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总复习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复习重点总结与历真题解析

国际经济学复习重点总结与历真题解析

国际经济学复习重点总结与历真题解析一、国际经济学概述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国际经济关系的学科,主要关注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与互动。

它涉及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方面的内容。

二、国际贸易理论1.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不同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得其他商品。

2. 因素禀赋理论因素禀赋理论由赫克歇尔-奥林尼克提出,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是基于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国家会倾向于出口使用禀赋较多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

3.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关税是指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收。

非关税壁垒则包括配额限制、进口许可证、技术壁垒等形式,限制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

三、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1.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指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者购买外国企业的股权。

间接投资则是通过购买外国股票或债券等金融工具进行投资。

2. 跨国公司的优点与挑战跨国公司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技术转移等优点,但也面临着文化差异、政治风险等挑战。

四、国际收支与汇率1. 资本账户与经常账户资本账户记录资本流入流出情况,经常账户则记录货物、服务、收入与转账等对外经济交易。

2. 汇率制度汇率制度包括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和区域货币联盟等形式。

3. 汇率影响因素通货膨胀、利率水平、政府干预等因素都会影响汇率的变动。

五、国际金融市场1. 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国际间货币交易的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

2. 国际债券市场国际债券市场是国际间债券交易的市场,包括主权债券、企业债券等。

3. 国际股票市场国际股票市场包括各国证券交易所,人们可以通过购买与交易股票来获取投资回报。

六、国际经济组织与经济一体化1. 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负责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致力于减少贸易壁垒、推动贸易自由化。

2. 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一些地理接近或具有相似经济特征的国家之间为了实现经济合作与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一、国际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3.消费的替代品和互补品4.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5.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6.汇率和汇率制度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职能和作用二、国际贸易政策1.关税和贸易自由化2.配额的效果和操作方式3.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4.出口补贴和国际补贴政策的影响5.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的经济福利效果比较三、国际货币体系1.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区别和优劣势2.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代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3.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力4.汇率政策和汇率管理工具5.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货币联盟的发展模式和目标四、国际资本流动1.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和原因2.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区别和特点3.跨国公司(MNCs)的发展和作用4.资本流动的利益和风险5.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和控制措施五、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1.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效果3.创新和技术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4.跨国公司和全球价值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5.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六、国际贸易与发展经济学1.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比较和选择3.资源禀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应用4.贫穷陷阱的原因和克服方式5.经济增长和贸易自由化对发展经济的影响以上是一些国际经济学的期末复习知识点的整理,希望可以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此外,国际经济学还涉及到国际经济合作、国际金融市场、国际劳动力流动等方面的内容,建议你在复习过程中对这些方面的知识也进行深入了解。

祝你取得好成绩!。

国际经济学 期末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 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什么是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是以各国间的经济活动及国际经济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国际范围内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及国际经济关系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国际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两大部分:微观部分又称为国际贸易部分(包括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属于实物层面的研究;宏观部分又称为国际金融部分,属于货币层面的研究。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小题)●对财富的看法,他们把金银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贸易观点:由于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从国外获得金银从而使财富增加。

因此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是一种保护贸易的观点●局限性:金银货币财富观,亚当·斯密提出物质财富观。

贸易保护主义绝对优势理论(计算题)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在于各国在生产技术进而产品成本上存在着绝对差异。

当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效率(即有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效率更低(即有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进行相互交换,其结果将使双方均能从贸易中获益。

政策主张:斯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主张自由贸易。

例:•分析贸易的可能性和贸易的基础本国生产小麦有绝对优势,外国生产布有绝对优势。

•如果交换条件是6W=6C,计算本国与外国各获利多少?本国1小时生产6W交换到6C 。

不进行贸易,6W=4C,所以贸易得益是2C。

外国用6 / 5小时生产6 C,交换到6W,如果不进行贸易,6C = 6 / 5W,所以多得到6- 6 / 5W。

•分析互惠贸易的交换范围多少?互惠贸易的范围:应该是两国没有贸易时产品的国内交换价格。

本国:6W=4C 即:1W=2 / 3C外国:1W = 5C比较优势理论(计算题)李嘉图认为,在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即使一国由于技术原因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比另一国都处于劣势(即没有绝对优势),但只要这两种商品生产的劣势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它仍然可以通过参与国际贸易获利。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试卷5份和试题库(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试卷5份和试题库(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20 分)1.要素禀赋2.倾销3.黄金输送点4.三元悖论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 分,共20 分)2.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A 两国的绝对优势B 两国的比较优势C 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D 两国的要素禀赋3.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B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C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D 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4.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将()A 上升B 降低C 不变D 不确定5.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的概念?()A 外国企业B 非盈利机构C 国际经济组织D 政府7.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了()A 以英镑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B 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C 以英镑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D 以美元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8.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是()A 在国外设立分公司B 在国外设立独资企业C 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D 购买国外企业债券9.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方式不包括()A 技术转让B 信息交流C 信息回授D 示范效应10.在斯图旺表中第三象限表示()A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B 衰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C 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D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

(每小题2 分,共20 分)1.亚当。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都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2.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几乎所有国家都曾出现过,并且很难避免。

()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相同的起因和特征,彼此之间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第⼀章古典贸易理论第⼀节绝对优势理论:亦称绝对成本理论、绝对利益理论1、代表⼈物(英)亚当·斯密经济学⿐祖代表作品:《道德情操论》1759、《国富论》17762、按照绝对优势进⾏国际分⼯和贸易,直接利益主要表现在:①提⾼产出⽔平;②提⾼消费⽔平;③节约劳动(时间)。

3、理论容概括:(1)如果⼀国⽣产某⼀商品的单位成本⽐其他国家绝对的低,则该国在该商品的⽣产中具有绝对优势;(2)各国应专业化⽣产并出⼝本国有绝对优势的商品,进⼝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则都会从中受益。

第⼆节⽐较优势理论:亦称⽐较成本理论、⽐较利益理论1、代表⼈物及作品:(英)⼤卫?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2、按照⽐较优势进⾏国际分⼯和贸易,直接利益表现在:①提⾼产出⽔平;②提⾼消费⽔平;③节约劳动时间3、理论容概括:(核⼼:两优取重,两劣取轻)(1)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产技术的相对差别(⽽⾮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2)各国应专业化⽣产并出⼝本国有⽐较优势的商品,进⼝具有⽐较劣势的商品,则都会从中受益。

第三节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1、代表⼈物及作品:(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年2、国际交换⽐例:国际交换⽐例以贸易前两国国的交换⽐例为限;国际交换⽐例影响贸易利益的分配;国际交换⽐例由相互需求的强度决定。

(课件)练习:1、在绝对优势理论与⽐较优势理论中,机会成本是(B )。

A. 递增B. 递减C. 先递增后递减D. 不变2、最早提出贸易利益“⾮零和”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C )。

A. 斯密B. 嘉图C. 赫克歇尔D.⾥昂惕夫3、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有(ABE )。

A. 绝对优势理论B. ⽐较优势理论C. 要素禀赋论D. 规模经济理论E. 相互需求理论4、古典⾃由贸易理论的前提假设有(CDE )。

A. 2x2x2模型B. 技术⽔平相同C. 市场完全竞争D. 消费者偏好相同E.规模收益不变第⼆章要素禀赋理论:1、要素禀赋:⼜称要素丰裕度,⼀国所拥有的两种⽣产要素的相对⽐例。

《国际经济学》复习材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材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贸易条件: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比。

2.绝对优势:a x ,b x ,a y,b y 均为正的常数,a x ,b x 分别表示A、B两国的X部门劳动生产率;a y,b y 分别表示A、B两国的Y部门劳动生产率;如果a x >b x ,则称A国在X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如果b y > a y ,则称B国在Y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两国各自分工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交换,同时获取贸易利益。

3.比较优势:a x ,b x ,a y,b y 均为正的常数,a x ,b x 分别表示A、B两国的X部门劳动生产率;a y,b y 分别表示A、B两国的Y部门劳动生产率;,如果a x / a y > b x/ b y ,则称A国在X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同理,B国在Y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两国各自分工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交换,同时获取贸易利益。

4.要素禀赋: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5.自愿出口限制:是指商品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之下,自愿的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

6.最佳关税:指大国征收关税时,贸易条件改善的收益超过其进口量减少的损失而产生的净福利最大化时的关税水平。

7.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8.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贸易的系统记录。

9.关税同盟: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对非成员国采取统一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

10.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了防止资金外流或流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授权有关货币金融当局,对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所采取的限制性措施。

二、选择1.两国没有贸易的主要条件:○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2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3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4规模收益不变○5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型2.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大国3.根据上一题,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福利政策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答:小国4.哪一些因素能影响在外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况下国际分工格局的因素:○1发展初期,“领先一步”的优势,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转化为成本上的优势,从而限制了“后来者”的进入○2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X,而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只能完全专业化生产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Y○3进口保护或出口促进等政策措施的采用○4行业的地理位置○5相应的制度因素5.使得贸易条件恶化的贸易政策是:出口补贴6.出口补贴对经济的影响:A导致本国贸易条件恶化B损害国内消费者利益C有利于本国出口生产者D有利于国外消费者E导致本国社会福利水平的下降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CDE)A配额对进口的限制更直接,更严厉B配额同样会引起国内市场价格上涨C配额更受进口替代品的生产者欢迎D关税更有利于外国竞争者的渗透E公开拍卖可能是分配进口配额的最好办法8. 世界经济发展路径:封闭经济——自由贸易——贸易壁垒——区域经济一体化9. 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依据:A中心外围论B二元经济结构10. .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的特点:A内部市场相对比较狭小B劳动力比较便宜,因而具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C自然资源比较稀缺,需要原材料或自然资源进口才能生产制成品11. 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的特点:A国内市场比较大B国内拥有一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供应C经济发展处于“二元经济”时期12 出口导向战略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13.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A非歧视原则B贸易自由化原则C可预见性原则D促进公平竞争原则E鼓励发展与经济改革的原则14.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职能:A监督执行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协定B组织国际贸易谈判,并提供成员国进行贸易谈判的场所C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D指导各成员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E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帮助和培训F与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15. 国际生产综合论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分析的有机结合16. 影响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A周期性原因B结构性原因C价格性原因D收入性原因17. 影响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A周期性不平衡B结构性不平衡C价格行不平衡D收入性不平衡18.外汇的特点:国际性、可偿性、可兑换性19.外汇市场的功能:国际清算功能、套期保值功能、投机功能20.特点形式减少或取消彼此间贸易壁垒共同的对外贸易壁垒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由中心机构决定共同的货币、财政政策自由贸易区有无无无无关税同盟有有无无无共同市场有有有无无经济联盟有有有有无完全经济一体化有有有有有三、判断1.机会成本不变的方式是完全专业化生产。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1. 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绝对优势理论:某个国家比其他国家更擅长生产某一种产品,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该产品,而不是尝试生产其他产品。

相对优势理论:即便某个国家没有绝对优势,也应该在生产和出口那些相对优势更明显的产品。

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使得贸易变得更加公平,并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

贸易政策:贸易自由主义:强调国际贸易应该是自由的、无干预的。

保护主义:强调国家应该采取政策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外竞争的侵害。

例如:通过征收关税和配额等方式。

2. 汇率制度汇率的基本概念:汇率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货币兑换比例。

即使同一个国家的不同货币之间也存在汇率。

浮动汇率制度:允许汇率自由浮动,随市场供求关系波动。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往往只采取最基本的干预,不干预汇率的绝大多数波动。

固定汇率制度:央行通过买卖外汇来保持本国货币和其他货币的汇率稳定。

这通常需要央行持有大量外汇储备,以便在必要时出售或购买货币。

货币联盟:一些国家同意通过固定或半固定汇率来绑定它们的货币。

例如欧元区。

3. 资本流动直接投资:投资者购买或者在国外建造实体物品,例如工厂和办事机构等。

这种投资通常是长期的,并且投资者可以控制所属企业的管理。

投资组合:通过购买其他国家的证券或者通过其他投资计划来获得与国外市场有关的资产。

国际债务:政府和公司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筹措资金。

国际债务是指跨越国界的借款。

4. 国际金融汇率风险:由于汇率的波动性,投资者可能会在外汇市场上承受许多的风险。

例如外国的投资回报可能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

金融危机:当某国金融机构或市场出现问题,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

例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国际财政:各种国际组织,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提供对国家的财政支持。

这些组织通常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援助。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一、绝对优势理论【名词解释】亚当·斯密在批驳重商主义基本观点的同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

二、简述比较优势理论【名词解释】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

三、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分析一般均衡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论述分析题】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

它反映了一国的供给水平。

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在既定收入与消费偏好下。

消费者所选择不同商品组合可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情况。

它是消费者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其特征与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相同。

(一)两国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国内均衡两国均衡时,甲国内均衡点为A,乙国内均衡点为A’,国内价格线分别为PA和PA’。

甲国在X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乙国在Y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二)两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均衡引入国际贸易,国际比价为PB=PB’=1。

①甲国专业化生产X产品,国内均衡点由A 移至B点,B点为甲国生产均衡点。

经过商品交换,甲国最终在E点消费,E为消费均衡点。

BC为出口,EC为进口,BCE称为“贸易三角”;②乙国专业化生产Y产品,国内均衡点由A’移至B’点,B’点为乙国生产均衡点。

经过商品交换,乙国最终在E’点消费,E’为消费均衡点。

国际经济学复习内容

国际经济学复习内容

国际经济学复习内容CHAPTER 1.国际贸易理论一、1.绝对利益学说:绝对利益学说是由亚当·斯密提出,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

若各国都生产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而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总体福利水平也可以得到提高。

2.比较利益学说:比较利益学说是由托伦斯提出、李嘉图发展的,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

这时,两国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只要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各国只生产在本国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停产在本国具有最大劣势的产品,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绝对利益学说和比较利益学说是国际贸易形成原因的两种学说。

3.提供曲线:也称相互需求曲线,是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

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提供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其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

4.贸易条件(贸易价格):指一单位出口价值所能换回的进口价值,简称“交换比价”,一般等于一定时期内(一年)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

5.贸易乘数(对外贸易乘数):在开放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带动国民经济成倍增加,这种倍数关系即为贸易乘数,贸易乘数研究一国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就业之间的相互影响,描述了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K=1/(边际储蓄倾向+边际进口倾向)二、 1.“出口贫困增长”的作图及分析“出口贫困增长”是某些特定发展中国家发生的情况,它的含义为:当一国由于某种原因(一般总是单一要素供给的极大增长)使传统出口商品的出口规模极大增长,其结果是不仅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严重恶化,而且还导致该国国民福利水平绝对下降。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国际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他认为,各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比另一个国家高,那么该国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则更进一步。

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它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仍然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从而实现贸易利益。

3、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

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动态的角度解释了贸易模式的变化。

产品通常会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生产和贸易的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5、规模经济理论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使两国在要素禀赋和技术方面完全相同,但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各国仍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贸易来获得利益。

二、国际贸易政策1、关税关税是一国政府对进出本国关境的商品所征收的税收。

关税可以分为从量税、从价税和混合税等多种类型。

关税的经济效应包括价格效应、消费效应、生产效应、贸易效应和财政收入效应等。

2、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

这些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往往比关税更加复杂和隐蔽。

3、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依据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依据包括幼稚产业保护论、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论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度的贸易保护往往会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如降低经济效率、引发贸易摩擦等。

三、国际金融1、外汇与汇率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K135班一、名词解释1、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资源或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2、倾销:海外的货物以低于同样货物的销售价格在同一时候在国内市场类似条件下的出售。

3、国际收支(广义):在特定的时期(一般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

4、提供曲线:就是相互需求曲线,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的交换比率。

5、关税同盟: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或协定取消区域内关税或其他进口限制,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

6、贸易条件:即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

也就是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用出口价格指数比进口价格指数。

7、外汇管制: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本国对外的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管制,用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一种制度。

8、汇率:又称为汇价。

是不同货币在外汇买卖过程中形成的交换比率。

9、开放经济:一个经济与其外部存在着经济往来关系,如对外贸易、资金流动、劳动力流动等对外经济关系。

10、资本国际流动:指资本从一个国家、地区或经济体,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地区和经济体的过程。

二、判断题1、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么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小于国内生产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

×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么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大于国内生产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郡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各国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贸易获益。

√3、贫穷化增长适用于长期以来人口增长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国家。

×贫穷化增长适用于经济是典型的单一经济,离开单一产品的的生产和出口,该国就会陷入困境的发展中国家。

4、社会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相同满意感的商品消费组合。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1.国际贸易理论
a.绝对成本比较优势理论
b.相对成本比较优势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和扩展
d.赫克歇尔-奥林斯模型
e.所得分配理论(斯托尔班克-萨缪尔森模型)
2.重要的国际贸易政策
a.关税
b.非关税壁垒
c.贸易救济措施
d.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
e.地区贸易协定(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3.国际货币体系
a.固定汇率制度
b.浮动汇率制度
c.汇率调整机制
d.汇率政策的目标和工具(例如,汇率干预)
4.国际经济政策
a.贸易政策
b.货币政策
c.财政政策
d.国际经济协调
5.国际投资理论和政策
a.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b.国际资本流动
c.国际投资政策和限制
6.国际金融市场
a.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
b.国际债券市场
c.国际股票市场
d.国际金融风险管理
7.国际经济合作和组织
a.世界贸易组织(WTO)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c.世界银行
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e.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例如,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
8.国际经济发展和全球化
a.发展经济学理论和政策
b.全球化的效益和挑战
c.全球价值链和全球供应链
9.国际经济危机和政策应对
a.金融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b.货币和财政政策应对策略
c.经济复苏和调整策略
10.跨国公司和国际商业策略
a.跨国公司的特点和战略
b.国际市场选择和进入策略
c.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

国际经济学重点最终版汇总.

国际经济学重点最终版汇总.

国际经济学复习重点单选15*1分 多选5*3分 判断说明5*2分 简答5*6分 论述2*15分一、二、三、五章1.代表性人物及理论★(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P1内容: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一商品的单位成本比其他国家生产该商品的单位成本绝对地低,则该国在该商品的生产中具有绝对优势。

各国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参加贸易的各国都会从中受益。

假设条件:生产要素只有一种,劳动力;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是完全同质的;世界由两个国家构成(英国和葡萄牙),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酒和布);规模收益不变;要素在一国内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不能流动;商品和劳动市场完全竞争;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两国生产相同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P5内容:一国生产不同产品的劳动成本可能比其他国家都要高,因而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但只要成本差异的程度不同,各国即可找到本国的比较优势。

假设条件:生产要素只有一种,劳动力;任何一国都有一个固定的资源禀赋水平,并且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是完全同质的;世界由两个国家构成(英国和葡萄牙),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酒和布);生产成本不变,规模收益不变;要素在一国内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不能流动;商品和劳动市场完全竞争;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经济在充分就业状态下运行;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虽然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技术水平的差异,但各国的技术水平都是既定的;政府对于经济活动不施加任何干预。

(3)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P11内容:国际交换比例以贸易前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为限,国际交换比例由相互需求强度决定★(4)埃利·赫克歇尔和伯蒂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H —O 理论)P14内容:如果一国资本相对丰富、价格便宜,劳动相对稀缺、昂贵,该国适宜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国劳动相对丰富、价格便宜,资本相对稀缺、昂贵,则该国适宜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选择部分1、甲国⽣产⼀单位酒需40个劳动⼒,⽣产⼀单位布需30个劳动⼒,⼄国⽣产⼀单位酒需20个劳动⼒,⽣产⼀单位布需10个劳动⼒,则根据⽐较优势理论( A )A.甲国专业⽣产酒,⼄国专业⽣产布B.甲国专业⽣产酒和布C.甲国专业⽣产布,⼄国专业⽣产酒D.⼄国专业⽣产酒和布★考核知识点:相对技术差异论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即使⼀国处于绝对技术优势地位,另⼀国处于绝对技术劣势地位,只要存在价格差或机会成本的差别,就存在国际分⼯和贸易的基础和动⼒。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2、假设⼀国的边际储蓄倾向为0.2,边际进⼝倾向为0.1,且最初该国的国际收⽀处于平衡状态,该国出⼝增加100万美元将使国际收⽀出现( C )万美元的顺差。

A.100B.33.3C.66.7D.50★考核知识点:国际收⽀调整的乘数论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若出⼝增加ΔX,会引起贸易差额扩⼤。

但由于出⼝增加在乘数作⽤下会引起收⼊提⾼,进⽽使得进⼝增加,所以出⼝扩⼤引起的贸易差额的扩⼤被收⼊增加所引起的进⼝增加部分地抵消,导致贸易差额的扩⼤⼩于出⼝的增加,但是出⼝增加确实由于乘数作⽤导致了国民收⼊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扩⼤,其影响程度则取决于乘数中s与m的⼤⼩。

ΔX-m/(s+m)* ΔX=66.73、如果⼀国进⼝竞争部门和出⼝部门各有⼀种特定要素,⽽劳动⼒是共同要素,则进⼝关税⼀定会( A )A.提⾼进⼝竞争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B.提⾼出⼝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C.降低两部门共同要素劳动⼒的实际收⼊D.同时提⾼进⼝竞争部门和出⼝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考核知识点:特定要素模型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国际贸易会导致出⼝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上升,进⼝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下降,可⾃由流动的共同要素实际收⼊变动不确定,取决于其消费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 土地 价格 上涨 资本 价格 下降
增加法国 对土地的 需求,降 低对资本 的需求
德国
资本
丰富
出 汽车 出 口 便宜 口
小 麦
法国 土地
汽 车
丰富
小麦
便宜
增加德国 对资本的 需求,降 低对土地 的需求
两国的土地价格趋于平衡 两国的资本价格也趋于平衡
德国 资本 价格 上涨 土地 价格 下降
4、要素均等化定理—内容
Y
6、需求重叠理论—适应性
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 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主要是工业品贸易
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较高,他们互相 间对工业品的重复需要范围较大,因此 工业品内的贸易主要发生在收入水平接 近的发达国家之间.
7、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与要素禀赋无关,对传统的比 较优势理论提出了挑战,因此需要新的理 论和观点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成因。
A情况:单位劳动产出 美国 英国
小麦 4单位 1单位 布 1单位 2单位
B情况:单位劳动产出 美国 英国
小麦 4单位 1单位 布 3单位 2单位
思考题-答案
在A情况下,美国在小麦上具有绝对优势,英 国在布上有绝对优势;
在B情况下,美国在小麦上具有比较优势,英 国在布上有比较优势;
在两种情况下,美国都应该生产和出口小麦, 并从英国进口布匹;而英国应该生产和出口布 匹,并从美国进口小麦。

取 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贸易, 取
其 就能够使各国资源得到更有效 其

的利用,产出水平和社会福利
水平都会提高。


2、比较优势理论
什么是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就是你做一件事所放弃的其它
收益。
2、比较优势理论
张 家 界
张家界 九寨沟
成本 3000元 3500元

去九寨 去张家
寨 沟
机会成本 沟得到 界得到 的享受 的享受
3、要素禀赋论
优点:
从资源优势方面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更 加贴近实际, 许多国家以此理论作为本国 对外贸易开放的理论基础。
缺点
a)自然禀赋是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 分条件.社会因素在确定对外开放战略时 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与印度)
c)忽视了需求差异,技术进步,规模经济等 因素
4、要素均等化定理—分析
选择税:对同一进口货物同时订有从价税、从 量税两种税率,根据法规选择一种
1、关税—小国模型
P
H
Pd
A
Pt Pw
aC b
E
I
Sd
自由贸易时:
消费者剩余HGPw
B
cd
F
St
G Sw
Dd
征收关税后: 消费者剩余HBPt
消费者剩余 减少a+b+c+d
Y1 Y3 Y0 Y4
Y2
1、关税—小国模型
P
H
Pd
A
B
Sw
G
F
S’w
I
Dd
Y4 Y2
自由贸易时: 供给曲线Sw 国内价格 =世界价格Pw
征收关税后: 供给曲线St 国际价格P’w 国内价格Pt =世界价格P’w+t
1、关税—大国模型
P
H
Sd
自由贸易时: 消费者剩余ICPw
Pt t Pw
A
aC b E
P’w I
H
B
cd
F I
St
Sw
G
S’w Dd
征收关税后: 消费者剩余IAPt
1、关税—小国模型
P
H
Pd
A
Pt Pw
aC b
E
I
Sd
B
cd
F
St
G Sw
Dd
消费者剩余 减少a+b+c+d
生产者剩余 增加a 财政收入 增加c
净福利:
-(a+b+c+d)+a+c = -(b+d)
Y1 Y3 Y0 Y4
Y2
1、关税—大国模型
P
H
Pt
A
t Pw
C E
P’w I
H
Y1 Y3
Sd
St
需求重叠理论可以说是研究产业内贸易的 开始
7、产业内贸易的动因
标准 地
化产 域 品的 性
产业
内贸 易
季 节 性
一个国家处于运输成本的原 因即出口有进口某种产品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无法储存的产品如电力
7、产业内贸易的动因

各国的生产只考虑本国多数
差异

消费者的口味而忽视少数人
化产 品的
差 异
的偏好时,未满足的需求由 进口商品来弥补
国内市场需求决定厂商的生产
人均收入 决定一国 需求结构
人均收入水平 相近的两国
需求结构相似
两国都需要的商品可能成为贸易品
收入 水平 越相 似的 国家 贸易 关系
越 密切
6、需求重叠理论—核心思想
q
P 核心思想--两
H
国之间贸易关
G F
B
E
D
A
C
系的密切程度 由两国的需求 结构与收入水
平决定
O
Ya Yb
8、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技术密集型
资金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
引入期 成长期 成熟期 销售下降期 衰亡期
新产品 产品出口 发达国家 创新国销 创新国净进 在创新国 到其它发 开始模仿 售量下降,模 口,发展中国 内销售 达国家 生产 仿国向发展 家逐渐成为
中国家出口 净出口国家
国际贸易政策部分
关税 进口配额 出口补贴 倾销 其它非关税壁垒
8、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成长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生产逐步增长,国 外的需求逐步增加,企业逐步取得生产的 规模经济,并开始向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 和地区出口,产品收入周期进入成长期。
此时期内,创新企业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企业竞争的关键也不是市场成本,而是技 术因素。国外对新产品的需求完全由该创 新国企业的出口来满足。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劳动
X
Y
A国 8单位 4单位
B国 1单位 2单位
对于X产品: 1:1/2>1/8:1/4 B国具有比较优势 同理,对于Y商品 A国具有比比较优势
练习
下列两表表明了不同情况下美、英两国工人每 人每小时可生产小麦和布的数量。请指出在每 种情况下各国具有绝对优势(劣势);比较优势(劣 势)的产品,并说明贸易的可能性及流向。
1、绝对优势理论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劳动 粮食 布匹
英国 2单位 1单位 中国 1单位 2单位
分工后的产量和劳动消耗 粮食 布匹 劳动
英国 0单位 3单位 3单位 中国 3单位 0单位 3单位 共计 3单位 3单位 6单位
分工前的产量和劳动消耗 粮食 布匹 劳动
英国 1单位 1单位 3单位 中国 1单位 1单位 3单位 共计 2单位 2单位 6单位
共计 2单位 2单位 15单位
X和Y按1:1交换以后
X
Y 劳动
A国 1单位 2单位 12单位
B国 2单位 1单位 3单位
共计 3单位 3单位 15单位
贸易依然能提高两国的福利水平!
2、比较优势理论—数字说明
Ax、Bx分别表示A、B两国的X部门劳动生产率; Ay、By分别表示A、B两国的Y部门劳动生产率。 如果Bx/By>Ax/Ay,则称B国在X产品的生产上具 有比较优势。同理A国在Y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因为若Bx/By>Ax/ay成立,则必定有Ay/Ax>By/Bx
2、比较优势理论—数字说明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劳动
X
Y
A国 8单位 4单位
B国 1单位 2单位
分工后的产量和劳动消耗
X
Y 劳动
A国 0单位 3单位 12单位
B国 3单位 0单位 3单位
共计 3单位 3单位 15单位
分工前的产量和劳动消耗
XY Βιβλιοθήκη 动A国 1单位 1单位 12单位
B国 1单位 1单位 3单位
产业
内贸 规

模 经

厂商追求规模效益,无法满 足本国少数消费者的需求时 未满足的需求由进口商品来 弥补
7、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指数
当B=1时,表明这种
B=1-|X-M| / (X+M)
产品的进口与出口 相等,产业内贸易
X和M表示一国
水平最高
某种特定产品
的出口和进口
B=0,表明一个国家
的这种产品只是进
8、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引入期:
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为引入期。
发达国家(如美国)的某个企业创新一种产 品,开始生产并投放到国内市场,满足国 内高收入阶层的特殊需求。
在这一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开发费用 和熟练劳动进行生产,生产技术尚不确定, 产量较低,成本较高,但厂商在新产品的 世界市场上拥有技术垄断优势。
此阶段中,一般发达国家都有这种产品生 产的比较优势,发达模仿国(如日本)的进 口替代生产使创新国的出口下降。
8、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销售下降期:
当发达模仿国的生产达到相当规模,能够 充分满足本国需要之后,便开始向发展中 国家市场出口,展开与创新国的竞争,使 得创新国的生产与出口进一步下降。
此时新产品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第四阶段: 销售下降阶段。
口或出口,既完全
没有产业内贸易
8、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该理论把技术变化作为国际贸易的又一决 定因素,试图解释某产品在一国国际贸易 中进出口流向的转变及其成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