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安全技术概论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理论与实践教程 第1章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理论与实践教程 第1章

第1章 网络信息安全概论 1.3.4 网络安全保密 在网络系统中,承载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 露,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安全影响,特别是网上用户个人信息 和网络管理控制信息。网络安全保密的目的就是防止非授权的 用户访问网上信息或网络设备。为此,重要的网络物理实体能 够采用辐射干扰机技术,防止通过电磁辐射泄露机密信息。
第1章 网络信息安全概论
1.3.5 网络安全监测 网络系统面临着不同级别的威胁,网络安全运行是一件复 杂的工作。网络安全监测的作用在于发现综合网系统入侵活动 和检查安全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以便及时报警给网络安全管理 员,对入侵者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危害扩散并调整安全策略。
第1章 网络信息安全概论 1.3.6 网络漏洞评估 网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和操作系统安全漏洞,是黑客等入 侵者攻击屡屡得手的重要原因。入侵者通常都是通过一些程序 来探测网络系统中存在的一些安全漏洞,然后通过发现的安全 漏洞,采取相应技术进行攻击。因此,网络系统中应需配备弱 点或漏洞扫描系统,用以检测网络中是否存在安全漏洞,以便 网络安全管理员根据漏洞检测报告,制定合适的漏洞管理方法。
第1章 网络信息安全概论
第1章 网络信息安全概论
1.1 网络安全现状与问题 1.2 网络安全目标与功能 1.3 网络安全技术需求 1.4 网络安全管理内涵 1.5 网络安全管理方法与流程 1.6 本章小结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1章 网络信息安全概论
1.1 网络安全现状与问题
1.1.1 网络安全现状
根据美国的CERT安全事件统计数据可得安全事件变化趋 势图,如图1-1所示。
第1章 网络信息安全概论 1.3.2 网络认证 网络认证是实现网络资源访问控制的前提和依据,是有效 保护网络管理对象的重要技术方法。网络认证的作用是标识、 鉴别网络资源访问者身份的真实性,防止用户假冒身份访问网 络资源。

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安全概念一、计算机网络安全概念:网络 ...

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安全概念一、计算机网络安全概念:网络 ...

第一节:电子商务安全概念 一、电子商务安全概念:
•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中的硬件、软 件及其系统当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 因偶然或者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 改,泄漏,系统的连续可靠、正常地 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就是网络的信息安全。
1、站立的角度不同:所说的网络安全的概念 也不一样。
• 雷击防范的主要措施是,根据电气、微电 子设备的不同功能及不同受保护程序和所 属保护层确定防护要点作分类保护;根据 雷电和操作瞬间过电压危害的可能通道从 电源线到数据通信线路都应做多级层保护。
5.防电磁泄漏
• 电子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一样,工作时 要产生电磁发射。电磁发射包括辐射发射 和传导发射。这两种电磁发射可被高灵敏 度的接收设备接收并进行分析、还原,造 成计算机的信息泄露。
2.防火
• 计算机机房发生火灾一般是由于电气原因、人为 事故或外部火灾蔓延引起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因 为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绝缘层破坏或静电等 原因引起电打火而导致火灾。人为事故是指由于 操作人员不慎,吸烟、乱扔烟头等,使充满易燃 物质(如纸片、磁带、胶片等)的机房起火,当 然也不排除人为故意放火。外部火灾蔓延是因外 部房间或其他建筑物起火而蔓延到机房而引起火 灾。
二、物理安全 1.防盗
• 像其他的物体一样,计算机也是偷窃者的目标,例如盗走软盘、 主板等。计算机偷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可能远远超过计算机本身 的价值,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以确保计算机设备不会 丢失。具体来看,偷窃行为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情形: 1)偷窃:即偷窃计算机整机或部件。 2.废物搜寻:就是在废物(如一些打印出来的材料或废弃的软 盘)中搜寻所需要的信息。在微机上,废物搜寻可能包括从未抹 掉有用东西的软盘或硬盘上获得有用资料。 3)间谍行为:是一种为了省钱或获取有价值的机密、什么不道 德的行为都会采用的商业过程。 4)身份识别错误:非法建立文件或记录,企图把他们作为有效 的、正式生产的文件或记录,如对具有身份鉴别特征物品如护照、 执照、出生证明或加密的安全卡进行伪造,属于身份识别发生错 误的范畴。这种行为对网络数据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信息安全概论-6 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安全

信息安全概论-6 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安全
8
6.1.3操作系统安全的基本原理
• 操作系统的安全取决于安全功能在系统中 实现的完整性、系统文档的清晰性、系统 测试的完备性以及形式化验证程度。操作 系统可以分成内核部分和应用部分,在操 作系统内核中存在错误或设计缺陷的情况 下,即使在应用部分采用必要的安全机制 也不能保证系统具有满意的安全性。
•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价标准(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 TCSEC)于1983年由美国国防部 发布,是计算机系统安全评价的第一个正 式标准。1985年美国国防部又发布了其修 订版,从而成为公认的计算机系统安全级 别的划分标准。
5
• TCSEC主要在客体标识、主体标识、安全 策略、审计、保证以及连续保护等六个方 面提出了规范性的安全要求。
制、可信通路机制、隐通道的分析与处理以及安
全审计机制等。
17
6.1.4.1硬件系统安全机制
• 硬件是最底层,操作系统运行在硬件之上 ,要保证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必然要保证 硬件层操作的安全性。因此,硬件层必须 提供可靠的、高效的硬件操作。下面介绍 三种基本的硬件安全机制,它们分别是内 存保护、运行域保护和I/O保护。
图 6-2 系统资源的受控共享
13
引用监视器与安全核
引用监视器的思想是为了解决用户程序的运行控制 问题而引入的,其目的是在用户(程序)与系统资源 之间实施种授权的访问关系。 JP.Anderson把引用 监视器的职能定义为:以主体(用户等)所获得的引用 权限为基准,验证运行中的程序(对程序、数据、设 备等)的所有引用。引用监视器是在“程序运行控制 ”的位置上发挥作用的。
11
用户软件
可信软件
安全核
底层硬件

计算机科学概论重点

计算机科学概论重点

《计算机科学概论》知识梳理1.1 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5个方面的能力–自学能力–自控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1.1 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计算机专业人才的“专业基本能力”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计算思维能力;二是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三是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四是计算系统的认知、开发及应用能力。

其中,科学型人才以第一、第二种能力为主,以第三、第四种能力为辅;工程型和应用型人才则以第三、第四种能力为主,以第一、第二种能力为辅。

在计算机专业背景中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素质,为事业的成功及个人才智的展现做好充分准备。

•能力主要包括自学能力、自控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素质主要包括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比较扎实的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先进的软硬件开发环境的基础上,要具备较好的程序设计能力、较强的系统开发及维护能力、较强的网络组建及维护能力,了解计算机领域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实践知识的学习,注重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公共基础知识模块主要开设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法制观念等方面的课程,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课程也属于该模块。

•学科基础知识模块主要开设数学和电子学方面的课程等主要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点。

专业知识模块主要开设硬件类课程和软件类课程。

1.3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的形式–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科研训练–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1.3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1·3·1 课程实验–与理论教学课程配合的实验课程,主要是以单元实验为主,辅以适当的综合性实验。

–单元实验是为理解某个知识点而设计的实验项目,综合性实验是为综合理解多个知识点而设计的实验项目。

计算机导论信息安全技术概论

计算机导论信息安全技术概论
屏障。
第八章 信息安全技术
面向职业 体现系统 重视实践 强化应用
任务2:掌握操作系统安全防范技术
³ Windows XP安全基础
² 用户帐号 ² 计算机帐号 ²组 ²域 ² 身份验证 ² 授权 ² 审核 ² 安全设置
第八章 信息安全技术
面向职业 体现系统 重视实践 强化应用
任务2:掌握操作系统安全防范技术
² 信息安全的本质上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 。 ² 信息安全包括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网络安全,病毒
防护,访问控制,加密与鉴别等多个方面 。
第八章 信息安全技术
面向职业 体现系统 重视实践 强化应用
任务1:了解信息安全的概念 ³ 信息系统的不安全因素
² 自然灾害 ² 人为的或偶然事故 ² 计算机病毒传播和“黑客”攻击 ² 计算机违法犯罪活动
³ 操作系统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础,强化帐号管理,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和端口,及时更新补丁程序,对敏感数据适时备份是使保障计算机长久 安全的基本方法 。
³ 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方面,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防火 墙技术的有效实施,可以防范来自网络的安全隐患 。
³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程序,对信息安全构成极大危害,应本着 以防为主、清除为辅的观念,标本兼治,防患于未然 。
³ 常用网络安全技术
²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 ± 它是为网络系统管理员能够及时了解系统中存在的安 全漏洞,并采取防范措施,从而降低系统的安全风险 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安全技术。 ± 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对网络中的安全漏洞进行扫描, 了解网络系统中存在的不安全服务,检测系统中是否 被安装了窃听程序,防火墙系统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和 配置错误等。
± 防火墙的作用 :提供网络安全屏障 、强化网络安全 策略 、实现网络监控与审计 、限制内部网络暴露 。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概论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概论


重要的作用。认证就是识别和证实。识别是辨别

一个对象的身份,证实是证明该对象的身份就是

其声明的身份。OSI环境可提供对等实体认证的

安全服务和信源认证的安全服务。
对等实体鉴别:这种服务当由(N)层提供时,将使(N+1)实体

确信与之打交道的对等实体正是它所需要的(N+1)实体。这种
服务在连接建立或在数据传送阶段的某些时刻提供使用,用以证
10尽管操作系统的缺陷可以通过版本的不断升级来克服但系统的某一个安全漏洞就会使系统的所有安全控制毫无价值



第一篇 安全技术基础



全 技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概论

本章学习目标


机 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的脆弱性
网 P2DR安全模型和PDRR网络安全模型

Internet网络体系层次结构、网络安

个整体,包含了多
个特性。可以从安

全特性的安全问题、

系统单元的安全问 题以及开放系统互

连(ISO/OSI)参 考模型结构层次的

安全问题等三个主 要特性去理解一个
安全单元。所以安
全单元集合可以用
一个三维的安全空
间去描述它,如图
所示。
OSI 参考模型的结构层次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安 检测(Detection)、响应(Response)、
全 恢复(Recovery)4个英文单词的头一个

字符

成功

计算机概论

计算机概论
应用软件的使用
• 安装与卸载:根据需要安装和卸载应用软件 • 功能与性能:了解应用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特点,选择合适的应用软件 • 更新与维护:定期更新和维护应用软件,确保其正常运行
04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与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
• 星型结构:中心节点连接所有其他节点,适合小型网络 • 总线型结构:所有节点连接到一条总线上,适合大型网络 • 环型结构:节点按环形连接,数据在环中传输,适合需要实时响应的网络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 20世纪7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如苹果II、IBM PC等,使计算机进入家庭和企业 • 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的发展,如IBM PC Jr.、康柏Compaq等,使计算机更加普及 •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出现,如万维网、电子邮件等,使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 的拓展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局域网(LAN):覆盖范围小,如家庭、办公室等 • 城域网(MAN):覆盖范围较大,如城市、地区等 • 广域网(WAN):覆盖范围广,如国家、洲际等
互联网的发展与协议
互联网的发展
• 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创立了ARPANET,为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20世纪90年代,万维网的出现,使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 21世纪初,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互联网更加便捷和普及
防护措施
• 防火墙:用于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网络攻击 • 加密技术:用于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 安全策略:制定网络安全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05
计算机应用领域
办公自动化的实现与应用
办公自动化的应用
• 文字处理:使用Word、WPS Office等软件进行文字编辑和处理 • 电子表格:使用Excel、WPS Spreadsheets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 演示文稿:使用PowerPoint、WPS Presentation等软件进行演示和报告

网络安全技术原理与实践 第一章 网络安全概论

网络安全技术原理与实践  第一章 网络安全概论
防火墙技术 入侵检测系统 虚拟专用网络技术
P2DR模型示意图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firewall)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对于网络, 它通常是网络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其核心思想就是阻塞 防火墙外部到防火墙内部机器的网络连接。它决定了哪 些内部服务可以被外界访问、可以被哪些人访问,以及 哪些外部服务可以被内部人员访问。防火墙可以在网络 协议栈的各个层次上实施网络访问控制机制,对网络流 量和访问进行检查和控制,防火墙技术可以分为包过滤, 电路级网关和应用层代理技术。
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 是对传统安全产品的合理补充,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 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 结构的完整性。 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主机型(Host-based IDS,HIDS)和网络型(Network-based IDS,NIDS), 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往往以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作 为数据源,保护的一般是所在系统;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 的数据源则是网络上的数据包,一般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 担负着保护整个网段的监测任务。
操作系统安全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 软件。同一计算机可以安装几种不同的操作 系统。如果计算机系统需要提供给许多人使 用,操作系统必须能区分用户,防止他们相 互干扰。一些安全性高、功能较强的操作系 统可以为计算机的每个用户分配账户。不同 账户有不同的权限。操作系统不允许一个用 户修改由另一个账户产生的数据。
网络嗅探技术
网络嗅探是一种有用的网络信息搜集技术,主要在 目标网络内放置相应工具实施网络嗅探,监听网络中正 在传输的原始数据包,并通过协议分析技术来重构解析 出有价值的信息,如用户名和口令、开放的网络共享等 信息。 嗅探技术主要利用在非交换式的以太网中,网卡处 于混杂模式下,对目的地址不会进行任何判断,而直接 将它收到的所有报文都传递给操作系统进行处理这一特 点,因此,攻击者只需要将获取网络中某台主机的访问 权限,将该主机网卡设置为混杂模式即可捕获网络中所 有的以太网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概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概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概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CS)是一门关于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应用的综合学科,涉及理论、实践、设计和开发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定义、历史、重要性以及相关领域的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定义和历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研究计算机原理、方法、工具和应用的学科,它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和信息系统等方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计算机开始出现并进入实际应用领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高效地进行数据处理、信息传输和问题解决,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第二部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高效地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

计算机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使得大规模数据的管理变得可行,从而为科学研究、商业运营等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其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广泛渗透到各个行业。

无论是教育、医疗、金融还是制造业等领域,都需要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方法和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教育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交互式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果和趣味性。

第三部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相关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与许多相关学科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领域:1.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具有智能化的行为和思维能力。

人工智能的应用涵盖了机器学习、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2. 数据科学(Data Science):数据科学是一门利用统计学、数学建模和计算机科学等方法来处理和分析大规模数据的学科。

信息安全概论试题及答案(2024年继续教育)

信息安全概论试题及答案(2024年继续教育)

信息安全概论一、单选题1.在以下人为的恶意攻击行为中,属于主动攻击的是(A)。

A.数据篡改及破坏B.数据窃听C.数据流分析D.非法访问2.数据完整性指的是(C)。

A.保护网络中各系统之间交换的数据,防止因数据被截获而造成泄密B.提供连接实体身份的鉴别C.防止非法实体对用户的主动攻击,保证数据接受方收到的信息与发送方发送的信息完全一致D.确保数据数据是由合法实体发出的3.以下算法中属于非对称算法的是(B)。

A.DESB.RSA算法C.IDEAD.三重DES4.在混合加密方式下,真正用来加解密通信过程中所传输数据(明文)的密钥是(B)。

A.非对称算法的公钥B.对称算法的密钥C.非对称算法的私钥D.CA中心的公钥5.以下不属于代理服务技术优点的是(D)。

A.可以实现身份认证B.内部地址的屏蔽和转换功能C.可以实现访问控制D.可以防范数据泄密6.包过滤技术与代理服务技术相比较(B)。

A.包过滤技术安全性较弱、但会对网络性能产生明显影响B.包过滤技术对应用和用户是绝对透明的C.代理服务技术安全性较高、但不会对网络性能产生明显影响D.代理服务技术安全性高,对应用和用户透明度也很高7."DES是一种数据分组的加密算法,DES它将数据分成长度为多少位的数据块,其中一部分用作奇偶校验,剩余部分作为密码的长度?”(B)。

A.56位B.64位C.112位D.128位8.黑客利用IP地址进行攻击的方法有:(A)。

A.IP欺骗B.解密C.窃取口令D.发送病毒9.防止用户被冒名所欺骗的方法是:(A)。

A.对信息源发方进行身份验证B.进行数据加密C.对访问网络的流量进行过滤和保护D.采用防火墙10.屏蔽路由器型防火墙采用的技术是基于:(B)。

A.数据包过滤技术B.应用网关技术C.代理服务技术D.三种技术的结合11.SSL指的是:(B)。

A.加密认证协议B.安全套接层协议C.授权认证协议D.安全通道协议12.CA指的是:(A)Certificate AuthorityA.证书授权B.加密认证C.虚拟专用网D.安全套接层13.以下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C)。

计算机安全概论第1阶段测试题

计算机安全概论第1阶段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以下选项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1、变换加密法要()。

A、将文本块换成另一块B、将文本字符换成另一字符C、严格的行换列D、对输入文本进行置换,得到密文2、将文本写成行并按列读取称为()。

A、Vernam加密B、恺撒加密C、简单分栏式技术D、同音替换加密3、有意避开系统访问控制机制,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属于()。

A、破环数据完整性B、非授权访问C、信息泄漏D、拒绝服务攻击4、()适用于块模式。

A、CFBB、OFBC、CCBD、CBC5、()在非对称密钥加密中非常重要。

A、整数B、素数C、负数D、函数6、数据在存储或传输时不被修改、破坏,或数据包的丢失、乱序等指的是()A、数据完整性B、数据一致性C、数据同步性D、数据源发性7、网络安全是在分布网络环境中对()提供安全保护。

A、信息载体B、信息的处理、传输C、信息的存储、访问D、上面3项都是8、数据保密性指的是()A、保护网络中各系统之间交换的数据,防止因数据被截获而造成泄密B、提供连接实体身份的鉴别C、保证数据接受方收到的信息与发送方发送的信息完全一致D、确保数据数据是由合法实体发出的9、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是()。

A、机密性B、可用性C、完整性D、上面3项都是10、可以被数据完整性机制防止的攻击方式是()。

A、假冒源地址或用户的地址欺骗攻击B、抵赖做过信息的递交行为C、数据中途被攻击者窃听获取D、数据在途中被攻击者篡改或破坏11、对电磁兼容性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简称 EMC) 标准的描述正确的是()A、同一个国家的是恒定不变的B、不是强制的C、各个国家不相同D、以上均错误12、计算机机房是安装计算机信息系统主体的关键场所,是()工作的重点,所以对计算机机房要加强安全管理。

A、实体安全保护B、人员管理C、媒体安全保护D、设备安全保护13、()是指电子系统或设备在自己正常工作产生的电磁环境下,电子系统或设备之间的相互不影响的电磁特性。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请说出平时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以及当时的解决方案。

答:略。

2、什么是信息安全?答: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3、什么是P2DR2动态安全模型?答:P2DR2动态安全模型研究的是基于企业网对象、依时间及策略特征的(Policy,Protection,Detection,Response,Restore) 动态安全模型结构,由策略、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等要素构成,是一种基于闭环控制、主动防御的动态安全模型,通过区域网络的路由及安全策略分析与制定,在网络内部及边界建立实时检测、监测和审计机制,采取实时、快速动态响应安全手段,应用多样性系统灾难备份恢复、关键系统冗余设计等方法,构造多层次、全方位和立体的区域网络安全环境。

4、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有哪些?答: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有物理层安全威胁,网络层安全威胁,操作系统层安全威胁,应用层安全威胁,管理层安全威胁等。

5、信息安全实现需要什么样的策略?答:信息安全的实现需要有一定的信息安全策略,它是指为保证提供一定级别的安全保护所必须遵守的规则。

实现信息安全,不但靠先进的技术,也得靠严格的安全管理、法律约束和安全教育。

6、信息安全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答:信息安全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早在20 世纪初期,通信技术还不发达,面对电话、电报、传真等信息交换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第二阶段: 20 世纪60 年代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进入了实用化和规模化阶段;第三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得到极大开放,由此产生的信息安全问题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计算机学科概论第2版课件第2章 认识计算机学科

计算机学科概论第2版课件第2章 认识计算机学科
1985年春,ACM和IEEE-CS联手组成攻关组,经过近4年 的工作,攻关组提交了《计算作为一门学科》(Computing as a Discipline)的报告。将当时的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 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计算机信息学以及其他类似名称 的专业及其研究范畴统称为计算学科。
第 2 章 认识计算机学科——学科的定义
计算机学科是对描述和变换信息的算法过程,包括对其理 论、分析、设计、效率、实现和应用等进行的系统研究。它 来源于对算法理论、数理逻辑、计算模型、自动计算机器的 研究,并与存储式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一起形成于20世纪40年 代初期。 计算机学科包括科学和技术两个方面,二者高度融合是计 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突出特点。(科学侧重于研究现象、 揭示规律;技术侧重于研制计算机、研究使用计算机进行信 息处理的方法与技术手段。)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科学性与工程性并重的学科,表现为理 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特征。
情景问题——学科的存在性证明
科学与学科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与变化规律的知识体 系,是由人类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是 人类实践经验的结晶。
学科是在科学发展中不断分化和整合而形成和发展的,是 科学研究发展成熟的产物。
科学研究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只要有问题的地方就会有科 学和科学研究。
基本思想:使读写头往返移动,每往返移动一次,就成对 地对输入符号串ω左端的一个a和右端的一个b匹配并做标 记。如果恰好把输入符号串ω的所有符号都做了标记,说 明左端的符号a和右端的符号b的个数相等;否则,说明左 端的符号a和右端的符号b的个数不相等,或者符号a和b交 替出现。
控制器的操作指令(也就是程序)如下: (q0 a a R q0) (q0 b x L q1) (q1 x x L q1) (q1 a x R q2) (q1 B B H qN) (q2 x x R q2) (q2 b x L q1) (q2 B B L q3) (q3 x x L q3) (q3 a a H qN) (q3 B B H qF)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概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概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概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概论是一门旨在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基本知识和应用领域。

本文将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概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定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以计算机为研究对象,研究计算机的原理、设计和应用等方面的学科。

它集多学科知识于一体,涵盖了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以及人与计算机的交互等多个领域。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破和计算能力的提高,计算机开始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商业管理等领域。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1.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它们协同工作,完成各种计算任务。

2.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等,而应用软件是指各种应用程序,如文字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3.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一种技术。

4. 数据库: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它可以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和管理功能。

5. 人机交互:人机交互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通过人机交互技术,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加速科学发现的过程。

2. 工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帮助工程师完成各种工程设计任务,提高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3. 商业管理:计算机技术在商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等。

当代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论

当代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论

算机病 毒预防和数据 加密 等。 ( 3 ) 互联 网信息安全 。 主要是指信息过 7结语 滤、 重点预防和控制非法有害的信息传播 。 本质上是一种道德、 法律 本文介绍 了网络安全现状以及几个方面的解决方案 , 旨在为用 和国家利益保护。 ( 4 ) 信 息网络 内容安全 。 “ 信息 内容安全” 在其狭义 户 提 供 信 息机 密 性 、 认 证 和 完 整 性 保 护机 制 , 使 网络 服 务 数 据 和 系 上聚焦于保护机密性、 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信息 , 本 质 上 是 保 护 用 户 统免 受侵 扰和破坏 , 如 防火墙 、 身份验证 、 加密等都 是常用 的方法 , 的利益和隐私 。 本文进一步研究的网络安全问题 , 可以让读者对 网络安全技术有一 4网络 安 全 的影 响 因素 个更深刻的了解 。 计算机 网络面 临许多威胁 , 包括 网络 中的信息 , 也包括 网络 中 的设备 , 但归结起来 主要有三点: ( 1 ) 人工错误 。 如操作员安全配置不 当引起的系统安全漏洞, 用户安全意识不强 , 密码选择不慎 , 帐户借 给他人或与他人共享网络安全带来 的威胁等等 。 ( 2 ) 人为恶意攻击 。 这是计算机 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 , 如敌方 的攻击和计算机 犯罪都 属于这种情 况, 这样的攻击可 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主动攻击 , 它 以各 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 另一种是被动攻击 , 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下拦截、 窃取 、 解译获得重要的机密信 息。 这两种类型 的攻击都会造成很大 的危害 , 甚至导致机密数据泄 漏。 ( 3 ) 网络软件的漏洞和“ 后 门” 。 任何软件或多 或少都有 漏洞 , 漏洞
安 全 技 术
当代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论
孙 力 ’郭 立 。

第1章计算机概论

第1章计算机概论

1.3.2 各进制之间的转换
1、 进制和位权 十进制——以10为基数的计数体制 不同数位上的数具有不同的权值10i。 例如:
(333.33)D 位置计数法 =3 102 + 3 101+ 3 100+ 3 10-1 +3 10-2
权 权 权 权 权
10 i
基数
按权展开式
表示相对小数点的位置
神威Ⅰ计算机系统
2000年8月,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峰值运算速度达到每秒 3840亿浮点结果的高性能计算机神威Ⅰ投入商业运营。我国继 美国、日本之后,已成为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 国家。该系统在当今全世界已投入商业运行的前 500位高性能 计算机中排名第48位。 这个被命名为神威Ⅰ计算机系统的可缩放大规模并行计算 机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在 巨型计算机研制和应用领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从而打破了 西方某些国家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对我国的限制。 神威Ⅰ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范围主要涉及气象气候、航空航 天、信息安全、石油勘探、生命科学等领域。北京高性能计算 机应用中心在试运行期间,已开发成功多个基于神威Ⅰ计算机 系统的实用化大型应用软件。初步统计,神威Ⅰ计算机系统使 用率达到60%以上,在国民经济建设领域正发挥着积极作用。 如:与我国气象局合作开发的集合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在 8小 时内可完成32个样本、10天全球预报;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合 作开发的人类基因克隆系统,已完成人类心脏基因克隆运算, 取得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两种分类方法
1、按功能分类:
①专用计算机
应用于特殊领域,在特定用途下非常有效, 功能单一
②通用计算机 功能齐全,通用性强,用途广泛,但效率 相对专用机低

《计算机科学概论》理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科学概论》理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科学概论》理论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性质:学科必修学时数:18 学分数: 1课程号:开课学期: 1大纲执笔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的地位和教学目标《计算机科学概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先导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学科的概念范畴;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内容、研究方法;了解算法、数据存储、计算机硬件基础、操作系统、网络、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数据库、信息安全等领域中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概论(3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应用、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定义、内涵、研究范畴、学科的知识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信息产业领域的道德与职业规范简介。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用途。

2、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定义、研究范畴、研究内容、学科知识体系。

3、了解计算机学科的本科专业分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4、了解信息产业领域的道德与职业规范。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6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信息的机器表示、逻辑代数基础、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程序设计基础、算法基础、数据结构基础。

教学难点是逻辑代数基础、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理解数制及各数制间的转换,掌握二—十进制、二—十六进制间的转换。

2、掌握原码、反码与补码。

3、了解定点与浮点数据表示。

4、理解BCD码、ASCII码,了解汉字编码、数据校验码。

5、了解逻辑代数。

6、理解计算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7、了解程序设计、算法、数据结构。

(三)计算机硬件系统(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与评价方法简介、总线、系统主板、主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及输入输出设备简介。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及其评价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的病毒程序。 1988年11月2日晚,美国康尔大学研究生罗特·莫
里斯将计算机病毒蠕虫投放到网络中。该病毒程序迅 速扩展,造成了大批计算机瘫痪,甚至欧洲联网的计 算机都受到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近亿美元。
在我国,80年代开始,有关计算机病毒问题的研 究和防范已成为计算机安全方面的重大课题。
·10·
.
10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尔勒说过“谁掌握了 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
·14·
.
14
返回本章首页
第1章 计算机安全技术概论
1.2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技术
1.2.1 计算机系统安全
1.计算机安全定义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 “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 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 到破坏、更改和泄漏”。上述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 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 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 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计算机本身和外部设备乃至网络和通信线路面临各种 风险,如各种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操作失误、设备故障、 电磁干扰、被盗和各种不同类型的不安全因素所致的物质 财产损失、数据资料损失等。
·6·
.
6
返回本章首页
第1章 计算机安全技术概论
(2)对信息的威胁与攻击 ①信息泄露
即故意或偶然地侦收、截获、窃取、分析和收到系统 中的信息,特别是机密或敏感的信息,造成泄密事件。
(2)掌握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主要技术。 (3)明确计算机系统安全评估的重要性,理解可信
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 (4)了解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主要安全法规。 (5)了解计算机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4·
.
4
返回本章首页
第1章 计算机安全技术概论
1.1 计算机安全研究的重要性
1.1.1计算机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
·2·
.
2
返回本章首页
第1章 计算机安全技术概论
第1章 计算机安全概论
1.1 计算机安全研究的重要性 1.2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技术 1.3 计算机系统安全评估 1.4 计算机安全法规 1.5 计算机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市场分析
·3·
.
3
返回本章首页
第1章 计算机安全技术概论
本章学习目标
(1)掌握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明确计算机 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和计算机系统所面临的威胁及 脆弱的根源。
信息安全概论
主讲人:夏淑华 二0一0年八月
1
第1章 计算机安全技术概论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计算机安全概论 实体及硬件安全技术 计算机软件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基础 密码技术 数据库系统安全 计算机病毒及防范 网络安全技术 防火墙技术 黑客攻击与防范
②信息破坏 信息破坏是指由于偶然或人为因素破坏信息的机密性、 完整性、可用性及真实性。
·7·
.
7
返回本章首页
第1章 计算机安全技术概论
3.计算机犯罪
(1)计算机犯罪种类
①网上金融盗窃。 ②窃用计算机系统,散布破坏性病毒、逻辑炸弹 或者放置后门程序犯罪,蓄意破坏。 ③入侵、偷窥、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信息 犯罪。 ④网络诈骗、教唆犯罪。 ⑤网络侮辱、诽谤与恐吓犯罪。 ⑥网络色情传播犯罪。
返回本章首页
第1章 计算机安全技术概论
1.1.2 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
1.操作系统的脆弱性 (1)体系结构不安全 (2)进程管理机制中的缺陷 (3)操作系统提供的RPC服务和安排的漏洞 (4)常用操作系统的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性 (5)为操作系统开发人员提供的无口令入口 (5)操作系统提供Debug与Wizard给黑客可乘之机
2. 软件安全:主要是指保证计算机系统中的软件(如 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或应用程序)免遭破坏、非法拷贝、 非法使用而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3)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防止信息 财产被故意地或偶然地非授权泄露、更改、破坏或使 信息被非法的系统辨识、控制。
·16·
.
16
返回本章首页
第1章 计算机安全技术概论
1.2.2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技术
1. 实体硬件安全:主要是指为保证计算机设备和通信 线路及设施(建筑物等)的安全。
·8·
.
8
返回本章首页
第1章 计算机安全技术概论
(2)计算机犯罪特点 ①作案手段智能化、隐蔽性强 ②犯罪侵害的目标较集中 ③侦查取证困难,破案难度大 ④犯罪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性大
·9·
.
9
返回本章首页
第1章 计算机安全技术概论
4.计算机病毒 1984年,美国人Thompson开发出了针对UNIX操作
·15·.15源自返回本章首页第1章 计算机安全技术概论
2.计算机安全涉及的方面
(1)物理安全(Physical Security):保护计算机设 备、设施(含网络)以及其他媒免遭地震、水灾、火 灾、有害气体和其他环境事故(如电磁污染等)破坏 的措施、过程。
(2)运行安全(Operation Security):为了保证系 统功能,提供一套安全措施(如:风险分析、审计跟 踪、备份与恢复、应急等)来保护信息处理过程的安 全。
4.防火墙的脆弱性 (1)不能防范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和威胁 (2)不能防范绕过防火墙的攻击和威胁 (3)不能阻止感染病毒文件的传输
·13·
.
13
返回本章首页
第1章 计算机安全技术概论
5. 研究信息安全的社会意义 (1)信息安全与政治 (2)信息安全与经济 (3)信息安全与军事 (4)信息安全与国家安全
·11·
.
11
返回本章首页
第1章 计算机安全技术概论
2.网络安全的脆弱性
(1)漏洞和后门 (2)电磁辐射 (3)线路窃听 (4)串音干扰 (5)硬件故障 (6)软件故障 (7)网络规模 (8)通信系统
·12·
.
12
返回本章首页
第1章 计算机安全技术概论
3.数据库安全的脆弱性
(1)用户权限 (2)数据共享 (3)数据更新 (4)数据库完整性 (5)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等级
1.计算机信息系统概念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计算机信 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设备、设施 (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和规则对信息进行 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5·
.
5
返回本章首页
第1章 计算机安全技术概论
2.计算机信息系统面临的攻击和威胁 (1)对实体的攻击和威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