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题 目: (1)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电路设计;(2)LC 振荡器的设计;(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初始条件:通信原理及高频电子线路基础知识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电路设计 谐振频率:o f =6.5MHz, 谐振电压放大倍数:dBA VO 20≥,通频带:0.7500w B K H z=,矩形系数:101.0≤r K 。
要求:放大器电路工作稳定,采用自耦变压器谐振输出回路。
2. LC 振荡器的设计:振荡频率 650o f M H z K H z =± 频率稳定度4/110o f f -∆≤⨯ 输出幅度 0.3o p p U V -≥采用西勒振荡电路,为了尽可能地减小负载对振荡电路的影响,采用了射随器作为隔离级。
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输出功率Po ≥125mW (设计时按200mW 计算) 工作中心频率fo=6MHz ,η>65%。
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电路设计与仿真 (1)1.1 概述 (1)1.2 任务目标 (1)1.2.1主要技术指标: (1)1.2.2 基本设计条件 (1)1.3 设计过程 (2)1.3.1选定电路形式 (2)1.3.2设置静态工作点 (3)1.3.3谐振回路参数计算 (3)1.3.4 确定耦合电容与高频滤波电容: (4)1.4 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电路仿真实验 (4)2.LC三点式反馈振荡器与晶体振荡器设计与制作 (6)2.1 概述 (6)2.2任务目标 (6)2.2.1主要设计技术性能指标 (6)2.2.2基本设计条件 (6)2.3设计原理 (7)2.2.1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原理工作原理分析 (7)2.4设计过程 (10)2.4.1电路结构 (10)2.4.2静态工作电流的确定 (10)2.4.3确定主振回路元器件 (11)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与制作 (12)3.1概述 (12)3.2设计要求 (12)3.3参数确定 (12)3.3.1确定功放的工作状态 (12)3.3.2 基极偏置电路计算 (13)3.3.3计算谐振回路与耦合线圈的参数 (13)3.3.4 电源去耦滤波元件选择 (14)4.小结与体会 (15)5.参考文献 (15)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16)摘要本文对高频调谐小信号放大器,LC振荡器,高频功放电路设计原理做了简要分析,同时,研究了各个电路的参数设置方法。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目录一、题目 (1)二、实验目的 (1)三、主要技术指标 (1)四、设计和制作任务 (1)五、设计思路及工作原理 (2)六、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2)七、整机电路的设计 (7)八、电路的调试与仿真 (10)九.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十.参考资料 (11)十一.附件 (12)AM 广播接收机系统设计一. 题目:设计个一由分立元件构成的AM 广播接收机系统二. 实验目的:通过调幅广播接收电路设计设计,学生应建立无线电接收机的整机概念,了解接收整机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从而能正确设计、计算接收机的各个单元电路:包括高频放大级、主振级、中放级、检波级及音频放大器的参数设计、元器件选择。
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通信电路知识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其利用通信电子线路知识处理通信系统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学生能比较扎实地掌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通信系统及有关设备的分析、开发等基本技能,受到必要工程训练、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和实践锻练,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新发展。
三.主要技术指标调幅波接收机设计参数:1.载波频率:f 0=10.7MHz2.输出功率:P Omax ≥0.25W3.检波效率:ηd >80%±5%4.包络失真系数:γ≤1%5.负载电阻:R L =8Ω6.频率稳定度:0f f≤5×10—4四. 设计和制作任务:1.熟悉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2.选定方案的论证及整体电路框图的工作原理。
3.单元电路的设计及计算,元器件选择,电路图。
4.按国家有关标准画出整体电路图,列出元件﹑器件明细表。
5.对设计成果作出评价,说明本设计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6.独立思考,认真设计。
7.认真书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五.设计思路及工作原理:天线从空间接收个重点太发送的无线电波,并将他们转换成电信号送到输入调谐回路,输入调谐回路从中选出某一个电台节目信号再送到混频电路,与此同时本真电路会产生一个频率很高的本振信号也送到混频电路,在混频电路中,本振信号与电台信号进行差拍(相减),得到频率为465kHz的中频信号。
合工大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设计报告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学号:班级:通信工程14-2班指导老师:正琼目录键入章标题(第1 级)1键入章标题(第2 级) 2键入章标题(第3 级) 3 键入章标题(第1 级)4键入章标题(第2 级) 5键入章标题(第3 级) 6设计课题一 LC 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1. 设计容和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设计容:设计一个LC 正弦波振荡器 ● 已知条件:三极管 负载●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① 谐振频率ƒ0 = 5MHz ② 频率稳定度ocf f ≤510–4/小时 ③ 输出峰峰值2. 设计方案选择 ● 方案选择 ①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优点:由于1L和2L之间有互感存在,所以容易起振。
其次是频率易调(调C)。
缺点:与电三点式振荡器相比,其输出波形差。
这是因为反馈支路为感性支路,对高次谐波呈现高阻抗,波形失真较大。
其次是当工作频率较高时,由于1L和2L上的分布电容和晶体管的极间电容均并联于1L与2L两端,这样,反馈系数F随频率变化而变化。
工作频率愈高,分布参数的影响也愈严重,甚至可能使F减小到满足不了起振条件。
因此,优先选择的还是电容反馈振荡器。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优点:高次谐波成分小,输出波形好,其次振荡频率可以做得很高,因而本电路适用于较高的工作频率。
缺点:频率不易调(调L,调节围小),调1C 或2C 来改变震荡频率时,反馈系数也将改变。
但只要在L 两端并上一个可变电容器,并令1C 与2C 为固定电容,则在调整频率时,基本上不会影响反馈系数。
克拉波振荡器优点:频率可调,,其次改变F 不受影响,与无关,故比较稳定。
缺点:频率不能太高,波段围不宽,波段覆盖系数一般约为1.2~1.3,波段输出幅度不平稳,实际中常用于固定频率振荡器。
○4 西勒振荡器优点:振荡频率可以很高,且在波段振幅比较稳定,调谐围比较4C宽,克拉波电路中是改变来调节频率,而的改变会影响接入系数P,从而可能停振。
但西勒电路中,改变来调节频率,而的改变不会影响接入系数P。
电子与通信工程课程大纲
电子与通信工程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电子与通信工程课程旨在提供学生基础电子和通信原理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未来的专业发展和研究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电子与通信器件的特性及其应用;3. 掌握电子与通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4.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电子与通信基础知识1.1 电路理论与分析1.2 信号与系统1.3 电磁波理论1.4 模拟与数字电路2. 电子器件与技术2.1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2.2 放大器与滤波器2.3 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2.4 光电子技术与器件3. 通信原理与系统3.1 信号与调制技术3.2 通信网络与传输系统3.3 数字通信与无线通信3.4 卫星通信与光纤通信4. 电子与通信系统设计4.1 系统建模与仿真4.2 通信系统性能评估4.3 现代通信系统设计案例4.4 电子与通信工程实践课程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例分析,将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详细阐述,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2. 实验操作与实践训练:通过实验室操作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学以致用。
3. 小组讨论与项目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4. 学术研究与科技创新:引导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提高他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 主教材:《电子与通信工程导论》2. 参考书目:- 《电子电路理论与技术基础》- 《通信原理与系统》- 《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 《电子与通信工程实践指南》六、学生评价与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讲义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锁相环的测量与应用一、锁相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二、CMOS-CD4046数字锁相环内部电路介绍三、环路参数测量四、锁相环的应用--频率合成器锁相环(Phase lock loop)简称PLL,是广泛应用于广播通讯、自动控制、电子检测等领域内的一种功能部件。
随着电子控制技术,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锁相环部件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一种价格比较便宜、功能也比较好的CMOS锁相环CD4046(国产的5G4046)应用比较广泛。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锁相环的参数,熟悉一种集成电路锁相环并通过典型应用——频率合成器来巩固、扩展、深化已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把功能电路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
一、锁相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二、CMOS CD4046数字锁相环内部电路介绍三、环路参数测量3.环路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同步带和捕捉带分别测量2次,记录2次的测量值,并计算2次测量的平均值。
4.鉴相器测试在环路锁定情况下测量相位比较器P c I和相位比较器P c II的鉴相特性曲线。
测试方法:在环路同步带内14脚接高频信号源,输入正弦波信号,改变14脚输入信号的频率,从小到大变化。
用示波器分别测试14脚和3脚的电压波形,观察它们之间相位差的变化,同时测出9脚对应的输出电压值。
针对相位比较器P c I和相位比较器P c II分别展开测试,测试数据填入下表,分别作出相位比较器P c I和相位比较器P c II的鉴相特性曲线。
表5-1 鉴相器P c I相位差Δθ(弧度)0V d(V)表5-2 鉴相器P c II相位差Δθ(弧度)0V d(V)5.锁相系统静态测量测试环路在锁定状态时,相位比较器输出的误差电压与输入频率之间的关系。
四、锁相环的应用—频率合成器2122。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电子教案 7.1.5简易数字式频率计数器教案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课程教案
P91 (1)整体功能要求
频率计数器(简称频率计)主要用于测量正弦波、脉冲波、三角波和其他周期信号的频率。
其扩展功能是可以测量信号的周期和脉冲宽度。
采用数字显示技术(如LED、LCD等)显示测量结果。
为了突出数字电路的应用,本课题被测量信号仅限于TTL脉冲波。
(2)系统结构
数字频率计的整体结构要求如图7-19所示。
外部“被测信号”送入“测量电路”进行处理和测量,“挡位转换”可以用于选择测试项目,包括频率、周期或脉宽,也可以进一步选择测量频率挡位。
(3)技术指标
①被测信号波形:正弦波、三角波和矩形波。
②测量频率范围:分三挡:
1Hz~999Hz;
0.01kHz~9.99kHz;
0.1kHz~99.9kHz。
③测量周期范围:1ms~1s。
④测量脉宽范围:1ms~1s。
⑤测量精度:显示3位有效数字(要求分析1Hz、1kHz和999kHz的测量误差)。
⑥输入阻抗:大于100kΩ。
(4)扩展技术指标
①要求测量频率时,1Hz~99.9kHz的精度均为1%。
②测量占空比。
测量精度:1%分辨率。
测量范围:1%~99%
(5)设计条件
①电源:直流稳压电源提供+5V电压。
②可供选择的元器件见表7-10。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小功率调幅AM发射机设计(理论设计仿真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与仿真1.设计内容及要求1.1设计内容1.经过方案比较,确定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指标对既定方案进行理论设计及分析,并给出各单元电路的理论设计方法2.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设计电路进行仿真和分析,依据设计指标对电路参数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设计要求1.2设计要求载波频率MHz 10=cf输出功率mW 2000 ≥P负载电阻Ω =50AR输出信号带宽kHz 9=BW残波辐射dB 40≤单音调幅系数8 .0=am ;平均调幅系数 3 .0≥am发射效率% 50≥η2.设计方案及论证2.设计方案及论证2.1系统框图说明:调幅发射机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载波振荡器、音频放大器、振幅调制器和功率放大器四部分。
总体思路为:10MHz的载波信号与1KHz的音频信号经过缓冲器以及电压放大后输入到振幅调制器进行调幅得到调幅波,然后经过高频功率放大后输出。
2.2各单元电路设计方案论证2.2.1 主振器电路载波振荡电路是调幅发射机的核心部分,作用是产生高频载波信号用以调制信号。
载波的频率稳定度和波形的稳定度直接影响到已调信号的质量。
因此,载波振荡电路产生的载波信号必须有较高的频率稳定度和较小的波形失真度。
载波振荡电路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方案一:LC三点式正弦波振荡电路方案二:克拉泼振荡器电路方案三:石英晶体振荡器克拉泼振荡器(Clapp oscillator)又称为电容反馈改进型振荡器,它是一种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线路。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当需要改变频率而调节振荡回路的电容参数时,也会影响电路的起振,为此,把一个电容C3串入振荡回路的电感支路中,这样改变电容C就可以调节振荡频率,而不影响电路的起振。
这种振荡器频率相比LC振荡器来说更加稳定2.2.2 音频放大器音频放大器是在产生声音的输出元件上重建输入的音频信号的设备,其重建的信号音量和功率级都要理想——如实、有效且失真低。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增量调制通信系统)
武汉理工大学《数字通信系统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吕义斌专业班级:电信1102班指导教师:吴巍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题目:△M通信系统设计初始条件:具备通信课程的理论知识;具备模拟与数字电路基本电路的设计能力;掌握通信电路的设计知识,掌握通信电路的基本调试方法;自选相关电子器件;可以使用实验室仪器调试。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M码速率128KB,有线通信,语音信号无明显失真;2、对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与模块进行设计,包括△M编译码电路,同步脉冲序列,低通滤波器等;3、对△M斜线、临界过载等进行误差分析,设计相应电路以检测上述现象;4、进行系统仿真,调试并完成符合要求的课程设计书。
时间安排:二十二周一周,其中3天硬件设计,2天硬件调试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3)1.增量调制原理 (4)2.增量调制的过载特性与编码的动态范围 (5)2.1 增量调制系统的量化误差 (5)2.2 过载特性 (6)2.3 动态范围 (7)3.增量调制的抗噪性能 (9)3.1 量化信噪比 (9)3.2 误码信噪比 (10)4. 增量调制系统模块电路设计分析 (10)4.1 加法器电路与限幅放大电路 (11)4.2 极性变换电路、积分器和射随器电路 (12)4.3 抽样脉冲发生器电路与定时判决器 (13)4.4 低通滤波器 (13)4.5 总体电路设计 (14)5.电路仿真及信号波形测量 (15)6. 实物制作 (17)7. 课程设计实践心得体会 (18)附录1. (19)附录2. (20)参考文献 (21)摘要增量调制简称,它是继PCM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模拟信号数字化方法。
最早是由法国工程师De Loraine于1946年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简化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方法。
在以后的三十多年间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在军事和工业部门的专用通信网和卫星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如此,近年来在高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已被用作A/D转换器。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 (2)第1章调频电路工作原理 (4)1.1 间接调频原理 (4)1.2 直接调频原理 (4)1.3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原理 (4)第2章电路各模块工作原理 (6)2.1变容二极管工作原理 (7)2.2 LC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7)2.2.1 电容三端反馈振荡电路 (8)2.2.2 电感三端反馈振荡电路 (8)第3章课题要求的实现 (10)第4章设计的电路及仿真图 (11)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5)摘要调频电路具有抗干扰性能强、声音清晰等优点,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主要应用于调频广播、广播电视、通信及遥控。
调频电台的频带通常大约是200~250kHz,其频带宽度是调幅电台的数十倍,便于传送高保真立体声信号。
由于调幅波受到频带宽度的限制,在接收机中存在着通带宽度与干扰的矛盾,因此音频信号的频率局限于30~8000Hz的范围内。
在调频时,可以将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扩大至30~15000Hz,使音频信号的频谱分量更为丰富,声音质量大为提高。
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直接调频电路,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和自动频率微调系统。
其优点是工作频率高,固有损耗小且线路简单,能获得较大的频偏,其缺点是中心频率稳定度较低。
较之中频调制和倍频方法,这种方法的电路简单、性能良好、副波少、维修方便,是一种较先进的频率调制方案。
本课题载波由LC电容反馈三端振荡器组成主振回路,振荡频率有电路电感和电容决定,当受调制信号控制的变容二极管接入载波振荡器的振荡回路,则振荡频率受调制信号的控制,从而实现调频。
关键词:LC振荡器变容二极管调频AbstractFrequency modulation circuit has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performance, sound clear, obtained rapid development. Mainly used in FM broadcasting, radio and television, communication and remote control. FM radio band is typically about 200 ~ 250kHz, the band width is an AM radio station several times, convenient transfer high-fidelity stereo signal. As a result of amplitude modulation wave by the band width limitation in the receiver the existence of pass band width and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contradiction, so the frequency of the audio signal is limited to 30 ~ 8000Hz range. In frequency modulation, the audio signals can be extended to the frequency range of 30 ~ 15000Hz, so that the audio signal spectrum component is more abundant, the sound quality is greatly improved.Variable capacitance diode frequency modulation circuit is a commonly used direct frequency modulation circuit, widely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nd automatic frequency fine tun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working frequency and inherent loss is small and simple lines, can obtain a large frequency offset and its disadvantage is the center frequency stability is low. Compared with the frequency modulation and frequency multiplication method, this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circuit, good performance, side wave, convenient repair, is one kind of advanced frequency modulation scheme.This paper carrier by LC capacitive feedback three terminal oscillator master oscillator circuit, the oscillation frequency circuit inductance and capacitance, when the modulation signal to control the varactor diode access carrier oscillator circuit, oscillating frequency modulated signal control, thereby achieving FM.Key words : LC oscillator varactor FM第1章调频电路工作原理频率调制是对调制信号频谱进行非线性频率变换,而不是线性搬移,因而不能简单地用乘法器和滤波器来实现。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通信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通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通信电子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原理及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通信电子系统设计中的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通信电子系统的原理图绘制和电路仿真。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的通信电子系统设计与搭建,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进行项目报告撰写和成果展示,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创新实践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倾听和沟通。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通信技术在国家和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结合电子系统设计与通信技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的特点,课程内容以实用性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通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竞争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通信电子系统基本原理: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性能指标,分析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区别及联系。
2. 常用电子元器件:讲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原理、特性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如放大器、滤波器、调制器等。
3. 通信电子系统设计方法:学习通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系统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电路仿真等。
4. 电路设计与仿真:教授如何使用相关软件工具(如Multisim、Protel等)进行原理图绘制、电路仿真及PCB设计。
5. 实践项目:分组进行通信电子系统设计与搭建,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包括小型无线电发射与接收系统、信号发生器等。
(精简版)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简易SSB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学校:海南大学学院:信息学院指导老师: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设计者:日期:2009年4月18日简易振幅调制解调器的设计摘要:在当今时代,电子科技已经十分发达,而通信和广播等领域也随之高速发展。
在模拟调制系统的有效性从优至劣排列为SSB、VSB、AM(DSB)、FM;可靠性从优至劣排列为FM、SSB(DSB)、AM,因此我们选择制作SSB。
有时为了提高通信质量和处理信号方便,需要在将语音、图象等有用信息经过调幅后再发送出去,这就无疑需要一种振幅调制电路来实现,该电路的载波信号和调制信号经乘法器后,将调制信号搬移到了高频处,输出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再经过低通滤波器,即可产生单边带调幅波;然后将已调信号和载波信号经乘法器后,则已调信号搬移到了低频和更高频处,再经过低通滤波器,即可恢复出调制信号。
此电路的设计思路十分清晰,原理较为易懂,结构简单明了,使用起来方便、稳定且实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高频;载波;调幅;调制信号。
一、概述1、设计任务要求设计一个简易的振幅调制解调器,该电路的载波信号和调制信号经乘法器后,将调制信号搬移到了高频处,输出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再经过低通滤波器,即可产生单边带调幅波;然后将已调信号和载波信号经乘法器后,则已调信号搬移到了低频和更高频处,再经过低通滤波器,即可恢复出调制信号。
2、技术指标①振幅调制的载波部分采用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值为7mV,频率为20KHz的正弦波;②振幅调制器的设计采用乘法器产生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③低频信号可以利用已有的信号发生器产生,输出2KHz的正弦波信号,幅值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
3、理论意义本课题其理论意义十分广泛且重要,涉及方面广,而且对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通信电子线路中的一些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对以往学过的知识是一次全面的复习。
同时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设与计与实践中。
二、方案分析1、整体方案分析(1)、本课题的调制电路原理框图(图1)如下:图1 原理框图载波由高频信号源直接产生即可,作为调幅波的载波,调制信号由低频信号源直接产生,二者经过乘法器后即可产生双边带的调幅波,工作原理如图2。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专业通信工程2015年7月15日目录前言 (3)一、课程设计目的 (4)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4)三、课程设计的题目和要求 (4)四、概述 (4)4.1 混频器原理及分类 (4)4.2 混频器性能指标 (7)4.3混频器的干扰 (8)4.4 混频器的应用 (9)五、方案分析 (11)六、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 (12)6.1.LC正弦波振荡器 (12)6.2 模拟乘法器 (14)6.3 混频电路 (15)6.4 选频电路 (16)七、电路性能及干扰分析 (17)八、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22)九、参考文献 (23)附录Ⅰ电路图 (24)附录Ⅱ元器件清单 (25)前言混频器在通信工程和无线电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
在调制系统中,输入的基带信号都要经过频率的转换变成高频已调信号。
在解调过程中,接收的已调高频信号也要经过频率的转换,变成对应的中频信号。
特别是在超外差式接收机中,混频器应用较为广泛,如AM 广播接收机将已调幅信号535KHZ—1605KHZ要变成为465KHZ中频信号,电视接收机将已调48.5M—870M 的图像信号要变成38MHZ的中频图像信号。
移动通信中有一次中频和二次中频等。
在发射机中,为了提高发射频率的稳定度,采用多级式发射机。
用一个频率较低石英晶体振荡器作为主振荡器,产生一个频率非常稳定的主振荡信号,然后经过频率的加、减、乘、除运算变换成射频,所以必须使用混频电路,又如电视差转机收发频道的转换,卫星通讯中上行、下行频率的变换等,都必须采用混频器。
由此可见,混频电路是应用电子技术和无线电专业必须掌握的关键电路。
混频器能够将输入的两路信号进行混频,而保持其原信号特征不变,所以混频器是一种频谱搬移电路,混频前后信号的频谱结构并不发生改变。
一般用混频器产生中频信号:混频器将天线接收的信号与本地振荡器产生的信号进行混频,当混频的频率等于中频时,这个信号可以通过中频放大器,被放大后可进行峰值检波,然后显示出来。
高频课设报告 -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
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2)二课程设计题目 (2)三课程设计内容 (2)3.1 仿真设计部分 (2)3.1.1设计方案的选择 (2)3.1.2振荡器的原理概述 (3)3.1.3方案对比与选择 (5)3.1.4电路设计方案 (7)3.1.5元器件的选择 (9)3.1.6电路仿真 (9)3.1.7元器件清单 (12)3.2系统制作和调试 (13)3.2.1系统结构 (13)3.2.2系统制作 (15)3.2.3调试分析 (16)四课后总结和体会 (17)参考文献 (17)一课程设计目的《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是电子信息专业继《电路理论》、《电子线路(线性部分)》之后必修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课程设计是在课程内容学习结束,学生基本掌握了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后,通过完成特定电子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独立进行资料查阅、电路方案设计及组织实验的能力。
通过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1、模块电路设计(采用Multisim软件仿真设计电路)1)采用晶体三极管或集成电路,场效应管构成一个正弦波振荡器;2)额定电源电压5.0V ,电流1~3mA;输出中心频率 6 MHz (具一定的变化范围);2、高频电路制作、调试LC高频振荡器的制作和调试三课程设计内容3.1 仿真设计部分3.1.1设计方案的选择电容反馈式振荡电路的基本电路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端式(又称三点式)的振荡器,即LC回路的三个端点与晶体管的三个电极分别连接而成的电路,如图2-0所示。
由图可见,除晶体管外还有三个电抗元件X1、X2、X3,它们构成了决定振荡器频率的并联谐振回路,同时构成了正反馈所需的网络,为此根据振荡器组成原则,三端式振荡器有两种基本电路,如图2-0所示。
图2-0中X1和X2为容性,X3为感性,满足三端式振荡器的组成原则,反馈网络是由电容元件完成的,称电容反馈振荡器图2-1 三端式振荡器基本电路电容反馈式振荡电路的设计及原理分析电路由放大电路、选频网络、正反馈网络组成。
调幅信号源说明书-
采用锁相等技术设计并制作一个调幅信号源。
设计指标:调制信号外加,其频率为100kHz,载波频率为15MHz,载波频率准确度为1*10-5,载波频率稳定度为1*10-5,已调波输出电压 调制系数 。要求振幅调制模块制成实物,使用函数发生器产生载波和调制信号,输出调幅波无明显失真。
设计要求:要求有课程设计说明书,并制作出实际电路。
第5步:用电熨斗加温(要很热)将转印纸上黑色塑料粉压在覆铜板上形成高精度的抗腐层。
第6步:准备好三氯化铁溶液进行腐蚀。
第7步:注意不要腐蚀过度,腐蚀结束,最后焊接。
5.2
实物如附录D所示。
5
5
电路板使用双电源供电,先接上直流稳压电源对应的电源和地,则MC1496各引脚偏置电压原始值接近下列理论参考值,并将实测值记录于表1中。
实验仪器设备:
函数发生器1台
数字存储示波器1台
调试笔1支
数字万用表1台
-9V、12V直流稳压电源1台
2
2.1
调幅信号源分为载波发生电路和振幅调制电路两部分。载波发生电路产生15MHZ的载波。振幅调制电路把小信号加载到载波上,输出包络为小信号,频率为载波的调幅波。调幅信号源总电路图如图1所示。
图1调幅信号源总电路
图15Ma>1的AM波形
5
5.1
第1步:在画出正确可行的电路原理图并在Multisim软件仿真成功之后,开始在AD上画原理图,再导出PCB图,对其进行合理布线。
第2步:利用一个能生成图像的软件生成一些图像文件。
第3步:将PCB图打印到热转印纸上(热转印纸就是不干胶纸的底衬)。
第4步:将打印好PCB的转印纸平铺在覆铜板上,准备转印。
图10为断开调制信号,只输入15MHz载波,Rp1滑动在中间抑制载波时输出的信号。
调频无线话筒
1 无线话筒简介无线话筒简单地说,它就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或其它的方式传输声音的设备。
这种设备或电路就其原理而言,在很多产品中以各种形式或名称存在着,如双工的EarMark无线耳机HS-4系列型号就是其中之一。
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话筒(咪头)先将自然界的声音信号变成音频电信号,这个电信号会去调制电子振荡器产生的高频信号。
最后,高频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
我们将发射频率设计在FM收音机波段,因此可以配合任何FM收音机接收到该高频信号,并从该高频信号还原出声音信号,从而完成各种用途。
无线话筒用途:1、无线话筒:用户在唱歌、讲话或者表演时可以360度的任意转动和移动,不会有电线绊脚、扯后腿。
2、无线广播:老师在讲课时进行现场转播,可以无数学生用收音机收叫讲课,大大的增加了听课人数。
3、无线叫卖器:在街上推销商品时,用无线话筒叫卖具有一定新颖性,会收到比普通话筒好的广告效果4、无线抱警器:实现一定距离的无人值守。
例如在二楼监听一楼之门锁声音,起防盗报警器的作用。
5、无线电子门铃:由于可以无线传播声音,因此也可以无线传播门铃声音,配对还改装成无线对讲机。
8、声控小彩灯:将大功率功放输出端的音箱改接成瓦数相当的6V、12V汽车电灯泡,调节音量合造位置9、读书记忆增强器:和助听器类似,将话筒对准自己,听自己的读书声来排除外界干扰,起集中注意力作用。
10、小型广播电台:适合学校、工厂等单位自行举办各种节目,可以播放音乐、新闻、通知等,用收音机听。
11、电视伴音转发器:看电视时用耳机听可以不影响别人睡觉,但受耳机线长控制。
本装置则可以不受此限制。
2 电子设计软件的介绍2.1 Protel DXP综述Protel DXP是桌面板级设计系统。
它第一个将所有设计工具集于一身,可完成从电路原理图到最终的印制电路板(PCB)设计全部过程。
用户从最初项目模块规划到最终形成生产数据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方式实现,从而真正享受方便、快捷、形象的设计自动化,并从繁琐的电路设计中解脱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2.无线调频系统的发展背景及应用领域3.无限发射机和接收机原理框图4.调频接收系统技术指标1.工作频率范围2.灵敏度3.选择新4.频率特性5.输出功率5.调频接收系统各部分电路形式分析1.输入回路2.高频放大电路3.混频电路4.中频放大电路5.鉴频电路6.低频放大电路7.整体电路图6.设计总结7.元件清单8.参考资料课程设计目的:无线发射与接收设备是电子通信线路的综合应用,是现代化通信系统,广播与电视系统,无线安全防范系统,无线遥控和遥测系统等必不可少的设备,本次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1.进一步认识无线发射与接收系统(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调频无线接收系统的设计(单元电路整合,完成整体电路结构设计).无线调频系统的发展背景及应用领域通过查阅资料和在图书馆的一些书籍,当前的无线调频系统主要用于广播电台行业和临床医学,例如助听器.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所有广播,音乐设备几乎都和无线调频系统有关,他们在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改善我们的生活.调频接收机组成及工作原理图3-1 调频接收机的组成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经输入调谐回路选频为f1,再经高频放大级放大进入混频级。
本机振荡器输出的另一高频 f2亦进入混频级,则混频级的输出为含有f1、f2、(f1+f2)、(f2-f1)等频率分量的信号。
混频级的输出接调频回路选出中频信号(f2-f1),再经中频放大器放大,获得足够高增益,然后鉴频器解调出低频调制信号,由低频功放级放大。
由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过混频成为固定的中频,再加以放大,因此接收机的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性能也比较稳定.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1.工作频率范围接收机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或波段覆盖。
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相对应。
如调频广播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是因为调频广播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也为88~108MHz2.灵敏度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称为灵敏度。
通常用输入信号电压的大小来表示,接收的输入信号越小,灵敏度越高。
调频广播收音机的灵敏度一般为5~30uV。
3.选择性接收机从各种信号和干扰中选出所需信号(抑制不需要的信号)的能力称为选择性。
单位用dB(分贝)表示dB数越高,选择性越好。
调频收音机的中频干扰应大于50dB。
4.频率特性接收机的频率响应范围称为频率特性或通频带。
调频机的通频带一般为200KHz。
5.输出功率接收机的负载输出的最大不失真(或非线性失真系数为给定值时)功率称为输出功率。
调频接收系统各部分电路形式分析输入回路输入回路:输入回路是接收系统选择信号的第一关。
它的作用是初步选取接收系统要接受的某一载频信号,尽量减少损耗的送往下一级,并抑制接收频道以外的一切干扰信号。
对输入回路的要求:为了保证信号不产生频率失真,通频带要有适当的宽度。
为了对临频带信号有足够的衰减,要有一定的选择性。
采用了简单的单调谐回路。
图4-1 输入回路2.高频放大电路高频放大器是用来放大高频信号的器件,在接收机中,高频放大器放所放大的对象是已调信号,它除载频信号外还有边频分量)。
根据高放的对象是载频信号这一情况,一般采用管子做放大器件,而且并联谐振回路作为负载,让信号谐振在信号载频(若有边频分量,便要设计回路的通频带能通过边频,使已调信号不失真)。
这样做的好处是:1)回路谐振能抑制干扰;2)并联回路谐振时,其阻抗很大,从而可输出很大的信号。
对高放的主要要求是:(1) 工作稳定:放大器可能会产生正反馈,它影响放大器的稳定工作,严重时,会引起振荡,使放大器变成振荡器,从而完全破坏了放大器的正常工作。
因此,在正常工作中要保证放大器远离振荡状态而稳定的工作。
(2)选择性好,有一定的通频带。
(3)失真小,增益高,并且工作频率变化时增益变动不应过大,工作频率越高,晶体管的放大能力越小,增益越低。
增益变化太大时,则灵敏度相差将很悬殊。
共射级接法的晶体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他不仅要放大高频信号,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选频作用,因此晶体管的负载为LC并联谐振回路。
在高频情况下,晶体管本身的极间电容及连接导线的分布参数等会影响的频率和相位。
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由电阻RA2,RA3,RA4及RA6决定,其计算方法与低频单管放大器相同。
从天线ANT1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过C1、CC1、L1组成的选频回路,选取信号为fs=10.7MHZ的有用信号,经晶体管Q1进行放大,由C3、T1初级组成的调谐回路,进一步滤除无用信号,将有用信号经变压器和C27耦合进入MC3361。
图4-2高频功率放大电路3.混频电路因为中频比外来信号频率低且固定不变,中频放大器容易获得比较大的增益,从而提高收音机的灵敏度。
在较低而又固定的中频上,还可以用较复杂的回路系统或滤波器进行选频。
它们具有接近理想矩形的选择性曲线,因此有较高的邻道选择性。
如果器件仅实现变频,振荡信号由其它器件产生则称之为混频器。
图4-3混频电路原理电路如图4-2所示。
混频器的作用就是将输入信号的载频f S与本振信号频率f L进行频率变换,将输入信号的载频变成固定中频的载波信号,并保持其调制规律不变。
混频器有高中频和低中频之分,本课程设计题目只研究低中频。
混频器有晶体三极管混频器、二极管混频器、场效应管混频器、模拟乘法器构成的混频器等。
至于选用哪种混频器,要根据需要而定。
需要变频功率大,一般选用由三极管混频器、场效应管混频器、模拟乘法器构成的混频器。
混频器的工作频率比较高的话,可采用二极管混频器,其中的二极管可采用肖特基表面势垒二极管。
而此次课程设计选用的既是收音机常用的三极管混频器。
4.中频放大电路中放的作用有两个主要作用:(1)提高增益,因中频低于信号频率,晶体管的y参数及回路谐振电阻等较大,因此易于获得较高的增益。
差外差接收机检波前的总增益主要取决于中放。
(2)抑制邻近干扰。
对中放的主要要求是工作稳定,失真小,增益高,选择性好,有足够宽的通频带。
对于高放,因工作频率0f高,通频带0/L宽,故高放回路B f Q的Q值越高越好,这时不必顾虑B太窄的问题;但对于中放,由于工作频率较低,若回路Q值过高,频带可能太窄而不能通过全部信号分量,故希望他在要求的通频带条件下选择性越高越好,也就是要求谐振曲线接近矩形。
实际谐振曲线很难做到理想矩形,为了衡量实际谐振曲线接近矩形的程度,引入 矩形系数, 式中0.7072f ∆为通频带。
本次设计的中频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图4-4中频放大电路信号从变频器输出,通过变压器Tz1加到第一级中放Qz1,Qz1为双回路放大器,Tz2的初级和Cz4构成初级回路。
Tz2的次级和Tz3的初级构成次级回路的电感,而电容是Cz7。
两者组成电感耦合对称双回路。
Qz1集电极以自耦变压器方式接到初级回路,Qz2的输入电阻通过变压器Tz3变换为大一些的输入电阻后和Tz3的初级并0.10.70722r f k f ∆=∆联。
因Tz2的次级线圈数N45只有一圈,而可忽略。
Rz7及Cz11是自动增益控制滤波器。
Qz1既通过Rz2加有固定偏压,有通过R22加有自动增益控制电压,此外,射极还有偏压。
第二级中放Qz1单回路中放,与检波器以变压器Tz4耦合。
其余元件作用和Qz1的相同。
Rz4用的较大,使接收小信号的自动增益控制作用启动的晚一些,以提高小信号的灵敏度。
Qz2的工作电流较大,约1.6-2mA ,以获得较大的增益和动态范围。
5.鉴频电路鉴频器的任务是从调频信号中检出调制信号,它包括变换部分及振幅检波器部分。
普通鉴频器的线性范围较宽,调整较易;但由0cos ()cm L r U I R X θϕ==可以看到,U=正比于前级集电极电流的基波幅度Icm1,鉴频前若无限幅器,则Icm1不为常数,于是U=将随Icm1即接收信号的大小改变,而不能去掉寄生调幅的影响。
故用普通鉴频器时,前面必须使用限幅器。
但限幅器要求较大的输入信号,这导致限幅前高频级数的增加哦。
比例鉴频器可改正这一缺点,它能同时完成限幅及鉴频的任务,其输入信号不必太大。
比例鉴频器的U=为普通鉴频器的一半。
但因比例鉴频器有限幅作用,其输入信号即鉴频器输入端初级回路电压约只有0.1V即可工作。
所以在本次设计中采用了比例鉴频器,其单元电路图如下所示:图4-5鉴频电路图中Cj3是高频滤波电容,Rj1及Cj4是减重网路,它用来提高抗干扰性。
其作用原理是:在发射机中用加重网络加重高音,接收时用减重网络削弱高音,于是不存在高音频率失真。
这样一来,减重网路把高音端的干扰削弱了,故接收机的信噪比得以提高;或者说,减重网络压缩了通频带,减小了噪声。
图中电容Cj4上的输出电压在高音时因Cj4的电抗减小而下降。
6.低频放大电路一般从鉴频器输出的信号都比较小,为了得到我们所需的信号,必须将输出信号进行放大。
一般采用三极管放大电路来实现这一功能。
因为本次设计是音频信号,所以采用了LM386芯片。
图4-6低频放大电路图4-7 LM386的典型应用电路与封装形式LM386工作电压范围宽,4-12V或5-18V;外围元件少;电压增益可调,20-200;低失真度。
LM386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应用于低电压消费类产品。
如图4-7为使外围元件最少,电压增益内置为20。
但在1脚和8脚之间增加一只外接电阻和电容,便可将电压增益调为任意值,直至 200。
输入端以地位参考,同时输出端被自动偏置到电源电压的一半,在6V电源电压下,它的静态功耗仅为24mW,使得LM386特别适用于电池供电的场合。
设计总结通过这次对调频接收机的设计与制作,让我了解了设计电路的过程,也让我了解了关于调频接收机的原理与设计理念。
实际接线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不可能与理想情况完全一致。
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两者的差异,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
在本次设计中,印象最深的是要设计一个成功的电路,必须要有耐心,要有坚持的毅力。
在电路的设计过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是系统各部分原理,还有电路的细节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仔细比较分析其原理以及可行的原因,提高了我们排查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各种电路都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说坐而言不如立而行,对于这些电路还是应该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才会有深刻理解。
详细的元件清单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点位1 开关2 K1、K22 天线 1 ANT13 电感 1 L14 可调电感 1 L25 晶体管(放大器)1 Q16 晶体管(双极性)2 Q2、Q37 变压器 1 T18 晶体振荡器10.7KHz2 Cy1、Cy29 发光二极管2 LED1、LED22 Rb2\Rb110 变阻器10K\50K11 电阻器1K 7 R1、R6、R7、R8、R9、R10、R1612 电阻器 5.1K 1 R213 电阻器18K 1 R314 电阻器10K 3 R4、R12、R1415 电阻器 1.5K 1 R516 电阻器220K 1 R1117 电阻器0.47K 1 R1318 电阻器 4.7K 1 R1519 电阻器20K 1 R1720 可调电容 1 CC121 瓷片电容0.1uF 4 C2、C18、C19、C2022 瓷片电容0.01uF 5 C4、C11、C12、C22、C2723 瓷片电容103 1 C324 瓷片电容33pF 1 C125 瓷片电容120pF 1 C526 瓷片电容0.22uF 1 C727 瓷片电容104 1 C828 瓷片电容0.47uF 3 C9、C10、C1329 瓷片电容20pF 1 C2130 瓷片电容220pF 1 C1731 瓷片电容30pF 1 C1632 瓷片电容1uF 4 C15、C23、C24、C25 33 瓷片电容 4.7uF 1 C26主要参考资料《高频电子线路》曾兴文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通信电路原理》董在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高频电路实验与仿真》于海勋郑长明编著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杨翠娥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评阅意见:指导教师:年月日课程设计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