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骨髓穿刺抽取术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抽取术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抽取术评分标准
引言
骨髓穿刺抽取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过程,用于诊断和治疗一系列血液疾病。

针对骨髓穿刺抽取术的医疗评分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骨髓穿刺抽取术评分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进行手术前的评估和手术过程中的指导。

评分标准
以下是骨髓穿刺抽取术的评分标准:
1. 骨髓穿刺针的选择:
- 0分:选择不当,无法完成手术
- 1分:选择适当,但存在困难
- 2分:选择适当且顺利完成
2. 麻醉技术:
- 0分:麻醉技术不当,产生严重并发症
- 1分:麻醉技术适当,但存在困难
- 2分:麻醉技术适当且顺利完成
3. 穿刺点的选择:
- 0分:选择不当,无法获取骨髓样本- 1分:选择适当,但存在困难
- 2分:选择适当且顺利完成
4. 抽取的骨髓样本质量:
- 0分:无法获取有效的骨髓样本
- 1分:获取的骨髓样本质量差
- 2分:获取的骨髓样本质量良好
5. 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
- 0分:操作不熟练,产生严重并发症- 1分:操作熟练,但存在困难
- 2分:操作熟练且顺利完成
结论
通过制定骨髓穿刺抽取术评分标准,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对手术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指导,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以上评分标准可供医务人员参考,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骨髓穿刺取样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取样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取样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取样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血液和骨髓疾病。

为了提高骨髓穿刺取样的准确性和统一性,制定了一套评分标准,用于对穿刺取样结果进行评估和分类。

评分标准如下:
1. 骨髓样本的细胞含量:
- 0分:无细胞或仅有极少数细胞;
- 1分:细胞数量较少,但可以确认含有骨髓细胞;
- 2分:细胞数量适中,能够清晰地鉴定各种细胞类型;
- 3分:细胞数量丰富,能够充分评估细胞形态和比例。

2. 细胞形态:
- 0分:细胞形态不清晰或无法确定细胞类型;
- 1分:细胞形态可辨认,但异常细胞比例较高;
- 2分:细胞形态正常,仅出现少量异常细胞;
- 3分:细胞形态正常,无或仅有极少数异常细胞。

3. 穿刺质量:
- 0分:穿刺技术失误严重,无法进行评估;
- 1分:穿刺质量较差,镜下评估困难;
- 2分:穿刺质量一般,可进行基本评估;
- 3分:穿刺质量良好,便于全面评估。

评分标准根据以上三个方面评估,总分为0-9分。

评分越高,表示骨髓穿刺取样的质量越好,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价值也越高。

注意:评分标准仅为一种参考方法,具体的评估仍需结合临床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判断。

> 注意:本文档所提供的内容仅用于参考,具体评分标准以医学专业机构的指南为准。

骨髓穿刺术考核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术考核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术考核评分标准
背景
骨髓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技能,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骨髓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医务人员在进行骨髓穿刺术时能够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标准,制定骨髓穿刺术考核评分标准是必要的。

目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骨髓穿刺术考核评分标准,用于评估医务人员的骨髓穿刺技术水平,并作为培训和考核的依据。

评分标准
本评分标准根据骨髓穿刺术的关键步骤和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包括以下方面:
1. 术前准备:
- 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和手术局部;
- 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消毒材料;
- 患者告知和取得同意。

2. 术中操作:
-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和穿刺角度;
- 采用正确的穿刺技术和手法;
- 穿刺过程中注意与患者的沟通和安慰。

3. 出血控制:
- 操作中做到减少出血和血肿的发生;- 出现异常出血时能够迅速处理。

4. 样本采集:
- 采集到足够的骨髓样本;
- 样本质量好,避免破坏和污染。

5. 术后处理:
- 对穿刺点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固定;
- 观察患者的术后情况和并发症。

评分标准根据以上方面进行细分,每个方面设置若干项指标进行评估。

每项指标根据操作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操作流畅度进行评分。

评分范围为1-5分(1分最低,5分最高),评分越高表示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越好。

结论
本文档提供的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可用于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评估和考核。

通过持续的培训和考核,医务人员能够不断提高骨髓穿刺术的操作技术,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骨髓穿刺护理考核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护理考核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护理考核评分标准1. 技术操作 (40分)
- 操作规范性:10分
- 按照操作流程准确、规范执行操作步骤
- 无操作中的失误或疏漏
- 穿刺准确性:10分
- 技术动作准确,找到骨髓穿刺点
- 无多次穿刺的情况发生
- 操作熟练度:10分
- 操作流程熟练,手法灵活,上手迅速
- 操作过程稳定,不出现明显的操作不熟练的情况
- 操作娴熟度:10分
- 采取正确的手法,操作准确无误
- 在复杂情况下,能够应对并正确处理
2. 护理知识 (30分)
- 理论知识:10分
- 对骨髓穿刺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 对穿刺操作风险、并发症的认识和防范措施的了解
- 操作要点:10分
- 对骨髓穿刺操作的关键步骤和要点掌握程度
- 对相关器械使用和消毒等操作要求的熟悉程度
- 问题解决能力:10分
- 在操作过程中,能够独立解决常见的操作问题
- 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和措施的掌握情况
3. 安全防范 (20分)
- 操作风险评估:10分
- 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判断并分析可能的操作风险- 针对操作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感染控制:10分
- 对操作环境进行消毒并且遵守操作规范
- 技术操作过程中做好手卫生及穿戴防护设备
4. 沟通与协作 (10分)
- 与患者沟通:5分
- 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 心理护理和情绪支持
- 与团队协作:5分
- 能够与团队成员协作配合,完成操作
- 有效的沟通、合作和协调能力
总分:100分
> 注:考核者应按照实际情况综合评估,评分标准仅供参考。

骨髓穿刺术考核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术考核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术考核评分标准测试题1.下列不属于骨髓穿刺适应证的是()A 血象异常B 发热原因未明C原因不明的肝、脾、淋巴结肿大D 原因不明的凝血功能障碍 E 原因不明的骨痛2.骨髓培养能帮助确诊的疾病是()A 伤寒B 斑疹伤寒C 霍乱D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 流行性出血热3.临床上首选的骨髓穿刺部位是()A髂前上棘穿刺点 B 髂后上棘穿刺点 C 胸骨穿刺点D 腰椎棘突穿刺点E 胫骨前4.下列不属于骨髓穿刺成功标志的是()A.抽取骨髓液时患者有短暂锐痛 B.骨髓液中可见淡黄色骨髓小粒C.骨髓涂片中杆状细胞核与分叶核粒细胞的比例小于血片中杆状核与分叶核粒细胞的比例D.骨髓涂片可见巨核细胞、浆细胞和网状细胞等骨髓特有的细胞E.穿刺阻力消失,穿刺针固定在骨质内5.骨髓增生程度判断是根据()A.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 B.粒系、红系 C 粒系、成熟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单核细胞E.成熟红细胞、有核红细胞6.女性,65岁。

常规体检发现脾肋下5cm;化验:WBC117×109/L,其中中幼粒细胞5%,晚幼粒细胞12%、杆状核细胞22%、分叶中性粒细胞34%、嗜酸粒细胞8%、嗜碱粒细胞5%、淋巴细胞14%,Hb135g/L,PLT560×109/L,NAP(-).为确定诊断,首选的检查是()A.腹部B超B.腹部CTC.骨髓检查D.肝功能E.免疫球蛋白定量7.The contraindication of bone marrow puncture is()A.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B.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aplastic annmiaD.hemophiliaE.lymphoma8.The depth of sterna puncture is less than()A.1cmB.1.2cmC.1.5cmD.2.0cmE.2.5cm9.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dry tap in bone marrow puncture is()A.polycythemia veraB.primary myelofibrosisC.primary thrombocythemiaD.megaloblastic anemiaE.aplastic anemia10. The volume of bone marrow liquid for myelogram isA.0.1-0.2mlB.0.2-0.3mlC.0.3-0.4mlD.0.4-0.5ml E0.5-0.6ml。

骨髓穿刺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5
体位安置不当扣5分
穿刺部位定位不清扣5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5分
消毒及
消毒由助手持持物钳将2.5%-3%碘酒棉球、75%酒精棉球分别夹入2个消毒杯内(注意持物钳应水平或向下持拿,整个过程避免污染),术者左手持镊子,夹持碘酒棉球水平交至右手的弯止血钳中,以穿刺点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消毒局部皮肤3遍,(每1圈压上一圈1/3),直径大约15cm,待干燥后再用酒精棉球脱碘3遍、脱碘范围一次比一次小,最后1次应超过碘酒的最外层。消毒时弯盘应置患者体侧,消毒后的棉球、弯止血钳置于消毒碗内由助手取走。
5、做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抽取的骨髓液不可过多,以免影响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
6、行骨髓液细菌培养时,需要在7、由于骨髓液中含有大量的幼稚细胞,极易发生凝固。因此,穿刺抽取骨髓液后应立即涂片。
8、送检骨髓液涂片时,应同时附送2~3张血涂片。
5、同时应制备血涂片2-3张一并送检。
40
手法不正确扣2分
穿刺失败扣15分
穿刺针有移位扣5分
一项不合要求扣4分
终末
质量
10分
1、协助病人卧床休息;
2、定位准确,手法正确,操作熟练,穿刺抽液成功;
3、整理用物(一次性物品的及胸水的处理);及时送检标本;
4、准确及时记录穿刺过程。
10
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
口试
15
抽麻药前不核对扣2分;推麻药前不回抽扣4分
一项不合要求扣4分
骨髓穿刺
40分
1、穿刺
操作者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针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与骨面成3OO~450角刺入(穿刺针向头侧偏斜)。当穿刺针针尖接触坚硬的骨质后,沿穿刺针的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穿刺针,并向前推进,缓缓刺入骨质(注意向下压的力量应大于旋转的力量,以防针尖在骨面上滑动)。当突然感到穿刺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明穿刺针已进入骨髓腔。如果穿刺针尚未固定,则应继续刺入少许以达到固定为止。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并处理。

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
简介
骨髓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获取骨髓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或其他诊断目的。

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诊断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介绍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报告。

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位置
- I级:穿刺点准确定位于骨髓腔或骨髓液囊内
- II级:穿刺点略有偏离骨髓腔或骨髓液囊
- III级:穿刺点明显偏离骨髓腔或骨髓液囊
穿刺触感与深度
- I级:穿刺时感到骨膜穿透,针头到达骨髓腔或骨髓液囊
- II级:穿刺时感到骨膜穿透,但针头未完全到达骨髓腔或骨髓液囊
- III级:穿刺时未感到骨膜穿透,针头未到达骨髓腔或骨髓液囊
骨髓液提取
- I级:成功获取到足够的骨髓液样本
- II级:成功获取到少量骨髓液样本
- III级:未能成功获取到骨髓液样本
操作时间
- I级:操作时间小于等于10分钟
- II级:操作时间在10-20分钟之间
- III级:操作时间大于20分钟
总结
以上是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的内容。

该标准可以帮助医务人员
对骨髓穿刺术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报告。

通过遵循标准化的评分方法,可以确保骨髓穿刺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考官签名:年月日骨髓穿刺术提问答案参考1.骨髓穿刺的适应症:答:(1)各种类型的急、慢性白血病的确诊。

(2)协助诊断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病。

(3)部分肿瘤的协助诊断,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髓转移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4)寄生虫病检查,如疟原虫、黑热病的病原体。

(5)判断血液病疗效。

(6)骨髓液的细菌培养以及骨髓移植抽髓液等。

2.骨髓穿刺的禁忌症:答:血友病者禁作骨髓穿刺,有出血倾向者,慎重操作。

3.骨髓穿刺的注意事项:答:(1)术前应作出凝血时间检查,有出血倾向患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对血友病患者禁止作骨髓穿刺。

(2)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3)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过深(胸骨外板厚仅1.35mm,髓腔7.5mm),以防穿透内侧骨板伤及心脏、大血管。

(4)抽吸液量如作为细胞形态学检查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有核细胞增生度判断。

(5)骨髓液取出后应立即涂片,否则会很快发生凝固,致涂片失败。

(6)如穿刺过程中,感到骨质坚硬,穿不进髓腔,提示可能是大理石骨病,应做骨骼X线检查,不可强行操作,以防断针。

4.判断骨髓取材良好的指标是什么?答:(1)抽吸骨髓瞬间,病人有特殊的疼痛感。

(2)抽出的骨髓液含有脂肪小粒。

(3)显微镜下可见骨髓特有的细胞,如巨核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原始及幼稚粒、红细胞。

(4)骨髓细胞分类计数中杆核细胞和分叶核细胞之比大于血片细胞分类中的杆核细胞之比。

5.骨髓穿刺部位有哪些?答:一般选择髂骨前上棘,必要时可选髂骨后上棘、脊椎棘突、胸骨柄、胫骨粗隆、腓骨头等。

6.抽不出骨髓液有哪些可能?答:(1)穿刺部位不佳,未达到髓腔。

(2)针套被皮下组织或骨块阻塞。

(3)某些疾病可能出现“干抽”如骨髓纤维化、骨髓有核细胞过度增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穿刺术考核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术考核评分标准
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中青年医师技能竞赛
腹腔穿刺术评分表பைடு நூலகம்
科室:操作者:职称:成绩:
考核项目
骨髓穿刺术(选点:髂前上棘)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术前准备(10分)
1、患者准备:进行医患沟通,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检查患者生命征。
5分
2、器械准备:骨髓穿刺包、治疗盘(消毒剂、纱布、棉签、胶布、局麻药-2%利多卡因)、5ml和20ml注射器各1个、帽子、口罩、无菌手套(两副)、载玻片l0张、推玻片l张,玻璃试管、血压计、0.1%肾上腺素等。
15分
7、拔针、取外周血、涂片:抽吸完毕,插入针芯,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轻微转动拔出穿刺针,局部按压1~2分钟后,如无出血现象再用棉签蘸碘伏(安尔碘)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加压固定。取手指或耳垂血涂片2~3张。
5分
术后处理(10分)
1、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检查生命征;
4分
2、如无异常送患者回病房,继续观察,交待其卧床休息,嘱三天内保持穿刺部位干燥;
20分
6、抽髓、涂片:用干燥无菌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1cm留少许空气。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迅速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10张,推片与玻片的角度(30-45º)和推出的片膜头、体、尾形状,较好的推片呈一楔形或舌形。
3分
3、整理物品,送检标本,做好穿刺记录。
3分
无菌原则
(10分)
操作全程的流畅准确程度、无菌观念、工作姿态等
10分
总分
100分
考官签名:
10分
4、麻醉范围及方法:检查麻药。2%利多卡因局麻,回抽无血后方可注射麻药,再逐层进针,直至骨膜,在骨膜上做“品字形”多点麻醉使其浸润充分,退针并估算进针深度。

骨髓穿刺流程及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流程及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流程及评分标准骨髓穿刺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通常用于获取骨髓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以评估血液和骨髓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骨髓穿刺的一般流程和评分标准:骨髓穿刺流程:1.患者准备:•了解患者的病史,检查过敏史和药物使用情况。

通常在穿刺前会进行相关的血液检查。

2.位置选择:•通常选择骨盆骨髓,如髂骨后上缘或胸骨下缘。

医生会在患者的皮肤上标记穿刺位置。

3.消毒和局部麻醉:•在穿刺位置上进行局部消毒,然后使用局部麻醉剂麻醉皮肤和深部组织,以减轻穿刺时的疼痛感。

4.穿刺:•医生使用特殊的穿刺针穿破皮肤和硬膜外膜,进入骨髓腔。

通常,穿刺针插入髓腔后,通过吸引装置抽取骨髓样本。

5.样本收集:•骨髓液样本被吸入注射器中。

通常,医生会抽取一到两毫升的骨髓液和一小块骨髓组织。

6.压迫和包扎:•在完成采集后,医生会在穿刺点上施加压迫,然后用绷带或创可贴包扎。

7.标本送检:•收集的骨髓样本会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胞学、生化学或免疫学检查,以评估骨髓中血细胞的数量和结构。

骨髓穿刺评分标准:骨髓穿刺的评分标准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进行,包括对骨髓液中血细胞、细胞形态、细胞比例和其他相关指标的观察和分析。

常见的评分标准包括:1.骨髓液细胞计数:•包括骨髓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

异常的计数可能指示贫血、白血病或血小板疾病等。

2.骨髓液细胞形态学:•观察骨髓液中各种细胞的形态,包括成熟和未成熟的红细胞、白细胞和巨核细胞。

异常的形态学可能提示骨髓异常或血液疾病。

3.细胞比例和分布:•观察骨髓液中不同类型细胞的比例和分布,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

例如,正常骨髓中红细胞、白细胞和巨核细胞的比例是平衡的。

4.特殊染色:•使用特殊染色方法,如骨髓铁染色、骨髓免疫组化等,以评估骨髓中的特殊细胞和结构。

5.遗传和分子学检查:•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遗传学和分子学检查,以进一步评估骨髓中的异常。

骨髓穿刺的评分标准有助于医生诊断和治疗相关的疾病,提供对患者骨髓健康状况的全面了解。

骨髓穿刺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评分标准

整个过程避免污染),术者左手持镊子,夹持碘酒棉球水
平交至右手的弯止血钳中,以穿刺点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消
毒局部皮肤3遍,(每1圈压上一圈1/3),直径大约
543210
15cm,待干燥后再用酒精棉球脱碘3遍、脱碘范围一次比
消毒及麻 (10分)

一次小,最后1次应超过碘酒的最外层。消毒时弯盘应置 患者体侧,消毒后的棉球、弯止血钳置于消毒碗内由助手 取走。
麻醉:铺无菌洞巾;术者与助手核对麻药无误;用5ml注射器
抽取2%利多卡因3ml;左手拇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
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皮肤、皮下和骨膜麻醉。注意先水平进 针、打一直径约0.5cm的皮丘,再垂直骨面一直麻醉到坚硬的
5
4
3
2
1
0
骨膜,并应上、下、左、右多点麻醉,以充分麻醉减少穿刺
时患者的疼痛;纱布覆盖穿刺点右手拇指稍用力按压以充分 穿刺:操作者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
5
4
3
2
1
0
髂后上棘穿刺点: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病人 取侧卧位。
5
4
3
2
1
0
胸骨穿刺点:胸骨柄、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部位
体位及穿刺部 位(20分)
。此处胸骨较薄,且其后有大血管和心房,穿刺时务必小 心,以防穿透胸骨而发生意外。但由于胸骨的骨髓液丰 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要进行胸骨穿刺。病人
姓名:
内容
操作要求
医生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帽子。
成绩:
得分 3210
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穿刺的目的、必要性,签字同意后实 施;
43210
查“凝血四项”,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输血浆或相应 医生、患者准 凝血因子纠正后再实施;

骨髓穿刺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5
抽麻药前不核对扣2分;推麻药前不回抽扣4分
一项不合要求扣4分
骨髓穿刺
40分
1、穿刺
操作者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针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与骨面成3OO~450角刺入(穿刺针向头侧偏斜)。当穿刺针针尖接触坚硬的骨质后,沿穿刺针的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穿刺针,并向前推进,缓缓刺入骨质(注意向下压的力量应大于旋转的力量,以防针尖在骨面上滑动)。当突然感到穿刺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明穿刺针已进入骨髓腔。如果穿刺针尚未固定,则应继续刺入少许以达到固定为止。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并处理。
10分
1、骨髓穿刺前应检查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有出血倾向者行骨髓穿刺术时应特别注意,血友病病人禁止骨髓穿刺检查。
2、骨髓穿刺针和注射器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3、穿刺针针头进入骨质后要避免过大摆动,以免折断穿刺针。胸骨穿刺时不可用力过猛、穿刺过深,以防穿透内侧骨板而发生意外。
4、穿刺过程中如果感到骨质坚硬、难以进入骨髓腔时,不可强行进针,以免断针。应考虑为大理石骨病的可能,及时行骨骼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5、同时应制备血涂片2-3张一并送检。
40
手法不正确扣2分
穿刺失败扣15分
穿刺针有移位扣5分
一项不合要求扣4分
终末
质量
10分
1、协助病人卧床休息;
2、定位准确,手法正确,操作熟练,穿刺抽液成功;
3、整理用物(一次性物品的及胸水的处理);及时送检标本;
4、准确及时记录穿刺过程。
10
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
口试
4
缺一项扣1分
体位及 穿刺部位15分
(计时开始)
①髂前上棘穿刺点:髂前上棘后1~2cm处,该处骨面平坦,易于固定,操作方便,危险性极小。病人取仰卧位。②髂后上棘穿刺点: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病人取侧卧位。③胸骨穿刺点:胸骨柄、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部位。此处胸骨较薄,且其后有大血管和心房,穿刺时务必小心,以防穿透胸骨而发生意外。但由于胸骨的骨髓液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要进行胸骨穿刺。病人取仰卧位。④腰椎棘突穿刺点:腰椎棘突突出的部位。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5、2岁以下小儿选胫骨粗隆前下方。(临床上以髂前上棘、髂后上棘为最常用,尤其髂后上棘骨质薄、骨髓腔大、量多,难于稀释)。

住院医师临床基本技能操作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

住院医师临床基本技能操作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
4.铺消毒洞巾,以0.5%利多卡因自穿刺点局部作浸润麻醉,经皮内、皮下,直达骨膜:拔出针头后,用手按摩注射处至麻醉药物扩散为止.
2.5分
2.5分
5分
5分
穿刺操作正确
(60分)
1.检查骨髓穿刺针与20ml注射器是否完好配合,有无漏气,根据穿刺部位固定骨髓穿刺针的深度,如髂前上棘穿刺,将针尖长度用固定器调节固定在1.5cm处.
住院医师临床基本技能操作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
姓名培训专业:评分:
项目
操作要点
分值
打分
穿刺点选择正确
(5分)
模拟人取仰卧位,取髂前上棘后1-2cm骨面较平处穿刺
5分
消毒、局麻操作正确
(15分)
1.戴口罩帽子
2.常规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10cm)
3.戴无菌手套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
3.骨髓穿刺术的禁忌证.
4.…..
20分
考核老师签名日期
4.拔出注射器,将骨髓液注于清洁载玻片上,迅速推片。
5.术毕将针芯插入穿刺针中,左手持无菌纱布置于针眼附近,右手持穿刺针,左右旋转向外拨出穿刺针,局部消毒后,用无菌纱布盖住穿刺点,按压1-2min后用胶布固定。
5分
20分
15分
10分
10分
提问
(20分)
如: 1.骨髓穿刺部位有哪些.
2.骨髓穿刺针,针尖刺入皮肤达骨面,然后垂直用力左右旋转钻入骨质,当突然感觉阻力降低,穿刺针己能固定于骨内时表示穿刺针已进入骨髓腔。
3.拔除穿刺针针芯,针芯尖部抹在手套上,可见闪光的
油珠和少量血迹,将穿刺针连接20ml注射器,适当用力抽吸骨髓液约0.1-0.2ml。

骨髓穿刺评分表精选全文完整版

骨髓穿刺评分表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骨髓穿刺评分表
项目
分值
内容及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口述即可)
5
2.了解、熟悉患者病情、生命体征。操作者打开血压计即可看到:“患者血压已测,为120/70mmHg,无需再测!”注:操作者必须打开血压表,否则扣5分。
5
3.检查所需物品:骨髓穿刺包、无菌手套、5ml、10ml、20ml注射器、治疗盘、弯盘、2%利多卡因、0.5%碘伏、棉签、胶带、血压计、玻片。注:缺少一项扣0.5分,直至5分扣完。
5
操作过程
85
1.摆体位:选择髂前上棘及胸骨穿刺时,取病人仰卧位;
选择髂后上棘穿刺时,取病人侧卧位;
选择腰椎棘突穿刺时,取病人坐位或侧卧位。
注:若未到位,则扣5分。
10
2.选择适宜穿刺点:①髂前上棘穿刺点:髂前上棘后1~2cm处,该处骨面平坦,易于固定操作,危险性极小。②髂后上棘穿刺点: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③胸骨穿刺点:胸骨柄、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部位。此处胸骨较薄,且其后有大血管和心房,穿刺时务必小心,以防穿透胸骨而发生意外。但由于胸骨的骨髓液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要进行胸骨穿刺。④腰椎棘突穿刺点:腰椎棘突突出的部位。选择穿刺点后用棉签蘸墨水或龙胆紫标记。
注:1次成功30分,2次成功10分,3次以上0分。
30
8. 涂片:将骨髓液滴在载玻片上,立即作有核细胞计数和制备骨髓液涂片数张。
5
9.骨髓液抽取完毕,回套插入针芯,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穿刺处,右手将穿刺针拔出并将无菌纱布敷于针孔上,按压1~2min后,消毒穿刺部位,胶布固定无菌纱布。
5
总分
100
100
5
5.打开穿刺包并铺巾:检查包内物品是否完善,铺无菌洞巾。注:不检查物品扣1分,铺无菌洞巾不注意无菌原则扣4分。

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

选择恰当定位 准确
5
5
31
2肋间隙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
刺失败时,可作胸骨穿刺,但此处骨质较硬,其
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
(4)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
2.体位:采用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病人取仰 卧位;髂后上棘穿刺时,病人取侧卧位;腰椎棘 符合要求
操作中 突穿刺时,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
固定长度;穿 刺角度;进入 骨髓腔的标 志;胸骨穿刺 不可用力过猛
10
10
8
6
进,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
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项检查,明确有无禁忌证。
、凝血时间
5
5
31
3.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方法、配合要点、注意 解释到位
事项、取得合作
交流自然
5 531
个人准备:戴帽子口罩,六部洗手法洗手
符合要求
5 531
操作前
器材准备:穿刺包(包括:弯盘1个、12号和16 号穿刺针1个、无菌玻璃试管1个、无菌纱布2 块):5ml和10ml注射器各1个、无菌手套1副、 载玻片15张、胶布、2%利多卡因5ml
任县人民医院考核标准
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一)操作要点与评价标准:
工作年限:
项目步骤
技术要点
仪表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职称:
等分:
评价要点 符合要求
分值 5
评分等级 I II III 531
1.评估病情,明确骨髓穿刺目的。
评估准确
5 531
评估
2.观察患者一般情况,进行血小板技术和凝血四 术前应检查出
5 531

骨髓穿刺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护理操作评分标准1. 引言本评分标准旨在评估医护人员执行骨髓穿刺操作的技术和操作规范。

通过对操作过程的严格评估,可以提高骨髓穿刺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减少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

2. 评分指标为了评估骨髓穿刺操作的质量,以下指标将被考虑:2.1 感染控制- 是否使用无菌操作技术?- 是否正确佩戴手套、口罩和防护服?- 是否进行适当的皮肤消毒?- 是否正确处理针头和采样设备?2.2 操作技术- 是否正确选择穿刺部位?- 是否使用正确的穿刺技术和角度?- 是否准确判断穿刺深度?- 是否稳定并控制好采样位置?- 是否能够迅速、准确地完成抽取所需骨髓样本?2.3 患者安全和舒适- 是否提供足够的患者解释和充分的知情同意?- 是否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疼痛和不适?- 是否保持适当的术后处理和观察?3. 评分等级根据评估结果,将骨髓穿刺操作评分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优秀:操作规范,技术熟练,无并发症。

- 良好:操作符合要求,技术熟练,无严重并发症。

- 合格:操作规范,但有轻微问题或并发症。

- 不合格:操作存在严重问题或严重并发症。

4. 应用与建议评分标准可应用于医学教育、临床实践和评估中。

建议医护人员在进行骨髓穿刺操作前,详细了解评分标准,并根据标准自行评估和提升自身的操作技术。

此外,建议医疗机构对骨髓穿刺操作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质量。

5. 总结骨髓穿刺护理操作评分标准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导和评估依据,以提高骨髓穿刺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严格遵守评分标准,医护人员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骨髓穿刺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5、做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抽取的骨髓液不 可过多,以免影响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细胞计数 和分类结果。
6、行骨髓液细菌培养时, 需要在骨髓液涂片后, 再抽取1〜2ml骨髓液用于培养。
7、由于骨髓液中含有大量的幼稚细胞,极易发 生凝固。因此,穿刺抽取骨髓液后应立即涂片。
8、 送检骨髓液涂片时,应同时附送2〜3张血 涂片。
4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用物准备:
骨髓穿刺包(弯盘1个、18号、16号或12号骨髓 穿刺针1个、消毒碗1个、镊子1把、止血弯钳1把、消毒杯2个、纱布2块、干棉球数个、无菌洞 巾)、无菌手套(2个)、5ml注射器2个及20ml注 射器1个、2%利多卡因一支、载玻片10张、推片1个、持物钳、砂轮、碘酒酒精棉球。
15
抽麻药前不核对扣2分;
推麻药前不回抽扣4分
一项不合要求扣4分
骨髓穿

40分
1、穿刺
操作者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 髓穿刺针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与骨 面成30°〜450角刺入(穿刺针向头侧偏斜)。当穿刺 针针尖接触坚硬的骨质后,沿穿刺针的针体长轴左 右旋转穿刺针,并向前推进,缓缓刺入骨质(注意 向下压的力量应大于旋转的力量,以防针尖在骨面 上滑动)。当突然感到穿刺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 定在骨内时,表明穿刺针已进入骨髓腔。如果穿刺 针尚未固定,则应继续刺入少许以达到固定为止。 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并处理。
4
缺一项扣1分
体位及 穿刺部 位15分
(计时开始)
①髂前上棘穿刺点:髂前上棘后1〜2 cm处,该处骨
面平坦,易于固定,操作方便,危险性极小。病人 取仰卧位。②髂后上棘穿刺点:骶椎两侧、臀部上 方突出的部位。病人取侧卧位。③胸骨穿刺点:胸 骨柄、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部位。此处胸 骨较薄,且其后有大血管和心房,穿刺时务必小心, 以防穿透胸骨而发生意外。但由于胸骨的骨髓液丰 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要进行胸骨穿刺。 病人取仰卧位。④腰椎棘突穿刺点:腰椎棘突突出 的部位。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5、2岁以下小儿选

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
介绍
骨髓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采集骨髓样本进行检测、诊断和治疗。

为了确保骨髓穿刺术的安全和准确性,评分标准
应该被制定并严格执行。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以便医务人员参考和应用。

评分标准
技术操作(40分)
- 赛司通刺入点选取准确与否(10分)
- 术者操作的准确性(10分)
- 赛司通的插入深度掌握与否(10分)
- 骨髓样本采集的成功率(10分)
穿刺部位处理(20分)
- 穿刺部位消毒是否到位(5分)
- 穿刺针的摆放和创口处理是否得当(5分)
- 穿刺后包扎处理是否恰当(10分)
术后注意事项(30分)
- 观察患者近期有无感染症状(10分)
- 对患者进行血常规、生化等方面检测(10分)
-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10分)
术后随访(10分)
- 对术后患者进行电话或面对面随访(10分)
总分
根据以上各项评分标准,总分为100分,评分结果可用于指导术者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改进。

结论
骨髓穿刺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操作,评分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手术的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档提供了一套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评估和改进骨髓穿刺术的技术操作、穿刺部位处理、术后注意事项和术后随访。

希望本文档能为相关医务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促进骨髓穿刺术的质量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完成穿刺
(10分)
送患者返回病房,交代术后注意事项
10
口述
总分
100
备注:用模型考试时,学生应把模型视为真实病人,检查过程态度、语言、动作关爱病人、能够指导病人配合达到有效检查、否则根据程度扣分。最多可在总分扣5分。
考核人签名:
5
口述
选择穿刺部位
(10分)
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后1-2cm;
髂后上棘穿刺点:位于腰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处;
胸骨穿刺点: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位置;
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
10
口述
穿刺
(60分)
常规消毒
5
戴无菌手套5铺消源自洞巾5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5
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在适当长度
5
左手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骨面缓慢刺入并左右旋转,穿刺针的抵抗感突然消失且穿刺针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拔出针芯接干燥注射器,抽取骨髓0.1-0.2ml
20
将抽取的骨髓滴于数张玻片上并推片
5
操作结束拔出穿刺针,盖无菌纱布。手指压迫穿刺点片刻,用胶布固定
5
叮嘱助手取外周血推片数张一并送检
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日期:
评分标准(细则要求)
满分
实际得分
备注
术前准备
(15分)
a了解病史(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5
准备穿刺包、手套、消毒物品、麻醉药品、玻片等
b操作材料准备;
5
c向患者说明穿刺的必要性,签手术同意书
5
选择穿刺体位(5分)
髂前上棘及胸骨穿刺时,患者取仰卧位
髂后上棘腰椎穿刺时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