、听会)、角孙、头窍阴为主穴,结合盛老经验对穴(如内关一太溪、间使一复溜、神门一命门)调养心肾、交通心肾而补心血、益肾精、养心神。

在局部取耳前三穴、角孙、头窍阴透刺而刺激听觉中枢、改善血液循环、防止细胞坏死、提高耳蜗功能、调节经络脏腑,以达聪耳开窍、祛瘀除痰、疏肝利胆之功;在心经、心包经、肾经及督脉上取其经验对穴以达升清降浊、调养心肾、交通心肾、通关开窍之功。

将循经取穴、阴经与阳经组合、局部与整体搭配巧妙结合,既合“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循经取穴思想,又体现了“升清开窍”的治法。

诸穴并用,使心血得养,肾精得补,清阳得升,浊阴得降,耳窍得开,听觉复灵。

手法手法:盛老尤其重视耳聋治疗中的针刺手法、方向、深度及得气情况,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观察患者肌肉骨骼的不同,依势进针,将透刺与围刺结合,使得气的同时直达病所,加强腧穴与经络、经络与经络及经络与脏腑之间的联系。

其独特的单手捻转进针法,刺手侧沉肩、屈肘、悬腕,要求相对放松,肩、肘、腕部的屈曲角度依所刺腧穴而定,持针以拇、示、中指三指相抵夹持,用力紧,环指轻抵针身,注意调息而减少针尖抖动,四指配合,悬空持针,依靠刺手腕部的下按刺入腧穴,在腕力下插的同时联合大指的快速捻转,将进针与行针融为一体,操作平和稳健,是一种多方向动作结合的复式手法。

盛老常将透刺法分为“直透法”和“横透法”,即四肢前后侧或内外侧相对着的穴位透刺为“直透法”,上下左右相邻穴位透刺为“横透法”。

古代的针灸秘籍,玉龙歌(背诵版)

古代的针灸秘籍,玉龙歌(背诵版)

古代的针灸秘籍,玉龙歌(背诵版)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伛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凡患伛者,补曲池,泻人中;患偻者,补风池,泻绝骨。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实时苏醒免灾危。

顶门即顖会也,禁针,灸五壮。

百会先补后泻,灸七壮,艾如麦大。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上星穴流涕并不闻香臭者,泻俱得气补。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瘥,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神庭入三分,先补后泻。

印堂入一分,沿皮透左右攒竹,大哭效,不哭难。

急惊泻,慢惊补。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实时安。

承浆宜泻,风府针不可深。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风池刺一寸半,透风府穴,此必横刺方透也,宜先补后泻,灸十一壮。

合谷穴针至劳宫,灸二七壮。

口眼喎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喎左泻右依师正,喎右泻左莫令斜。

灸地仓之艾,如绿豆,针向颊车,颊车之针,向透地仓。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

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攒竹宜泻,头维入一分,沿皮透两额角,疼泻,眩晕补。

两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

睛明针五分,后略向鼻中,鱼尾针透鱼腰。

太阳即童子髎,俱禁灸。

如虚肿不宜去血。

眼痛忽然血贯睛,羞明更涩最难睁,须得太阳针血出,不用金刀疾自平。

针灸大成(玉龙歌)头项强痛解

针灸大成(玉龙歌)头项强痛解

针灸大成(玉龙歌)头项强痛解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实时安。

这句话的意思是牙痛和头项强痛都可以用承浆来治疗,也都可以用风府来治疗,当然更可以同时使用两穴来治疗。

局部取穴配合前后对称取穴但是,如果就这么肤浅的理解,显然是没有得到精髓。

本句的精髓在于,指出了局部取穴与前后对称取穴相结合的治疗思路。

承浆治疗牙疼自然是局部取穴,除了承浆,地仓、颊车、下关、迎香治疗牙疼也是局部取穴。

风府治疗头项强痛属于局部取穴,风府属督脉可以治头部疾病,风府位置在头颈交接之处当然可以既治疗头部疾病又可以治疗颈椎病,风府又是非常好的祛风的穴位,头项强痛一般多由风寒湿所引起,所以当然可以选用风府。

那么风府怎么能治疗牙疼呢这其实就是前后对应的取穴方法,如果用一根针从风府穿过去是可以穿到口腔的(当然只是假设),也就是说风府和口腔是前后对应的。

所以风府是可以治疗口腔疾病的。

其实除了风府之外,风府旁开的风池穴、以及再旁开的翳风穴是和口腔对应的,自然也可以治疗牙痛。

用这种前后对应的思路再回来看承浆穴治疗颈椎病也就好理解了,《通玄指要赋》也说过“头项强,承浆可保。

那么举一反三,除了牙痛,咽喉不适可否前后对称取穴呢?很简单,从风池往下找,天柱和咽喉部对应,所以天柱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也很好。

过敏性鼻炎呢?诊断颈部反应点针刺自然也是可以的。

再往下,乳腺病,去肩胛骨的天宗穴,腰痛治取腹部穴,都是一样的道理。

这样取穴的现代机理可以从神经节段的理论去理解。

多种取穴方法相配合前后取穴属于结合身体上腧穴分布的部位进行穴位配伍的方法,此外上下配穴法、左右配穴法也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部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如胃脘痛可上取内关,下取足三里,阴挺(子官脱垂)可上取百会,下取三阴交;肾阴不足导致的咽喉肿涌,可上取曲池或鱼际,下取太溪或照海等等。

左右配穴法是指将人体左侧和右侧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

《玉龙歌》针灸应穴之研究

《玉龙歌》针灸应穴之研究

《玉龙歌》针灸应穴之研究
本文對《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中《玉龍歌》所載“穴法相應三十七穴”的“應穴”内容,從《玉龍歌》的研究、“應穴”形成的基礎、“穴法相應三十七穴”分析、“應穴”對後世的影響等四個方面,作初步理論探討。

認為“應穴”是成熟穴組的概念表達;“穴法相應三十七穴”是自八脈交會穴後,對腧穴配伍經驗的又一次總結;其配穴方法如遠近配穴法、前後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局部配穴法、同名經配穴法、本經配穴法等,源自《内經》而更為豐富。

對“應穴”的研究,具有深入認識腧穴主治規律、總結配穴方法,完善腧穴理論,指導臨床應用的重要意義。

扁鹊玉龙歌诀

扁鹊玉龙歌诀

扁鹊玉龙歌诀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

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

看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傴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杨天下知。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补后泻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

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

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口眼歪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歪左泻右依师正,歪右泻左莫令斜。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下生瘰癧,下针泻动即安然。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

偶尔失音言語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两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

眼痛忽然血贯睛,羞明更涩最难睁,须得太阳针出血,不用金刀疾自平。

心血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

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痠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

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

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膝腿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然渐自安。

髖骨能医两腿疼,膝头红肿不能行,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

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及阴交,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顿时立见消。

肿红腿足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申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诀起疲癃。

脚背疼起丘墟穴,斜针出血即时轻,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针要辩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必背歌赋之玉龙歌【题解】玉龙歌最早载于元代王国瑞撰写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作者不详。

题名'一百二十穴玉龙歌',刊于1329年,托名扁鹊所传,聊以自重。

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简称玉龙歌。

唐代段成式等人在《酉阳杂俎》中载:'杨光欣获玉龙一枚,长一尺二寸,高五寸,雕缕精妙,不似人作。

'本歌名之为'玉龙',一取其贵,二取其一百二十穴,合玉尺长一尺二寸之意。

本歌重视经络理论,强调辨证施治,按病之寒热虚实分别施针或艾灸或针灸并用。

举症列穴,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被临床医家公认为最实用的针灸歌赋之一。

旧时江湖郎中有'秉玉龙一首歌诀而养家糊口'之说,可见其神妙所在。

【原文】扁鹊授我玉龙歌[1],玉龙一试绝沉疴[2],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3]。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4],医者行针殊妙绝[5],但恐时人自差别[6]。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伛者立伸偻者起[7],从此名扬天下知。

(原注:凡患伛者,补曲池,泻人中;患偻者,补风池,泻绝骨)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8]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原注:顶门即囟会也,禁针,灸五壮。

百会先补后泻,灸七壮,艾如麦大)鼻流清涕名鼻渊[9],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原注:上星穴流涕并不闻香臭者,泻俱得气补)头风[10]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惊[11]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原注:神庭入三分,先补后泻。

印堂入一分,沿皮透左右攒竹,大哭效,不哭难。

急惊泻,慢惊补)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12]。

(原注:承浆宜泻,风府针不可深)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13]。

(原注:风池刺一寸半,透风府穴,此必横刺方透也,宜先补后泻,灸十一壮。

合谷穴针至劳宫,灸二七壮)口眼喎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莲颊车,喎左泻右依师[14]正,喎右泻左莫令斜。

(原注:灸地仓之艾,如绿豆,针向颊车,颊车之针,向透地仓)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

耳聋气闭[15]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16],宜从听会用针行。

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原注:攒竹宜泻,头维入一分,沿皮透两额角,疼泻,眩晕补)两眼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睛明鱼尾穴[17],太阳出血自然消。

(原注:睛明针五分,后略向鼻中,鱼尾针透鱼腰,即瞳子髎,俱禁灸。

如虚肿不宜去血)眼痛忽然血贯睛[18],羞明更涩最难睁,须得太阳针血出,不用金刀疾自平。

心血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19],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20]。

(原注:内迎香二穴,在鼻孔中,用芦叶或竹叶,搐入鼻内,出血为妙,不愈再针合谷)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酸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

(原注:委中禁灸。

四畔紫脉上皆可出血,弱者慎之)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

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原注:居髎灸则筋缩)膝腿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21]穴能灸,步履悠然渐自安。

(原注:俱先补后泻。

二市者,风市、阴市也)髋骨[22]能医两腿疼,膝头红肿不能行,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

(原注:膝关在膝盖下,犊鼻内,横针透膝眼)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及阴交,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登时立见消[23]。

(原注:即三阴交也)肿红腿足草鞋风[24],须把昆仑二穴攻,申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诀起疲癃[25]。

(原注:外昆针透内吕)脚背痛起丘墟穴,斜针出血即时轻,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针要辨明。

行步艰难疾转加,太冲二穴效堪夸,更针三里中封穴,去病如同用手抓。

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阴陵针透尤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

腕中无力痛艰难,握物难移体不安,腕骨一针虽见效,莫将补泻等闲看。

急疼两臂气攻胸,肩井分明穴可攻,此穴元来真气聚,补多泻少应其中。

(原注:此二穴针二寸效,乃五脏真气所聚之处,倘或体弱针晕,补足三里)肩背风气连臂疼,背缝[26]二穴用针明,五枢亦治腰间痛,得穴方知疾顿轻。

(原注:背缝二穴,在背肩端骨下,直腋缝尖,针二寸,灸七壮)两肘拘挛筋骨连,艰难动作欠安然,只将曲池针泻动,尺泽兼行见圣传[27]。

(原注:尺泽宜泻不灸)肩端红肿痛难当,寒湿相争气血狂,若向肩髃明补泻,管君多灸自安康。

筋急不开手难伸,尺泽从来要认真,头面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

腹中气块痛难当,穴法宜向内关防,八法有名阴维穴,腹中之疾永安康。

(原注:先补后泻,不灸。

如大便不通,泻之即通)腹中疼痛亦难当,大陵外关可消详,若是胁疼并闭结[28],支沟奇妙效非常。

脾家之症[29]最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间使二穴针泻动,热泻寒补病俱痊。

(原注:间使透针支沟,如脾寒可灸)九种心痛及脾疼[30],上脘穴内用神针,若还脾败[31]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

痔漏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难禁,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常中寻。

(原注:二白四穴,在掌后,去横纹四寸,两穴相对,一穴在大筋内,一穴在大筋外,针五分,取穴用稻心从项后围至结喉,取草折齐,当掌中大指虎口纹,双围转两筋头,点到掌后臂草尽处是,即间使后一寸,郄门穴也。

灸二七壮,针宜泻,如不愈,灸骑竹马)三焦热气壅上焦[32],口苦舌干岂易调,针刺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病俱消。

手臂红肿连腕疼,液门穴内用针明,更将一穴名中渚,多泻中间疾自轻。

(原注:液门沿皮针向后,透阳池)中风之症症非轻,中冲二穴可安宁,先补后泻如无应,再刺人中立便轻。

(原注:中冲禁灸,惊风灸之)胆寒心虚病如何?少冲二穴最功多,刺入三分不着艾,金针用后自平和。

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即时轻。

(原注:热泻寒补)牙疼阵阵苦相煎,穴在二间要得传,若患翻胃并吐食,中魁[33]奇穴莫教偏。

乳鹅[34]之症少人医,必用金针疾始除,如若少商出血后,即时安稳免灾危。

(原注:三棱针刺之)如今瘾疹疾多般,好手医人治亦难,天井二穴多着艾,纵生瘰疬灸皆安。

(原注:宜泻七壮)寒痰咳嗽更兼风,列缺二穴最可攻,先把太渊一穴泻,多加艾火即收功。

(原注:列缺刺透太渊,担穴也)痴呆之症不堪亲,不识尊卑枉骂人,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

(原注:宜泻灸)连日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悸亦难当,若须通里穴寻得,一用金针体便康。

(原注:惊恐补,虚烦泻,针五分,不灸)风眩目烂[35]最堪怜,泪出汪汪不可言,大小骨空[36]皆妙穴,多加艾火疾应痊。

(原注:大、小骨空不针,俱灸七壮,吹之)妇人吹乳[37]痛难消,吐血风痰稠似胶,少泽穴内明补泻,应时神效气能调。

(原注:刺沿皮向后三分)满身发热痛为虚,盗汗淋淋渐损躯,须得百劳椎骨穴,金针一刺疾俱除。

忽然咳嗽腰背疼,身柱由来灸便轻,至阳[38]亦治黄疸病,先补后泻效分明。

(原注:针俱沿皮三分,灸二七壮)肾败腰虚小便频[39],夜间起止苦劳神,命门若得金针助,肾俞艾灸起邅迍[40]。

(原注:多灸不泻)九般痔漏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更有长强一穴是,呻吟大痛穴为真。

伤风不解嗽频频,久不医时劳便成,咳嗽须针肺俞穴,痰多宜向丰隆寻。

(原注:灸方效)膏肓二穴治病强,此穴原来难度量,斯穴禁针多着艾,二十一壮亦无妨。

腠理不密咳嗽频,鼻流清涕气昏沉,须知喷嚏风门穴,咳嗽宜加艾火深。

(原注:针沿皮向外)胆寒由是怕惊心,遗精白浊[41]实难禁,夜梦鬼交心俞治,白环俞治一般针。

(原注:更加脐下气海两旁效)肝家血少目昏花[42],宜补肝俞力便加,更把三里频泻动,还光益血自无差。

(原注:多补少泻,灸)脾家之症有多般,致成翻胃吐食难,黄疸亦须寻腕骨,金针必定夺中脘。

无汗伤寒泻复溜[43],汗多宜将合谷收[44],若然六脉皆微细,金针一补脉还浮。

(原注:针复溜入三分,沿皮向骨下一寸)大便闭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妙穴有神功[45]。

小腹胀满气攻心,内庭二穴要先针,两足有水临泣泻,无水方能病不侵。

(原注:针口用油,不闭其孔)七般疝气取大敦[46],穴法由来指侧间,诸经具载三毛处,不遇师传隔万山,传尸劳病[47]最难医,涌泉出血免灾危,痰多须向丰隆泻,气喘丹田亦可施。

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

(原注:不定穴即痛处)劳宫穴在掌中寻,满口生疮痛不禁,心胸之病大陵泻,气攻胸腹一般针。

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48],天突妙穴宜寻得,膻中着艾便安康。

鸠尾独治五般痫,此穴须当仔细观,若然着艾宜七壮,多则伤人针亦难。

(原注:非高手勿轻下针)气喘急急不可眠,何当日夜苦忧煎,若得璇玑针泻动,更取气海自安然。

(原注:气海先补后泻)肾强疝气发甚频,气上攻心似死人[49],关元兼刺大敦穴,此法亲传始得真。

水病之疾[50]最难熬,腹满虚胀不肯消,先灸水分并水道,后针三里及阴交。

肾气冲心[51]得几时,须用金针疾自除,若得关元并带脉,四海谁不仰名医。

赤白妇人带下难,只因虚败[52]不能安,中极补多宜泻少,灼艾还须着意看。

(原注:赤泻,白补)吼喘[53]之症嗽痰多,若用金针疾自和,俞府乳根一样刺,气喘风痰渐渐磨。

伤寒过经尤未解,须向期门穴上针,忽然气喘攻胸膈,三里泻多须用心。

(原注:期门先补后泻)脾泄[54]之症别无他,天枢二穴刺休差,此是五脏脾虚疾,艾火多添病不加。

(原注:多灸宜补)口臭之疾最可憎,劳心只为苦多情,大陵穴内人中泻,心得清凉气自平。

穴法深浅在指中,治病须臾显妙功,劝君要治诸般疾,何不当初记玉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注释发挥】[3]扁鹊授我玉龙歌:扁鹊为战国时期杰出医家,本名秦越人,渤海鄚郡(今河北任邱)人。

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反对巫术治病,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医名甚著。

授,为传授。

玉龙歌,是伪托扁鹊之作。

[3]沉疴:久治不愈的病。

[3]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意为玉龙歌世间罕得,流传了上千年没有出现什么差错、讹误,是说明歌中所载处方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4]玉龙一百二十穴:本歌赋共论及120个穴。

[5]医者行针殊妙绝:使用起来疗效绝妙。

殊,很、非常的意思。

绝,高超、绝妙。

[6]但恐时人自差别:只是担心现今医生水平参差不齐,未必使用得当。

[7]伛者立伸偻者起:指弯腰驼背的人可以直立行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