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论文(DOC)
统计预测与决策论文

我国1978—2010化肥使用量及预测1问题的提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粮食生产在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通常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是扩大耕地面积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根据中国国情,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已不大,虽然中国尚有许多未开垦的土地,但大多存在投资多、难度大的问题。
这就决定了中国粮食增产必须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途径。
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
化肥是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质投入。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
中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可以说化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1998年化肥产量已达2956万吨(纯养分,下同),占世界总产量的19%,居世界第一位;中国1998年化肥纯养分使用量达3816万吨,也居世界第一位。
虽然中国的化肥总产量和总用量方面居世界第一位,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化肥合理使用技术上也处于第一的位置,反而,恰恰相反,中国部分农村在施用化肥方面存在着严重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造成了化肥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农业成本,使农民的收益下降,亟待改变。
2数据年份化肥施用量1978 8841980 12691985 17761990 25901995 35941996 38281997 39811998 40841999 41342000 41462001 42542002 43392003 44122004 46372005 47662006 49282007 51082008 52392009 54042010 5561图1如图1所示,此数据呈线性增长趋势,同时并没有较强的周期性,依次用移动平均法二次指数平滑法和最小二乘法尝试。
3研究方法与结果一、首先尝试采用二次移动平均法,取N=5时,得到如下数据:年份t 化肥施用量m1 m2 a b y1978 1 8841980 2 12691985 3 17761990 4 25901995 5 3594 895.61996 6 3828 1019.41997 7 3981 1151.41998 8 4084 1334.81999 9 4134 1545.6 488.24 2602.96 528.682000 10 4146 1594.8 522.84 2666.76 535.98 3131.64 0.24466 2001 11 4254 1647 559.68 2734.32 543.66 3202.74 0.247123 2002 12 4339 1684.6 603.88 2765.32 540.36 3277.98 0.244531 2003 13 4412 1709.2 650.96 2767.44 529.12 3305.68 0.250752 2004 14 4637 1756.6 670.28 2842.92 543.16 3296.56 0.289075 2005 15 4766 1804 690.2 2917.8 556.9 3386.08 0.289534 2006 16 4928 1853.4 707.6 2999.2 572.9 3474.7 0.2949072007 17 5108 1904 722.64 3085.36 590.68 3572.10.300685 2008 18 5239 1975.2 746.36 3204.04 614.42 3676.04 0.298332 2009 19 5404 2034 767.6 3300.4 633.2 3818.46 0.293401 2010 20 5561 2097.8 790.24 3405.36 653.78 3933.6 0.292645 2011 21 预测值 4059.14 2012 224712.92由于绝对百分百误差较大,另取N=3,7尝试,发现均不符合所以不能使用二次移动平均法。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

安徽工程大学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论文统计学专业题目:1979年—2009年安徽省人均GDP预测及相关决策评价姓名:***班级:统计学101班学号:**********目录摘要 (3)一、问题的提出 (3)二、模型的建立及预测 (3)三、结论 (10)四、决策评价 (10)参考文献 (13)附录 (11)1979年—2009年安徽省人均GDP 预测及相关决策评价摘 要就统计预测方法而言,它最基本的作用在于把历史资料中同时并存的基本轨迹和误差分开,以研究其形态的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预测的作用是通过各个企业或行业内部的行动计划和决策来实现得。
预测与决策和行动计划之间的关系在于:预测与决策之前,行动计划在决策之后。
预测为决策提供依据,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而正确的决策又给合理的预测提供实现机会。
行动计划是预测、决策之后的产物,又是预测、决策实现的桥梁。
2009年上半年安徽省开始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建立皖江城市带。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1979年—2009年人均GDP 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三个数学模型,即指数模型、简单移动平均模型、灰色模型,拟合历年数据及以此来预测2010年—2012年的人均GDP 值,来观察安徽省建立产业转移示范区对安徽省人均GDP 的影响,又利用决策评价的三原则来对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进行决策评价。
本文中安徽省人均GDP 数据的来源为:2007年与2009年的《安徽省统计年鉴》,以及/p-39854614874.html 上的数据资源。
数据来源真实、可靠。
关键词:指数模型 简单移动平均 灰色模型 决策评价一、问题的提出人均GDP 是描述人均经济发展指标的重要指标。
人均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的富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安徽省自建国到2008年以来,经过几代领导的努力,提出了许多设想,同时也做了许多工作,使得安徽省的人均GDP 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几年增长速度较快,2009年安徽省人均GDP 已经达到16391元,是历年之最。
统计预测和决策论文

广西科技大学《统计预测和决策》大作业论文名称广西居民消费水平的预测院别理学院专业统计学班级统计112班学号 ************姓名贺永强任课教师张涛二○一四年五月二日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居民消费越来越主导,特别是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居民消费水平。
随着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广西的居民消费水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就是研究广西居民消费水平,通过搜集的数据,运用统计预测与决策的知识,对广西居民消费水平做一个简单的预测以及对几种预测方法效果做一个比较。
关键字:居民消费水平、趋势外推法、灰色预测法、回归预测法、广西生产总值引言:首先,什么是居民消费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居民消费在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任何经济体系、任何社会体系都离不开居民消费。
其次,对于本文中所用的三种预测方法的概念,在这里做一个简单介绍:趋势外推法是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发展趋势推断未来的一类方法的总称,是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一种统计预测方法。
它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揭示事物未来的发展,并定量得估计其功能特性;灰色预测法是一种对含有不确定因素的系统进行预测的方法。
灰色预测是对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不确定信息的系统进行预测,就是对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与时间有关的灰色过程进行预测。
回归预测法是指根据预测相关性原则,找出影响预测目标的各因素,并用数学方法找出这些因素与预测目标之间的函数关系的近似表达,再利用样本数据对其模型估计参数及对模型进行误差检验,一旦模型确定,就可利用模型,根据因素的变化值进行预测。
最后,居民的消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整体经济的影响。
国内生产总值是用于衡量一国总收入的一种整体经济指标,也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一个是主要因素。
居民收入稳定,GDP 高,居民消费的支出较多,消费水平较高;反之,居民收入低,GDP也低,用于消费支出较少,消费水平随之下降。
统计预测与决策论文

统计预测与决策引言统计预测是指利用历史和现有数据,基于统计学原理和模型来预测未来事件或数据的发展趋势。
利用统计预测方法,可以辅助决策,提供决策者制定合理决策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统计预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并探讨其在决策过程中的应用。
统计预测的基本原理统计预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建模,找到数据的规律和趋势,从而对未来数据进行预测。
统计预测基于以下几个假设:1.数据具有某种规律性:统计预测假设数据的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和趋势,可以通过历史数据来揭示这些规律。
2.数据是随机的:统计预测假设数据的变化是由一系列随机变量引起的,可以通过概率统计的方法来描述和分析。
3.数据的规律不变:统计预测假设数据的规律和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基本保持不变,可以用来预测未来数据的变化。
基于上述假设,统计预测可以分为时间序列预测和横截面预测两种方法。
时间序列预测时间序列预测是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预测的方法。
时间序列数据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观测值序列,其中每个观测值与前后观测值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
在时间序列预测中,常用的统计模型有移动平均、指数平滑和自回归等。
移动平均移动平均是一种简单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对观测值进行平均处理,以减小随机因素的影响,突出长期趋势。
移动平均方法根据之前几个时间点的观测值计算平均值,并将平均值作为预测值。
移动平均可以平滑时间序列数据,减少数据的波动性,从而揭示出数据的趋势。
指数平滑指数平滑是一种更加灵活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对观测值进行加权平均处理,比较重视最近观测值的影响,相较于移动平均方法更能体现短期趋势。
指数平滑方法通过设置平滑系数来控制不同观测值的权重,根据过去观测值和预测误差来更新平滑系数,从而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
自回归自回归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基于随机过程的自相关性。
自回归模型假设观测值与之前的观测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对过去观测值的线性组合来构建模型,并用模型来进行预测。
统计预测与决策

年份
2006
预测值 实际值 (亿元) (亿元) 205620.3 211923.5
相对误差
-2.97%
2007
253367.5 249529.9
1.54%
通过2006年—2007年的数据验证,预测相 对误差误差均小于3%,预测效果良好。
因此,选择最ARMA(2,2,3)模型对我 国未来 5年的GDP作出预测。
图1.原始GDP时序图
2.平稳化处理
先对我国GDP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绘 制 时序图。
显然对数处理后序列仍有明显上升趋 势,且通过单位根检验后可知此序列非 平稳,通常低阶(二阶或三阶)差分就 可以提取出曲线趋势的影响,我们对取 对数后数据进行一、二阶差分,并验证 其平稳性。
检验结果表明T统计量大于1%下的检 验值,在置信度a=0.01下所以我们可 以认定在差分后的序列是非平稳的。 故还要再次进行差分,二阶差分。
模型参数估计与建立
下面分别对 和 模型进行参数估计。
ARMA(2,2,3)模型参数估计
ARMA(1,2,2)模型参数估计
参数估计结果显示ARMA(2,2,3)模型更合适。 模型检验 首先画出 模型的残差序列图:
对模型 ARMA(2,2,3)做残差序列检验, 残差相关系数如下:
结果显示,检验统计量Q值均小于对 应自由度卡方分布的检验值,且P值列读 出拒绝原假设的概率较大,均大于0.05, 所以残差序列为白噪声序列,即 模型通 过检验,所以最终选择 ARMA(2,2,3)模 型对我国GDP进行分析预测。
检验结果显示,二阶差分序列在 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 不存在单位根的结论, 所以我们可以确 定二阶差分后序列平稳。
3.时间序列模型的建立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论文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论文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统计学二O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从消费结构看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黄海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南京,210044)摘要: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最新资料,构建灰色预测模型,采用因子分析法并运用SAS软件,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同时恩格尔系数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对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进行量化说明,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灰色预测;因子分析0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9年以前属于供给式消费向温饱型消费发展的模式,1989年以后则是由温饱型消费小康型消费的发展过程。
特别是21世纪的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的巨大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一组数字(见附录),清晰地描绘了这种改变。
在2001年范剑平等人在《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中,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双对数模型等常用消费结构预测数量方法预测出多个预测方案,对居民消费结构做出预测。
本文利用所学统计知识,对近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和恩格尔系数进行分析,采用SAS软件对其消费结构做因子分析,并采用灰色模型对其做相关预测,希望能以此为依据,能为改善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并且看出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发展走向。
1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和恩格尔系数变化消费结构作为消费领域的经济范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其长期的发展变化规律,要找出消费结构的这种发展变化规律,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掌握消费结构的未来发展方向并作出预测,就必须要对消费结构作动态分析。
于是首先对1997——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和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做研究分析。
表一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整理出来的。
表1 1997-20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和恩格尔系数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恩格尔系数1997 5160.3 4185.64 46.61998 5425.1 4331.62 44.71999 5854 4615.92 42.12000 6280 4997.99 39.42001 6859.6 5398.99 38.22002 7702.8 6030 37.72003 8472.2 6510.97 37.12004 9421.6 7182.1 37.72005 10493 7942.86 36.72006 11759.5 8696.55 35.82007 13785.8 9997.47 36.32008 15780.8 11278.85 37.92009 17174.7 12264.54 36.5图1 1997—20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和恩格尔系数变化由图1可以看出,1997-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和消费性支出呈明显上升趋势,恩格尔系数呈明显下降趋势。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论文(DOC)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论文题目基于ARMA模型的西安进出口总额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学生姓名解盼学生学号 **************专业经济统计学班级金融统计班提交日期二〇一六年五月基于ARMA模型对西安进出口总额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摘要:本文分析了 1987-2013年西安地区进出口总额时间序列,在将该时间序列平稳化的基础上,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ARMA),从中得出西安进出口总额序列的变化规律,并且预测2014,2015年西安进出口总额的数值。
关键词:时间序列预测;进出口总额;ARMA模型1. 前言进出口总额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
进出口总额用以观察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总规模。
进出口总额包括:对外贸易实际进出口货物,来料加工装配进出口货物,国家间、联合国及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物资和赠送品,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捐赠品,租赁期满归承租人所有的租赁货物,进料加工进出口货物,边境地方贸易及边境地区小额贸易进出口货物(边民互市贸易除外),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进出口货物和公用物品,到、离岸价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进出口货样和广告品(无商业价值、无使用价值和免费提供出口的除外),从保税仓库提取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进口货物,以及其他进出口货物。
本文就此对我国进出口总额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并且采用ARMA模型对序列进行拟合,最后在此基础上对2014年西安进出口总额数据进行预测。
2. ARMA模型2.1 ARMA模型概述ARMA模[]1型全称为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Model,简称 ARMA)是研究时间序列的重要方法。
其在经济预测过程中既考虑了经济现象在时间序列上的依存性, 又考虑了随机波动的干扰性, 对经济运行短期趋势的预测准确率较高, 是近年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之一。
ARMA模型是由美国统计学家G.E.P.Box 和 G.M.Jenkin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著名时序分析模型,即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论文

目录摘要 (2)一引言 (3)二数据来源 (3)三模型及预测方法的介绍 (4)四模型建立、求解及检验 (6)1.移动平均法预测 (6)2.指数平滑法预测 (7)3.一元线性回归预测 (8)五分析与结论 (10)六参考文献 (10)摘要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人口的数量是首屈一指,虽然中国向来以地大物博著称,但是,人口数目过多导致的种种问题接踵而至,就业问题、经济问题、教育问题等等。
为了使我国的经济更好地发展,社会更加的进步,我们对于国内人口数目要有一个准确的预测,以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需求,并通过预测数据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一系列的规划,从而促进我国社会更好更迅猛的发展。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通收集机山东省1996~2010年人口数据并且分别采用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对山东省未来十年的人口总数进行预测。
关键词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线性回归 excel引言对于国家而言人口发展状况与国民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
山东省人口总数在全国位居第二位。
人口数量十分巨大,而人口发展状况与国民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直接影响着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发展,人口预测是制定和顺利实践社会经济各项战略设想的挤出和出发点,是制定正确的人口政策的科学依据。
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人口的分析和预测对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更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于山东省过去的十五年人口数据,对未来十年的人口增长做一个大致的预测分析。
数据来源从中国统计年鉴上得到的山东省1996到2010年总人口数的数据,如下:模型及预测方法的介绍1.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根据时间序列资料逐项推移,依次计算包含一定项数的时序平均数,以反映长期趋势的方法。
当时间序列的数值由于受周期变动和不规则变动的影响,起伏较大,不易显示出发展趋势时,可用移动平均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来分析、预测序列的长期趋势。
移动平均法有简单的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和趋势移动平均法。
统计预测与决策论文

前言: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房地产异常的火爆,房地产从业人数因此而迅速的增加。
本文通过房地产从业人数的历史数据,建立了我国房地产从业人数的二次指数平滑模型、灰色预测模型、ARMA 模型以及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对二次指数平滑模型、灰色预测、ARMA 模型和组合预测模型的具体比较分析,证明ARMA 模型更为易行和有效, 因此我们选择ARMA 模型对2009、2010、2011年的房地产从业人数进行预测。
关键字:房地产从业人数、二次指数平滑模型、灰色预测模型、ARMA 模型、组合模型正文: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39 42 43 44 48 54 66 74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8084879496100107117一、线性二次指数平滑模型1、模型介绍:二次指数平滑也称为双重指数平滑,它是对一次指数平滑值再进行一次平滑。
一次指数平滑法是直接利用一次指数平滑值作为预测值的一种预测方法,二次指数平滑法与其不同,它是用平滑值对时序存在的线性趋势进行修正。
因此,二次指数平滑也被称为线性二次指数平滑。
线性二次指数平滑法只利用三个数据值和一个a 值就可以计算,这种方法还可以使过去观察值的权数减少。
因此,在带有趋势的时间序列中,一般倾向于使用线性二次指数平滑法作为预测方法。
使用的公式:其中为一次指数平滑的值,为二次指数平滑的值,m 为预测超前期数,当t=1时,我们通常认为s0(1)=S0(2)=Y0t m t t F a b m +=+2、模型使用:年份原始数值预测数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1993 391994 421995 43 40.2 2.8 0.0651161996 44 41.44 2.56 0.0581821997 48 42.696 5.304 0.11051998 54 45.152 8.848 0.1638521999 66 49.23776 16.76224 0.2539732000 74 56.84314 17.15686 0.231852001 80 65.27685 14.72315 0.1840392002 84 73.42335 10.57665 0.1259122003 87 80.50018 6.499817 0.0747112004 94 86.36935 7.630654 0.0811772005 96 92.95084 3.049164 0.0317622006 100 98.00496 1.995044 0.019952007 107 102.7594 4.240605 0.0396322008 117 108.4919 8.50814 0.0727192009 116.1012010 120.64712011 125.1933由此我们可以预测出2009、2010、2011年的房地产从业人数分别为116.101、120.6471、125.1933万人,绝对误差平均值为5.030657,相对误差平均值为0.071468。
统计092+李+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论文

统计预测和决策课程论文学院:数理学院班级:统计 092学生姓名:李**指导教师:孙宏义储慧琴完成时间:2022年4月27日统计预测部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多因素实证分析引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教育产业化,吸纳社会资金办学是大势所趋。
收取学费后,一来可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名额,增加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二来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来可以逐步实现按市场经济规律合理配置和优化教育资源。
近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改革收效明显。
2011年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7%,毛入学率的提高意味着高等教育整体结构必然发生深刻变革。
它不仅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同时预示着高等教育整体结构必然发生深刻变革,包括招生对象、学校分类、办学形式、学生就业等等,与精英教育时代相适应的高校办学模式,正面临着新的变革。
本文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试图运用统计方法对中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与其可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根据以上背景介绍和理论分析,我们选取了以下数据作为我们分析的解释变量:1.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
它对于我们研究高校扩招下招生人数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数量和高校教师数量。
他们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实力和教育综合资源的量化指标之一。
对于研究高等教育区域均衡与不均衡发展的关系也有重要影响。
3.国家财政内教育经费。
国家财政内教育经费包括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校办产业减免税等,反映了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情况,与招生人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4.城乡家庭平均收入。
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推进,大量的教育投入由受教育者自身承担,家庭平均收入成为是否能够承担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决定因素。
(见表1)(表1)综上所述,原始模型设定为:1223344556677Y X X X X X X u βββββββ=+++++++其中,Y ――高校招生人数 (人) 2X ――GDP (亿元) 3X ――高校数量(所)4X ――高校教师数量 (万人) 5X ――国家财政内教育经费(亿元)6X ――农村家庭平均收入(元) 7X ――城市家庭平均收入(元)注*:有关模型的一些假定:(1)假定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有效系数为1,即投入全部有效。
统计预测与决策论文预测与决策论文

土地有偿出让制度是集约节约利用土地、高效配置土地资源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地方 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市场力量的介入不仅更为准确地揭示了土地价值,更在客观上增加了 地方政府出让土地的收入。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日渐提高,也影响着地 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地方公共服务的执行效果。有关研究表明,我国 1994 年实行的财政 “分税制”改革一方面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财权,一方面却迫使地方政府承担起更多的事 权——财政收入的渠道减少、财政支出的需求增加、土地出让收入创新高——这些形势导 致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土地出让收入的高低与地方经济建设的速度更 加密切的联系了起来。
自从 2003 年中央政府正式提出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以来,学术界也开始了对 土地供给相关问题的研究。早期研究的焦点是土地出让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合理性。 上海社会科学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李涛、孙习稳等撰文支持将土地供给纳入宏观调控体 系,提出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政府宏观调控政策需要从需求管理向供给调节 转变,土地供应政策完全可以成为一种最直接、现实的宏观调控政策;靳相木则将土地政
统计预测与决策论文

《预测与决策》期末论文组合预测模型在全国能源消耗总量中的应用班级:统计1111学号:20401111108姓名:郝海芳成绩摘要:组合预测理论及建模技术对于信息不完备的复杂经济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鉴于能源消费系统的复杂性及非线性的特征,本文以我国1978-2008年的全国能源消耗总量数据为基础,建立了ARIMA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型、三次多项式预测模型和基于这三种模型的组合模型,并进行了精度比较,建立了我国未来能源消费量的组合预测模型能源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对未来能源消耗的准确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选择最优的组合预测模型对2009-2011年的全国能源消耗总量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作为我国未来能源消费量预测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ARIMA模型;灰色预测模型;三次多项式;组合模型;能源消耗一、引言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短缺曾经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近几年由于能源工业的发展,短缺局面虽然得到了缓解,但从长远来看能源供需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因此做好未来能源消费预测分析,为能源规划及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保持我国社会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得到31期全国能源消耗总量y的时间序列如下表一所示:二、预测方法介绍(一) ARIMA模型的基本原理ARIMA模型是Box和Jenkins1970年提出的以随机理论为基础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又称为“Box-Jenkins模型”,这以模型在经济领域的预测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时间序列是依赖时间t的一组随机变量,构成该时序的单个序列值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对整个时间序列来说,它的变化却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用相应的数学模型来近似描述。
ARIMA模型有三种基本类型:自回归模型、移动平均模型、单整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单整是指将一个时间序列有非平稳性变为平稳性所要经过的差分的次数,这是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的必经步骤。
统计预测与决策徐国祥主编-统计预测和决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文档资料

决定产量。于是该公司成立专家小组,并聘请 业务经理、市场专家和销售人员等8位专家, 预测全年可能的销售量。8位专家提出个人判 断,经过三次反馈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
回总目录 回本章目录
单位:千件
专家 编号
第一次判断
第二次判断
第三次判断
最低 销售量
最可能 销售量
• 按预测是否重复分为一次性预测和反复预测。
回总目录 回本章目录
二、统计预测方法的选择 选择统计预测方法时,主要考虑下列三个问题:
• 合适性 • 费用 • 精确性
回总目录 回本章目录
方法
章 时间范围
适用情况
定性预测法
2 短、中、 对缺乏历史统计资料 长期 或趋势面临转折的事 件进行预测
一元线性回归 3 短、中期 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
1 统计预测概述
1.1 统计预测的概念和作用 1.2 统计预测方法的分类及其选择 1.3 统计预测的原则和步骤
回总目录
1.1 统计预测的概念和作用
一、统计预测的概念
概念: 预测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估计未来, 预测未来。统计预测属于预测方法研究范畴, 即如何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事物的未来发 展进行定量推测,并计算概率置信区间。
500
750
300
500
750
300
600
750
7
250
300
400
250
400
500
400
500
600
8
260
300
500
350
400
600
370
410
610
平均数
《统计预测与决策》

它们都以经济现象的数值作为其研究的对象; 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宏观和微观的市场预测、 管理决策、制定政策和检查政策等提供信息; 统计预测为经济定量预测提供所需的统计方法论.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从研究的角度看,统计预测和经济预测都以经 济现象的数值作为其研究对象,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眼点不同 。前者属于方法论研究,其研究的结果表现为 预测方法的完善程度;后者则是对实际经济现 象进行预测,是一种实质性预测,其结果表现 为对某种经济现象的未来发展做出判断。
本学科的内容构成:
预测方法:
定性预测法、回归预测法、时间序列预测法
决策方法:
风险型决策方法、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多目标决 策方法
目
1 统计预测概述 2 定性预测法 3 回归预测法 4 时间序列分解法和趋势外 推法 5 时间序列平滑预测法
录
9 景气预测法
10 灰色预测法
11 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 12 预测精度测定与预测评价 13 统计决策概述 14 风险型决策方法 15 贝叶斯决策方法 16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17 多目标决策法
2.3 主观概率法
一.概念
1、主观概率:人们凭经验或预感而估算出 来的概率,也符合概率论的基本公理.但:1)不 同的人对同一事件在同一条件下可能机会提出不 同的概率;2)正确与否无法核对. 2、主观概率与客观概率的区别:客观概率 是根据事件发展的客观性统计出来的一种概率, 具有可检验性,而主观概率则不具有这种性质.
2、特点:1)着重对事物发展的性质、趋势、方向 和重大转折点进行预测;2)主要凭借人的经验以及 分析判断能力 .
3、定性预测的主要方法:德尔菲法、主观概率法、领先指 标法、厂长(经理)评判意见法、推销人员估计法和相互影 响分析法等.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论文

目录1、引言 (1)2、预测方法介绍 (2)2.1、多元回归分析法 (2)2.2、ARIMA模型的基本原理 (2)2.3、灰色预测法 (3)2.4、组合预测模型 (3)3、模型的建立及预测 (3)3.1、线性回归预测 (4)3.2、建立ARIMA模型 (5)3.2.1、平稳化处理 (5)3.2.2、模型定阶 (7)3.2.3、模型检验 (8)3.2.4、模型预测 (9)3.3、灰色预测模型 (9)3.3.1、残差检验 (10)3.3.2、模型修正 (10)3.4、组合模型 (11)4、模型精度比较及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5、结论 (13)参考文献 (13)附录 (14)1引言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之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但是现在的能源结构中大部分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能源的利用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能源短缺曾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合理的能源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已经顺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个目标,在向第三个迈的过程中,能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 ,所以有关能源消费的预测和协调显得越来越重要。
21世纪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无论在消费速度还是消费结构上一直都是世界能源问题的焦点。
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在2007年增长了2.4%,我国占据了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一半,我国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消费全面的增长成了世界能源消费的“一枝独秀”。
自2001年以来,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加,重工业比重增大,钢铁、建材、电解铝等一些高能耗产业迅速扩张,由此导致了能源消费量的急剧增加,甚至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
2002-2007年我国GDP增长速度分别为7.5%、8.3%、9.5%、9.5%、10.7%和11.4%,同期一次能源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分别为9.9%、15.3%、16.1%、10.6%、9.6%和7.8%。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论文

预测与决策概论论文——2007—2010年度江苏省出口贸易的统计预测分析班级:工商管理A1001姓名:周琴学号:1001041901472007—2010年度江苏省出口贸易的统计预测分析一、引言:统计预测属于预测方法研究范畴,即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进行定量推测,并计算概率置信区间。
在这种推测中,不仅有数学计算,而且有直觉判断,本文在分析了1996——2006年江苏发展出口贸易的基础上,根据其数据特征建立指数曲线趋势外推模型,利用EXCEL工具对模型进行检验分析。
并利用外贸依存度,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江苏省出口贸易对其经济的影响。
预测了江苏省2007年至2010年的出口贸易额。
指出江苏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在此基础上为江苏省出口商品贸易的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出口增长速度略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为核心,以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为基础,以市场多元化和拓展海外市场为目标,合理利用外资和进口国外要素资源,实现出口贸易的适度、高效增长。
国内外对于外贸的预测一直很是关注,特别是从外贸依存度方面来分析一直是国内学术界所感兴趣的,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将这个概念与经济安全联系在一起。
二、研究方法——趋势外推法1、趋势外推法的概念统计资料表明,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主要是渐进型的,其发展相对于时间而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因此当预测对象依时间变化呈现某种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并且无明显的季节波动,又能找到一条合适的函数曲线反映这种变化的趋势时,就可以时间为自变量,时序数值y为因变量,建立趋势模型:y=f(t)当有理由相信这种趋势能够延伸到未来时,赋予变量t所需要的值,可以得到相应时刻的时间序列未来值。
这就是趋势外推法。
2 、趋势外推法的假设条件(1)假设事物发展没有跳跃式变化,一般属于渐进式变化。
统计预测与决策论文

目录摘要 (Ⅰ)关键字 (Ⅱ)前言 (1)问题重述 (2)问题分析 (2)符号说明 (3)模型建立与求解 (3)模型评价 (7)参考文献 (7)附录 (8)股票投资风险模型分析摘要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股市投资要求投资者慎重决策,对于股票交易,用较为严谨的数学模型进行决策,也许能降低投资的风险,达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股票投资的收益决定于买卖的价格,什么时候买入卖出,需要投资者进行分析。
本文是对某人现有闲置的100万元人民币进行分析,考虑购买股票或购买年利率为12%的某理财产品一个月,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对购买股票的方案进行了模型的分析,通过二次曲线指数平滑法分析并预测出下一个月的股票开盘与收盘价,通过计算可知预测的开盘价大于收盘价,所以若选择购买股票一定亏本,故应选择购买年利率为12%的某理财产品一个月。
关键字:股票投资二次曲线指数平滑法时间序列前言二次指数平滑法的应用[1]:二次指数平滑法也称布朗指数平滑法。
二次指数平滑值记为)2(t S ,它是对一次指数平滑值)1(tS 计算的平滑值,即)2(1)1()2()1(--+=t t t S αS αS (1)二次指数平滑法主要用于变参数线性趋势时间序列的预测。
变参数线性趋势预测模型的表达式为:T b a y t t T t +=+^(2)(2)式的预测模型与一般的线性趋势模型的区别在于,式中t a 、t b 是参数变量,随着时间自变量t 的变化而变化,即直线在各时期的截距和斜率是可能不同的; T 是从t 期开始的预测期数。
运用二次指数平滑法求解(2)式可得参数变量的表达式,即(1)(2)(1)(2)2()1t t t t t t a S S b S S αα⎧=-⎪⎨=-⎪-⎩ (3)根据(3)求出各期参数变量的取值,代入(2)式,则具有无限期的预测能力,当仅作一期预测时,有^(1)(2)(1)(2)1(1)(2)2()12111t t ttt t t t t y a b SSS S S S ααααα+=+=-+---=--- (4)问题重述某人现有闲置100万元人民币,打算做为期一个月某种投资,考虑购买股票或购买年利率为12%的某理财产品一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论文题目基于ARMA模型的西安进出口总额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学生姓名解盼学生学号 **************专业经济统计学班级金融统计班提交日期二〇一六年五月基于ARMA模型对西安进出口总额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摘要:本文分析了 1987-2013年西安地区进出口总额时间序列,在将该时间序列平稳化的基础上,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ARMA),从中得出西安进出口总额序列的变化规律,并且预测2014,2015年西安进出口总额的数值。
关键词:时间序列预测;进出口总额;ARMA模型1. 前言进出口总额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
进出口总额用以观察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总规模。
进出口总额包括:对外贸易实际进出口货物,来料加工装配进出口货物,国家间、联合国及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物资和赠送品,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捐赠品,租赁期满归承租人所有的租赁货物,进料加工进出口货物,边境地方贸易及边境地区小额贸易进出口货物(边民互市贸易除外),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进出口货物和公用物品,到、离岸价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进出口货样和广告品(无商业价值、无使用价值和免费提供出口的除外),从保税仓库提取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进口货物,以及其他进出口货物。
本文就此对我国进出口总额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并且采用ARMA模型对序列进行拟合,最后在此基础上对2014年西安进出口总额数据进行预测。
2. ARMA模型2.1 ARMA模型概述ARMA模[]1型全称为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Model,简称 ARMA)是研究时间序列的重要方法。
其在经济预测过程中既考虑了经济现象在时间序列上的依存性, 又考虑了随机波动的干扰性, 对经济运行短期趋势的预测准确率较高, 是近年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之一。
ARMA模型是由美国统计学家G.E.P.Box 和 G.M.Jenkin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著名时序分析模型,即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ARMA模型有自回归模型AR(q)、移动平均模型MR(q)、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p,q) 3种基本类型。
其中ARMA(p,q)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模型可表示为:()()()()01111210,00,,0,0,t t p t p t t q t q p q t t t t s t x x x E Var E s t E x s tεφφφεθεθεφθεεσεεε-----=++++---⎧⎪≠≠⎪⎨===≠⎪⎪=∀<⎩其中,P 为自回归模型的阶数,q 为移动平均模型的介数;t x表示时间序列{}t x 在时刻t 的值;()1,2,,i i φ==P 为自回归系数;()1,2,j j q θ==表示移动平均系数;t ε表示时间序列{}t x 在t 时期的误差或偏差。
2.2 ARMA 模型建模流程首先用ARMA 模型预测要求序列必须是平稳的,也就是说,在研究的时间范围内研究对象受到的影响因素必须基本相同。
若所给的序列并非稳定序列,则必须对所给的序列做预处理,使其平稳化,然后用ARMA 模型建模。
建模的基本步骤如下:(1)求出该观察值序列的样本自相关系数(ACF)和样本偏相关(PACF)的值。
(2)根据样本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的性质选择适当的(),ARMA q P 模型进行拟合。
(3)估计模型中未知参数的值。
(4)检验模型的有效性。
如果拟合模型通不过检验,转向步骤(2),重新选择模型再拟合。
(5)模型优化。
如果拟合模型通过检验,仍然转向步骤(2),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建立多个拟合模型,从所有通过检验的拟合模型中选择最优模型。
(6)利用拟合模型,预测序列的将来走势。
3. 西安进出口时间序列模型的建立3.1 数据的预处理本文选取了西安1987-2013年的进出口总额数据作为时间序列观察值。
对此时间序列做时序图如图1所示:图1 我国进出口总额时序图由时间序列的时序图可以发现进出口总额随时间的增长是呈指数趋势。
因此,对原始序列作对数变换并作出其时序图如图1所示:图2 取对数后的进出口总额时序图通过观察取对数后的进出口时序图,发现经过处理后的序列具有趋势性。
由于进出口总额带有很强的趋势成分, 而我们的目的主要是利用ARMA 模型对其周期成分进行分析, 因此需要对此类的数据先进行消除趋势性的处理, 然后建立ARMA模型。
拿到观察值序列之后,无论是采用确定性时序分析方法还是随机时序分析方法,分析的第一步都是要通过有效的手段提取信息中所蕴含的确定性信息。
在Box 和Jenkins在Time Series Analysis Forecasting and Control一书中特别强调差分方法的使用,他们使用大量的案例分析证明差分方法是一种非常简便﹑有效的确定性信息提取方法。
实践中,我们会根据序列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差分方式,常见情况有以下三种;序列蕴含着显著的线性趋势,一阶差分就可以实现趋势平稳。
序列蕴含着曲线趋势,通常低阶(2阶或3阶)差分就可以提取出曲线趋势的影响。
蕴含固定周期的序列,一般进行步长为周期长度的差分运算就可以较好地提取周期信息。
从理论上而言,足够多次的差分运算可以充分地提取原序列中的非平稳确定性信息。
但应当注意的是,差分运算的阶数并不是越多越好。
差分运算是一种对信息的提取﹑加工过程,每次差分都会有信息的损失,在实际中差分运算的阶数要适当,应当避免过差分。
观察时序图2,可使用一阶差分就可以提取序列的足够信息。
做一阶差分后,做其序列图3如下:图3 一阶差分后对数进出口总额时序图从图(3)可以观察得出,序列大致趋于平稳。
为了进一步检验序列是否真正平稳,在此使用Eviews统计软件对已转换进行平稳性检验。
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有两种检验方法,一种是根据时序图和自相关图显示的特征作出判断的图检验方法;一种是构造检验统计量进行假设检验的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平稳性统计检验方法是单位根检验(unit root test )。
使用单位根检验法对变换数据进行检验得出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 DLOGJCK 一阶差分单位根检验Null Hypothesis: DLNJCK has a unit root Exogenous: ConstantLag Length: 0 (Automatic based on SIC, MAXLAG=5)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9.304482 0.0000Test critical values:1% level -3.724070 5% level -2.98622510% level-2.632604结合图3与表1,结果表明序列logGDP 经过一阶差分之后序列平稳。
3.2 模型的识别与选择计算出样本自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值之后,我们主要是根据它们表现出来的性质,选择适当的ARMA 模型拟合观察值序列。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要根据样本自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性质估计自相关阶数 p ∧和移动平均阶数q ∧,因此模型的识别过程也成为定阶过程。
一般ARMA 模型定阶的基本原则如表2示:表2 ARMA(p,q)模型选择原则ACF PACF 模型定阶 拖尾 p 阶截尾 AR(p)模型 q 阶截尾 拖尾 MA(q)模型 拖尾拖尾ARMA(p,q)模型利用Eviews 统计软件对差分数据进行操作,可得样本自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图如图4所示:图4 差分序列自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图通过对一阶差分的对数序列的自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图的分析观察,可以知道模型大致可选取两种模型。
第一种,自相关系数为拖尾,而偏相关系数为一阶截尾。
此时选取模型可以为ARIMA (1,1,0)模型。
第二种,自相关二阶截尾,而偏相关系数为一阶截尾。
此时选取模型可以为ARIMA(1,1,2)模型。
3.3 参数估计选择拟合好后的模型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利用序列的观察值确定该模型的口径,即估计模型中未知参数的值。
对于一个非中心化ARMA (p,q )模型,有()()q t tP B x B μεΘ=+Φ式中,()20,t WN εεδ()()21221211q q P P B B B θθθφφφP P ΘB =----ΦB =-B -B --B该模型共含2q P ++个未知参数:211,,,,,,,p q εφφθθμδ。
对于未知参数的估计方法有三种:矩估计﹑极大似然估计和最小二乘估计。
其中本文使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对序列进行参数估计。
在ARMA(p,q)模型场合,记()1,1,q βφφθθP '=1111t t p t p t q t qF x x βφφθεθε----⎛⎫=++--- ⎪⎝⎭残差项为:t t x F εβ⎛⎫=- ⎪⎝⎭残差平方和为:()22111111n nt t t p t p t q t q t t Q x x x βεφφθεθε----=-⎛⎫==---+++ ⎪⎝⎭∑∑是残差平方和达到最小的那组参数值即为β的最小估计值。
使用Eviews 统计软件操作可得序列两种可能的参数估计图如图5、6所示:图5 ARIMA(1,1,0)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结果图6 ARIMA(1,1,2)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结果由图6﹑7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检验结果对比看,可以知道,ARMA(1,0)模型中其调整后的2R 为0.488410小于ARMA (1,2)模型中的 0.173525;而AIC 和SC 值分别为-0.824388,-0.726217分别小于ARMA(1,2)模型中的 -0.794386,1.995615根据以上模型的识别与选择,我们选用了ARIMA(1,1,2)作为最佳预测模型。
估计该模型的参数及模型的相关检验结果如图7。
结果表明, 模型ARMA ( 1,1, 2) 的参数估计值具有统计意义。
3.4 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就是要检验每一个未知参数是否显著非零。
这个检验的目的是为了是使模型最精简。
如果某个参数不显著,即表示该参数所对应的那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不明显,该自变量就可以从拟合模型中删除。
最终模型将由一系列参数显著非零的自变量表示。
由图7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结果,可以观察到t统计量值的P值均小于0.05。
表明模型参数显著。
3.5 预测序列走势由预测方程及其条件方程:=jckjckjckd-loglog-()1log经预测得到2014年的进出口总额值为9108.079亿元。
预测值与真实值误差均在3%以内预测较为准确。
利用此模型对2014年进出口总额进行预测结果如表3所示:表3 2014年模型预测值年份 2014预测值(亿元) 9108.0794.结论时间序列分析的ARMA 模型预测问题, 实质上是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过程的分析研究, 找出其发展变化的量变规律性, 用以预测经济现象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