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史学基础考试中国近现代史考点归纳与典型题详解(清统治的衰落)【圣才出品】
考研历史学基础考试中国近现代史考点归纳与典型题详解(改革开放的进程)【圣才出品】
第15章改革开放的进程15.1 考点归纳一、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一)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改革1.产生1978年底到1979年初,皖东地区及合肥、芜湖等地的一些生产队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把土地包给社员,效果极好。
其中凤阳县小岗生产队首创包干到户,粮食成倍增产。
2.发展1980年底到1981年,农村改革进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发展阶段。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进一步肯定“双包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此后,这种形式的责任制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成为农村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基本形式。
3.意义改变了束缚农村农业生产力的旧体制;农业生产摆脱了长期停滞的发展困境;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全面的变化;广大城乡人民都得到实惠;带动了整个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阶段。
1.主要表现(1)坚持公有制的经济主体地位的同时,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2)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在企业内部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3)调整和改进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和方式,经济杠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4)按照“调放结合”的方针,合理调整价格,逐步放开价格。
(5)改革工资制度和劳动制度。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职务工资为主,企业新招收的工人开始实行合同制。
(6)此外,在财政、金融、税收、商业流通等领域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2.影响冲破了长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克服了一些弊病,搞活了经济,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中国的国民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二、特区建设与改革开放(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起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引进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培养和锻炼各种专门人才,发展对外贸易。
考研《313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考点归纳
考研《313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考点归纳一、列强历次侵华战争(一)鸦片战争1.鸦片走私(1)背景英国商人企图利用走私鸦片的方式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影响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困境;英国资产阶级赚取了巨额利润,中英贸易关系也由原来的入超变为出超;加剧了清政府的腐败衰落,军队也逐渐丧失了战斗力。
2.虎门销烟钦差大臣林则徐奉命到广州禁烟,收缴鸦片两万余箱。
自1839年6月3日至6月25日,在林则徐主持下,所有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
3.战争过程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政府以禁烟运动作为侵华战争的借口,于1840年6月封锁广州海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至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战争结束。
封建制度的腐朽、科学技术的落后和清朝政府的腐败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战争背景1856年,正当清政府忙于与太平天国作战之际,英国、法国为了扩大《南京条约》所取得的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2.战争过程1856年10月23日,英法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12月,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广东巡抚、广州将军等投降敌人,组织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
1858年6月,签订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1860年10月24日、25日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3.战争性质第二次鸦片战争实质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在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大肆侵略,并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51年8月6日《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8年5月28日《瑷珲条约》;1860年10月底《北京条约》;1864年10月《勘分西北界条约》;沙俄共侵占144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四)中法战争1.入侵越南1862年,法国侵越并签订《西贡条约》。
2024年【精品】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2024年【精品】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知识点总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的失败是指()。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被反动势力篡夺了革命果实C.没有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
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救亡决论》4.遵义会议主要订正了()A.陈独秀的“右”倾错误B.王明的“左”倾错误C.瞿秋白的“左”倾错误D.李立三的“左”倾错误5.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A.手工业B.农业经济C.工业D.小农经济6.对第一次国共合作起了促进的共产国际派遣人员是()。
A.马林B.越飞C.鲍罗廷D.李德7.在近代,通过战争向中国勒索赔款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B.俄国C.法国D.日本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于()。
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70年代C.19世纪80年代D.19世纪90年代9.1948年1月1日在香港正式成立的民主党派是()。
A.中国民主同盟B.中国民主建国会C.中国民主促进会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0.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A.地主阶级B.工人阶级C.农民阶级D.资产阶级11.在近代中国,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B.日本C.沙俄D.法国12.中国工人阶级最先出现于()中。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B.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C.19世纪70年代官僚买办资本家企业D.19世纪70年代民族资本家企业13.1945年(),在昆明发生了吹响国统区爱国学生运动第一声号角。
A.一二·九运动B.一二·一运动C.一二三○运动D.五二○运动14.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据了()。
考研中国近现代史要点总结
考研中国近现代史要点总结中国近现代史是考研历史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了中国从晚清时期到建国后的历史变迁。
下面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要点总结,以便于考生进行复习和备考。
一、近代史时期背景近代史时期,中国经历了晚清时期的社会动荡和列强入侵的屈辱历史。
晚清时期,封建社会和帝制统治逐渐衰落,社会矛盾激化,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境地。
列强入侵中国,瓜分势力范围,对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形成控制。
这一时期的背景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晚清时期的改革与变革晚清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变革,力图挽救国家危亡。
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
光绪皇帝主持了一系列的变法措施,如戊戌变法等。
但由于帝制体制的阻碍,这些改革措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辛亥革命与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也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彻底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皇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近代中国的革命风潮的兴起,为中国日后的革命进程奠定了基础。
四、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五四运动抗议了巴黎和会的决议,反对列强对中国的不公平待遇。
这一运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对中国整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组织之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崛起。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通过不懈努力,发展壮大,并成功领导了中国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六、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次重要革命战争。
这场战争抗击了日本侵略者的进攻,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解放战争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解放全中国的大规模战争,最终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确立了新中国的成立。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与改革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题后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庚子赔款】暨南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正确答案:1901年《辛丑条约》中规定的清政府应付的赔款。
因系针对1900年(庚子年)的义和团运动而起,故名。
亦称“大赔款”或“庚款”。
《辛丑条约》规定:赔偿各国关平银4.5亿两,年利率4%,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部分常关税和盐税做抵押。
1909年,美国决定减免其所得赔款的大部分,作为培植中国赴美留学生的经费。
后英、法、日等国相继效尤。
一战后,中国停止对战败国德、奥的赔款支付。
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亦于1920年宣布终止对俄的赔款。
至1938年,中国实际赔付银6.52多亿两。
这项巨额赔款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2.【笔帖式】南京大学2013年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真题;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历史学真题正确答案:清朝官职名。
满语,意为办理文件、文书的人。
清入关前称有学问的人为“巴克什”,后改为“笔帖式”。
清入关后,随着文书档案工作日渐繁杂,清政府遂在各衙门广置笔帖式,主要掌管翻译满汉奏章文书、记录档案文书等事宜。
笔帖式为国家正式官员,品级六至九品不等。
笔帖式升迁较为容易,速度较快,被称为“八旗出身之路”。
清朝灭亡后,该官职被废除。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3.【魏源】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历史学综合真题;河北大学2015年历史学基础真题正确答案:清代思想家、史学家。
湖南省邵阳人。
1828年任内阁中书,着手整顿盐务,支持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抗英。
1842年完成《圣武记》一书,14卷。
编《海国图志》50卷,后又增为100卷。
1853年参与镇压捻军。
魏源是晚清较早关注西方的知识分子之一。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4.【《海国图志》】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基础(中国史)真题;内蒙古大学2015年中国史真题;云南大学2015年中国史基础真题;安徽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史真题;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苏州科技大学2018年中国通史真题正确答案:鸦片战争后魏源编写的地理著作。
03708中国近现代史(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清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是在(A)A.乾隆朝后期B.嘉庆朝中期C.咸丰朝后期D.同治朝中期2.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主要国家是(D)A.美国B.俄国C.日本D.英国3.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B)A.中国同盟会B.兴中会C.华兴会D.光复会4.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C)A.要不要变法B.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C.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D.要不要社会革命5.20 世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警世钟》的是(D)A.章炳麟B.邹容C.孙中山D.陈天华6.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黄兴率领下举行了(D)A.惠州起义B.镇南关起义C.七女湖起义D.黄花岗起义7.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是(A)A.李大钊B.陈独秀C.蔡和森D.杨匏安8.1922年7月,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C)A.新民主义革命总路线B.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C.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D.土地革命总路线9.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罢工斗争是(A)A.京汉铁路工人罢工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C.香港海员罢工D.省港工人罢工10.中国共产党确定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会议是(A)A.中共三大B.中共四大C.中共五大D.中共六大11.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全国范围大革命风暴兴起的标志是(B)A.护法战争B.五卅运动C.北伐战争D.五四运动12.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A)A.四一二政变B.整理党务案C.中山舰事件D.七一五政变13.1930年8月,邓演达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B)A.中华职业教育社B.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C.中国青年党D.中国民主同盟14.1928年底,在东北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D)A.张作霖B.杨虎城C.阎锡山D.张学良15.1930年1月,毛泽东进一步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文章是(A)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C.《井冈山的斗争》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6.1927年,中国共产党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方针的会议是(C)A.赣南会议B.古田会议C.八七会议D.十二月会议17.1932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策划建立的傀儡政权是(D)A.伪“华北自治政府”B.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C.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D.伪“满洲国”18.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B)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华北事变D.一二八事变19.1933年,冯玉祥在张家口领导成立的抗日武装力量是(A)A.察哈尔抗日同盟军B.东北抗日联军C.察哈尔抗日义勇军D.东北抗日义勇军20.1935年,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发动的抗日救亡运动是(C)A.一二·三O运动B.一二·一运动C.一二·九运动D.五·二O运动21.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提出的口号是(C)A.向北发展,向南防御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C.和平、民主、团结D.将革命进行到底22.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军队首先进攻的地区是(C)A.山东解放区B.东北解放区C.中原解放区D.陕甘宁解放区23.1946年,中共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D)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中国土地法大纲》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24.1947年6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中原,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A)A.战略进攻的序幕B.战略转移的序幕C.战略防御的序幕D.战略决战的序幕25.新中国建立初期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A)A.国营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合作社经济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26.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召开的重要会议是(D)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七届五中全会C.中共七届四中全会D.中共七届三中全会27.1955年,毛泽东总结农业合作化运动基本经验的报告是(B)A.《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B.《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C.《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D.《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2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实行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B)A.加工订货B.公私合营C.经销代销D.统购统销29.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围绕的基本方针是(D)A.独立自主B.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C.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30.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A)A.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B.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C.把我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二、多项选择题31.中国早期工人阶级产生于(ABCD)A.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开办的企业B.洋务派官僚开办的军工企业C.洋务派官僚开办的民用企业D.本国民族资本企业32.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与清政府签订的强占中国东北、西北14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有(ABD)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北京条约》C.《中俄尼布楚条约》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33.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D)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C.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34.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有(AC)A.左宝贵B.关天培C.邓世昌D.史荣椿3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D)A.北京大学B.中山大学C.《湘江评论》编辑部D.《新青年》编辑部36.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意义体现在(ABCD)A.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运动B.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运动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7.卢沟桥事变后,在北平南苑战斗中为国捐躯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AD)A.佟麟阁B.张自忠C.谢晋元D.赵登禹38.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是(ABC)A.发展进步势力B.争取中间势力C.孤立顽固势力D.消灭顽固势力39.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主要体现在(ABCD)A-积极倡导、促成并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C.科学阐明了抗日战争的规律和进程D.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和策略40.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有(ACD)A.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B.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三、简答题4l.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答:第一,没有提出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考研历史学:中国近现代史命题规律及考点解析
历史学中国近现代史命题规律及趋势——考点解析第一部分列强的对外侵略(1)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后果要好好把握。
有可能在这部分内容出非常细节的选择题和名词解释。
(2)资本主义世界性扩张的必然性。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特点,以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3)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重要战役要记住。
(4)战争后签订的重要不平等条约,可能会以论述题的形式出题。
(5)中国边疆危机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内容。
(6)《中法新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7)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在诸多矛盾中,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情况要熟悉。
第二部分清统治的衰落(1)太平天国当时具体采取了哪些制度,像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评价要熟记,有可能出现论述题。
注意《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影响。
(2)义和团运动要注意和太平天国的农民战争作比较,它的影响要知道并掌握。
(3)“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4)义和团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
(5)清廷政局的变化。
(6)湘淮军势力的崛起在2009年的简答题已经考过,2012年不排除继续再考大题,要引起注意。
第三部分近代化的启动(1)关于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代表人物、以及它们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人物都要掌握。
(2)洋务运动的内容,前期求强,后期求富所采取的措施要知道。
建立的一系列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对于建立的时间、地点、代表人物等要熟记。
对于内容、影响有可能会出现论述题和史料分析题。
(3)维新变法思潮及戊戌变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要知道。
这都是晚清时期的重要活动,要从背景、内容、意义方向好好掌握。
对于当时的代表人物,像王韬、陈礼垣等人物具体的思想要知道。
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要掌握。
(4)“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根源,以及商办企业要了解具体有哪些,目的是什么。
第四部分清末改革与社会变迁(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要作为重点来看,要联系后面的知识把整个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梳理好,形成一个体系,这种跨度比较大的题最能考查出考试的综合素质,往往容易出论述题。
李侃《中国近代史》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圣才出品】
第1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1 复习笔记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清朝统治的衰落(1)表现①经济a.封建生产关系的桎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b.封建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对农民剥削沉重,导致农民与地主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
②人口人口增长过速,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以至流民增多,加剧了社会动荡。
③吏治官僚制度败坏,贪污盛行,百姓生活悲惨。
④军事军队腐化,武备废弛,士兵声色犬马,吸食鸦片,战斗力弱。
(2)结果广大人民生活每况愈下,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爆发了白莲教、天理会等起义,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封建社会日益走向衰败。
2.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1)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①17~18世纪,英、法等国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
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迅猛发展,扩大了对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求,促使各国对外扩张。
(2)殖民扩张①英国a.16世纪末,英国殖民势力开始侵入印度,并建立东印度公司,以垄断东方贸易。
之后又对阿富汗、波斯、缅甸、印尼等国进行侵略渗透。
b.17~19世纪,英国开始对中国进行资本主义渗透,在贸易出超的情况下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并企图进行武力扩张。
②法国法国的在亚洲的侵略目标主要是越南和中国。
17世纪以后,多以宗教为工具,借助传教士进行对外殖民扩张与侵略。
③美国美国于1784年开始与中国通商,1835年,组织东印度洋舰队,对远东实行“炮舰政策”以满足其侵略目的。
④沙俄沙皇俄国主要对中国实行土地掠夺和经济贸易掠夺。
17世纪中叶,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遭到中国军民的抵制和反击,双方签署《尼布楚条约》,规定了两国东段和中段边界。
二、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1.鸦片泛滥和中国的禁烟(1)背景①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在对外关系方面采取“闭关”政策,将对海外的贸易严格限制在广州十三行,这种外贸政策严重阻碍了西方工业品在中国的销售。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第6章 民初政局【圣才出品】
第6章民初政局6.1 考点归纳一、民初政党与议会(一)民初的主要政党1.国民党1912年8月25日,同盟会在北京改组成国民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成为第一大党,孙中山为理事长,黄兴、宋教仁等为理事。
2.统一党统一党(1912.1~1913.5),由以章太炎为首的中华民国联合会和以张謇为首的预备立宪公会合并组成。
章炳麟、程德全、张謇、熊希龄为理事。
以“巩固全国之统一,建设中央政府,促进共和政治”为宗旨。
3.共和党共和党(1912.5~1913.5.),为议会第二大党,以统一党和民社为骨干,由国民协进会、国民公会等组建而成。
主要成员有黎元洪、张謇、章太炎、程德全、伍廷芳等。
4.民主党民主党(1912.9~1913.5),孙洪伊、汤化龙等是发起人,由梁启超作为思想领袖的共和建设讨论会与国民协会以及共和统一会、国民新政社、共和促进会等组合而成。
5.进步党1913年5月29日,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在北京合并成进步党。
黎元洪为理事长,梁启超、张謇、伍廷芳、孙武等人为理事。
出版《天铎报》为机关报,总部设在北京。
(二)第一届议会与《天坛宪草》1.第一届议会(1)1912年12月至1913年初,全国举行第一次国会选举,选出参、众两院议员,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2)1913年4月8日,第一届国会开幕。
(3)1925年4月24日段祺瑞下令解散国会,历时12年。
2.《天坛宪草》(1)《天坛宪草》是中华民国第一部宪法草案,本名《中华民国宪法》。
1913年10月31日宪法起草委员会三读决议,成为宪法案。
11月1日,提交国会宪法会议。
(2)《天坛宪草》共11章113条,主要内容为:①扩大了总统权限,但基本精神仍坚持国家立法权属于国会,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②坚持总统任命国务员须经国会通过,总统无权解散众议院等。
二、二次革命与护国战争(一)二次革命1.宋教仁案(1)经过:宋教仁发表要组织新内阁的演说后,于1913年3月20日夜在上海火车站被袁世凯主使的歹徒暗杀。
近代史真题卷子及答案解析
近代史真题卷子及答案解析近代史是我国历史课程中的一部分,涉及到从近现代开始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和发展。
在高考中,近代史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下面将以近代史真题卷和答案解析的形式,对该科目进行讨论。
1. 题目一:清朝末年的政治局势如何?请分析清朝政府的衰落原因。
答案解析:清朝末年的政治局势十分动荡。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尽管清朝政府仍然垂帘听政,但内阁尚能运作正常。
然而,道光、咸丰、同治时期,清政府的衰落日益明显。
一方面,外国列强在中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侵略浪潮,给清政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内部腐败严重,官员贪污腐化、官僚主义盛行,严重削弱了清政府的执政能力。
此外,各种社会矛盾也加剧了政治局势的动荡,如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
2. 题目二: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哪些?答案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辛亥革命结束了近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开启了民主政治的大门。
其次,辛亥革命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觉醒,加强了国民意识和民族团结,为中国迈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再次,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最后,辛亥革命对农民的福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废除了压迫农民的苛捐杂税,大大改善了农村的社会状况。
3. 题目三:鼓浪屿被称为"近代中国建筑博览馆",请谈谈其重要性。
答案解析:鼓浪屿位于厦门市,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文化遗产。
它被称为"近代中国建筑博览馆",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首先,鼓浪屿上的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风格和东方传统文化的融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次,鼓浪屿上的建筑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此外,鼓浪屿环境优美,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旅游景点,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问题解析100题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问题解析100题中国近现代史问题解析1、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先后开放了16个通商口岸。
你如何评价开放通商口岸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一方面,使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化。
表现在:政治上,严重破坏了中国贸易主权;经济上,它成为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重要基地;文化上,便利了列强利用传教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2)另一方面,使古老的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
表现在:开放通商口岸客观上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从而为近代工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你如何评价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1)积极方面:鸦片战争时期,在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并面临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条件下,“向西方学习”的实质和目的,就是学习先进和抵抗侵略,因而是进步和爱国的,这是主要的一面。
(2)局限性:但是林、魏当时只看到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尚未看到还应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文化,并且其根本目的仍是维护清朝统治,这是由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3)效果:在当时对清朝统治集团没有产生实际影响,但对晚清中国思想界和后来的洋务派学习西方起了启迪作用。
3、试述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方面发生的新变化,并综合分析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及其结果。
新变化:(1)鸦片战争后,封建经济开始解体,小农经济和手工业者破产,在沿海通商口岸出现外国资本主义企业;(2)60——70年代,出现封建性的近代军事工业和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民用企业,以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3)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外资企业大量出现。
原因:(1)西方列强的侵华,打破“闭关锁国”的状态,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2)封建自然经济解体,小农经济破产,为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提供市场,、劳动力的条件。
(3)清政府调整统治政策,办洋务,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刺激作用。
(4)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华经济侵略及资本输出。
结果:(1)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2)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场所和原材料的供应地。
2022考研历史学综合中国近现代史重要考点总结
2022历史学考研专业课中国近现代史,试卷出题内容占据历史学综合试卷20%左右,那么历史学考研专业课世界近现代史有哪些重要考点呢世界近现代史每个考点有哪些考察形式以下是整理的“历史学考研专业课世界近现代史”各重要考点总结,请参考:一、历史学综合中国近现代史重要考点第一部分、列强的对外侵略第二部分、清统治的衰落第三部分、近代化的启动第四部分、清末改革与社会变迁第五部分、辛亥革命第六部分、民初政局第七部分、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第八部分、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第九部分、抗日战争第十部分、国共合作第十一部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第十二部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第十三部分、文化大革命(1966-1976)第十四部分、拨乱反正(1976~1978年)第十五部分、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年)第十六部分、共和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区域发展第十七部分、共和国时期的文化、教育与科技二、中国近现代史考点及考察形式第一部分、列强的对外侵略(1)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后果要好好把握。
有可能在这部分内容出非常细节的选择题和名词解释。
(2)资本主义世界性扩张的必然性。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特点,以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3)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重要战役要记住。
(4)战争后签订的重要不平等条约,可能会以论述题的形式出题。
(5)中国边疆危机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内容。
(6)《中法新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7)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在诸多矛盾中,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情况要熟悉。
第二部分、清统治的衰落(1)太平天国当时具体采取了哪些制度,像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评价要熟记,有可能出现论述题。
注意《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影响。
(2)义和团运动要注意和太平天国的农民战争作比较,它的影响要知道并掌握。
历史学基础(清统治的衰落、近代化的启动)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清统治的衰落、近代化的启动)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 3. 史料分析题 4.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太平军在西征中三次攻克的重镇是( )A.武昌B.安庆C.汉口D.九江正确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西征的过程,太平天国派出的以胡以晃、赖汉英为将领的西征军曾两次攻克武昌,而在太平天国派出以石达开、罗大纲为将领的援军支持西征后,太平军又一次攻克武昌。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2.下列不属于太平天国的后期领导核心成员的是( )A.洪仁玕B.陈玉成C.李秀成D.石达开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统治后期的基本情况。
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核心由三位年轻人组成,分别是干王洪仁歼、英王陈玉成与忠王李秀成,而没有出走四川的石达开。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3.下列人物中,主张对义和团实行安抚政策的是( )A.袁世凯B.刚毅C.荣禄D.毓贤正确答案:B解析:选项中的毓贤和袁世凯是前后两任山东巡抚,都曾多次派兵镇压义和团运动,而在朝中的大臣里,主张用安抚手段控制义和团的是吏部尚书刚毅,主张镇压义和团的是军机大臣荣禄。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4.太平天国作为几千年来农民运动的高峰,所遇到的历次农民运动中不曾有过的新情况是(A.封建势力过于强大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C.宗教思想的严重弊端D.领导集团发生了分裂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封建统治集团的强大和领导集团内部的分裂都是历次农民起义中常遇到的,宗教思想的严重弊端也并非太平天国所独有。
只有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才是太平天国遇到的新情况。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5.下列关于湘军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湘军将领以封建儒生为主B.湘军是镇压太平军的主力C.镇压太平天国后成为清军主力D.曾国藩治军重在思想教育方面正确答案:C解析:中国晚清时期曾国藩以湘勇为基础,在湖南创建的一支军队。
考研历史学基础考试中国近现代史考点归纳与典型题详解(民初政局)【圣才出品】
第6章民初政局6.1 考点归纳一、民初政党与议会(一)民初的主要政党1.国民党1912年8月25日,同盟会在北京改组成国民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成为第一大党,孙中山为理事长,黄兴、宋教仁等为理事。
2.统一党统一党(1912.1~1913.5),由以章太炎为首的中华民国联合会和以张謇为首的预备立宪公会合并组成。
章炳麟、程德全、张謇、熊希龄为理事。
以“巩固全国之统一,建设中央政府,促进共和政治”为宗旨。
3.共和党共和党(1912.5~1913.5.),为议会第二大党,以统一党和民社为骨干,由国民协进会、国民公会等组建而成。
主要成员有黎元洪、张謇、章太炎、程德全、伍廷芳等。
4.民主党民主党(1912.9~1913.5),孙洪伊、汤化龙等是发起人,由梁启超作为思想领袖的共和建设讨论会与国民协会以及共和统一会、国民新政社、共和促进会等组合而成。
5.进步党1913年5月29日,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在北京合并成进步党。
黎元洪为理事长,梁启超、张謇、伍廷芳、孙武等人为理事。
出版《天铎报》为机关报,总部设在北京。
(二)第一届议会与《天坛宪草》1.第一届议会(1)1912年12月至1913年初,全国举行第一次国会选举,选出参、众两院议员,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2)1913年4月8日,第一届国会开幕。
(3)1925年4月24日段祺瑞下令解散国会,历时12年。
2.《天坛宪草》(1)《天坛宪草》是中华民国第一部宪法草案,本名《中华民国宪法》。
1913年10月31日宪法起草委员会三读决议,成为宪法案。
11月1日,提交国会宪法会议。
(2)《天坛宪草》共11章113条,主要内容为:①扩大了总统权限,但基本精神仍坚持国家立法权属于国会,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②坚持总统任命国务员须经国会通过,总统无权解散众议院等。
二、二次革命与护国战争(一)二次革命1.宋教仁案(1)经过:宋教仁发表要组织新内阁的演说后,于1913年3月20日夜在上海火车站被袁世凯主使的歹徒暗杀。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第4章 清末改革与社会变迁【圣才出品】
第4章清末改革与社会变迁4.1 考点详解一、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一)清末新政(1901~1905)1901年4月,督办政务处成立,总理新政事宜,成为组织领导新政的中枢。
督办大臣有奕劻、荣禄、李鸿章等6人。
1.《江楚会奏变法三折》1901年,刘坤一、张之洞上奏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规划清末新政改革的基本框架,推动了新政的启动和实施。
2.新政的主要内容(1)行政制度改革①机构调整1901年7月,清政府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设外务部;1905年,清政府先后设立了专门负责地方治安的巡警部和适应教育改革的学部。
②吏治整顿裁汰各衙门胥吏差役,停止捐纳买官。
(2)经济改革①1903年,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管理工商业和农业,并在各省城及各州县分别设立商会和分会;②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
(3)军事改革①1901年,清政府裁撤旧式的绿营、防勇,编练新军;②1902年底,中央设立练兵处,各省设督练公所;③1905年,袁世凯编成北洋新军6镇;④1905年,清廷为独揽军权,合并兵部与练兵处为陆军部,但袁世凯依然通过其势力控制着北洋新军的实权。
(4)教育改革①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②1902年8月和1904年1月,清政府先后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③1905年9月,颁旨宣布自次年起,废除乡试、会试、科举,还多次选派和奖励青年及官员出国留学。
3.新政的目的和作用(1)目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2)作用:行政制度、经济等改革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新政没有达到清政府的目的,反而激化了各种矛盾,加速清政府崩溃。
(二)预备立宪(1905~1911)1.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1)1905年7月,清政府派遣亲贵重臣先行对欧美各国政治制度进行详细考察;(2)1905年12月,在载泽、尚其亨、李盛铎、戴鸿慈、端方五大臣出洋考察的同时,考察政治馆成立;(3)1906年8月,五大臣归国,密陈立宪有“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三大好处,主张诏定国是,仿行宪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清统治的衰落
2.1 考点归纳
一、太平天国时期的农民战争
(一)拜上帝会的创立
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撰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和《太平天日》等宣传教义。
传教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核心。
(二)太平天国的兴起
1.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正式爆发。
2.永安建制
太平军攻克永安州城后,令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
规定西王以下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史称“永安建制”。
3.北伐
1853年太平军定都南京,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政权。
此后决定开展北伐,直捣清朝都城北京。
以林凤祥、李开芳为将领。
10月底,北伐军进攻天津受阻。
两年后因弹尽粮绝,为清军攻陷。
4.西征
西征目的是保天京,夺取安庆、九江、武昌三大军事据点,控制长江中游。
1853年6月,胡以晃、赖汉英、曾天养等率太平军沿江西上,克安庆,围南昌,经营鄂东、皖北;取得阶段性成果。
5.天京破围
(1)江北大营
清政府先后于1853年、1856年和1858年琦善、托明阿、德兴阿为钦差大臣率军在扬州对抗太平军。
但都被秦日纲、陈玉成等率军击溃。
1859年,清政府撤销江北大营。
(2)江南大营
1853年4月,向荣率军建立江南大营,围攻天京。
1856年,被太平军击溃。
1860年5月,太平军再次击溃江南大营,清政府撤销江南大营。
(三)太平天国后期斗争与失败
1.天京变乱
1856年,江北、江南大营先后被击溃,天京紧急形势暂时解除。
杨秀清“逼封万岁”,扩大个人权势。
洪秀全佯装允诺,暗招韦昌辉、石达开诛杀杨秀清,引发天京变乱。
1857年6月,石达开率精兵离开太平天国,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后期军事斗争
1857年10月,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等青年将领,再建新领导核心。
(1)重破江北、江南大营
清军趁太平天国天京变乱重建了江北、江南大营。
1858年8月,陈玉成、李秀成合力彻底打垮江北大营,解除了天京北面的威胁;1860年1月,洪仁玕与李秀成击垮江南大营。
(2)浦口之役与保卫安庆
1858年9月,太平军各路联合攻破浦口,再次击溃江北大营,解除了江北清军对天京的包围。
1860年,陈玉成、李秀成攻打武昌失败。
1861年,安庆失守,1862年,陈玉成殉国。
3.天京失守
(1)1861年,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兵分三路夹击太平军。
曾国荃率湘军进攻天京,左宗棠部进犯浙江,李鸿章部进犯江苏。
英、法、俄等国侵略者组成常胜军、常安军、常捷军配合清军进攻太平军阵地。
(2)1862年,安庆失守。
1863年,苏州陷落。
1864年太平军固守天京,坐以待毙。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
7月,天京陷落。
二、太平天国的政权和制度
(一)《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于1853年颁布的一个纲领性文献,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内容涉及社会改革的各个方面。
1.基本内容
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使用,土地按年产量划分等级,好坏搭配,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
还提出了“丰荒相通”,以丰赈荒的办法。
鳏寡孤独、疾病残废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都由国库供养。
2.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充分反映了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渴求土地,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已发展到最高峰。
但它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具有空想性。
(二)中央政权
太平天国的政权军事色彩浓厚。
最高领导为天王,天王下设王、侯两等爵位及丞相、指挥、将军、监军、两司马等职官。
爵位和职官不分文武,军政兼管,还带兵打仗。
除天王外,东王杨秀清执掌军政大权,权力最大。
(三)乡官制度
太平天国的地方政权,分省、郡、县三级。
郡设总制,县设监军,都由中央委任,称为“守土官”。
县以下的基层组织实行乡官制度。
乡官制度体现了寓兵于农、军政合一的思想,对巩固政权、支持作战都起了很大作用。
(四)《资政新编》
1859年4月,洪仁玕被封为干王,总理太平天国朝政。
他提出了《资政新篇》。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比较系统的纲领性文件,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但它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利益和要求,严重脱离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斗争现实。
三、湘淮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一)湘军
1.湘军的建立
曾国藩受命到长沙协助湖南巡抚办理团练,建立了“湘军”。
1854年2月,湘军练成水陆两军,是维护清王朝统治和镇压太平天国最重要的一支地主阶级武装力量。
2.湘军的特点
(1)军制上,湘军以营为基本单位,作战时,水陆相依,互为支持。
(2)组织上,选择中下层地主知识分子为营官,下属均由营官自行招募。
(3)思想上,以封建理学为精神支柱,向士兵灌输“忠信”、“忠义”思想,诱导他们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卖命。
(二)淮军
1853年,编修李鸿章在曾国藩的支持下,以淮南团练为基础编练“淮勇”,后称“淮军”。
其重要将领有张树声、刘铭传、潘鼎新、丁汝昌等。
它是晚清时期重要的军阀武装。
(四)湘淮地方势力的崛起
清朝过度倚重湘军和淮军,面临着新的危机:地方督抚力量的强化与离心倾向的加强,中央权力开始下移,“外重内轻”的局面开始出现。
1.湘淮军兴起,清代兵制发生根本变化
清朝常备军为八旗、绿营。
绿营兵权握于兵部。
湘军兵为将有,指挥调度权为曾国藩掌握。
1861年冬,李鸿章编练淮军,成为又一支军阀武装。
随着湘淮军转战南北,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势力的手中。
2.湘淮势力崛起,统治阶级内部权力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牵动了晚清的政局
湘淮系地方势力的的扩展,汉族士绅在中央政治权力结构中地位的上升,道光至同治年间,满汉势力的此消彼长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3.湘淮军控制地方权力,晚清政治出现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湘淮军兵为将有,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汉族经世派力量迅速崛起,改变了清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
湘淮军将帅担任督、抚后,形成督、抚事权过重的“外重内轻”局面。
四、清廷政局
(一)总理衙门的设立
1861年1月,清政府应恭亲王奕訢奏请设立总理衙门,主管外交及通商等事务,首任总理衙门大臣有奕訢等人。
(二)辛酉政变
1861
改元“同治”,奕訢被授为“议政王大臣”。
(三)同治中兴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直到中法战争爆发,清政府的统治出现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
同时,清政府开始办理洋务,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经济和军事实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有人称这个时期为“同治中兴”。
1.《中美增续条约》
《中美续增条约》是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于1868年代表清政府与美国国务卿西华德签订的条约,又称《蒲安臣条约》。
2.海关总税务司
(1)1854年,英、法、美三国利用上海会起义窃取了上海海关管理权。
(2)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统辖总税务司。
(3)1865年英人赫德继任后,改组海关机构,发展业务,掌握中国海关大权四十余年,基本上建立起了近代中国的海关管理制度。
(4)1906年清政府设税务处,节制总税务司及各海关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