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总复习
声现象复习题及答案
声现象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下哪个是声音传播的介质?A. 真空B. 空气C. 水D. 以上都是答案:D2.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多少?A. 20Hz~200HzB. 20Hz~2000HzC. 20Hz~20000HzD. 200Hz~20000Hz答案:C3.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声波的反射?A. 回声B. 隔音C. 隔音墙D. 隔音罩答案:B4.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什么性质有关?A. 密度B. 温度C. 压力D. 以上都是答案:B5. 以下哪个是声波的干涉现象?A. 声波的反射B. 声波的衍射C. 声波的叠加D. 声波的散射答案:C二、填空题6. 声波的频率高于________Hz时,称为超声波。
答案:20000Hz7. 声波的频率低于________Hz时,称为次声波。
答案:20Hz8. 人耳对声音的响度感觉与声波的________有关。
答案:振幅9.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声速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________中最慢。
答案:气体10. 声波的频率相同,振幅不同,说明声音的________不同。
答案:响度三、简答题11. 描述声波的基本特性有哪些?答案:声波的基本特性包括频率、振幅和波长。
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振幅决定了声音的响度,波长与声音的传播特性有关。
12. 解释什么是声波的衍射现象?答案:声波的衍射现象是指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小孔时,声波会绕过障碍物或通过小孔继续传播的现象。
衍射现象使得声波能够绕过障碍物传播到原本直线传播无法到达的地方。
13. 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回声?答案:我们能听到回声是因为声波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
当声波从声源发出后,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如果反射回来的声音与原声之间存在足够的时间间隔,我们的耳朵就能分辨出回声。
14. 解释什么是声波的干涉现象?答案:声波的干涉现象是指两个或多个声波相遇时,它们的振幅会相互叠加,形成新的声波。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教学目标:1. 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2. 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3. 能够运用声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教学难点:1. 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条件。
2.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第一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振动与声波。
2. 声音的传播:介质与声速。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演示声音的产生,让学生感受振动与声波的关系。
2. 讲解声音传播的原理,并通过实例说明声速的变化。
作业与练习:1. 解释声音产生的原理。
2. 描述声音传播的条件及影响声速的因素。
第二章:声音的特性1. 音调:频率与音高的关系。
2. 响度:振幅与声音的强度。
3. 音色:波形的特征。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变化。
2. 讲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作业与练习:1. 解释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
2. 分析影响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因素。
第三章:声音的应用教学内容:1. 声音的反射:回声与混响。
2. 声音的吸收:吸音材料的应用。
3. 声音的利用:声波传递信息与能量。
教学活动:1. 实验演示声音的反射和吸收现象。
2. 讲解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作业与练习:1. 解释声音反射和吸收的原理。
2. 举例说明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声学综合练习1. 声学基础知识综合复习。
2. 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声学知识的自测。
2. 讲解声学问题的解决步骤。
作业与练习:1. 完成声学知识自测题。
2. 分析并解决声学问题。
第五章:声学与生活教学内容:1. 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 声学与环保。
教学活动:1. 讲解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 讨论声学与环保的关系。
作业与练习:1. 列举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 分析声学与环保的关联。
第六章:声学基础知识扩展教学内容:1. 人耳的听觉范围和听力感知。
声现象总复习
声现象
要点总结
声音的 产生
声音的 传播
传播介质 声速比较
固体 液体 气体 v固 > v液 > v气 音类
乐音 噪声 超声波 次声波
如何防治?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现代技术中 声的应用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的产生: 振动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振动 停止 停止,发声也就____。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以波的形式通过气体、液体、 固体等介质向四周传播。 真空 (2)____不能传声。 (3)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_______.声音的传播速度:υ固>υ液>υ气。 340m/s
3.次声波: (1)定义:频率___________的 小于20赫兹 声波为次声波。 (2)主要声源:火山爆发、地震、 风暴、核爆炸等。 (3)特点: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危及人的生命。 (4)防止:在生产活动中尽量防 止次声波的产生,尽量远离次生波。
3.回声: (1)声波在传播途中遇到障碍物会 被反射回来,形成____。 回声 (2)人耳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 隔为____。 0.1s (3)回声测距:查出声音在介质中 的传 播速度,测出原声发出声音时间 v声t/2 和听到回声时间,则s=_______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人耳的构造: 2.途径: 鼓膜 A.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人耳____振 听觉神经 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 听觉 引起____; B.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 经,引起听觉(骨传导)。
3.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30dB-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70dB:干扰谈话和工作; 90dB:长期忍受会严重影响听力; 150dB:鼓膜破裂,失去听力。
第一章 声现象 复习
9、在敲响大钟时,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 、在敲响大钟时,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 未止” 其原因是( 未止”,其原因是( ) A、钟声的回音。 、钟声的回音。 B、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C、大钟还在振动。 、大钟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10、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 、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 这是因为( ) 绝,这是因为 A、雷在不停的打。 、雷在不停的打。 B、双耳效应。 、双耳效应。 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D、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 、
11、有4支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玻璃量筒,其中a、b等高、等 、 截 面积;b、c等高,b的截面积小于c的截面积;c与d不等高, 但截面积相同。各量筒内装有如图所示的水.某同学根据所听 声调的高低猜想气柱发声的频率可能与 1、气柱的长短有关;2、量筒的横截面积有关;3、水柱的长 度有关。 (1)若探究“气柱愈长,发声的音调愈低”,应选量筒 (填字母代号) (2)若选择的是量筒b、c,则探究的是 . (3)若他们选择的是量筒c、d,试猜想,他们探究的问题 是: .
14)( 08江苏常州)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 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 传播 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 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 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 (人射角/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 (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声音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 音的能力 (强/ 弱)于玻璃板.
单元复习课(声现象)
知识结构
传递信息
利用 传递能量
发声体 的振动
乐音
声音 分类
听的过程 在介质中以声 波形传播
噪声
三个 特征
音调 响度 音色
物理危害 生理危害 等级危害 控制途径
声速
回声
15 ℃ 空气 v固> v液> v气 t<0.1 s
t≥0.1 s
中 340 m/s
原声加强 听到回声
5. 老黄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声从声音的三个特 性进行比较,老黄牛发出的声音_响__度___大,蚊子发出 的声音_音__调___高。
17.苍蝇飞行时每秒振翅 147~200 次,蝴蝶飞行时 每秒振翅 5~6 次,为什么你凭听觉就能发觉飞行中的 苍蝇,却不能发觉飞行中的蝴蝶?
答: 苍蝇发声的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蝴 蝶发出的是次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4. “威风锣鼓震天响,声音传远方” 这是由于鼓
皮
D
振动的 ( )
A. 音调高
B. 频率高
C. 音色好
D. 振幅大
5. 在“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时,我们能分辨出哪位
熟人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D( )
A. 振幅
B. 频率
C. 响度
D. 音色
6. 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 关于两人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9. 小芳在书房记单词,爸爸在客厅看新闻联播。 为了不受电视机声音的影响,小芳采用了以下的办法中, 较为合适的是( ) B
A. 把电视机关掉 B. 减小电视机的音量 C. 打开书房内的收音机 D. 打开书房和客厅的门窗, 加快空气流动
11. 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C ) A. 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 听诊器能提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 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 度更大些 D. 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和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 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2023年中考物理单元复习:声现象(解析版)
单元复习02 声现象1.如图所示是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它是我国建筑上的一大奇迹。
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A.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B.声音的反射C.利用回声增加原声的现象D.声音能够在墙壁中传播【答案】B【详解】人站在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内说话,其他人可以在壁内的任何位置听到他的多次说话声,这种现象的原理是利用声音的反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在公共场合,当有很多人同时讲话时,我们能够从众多声音中辨别是谁在讲话,那么我们主要是根据声音的()进行辨别的。
A.响度B.音量C.音调D.音色【答案】D【详解】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能够从众多声音中辨别是谁在讲话,我们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进行辨别的。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如图所示是表演者在音乐会上演奏二胡时的情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B.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C.二胡的演奏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D.拉二胡时,手按压同一根琴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音色【答案】D【详解】A.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弓弦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声音的传播靠介质,二胡的演奏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拉二胡时,手按压同一根琴弦的不同位置,改变了弓弦的长度,振动频率发生变化,是为了改变音调,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4.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D.利用声音可以震碎玻璃杯【答案】A【详解】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A符合题意。
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是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声音可以震碎玻璃杯,是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第一讲 声现象总复习
琴声的振动
牙齿
听觉神经
引起听觉
结论:贝多芬耳聋后是通过 骨传导 听到声音的。
例2:《千手观音》的演员绝大多数是聋哑 人,他们通过 骨传导 感受音乐的节拍。
练习
(1)一切发声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都在 振动
(2)声音必须靠 介质
。
真空 不能传播
传播,它在
(3)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米/秒
(4)铁路工人为了听见远处的火车,将耳朵贴 固体可以传声 在铁轨上,这是因为
(5)“隔墙有耳”,“悬丝诊脉”说明什么?
(3)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 : 声源处 传播处 人耳处
控制噪声举例: 1、防止噪声的产生 (在声源处减弱)
例:机动车辆装消声器、无声手枪装消声器、禁鸣喇叭等
2、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例:城市道路旁装隔音板、 植树种草、关窗关门等
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例:戴耳塞、戴耳罩、耳朵塞棉花等
5、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响雷预示着下雨; (3)声呐捕鱼; (2)回声定位; (4)听诊器探病;
(5)超声波(B超)查病。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1)超声波清洗眼镜、钟表等 (2)利用超声波振动除结石;
例1: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利用牙齿 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进行音乐的 创作,你知道他是怎样感知声音的吗? 木棒
2、离发声体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的距离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 的依据
音 声音的 发声体的 色 特色 材料、结 构
4、噪声:
(1)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 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 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声现象》复习
对应训练
1.停止对大钟的敲击后,发现大钟“余音未止”,这是因为( A )
A.大钟仍在振动
B.空气仍在振动
C.声音仍在传播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一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s1=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 驶s2=40m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解:画草图如下: 声音传播的路程: s3=2s1-s2=2×700m-40m=1360m, 此时声音传播的时间:t=s3/v声=1360m/340m/s=4s, 则汽车行驶的速度:v=s2/t=40m/4s=10m/s。
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
。该实验说明了声
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
验
。
3、【2017年河南中招】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由物
体的
产生,以
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4、【2016年河南中招】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手机
之间是利用
传递信息的;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
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
4.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5.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三、(必记概念)噪声的减弱和控制 1.防止噪声的产生(在声__源__处___减弱,如摩托车的消声器)。 2.阻断噪声的传播(在__传__播__过__程__中_____减弱,如植树造林、隔音板)。 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 人__耳__处____减弱,如戴耳罩)。
四、波形图上反应声音特性
在波形图上,波的振动幅度(波的高度)反映响度的强弱,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波的频率(在相同范围内波的个数)反应 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波的形状反应音色,形状不同,音 色不同。
对应训练
1、声现象的总复习课
典例2 ★
例2 [2014南京,2]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 动中,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 A( ) 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例2图
解析: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会因振动而发 出声音,由于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也会不 同,故选A 【方法点拨】做此类题之前,必须先搞清楚,声音各特性的 决定因素及相互的区别.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决定,如蚊子和 牛的叫声,前者音调高,响度小,后者音调低,响度大,故 音调不同于响度;音色决定于物体本身,不同乐器演奏同一 首曲子,能分辨出不同的乐器是什么,闻其声知其人都是靠 音色.理解时,注意把不同的声现象按特性进行对比.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波 不能 传声,声以 ,真空 传播。
形式
3.声速的大小跟 介质的种类 有关,还跟介质的 温度 有关,声 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 最快 ,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 最 最慢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 。 4.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 象,人耳要区分开回声和原声,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 声晚0.1秒以上(障碍物与发声体相距 至少17m )
B
C D E F G H I
铜
铜 铜 铜 铜 钢 尼龙 尼龙
60
60 80
0.89
1.02 0.76 0.76 1.02 1.02 1.02
80
100 80 80 100
1.02
基础概念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 振动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的物体 都在 振动 。振动停止,发音就 消失 。
频率比可听声高的声波叫 超声波 . 它具有方向性好 、 穿透能力强 等特点,可用 等.
声现象 总复习
三.声音的特性
1.音调
(1)、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 频率。 (2)、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 越低,音调越低。所以说,音调与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基础知识巩固
1、发声原理:声是由物体的 产生 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 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传声途径:声靠 传播。声音在 金属中传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 ,在液 体中比空气中传播得 。 中不能传 声。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 为 。
中考连接:
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及来源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 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 音。从环保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 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 声音,均为 噪声。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 弱的等级,分贝的符号是dB。 (2)、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 弱的声音——听觉下限。 (3)、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 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 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 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dB。
3、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 蚊子 嗡”的叫声相比较, ________叫声音 调高,_________ 水牛 叫声响度大。
4 、老黄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声从 声音的三个特性进行比较,老黄牛发 出的声音________ 响度 大,蚊子发出的声 音调 高. 音_______
初中物理总复习1(声现象)
初中物理辅导网/初中物理总复习——声现象※知识互联网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具有能量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40m/s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声音的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色——声音的品质——由发声物体决定噪声与乐音的区别噪声控制噪声声源噪声的控制阻断噪声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可听声的频率范围:20—20000Hz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超声波:超声技术次声波:次声的危害和利用京翰教育中心/※复习导航1.重要概念和公式(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声音的特征(3)噪声的控制2.基本物理方法(1)转换法,声源的振动难以观察可通过实验转换为纸屑的跳动,水花的飞溅等易观察的现象.(2)理想实验法,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实验,运用理想化处理推理出结论.(3)归纳法,通过对多个发声实验归纳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3.易错易混淆的问题(1)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而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2)声音的响度与音调的区别.(3)噪声控制的途径.(4)超声波与次声波.(5)声音响度的单位分贝与振动频率单位Hz.※考点聚焦声学在教材中所占篇幅较少,但中考试卷中必出现,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考查内容为“了解”“知道”等级,知识点分布比较广,难度以中、低挡为主,在今后中考中涉及生产、生活实际应用问题及探究实验将会逐渐增多.※例题评析【例1】(04南京)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到人耳的.【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敲响说明音叉在发声,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推理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生活经验知道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解答】振动,空气【点评】学会抓住题目中关键字句,由现象归纳出其物理原理;学会在生活中关注物理知识的运用.【例2】(04上海)图1-1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分析】用同样的力吹,一般来说空气的振幅差不多,声音的响度也差不多,同一种乐器的音色相同,因此,老师研究的是声音三要素中的音调.【解答】C 【点评】这要求对辨别声音的三要素,理解影响声音三要素的因素是什么,同时也对控制变量法进行了考查.【例3】(04南京)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图1-1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分析】这是一道对数据分析、确定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的问题,对比铝、铁、铅的密度可知,密度大的物质中声速小,对比空气和铝的密度又可知密度大的物质中声速大,而对比气体和金属,发现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的速度大.【解答】C【点评】研究物理的规律的特点时不能仅凭一次的结果得出结论,而应总结大量的事实后得出的结论.【例4】(05南京) 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分析】噪声的控制主要有三个环节,控制噪声声源、阻断噪声传播和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其中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解答】C※创新考题【例1】(05南通)俗语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开水真的不响吗?小明想对此进行研究,得到爸爸的支持.小明用圆底铁锅在煤气灶上进行烧水试验,用温度计、数字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2所示,请填写表格中的空格.分析以上信息,可知温度为_____时响度最大.现在你对“响水不开,开水不响”这句话有什么新的理解?图1-2【分析】直接通过温度计读数,可以得到水沸腾是的温度为99.0℃,分贝是声音响度的单位,分贝数最大的时刻即为声音最响时,由实验声强数据分析可知开水并非不响,只是相对于最响的时候,声音略小一些而已.【解答】99.0 95℃开水并非不响,只是相对于最响的时候,声音略小一些而已.【点评】热学和声学的综合,从常见实验的另一个角度提出问题,要求能从数据分析中寻找规律.【例2】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声速变为0.1m/s,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4个合理的场景.(02青岛)【分析】这是一道发散性试题,着重考查同学们离开常规现象的想象力,可供选择的答案很多,只要答案是合理的就是正确的.【解答】(1)百米赛跑时,发令员开枪后,数十秒后运动员才听到枪声.(2)行驶汽车的喇叭毫无作用,交通事故频频发生.(3)你在行走的同学身后叫他,他听不到.(4)演唱会上,前排的听众和后排的听众听到声音时间差将达数十秒.【点评】培养充分的、正确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 单元达标验收训练一、填空题1.敲鼓时撤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确水面,能溅起水花,且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
第2章《声现象》专题复习+音调+响度+音色辨析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训练
7.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
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
考点训练
5.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或油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
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如图所示,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哨音是 空气柱 振动产生的,上推“活塞”,音调就会变 高 或“低”)。
(选填“高”
考点训练
知识点二 超声波与次声波 6.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 20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 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 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D )
专题复习
类型二相关应用
方法技巧:音调是平常说的声音的粗细,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 是平常说的声音的大小,是耳朵的主观感受,由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 决定;音色则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可以辨别不同种类的乐器和 不同的人。
专题训练
3.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
A.蝙蝠 C.猫
B.海豚 D.大象
考点训练
7.我们把高于 20000 Hz 的声音称为超声波。正常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
是 20Hz-20000Hz 。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 400次,其振动频率为 400Hz
8.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
定向发射和接受 超声波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声音的高低称为响度,通常以分贝为单位C.声速超过340m/s的声音,称为超声波D.在校园周围植树能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发声时,鼓面并不振动B.施工现场的工人们戴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D.共鸣现象可以在真空中出现3.长沙交响乐团演奏湖南民歌《浏阳河》,献礼建党100周年。
关于其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B.钢琴、竹笛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C.敲击鼓面的节奏越快,鼓声传播得就越快D.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4.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内乘客会听到来自多方面的噪声,如发动机噪声、胎噪、风噪等等,高档汽车采取加装隔音棉、安装隔音玻璃的降噪措施,这是()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多种降噪法并举5.如图所示的是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哈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发出的声音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发出嗡嗡声的声源是“鱼洗”B.“水花四溅”说明声音具有能量C.众多“鱼洗”发出的声音能吓退敌军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众多“鱼洗”发出的声音汇集是增大了声音的振动频率A.声音在铜中传播得最慢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快D.声速大小与介质的温度、种类有关7.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A.一次敲击声B.两次敲击声C.三次敲击声D.四次敲击声8.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中考物理《声现象》专题复习
声现象一、选择题1. (2016海南)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答案】A2. (2016河源)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品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答案】B3.(2016巴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 m/sC.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答案】B4.(2016镇江)我们很空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传播速度【答案】B5.(2016枣庄)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 m/s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答案:【答案】D6. (2016厦门)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厦门岛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B.鼓浪屿禁止商家导游使用扩音器C.地铁施工时给机器加润滑油D.部分BRT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答案】D7.(2016乌鲁木齐)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同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
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A.音调变高B.音调变低C.响度变大D.响度变小【答案】C8.(2016湖北)某电视台举办了这样一套综艺节目:众多知名歌手戴着各种面具蒙着脸在舞台上演唱自己从未唱过的歌,观众只凭声音来猜测演唱的是哪一位歌手。
由于歌手故意将自己的声音进行了“包装”,观众猜测的难度较大。
节目中,观众往往容易猜出自己最熟悉的歌手,是因为观众熟悉歌手唱歌时发出的声音的()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色【答案】D9. (2016龙东)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D.真空罩中的闹钟【答案】D10. (2016东营)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B.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信息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答案】D11. (2016陕西)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
声现象总复习导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总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5、知道超声波和次生波及其应用。
6、回顾本章实验,知道研究方法,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复习重点: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复习难点: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音调及其影响因素。
一、课前预习(基础知识类)产生 1.声音的产生:声音由物体的 产生, 停止,发声也停止。
2.传播条件:声音传播需要 , 、 和 都可以传声。
不能传声。
3.传播形式:以 的形式传播传播 4.温度为15℃时,在空气中的声速: m/s 。
5.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 、 。
6.声速在介质中的大小关系:V 固 V 液 V 气(填“>”、“<”或“=”)7.人耳能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为 s ,最短距离为 m 。
回声 8.回声测距公式: 。
9.音调:指声音的 。
音调10.影响因素:与 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 。
声音特征 11.响度:指声音的 。
响度12.影响因素:与 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 ;与 有关,越远,声音 。
音色 13.音色:指声音的 。
14.影响因素:与发声体的 、 等有关。
15.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是指物体 产生的声音。
(环保角度呢?) 噪声控制 16.强弱:声音强弱的等级用 表示,符号是: 。
1)在 减弱;17.控制 (2)在 减弱;3)在 减弱。
18.声音: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
超声波:频率高于 的声波。
声波 19.超声波 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能量大应用:(1)回声定位;(2)声呐;(3)B 超;(4)工业超声探伤仪;(5)超声波清洗;(6)超声波击碎胆结石。
次声波:频率低于 的声波20.次声波 特点:声源广、传播远、危害人体健康声音的利用:声的利用主要有(1)声音可以 ;(1)声音可以 。
《声现象》总复习教案
《声现象》复习教案讲课人:喻文杰●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如何发生的.2.知道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3.知道回声测距的原理.4.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5.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6.知道声的利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复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复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立志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应用声现象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组织指导学生通过复习,构建声学知识的知识网络.●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教学用具电子课件、练习题●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本章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板书)知识要点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
3、回声:声音的反射。
回声到达人耳时间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听到回声至少离障碍物17m 。
4、怎样听到声音。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们就听到了声音。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5、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
频率: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用dB 表示声音的强度。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响度还与距离有关,同一声源处发出的声音,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声音的特色。
决定音色的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
辨别声音主要靠区分声音和音色。
6、噪声的含义: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课件
10
减小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有:
声源处减弱
;传播过程减弱; 人耳处减弱
。
(在图中指出分别说明是哪一种)。
编辑课件
11
7.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次声波
可听声
超声波
20Hz
20000Hz
1000Hz 150Hz
120000Hz 150000Hz
60Hz
65000Hz
15Hz 1Hz
50000Hz 20000Hz
物理学:无规则振动
定义
噪声
环境学:妨碍、 干扰
减弱方法
声
应用
声源处
传播过程
人耳处
编辑课件
反射
形成回声
吸收
松软多孔 (雪、吸音 棉)
1、传递信息:回声定位、声呐、B 超
2、传递能量:洗牙、洗手表、碎结
石
14
三、中考例析:
(一)、综合考查有关声音的知识
(2016.徐州)人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会感到声带 在 振动 ,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以 波 的形式传 播;那些刺耳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称为
2、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有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经 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声在源处 减弱噪声,而用空心 砖砌墙则传是播在过程 减弱噪声。
编辑课件
16
三、巩固练习
• 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 )
• (1)阅读图并回答问题
• 把频率范围在20Hz 至 20000
Hz之间的声波叫做可听声。
•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 波。
•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 波。
• (2)超声波的应用
• 利用超声波 的 穿透性好、 方向性强 等特点制
成 声呐。
编辑课件
12
B超 成像。
超声波速度 测定器 超声波 清洗 器
• A.①②③ B. ②③④
• C.①③④ D.①②④
• 3.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 声音,这里的“高”、“低”是A指声音的 (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响度
• 4.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 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C)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回声大小不同
A.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
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 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 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 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 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其 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D )
噪声。
(二)考查声音的三特征
(2016.广州)琴弦H比琴弦L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多,推
断琴弦H比琴弦发出的声音
(A)
A、音调高;B、音调低、
C、响度大;D、响度小
编辑课件
15
(三)考查声音的利用、超声波和次声波。
(2014.东营)1、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
次 超 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编辑课件
6
5、响度表示声音的 大小 ,是由声源 振动的 幅度 决定的。
编辑课件
7
• 音调表示声音 的高低 ,是由声源 振动的 频率 决定的。
编辑课件
8
• 音色与发声体的 材料和结构有关。 音色不同,声波 的 也形状不同。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音色不同,声波的 也不同。
编辑课件
9
6.令人厌烦的噪声
编辑课件
17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震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6.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 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 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
声波获得信息。
能 2、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 则它的振动频率是 350 HZ,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填“能”或 “不能”)
(四)考查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方法
1、析 的(盗2传0贼1播5所.东犯,营的只)错是“误阻掩是止耳:声盗既音铃没进”有入是阻自大止己家声的非音耳发常的朵熟_生。识_的又故没事有,阻从止物声理音学角度分
8、声的利用:既可以传递_信息_,又可
以传递_能量_
编辑课件
13
与频率有关
与振幅有关
有与 关发
声 体 本 身
频率
振动,振动肯定发声, 但人不一定听得到
传播
1、需要介质(固、液、气)真空 不能传声。
2、V固>V液>V气
3、在15C空气传播速度: 340m/S
(1)噪声和乐音的区别
乐音通常是指 有规则 振动发 出的声音;
噪声是指_无规_则_振动发出的声音。
2)噪声的级别和危害:人们 用 分贝 (符号 dB )为单位 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3)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 音不能超过_50 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不能 超过_70 dB,
为了保护听力,不能超过9_0 dB。
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
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
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
了地磁场的变化
编辑课件
18
7.如图2所示,相同的8个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向瓶内吹气,可以发 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 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D ) A.水振动,水的高度
2017年中考专题复习
声现象
编辑课件
执教: 1
本章大纲要求
编辑课件
2
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_振动产生,振_动 停止,发 声停止。
编辑课件
3
2、声音以 波 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 叫做 声 波,它具有 能量 。
编辑课件
4
3、声音的传播需
要_介质_,真_空不能 传声。
编辑课件
5
• 4、通常情况下, 声音在15摄氏度 空气中的传播速 度约为340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