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用于教授通信电子学中相关的电路原理和技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内容、特点以及应用。
一、课程内容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一门涉及电路分析、电路设计和电路实现的综合性课程。
在此类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一系列的电路和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方法,包括:1. 电容、电感和电阻器等基本元件的电路原理和作用。
2. 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和混频器等基本电路的设计原理和技术。
3. 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数字滤波器、数字调制与解调以及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4. 通信系统中的模拟、数字和混合信号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5. 通信电子线路仿真与调试技术。
二、课程特点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主要特点如下:1. 具有实用性。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的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将被广泛应用。
2. 需要强的理论基础。
通信电子线路设计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电子电路理论基础,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设计的相关知识。
3. 基于实际需求。
通信电子线路设计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质量贴近实际需求,学生将能够掌握当今通信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电路设计理论和实践技术。
4. 有一定的难度。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一门相对难度较高的课程,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自学和思维能力,才能够顺利完成相关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三、应用场景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信领域。
在当今的通信领域中,众多的通信设备、通信系统等都需要用到各种电路设计和开发技术,包括信号放大、滤波、变换和调制等。
2. 汽车电子领域。
随着汽车电子的普及,许多汽车电子设备也需要用到通信电子线路设计和开发技术,包括汽车音响系统、GPS导航系统、车载通讯系统等。
3. 工控领域。
现代智能工厂、机器人等控制系统需要采用各种通信电子线路设计和开发技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控制算法、通讯模块等。
《通信电子系统》课程设计_报告文本格式
兰州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格式要求
封面
目录(自动生成)
一、前言(包含设计目的) 1页
二、整机系统总述(包含整体原理框图及其工作原理简述) 3页
三、设计指标 1页
3.1
3.2
……
四、单元电路设计与仿真(电路图及其仿真效果图要配文字说明)
4.1 1页
4.2 1页
4.3 1页
……
(要求能够提供五个以上单元电路及仿真,内容涵盖整体原理框图)
五、整机电路设计图及说明 2页
六、设计总结(包含设计过程、学习心得、意见建议) 1页
七、参考文献 1页
[1]
[2]
……
附件1:元器件清单 1页
“选择通信,固有一劫,定是高频;祝愿学子,挑落高频,开心过年!”
1. 报告书统一采用A4纸打印,页边距:上2cm、下2cm、左
2.5cm、右1.5cm;
2. 全文行间距22磅,每第一级正文要分页,每第二级正文不分页;
3. 第一级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加粗字,编号用一、二、三、段前0.5行,段后0行;
4. 第二级标题为宋四号字,编号用:1.1 2.1 2.2,段前0.5行,段后0行;
5. 自然段文本用宋体小四号字,段前0行,段后0行;
6. 除封面外,目录页及正文要有页眉,参照本页页眉,华文行楷,二号字;
7. 文档中所有配图要求:
1)设置为浮于文字之上;
2)标明图号及名称;
3)每个电路图及其仿真效果图要配有较详细的文字说明。
8.页码居中,说明书单面打印。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电路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电路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通信原理中的基本电路概念,包括放大器、滤波器、调制解调器等;2. 学习并掌握通信电路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电路性能;3. 了解通信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形成完整的通信原理知识体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通信电路的能力,提高动手实践操作技能;2. 能够运用仿真软件对通信电路进行模拟,分析并优化电路性能;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通信原理课程的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 增强学生的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到通信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通信原理课程设计部分,侧重于实践操作,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电路设计中。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通信原理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回顾:重点复习放大器、滤波器、调制解调器等基本电路原理,对应教材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
2. 通信电路设计原理:学习通信电路的设计方法,包括电路图的绘制、元件选型、性能分析等,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3. 通信电路仿真:介绍仿真软件的使用,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学会运用仿真软件对通信电路进行模拟和优化,对应教材第七章内容。
4. 通信电路实践:分组进行课程设计,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通信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等,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需求,完成电路设计、搭建和测试。
5. 教学大纲:(1)第1周:通信原理基础知识回顾;(2)第2周:通信电路设计原理学习;(3)第3-4周:通信电路仿真实践;(4)第5-6周:分组进行通信电路实践,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电子专业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通信电子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分析等核心概念。
2. 学习并掌握通信原理,如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多路复用等,为后续专业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3. 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如5G通信、物联网等,拓宽学生视野。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通信问题的能力,如设计简单的通信系统、调试设备等。
2.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课程实验和项目设计,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和硬件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信电子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通信电子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通信电子知识体系,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实践经验和综合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通信电子基础理论:- 信号与系统:信号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傅里叶变换等。
-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表示、离散傅里叶变换、数字滤波器设计等。
- 电路分析:基本电路元件、交流电路分析、频率特性分析等。
2. 通信原理与关键技术:- 调制解调技术:模拟调制、数字调制、解调技术等。
- 信道编码:编码原理、常见编码技术、误码率分析等。
- 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等。
3. 现代通信技术:- 5G通信技术:5G关键技术、网络架构、应用场景等。
-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概念、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等。
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设计
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通信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系统设计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通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3. 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中常用的电路元件及其功能,并能正确进行电路搭建和调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Multisim、Protel等软件进行通信电路设计与仿真的能力;2.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团队合作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实践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通信电路与系统学科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使其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通信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通信原理基础,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的实际情况,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通信电路基本原理:介绍通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元件及功能,包括放大器、滤波器、调制解调器等;分析通信电路的性能指标,如带宽、增益、线性度等。
2. 通信系统设计方法:学习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掌握通信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学习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和器件,进行系统设计。
3. 电路设计与仿真:运用Multisim、Protel等软件进行通信电路设计与仿真,包括原理图绘制、电路仿真、PCB布线等。
4. 实践操作与调试:搭建实际通信电路,进行电路调试和性能测试;学习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实验设备,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通信基本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对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进行设计与仿真研究,提出了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设计方法,采用Multisim13.0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并对电路的同频带、选择性和功率增益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
设计过程和方法都比较简单,仿真结果误差也很小,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解决了设计中运算量大,设计结果的硬件调试和测试都比较复杂且不易优化的问题。
电路性能的仿真结果表明了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高频小信号multisim13.0 设计与仿真增益一、绪论1.1概述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是高频电子线路中的基本单元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线性放大。
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或场效应管的电压控制作用将电源的功率转换为按照输入信号变化的电流。
因为声音是不同振幅和不同频率的波,即交流信号电流,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永远是基极电流的β倍,β是三极管的交流放大倍数,应用这一点,若将小信号注入基极,则集电极流过的电流会等于基极电流的β倍,然后将这个信号用隔直电容隔离出来,就得到了电流(或电压)是原先的β倍的大信号,这现象成为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经过不断的电流及电压放大,就完成了功率放大。
1.2设计背景随着电子通讯的飞速发展,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在无线通信中,发射与接收的信号应当适合于空间传输。
所以,被通信设备处理和传输的信号是经过调制处理过的高频信号,这种信号具有窄带特性。
而且,通过长距离的通信传输,信号受到衰减和干扰,到达接收设备的信号是非常弱的高频窄带信号,在做进一步处理之前,应当经过放大和限制干扰的处理。
这就需要通过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来完成。
这种小信号放大器是一种谐振放大器。
1.3 设计要求设计一个谐振频率为10.7MHz、电压增益大于25的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要求如下:(1)增益(放大倍数)要大;(2)选择性要好,即选择有用的信号和抑制无用信号能力强,用品质因数Q来衡量,即Q值越大,选择性越好;(3) 稳定可靠,即要求放大器的性能尽可能的不受温度、电源电压等外界因素变化的影响,内部噪音要小,特别是不产生自激,加入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器的性能;(4) 前后级之间的阻抗匹配,即把各级连接起来后仍有较大的增益,同时,各级之间不能产生明显的相互干扰。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学号一、课程设计任务 (2)1.1 课程设计目的 (2)1.2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2)1.3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2)1.4 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3)一、FM解调方案选定与原理分析 (3)2.1 解调方案选定 (3)2.2 锁相环工作原理 (4)2.3 锁相环解调原理 (5)二、单位模块设计 (6)3.1 混频电路设计 (7)3.2 解调电路的设计 (9)四、电路仿真及参数设置 (10)4.1 混频电路的仿真调试 (10)4.2 解调电路的仿真调试 (15)4.3 系统整体的仿真调试 (20)五、系统性能分析 (21)5.1 混频部分滤波电路性能分析 (21)5.2 解调部分滤波电路性能分析 (24)5.3 解调输出误差分析 (25)六、心得体会 (26)七、参考文献 (27)摘要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备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能从事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的工作。
鉴于我校充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办学宗旨,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要进行工程素质培养、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基础和发展潜力。
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实现技术为主线多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
通过《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这一重要环节,可以将本专业的主干课程《通信电子线路》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对通信电子线路技术有较深的了解,进一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主要是采用计算机仿真软件Multisim,以仿真电路的形式从通信系统和整机出发来分析各功能模块的原理、组成和作用。
通信电子线路的课程内容是以模拟通信电子电路为主,按照线性电路、非线性电路以及频率变换电路来组织整个知识构架。
因此在进行通信电子线路之前需要在掌握电子线路分析的基本知识、串并联谐振回路以及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学习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谐振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以及通信系统收发设备中的各种频率变换电路知识。
线性频率变换电路含混频、振幅调制与解调,非线性频率变换电路含角度调制与解调。
2018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文字稿
2018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文字稿2018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2018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开发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将接受全面的理论与实践训练,掌握集成电路设计、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设计等相关技能,同时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开发与集成系统开发技术。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级工程师,以满足国家信息技术产业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1. 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开发能力;2. 具备集成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等基本技能,能够独立进行芯片设计与开发;3. 具备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开发能力,能够进行系统级开发与调试;4. 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5. 具备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进行科研项目的开展与实施。
三、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主要包括集成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实验操作、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2. 课程安排课程安排根据课程性质、难度和学生学习进程进行合理安排。
专业核心课程将在前两年进行系统学习,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年将注重实践环节的培养,包括实验操作和实习,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四年将主要进行毕业设计,学生需独立完成一个与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开发相关的项目。
3.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操作和实习。
实验操作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实习将让学生接触实际工程项目,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在专业方向进行综合实践和能力测试的重要环节。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通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理解各类通信电子电路的功能、构成及工作原理。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通信电子电路中存在的问题。
3. 让学生了解通信电子电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通信技术发展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通信电子电路的设计、搭建和调试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项目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通信电子电路的兴趣,培养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遵循实验操作规程。
3.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认识到通信技术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为国家和民族事业作贡献的信念。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论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通信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包括放大器、滤波器、调制解调器等基本电路的原理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至第三章- 内容列举:放大器电路、滤波器电路、调制解调电路2. 通信电子电路设计方法:介绍通信电子电路的设计流程、电路仿真及实验操作。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内容列举:设计流程、电路仿真、实验操作方法3. 通信电子电路实际应用:分析典型通信电子电路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 教材章节:第五章- 内容列举:无线通信电路、光纤通信电路、移动通信电路4. 创新设计与实践: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
- 教材章节:第六章- 内容列举:项目设计、实验操作、成果展示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通信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学习第二周:通信电子电路设计方法学习第三周:通信电子电路实际应用分析第四周:创新设计与实践第五周:项目总结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对完成的通信电子线路系统进行测试,检查系统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优化。
01
02
03
04
05
06
02
CHAPTER
通信电子线路基础知识
通信电子线路是电子设备中用于传输、处理和存储信息的电路系统,是实现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基础设施。
通信电子线路定义
信号是携带信息的物理量,系统是对信号进行变换和处理的物理装置。通信电子线路中的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系统可以是线性或非线性系统。
数字通信电子线路
无线通信电子线路通过无线信道传输信号,具有灵活性、便携性和可扩展性等优点,但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无线通信电子线路
晶体管
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放大、开关和稳压等功能。在通信电子线路中,晶体管的选择需要考虑类型、参数和封装等因素。
电阻器
电阻器是限制电流的元件,用于分压、分流和阻抗匹配等。在通信电子线路中,电阻器的选择需要考虑阻值、功率和精度等因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传输媒介是信号传输的物理介质,如导线、光纤等。信道是传输媒介中用于传输信号的通路,可以是有线信道或无线信道。
传输媒介与信道
1
2
3
模拟通信电子线路处理模拟信号,具有连续性、直观性和易于实现等优点,但抗干扰能力差,传输效率低。
模拟通信电子线路
数字通信电子线路处理数字信号,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效率高、易于加密和集成等优点,是现代通信的主流技术。
需求分析
方案对比
选择依据
对比不同设计方案,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混合信号电路等,分析优缺点。
基于性能、成本、可行性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设计方案。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2. 掌握通信系统中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技术;3. 了解通信系统中信道编码、解码的作用及方法;4. 熟悉常见的通信系统及其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通信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2. 能够设计简单的通信系统,并进行仿真实验;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通信系统性能进行评估;4. 能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通信领域的最新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信科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3. 增强学生的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关注通信技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4.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通信系统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深造和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通信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通信系统基本概念:通信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信号与信道:信号的定义、分类及特性;信道的定义、分类及特性;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第三节3.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模拟调制、数字调制及解调技术;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4. 信道编码与解码:信道编码的目的、方法及分类;解码的基本原理;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节5. 常见通信系统及其应用:电话通信、无线电广播、电视通信、移动通信等;教材章节:第三章6. 通信系统性能评估:误码率、信道容量等性能指标;教材章节:第四章7. 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流程及仿真实验;教材章节:第五章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大纲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_教学课件_1
信源
Random Integer
Info
2k Mode, Nonhierarchical Transmission
信道编码
RS Encoder (204,188) Shortened RS Encoder Convolutional Interleaver I=12 Rate 3/4 Punctured Convolutional Code DVB-T Inner Interleaver DVB-T 64-QAM Mapper
课题一 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设计 设计内容与要求
•系统基本模块为:信源、扩频、信道、解扩、信宿; •采用8阶Walsh函数作为扩频序列; •信道:AWGN; •指标:SNR=10dB时,Pe <0.05;
•绘制用户3的原始发送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后的接收端信 号、解扩判决后输出的用户3的信号波形曲线。
设计内容与要求
•实现基于超前-滞后锁相环法的符号同步;
•提供:8KHz的NRZ码最为数据,128KHz时钟,提取位同 步时钟; •完成功能仿真和硬件平台的调试。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课题六
设计内容与要求
•实现汉明码编码器,可选择不同参数的码型;
•利用主时钟(32.768MHz),产生64KHz、32KHz的时钟, 编码器输入为32KHz的NRZ码,码字输出时钟为64KHz; •完成编码器功能仿真和硬件平台的调试。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主 讲:黄 英 助 教:文 磊、陈明霜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通信原理》 基础课程: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
《无线通信基础》 《军事通信系统》
学 时: 16学时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一、课程简介 二、通信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指标 三、设计工具
通信电路课程设计
通信电路课程设计摘要超外差收音机接收天线将广播电台播发的高频的调幅波接收下来,经由过程变频级把外来的各调幅波旌旗灯号变换成一个低频和高频之间的固定频率—465KHz(中频),然落后行放大年夜,再由检波级检出音频旌旗灯号,送入低频放大年夜级放大年夜,推动喇叭发声。
而超外差电路中的中频放大年夜电路的义务是把变频获得的中频旌旗灯号加以放大年夜,然后送到检波器检波。
中频放大年夜电路对超外差收音机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通频带等机能指标起着极其重要的感化。
关键词:超外差,固定频率,中频放大年夜目录1 绪论 (1)1.1课题描述 (1)1.2基来源差不多理及框图 (1)2 窄带中频放大年夜器 (2)2.1中频放大年夜电路道理及框图 (2)2.1.1 输入级 (2)2.1.2 一级放大年夜和二级放大年夜 (3)2.1.3 输出级 (4)3 中频放大年夜器总电路图及微变等效电路 (4)3.1中频放大年夜电路总电路图 (5)3.2中频放大年夜电路微变等效电路 (5)4 元器件列表 (6)总结 (6)参考文献 (7)1 绪论1.1 课题描述本学期进修了《通信电路》这门课程,对无线电通信的理论常识有了进一步的明白得和熟悉。
此次课程设计能够经由过程实践来考察理论常识的操尽情形,同时也能加深对理论常识的明白得,进步设计才能。
低频旌旗灯号有效的发射出去须要经由高频旌旗灯号调制,应用高频旌旗灯号作为载波,对旌旗灯号进行传递,能够用不合的调制方法。
在无线电广播中可分为调幅制、调频制两种调制方法。
今朝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样都采取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固、选择性好及掉真度小等长处。
此次课程设计我选用的是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同时重点讲解超外差电路傍边的窄带中频放大年夜电路。
1.2 基来源差不多理及框图超外差收音机把接收到的电台旌旗灯号本机振荡旌旗灯号同时送入变频管进行混频,并始终保持本机振荡频率比外来旌旗灯号频率高465KHz ,经由过程选频电路取两个旌旗灯号的“差频”进行中频放大年夜。
通信电路课程设计
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
01
数字调制基本原理
掌握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了解各种数字调制方式的优缺 点。
02
常见的数字调制方 式
熟悉ASK、FSK、PSK等常见的 数字调制方式,理解其调制和解 调过程。
03
数字解调技术
了解数字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技 术的实现和应用。
课程涉及模拟通信电路和数字通信电路两大部分,包括信号调制与解调、信道编码 与解码、滤波器设计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通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 具备从事通信系统和网络设计的能力。
课程设计目标与意义
培养学生掌握通信电路的基本 理论和设计方法,提高其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悉常用的通信电路分析方法和设计 工具,如电路仿真软件、信号处理算 法等。
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践等环 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02
通信电路基础知识
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
信号的定义与分类
01
信号是传递信息的物理量,可分为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模拟
信号和数字信号等。
仿真软件介绍及使用方法
01
使用方法
02 1. 选择合适的仿真软件,根据设计需求设 置仿真参数。
03
2. 建立电路模型,包括元件连接、参数设 置等。
04
3. 运行仿真,观察并分析仿真结果。
测试仪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示波器
用于观测信号波形,使用时需注意选择合适的探头和 设置正确的时基、幅度等参数。
信号发生器
提供几个滤波器在通信电路中的应用实例,如信 号去噪、频谱分析等。
通讯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通讯系统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通讯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传输、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关键概念。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通讯系统,如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等。
3. 引导学生理解通讯系统中信号干扰和噪声的影响,并掌握基本抗干扰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通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并设计简单的通讯系统。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能正确使用通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实验操作。
3.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以优化通讯系统性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通讯技术发展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支持和沟通。
3. 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关注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年级专业知识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通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为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通讯系统基本原理:介绍信号与系统、信号传输与接收、调制与解调、编码与解码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参考教材第二章内容。
2. 通讯系统分类:分析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等不同类型通讯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参考教材第三章内容。
3. 信号干扰与噪声:探讨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干扰和噪声影响,以及抗干扰方法和技术。
参考教材第四章内容。
4. 通讯系统设计:结合实际案例,教授如何分析并设计简单通讯系统,包括硬件选择、参数设置等。
参考教材第五章内容。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如搭建简单的通讯系统、信号传输与接收实验等。
通信系统专业课程设计
通信系统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
2. 学会分析并描述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带宽、功率等。
3. 掌握通信系统中常用的调制解调技术,了解其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通信系统,并进行仿真实验。
2. 培养学生运用通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项目实践,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通信系统设计与调试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信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探索新技术的积极性。
2. 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学生认识到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创新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针对通信系统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掌握了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又具备了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的能力,为未来从事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围绕通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主要内容包括:1. 通信系统概述: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
- 教材章节:第1章 通信系统概述2. 通信原理:讲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传输、调制解调等。
- 教材章节:第2章 信号与系统,第3章 数字信号处理3.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分析误码率、带宽、功率等性能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 教材章节:第4章 通信系统性能分析4. 调制解调技术:介绍常用调制解调技术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5章 模拟调制,第6章 数字调制5. 通信系统设计与实践: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进行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验。
- 教材章节:第7章 通信系统设计,第8章 通信系统仿真教学进度安排如下:1. 第1周:通信系统概述2. 第2-3周:通信原理3. 第4-5周: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4. 第6-7周:调制解调技术5. 第8-10周:通信系统设计与实践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通信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通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通信电子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原理及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通信电子系统设计中的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通信电子系统的原理图绘制和电路仿真。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的通信电子系统设计与搭建,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进行项目报告撰写和成果展示,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创新实践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倾听和沟通。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通信技术在国家和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结合电子系统设计与通信技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的特点,课程内容以实用性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通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竞争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通信电子系统基本原理: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性能指标,分析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区别及联系。
2. 常用电子元器件:讲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原理、特性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如放大器、滤波器、调制器等。
3. 通信电子系统设计方法:学习通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系统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电路仿真等。
4. 电路设计与仿真:教授如何使用相关软件工具(如Multisim、Protel等)进行原理图绘制、电路仿真及PCB设计。
5. 实践项目:分组进行通信电子系统设计与搭建,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包括小型无线电发射与接收系统、信号发生器等。
通信系统专业课程设计
通信系统专业课程设计一.课题名称:PN(伪随机码)码发生器的设计二.设计目的:1、巩固加深对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查阅参考文献,独立思考、设计、钻研专业知识相关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际制作安装电子线路,学会单元电路以及整机电路的调试与分析方法;4、掌握相关电子线路工程技术规范以及常规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技术指标;5、了解电气图国家标准以及电气制图国家标准,并利用电子CAD正确绘制电路图;6、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与科学态度,建立严谨的工程技术观念;7、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三.设计要求:1、通信系统的原理框图,说明系统中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2、根据选用的软件编好用于系统仿真的测试文件;3、拟采用的实验芯片的型号可选89c51、TSC 5402、5416、2407及ALTERA的EPM7128CPLD或EP1K30进行硬件验证;4、独立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严禁报告内容雷同;5、电路图中的图形符号必须符合国家或国际标准。
四.所用仪器设备:Altera的MAX 7000S系列芯片;方正文祥电脑。
五.设计内容:1、伪随机序列产生原理及作用:随着通信理论的发展,早在20世纪40年代,香农就曾指出,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实现最有效的通信,应采用具有白噪声的统计特性的信号。
另外,为了实现高可靠的保密通信,也希望利用随机噪声。
然而,利用随机噪声最大困难是它难以重复产生和处理。
直到60年代,伪随机噪声的出现才使这一难题得到解决。
伪随机噪声具有类似于随机噪声的一些统计特性,同时又便于重复产生和处理。
由于它具有随机噪声的优点,又避免了它的缺点,因此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目前广泛应用的伪随机序列都是由数字电路产生的周期序列得到的,我们称这种周期序列为伪随机序列。
对与伪随机序列有如下几点要求:①应具有良好的伪随机性,即应具有和随机序列类似的随机性;②应具有良好的自相关、互相关和部分相关特性,即要求自相关峰值尖锐,而互相关和部分相关值接近于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3) 选择性 接收机从各种信号和干扰中选出所需信号(或衰减不需要的信号) 的能力称为选择性,单位用dB(分贝)表示,dB数越高,选择性 越好。 (4)频率特性 接收机的频率响应范围称为频率特性或通频带。调频机的通频带一 般为200KHz。 (5) 输出功率 接收机的负载输出的最大不失真(或非线性失真系数为给定值时) 功率称为输出功率。
集成振荡器MC1648 锁相环NE564
三、课程设计报告格式及主要内容:
1. 设计题目及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给出系统总体设计方案,通过比较,确定系统各个模块 的选择; 3. 各个单元电路设计 参数计算、元器件选择、电路图等; 4. 电路的安装调试: 包括实际指标测试结果:数据、曲线、图表等; 对测试中的问题加以分析,说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附录:按国家标准画出定型电路图,PCB图(选), 列出元件明细表; 课程设计的收获及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二、课程设计题目
1.调频发射机设计 主要技术指标:工作中心频率ƒ0 =6. 5MHZ或10.7MHZ, 发射功率 PA ≥ 50 mw 效率ηA > 50% 负载 RL = 51Ω, 最 大频偏Δ ƒmax =20KHz 2.调频接收机设计 主要技术指标:工作频率ƒ0 =6. 5MHZ 或10.7MHZ,输出功率 P0 = 0.25w( RL = 8Ω) , 灵敏度30mV 3.调幅发射机设计 主要技术指标:工作中心频率ƒ0 =6. 5MHZ 或10.7MHZ, 发射功率 PA ≥ 100mw 总效率ηA > 50% 调幅度ma =50% 负载 RL = 51Ω,
设计和参数计算、元件选取、安装调 试等环节,掌握系统和实用电路的分 析方法及工程设计方法。
掌握常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
设计电路的实验调试及性能、指标测 试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按课程设计的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如实 反映设计和实验结果,正确绘制电路图等。 分析实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提倡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 风和科学态度。
二、课程设计题目
实验室已有的条件: 晶体管3DG100(3DG6)或3DG130(3DG12) 9013
晶振: 2M
5M
6.5M
10.7M
10.245M
变容二极管 BB910 中频变压器6.5MHz 模拟乘法器MC1496 MC13135集成接收芯片 10.7MHz
LM741 LM386低功放芯片
发射机频带宽度,带内功率波动
2.调幅发射机组成
主振级
缓冲级
倍频器
高频 放大器
调幅器
高 频 功率放大
调制信号
3. 直接调频发射机组成
调制 信号
调频 振荡器
缓冲级
倍频器
高 频 功 放
直接调频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1) 为了使调频波中心频率(载频)的频率稳定度高,主振级可 用石英晶体振荡器,但用晶振后,所得的频率偏移很小,在主 振级后需加倍频电路,以提高载波频率及频偏大小 (2) 主振级若用LC振荡器,频偏可以增大,但调频波中心频率 稳定度不会很高。
《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巩固和加深对通信电子电路基本知识
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 识的能力。
根据设计课题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
册、资料、图表及相关文献。独立思 考、分析、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系统方案的分析比较、单元电路
(设计报告撰写要认真,不可抄袭)
四、 时间安排 (第四学期 2 周 2 学分)
第一周: 周一 周二至周五 第二周: 周一至周四 周五 布置任务,查找资料, 设计电路,领取元器件 安装和调试电路 调试电路 ,级联;性能指标测试、 验收、撰写设计报告等 交设计报告
五、 注意事项
设计过程中要遵守实验室的纪律,爱护公物,讲卫
比如:简单调频发射机组成
LC调频 振荡 缓冲 隔离
功率 激励
高频 功放
调制信号
高频电路由于受分布参数的影响及各种耦合与干扰的影响,使得电 路的稳定性比起低频电路来要差些,同时L、C元件本身在环境温度发 生变化时存在值的漂移,所以在LC调频时,电路本身的稳定性不好。 另外,由于后级功放的输出信号较强,信号经公共地线,电源线或连 接导线耦合至主振级,从而改变了振荡回路的参数或主振级的工作状 态。这样在各单元电路调整好后,还要仔细进行整机连调。
2.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组成
输入 回路
高频 放大器
混频器
中频 放大器
检波器
低频 放大器
本机 振荡器
2. 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机组成
输入 回路
高频 放大器
混频器
中频 放大器
鉴频器
低频 放大器
本机 振荡器
注意:拟定整机方框图的一般原则是,在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的前提下,应力求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单元电路级数尽 可能少,以减小级间的相互感应、干扰和自激。
无线通信接收机组成
1.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 灵敏度 表示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通常用输入信号电压的大小 来表示,接收的输入信号越小,灵敏度越高。 调频广播收音机的灵敏度一般为5~30μV。
(2)工作频率范围 接收机可以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 频率范围或波段覆盖。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 频率相对应。如调频广播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z.
生,不大声喧哗;
提倡发扬协作的精神,有问题可以讨论,但不许包
办、包干。要自觉完成任务。
设计测试完毕,级联成功后找老师验收。
既要注意结果,也要注意过程。要认真记录设计各
阶段的数据、曲线等,报告中应能将你的全部工作 反映出来。
无线通信发射机组成
1. 发射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发射功率与效率 发射频率与频率稳定度 发射信号频谱纯度要求,杂散及谐波要求
二、课程设计题目
4.调幅接收机设计 接收信号: 载频ƒ0 =6. 5MHZ 或10.7MHZ,调制信号1Khz,调幅度 ma =50% 主要技术指标:工作频率ƒ0 =6. 5MHZ 或10.7MHZ,输出功率 P0 =100mW( RL = 8Ω),灵敏度50mV 5.调频与解调系统设计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工作中心频率ƒ0 =10MHZ或15MHZ,最大频偏 Δ ƒmax =75KHz, 调制信号1Khz, 解调输出峰峰值 UOP-P ≥ 2V, 6.调幅与解调系统设计 调幅电路能产生AM和DSB信号,解调电路应无失真.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工作中心频率ƒ0 =1MHZ 到10MHZ任选,调制 信号1Khz到10KHZ任选, AM调幅度ma =50% ,载波的频率稳定度 ≤ 5 x 10 –4 /小时, 解调输出峰峰值 UOP-P ≥ 1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