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目录一、题目 (1)二、实验目的 (1)三、主要技术指标 (1)四、设计和制作任务 (1)五、设计思路及工作原理 (2)六、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2)七、整机电路的设计 (7)八、电路的调试与仿真 (10)九.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十.参考资料 (11)十一.附件 (12)AM 广播接收机系统设计一. 题目:设计个一由分立元件构成的AM 广播接收机系统二. 实验目的:通过调幅广播接收电路设计设计,学生应建立无线电接收机的整机概念,了解接收整机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从而能正确设计、计算接收机的各个单元电路:包括高频放大级、主振级、中放级、检波级及音频放大器的参数设计、元器件选择。

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通信电路知识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其利用通信电子线路知识处理通信系统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学生能比较扎实地掌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通信系统及有关设备的分析、开发等基本技能,受到必要工程训练、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和实践锻练,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新发展。

三.主要技术指标调幅波接收机设计参数:1.载波频率:f 0=10.7MHz2.输出功率:P Omax ≥0.25W3.检波效率:ηd >80%±5%4.包络失真系数:γ≤1%5.负载电阻:R L =8Ω6.频率稳定度:0f f≤5×10—4四. 设计和制作任务:1.熟悉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2.选定方案的论证及整体电路框图的工作原理。

3.单元电路的设计及计算,元器件选择,电路图。

4.按国家有关标准画出整体电路图,列出元件﹑器件明细表。

5.对设计成果作出评价,说明本设计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6.独立思考,认真设计。

7.认真书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五.设计思路及工作原理:天线从空间接收个重点太发送的无线电波,并将他们转换成电信号送到输入调谐回路,输入调谐回路从中选出某一个电台节目信号再送到混频电路,与此同时本真电路会产生一个频率很高的本振信号也送到混频电路,在混频电路中,本振信号与电台信号进行差拍(相减),得到频率为465kHz的中频信号。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模电课程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院系电子通信工程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2013年12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第一章绪论 (3)1.1目的 (3)1.2内容 (3)第二章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4)2.1设计目的 (4)2.2设计电路图 (4)2.3设计原理 (4)2.4 Miltisim 模拟以及结果 (5)2.5设计的器件 (5)2.6设计物品的实物图片 (6)第三章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6)3.1设计目的 (6)3.2设计电路图 (6)3.3设计原理 (7)3.4 MUltisim 模拟以及结果 (7)3.5设计的器件 (9)3.6设计物品的实物图片 (9)第四章Multisim 模拟差分及运算放大电路 (10)第五章调试与测试数据 (14)第六章结论及设计心得 (17)第一章绪论经过一个学期的对模拟电路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知识。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

模电课程设计便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模拟电路主要说的是放大电路,在这次模电课程设计中我们主要设计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和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通过对电路的设计和Multisim 模拟,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了模电课上的知识。

对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学习。

1.1 目的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模拟电子技术》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教学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以理论为基础设计,在实践中检验、修正。

首先设计一个电路,通过Multisim 模拟,再制作电路板实物。

合工大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合工大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设计报告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学号:班级:通信工程14-2班指导老师:正琼目录键入章标题(第1 级)1键入章标题(第2 级) 2键入章标题(第3 级) 3 键入章标题(第1 级)4键入章标题(第2 级) 5键入章标题(第3 级) 6设计课题一 LC 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1. 设计容和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设计容:设计一个LC 正弦波振荡器 ● 已知条件:三极管 负载●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① 谐振频率ƒ0 = 5MHz ② 频率稳定度ocf f ≤510–4/小时 ③ 输出峰峰值2. 设计方案选择 ● 方案选择 ①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优点:由于1L和2L之间有互感存在,所以容易起振。

其次是频率易调(调C)。

缺点:与电三点式振荡器相比,其输出波形差。

这是因为反馈支路为感性支路,对高次谐波呈现高阻抗,波形失真较大。

其次是当工作频率较高时,由于1L和2L上的分布电容和晶体管的极间电容均并联于1L与2L两端,这样,反馈系数F随频率变化而变化。

工作频率愈高,分布参数的影响也愈严重,甚至可能使F减小到满足不了起振条件。

因此,优先选择的还是电容反馈振荡器。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优点:高次谐波成分小,输出波形好,其次振荡频率可以做得很高,因而本电路适用于较高的工作频率。

缺点:频率不易调(调L,调节围小),调1C 或2C 来改变震荡频率时,反馈系数也将改变。

但只要在L 两端并上一个可变电容器,并令1C 与2C 为固定电容,则在调整频率时,基本上不会影响反馈系数。

克拉波振荡器优点:频率可调,,其次改变F 不受影响,与无关,故比较稳定。

缺点:频率不能太高,波段围不宽,波段覆盖系数一般约为1.2~1.3,波段输出幅度不平稳,实际中常用于固定频率振荡器。

○4 西勒振荡器优点:振荡频率可以很高,且在波段振幅比较稳定,调谐围比较4C宽,克拉波电路中是改变来调节频率,而的改变会影响接入系数P,从而可能停振。

但西勒电路中,改变来调节频率,而的改变不会影响接入系数P。

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通信电路设计设计题目: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年级、班:2007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0 年12 月20 日兰州商学院绪论电磁振荡在周围的空气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厂和磁场向四面八方传播开去,就形成了电磁波。

发射电磁波要有一定的振荡频率和震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尽量分散到可能大的空间,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能力就越大,在实际应用中常把开放电路的下端跟地连接。

跟地连接的导线叫做地线。

线圈上部接到比较高的导线上,这条导线叫做天线。

天线和地线形成了一个敞开的电容器,电磁波就是由这样的开放电路发射出去的。

在通信系统中,信源输出的是由原始信息直接变换成的的电信号,即消息信号。

这种信号一般具有从零开始的较宽的谱,而且在低频带分布较大的能量,称为基带信号,不宜直接在信道中传播。

将消息信号对频率较高的载波信号进行调制,才能使信息信号第 1 页 共 15页的频谱搬移到适合信道的频率范围内进行传播。

在通信系统的接收端对已调信号进行解调,恢复出原来的信号。

1 系统原理。

常用的调制方法有幅度(AM )、频率(FM )、相位(PM )以及它们混共等调制方法。

而一般的收音机采用的调制方法是幅度调制方法。

设调制信号为)(t f ,载波信号为)cos()(0θω+=t A t c c 式中A 为载波的幅度;c ω为载波的角频率;0θ为载波的出相位。

载波经模拟信号调制后的数字表达式为))(cos()()(0θϕω++=t t t A t s c 式中)(t A 为载波瞬时幅度;)(t ϕ为载波的相位偏移;如果)(t ϕ为常数,)(t A 随)(t f 成比例变化,则为幅度调制;如果)(t A 为常数,)(t ϕ或)(t ϕ的导数随)(t f 成比例变化,则为角度调制,前者为相位调制,后者为频率调制。

1.1 AM 调制设调制信号为)(t f ,其平均值为0)(=t f 。

)(t f 叠加直流0A 后对载波的幅度进行调制,就形成了常规调幅信号,其时间表达式为 )cos()]([)(00θω++=t t f A t s c AM 式中c ω为载波信号的角频率;0θ为载波信号的起始相位。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讲义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讲义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锁相环的测量与应用一、锁相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二、CMOS-CD4046数字锁相环内部电路介绍三、环路参数测量四、锁相环的应用--频率合成器锁相环(Phase lock loop)简称PLL,是广泛应用于广播通讯、自动控制、电子检测等领域内的一种功能部件。

随着电子控制技术,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锁相环部件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一种价格比较便宜、功能也比较好的CMOS锁相环CD4046(国产的5G4046)应用比较广泛。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锁相环的参数,熟悉一种集成电路锁相环并通过典型应用——频率合成器来巩固、扩展、深化已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把功能电路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

一、锁相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二、CMOS CD4046数字锁相环内部电路介绍三、环路参数测量3.环路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同步带和捕捉带分别测量2次,记录2次的测量值,并计算2次测量的平均值。

4.鉴相器测试在环路锁定情况下测量相位比较器P c I和相位比较器P c II的鉴相特性曲线。

测试方法:在环路同步带内14脚接高频信号源,输入正弦波信号,改变14脚输入信号的频率,从小到大变化。

用示波器分别测试14脚和3脚的电压波形,观察它们之间相位差的变化,同时测出9脚对应的输出电压值。

针对相位比较器P c I和相位比较器P c II分别展开测试,测试数据填入下表,分别作出相位比较器P c I和相位比较器P c II的鉴相特性曲线。

表5-1 鉴相器P c I相位差Δθ(弧度)0V d(V)表5-2 鉴相器P c II相位差Δθ(弧度)0V d(V)5.锁相系统静态测量测试环路在锁定状态时,相位比较器输出的误差电压与输入频率之间的关系。

四、锁相环的应用—频率合成器2122。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小功率调幅AM发射机设计(理论设计仿真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与仿真1.设计内容及要求1.1设计内容1.经过方案比较,确定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指标对既定方案进行理论设计及分析,并给出各单元电路的理论设计方法2.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设计电路进行仿真和分析,依据设计指标对电路参数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设计要求1.2设计要求载波频率MHz 10=cf输出功率mW 2000 ≥P负载电阻Ω =50AR输出信号带宽kHz 9=BW残波辐射dB 40≤单音调幅系数8 .0=am ;平均调幅系数 3 .0≥am发射效率% 50≥η2.设计方案及论证2.设计方案及论证2.1系统框图说明:调幅发射机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载波振荡器、音频放大器、振幅调制器和功率放大器四部分。

总体思路为:10MHz的载波信号与1KHz的音频信号经过缓冲器以及电压放大后输入到振幅调制器进行调幅得到调幅波,然后经过高频功率放大后输出。

2.2各单元电路设计方案论证2.2.1 主振器电路载波振荡电路是调幅发射机的核心部分,作用是产生高频载波信号用以调制信号。

载波的频率稳定度和波形的稳定度直接影响到已调信号的质量。

因此,载波振荡电路产生的载波信号必须有较高的频率稳定度和较小的波形失真度。

载波振荡电路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方案一:LC三点式正弦波振荡电路方案二:克拉泼振荡器电路方案三:石英晶体振荡器克拉泼振荡器(Clapp oscillator)又称为电容反馈改进型振荡器,它是一种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线路。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当需要改变频率而调节振荡回路的电容参数时,也会影响电路的起振,为此,把一个电容C3串入振荡回路的电感支路中,这样改变电容C就可以调节振荡频率,而不影响电路的起振。

这种振荡器频率相比LC振荡器来说更加稳定2.2.2 音频放大器音频放大器是在产生声音的输出元件上重建输入的音频信号的设备,其重建的信号音量和功率级都要理想——如实、有效且失真低。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阳光学院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小功率调频发射机设计报告姓名:郑嘉新学号:2414113150专业:物联网一班指导教师:张洁2016 年10 月12 日小功率调频发射机课程设计一、任务及性能指标要求1、题目: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与制作2、主要技术指标[1]:1.中心频率 MHz f 120=2.频率稳定度 10/0≤∆f f -43.最大频偏 kHz f m 10>∆4输出功率 mW 30P 0≥5.天线形式 用100欧姆电阻替代6.电源电压 V Vcc 9=3、设计和制作任务1.确定电路形式,选择各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画出电路图;2.计算各级电路元件参数并选取元件;3.画出电路装配图;4.组装焊接电路;5.调试并测量电路性能;6.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内容包括:●任务及性能指标要求;●电路和方案选择的依据,元件的理论值计算和选择;●调试方法和步骤,调试中的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测试仪器,实验结果分析;●改进设想,实验心得。

7.调频发射机组成框图如图1-1所示:图1-1调频发射机组成框图二、 电路图设计和方案选择1. 调频震荡级的设计[2]对于直接调频电路,最常见的有三种,即三点式振荡电路,克拉波振荡电路和晶体振荡电路。

最为普通的三点式振荡,频偏最大,频率稳定度相对较低。

而晶体振荡电路频率稳定度最高,但是频偏很小。

克拉泼振荡电路介于两者之间,是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电路。

如下图2-1所示,在克拉泼振荡电路中,通常C3取值较小,满足C3<<C1,C3<<C2,所以回路总电容C主要取决于C 3,从而减小了三极管结电容并在C1C2上对电路的影响,提高频率稳定度。

在实际情况下,克拉泼振荡电路的频稳度大体比电容三点式电路高一个数量级,达10-4-10-5,一般来说,C3越小振荡频率越稳定。

但减小C3的同时也减小了开环增益,会导致起振困难。

综合考虑频率稳定度和起振条件,本例C3取220pf 电容。

十波段收音机

十波段收音机

《通信专业电子系统课程设计B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十波段数显钟控收音机的安装与调测试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1003学生姓名:揭芳学号:20101182073指导教师:郑佑轩20 13 年 6 月 7 日至20 13 年 6 月 14 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制通信专业电子课程设计B任务书一、设计(调查报告/论文)题目十波段数显钟控收音机的安装与调测二、设计主要内容下述设计内容需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1.理解电路原理图与工作过程;2.掌握主要芯片内部结构的与引脚功能;3.能正确识别元器件,并进行正确安装;4.能按要求进行元器件的焊接;5.理解频率覆盖与灵敏度调整的原理并完成调幅中、短波及调频波段的调试;6.收音时的最大电流与最大输出不失真(单一音频)输出功率的测量;7.能按设置时间进行自动开机与关机;8.安装调测过程中的故障问题处理。

三、原始资料1.EDT-2901十波段数显钟控收音机电路原理图;2.EDT-2901十波段数显钟控收音机电路。

3. 型号EDT-2901套件装配说明。

四、要求的设计成果1.能完成调幅:中波段535-1605KHz,短波段4-18M调频波段88-108MHz频率范围的收音2. 接收灵敏度满足要求,单音调制接收距离 8米;3.硬件焊接可靠,调整部件灵活,液晶显示正确;4. 按要求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格式符合学校规范标准,字数不少于2000字。

五、进程安排第 1 天理论讲解,材料发放,学生进行元器件清理并检测;第 2-3天安装焊接;第 3 天电路调试,故障排查;第4-5 天调测,验收,评分。

六、主要参考资料[1] 郑佑轩. 电子系统课程设计(二)实践指导书,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2]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张肃文. 高频电子线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指导教师(签名):20 年月日目录通信专业电子课程设计B任务书 (2)摘要 (4)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5)二、实践器材、仪表和工具 (5)三、设计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5)四、多波段收音机安装调试参考技术指标 (5)五、课程设计内容 (6)5.1相关电路框图和原理图 (6)5.2 电路原理 (7)5.3、收音部分电路工作过程 (8)5.3.1调频收音工作过程 (8)5.3.2调幅中波收音工作过程 (8)5.3.3调幅短波收音工作过程 (8)六、焊接装配调试 (9)6.1焊接 (9)6.2检查 (9)6.3调试 (9)6.4整机合拢 (10)七、收音机相关知识 (10)7.1、无线接收机主要技术指标定义 (10)7.2、超外差式接收机组成框图 (10)7.3、四连可调电容器 (11)7.4、调测相关知识 (11)7.5.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收音机原理图 (12)九、课设结果 (12)十、故障处理与排除 (13)十一、功能特点 (13)十二、课设总结 (13)参考文献 (14)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15)摘要收音机是一种能把外界发射台的发射电磁波转化成我们能听到的声音信号的装置,它是无线电传播的一个基本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电子电路
课程设计报告
学号
姓名
学院
信息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指导教师
李文翔
2014

3

24

评阅意见
成绩
指导教师:
年月日
题目
设计要求
1)原理分析--讲明可行的若干设计方案,其中包括电路的基本运行原理,包括关键的原理图分析。
2)计算过程--对各方案通过计算公式和演算步骤,得出相关的原件参数。
3)电路图--从仿真软件中拷屏得到各方案运行中的电路图
3.解调电路
振幅调制是使载波信号的峰值正比于调制信号的瞬时值的变换过程。通常载波信号为高频信号,调制信号为低频信号。
设载波信号的表达式为 ,调制信号的表达为 ,则调幅信号的表达式为
式中, ——调幅系数, ;
——载波信号;
——上边带信号;
——下边带信号
4.正弦振荡电路
正弦波振荡器是指振荡波形接近理想正弦波的振荡器。在本实验中,我们研究的是LC三端式振荡器及晶体振荡器。LC三端式振荡器的基本电路: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总电路图(电路图横向粘贴以最大化显示面积,另交电路源文件)
效果演示(运行效果—如仪表显示波形、幅值—的说明文字和图片)
对照实验箱中接收模块的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部分,正确连接电路电源线,+12V孔接主实验板上的+12V,+5V孔接+5V,GND孔接GND(从主板中的电源部分用连接线接入),接上电源通电。
高频放大:将输入信号进行选频放大,它的选频回路应调谐于接收机工作频率;
解调:将已调信号还原成低频信号;
本机振荡:为解调器提供与输入信号载波同频的信号;
硬件功能模块:
1输入回路:输入回路应使在天线上感应到的有用信号在接收机输入端呈现最大值。设输入回路初级电感为L1,次级回路电感为L2,选择适当的C1和C2使初级回路和次级回路均调谐于接收机工作频率。因为Q=Wol/R。Q值越大,回路的选择性就越好。所以在设定回路的LC参数时,应使L值较大。但电感值也不能太大,电感值大则电容值应该就小,电容值太小则分布电容就会影响回路的稳定性,一般取C》Cie。
(1-4)
(1-5)
——晶体管的跨导
(1-6)
——发射结电导
——基极体电阻;
——集电极电容;
——发射结电容。
放大器的高频等效回路
为晶体管的集电极接入系数,即
(1-7)
式中, 为电感L线圈的总匝数
为输出变压器T的副边与原边的匝数比,即
式中, 为副边(次级)的总匝数。
(1-9)
式中,G为LC回路本身的损耗电导。谐振时L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并联回路呈纯阻,其阻值等于1/G,
虽然接收机的课程设计完成了,但是由于时间紧迫,我还有许多的问题不是很明白。我希望在以后的学习把这诸多疑问一一解决。尽管是个不是很完美的完成这个课程设计,但是我觉得我付出了,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解决了许多疑问。
实验分工:王科组织排版,王熠搜索资料,陈浩电路实现
4)比较分析--从性能、开销的角度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器件
MC1496集成模拟乘法器
3.597MHZ的晶振
LM102放大器
0.25W扬声器
原理(仅用文字描述)
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输入回路送至高频放大器,输出回路选择接收机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并且输入回路应该调谐于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被选择后的信号传到高频放大器部分,经过选频放大;并且选频回路同样要调谐于接收机的工作频率。经过高频放大后的信号传到由模拟乘法器构成的解调电路,将已调信号还原成低频信号。由于模拟乘法器用作检波时必须有一与接收信号同频的本振信号,因此用本机振荡来提供与输入信号载波同频的信号。经过解调后的低频信号传入音频放大器电路,放大后再传到扬声器,发出声音。
2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小信号放大器的工作稳定性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用作高频放大器时,由于晶体管反向传输导Yre对放大器输入导纳Yi的作用,会引起放大器工作不稳定。
查资料可知:
晶体管的4个y参数 , , 及 分别为
输入导纳
(1-1)
输出导纳
(1-2)
正向传输导纳
(1-3)
反向传输导纳
实验现象:
调可调电容CCA2及中周TA1,使输出波形最大且不失真,此时CA3和TA1的初级谐振在10.7Mhz,用示波器观测,输出信号(TTA2处)的峰峰值应不小于输入信号的7倍
总结(设计的优点、缺点,自己工作的感受)
课程设计是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我们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通过这次高频电子实习,我更加熟练的掌握了protel的使用,也知道了接收机的整个组成部分和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也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然,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困难,可以说是困难重重。比如对调解电路中对MC149案(具体的思路、硬件功能模块、计算过程、子电路图设计)
具体的思路:
根据调幅接收机的工作原理,由于给定的解调器件为模拟乘法器,模拟乘法器用作检波时必须有一与接收信号同频的本振信号。因此,点频调幅接收机的框图如图所示
输入回路
高频放大
解调
音频放大
本机振荡
输入回路:选择接收信号,应将输入的回路调谐于接收机的工作频率;
振荡电路
5.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音频功率放大器是音响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将音频信号放大到足以推动外接负载,如扬声器、音响等。功率放大器的主要要求是获得不失真或较小失真的输出功率。由于要求输出功率大,因此电源消耗的功率也大,就存在效益指标的问题。由于功率放大器工作于大信号,使晶体管工作于非线性区,因此非线性失真、晶体管功耗、散热、直流电源功率的转换效率等都是功放中的特殊问题。
(1)连接跳线JA1;
(2)按下开关K401,K1向右拨(若正确连接了,板上的电源指示灯LEDA1将会亮);
(3)调节电位器WA1使三极管QA1的极管QA1的静态工作点;
(4)从测试孔INA1脚输入频率10.7MHz载波,的高频小信号,信号从高频信号源部分引入(参考高频信号源使用),信号源的幅度可以通过调节W401来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