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模电课程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院系电子通信工程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2013年12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第一章绪论 (3)1.1目的 (3)1.2内容 (3)第二章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4)2.1设计目的 (4)2.2设计电路图 (4)2.3设计原理 (4)2.4 Miltisim 模拟以及结果 (5)2.5设计的器件 (5)2.6设计物品的实物图片 (6)第三章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6)3.1设计目的 (6)3.2设计电路图 (6)3.3设计原理 (7)3.4 MUltisim 模拟以及结果 (7)3.5设计的器件 (9)3.6设计物品的实物图片 (9)第四章Multisim 模拟差分及运算放大电路 (10)第五章调试与测试数据 (14)第六章结论及设计心得 (17)第一章绪论经过一个学期的对模拟电路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知识。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
模电课程设计便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模拟电路主要说的是放大电路,在这次模电课程设计中我们主要设计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和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通过对电路的设计和Multisim 模拟,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了模电课上的知识。
对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学习。
1.1 目的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模拟电子技术》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教学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以理论为基础设计,在实践中检验、修正。
首先设计一个电路,通过Multisim 模拟,再制作电路板实物。
除法运算电路(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除法运算电路专业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目录第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3)第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3)第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4)第四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9)第五安装与调试 (11)第六性能测试与分析 (12)第七结论与心得 (14)第八参考文献 (15)题目4:除法运算电路(4)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一个二输入的除法运算电路。
2.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12V)。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该课程设计是做一个二输入的除法电路,而因此需要利用对数和指数运算电路实现或者用模拟乘法器在集成运放反馈通路中的应用来实现。
在产生正、负电源的实用电路中,多采用全波整流电路,最常用的是单向桥式整流电路,即将四个二极管首尾相连,引出两根线接变压器,另外两个接后面电路,并将桥式整流电路变压器副边中点接地,并将二个负载电阻相连接,且连接点接地。
电容滤波电路利用电容的充放电作用,使输出电压趋于平滑。
方案一:除法电路的输出电压正比于其两个输入电压相除所得的商,所以利用对数电路、差分比例运算电路和指数电路,可得除法运算电路的方块图:I1 u方案二:利用反函数型运算电路的基本原理,将模拟乘法器放在集成运放的反馈通路中,便可构成除法运算电路。
比较:方案一:该方案是利用对数电路、差分比例运算电路和指数电路的组合来设计的,运算放大器uA741要四个,电阻也很多,对焊接有很大的要求,要焊的器件比较多,相对来说比较复杂。
方案二:该方案是利用模拟乘法器放在集成运放的反馈通路中的应用,uA741只要一个,电阻也很少,焊接起来比较方便。
我选择方案二。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1.对数运输电路(1)电路原理图由二极管方程知 )1e(DS D -=TU u I i 当 u D >>U T 时,TU u I i D e SD ≈2、差分比例运算电路(1)电路原理图电路只有二个输入,且参数对称,则3、指数运算电路(1)电路原理图SDD lnI i U u T ≈利用“虚地”原理,可得:RI u U I i U I i U u u T R T T S IS S D D O lnln ln -=-=-≈-= 用三极管代替二极管可获得较大的工作范围。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资料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多种波形发生器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设计时间:目录一.设计任务与求 (1)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1)2.1.设计要求的总体分析 (1)2.2.方案设计与分析 (1)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2)3.1. 正弦波发生器 (2)3.2. 反相比例器 (4)3.3. 正弦波-方波 (5)3.4. 方波-三角波 (6)3.5.直流稳压电源 (7)四、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8)4.1总原理图………………………………………………………………………9.4.2.元件清单 (10)五、安装与调试 (11)六、性能测试与分析 (12)七、结论与心得 (13)八、参考文献 (13)多种波形发生器一、设计任务与要求现设计并制作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及正弦波等多种波形信号输出的波形发生器1输出的各种波形工作频率范围连续可调.2.正弦波幅值10V,失真度小于3.方波幅值4.三角波峰-峰值;各种输出波形幅值均连续可调5.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二、方案设计与论证1. 设计要求的总体分析:多种波形发生器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电压波形的电路。
波形产生电路通常可采用多种不同电路形式和元器件获得所要求的波形信号输出。
波形产生电路关键部分是振荡器,也可以采用单片集成函数发生器。
根据波形发生的原理,初步拟定如下方案,并经过比较与分析,最终本设计采用了方案三。
2.方案设计、分析与比较方案一: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产生电路主要由运放及其他元件构成,先通过滞回比较器产生方波,然后由积分器将方波变成三角波,采用二级管和电阻网络,将用三角波的尖顶削圆,得到近似正弦波信号输出。
其组成框图见图1.1.该方案能实现频率可调的指标要求。
但积分电路的时间参数选择需保证电路不出现积分饱和失真。
图1.11方案二:采用单片集成电路函数发生器ICL8038单片函数发生器ICL8038制作的信号发生器可同时输出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频率调节范围大,正弦失真小,制作比较简单。
福州大学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程控放大器设计班级:电子科学与技术姓名:1111111学号:1111111指导老师:杨设计时间:2015年6月24日~26日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目录一、摘要及其设计目的 (3)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4)三、方案论证及设计方案 (5)四、单元电路的设计、元器件选择和参数计算 (8)五、总体电路图,电路的工作原理 (10)六、组装与调试,波形电路实际图及数据 (12)七、所用元器件及其介绍 (16)八、课程设计心得与体会 (18)一、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与实验,了解实现程控放大器的方法,进一步理解设计方案与设计理念,扩展设计思路与视野。
程控放大器的组成结构:1.利用3个运放OP07构成的耳机放大电路;2.芯片CD4051八位的选择器通过片选端的控制调节R1电阻值的大小,从而改变放大倍数。
实现最大放大60db的目的。
A summary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design is to design and experiment, to understand the method of program control amplifi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design scheme and design concept, to expand the design idea and the visual field.The structure of programmable amplifier: 1. The three operational amplifier OP07 constitute the headset amplifier circuit; chip CD4051 eight selector through the chip selection terminal control regulating resistor R1 value of size, thus changing the magnification. The purpose of achieving maximum amplification of 60db.设计目的:加深对程控放大器的性能和特点的理解,理解程控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学习差分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精品】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精品】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精品】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是一份专为学生准备的关于模拟电路课程设计的报告,主要是针对模拟电路课程的设计方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模拟电路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设计的目标:针对模拟电路课程的设计目标,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模拟电路课程的学习内容;
(2)教学设计:在此部分,将分析模拟电路课程的教学方法,确定模拟电路课程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
(3)评估和考核: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中,将分析如何有效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如何有效地考核学生对课程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4)课程实施:模拟电路课程的设计报告中,将分析模拟电路课程的实施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反馈情况。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重点,合理安排模拟电路课程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模拟电路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因此,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不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水
平,而且要注意其学习技能的发展,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
模拟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模拟电路设计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搭建模拟电路,加深对模拟电路设计原理的理解,并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实验器材:1. 电源:直流可变电源、示波器;2. 元器件: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3. 工具:数字万用表、示波器探头等。
实验内容:1. 单管反馈放大电路设计:搭建单管反馈放大电路,并通过调整电路中的参数来验证电路的放大功能;2. 二极管扩频电路设计:设计并搭建二极管扩频电路,并观察其在不同频率下的性能表现;3. 滤波电路设计:搭建不同类型的滤波电路,如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研究其频率特性和滤波效果。
实验步骤:1. 单管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根据电路图搭建单管反馈放大电路;- 调节电路中的元器件数值,如电阻和电容值,以达到不同的放大倍数;-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分析电路的放大效果。
2. 二极管扩频电路设计:- 设计二极管扩频电路的电路图,并进行搭建;- 使用示波器测量不同频率下电路的输出波形,观察频率响应曲线;- 分析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扩频性能,评估电路设计的合理性。
3. 滤波电路设计:- 搭建低通、带通和高通滤波器电路,分别进行实验;- 使用数字万用表和示波器测试不同频率下的输出波形,比较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和滤波效果;-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不同类型滤波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单管反馈放大电路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反馈电阻的增大,电路的整体增益也会随之增大,但是增益的稳定性会有所下降;2. 二极管扩频电路实验结果表明,二极管扩频电路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扩频效果,但是在过大或过小的频率范围内效果会逐渐降低;3. 不同类型滤波器的实验结果显示,低通滤波器适用于去除高频噪声信号,高通滤波器适用于去除低频干扰信号,带通滤波器则可以选择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传输。
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模拟电路设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模拟电路设计原理,掌握了设计模拟电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OTL音频功率放大器专业班级:10电信本学生姓名:廖姝兰学号:100802038指导教师:曾祥华设计时间:2012年1月4日设计一OTL音频功率放大器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音频信号为vi=10mV, 频率f=1KHz;;2.额定输出功率Po≥2W;3.负载阻抗RL=8Ω;4.失真度γ≤3%;5. 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方案一、图1 音频功率放大器组成框图1、前置放大电路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声音源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输出驱动扬声器。
可由两个集成运放构成,要选择低噪声、低漂移的集成运算放大器。
对于前置放大器的另外一要求是要有足够宽的频带,以保证音频信号进行不失真的放大。
2、音调控制电路音调控制电路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放音频带内放大器的频率响应曲线的形状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放音音色的目的,可以用负反馈式放大电路。
3、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一般是扬声器)提供所需要的输出功率。
可用分立元件晶体管组成的功率放大器;也有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和大功率晶体管构成的功率放大器。
方案二、先用u A741进行放大,放大倍数调为1~5倍,然后对LM386进行放大,可在1和5号脚之间用可调电位器调节,放大倍数小于20倍。
方案三、先用u A741进行放大,放大倍数调为1~5倍,然后对LM386进行放大,在1和8号脚之间接一个电位器和一个电容,使其放大倍数在20~200倍。
电路图如2所示图2 OTL音频功率放大器图根据实验要求,最后输出功率要≥2W,Po=Uo^2/RL, RL =8Ω,又Po≥2W,所以的U o≥4V,而最大不失真电压为LM386输出的最大不失真电压Uom= Vcc /2,而我们设计的直流电压源输出电压为12v,所以Uom= 12 /2=4.24V,4.24>4,所以能达到要求。
设计要求输入Ui=10mv,即要求放大倍数大于400倍,但是LM386的最大放大倍数为200倍,远不能实现,所以在LM386之前要用u A741进行放大。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2. 掌握常用模拟电路元件的功能、符号及参数;3. 学会分析简单模拟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及性能指标;4. 了解模拟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及局限性。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识别并使用常用模拟电路元件;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模拟电路;3. 能够运用电路分析方法,分析模拟电路的性能;4. 能够解决实际应用中与模拟电路相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沟通与协作;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勤奋钻研、动手实践的习惯;4. 增强学生对我国电子科技发展的认识,树立民族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电路知识,对电子技术有一定兴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上述目标。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模拟电路基础知识:- 模拟电路的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 常用模拟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模拟电路的符号、参数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 模拟电路分析方法:- 线性电路分析方法: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 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图解法、数值法等;- 频率响应分析方法:波特图、频率特性曲线等。
3. 常见模拟电路分析:- 放大电路:基本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等;- 滤波电路: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电路等;- 信号发生器:正弦波、方波、锯齿波等信号发生电路;- 模拟运算电路:加减乘除、积分、微分等运算电路。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1)
一、设计任务:用通用IC 和分立元件结构,设计并制作一个实用的OCL 音频功率放大器,且要求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功率放大器用的直流稳压电源一并设计制作。
二. 设计约束:不准实用专用的音频功放IC ,可用通用IC 作前置的放大驱动。
功放级必须采用分立元件组成。
三、设计指标:输入信号u i ≤50mV ,负载8Ω,输出功率Po ≥5W ,下限频率ƒL ≤50Hz,上限频率ƒH ≥20kHz ,零点电压≤100mV 。
自带电源。
四.设计方案:本方案分用两级设计,第一级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比例放大器做为激励,主要完成对小信号的放大。
其中要求放大倍数大,输出阻抗低,频带宽度宽,噪音低。
第二级采用双电源的OCL 电路做为功放输出级,功率放大器决定了整机的输出功率、非线性失真系数等指标,要求效率高、失真尽可能小、输出功率大。
五、.各部分电路分析:1.电源部分:.因为om P 为5W ,根据L CES CC om R U V P 2)(2-=(其中R L为8Ω,CES U 一般取3V 以上),所以有:L om CES CC R P U V ⨯+≥2即CC V V 12≥ 本方案选用了±15V 的CC V 电压。
为了得到稳定的±15V 电源,电源部分将由三部分组成:(1) 变压器部分:由于需得到±15V 的稳定电压,所以输入稳压电路的电压需略高于±15V 。
本方案采用±17.5V 输出的变压器。
(2) 整流部分: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可选用四个1N4007二极管或桥堆,最大整流电流1A 即可。
(3) 稳压部分:为得到稳定的±15V 电源,稳压部分采用7815与7915的集成三端稳压芯片,输入端并接一个2200μF 电解电容,以改善纹波与抑制输入的过电压;输入端和输出端各并接一个0.1μF 瓷片电容,以改善负载的瞬态响应。
值得注意的是,输入端的50V 耐压2200μF 电解电容的耐压值必须满足V V U 2525.17max≈⨯≥ 实验证明刚好25V 的耐压会由于变压器输出的瞬间电压过高而报废。
模拟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设计
模拟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设计1. 简介本文档是关于模拟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设计的报告,旨在阐述设计的目的、流程、结果和感想,并总结本次课程设计的收获和不足。
2. 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模拟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熟悉使用常见电路分析工具,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设计流程3.1 题目选定根据老师布置的课程设计任务,本组选择了题目为“超前后加法器电路设计与仿真分析”,确定了设计目标和要求。
3.2 设计方案研究在确定题目后,本组成员对超前后加法器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学习,查阅了相关的文献和网络资料,了解了常见的电路拓扑和元件选择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讨论,制定了具体的设计方案。
3.3 电路图设计和仿真分析在明确了设计方案后,本组利用Altium Designer软件进行了电路图设计,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检查和调试电路的各项参数,优化电路性能。
3.4 PCB绘制完成电路图设计和仿真后,本组成员进行了PCB绘制和加工,利用打样机将设计好的电路印在PCB板上,完成了硬件电路制作。
3.5 实验验证在完成硬件电路制作后,本组成员进行了实验验证,并记录了实验数据和结果,对电路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3.6 总结和反思在完成实验后,本组成员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对整个设计流程进行了评估和反思,总结了收获和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和期望。
4. 设计结果和感想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本组成员深入了解了模拟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了常见电路分析工具的使用技巧,加强了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电路图设计和仿真分析的过程中,本组成员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在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制定设计方案、选择元器件、优化电路性能等方面均遇到了不少问题,但是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最终成功完成了设计任务。
在实验验证的过程中,本组成员充分利用了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检测和评估了电路的各项性能指标,从而对电路的性能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分析。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目录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课程设计的作用 (1)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1)2.1设计任务: (1)2.2软件介绍: (2)3 差分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 (2)3.1差分放大电路模型的建立 (2)3.2差分放大电路理论分析及计算 (3)3.3差分放大电路仿真结果分析 (5)4 硅管稳压电路Multisim仿真 (6)4.1硅管稳压电路模型的建立 (6)4.2硅管稳压电路理论分析及计算 (6)4.3硅管稳压电路仿真结果分析 (7)5 矩形波发生电路Multisim仿真 (8)5.1矩形波发生电路模型的建立 (8)5.2矩形波发生电路理论分析及计算 (9)5.3矩形波发生电路仿真结果分析 (10)6 求和电路Multisim仿真 (11)6.1求和电路模型的建立 (11)6.2求和电路理论分析及计算 (11)6.3求和电路仿真结果分析 (12)7 设计总结和体会 (12)8 参考文献 (12)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1.1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个课题或项目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实践,即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在实践中认识不足。
了解并掌握Multisim软件,并能熟练的使用其进行仿真。
1.2课程设计的作用1、有利于基础知识的理解2、有利于逻辑思维的锻炼3、有利于与其他学科的整合4、有利于治学态度的培养。
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2.1设计任务:1、差分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2、直流电源Multisim仿真3、振荡电路Multisim仿真4、运算电路Multisim仿真2.2软件介绍:Multisim是加拿大图像交互技术公司(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igics简称IIT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
2. 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组件的功能、符号及工作原理。
3. 学会分析简单模拟电路的信号传输、变换和处理过程。
4. 了解模拟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绘制、识别和分析模拟电路图。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搭建简单的模拟电路。
3. 能够利用实验方法验证模拟电路的性能和功能。
4. 能够解决模拟电路中的一般故障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增强学生面对问题时的自信心,培养勇于挑战、积极探索的精神。
4. 使学生认识到模拟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树立科技强国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模拟电路基本概念与原理-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 模拟电路的定义、分类及应用- 模拟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2. 常用模拟电路组件- 电阻、电容、电感的特性与应用- 晶体管、运算放大器等基本组件的工作原理- 集成运算放大器、稳压电源等组件的功能与符号3. 简单模拟电路分析- 电路图的绘制与识别- 电压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电路的分析- 交流与直流电路分析方法4. 模拟电路设计与实践- 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搭建简单模拟电路的步骤与技巧- 实验方法验证电路性能与功能5. 模拟电路应用与拓展- 模拟电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模拟电路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模拟电路与现代电子技术的联系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模拟电路基本概念与原理第2周:常用模拟电路组件第3周:简单模拟电路分析第4周:模拟电路设计与实践第5周:模拟电路应用与拓展本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紧密,涵盖模拟电路的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和拓展应用。
模拟电子仿真电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仿真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放大器、滤波器等基础电路的功能与组成;2. 学习模拟电子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搭建并修改仿真电路;3. 掌握分析模拟电路性能的基本方法,包括电压、电流、频率响应等参数的测量与计算。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简单的模拟电子电路;2. 通过仿真软件对设计的电路进行测试,验证电路性能,并优化电路设计;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动手搭建电子电路的兴趣和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2.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遵循实验操作规范;4. 引导学生关注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模拟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放大器原理;第二章 滤波器与振荡器。
2. 仿真软件操作方法:介绍仿真软件的基本功能、界面操作、元件库使用及电路搭建方法;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仿真软件操作与应用。
3. 电路设计与仿真测试: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进行电路设计、搭建、仿真测试及性能分析;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路设计与仿真测试。
4. 电路性能分析:教授学生如何分析电路的电压、电流、频率响应等参数,并进行优化设计;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电路性能分析。
5. 实践操作与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电路搭建、仿真测试,鼓励学生之间开展合作与交流;相关教材章节:第六章 实践操作与小组讨论。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模拟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学习;第2周:仿真软件操作方法学习;第3-4周:电路设计与仿真测试;第5周:电路性能分析及优化;第6周:实践操作与小组讨论,总结反馈。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仿真软件的操作方法。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直流稳压电源设计专业通信工程姓名蓝剑班级10通信本(1)班学号100918040指导教师晶时间2012.05—2012.06教师评分1 、设计任务及要求1、众所周知,现在所使用的大多数电子设备中,几乎都要用到直流稳压电源来使其正常工作,而最常用的是能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稳定直流电压的直流电源,可见直流稳压电源在电子设备中起着主导作用,为设备能够稳定工作提供保证。
本次试验中,我们将首先设计并制作一个能输出电压±5V的双直流稳压电源,输入电压为交流220V。
2、很多情况下主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不能胜任带动整个音响系统的任务,这时就要在主机和播放设备之间加装功率放大器来补充所需的功率缺口,而功率放大器在整个音响系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主宰着整个系统能否提供良好的音质输出。
低频功率放大器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和测量系统中,它在带宽、失真度、效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指标、较高的实用性。
本次试验中,我们将设计并制作具有弱信号放大能力的低频功率放大器.在直流电压5V作用下通过米头能够放大声音,插入MP3能够实现对音乐信号的放大。
2 设计方案1.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220V、50Hz的单向交流电源经电源变压器降压后,再经过整流滤波可获得低电压小功率直流电源。
然而,由于电网电压可以有 %变化。
另外,负载变化引起直流电源阻上压降变化,均导致整10流滤波后输出直流电压发生变化。
为此,必须将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由稳压电路稳定后再提供给负载,使负载上直流电源电压受上述因素的影响程度达到最小。
直流电压电源系统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RL+-稳压电路+-Ui滤波电路+-u3+-u2整流电路电源变压器u1+-Uo图1电路图如下所示:电路说明:a.变压器输出电压平均值约为9Vb.硅整流二极管,正向平均电流1.0A,正向峰值电压1.1V,反向恢复时间30us,最高结温175℃。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篇一: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任务通过理论设计和实物制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发电子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掌握电子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包括: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初选电路;调查研究和设计计算确定电路方案;选择元件、安装电路、调试改进;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2、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询工具书和参考文献来寻找解决方案,掌握电路测试的一般规律;能通过观察、判断、实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一般故障;能对实验结果独立地进行分析,进而做出恰当的评价。
3、掌握普通电子电路的生产流程及安装、布线、焊接等基本技能。
4、巩固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电子器件的测试技能。
5、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和设计实践,逐步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经济观和全局观。
三、课程设计任务课题4 逻辑信号电平测试器的设计(一)设计目的1、学习逻辑信号电平测试器的设计方法;2、掌握其各单元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3、进一步熟悉电子线路系统的装调技术。
(二)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在检修数字集成电路组成的设备时,经常需要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对电路中的故障部位的高低电平进行测量,以便分析故障原因。
使用这些仪器能较准确地测出被测点信号电平的高低和被测信号的周期,但使用者必须一面用眼睛看着万用表的表盘或者示波器的屏幕,一面寻找测试点,因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本课题所设计的仪器采用声音来表示被测信号的逻辑状态,高电平和低电平分别用不同声调的声音来表示,使用者无须分神去看万用表的表盘或示波器的荧光屏。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设计专业班级: 1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 X X X学号: ********指导老师: X X设计时间: 2013年6月20日模拟电路课程设计一. 设计题目: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所设计的直流稳压电源应包括交流降压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
(1): 产生对称输出正负12V电源输出。
(2): 输出电压可以在3~9V连续调节。
二. 设计要求:①使用集成稳压器LM78××, LM79××, LM317,其性能参数查阅集成稳压器手册。
②对称输出电压正负12V时, 最大输出电流IOmax=800mA,输出电压UO=(+3~+9) V连续可调, IOmax=200mA。
③纹波电压V op-p≤5M v,稳压系数S V≤5×10-3④要求同学们适当考虑如何采取短路保护措施。
并在实验过程中切忌由于操作不慎, 发生输出短路, 烧毁变压器。
⑤详细说明电路各个部分设计过程, 元件参数如何选择(如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稳压器及其他器件)三. 题目分析:(1)电源变压器电源变压器T的作用是将电网220V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整流滤波电路所需要的交流电压U i变压器副边与原边的功率比为P2/P1=η式中η为变压器的效率一般小型变压器功率见下表(2)整流滤波电路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Ui 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压, 再经过滤波电路滤除波纹, 输出直流电压U1常用的整流滤波电路有全波整流滤波电路、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倍压整流滤波电路。
本次实验采用桥式整流滤波电路。
各滤波电容满足R L1C=(3~5)T/2 T 为50Hz 输入交流信号周期, 即20msRL1为电容C 提供放电回路, RL1为整流滤波电路的等效负载电阻 (3)三端集成电路稳压器常用的集成稳压器有固定式三端稳压器与可调式三端稳压器(均属电压串联型) ① 固定式三端稳压器正压系列: 78××系列, 该系列稳压块有过流, 过热和调整管安U 1~。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yyq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yyq————————————————————————————————作者:————————————————————————————————日期: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前言函数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
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立器件,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
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的技术方案有多种,如受限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
也可以受限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
本次设计采用由集成运算放大器与晶体管差分放大器共同组成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目录一、主要技术指标二、电路原理及单元电路设计三、电路的安装与调试过程四、数据记录及数据分析五、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设计目的1.掌握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2.掌握模拟IC器件的应用3.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4.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5.熟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课程: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2.已知条件:双运放358一只,三极管3DG6四只(β约为60)3.主要技术指标输出波形: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频率范围:10Hz~500Hz;输出电压:方波Up-p≤24V,三角波Up-p>10V,正弦波Up-p >1.5V;波形特性:方波t r <100μs,三角波γ△<2%,正弦波γ△<5%。
4.设计步骤与要求①认真阅读本课题指导书介绍的电路原理、设计方法及测试技术。
②根据技术指标和已知条件,确定电路及器件型号,设置静态工作点,计算电路元件参数。
③在电路板上安装电路,测量与调试静态工作点,使其满足设计计算值要求。
④④测试技术指标,调整修改元器件参数值,使其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将修改后的元器件参数值标在电路图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立方根运算电路专业班级: 10电气技术教育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刘玲丽老师设计时间: 2011.12.15立方根运算电路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用模拟乘法器设计一个立方根运算电路;2、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12ⅴ)。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12V),为运算电路提供偏置电源。
实验分为两个测试部分,为直流电源电路和功能电路的测试。
直流电源整流部分要求采用桥式整流电路设计,输出端直流电压分别为+12ⅴ和-12ⅴ,功能部分要求用模拟乘法器设计一个立方根运算电路。
方案一:分别用1个Ua741实现对数运算电路,指数运算电路和集成运放电路;再用四个Ua741接成一个乘法器,将对数运算电路,指数运算电路和乘法器接成一个N次幂运算电路;最后将N次幂运算电路作为集成运放的反向通路,就可以实现立方根运算电路。
缺点:开关线路太多,易产生接触电阻,增大误差。
此运算电路结构复杂,所需元器件多,制作难度大,成本较高。
并且由于用同一个信号源且所用频率不一样,因此难以调节。
电路图如下图6 图7令()2132Kkk+=,yxvv=1=a,得21xovv=可得:对数运算电路如图所示:R T I R U R R 31520U n 1 u I ⎝⎛⎪⎪⎭⎫+=指数运算电路如图所示:R I S T1u u 0 e -u =图8方案二:用两个ID6332接成一个三次方电路,然后用一片Ua741接一个集成运算电路,再将三次方电路作为结成运放的反馈通路,就可以实现立方根运算电路。
优点:只需用到三个芯片,电路简单,相对误差较小。
流程图如下:电路图如下立方根运算电路模拟乘法器集成运放将方案一和方案二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方案二很简单,用一个模拟乘法器就可以代替方案一中复杂的对数指数运算电路,焊接电路板时会相当繁琐而且容易焊错,所以我选择了方案二。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1、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12V )。
其流程图为:图3直流电源电路图如下:电源发生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V1220 Vrms 50 Hz0¡ã U11_AMP T17.321D21N4007D31N4007D41N4007C13.3mF C23.3mF C3220nFC4220nF C5470nFC6470nF C7220uFC8220uFU2LM7812CTLINE VREGCOMMONVOLTAGEU3LM7912CTLINEVREGCOMMON VOLTAGE D51N4007D61N4007LED2LED1R11k¦¸R21k¦¸2345D11N40071516671417图4原理分析: (1)电源变压器:由于要产生±12V 的电压,所以在选择变压器时变压后副边电压应大于24V,由现有的器材可选变压后副边电压为30V 的变压器。
(2)整流电路:其电路图如下:图5①原理分析:桥式整流电路巧妙地利用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四个二极管分为两组,根据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极性分别导通,将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正极性端与负载电阻的上端相连,负极性端与负载电阻的下端相连,使负载上始终可以得到一个单方向的脉动电压。
图6整流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即负载电阻上的直流电压VL )VL定义为整流输出电压VL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即设变压器副边线圈的输出电压为,整流二极管是理想的。
则根据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波形,在Vi 的正半周,VL= V2,且VL的重复周期为p ,所以上式也可用其它方法得到,如用傅里叶级数对图XX_01中V的波形进行分L解后可得的平均值,因此有式中恒定分量即为负载电压VL②整流元件参数:在选择整流二极管时,主要考虑两个参数,即最大整流电流和反向击穿电压。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二极管D1、D3和D2、D4是两两轮流导通的,所以流经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为在选择整流管时应保证其最大整流电流IF > ID 。
二极管在截止时管子两端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可以从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中得出。
在v2正半周时,D1、D3导通,D2、D4截止。
此时D2、D4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均为v2的最大值,即同理,在v2的负半周,D1、D3也承受到同样大小的反向电压。
所以,在选择整流管时应取其反向击穿电压VBR > VRM 。
(3)滤波电路。
其电路图如下:图7电容滤波电路简单,负载直流电压VL较高,纹波也较小,它的缺点是输出特性较差,故适用于负载电压较高,负载变动不大的场合。
所以在选择电容时其耐压值应大于1.4V2,电容越大越好,其级别应在千uF以上。
(4)稳压电路。
①启动电路②基准电压电路③取样比较放大电路和调整电路④保护电路对于本实验的稳压电路,主要使用了集成块:78系列。
目前,电子设备中常使用输出电压固定的集成稳压器。
由于它只有输入、输出和公共引出端,故称之为三端式稳压器。
78××系列输出为正电压,输出电流可达1A,如78L××系列和78M××系列的输出电流分别为0.1A和0.5A。
它们的输出电压分别为5V、6V、9V、12V、15V、18V和24V等7档。
和78××系列对应的有79××系列,它输出为负电压,如79M12表示输出电压为–12V和输出电流为0.5A。
由于本实验要产生±12V的恒流源,所以在选择集成块时选7812和7912。
2.立方根运算电路电路图及参数设计 模拟乘法器的引脚图图15立方根运算电路图16图中O O u k u 32=' 由于2k 大于零,且o u 3与I u 反相,所以不管k 值为正为负,电路均引入了负反馈。
电路中0==P N u u ,为虚地,21i i =,即2R u R u o I I '-= 3212o I o u k u R R u =•-='整理,可得3122I o u R k R u •-=模拟乘法器同相比例系数为K=0.1,令 1122=-R k R 得 R1=100k , R2=1k ,R3=1k四、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1.总原理图2.元件清单表(1)电源五、安装与调试(2)安装准备好所需的所有的所有器件,先在草稿纸上将电路图排版,布好局,再将元件按所画的图排好焊接,焊接时要注意导线拉直,只在竖直与水平方向上排版。
夹子要与导线焊接在一起,不能缠绕,否则输入小信号时不易显现功能。
注意美观,不能出现虚焊现象。
电路板焊好后要仔细检查是否出现错误,确认无误后再通电。
(2)调试①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正负直流电源电路的调试步骤:接通电源后,首先静态几分钟,如无异常,无怪味,方可进入正常测试。
否则应断开220V电源,排除故障。
电路无故障,测量相应点波形,一般为变压器输出或桥堆输入交流波形及大小,整流滤波输出或稳压器输入波形及电压大小,最后输出电压大小及纹波电压大小,测量时在额载荷下进行,速度要快。
若要观察滤波电容变化对输出影响,可在断开电源后更换。
波形如图所示:图4②功能电路部分调试步骤: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图焊接电路板,将安装焊接好的电路,按电路图用万用表调节好电位器在一定的阻值内,应注意不要有虚焊点。
进入正常测试,接通电源,然后通过改变直流小信号来观察输出电压,使得输出的数据与输入端的数据符合设计要求,如若有错则应整改,然后再进行以上调试,直至得到想要的结果,调试要非常有耐心和细心,尽量调节得到最理想的结果。
就可以进行对该电路的性能测试了。
立方根运算电路1)输入电压1V图202)输入电压-1V图213)输入电压8V图22六、性能测试与分析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仿真波形:图91.直流电源(1)实验数据理论值误差变压器原边电压:220V变压器副边电压:+14.8V , -14.8V ±15v η =0.2/15=1.3% 稳压块的输入电压:+19.25V , -19.25V ±20v η=3.0.75/20=75%稳压块的输出电压:+11.75V , -11.75V ±12v η=0.25/12=2.08% 2.立方根运算电路实验数据理论值误差①Ui=12v Uo=2.23v; Uo=2.29v η=0.06/2.29=2.6%.② Ui=8v Uo=1.96v ; Uo=2.00v η=2%.③Ui=5v Uo=1.68v. Uo=1.71v η=1.8%.2)误差分析①正负12V的电压不对称,所买器件不是标准的数值;②焊接时虚焊或焊错了点;③集成运放不是理想的运放;④测试时电表内阻窜入回路造成的误差;⑤焊接乘法器时有部分线路混乱。
七.结论与心得完成了立方根运算电路及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的制作,之后感觉更加进入了社会,有理论还不行一定得考虑实际。
从立方根电路设计中就可发现这一真理,而且由于所用软件中的所有元件都为理想原件,即使达到了实验要求,实际运用中也未必有效。
它让我们对书本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
平时在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时,觉得难以理解,对元件的认识也很浅。
但经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制作,我们自己去市场上购买自己需要的元件,增加了我们对元件的了解。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对模拟电子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熟悉和了解,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要将实际和理论联系起来需要不断的下功夫,它和课本上的知识有很大联系,但又高于课本,一个看似很简单的电路,要动手把它设计出来就比较困难了,因为是设计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这一点,要把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同时通过本次电路的设计,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也使我们把理论与实践从真正意义上结合起来,增强了学习的兴趣,考验了我们借助互联网络搜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组织材料的综合能力。
八、参考文献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与华成英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编;(2001);3、《用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杜龙林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4、《毕满清主编,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5、《电工电子实践指导》(第二版),王港元主编,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专业:电气技术教育班级:10电气本学号: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