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测试试卷
教育学原理,章节测试 第三章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发展”的理论的提出者是()A.维果茨基B.赞可夫C.皮亚杰D.埃里克森【解析】B 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
继维果茨基之后,苏联又ー著名心理学家赞可夫卓有成效地研了“教学与发展”这一课题。
他把这种发展称作“一般发展”。
2.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的不同,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在不同的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解析】D 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的不同,青少年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其二,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在不同的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对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成熟【解析】B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环境影响人,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
我国古代,有所谓“性相近,习相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有“孟母三迁”故事,这说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4.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发展顺序依次为()A.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B.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D.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解析】B 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时期:感觉运动时期、前运算时期、具体运算时期和形式运算时期。
5.对人的身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的是()A.科技B.教育C.环境D.遗传【解析】D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限于提供物质的前提,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6.我国古代,有所谓“性相近,习相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这说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_____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解析】B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学习题集3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 主观性B 普遍性C 基础性D能动性2.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 )。
A 外铄论B 内发论C 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3. 我国古代“内发论”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B 荀子C 孟子D老子4.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是( )。
A外铄论 B 内发论 C 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5.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B 荀子C 孟子D老子6.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 )的典型代表。
A外铄论 B 内发论 C 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7.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 )。
A特殊性 B 社会性 C 创造性D自觉性8.“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互补性9.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互补性10.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反映。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差异性11.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
这些现象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差异性12.心理学家提出关键期或最佳期概念的依据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差异性13.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互补性14.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2022年教育学章节习题-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2022年教育学章节习题: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_______是训练的直接目的。
2.人的身心进展的特别性:(1)人的身心进展是在_______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进展具有_______。
3.人的心理进展是人的进展的重要内容, 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的进展。
4.个体身心进展的动因论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
5.个体身心进展遵循挨次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_______性等一般规律。
6.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进展的力气主要源于_______, 身心进展的挨次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打算的。
_______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_______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根本的自然本能, 它是推动人进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进展的打算作用。
7.外铄论的根本观点认为, 人的进展主要依靠_______, 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训练等。
中国古代代表人物是_______。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_______”是一个典型代表。
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____, 他甚至说:给他一打安康的婴儿, 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 他可以任意把他们训练成从首领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8.瑞士心理学家_______的发生熟悉论认为, 个体认知进展依次经受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详细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进展过程。
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人的进展是_______的结果。
10.关于身心进展的动因问题, 主要存在着内发论、_______、_______等不同的解释。
11.个体身心进展的一般规律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12.皮亚杰关于发生熟悉论提醒了个体认知进展的一般规律, 即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挨次进展的特征。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第3部分:教育与人的发展 题库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第3部分:教育与人的发展题库1、单选题 _____是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A: 基因B: 遗传C: 身心发展D: 个体主观能动性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遗传(遗传素质)的概念。
2、单选题 _____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 遗传B: 学校教育C: 环境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参考答案: D参考答案:D3、单选题 _____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A: 遗传B: 环境C: 教育D: 主观能动性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略4、单选题“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
A: 阶段性B: 顺序性C: 不均衡性D: 差异性参考答案: B参考答案:A解析: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5、单选题“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甚至有的教育还在摧残儿童。
”这说明_____A: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B: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导向性作用C: 教育比遗传素质更能影响人的发展D: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的描述可知,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的实现是有一定条件的。
6、单选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_____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 环境B: 遗传D: 社会活动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掌握。
【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接触的不同环境和不同的人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的影响会有很大的差异。
历史上的“孟母三迁”也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
7、单选题“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属于哪种儿童发展观_____A: 遗传决定论B: 环境决定论C: 实践论D: 辐合论参考答案: A答案:A【解析】略8、单选题“万物皆备于心”“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表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观点。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练习题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答案: B.阶段性“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答案:C.青年期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A.内发论B.外铄论C.成熟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答案:A.内发论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B.不平衡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现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 C.不稳定性答案:B.阶段性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答案: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答案:D.可能性环境对个体的发展作用是()A.决定作用B.导向作用C.提供了多种可能D.促进作用答案:A.决定作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有:()A.遗传素质B.环境C.学校教育D.以上三点均正确答案:D.以上三点均正确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答案:B.不起决定作用“孟母三迁”反映了()对人的重要影响A.教育B.环境C.遗传D.家庭教育答案:B.环境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A.现实性B.必然性C.可能性D.方向性答案:C.可能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社会活动答案:B.环境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D.个别差异性对正常发育的学生来说,遗传素质对他的身心发展()A.不起决定作用B.起向导作用C.起决定作用D.起一般作用答案:A.不起决定作用儿童身心发展的()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A.顺序性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素质B.教育C.环境D.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答案:B.教育心理断乳期是()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答案:C.少年期心理危险期主要指()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答案:C.少年期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即()。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题库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题库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题库一、选择题1.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
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2.小学生的思维( )。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3.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5.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6、“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A.华生B.霍尔C.高尔登D.洛克7、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还不成熟。
A.感知能力B.注意能力C.记忆能力D.思维能力8、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9.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这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10.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
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11.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教育学 教育与人的发展答案(1)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选择题1()的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oA.感知觉B大脑和神经系统C机体的正常发育D.智力的成熟2 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A.不均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3 “ 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这一观点源于()表现出来。
A.《学会生活》B.《学会学习》C.《民主主义与教育》D.《学会生存》4. 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o①遗传作用②教育价值③家庭影响④文化的功能⑤人的能动性A.①④B.①⑤C.②③D.②④5.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主要来自学校教育的( ).A普遍性B特殊性C统一性D协调性6.心理学家是根据身心发展的哪一规律题出发展关键期的概念?()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差异性7.格塞尔的“ 同卵双生儿爬楼梯试验”,充分说明了( )oA.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个性C遗传素质可随环境的妀变而妀变D遗传素质提供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8.主观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人不是消极地适应环境,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
主观能动性无论如何表现都离不开( ).A实践B活动C玩耍D游戏9.下列表述中,不能体现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的是( )oA. “近朱者赤,近至者黑"B."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C “ 孟母三迁“ D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10.《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说明教学工作应遵循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0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1.儿童的身心发展中呈现了先发展头部后发展躯干和四肢,先发展大肌肉和大骨骼后发展小肌肉小骨骼,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
A.不平衡性B.阶段性C顺序性D.个别差异性12.某位家长和老师聊天,说到孩子正处于“心理断乳期”,这说明学生正处于( )。
中学教育学考试测试题第三章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 ),它是把平凡的⼈培养成出⾊的⼈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A.劳动B.潜能C.知识D.意识2.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物是( )。
A.孔⼦B.荀⼦C.孟⼦D.墨⼦3.强调成熟机制对⼈的发展起决定作⽤的是( )。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亚杰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差异性7.“拔苗助长”违背了⼈发展的( )。
A.平衡性B.顺序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8.教育的直接⽬的是( )。
A.促进⼈的⾝⼼发展B.培育“四有”新⼈C.促进社会的发展D.培养⼈的⽣存能⼒9.⼈的⽣理成熟以具有( )能⼒为标志。
A.创造B.学习C.⽣殖D.思考10.发展关键期或期的概念是⼼理学家根据⼈的⾝⼼发展的( )提出来的。
A.互补性B.阶段性C.顺序性D.不平衡性11.“近朱者⾚,近墨者⿊。
”这句话反映了( )对⼈的⾝⼼发展的影响。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学校教育D.个体因素12.能够为⼈的⾝⼼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
A.成熟B.遗传素质C.环境D.教育13.“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
A.赞科夫B.维果茨基C.⽪亚杰D.布鲁纳17.“理想和未来”是⼈⽣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18.“⼈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是( )的⾔论。
A.卢梭B.洛克C.康德D.柏拉图19.盲⼈的触觉、听觉⼀般⾮常灵敏,这说明了⼈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20.美国当代⽣物社会学家( )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的⼀切⾏为的本质⼒量。
A.威尔逊B.格塞尔C.华⽣D.洛克⼆、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关于个体⾝⼼发展的动因的观点有( )。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答案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答案一、填空题1、人的发展的内容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发展三方面。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以下规律: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均衡性、发展的互补性。
3、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单项选择题1、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整齐划一的方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B )A.人不平衡性B.阶段性C.顺序性D.差异性2、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D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3、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D )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4、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B )。
A.顺序性且不平衡性B.不平衡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5、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B )。
A 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6、“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B )。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7、人们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工人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这种现象说明(D )。
A、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B、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8、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D )。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9、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说“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教育学》章节练习题 第三章
《教育学》章节练习题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 )。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B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3、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D )。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4、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D )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5、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C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6、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一致的特点是( B )A、自主性B、长期性C、主动性D、创造性7、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A、遗传素质B、家庭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8、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发展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A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白板说9、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 C )A、荀子B、孔子C、孟子D、老子10、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B )。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平衡论11、主张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 D )观点。
A、内发论B、白板说C、外铄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2、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D )。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练习及答案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练习及答案一、选择题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一般性B.特殊性C.主观性D.客观性2.人具有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人还有认识和改造自己的能力,人教育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的未来和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的能力。
由此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一般性B.能动性C.主观性D.客观性3.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原因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饮水相互作用D.白板说4.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
A.荀子B.孔子C.孟子D.老子5.下列不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赛尔D.洛克6.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观点。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性善论7.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中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持外铄论观点。
A.荀子B.孔子C.孟子D.老子8.持“白板说”观点的是。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赛尔D.洛克9.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平衡论10.主张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观点。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白板说1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解释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表明个体身心发展一般规律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2.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3.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
小学教育学第三章练习与答案
小学教育学第三章练习与答案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选择题1.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 )。
A.个体本能 B.外在环境C.基因复制 D.肌体成熟C2.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C.不平衡性 D.互补性A3.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 ) 。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 D.反映论的观点A4.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这是一种( )。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 D.综合论的观点B5.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C6.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 )。
A.关键期 B.机能期 C.发展期 D.差异期A7.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笥 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 D.阶段性B8.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提出来的。
A.互补性 B.阶段性C.顺序性 D.不平衡性D9.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 D.无关因素C10.“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霍尔 B.华生 C.高尔登 D.格塞尔B11.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C12.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
A.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B1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主张(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 D.教育万能论B1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教育学第三章_教育与个人的发展测试卷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主观性B.普遍性C.基础性D.能动性2.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3.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
A.外铄论B.内发论C.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4.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
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7.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旬子C.孟子D.老子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9.下列说法中,对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B.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D.教育的发展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好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10.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11.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测试试卷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测试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因素可以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带来影响?A. 生理遗传因素B. 社会文化因素C. 情感因素D. 偶然因素答案:B2.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家庭、学校及社会等环境能够与个体做到良性互动,则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
这就是指:A. 环境塑造论B. 环境决定论C. 双向互动学说D. 生物心理学学说答案:C3.以下哪项表述是正确的?A. 家庭环境是人一生中最短暂的环境B. 家庭环境的影响只体现在个体成长的前期C. 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发展影响是累加的D. 家庭环境与个体的发展无关答案:C4.关于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教育对个体的健康、身心、思维、社会、道德、心灵等方面的发展均具有促进作用B. 个体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同样具有重大意义C. 教育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主流的教育形式D.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答案:C二、判断题1.人类的知觉、情感和思维等心理表现都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
(T / F)答案:T2.个体的心理特点与生理差异无关。
(T / F)答案:F3.个体的行为、品质和心理特征都是后天形成的。
(T / F)答案:F4.个体的发展是由内外两个方面相互作用而构成的。
(T / F)答案:T三、问答题1.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哪些影响?(至少回答两点)答: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以下影响:–家庭环境是个体生活的第一个和最重要的环境,也是个体人格和行为发展上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家庭的赤诚、和睦、团结、责任、关爱等情感与态度对个体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社会适应性和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家庭对个体人格的形成、人格特点的培养和塑造、道德观念的培养以及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环境塑造论与生物心理学学说有什么区别?答:环境塑造论和生物心理学学说都是关于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的理论。
但它们强调的方面有所不同。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人地发展练习题(较全)
练习题库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名词解释1、人的发展——参考答案: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其身心发生的连续不断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2、遗传素质——参考答案:遗传素质是指生物的亲代能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后代的现象,包括有机体的构造、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3、环境——参考答案:环境是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产生影响的外部客观世界。
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主体因素——参考答案:主体因素主要是指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环境和自我的能力和活动。
5、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参考答案: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身心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个体身心的发展是具有一定顺序的,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
二、填空题1、人的发展包括和的发展。
2、人的心理的发展包括和。
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以概括为、、、、。
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6. 所谓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于形成的时期。
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上的特点。
8.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
9.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就是。
10.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
11.所谓,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12.个性亦称,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立性。
13.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14.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称为是。
15.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过程中实现的。
16.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是外铄论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练习题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练习题第三章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一、选择题: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反映出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a、环境b、成熟c、遗传d、个体实践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以下哪一规律同意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3.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至a、前提促进作用b、同意促进作用c、促进作用d、导向促进作用4.心理学家称作“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出现在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5.儿童发展整体来看,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阶段性6.儿童身心发展存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就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充分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7.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8.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有()。
a遗传素质就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b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多了可能将c遗传素质同意了人的发展d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随增龄而在总体上呈减弱趋势。
9.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a消极被动地拒绝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存有选择性c不无迁就地拒绝接受教育d无声地拒绝接受教育10.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存有()a顺序性与阶段性b特殊认识过程c发展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11.成熟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格塞尔b.杜威c.华生d.霍尔1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格塞尔b.杜威c.华生d.霍尔13.“师者,所以布道、communicate、答疑也”出自于()a.《学记》b.《师说道》c.《论语》d.《春秋》14.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个体的身体和心理机能和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称为()a.发展b.成长c.成熟d.生长15.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到:“给我一打身心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定的环境,使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以借款,任一挑选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女性主义、嗜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沦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小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主观性B.普遍性C.基础性D.能动性2.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3.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
A.外铄论B.内发论C.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4.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
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7.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旬子C.孟子D.老子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9.下列说法中,对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B.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D.教育的发展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好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10.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11.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12.小学生的思维()。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13.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14.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
A.全面发展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统一要求15.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的典型代表。
A.外铄论B.内发论C.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6.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A.前提作用B.决定作用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17.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素质B.家庭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18.强调入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白板说19.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平衡论20.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期D.幼儿期21.在历史上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A.洛克B.华生C.柏拉图D.施泰伦22.在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A.柏拉图和霍尔B.柏拉图和华生C.霍尔和洛克D.洛克和华生23.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
A.特殊性B.社会性C.创造性D.自觉性24.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25.“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26.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因素B.社会环境C.教育活动D.自然环境27.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28.儿童主体发展的源泉是()。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体活动29.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素质B.个体主观能动性C.环境D.教育30.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31.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32.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这说明()。
A.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C.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D.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33.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34.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霍尔B.华生C.泰勒D.格塞尔35.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互补性36.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必须做到()。
A.长善救失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教学相长37.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3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39.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A.社会本位论B.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D.教育万能论40.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还不成熟。
A.感知能力B.注意能力C.记忆能力D.思维能力41.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的特征进行。
A.顺序性B.互补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42.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最根本动因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华生43.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能力为标志。
A.学习B.生殖C.创造D.思考44.人的心理成熟以具有独立自主的()为标志。
A.自我意识B.创造能力C.预见能力D.选择能力45.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比较聪明,5岁时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及时的教育培养,12~13岁时写的诗已经不如以前的好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这说明()。
A.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B.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C..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D.社会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46.对影响人的诸多因素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遗传对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B.人的身心发展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但是人接受环境影响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C.人的发展应完全由教育来承担D.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7.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成熟B.环境C.遗传素质D.教育48.人们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工人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较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这种现象说明()。
A.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B.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49.“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的观点。
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二因素论50.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活动D.个体因素51.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
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B.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更对人的发展有利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52.“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A.遗传B.教育C.社会活动D.环境53.“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A.环境B.遗传C.教育D.主观努力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_______是教育的直接目的。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____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_______。
3.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的发展。
4.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个体身心发展遵循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_______性等一般规律。
6.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_______,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_______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_______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7.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_______,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中国古代代表人物是_______。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_______”是一个典型代表。
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____,他甚至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训练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8.瑞士心理学家_______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_______的结果。
10.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论、_______、_______等不同的解释。
1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发展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