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用户行为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网民行为意识调查报告

中国网民行为意识调查报告
研究网民行为意识有助于深入了解 网络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了解中国网民基本情况、上网行为习惯、网络信息接受与传播、网络社交与互动等方面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内容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研究限制与不足
样本选取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完全代表全国所有网民 问卷调查中部分问题设置可能存在主观偏差 研究结果可能受到时代背景和网络环境变化的影响
阅读习惯普遍
中国网民普遍具有网络文学阅读习惯,经常通过在线阅读平台阅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
题材广泛
中国网民对于网络文学的题材广泛,包括青春校园、历史传奇、科幻奇幻、言情婚姻等。
阅读时间不定
中国网民阅读网络文学的时间比较灵活,不受特定时间段限制。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网民最常浏览的社交媒体内容是好友动态和文章资讯。
03
中国网民信息意识与行为
信息获取与利用
搜索引擎
01
搜索引擎是中国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大部分网民在遇到
问题时会使用搜索引擎来寻找答案。
社交媒体
02
社交媒体也是中国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社交媒体,
网民可以了解好友动态、社会新闻以及各种热点事件。
06
中国网民文化娱乐意识与行为
网络游戏参与度
网游参与度高
中国网民对于网络游戏的参与度较高,尤其是对于大型 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和移动游戏的兴 趣浓厚。
网游类型多样化
中国网民对于不同类型的网络游戏有着不同的偏好,如 策略类、角色扮演类、休闲益智类等。
参与方式多样化
中国网民不仅在电脑上玩网络游戏,还经常使用手机、 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游戏。

中国网络环境及网友上网行为分析报告

中国网络环境及网友上网行为分析报告

(三)交流沟通-社交网站
➢至2010年6月,我国使用社交网站的网民规模达到2.1亿,使用率为50.1%。 ➢使用电脑和手机两类终端的重合用户达到39.1%。由于手机上网的随时性和随 身行,使用手机上社交网站的用户有9827万,占社交网站用户总数的46.7%。
(四)网络娱乐-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用户规模继续增长,达到2.96亿,新增3156万,较2009年末增长 11.9%。
(六)网民学历结构
➢网民学历结构呈低端化变动趋势。 ➢至2010年6月,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分别占到整体网民的27.5%和9.2%, 增速超过整体网民。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占比继续降低,下降至23.3%。
(七)网民职业结构
➢中学生、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农林牧渔劳动者等群体占比上升较快,无业/下岗 /失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产业服务业工人等职业占比在下降。 ➢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仍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
(一)性別结构
➢ 手机上网用户男性多于女性 ➢艾瑞数据显示男女手机网民比例为80%:20%,与 57%:43% 的比例出入较大。个 人以为资料更为符合实情
(二)年龄结构
➢ 手机上网用户年龄往低龄化发展 ➢艾瑞数据显示手机网民往低龄化发展,与这里往高龄化发展的论调相悖,个人主观 以为,艾瑞观点更为符合实情
中国网络环境及网友上网行为报告
1
中国网络环境介绍
2
中国网民上网行为分析
3
手机上网情况介绍
中国网络环境分析
(一)总体网民规模
➢至2010年6月,总体网民规模达到4.2亿 ➢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
(二)宽带网民规模
➢ 至2010年6月,在使用有线(固网)接入互联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达到 98.1%,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万 ➢ 宽带普及率达到98.1%

关于中国网络消费者特征的报告

关于中国网络消费者特征的报告

关于中国网络消费者特征的报告中国网络消费者特点1、中国网络消费者群体:年轻人。

2、消费者群体特征:(1)很注重自我(2)头脑冷静,擅长理性分析(3)对新鲜事物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4)充裕的上网时间3、年龄:25-34岁为主要消费人群15-24岁为潜在消费人群4、行业:主要集中在商业贸易、金融保险房地产业、计算机IT、科研教育等行业5、家庭月收入:3000-10000元以上为主要消费人群,1000-1500元为潜在消费人群消费者需求的特点:1、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在近代,由于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方式的发展,使消费者的个性被淹没于大量低成本、单一化的产品洪流之中。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计算机网络交织的世界,消费品市场变得越来越丰富,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的范围全球化、产品的设计多样化,消费者开始制定自己的消费准则,整个市场营销又回到了个性化的基础之上。

没有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一样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一个细小的消费市场,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

2、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个性消费使网络消费需求呈现出差异性;对于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因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即便在同一需求层次上,他们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因为网络消费者来自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国别、民族、信仰和生活习惯,因而会产生明显的需求差异性。

所以,从事网络营销的厂商,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从产品的构思、设计、制造,到产品的包装、运输、销售,认真思考这些差异性,并针对不同消费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3、消费的主动性增强在社会化分工日益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消费者对消费的风险感随着选择的增多而上升。

在许多大额或高档的消费中,消费者往往会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或许这种分析、比较不是很充分和合理,但消费者能从中得到心理的平衡以减轻风险感或减少购买后产生的后悔感,增加对产品的信任程度和心理上的满足感。

艾媒报告:2016年中国网民“双11”消费行为研究报告

艾媒报告:2016年中国网民“双11”消费行为研究报告

艾媒报告:2016年中国网民“双11”消费行为研究报告2016年中国网民“双11”消费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止至11月11日24:00,中国“双11”全网销售额为1695.4亿元,00:00-02:00间全网销售额增速最大,其次是18:00-19:00间。

淘宝天猫以71.2%销售额占比居所有电商平台之首,京东与苏宁易购分别以19.6%、2.5%销售额占比排在第二、三位。

2016年“双11”全网消费额1695.4亿元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止至11月11日24:00,中国“双11”全网销售额为1695.4亿元,00:00-02:00间全网销售额增速最大,其次是18:00-19:00间。

淘宝天猫以71.2%销售额占比居所有电商平台之首,京东与苏宁易购分别以19.6%、2.5%销售额占比排在第二、三位。

2016年阿里“双11”销售额增幅回落据阿里巴巴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双11”淘宝天猫交易额为1207亿元,较2015年增长32.35%。

随着移动电商平台的完善和用户购买能力的增强,“双11”期间平台交易额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销售额增幅有所下降。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各大电商平台为抢先争夺用户市场,打响“双11”购物节大战,提前联合部分品牌商家将商品优惠券投放到市场中,拉长优惠购买期限,用户不必等到“双11”就能购买到优惠商品,另外,网民购物逐渐趋于理性也是导致“双11”当天淘宝天猫销售额增幅不高原因之一。

电商平台数据缺乏第三方机构监测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对于历年电商平台公布的“双11”销售额数据,仅有46.9%网民认可该数据真实性,35.8%网民则对其持怀疑态度,另有17.3%网民不发表意见。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虽然各大电商平台在“双11”当天销售额有所增长,但因销售数额相对较大,且行业内刷单现象已成为明规则,整个电商行业缺乏可靠的第三方监测机构对其“双11”销售额进行监测,仅凭各大电商平台自家公布数据,令人难以信服,一片繁荣背后难免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嗨”现象。

90后网络行为习惯分析报告

90后网络行为习惯分析报告

90后网络行为习惯分析报告据了解:中国18岁以下的网民达16.6%,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为35.1%。

而这一批人,就是我们所谓的“90后”,随着时间的推移,90后将逐渐成为了中国网络的重要用户群体。

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团队,针对90后这一群体的网络行为习惯进行了调研分析,在结合公开的二手数据后,对90后的网络社交、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90后上网途径及设备(速途研究院制图)从90后上网的网络途径图表中可以看到,有线宽带仍占据第一位,比例为52%,其次的是无线的WIFI,3G网络和2G网络也占据了一定比例份额。

从上网设备来看,电脑(台式和笔记本)是90后上网的主要设备,有84.5%的人用电脑上网,也有75.3%的人通过手机上网,另外还有12.2%的人使用Pad等移动设备上网。

.90后的社交行为(速途研究院制图)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团队调查发现,97.6%的90后有QQ,并时常登录,80.2%的90后在人人网注册过,其中大多数上网的时候会登录。

76%的90后玩微博。

在玩微博的频率方面,一天1-2次的频率的比例最大,39%的90后以这样的频次玩微博,一天3次以上和一周2-3次的分别为16%、15%。

另外还有6%的人处于不确定状态。

90后网络游戏的频率(速途研究院制图)从90后玩网络游戏的频率图表中可以看到,一周2-3次的人数最多,占了27%,其次是半月一次,比例为20%。

还有14%的90后在天天玩网络游戏。

总的来看,90后玩网络游戏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

90后网购行为分析(速途研究院制图)从网购产品的类别来看,服装鞋帽类是目前90后网购产品中最大的类别,67%的90后都网购过服装或鞋帽,90后网购的另一大类是书籍,90后大多数还是在校学生,因而书籍类产品也是90后购买的大品类,比例为38%。

但是书籍类的购买比例却远远低于服装类。

其次分别为电子产品31%、生活用品24%、虚拟产品(游戏点卡、手机充值等)21%、化妆品18%、食品13%。

中国网民上网行为综合分析[教学]幻灯片PPT

中国网民上网行为综合分析[教学]幻灯片PPT

數據來源:艾瑞諮詢- 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
LOGO
在线视频-增长稳定、竞争剧烈
6月在线视频网站覆盖人数逾3亿,网民到达率83.7%,较3月增长6.6%。 TOP5在线视频网站覆盖人数相对差异不显著,行业竞争剧烈。
优酷及土豆Q2的市场份额环比均上升0.5个百分点,较Q1环比增长率也 都在65%左右,两家网站在在线视频领域内的优势突出。
數據來源:艾瑞諮詢- 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
LOGO
交友社区-双寡头局面不断稳固
6月交友社区网站月度覆盖人数1.8亿人,网民到达率51.1%,较3月下降 7.3%;人人网、开心网等主要的社区交友网站覆盖人数均呈下降趋势。
就有效浏览时间而言,人人网和开心网有效浏览时间较Q1分别增长 40.4%和23.7%,所占份额均达40%以上,双寡头局面不断稳固。
LOGO
渴望认可的奋斗者17.7%數據來源Fra bibliotek艾瑞諮詢-2021
LOGO
安逸生活的居家者18.8%
數據來源:艾瑞諮詢-2021
LOGO
享受现在的平凡者14.8%
數據來源:艾瑞諮詢-2021
LOGO
不追流行的保守者15.6%
數據來源:艾瑞諮詢-2021
LOGO
较少社交的低调者12.9%
數據來源:艾瑞諮詢-2021
LOGO
中國上網觀察報告
Index
1
中國網民族群細分及特徵
2
中國網民單日上網行為分析
3
行业门户及网络软件使用情况分析
LOGO
LOGO
中國網民族群細分及特徵
7类族群特徵細分
數據來源:艾瑞諮詢-2021
LOGO
活泼的少数派6.7%

《2012年中国手机网民上网行为研究报告》

《2012年中国手机网民上网行为研究报告》

(讯)根据CNNIC《第30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88亿,在整体网民中占比为72.2%,首次超越台式电脑网民数,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

移动互联网庞大用户市场吸引着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入,带来网民手机网络行为和手机消费行为的改变。

因此,2012年11月15日CNNIC发布《2012年中国手机网民上网行为研究报告》,对手机网民上网行为进行调查。

网民对手机上网依赖度高,呈现碎片化和固定化双重特征随着智能手机性能的提升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网民开始使用手机上网,并产生较强依赖性。

据调查,72.2%手机网民每天至少手机上网一次,其中近六成手机网民每天手机上网多次。

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手机的便捷性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碎片化时间上网,增加手机使用频率;另一方面,手机应用软件丰富性,如二维码、地图、购物等,极大便利了手机网民生活,促使更多用户使用手机网络服务。

随着各类手机应用服务的使用,手机上网在网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呈现出碎片化和固定化双重特征。

据调查,40%以上的网民在搭车、排队等时间使用手机上网,碎片化特征明显。

调查还显示,手机网民在睡觉前、在咖啡厅和工作学习时也使用手机上网,说明手机上网开始占据网民常态化时间,成为手机网民固定化的一种生活方式。

尤其睡前上网,说明手机上网开始挤占电脑上网时间,并取代传统媒体睡前阅读,成为固定化的生活习惯。

平均每月包月流量有所上升,多元化上网需求尚待满足,Wi-Fi促进网络应用发展2012年,中国手机网民对无线网络流量需求有所所提升,但多元化上网需求尚待满足。

据调查,90%以上手机网民采用包月流量形式,平均每月包月流量为125.3M,其中,以30-100M最多,占比39.6%,仅能进行QQ、微博、网页等基本网络操作,对于多图片、视频等耗流量较大的应用需求满足能力尚待提高。

2012年,2G等传统手机上网方式依然占主导,但Wi-Fi使用规模有较大提升,从2011年7.6%的使用率增长至28.6%,并成为近一半使用Wi-Fi上网的手机网民的主要上网方式。

中国网民上网态度及需求分析

中国网民上网态度及需求分析

中国网民上网态度及需求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中国的网民数量不断增加,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娱乐的主要方式。

中国网民的上网态度和需求也因此日益多样化。

本文将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在个人层面,中国网民上网态度和需求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对于年轻人来说,上网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更多地利用互联网寻找信息、学习知识和娱乐。

此外,很多人也将互联网作为工作的工具,进行社交、销售和创业等活动。

而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上网则更多用于与子女联系、获取养生健康知识等。

此外,上网也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查找旅游信息、在线购物等。

因此,中国网民在上网时需求的多样性不断扩大。

另一方面,在社会层面,中国网民的上网态度和需求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首先,网络普及为人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渠道,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一手的新闻、科技、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信息。

其次,中国网民更加重视网络社交,他们在网上与朋友互动、分享生活,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社交圈。

此外,中国网民对于娱乐需求也非常高,网络电影、网剧、综艺节目等成为了大家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同时,由于生活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寻找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帮助。

总之,中国网民通过上网满足了获取信息、社交交流、娱乐放松等方面的需求。

然而,中国网民上网态度和需求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信息的爆炸增长,很多人对信息质量缺乏判断力,盲目相信网络上的信息,并且传输不确定的信息也会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网络的匿名性使得一些人滥用网络,进行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

此外,一些人上网时间过长,对现实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甚至成为“低头族”。

最后,网络依赖带来了一些心理问题,例如上网成瘾等。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以解决。

首先,加强网络教育和普及信息素养,提高人们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以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

其次,加强网络监管和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建立健全的网络管理制度,确保网络空间的安全与健康。

中国社交网络(SNS)用户心理行为研究

中国社交网络(SNS)用户心理行为研究

目录摘要 (2)1 绪论 (2)1.1研究背景 (2)1.2研究思路及方法 (3)1.3研究目的及意义 (3)2 中国社交网络(SNS) (3)2.1中国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 (3)2.2以人人网为例看中国社交网络的商业模式发展 (4)3 传播心理学 (5)3.1传播心理学的存在意义 (5)3.2传播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5)3.3传播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6)4 传播心理学与社交网络的存在 (6)4.1社交网络的传播影响 (6)4.2社交网络的发展与人际传播 (7)4.3社交网络用户接受的影响因素分析 (7)4.4社交网络的开发与用户心理体验 (7)5 结论与展望 (8)5.1结论与分析 (8)5.2对SNS的建议 (8)参考文献 (9)中国社交网络(SNS)用户心理行为研究摘要: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运营商为用户建立的社交网络(SNS)服务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在美国哈佛大学Facebook交友网站在世界大学生中扩展以来,中国也开始大量涌现了如人人网、开心网、赛我网等多家社交网络平台。

基于我国网络的发展现状,本文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探究分析了我国用户接受的影响因素及心理行为特征,进而提出结论与建议,使得社交网络(SNS)能够为社会提供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社交网络(SNS);传媒心理学;人际传播;用户体验1 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国际科学技术地日益发展和不断创新,打破传统大众媒体新闻信息传播主导的互联网,也已经从Web1.0时代向信息更加集中、传播更加广泛、服务更加周全的网络Web2.0时代迈进,使得先前网络分散的用户身份也渐渐转变为信息的编辑者、发布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进而形成一个由网络运营商提供的、不明确区分“传播者”和“受众”身份的信息交流平台。

随着社会需要,大量新兴网络如Blog、SNS、WIKI等社交平台开始大量涌现在互联网用户的眼前,交互性强、信息量大、信息编辑、发布者、传播者与接受者界限不明确、“去中心化”等新时代特征在他们身上都有较明显的体现,但是其中涉及范围最广、用户数量最多的就是SNS社交网络了。

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

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

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互联网。

在此之后,网络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与此同时,网络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侵犯用户隐私、网络暴力等,这些问题影响了中国网民的权益。

本报告旨在调查中国网民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维护网民的合法权益。

一、背景中国是全球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有8.54亿互联网用户。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给中国网民的权益保护带来了困扰。

二、问题分析1.隐私泄露在互联网上,个人信息保护是一项重要的议题。

目前,许多网站和应用程序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搜集、使用和传播个人信息。

这种行为给用户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也是侵犯用户权益的表现。

2.网络侵权在互联网上,侵权行为也屡有发生。

包括侵犯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

这不仅损害了权益拥有者的利益,也违背了网络文化的基本原则。

3.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指在互联网上使用辱骂、谩骂、威胁等言语或行为对他人进行攻击的行为。

这种行为会给受害人造成心理伤害,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自杀。

三、保护措施1.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政府应立法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要求网站和应用程序必须经过用户同意才能搜集、使用和传播个人信息。

同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力度,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2.强化网络侵权追责加大对网络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起诉机制,便利权利拥有者维权。

同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对侵权行为的监管与管理,以保护权益拥有者的利益。

3.打击网络暴力行为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监督和管理,设立举报和投诉渠道,并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以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

同时,加强网络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从源头上预防网络暴力的发生。

四、结论中国作为互联网用户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应该重视保护网民的权益。

面对互联网中存在的个人信息泄露、网络侵权和网络暴力等问题,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和管理,为网民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用户行为调研报告(共6篇)

用户行为调研报告(共6篇)

用户行为调研报告(共6篇)第1篇:用户行为与市场调研报告用户行为研究与市场调研报告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一直在影响着人类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设计理念也一直随着时代、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而演变:从18世纪的装饰主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功能主义,到后来的“功能决定形式”,直到当今的多种思潮与风格的并存。

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产品都致力于满足人类物质与精神的需要,同时协调和改善人、机和环境的关系。

用户研究是近年来在欧美设计界兴起的一股新思潮,它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为指导,从产品用户的角度出发,体现了对产品、用户、以及整个交互系统的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整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产品,用户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功能的叠加,还要求它们使用舒适、交互便捷、造型美观等。

用户行为研究,作为用户研究的行为方面的细化,与用户研究具有相同的思路和目的,即从用户行为的角度出发,分析用户偏好、操作、习惯等,得出有价值的用户行为数据,从而进一步了解用户需求。

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和学术界设计态度的转变、以及用户行为分析新方法的出现,使将用户行为分析应用于产品设计成为必然的趋势。

研究用户行为的目的在于以理论指导实践,形成更全面更科学的方法进行设计,为用户提供更多关怀,使产品更加具有生命力和亲和力。

把用户行为分析理论应用并指导于设计实践,才是用户行为分析的价值所在。

用户行为的研究与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以及一切与行为有关的学科密切相关。

用户行为分析研究用户行为的规律性,借以控制和预测交互过程中的用户行为,以此指导设计活动,从而实现产品更好的为用户服务的目的只有对用户行为进行关注和研究,产品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为用户而设计的,也才能真正变为以人为本的“有用的、好用的和希望拥有的”设计。

在用户与产品构成的“人-机”环境中,对“人-机”双方有不同的要求。

一个良好的产品应当具有可学习性、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而用户必须能够理解产品的状态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网民现状总结分析报告

网民现状总结分析报告

网民现状总结分析报告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遍使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互联网的使用者,即网民。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网民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了解网民在使用互联网时的行为和态度。

网民数量和渗透率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球网民数量已超过50亿人,互联网渗透率达到67%。

其中,亚洲地区的网民数量最多,约占全球网民总数的50%。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网民市场,拥有超过9亿网民,互联网渗透率超过70%。

网民特征分析年龄分布网民年龄分布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年轻人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群体,占比超过70%。

他们对新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更加感兴趣,更加愿意接受新事物。

与此同时,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老年网民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

性别比例在性别比例方面,男性与女性的比例大致相当,略微偏向男性。

但是,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如科技、游戏等,男性网民占比更高。

教育程度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与受教育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受过高等教育的网民更有可能拥有互联网,更加熟练地使用网络服务。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低教育程度的网民也在逐渐增加。

地理分布互联网已深入到乡村和偏远地区。

在城市方面,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网民规模较大,网络应用更加丰富多样。

在农村方面,农村网络普及率较低,但仍有大量农村居民成为网民。

网民行为分析上网目的网民上网目的各有所好。

根据调查,70%的网民上网是为了获取信息、学习知识。

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网民通过互联网购物、社交娱乐、观看视频等消遣和娱乐。

使用设备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

根据数据显示,超过70%的网民使用手机进行日常上网活动,如社交媒体、浏览新闻等。

此外,电脑和平板电脑仍然是一些专业用户和学生群体的主要选择。

上网时间网民的上网时间呈现出明显的分布特点。

早晚高峰是网民用户量较大的时段。

白天工作和学习时间段的网民数量较少,晚上和周末的网民活跃度较高。

用户调研报告4篇_工作报告

用户调研报告4篇_工作报告

用户调研报告4篇败家娘们们,钱包里还有钱么?“女人节”你又买了多少?大多数显示,有57.5%的用户更愿意在网店买买买。

“女人节”,电商纷纷出招,如京东的“美妆蝴蝶节”促销、苏宁开启的“闺蜜节”、1号店上线“宠爱女人节”、淘宝聚划算推出“女神节”,唯品会“宠爱自己宠爱她”为主题的促销活动等等。

从三月初到现在,“她经济”一直很火,尤其是刚刚过去的“女人节”,让无数女性为美尽献钞票,除了线下商场的促销活动为吸引顾客外,线上商家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女人节”用户更爱在线上还是线下花钱?比达咨询(bigdata-research)通过其移动用户调研—微参与的“女人节”网购用户行为调查结果发现:1) 商家促销活动对大多数用户的“女人节”网购存在影响;2) 除像淘宝、天猫、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外,唯品会、聚美优品、美丽说也是“女人节”用户浏览较多和网购首选率较高的购物网站;3) 化妆品、巧克力、服装鞋帽、鲜花等是用户购买“女人节”礼物最多的商品类别,65%的用户购买“女人节”礼物消费额在300元之内;4) 产品口碑、商品质量和商品的实用性是“女人节”用户选购商品的重要标准,而影响用户购买的主要因素包括其他消费者的评价1 / 12及留言、质量上和网站描述不符、交易过程需要过多的个人信息、交易和支付过程繁琐等;5) “女人节”用户网购主要担心问题的仍然包括实物和网站描述不符、卖家发货慢、冲动消费等,而在支付方式的意愿上,支付宝支付仍高居榜首,货到付款现金支付和银联快捷方式也是用户常选择的支付方式。

1. 商家促销活动对大多数用户“女人节”网购行为有影响面对电商企业的促销活动,81.1%的用户认为商家促销活动对是否购买商品有影响,17%的用户认为促销活动对于自己来讲没有任何影响,而部分壕表示不差钱,不关注促销信息。

2. 除淘宝、天猫、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外,唯品会、聚美优品等也受广大用户垂青“女人节”网购首选购物网站是啥呢?微参与app用户调查数据显示,“女人节”网购首选淘宝,占比40.9%;其次是天猫,占比32.0%;京东第三,有9.5%的用户作为首选;接下来是唯品会,聚美优品等。

网络用户活跃度分析报告

网络用户活跃度分析报告

网络用户活跃度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用户的数量不断增加,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娱乐消遣的重要渠道之一。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网络用户活跃度的分析,揭示网络用户的行为和偏好,为企业和市场决策提供有关的数据和建议。

二、网络用户数量统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60亿,其中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多网民的国家,数量超过了9亿。

每年,网络用户的数量都在逐渐增长,这也意味着网络市场的潜力巨大。

三、网络用户活跃时间分析通过对网络用户的活跃时间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网络用户的活跃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和周末。

在晚上,人们工作或学习之后,利用闲暇时间上网浏览社交媒体、进行线上购物等活动。

而周末,人们通常没有太多的工作或学习任务,因此更倾向于花更多的时间在网络上。

四、网络用户偏好分析1. 社交媒体偏好:社交媒体是网络用户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其中以微信、QQ和微博等为代表。

网络用户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朋友、家人进行沟通和分享,发布动态、留言评论等。

2. 视频娱乐偏好:随着互联网带宽的提升,视频娱乐成为网络用户的热门选择。

视频平台如YouTube、抖音、快手等,成为用户观看视频、分享生活点滴的主要渠道。

3. 线上购物偏好:网络用户越来越喜欢在网上购物,尤其是年轻人。

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京东等,提供了丰富的商品选择和便捷的购物体验,满足了人们的购物需求。

五、网络用户活跃度与营销策略1. 个性化推荐:通过分析用户的浏览记录、兴趣偏好等数据,向用户推荐符合其兴趣的内容和产品,提高用户的点击率和购买意愿。

2. 用户互动与参与:通过举办线上活动、抽奖等方式,吸引用户的参与与互动,增强用户对品牌和产品的认知与忠诚度。

3. 多渠道传播:网络用户活跃度高,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品牌形象和产品信息,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曝光度。

六、网络用户活跃度的发展趋势1. 移动端活跃度增加: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发展,移动端成为主流的上网方式,网络用户的活跃度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网络用户十年来的行为变化

中国网络用户十年来的行为变化
三、用户平均每天上网时间
从图上可以看出网民上网的平均上网时间在不断的上涨,但是增长速度在不断地趋于平缓
从CNNIC近几次的同期调查数据来看,网民每周上网时间的起伏较大。2001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8.5小时;2002年为9.8小时;2003年同比2002年增加3.6小时,增长速度较快;2004年同比略有下降,从2005年开始,网民每周上网时间开始逐年增加,但增长的速度正在减缓。2007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6.9小时,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甚至已经超过了世界上许多互联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网民平均上网时长。由此可见,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也逐步显现。
四、男女性别对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按照图上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来男女比例不一样,男的一直都是比女的多,男性依然占据网民主体,从而互联网在男性中的普及程度仍然要高于女性。在纵观十年男女网民的人数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女性网民的增长速度略高于男性网民。究其原因,第一,中国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严重失调,男的比例远远大于女性;第二,网络上适合男性的应用较多,很多不太适合女性运用;第三,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发现女性有着很强的购物与娱乐的需求,所以这几年网络上适合女性的应用和消费网站正在兴起,包括微博,交友性网站,团购网站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中国的互联网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1987 北大钱天白 向德国发出第1封电子邮件--当时中国还未加入互联网
1989 中国开始建设互联网
1991 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美方提出把中国纳入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
1994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 TCP/IP 互联网---CERNET示范网工程建成
······
这一个个数字告诉我们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下面将要研究中国近十年的网民的行为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集时间:2014.12-2015.1
样本定义:购车用户

过去一年购买过汽车 未来一年打算购买汽车
1 2 3
购车用户人群分析 具体购车需求 购车用户触媒行为
小结:购车用户人群分析
核心 发现
90后与再次购车用户是快速成长的购车群体,需重点关注他们的购车需求,并制定
灵活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中国网民购车人群
60.4%
中国网民 过 去一年购车 或未来一年计划购车的 用户
新车
女性用户
39.6%
新车购买
二手车
96.1%
1st
二手车购买
3.9%
替换旧车
29%
初次购车
59.2%
70s后
26%
再添新车
14.8%
90s后
再购车用户合计 40.8%
22.1%
来源:N=3583;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通过iUserSurvey在iClick社区联机调研获得。
96.1%
计划购买新车
N=1038
二手车
计划购买
替换旧车用户
3.9%
N=1038
1.1%
N=270
再添新车用户
4.6%
N=154
来源:N=3583;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通过iUserSurvey在iClick社区联机调研获得。
不同年龄人群的购车需求呈现明显差异
购车需求 :70后 vs. 80后 vs. 90后
中国网民用户行为研究报告
——汽车营销篇
研究背景

中国汽车产业继续蓬勃发展,新车销售与保有量依然保持双升态势
全年累计生产汽车
2372.29万辆
汽车 产销 均保持 同比增长7.3% 全年销售汽车
汽车 保有量 新注册 登记
1.54亿辆 2188万辆
净增
世界第一
2349.19万辆
同比增长6.9%
历史最高水平
保有量
1707万辆

移动互联与O2O倒逼在线汽车营销进入转型期
在线 广告
中国汽车在线广告市场 规模已达43.9亿元,同 比增长40%。
vs. 移动
PC
2015年,移动营销广告市 场 规模预计达到近500亿元, 相比2014年增长78.2%
O2O
本地生活O2O市场规模已达到 2000亿元数量级。在O2O模式 的带动下,汽车之家、淘宝纷 纷开启电商业务,互联网汽车 营销必将加速转型。
80s后
57.9%
12.8%
新车 vs. 二手车
• •
新车购买仍是当今主流,二手车整体市场还需培育 目前的二手车市场可重点挖掘初次购车用户与再添新车用户
中国网民过去一年购车或未来一年计划购车的用户
(购买新车 VS. 购买二手车)
不同用户计划买二手车的比例
1st
初次购车用户
5.1%N=Biblioteka 14新车购买 仍 是当今主流

互联网带动各汽车细分市场继续深耕
2014年,新车、二手车线上销售模式不断创新,占总体销售金额的比例继续提升。 其中,新车以电商和O2O模式,带动线下销售为主要形式,已占到总体销售的10%。 二手车市场由于流程复杂形成多种业态模式。但二手车各环节整合趋势明显,闭环效应将在未来1-2年内呈现。
• 中国网民的购车用户中,男女比例为6:4 • 再购车用户群体日渐增长,其需求更加多样和复杂,目前该群体与初次购车用户比例为4:6。 • 80后是当前购车主力军,而随着购车年龄的降低,导致90后购车需求猛增,必须重点关注该快速成长的购车群体
初次购车用户与再次购车用户群体间差异
• 由于90后刚步入购车需求阶段,因此初次购车用户中90后比例相对较高; • 而具备较强经济实力的70后群体则对置换车辆(替代旧车/再添新车)的需求更为强烈
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北地 区对“再次购车”的需 求低于其他地区:
31%
其他地区“再次购车的 需求为:
39%-42%
来源:N=3583;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通过iUserSurvey在iClick社区联机调研获得。
1 2 3
购车用户人群细分 具体购车需求 购车用户触媒行为
小结:用户具体购车需求
核心 发现
初次购车与再次购车用户背后的驱动因素不同,目标车型与预算均有明显区隔; 社会地位的变迁对购车的驱动强于家庭、生活的变化
购车预算/车型差异:初次购车用户vs. 再次购车用户
• 车型:相对于再次购车用户,初次购车用户把购置车型更多定位于小型车、紧凑型车和中型车;而SUV是大部分再 次购车者的首选(42.5%) • 预算:初次购车用户与再次购车用户的购车预算在15万元间产生明显差异。前者的购车预算相对保守,集中在15万 元以下,后者因对车辆更新换代产生了更高的性能/品牌等方面的需求,因此预算在15万元以上比例明显提升
购置新车与二手车的用户群体间差异
• 在年龄划分方面,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90后明显对二手车更容易接纳
中国网民购车人群
• • • •
网民购车群体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 新车依然是网购人群的主要选择 而再次购车用户占比超过40%,需重点关注该群体 80后是当前购车主力军,90后即将步入购车高峰 男性用户
研究思路

本次调研意在通过在线用户购车行为探索未来汽车营销方向
挖掘用户购车与用车 需求,分析驱动因素, 更好地提供与用户契 合的服务与产品。
需求驱动 因素
在线购车 人群分析
根据购车行为区分不同 人群特征,在明确目标 用户市场的同时,也为 进一步的需求分析以及 营销提供支持。
触媒习惯
基于网民行为监测数据 库,结合调研分析网民 购车行为与习惯,洞察 在线汽车营销方向。
探索汽车营销方向
项目设计

本次调研共覆盖全国32个省份,涉及3583个样本
样本分布:
样本量:3583 城市分布:分布于全国32个省份,集中分布于如下
广东 山东 江苏 上海 北京 河北 河南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湖北 安徽 江西 广西 山西
样本收集:
76 76 63 62 59 36 33 31 29 21 19 10 10 2 2 4
486 360 300 259 245 211 184 182 138 114 107 106 101 97 83 77
湖南 陕西 黑龙江 天津 重庆 吉林 云南 新疆 甘肃 贵州 内蒙古 宁夏 海南 青海 西藏 其他

收集方式:通过iUserSurvey在21家网
站上联机调研获得,该调研仅代表中国整 体网民购车行为。
70后 具备更成熟的经济实力 对
置换/新增车辆的需求较为强烈
80后 成家立业,结婚生育
成为购车人群的中坚力量
90后 初入社会,预算有限
二手车的接受程度更高
来源:N=3583;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通过iUserSurvey在iClick社区联机调研获得。
购车人群地区差异

经济落后的西北地区对“再次购车”的需求低于其他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