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后感500字五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读后感500字五篇
少年读后感一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破坏环境,为了伤害他人,为了损人利己,还是为了危害社会。不不不,人活着是为了回报社会、振兴中华、报答祖国。
在我读的《阳光少年》一文中的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双扛冠军李小鹏。他从15岁就参加国家体操队,很多次获得金牌,享受了很多荣誉。可是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中,体操男队遭遇了滑铁卢,他受到了严重影响,只拿了一枚铜牌,他哭了,因为这本来是他运动生涯最巅峰,但后来他想通了,他想四年后的奥运会他还有机会。但是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2005年他小脚受伤,多次手术终于在2006年伤愈复出并在世界杯决赛上获得双杠金牌。就在人们认为李小鹏完美复出时,他右脚5跖骨粉碎性骨折伤得很严重。随着邹凯、陈一冰等年轻小将的崛起,甚至有人认为他不会出现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在第16个世界冠军中,李小鹏在双杠个人赛中以绝对优势摘得金牌。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男子体操第一人,回头看看他顽强的经历,任何的赞誉送给他都不为过。在北京奥运会后,有一个人问他,你是怎样再次夺冠的,他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而且还要爬得更高”。读到这里我深深的受到启发,我们要像李小鹏那样,不管遇到任何困难,任何打击,我们不要灰心、不要放弃,都要往好的方面去想去努力,只要自己有信心有决心不管多大的困难、多大的打击我们都能够克服、都能够战胜。
虽然人生多多少少都会有挫折,但是俗话说的好“失败乃成功之母”。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克服每一个困难、每一次挫折。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回报社会、振兴中华的新一代阳光少年!
少年读后感二
“妈妈,你渴了吗?晓晓给你倒开水。”
“妈妈,你饿了吗?晓晓给你熬粥喝。”
你一定不会相信这些话是一位年仅5岁的孩子说的,他就是张晓。我在《阳光少年》这篇文章里认识了他,并被他深深地打动了。
张晓是个可怜的孩子,他四岁时,父亲因病去世,重病的母亲也瘫痪在床,小小年纪,张晓就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既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还要照顾生病的母亲,他每天早起晚睡,帮妈妈梳头、穿衣服、洗脸,还学会了生火、做饭、洗衣、拾柴,做着一个成年人要做的事情,即便是这样,在学校里,他依然成绩名列前茅,每年都能评上三好学生。命运坎坷,身处逆境的张晓,知恩图报,自强不息,特别是他孝敬母亲的事迹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我今年已经八岁了,和他相比,我十分羞愧。我对张晓孝敬父母的品质肃然起敬。《三字经》里曾提到过:“孝于亲,所当执。”是啊!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他们这样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们拉扯大,多辛苦啊!我们这些后代子孙难道就不应该好好回报他们吗?黄香从小就懂得“孝道”,夏天炎热时,用扇子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严寒时,以身为父亲温暖被子。大家想想,一个只有五岁的孩子,就知道要孝敬生病的母亲,更何况我们这些少先队员呢?
我们更应该孝敬父母,做他们的榜样啊!可我们,一个个,都是娇贵的“小皇帝”、“小公主”,一个个,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爸爸妈妈含我们在嘴里怕化了,捧我们在手上怕摔了,因此,我们都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多不好啊!爸爸妈妈煮了白米饭,我们却偏要吃零食;看到了别人有了漂亮的东西,我们就吵着要买,爸爸妈妈拗不过我们,只好依着我们;家里的活用不着我们亲自动手,爸爸妈妈们自己会干的;房间里乱七八糟的,爸爸妈妈也会帮我们收拾干净;每逢周末,吵着让家长带我们上公园玩,丝毫不顾他们的感受,家长只好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陪我们,我们简直成了一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庭小霸王”了!我们怎么能跟张晓比呢?
一个五岁的孩子,他的心里多么想和别的孩子一样玩漂亮的玩具,多么想吃着可口的食物,多么想过着小王子、小公主一样的生活,当何奶奶把香甜的馒头递给他的时候,懂事的张晓说:“谢谢奶奶,我不喜欢吃馒头,我还是把它留给妈妈吧!”放学后,张晓把馒头拿给了妈妈。我每天吃的饭菜都是我的奶奶精心做出来的,可是我每次都像评委一样评论着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东挑西选,稍不合口味就把嘴巴撅得老高,都可以挂个大油瓶子了。想想张晓的行为我觉得脸不禁红了起来。
他用幼小的肩膀担起家里的重担,他是家里的脊梁。一个大人要照顾一个几岁的孩子容易,而一个几岁的孩子要照顾一个大人是很困难的,我们的父母不需要我们照顾,我们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听他们的
话,好好学习就是对父母的照顾了和的孝顺了。但是,有时候我们却做不到。
今天读了张晓的故事,我深受启发,我知道了今后该怎么做。
张晓,大家都说你是人生路上“含泪奔跑的阳光少年”,我要对你说:“张晓,加油!你是我学习的榜样!”
少年读后感三
看着这本书,仿佛我也伴随着南怀瑾一起成长。我觉得他很调皮,也很爱玩。下课时,他会主动和同学们追逐打闹,不过一到上课时间,他就马上挺直腰板,认真地听先生讲课,一点也不敢乱动。南怀瑾对学到的文章都会专心背诵,并努力研究每篇文章的含义。遇到比较难懂的文章,他就会礼貌地向先生请教,直到弄懂为止。南怀瑾读书时,别无他想,心中只有书本的内容。这样心无杂念地大声诵读,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只要心里想着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把读书变成像玩耍或唱歌一样有趣的事,就能边玩边领悟书本里的东西,这叫“玩索而有得”。南怀瑾小时候,已经读了很多古书,还特别用心地学习了文学、书法、诗词曲赋等,是一个学识不俗的小“学究”。所以,我觉得南怀瑾从小就很会读书,通过认真、心无杂念地读书,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他在学习时是快乐的。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诗是南怀瑾的父亲南仰周先生经常告诫他的口头禅,叫他白天不要打哈欠和瞌睡,要与书为伴。我也要像南怀瑾一样,每天都认真刻苦读书,不懂就问,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以前我读书时,只是随手拿起书本,勉强地张嘴读一读,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就像你买来了一个非常好吃的面包,只咬了几口,没有细细品味,就觉得不好吃,便扔掉了。后来,我静下心来,慢慢地读,慢慢地体会。渐渐地,我发现读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可以帮我打开知识的大门,可以帮我找到智慧的源泉,可以给我带来幸福和快乐,可以给我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满足和财富,还可以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啊!所以,我们要认真读书,要不然,这些知识的宝藏和快乐的体会,从哪儿来呢?
读了《少年南怀瑾》这本书,加上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我觉得读书和玩,几乎没什么区别,只是前者是用大脑玩,后者是用肢体玩。所以,我们要刻苦认真学习,做到不懂就问,你就会因为获得知识而快乐,体会到书中的乐趣。南怀瑾经过了儿时的努力,获得了“禅学大师”和“国学大师”的美誉,他真正地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我想,如果我也像南怀瑾先生一样心无杂念地认真学习,那么读书也将会是一件美妙、快乐的事情,做到真正的“玩索而有
少年读后感四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童年时期的故事。在我的印象中所有成功的人物在小时候都是乖孩子,自从我看了这本《少年南怀瑾》之后,我的想法有了改变,原来许多名人他们的儿童时期和我们一样都是一个“熊孩子”。说他是“熊孩子”,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有一次和伙伴们吵架,因为上过几年私塾,读过几本书,嘴巴转得快,就学大人骂对方的祖先,结果骂得太快了,骂成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