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繁殖方法

合集下载

吴茱萸高产栽培技术

吴茱萸高产栽培技术

吴茱萸高产栽培技术吴茱萸,别名吴萸、吴榆、米辣子、茶辣、臭包子等。

为芸香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

以果实入药,有温中散寒、燥湿、疏肝、止呕、止痛之功效。

主治胃脘冷痛、恶心呕吐、泛酸嗳气、腹泻、痛经、胁痛、疝痛、脚气痛、蛲虫痛等症。

外用治湿疹、口腔、高血压病。

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浙江、湖南、安徽、广西等省区。

形态特征1、吴茱萸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高3-10米。

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形至卵形,全缘或有不明显钝锯齿,两面均被淡黄褐色长柔毛,脉上尤多,有明显的油点。

花甚小,黄白色,单性,雌雄异株,集成顶生的聚伞状圆锥花序;花轴粗壮,密被黄褐色长柔毛,花轴基部有小叶片状对生苞片2枚;萼片5,广卵形;花瓣5;雄花具5雄蕊;退化子房先端4-5裂;雌花的花瓣较雄花瓣大,子房上位,长圆形,心皮通常5,花后增宽成扁圆形,有粗大的油腺点,花柱短粗,柱头先端4-5浅裂。

蒴果扁球形,成熟时裂开成5个果瓣,呈果状,紫红色,表面有粗大油脂点,每分果有种子1粒,黑色,有光泽。

2、石虎与正种极相似。

但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小叶3-11,叶片较狭,长圆形至狭披针形,先端渐长或渐尖,各小叶片相距较疏远,侧脉较明显,全缘,两面密被柔毛,脉上最密,油腺粗大。

花序轴常被淡黄色或无色的长柔毛。

成熟果序不及正种密集。

种子带蓝黑色。

一、生长习性吴茱萸喜温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土或油砂土为好。

重粘土,盐碱地、低洼地,不宜种植。

二、整地与施肥选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块,精耕细作。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

然后做成1.5米宽的高畦,等待播种。

三、播种吴茱萸以扦插育苗,移栽繁殖为主,也可分根、分蘖繁殖。

播种期为春播。

育苗选一年生发育充实,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20~25厘米的插穗,每段幼芽3~4个。

下端剪成耳形斜面。

然后,用500 p p m 的ABT生根粉液浸斜面10秒钟。

吴茱萸栽培技术

吴茱萸栽培技术

吴茱萸的栽培技术一概述吴芋是我国珍贵药材,资源少,经济价值高,具有适应性广,易于种植等特点。

它主要用于出口及制药,为耐寒、喜温、喜光的植物,又名小花吴茱萸、米辣子、臭辣、曲药子等,为芸香料、吴莱萸属,以果实入药。

二生长习性吴芋宜在温暖地带的山坡疏林下及林缘空旷地生长。

常栽培于山坡、丘陵、平坝、田园及房前屋后。

对土壤和气候要求不严,山坡、平地、原野均适,以中性、微碱性土壤及砂土为宜。

喜温耐寒,生长在-20℃可以越冬,45℃不至枯死。

容易积水的土壤不宜栽培,如选择大田(水田)种植。

需开33厘米深沟排水。

南方各省、长江流域及黄河流域、华北、西北等省均可栽培。

三栽培技术不论用哪种方法繁殖,一般以冬季或春季移栽为宜,栽时将幼树带根取出,运到定植的地区,在挖好的穴内,每穴放1株,穴与穴的中心距离为1.67~2米见方。

栽时将穴填满杂土,再将苗栽入穴中心,将土压实,浇定根水,待水渗下后,再在树根周围培土保墒。

如果不能及时运到定植地区,可将挖出来的幼树根用湿土培起来,用草包好。

保持草包内湿润,冬季和春季可放40~50天不致死亡。

定植后1~2年可间作其它经济作物,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改良土壤。

四田间管理1浇水施肥一般不需浇水。

从第二年起每年冬季或早春放冻后追肥的数量按树的大小而定,1~2年的树每株施5公斤左右,10年以内的树每株用10~15公斤,开花前再追肥1次,每株用10~40公斤土杂肥,保其生长健壮,多结果实,追肥后地干时浇水。

2修剪冬季落叶后或春季发芽前修枝,幼树在离地面1~1.3米处,将顶剪去,使其扩充,多发枝条;老树适当修剪过密的枝奈,便于通风透光,对枝条肥大,芽椭圆形者,不论枝条长短均留作果枝。

3病虫害防治(1)锈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不明显小点,发病后叶背面有橙黄色微突起小点,严重时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发病期喷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500倍液或敌锈液400倍液喷洒即可防治。

(2)蚜虫发生时可喷洒405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

吴茱萸种植技术

吴茱萸种植技术

吴茱萸种植技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诗中提到的茱萸便指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植物药材吴茱萸。

吴茱萸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

为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

其入药部分为吴茱萸的果实。

药材名为吴茱萸,又名吴萸,茶辣等。

主要功效是温中散寒,开郁止痛。

吴茱萸在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均可栽培。

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等省区。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吴茱萸之乡,湖北的阳新县,来学习吴茱萸的种植技术。

一、植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吴茱萸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成年树可高达3~5m。

叶片对生,单数羽状复叶。

花为黄白色,雌雄异株。

果实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

每果含种子1粒,黑色,有光泽。

2、生长周期吴茱萸定植后的2~3年便可开花结果。

花期在6~7月份,果期在8~10月份。

4年以后进入盛产期。

30年后结果量逐年递减,到时需砍伐更新。

3、适宜环境吴茱萸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

适宜在海拔500m以下冬季较暖的地区生长。

土壤最好是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二、育苗吴茱萸的繁殖分种子、扦插、分株等多种方法。

今天主要针对初次种植,想发展此产业的地区讲解一下种子繁殖。

此方法在二三月份进行。

育苗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1、选地整地在育苗地上撒上一层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底肥,每亩(667平方米)约3000~4000千克。

然后用旋耕机对苗圃地深耕25~30厘米,将土翻松耕细。

用锄头作成宽130厘米左右的畦。

在畦上开浅沟,沟宽8-10厘米,沟深3-5厘米。

2、播种①种子处理我们选用的是吴茱萸成熟果实的种子。

播种前将种子撒上浓度为80%的多菌灵,每千克撒60克左右,用手搅拌均匀,这样可以防止入土后的种子发生霉变。

②播种播种时通过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捻动,使种子较为均匀的落在条沟里。

种子的发芽率在60%左右,播种量为每亩13克左右,之后覆土,浇透水。

一到两个月后,长到5~10cm高的时候,这便进入了苗期的管理阶段。

贵重中药材——吴茱萸栽培技术

贵重中药材——吴茱萸栽培技术

即 与 同 木 瓜 用 。 ”
能治理气 止呕 :厥气上 逆 、木郁 土中 ,肝 胃失调 、呕
1生物学特性特征
吴茱萸幼 树皮 绿褐色 ,老时有纵 裂 ,灰褐色 ,茎有皮 孔 。叶对生 ,羽状复 叶 ,小 叶 5~9枚 ,小 叶有 短柄 ,叶 片长椭 圆形 ,叶缘无 齿 ,叶脉 明显 凸起 ,叶面有短绒 毛 , 小叶长 9~1 e ,宽 4~45 r,先端 尖 ,基部楔形 。蒴 4r a .e a 果分成 4— 5果瓣 ,开裂时呈 苷荚果状 。气味浓厚 ,9月下 旬至 1 0月上句 成熟 。 吴茱 萸适 应性 强 ,沙壤 、黄壤 、壤 土 、风 化 页岩栽 培都适应 。吴茱 萸为浅根系树种 ,没有明显 的主根 ,有发 达的须 根 群 。在重 粘土 中生 长缓 慢 。适 应生长 云 南 、贵 州 、四川 、江 西 、湖 南 、浙 江 、江 苏 、甘 肃 、陕 西 海 拔 1 0 m以下地区栽培 ,最适 应海拔 10~8 0 0 5 0 0 m的地区生 长。吴 茱萸适宜 亚热带 气候 ,1 份平均气 温 4~8C,7 月 o
金 方 》记 述 : “ 脚 气 , 入 脚 气 , 入 腹 疼 痛 , 目闷 腹 胀 治
发 、咽痛 、动 火 、发疮 之 害 ,其 治 暴 注下 重 呕逆 吐 酸 ,
肝脾 火逆之症 ,必兼 之症 。必兼苦 寒 以降 亡。 由此 而知 ” 吴茱 萸能治 多种 疾病 。 吴茱萸较适合退耕还林 及房前屋后种植 ,具有 成本低 , 收效 快 ,易 管理 等 优点 ,有 较 好的 发展 前景 。
吴茱萸 ( o i ua cp )属芸香科常绿灌 木或小乔 Evda tea a r 木 。以蒴 果入药 ,叶亦 可入 药 ,是较 贵重 中药 材 。其作
用如下 :

吴茱萸种植技术

吴茱萸种植技术

吴茱萸种植技术吴茱萸(学名:Eucalyptus globulus)是一种常绿的乔木植物,原产于澳大利亚,目前在世界各地的温暖地区都有种植。

吴茱萸以其高产量、高质量的木材和广泛的用途而受到广泛关注。

下面我将介绍吴茱萸种植的基本技术。

首先,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是种植吴茱萸的关键。

吴茱萸喜欢阳光充足和潮湿的环境,不耐寒冷和干旱。

最适宜的气温范围是15-25摄氏度,最低气温不得低于5摄氏度。

土壤方面,吴茱萸适应性强,但最好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土壤pH值宜为5.5-7.0之间。

其次,选取健康的种苗是成功种植吴茱萸的关键。

种植吴茱萸可以通过种子或扦插繁殖。

如果选择用种子繁殖,一般在春季进行。

事先用沸水煮杀种子表面的细菌,然后将种子浸泡在冷水中24小时,加速发芽。

在播种前,种子要进行预发芽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扦插则可以在生长季节进行,选择直观、无病虫害的枝条。

然后是种植技术。

首先是种植的季节选择。

最好在早春或秋季进行,这样有利于吴茱萸苗木的生长。

种植前,应确保土壤湿润,并进行耕作和施肥。

对于大规模种植,可以使用机械化的耕作设备,同时根据土壤情况适量施入基础化肥。

之后根据实际情况灌水,并及时保湿。

吴茱萸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但也不能过湿,以免造成病虫害。

在幼苗管理方面,要注意对吴茱萸进行疏松、松土。

同时根据需要进行修剪,保持苗木的形态和生长受损。

此外,还应定期清除杂草和病虫害,以防止幼苗受到侵害。

在吴茱萸的病虫害防治方面,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

常见的病虫害有吴茱萸锈病、真菌感染等。

防治病虫害时,应及时发现,分析病虫害种类,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

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最后是吴茱萸的采收和加工。

吴茱萸主要用于木材、药材和精油的生产。

通常,吴茱萸木材在树龄20-30年左右时可用于采伐。

采伐后的木材要进行充分干燥和去皮处理,以提高木材的品质。

对于药材和精油的生产,需要将吴茱萸的叶片进行提取和精炼,得到有效成分。

茱萸是什么,茱萸怎么种?

茱萸是什么,茱萸怎么种?

茱萸是什么,茱萸怎么种?【常见问题】茱萸是什么,茱萸怎么种?【专家解答】简介: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

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

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

佩茱萸,汉族岁时风俗之一。

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

一种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一种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因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质量最好,因而得名,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

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

果实成小粒裂状,味极辛香,可食用,茎、叶可入药,功能暖胃燥湿。

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

《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

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茱萸种植技术:1、选地育苗地宜选择背风向阳、光照良好、土层深厚、的缓坡地或平地。

土壤应为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和近水源、灌溉方便的地方,土壤酸碱度应为中性或微酸性。

不宜连作。

栽植林地以中性和偏酸性、具团粒结构、通透性佳、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及多种矿质营养元素、较肥沃的土壤为宜。

海拔在200~1200m之间的背风向阳的山坡,且坡度不超过20°~30°。

高山、阴坡、光照不足、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等处不宜栽培山茱萸。

2、整地育苗地选好后,应在入冬前进行一次深翻,其深度以30~40cm 为宜,播种前每亩可施土杂肥2500~3000kg和充分发酵的饼肥50kg,做畦,畦宽1.2m、沟宽30㎝,高25cm,畦面呈瓦背形。

对易发生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的育苗地,整地时每亩可撒辛硫磷粉剂1.5kg防治地下害虫,用50%多菌灵0.5㎏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治苗圃立枯病。

栽植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等方式,然后挖栽植穴,穴的大小规格为50㎝X50㎝X50㎝,每亩挖穴30~50个。

吴茱萸的栽培技术

吴茱萸的栽培技术

吴茱萸的栽培技术作者:来源:《农家科技》2017年第01期吴茱萸为常用木本药材,以果实入药,具有温中、散寒、燥湿、疏肝、降压、止呕、止痛的功能,除药用外,还可作香料。

2016年由于货源不足,市场需求量增大,导致商品价格上升:~200-250元/千克,与去年同比价翻了一番,后市走势将继续看好。

因此,发展生产正当时,药农可因地制宜适度发展种植。

吴茱萸野生资源分布在江西、湖南、浙江、福建、湖北、安徽、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区,以“中花”品种价格最高,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均适合人工栽培。

吴茱萸为落叶小乔木,平地、丘陵、山区都可种植,一年栽种,30年受益。

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育苗繁殖1.伤根分蘖繁殖。

吴茱萸分蘖力极强,可于冬季或早春,选择4年生以上的母株,将植株根际周围泥土扒开,在较粗的侧根上,用刀每隔7-9厘米处砍伤,施以适量农家肥,覆盖薄土,1-2个月后,自伤口处开始萌发出根蘖苗,培育1年,当苗高50厘米以上时,即可带根挖取另行定植。

2.扦插繁殖。

选择4年生以上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作母株。

在冬季落叶后或春季新梢萌发前,从母株上剪取1年生发育充实的枝条,剪成20-25厘米长的插穗,每段需有3-4个芽,然后将上端截平,下端近节处削成马耳形斜面,每50根扎成1捆用500毫克/千克生根粉(ABT)或500毫克/千克萘乙酸(NAA)溶液快速(约10秒)浸蘸下切口1~2厘米处,取出稍晾干后扦插。

插时在整好的插床上,按行株距10×5厘米划线,先用细木棒打引孔,再轻轻地将插穗插入孔内,避免碰伤皮层,插穗入土深度为穗长的112~113,插后随即按实压紧,浇1次透水,并加盖弓形塑棚增温保湿,生根发芽后拆除。

加强田间管理,培育1年,当苗高50厘米以上时,即可出圃定植。

二、移栽自冬季落叶后至春季萌发前均可移栽。

将地翻耕,除去杂草,耙细整平,然后按行株距3×2米(每亩110株)挖穴,穴径和深各30-40厘米,每穴施入农家肥5千克左右,与底土混合均匀作基肥。

道地药材标准 杜吴萸

道地药材标准 杜吴萸

道地药材杜吴萸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杜吴萸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植物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栽培及采收加工、质量特征及包装、标志和标签、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杜吴萸道地药材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SB/T 11094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SB/T 11095 《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T/CACM 003-2016 道地药材标准编制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 术语和定义T/CACM 003-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T/CACM 003-201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道地药材Daodi-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T/CACM 003-2016 定义3.1]3.2杜吴萸Du Wuyu产于浙江缙云、丽水、永泰、昌化等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栽培吴茱萸药材。

4 来源及形态4.1 来源主要来源于芸香科植物石虎Eu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var. officinalis (Dode) Huang 或疏毛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var. bodinieri (Dode) Huang 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4.2 形态特征石虎:小乔木或灌木,高3~5 m,嫩枝暗紫红色,老枝赤褐色,上有明显皮孔。

小叶5~11,对生,纸质,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宽稀超过5cm,彼此疏离;叶背密被长毛,脉上最密,油点粗大、少。

吴茱萸采收与加工技术

吴茱萸采收与加工技术

吴茱萸采收与加工技术1. 引言吴茱萸,又称吴萸、茶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和香料。

其果皮和种子具有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和中药制剂中。

为了更好地了解吴茱萸的采收与加工技术,本文将对其植物学特征、生态环境与分布、生长发育与繁殖技术、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采收技术、加工方法与技术、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以及应用与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 吴茱萸的植物学特征吴茱萸属于芸香科植物,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10米。

树皮灰褐色,幼枝方形,具辛香味。

叶对生,纸质,形状为椭圆形或卵形至长圆形不等,长6-12厘米,宽3-5.5厘米,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细锯齿。

伞状花序腋生,具短梗,花黄白色,花柱基圆锥形。

果实扁球形,分果具5个翅状凸起,宿存花柱粗短呈圆锥形。

花期6-8月,果期9-11月。

3. 吴茱萸的生态环境与分布吴茱萸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适宜种植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多生于山坡、溪谷、林缘及路旁。

在我国,吴茱萸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湖南、云南、四川、湖北、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省区。

4. 吴茱萸的生长发育与繁殖技术吴茱萸的生长发育速度较慢,实生苗一般需要3-4年才能开花结果。

其繁殖方法包括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等。

其中,种子繁殖是最常用的方法。

在种植前,需要进行整地、除草和施肥等工作。

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可用于扩大种植面积或更换不良植株。

5. 吴茱萸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吴茱萸的果皮和种子均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如吴茱萸碱、吴茱萸内酯、柠檬内酯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抗炎、镇痛、抗肿瘤、降压等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和中药制剂中。

此外,吴茱萸还具有抗氧化、抗疲劳等作用,可被开发为天然药物和功能食品。

6. 吴茱萸的采收技术吴茱萸的采收时间一般在3-5年后进行。

最佳采收时间为秋季果实成熟时。

此时,吴茱萸的果实已经成熟,并且易于采收。

采收方法包括手工采摘和机械采收两种方法。

手工采摘适用于小面积种植的吴茱萸,可以保证果实的质量和完整性。

吴茱萸的栽培技术

吴茱萸的栽培技术

吴茱萸的栽培技术吴茱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被誉为中药材神奇的“三黄宝草”之一。

它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生肌、凉血止痛等功效。

但是,由于吴茱萸的生长条件较为苛刻,它的栽培技术也需要掌握一定的规律,本文将介绍吴茱萸的栽培技术。

一、吴茱萸的品种选择和繁殖方法吴茱萸多栽培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常用的品种有嗦得板蓝、大青叶、民用吴茱萸等。

繁殖方式有育苗和播种两种方法。

育苗是将吴茱萸根部切下来插在一般的温室内进行育苗。

播种是将吴茱萸的种子进行播种。

一般来说,育苗成活率很高,而播种则需要进行一些技术细节的考虑。

二、吴茱萸的土壤和环境要求吴茱萸对土壤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

它适合在盐碱严重、土壤贫瘠、草木难生的地区栽培,土壤pH值应在6.5以上。

同时,吴茱萸的栽培此外,吴茱萸的生长过程需要阳光充足、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三、吴茱萸的肥料和管理方法吴茱萸对肥料和管理方法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它对肥料较为敏感,一般需要在4-5月份进行施肥,使用腐熟的堆肥与草木灰混合,施肥量不宜过多。

同时,吴茱萸需要进行及时的除草、松土和浇水工作,维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四、吴茱萸的采收和保存方法吴茱萸通常在11月至次年2月之间采收,采摘时要注意避免伤害根系,同时摘取早期生长的嫩枝、花、叶等,以保证收成的品质和养分含量。

采收后,应该及时进行晒干、烘干或者蒸干等处理方式,使其干燥以便长期保存。

综上所述,吴茱萸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中药材,种植和采集时需要注意一定的技术规律,这样才能保障其品质和营养价值,同时对于吴茱萸的栽培技术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探究的问题,希望能够在未来的研究中找到更好的种植方法和方式。

吴茱萸的种植技术

吴茱萸的种植技术

吴茱萸的种植技术吴茱萸为常用中药,以果实供药用,具有温中、散寒、燥湿、疏肝、止呕、止痛的功能。

主治胃酸冷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

外用治湿疹、口疮、高血压病。

吴茱萸落叶小乔木或灌木。

喜温暖气候和向阳的环境。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夹砂土和油砂土为好。

适宜山地、丘陵、平坝向阳处栽培,生长好,2—3年开花结果。

一、育苗1、扦插育苗:①枝插法:选择4—6年生,长势旺盛、无病虫害的单株作母株,于冬季或早春2月上旬新梢萌发前,从母株上剪取1年生枝条,剪成20—25cm长,每段3—4个芽的插穗。

削成马耳形斜面。

每50根扎成1捆,用GGR溶液浸蘸切口1—2cm处,晾干。

插床行株距105cm先用细木棒打孔,后将插穗插入孔内。

深度为穗长的1/2—1/3。

压紧、浇透水1次,并加盖弓形塑棚增温保湿,生根发芽后拆除。

培育1年,苗高50cm以上时出圃定植。

②根插法:于2月上旬,挖取4年以上生的母株根部径粗1cm以上的侧根,截成长15—20cm根段作插穗。

按枝插法的密度和方法进行扦插育苗。

约1个月左右生根发芽,翌年早春即可出圃定植。

2、伤根分蘖繁殖吴茱萸分蘖力极强。

可于冬季或早春萌发前,选取4年以上的母株,将植株根际周围泥土扒开,在较粗的侧根上,再用刀离根基7—9cm处砍伤,施以土杂肥,覆盖薄土。

1—2个月后,伤口处萌发根蘖苗,培育1年,苗高50cm以上时,即可带根挖取,另行定植。

二、种植1、选地:初冬选择向阳的缓坡地、田边、地角、房前屋后、庭院周围,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作扦插苗床,深翻后施入草木灰,翻耕土壤,作成长5—8m,宽1.3m,高30cm的插床,洒水湿润床面。

挖穴按行株距32m,穴径和深各50cm。

2、定植:冬季落叶后至早春萌发前均可栽植。

每穴施入腐熟堆肥或土杂肥15kg,栽后浇透定根水。

三、抚育管理:1、中耕除草:定植后至郁闭前,每年于春、夏、秋季各进行中耕除草1次,前期宜浅锄,避免伤根,后期宜深锄。

怎样种植吴茱萸

怎样种植吴茱萸

怎样种植吴茱萸吴茱萸,学名秦岭吴茱萸,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

下面我将从选地、繁殖、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如何种植吴茱萸。

选地:吴茱萸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喜欢生长在海拔1500米至2500米的山地上,适应性较强。

选地时应选择有充足阳光和排水良好的地块,土质以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壤土为佳。

繁殖:吴茱萸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采用扦插繁殖的方式。

如果选择从种子开始,可以在3月或者10月将种子撒在播种盘或播种箱中,浅埋约1-2厘米。

在播种后,要保持适当的湿度,避免干旱或过湿。

对于扦插繁殖,可以在春季或秋季选择长势良好的吴茱萸枝条扦插,处理好扦插材料后,插入培养土中。

然后将扦插苗浇适量水并保持适宜的湿度,通常在2-3个月后扦插苗就能生根。

肥料:吴茱萸生长繁茂,对土壤要求不高。

在种植吴茱萸时,可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堆肥或鸡粪等进行施肥。

每年春季或秋季可以施一次有机肥料,适量施用,不过量。

施肥后要及时浇水,帮助肥料充分渗透到根系。

病虫害防治:吴茱萸相对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强,但也有一些病虫害会影响到吴茱萸的生长。

较为常见的病虫害有粉虱、红蜘蛛等。

在发现有害生物侵扰时,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或者采取生物防治的方式,如引进天敌等。

除了病虫害的防治,吴茱萸还需要进行定期的修剪和杂草清除。

修剪可以保持树形美观,还可以促进植株新陈代谢,保持健康生长。

杂草清除则可以减少养分竞争和气候干扰,为吴茱萸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种植吴茱萸并非难事,只要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就能成功种植吴茱萸。

当然,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观察吴茱萸的生长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祝你成功种植吴茱萸!。

吴茱萸的生长习性及种植技术

吴茱萸的生长习性及种植技术

吴茱萸的生长习性及种植技术现在通讯技术的发展,吴茱萸种植模式改变已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吴茱萸产秦岭以南各地,但海南未见有自然分布,曾引进栽培,均生长不良。

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山坡地、平原、房前屋后、路旁均可种植。

中性、微碱性或微酸性的土壤都能生长,但作苗床时尤以土层深厚、较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为佳,低洼积水地不宜种植。

1、选地整地:吴茱萸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山坡地、平原、房前屋后、路旁均可种植,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千克作基肥,深翻暴晒几日,碎土耙平,作成1~13米宽的高畦。

2、适时移栽:冬、春两季移栽,冬季移栽为好12月左右,春3~4月按330~400厘米的株行距挖穴,直径50~60厘米,穴深视根的长短而定,先施入腐熟的厩肥或河泥做为基肥,栽苗覆土压紧。

初栽苗小,可以和花生、豆类及红薯等间套作。

3、田间管理:适时中耕除草并保持土壤湿润,春萌发前施一次腐熟的人粪尿,施肥量随树龄而定,三年生每株施人粪尿10~25千克,在距植株48厘米左右开环状浅沟施下,覆土。

7月开花结果前,施一次磷钾肥,冬季追施一次堆肥或河泥、人粪尿、草木灰等,培土防冻。

4、整枝修剪:幼树株高80~100厘米剪去主杆顶梢,促其发芽,在向四面生长的侧枝中,选留3~4个健壮的枝条,培育成为主枝。

第2年夏季,在主枝叶腋间选留3~4个生长发育充实的分枝,培育成为副主枝,以后再在主枝上放出侧枝。

经过几年的整形修剪,使其成为外圆内空,树冠开阔,通风透光,矮杆低冠的自然开心形的丰产树型,3~4年之后便可进入盛果期。

1、根插繁殖:选4~6年生、根系发达、生长旺盛且粗壮优良的单株作母株,于2月上旬挖出母株根际周围的泥土,截取筷子粗的侧根,切成15厘米长的小段,在备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5厘米开沟,按株距10厘米,将根斜插入土中,上端稍露出土面,覆土稍加压实,挠稀粪水后盖草,2个月左右即长出新芽,翌春或冬季即可出圃定植。

吴茱萸繁殖方法

吴茱萸繁殖方法

其他无性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
选取吴茱萸的健康枝条,剪切成一定长度的小段,进行消毒 处理后,插入适宜的土壤中,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 条件,促进枝条的生根和生长。
分株繁殖
选取吴茱萸的健康植株,将其分割成若干小株,保留部分根 系和土壤,进行移植和栽培。控制水肥和环境条件,促进小 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THANKS
分株方法
选择生长健壮的成年植株,将其从土壤中挖起,将根系上的泥土抖落干净。然后 ,将植株沿着根系自然分叉处剪成若干小株,每一小株上保留有部分根系和若干 叶片。
分株后管理
浇水 遮荫 施肥 病虫害防治
将分株后的吴茱萸小株栽种到土壤中,轻轻压实土壤,然后浇 透水,以利于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
刚分株的吴茱萸小株比较脆弱,需要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可以 适当遮荫,待其恢复生长后再逐渐增加光照。
将插条剪成10-15厘米长的小段,上端剪平 ,下端剪成45度斜面,切口要平滑,以利 于生根。
扦插方法
保湿与覆盖
将插条插入土壤中,深度约为插条长度的 2/3,然后轻轻压实土壤。
定期浇灌扦插床,保持土壤湿润,同时用 塑料薄膜或稻草覆盖以保持湿度和温度。
扦插后管理
01
02
03
04
温度控制
保持扦插床的温度在适宜范围 内,一般控制在15-25℃之间
在分株后的管理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施用一些腐熟的有机肥或 复合肥料,以促进植株的生长。
分株后的小株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需要定期观察植株的生 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05
嫁接繁殖
嫁接时间与方法
• 春季嫁接:春季是吴茱萸嫁接的主要时期,通常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进行。 此时,砧木和接穗均处于萌芽期,细胞分裂活跃,嫁接成活率较高。

中药材植物蜜源—吴茱萸

中药材植物蜜源—吴茱萸

40APICULTURE OF CHINA中药材植物蜜源—吴茱萸张猛1 夏晓翠1 王春华2 张串联1 叶武光1 徐细建1 伊作林1 曹旭梅1 娄文1 韩兵庚1│文1江西省养蜂研究所,南昌 330052;2 江西婺源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婺源 333200吴茱萸系芸香科(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吴茱萸属植物,小乔木或灌木,花期6~7月,主要分布于中国和日本,国内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浙江等地,该属植株具有吴茱萸、石虎、疏花吴茱萸等变种[1-3]。

其近成熟果实是一味传统中药,具有治疗呕逆吞酸、厥阴头痛、五更泄泻和中枢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4]。

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吴茱萸药理特性,随着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后,自然虫媒授粉难以满足充分授粉需要,笔者于2021年6~7月开展吴茱萸授粉前瞻性试验,初步证实蜜蜂为吴茱萸授粉的可靠性,为充分掌握国内吴茱萸植物资源分布情况,进一步推广蜜蜂授粉技术,本文就吴茱萸分布情况,生长特性,栽培要点和病害防治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今后吴茱萸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一、研究进展1.分布情况目前,国内吴茱萸药材主要来源于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吴茱萸、石虎、疏毛吴茱萸三种变种未成熟的干燥果实[5]。

作为药材主要栽培地点有重庆秀山、重庆酉阳、基金项目: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44-SYZ21);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JXARS-14);江西省科学技术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1BBF60021);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农牧渔业项目(202025)作者简介:张猛(1994-)男,安徽宿州人,助理畜牧师,从事蜂产品功能成分与中草药授粉技术研究,E-mail:*****************。

通讯作者:韩兵庚(1986-)男,江西上饶人,畜牧师,从事蜜蜂高效饲养及蜜蜂授粉研究,E-mai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茱萸繁殖方法
吴茱萸是芸香科的一种植物,和山茱萸并不是同一种东西,但很多人经常会认为吴茱萸和山茱萸就是同一种,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

吴茱萸主要是用于肝胃虚寒和止痛、镇痛、驱蛔虫等。

那么吴茱萸一般都是怎么进行繁殖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1、种子繁殖
吴茱萸的种子繁殖其实在目前的生产种植中是非常少见的了。

首先就是吴茱萸的种子并不是非常的好收集,其次就是吴茱萸的种子出芽率并不是很好,而且生长的速度非常的缓慢,所需花费的精力更多。

但如果一定要进行种子播种也不是不可以,我们需要选购好种子,然后将种子进行催芽后再进行育苗,这样才能确保吴茱萸的出苗率。

2、根插繁殖
吴茱萸采用根插繁殖一般是需要选用四年生活四年以上的、根系发达的、生长旺盛的、健壮的、没有病虫害、没有机械伤害的、品质优良的单株作为母株来进行繁殖。

将选好的母株挖出,将侧根剪成小段,长度约为十五厘米左右,然后将准备好的小段斜插入苗床中进行培育。

最后往苗床中浇一遍粪尿水、覆盖稻草或地膜,等待后期出苗即可。

3、枝插繁殖
枝插繁殖则是选用吴茱萸一年生或两年生的健壮的、没有病虫害的、优良品种的枝条进行繁殖的一种方法。

枝插最好是在二月份进行,成活率会高很多,将选好的枝条剪成二十厘米左右的小段,然后将枝条放入生根液中浸泡,用于促进生根,十分钟后捞出,再按照合适的密度斜插入苗床中,浇一遍水即可。

4、分蘖繁殖
吴茱萸的分蘖繁殖是非常简单的,和其他的一些药材相比要容易很多。

但是分蘖繁殖一般是在冬季的时候对吴茱萸进行分蘖处理,也就是说将吴茱萸的侧根挖出,然后每隔十厘米左右将它的根部表皮割伤,再进行施肥,最后覆盖上一层稻草或枯草。

等到来年春季,伤口处就会生长出很多的根蘖幼苗,这时,我们只需要需要将上面的覆盖物揭除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