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模拟题(一)
文学理论试题库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31956fa45177232f60a224.png)
1.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是一门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并配合作品分析的学科。
2.视角:视角也称为聚焦,就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3.领悟:领悟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后的一种更高境界,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后而进入的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和过程。
4.广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者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5.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和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另一个意义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时可能产生的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6.情节: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7.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8.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9.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
10.审美批评:审美批评是一种情感性评价也是一种体验和超越矛盾统一的批评,而且常常是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
11.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
12.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13.材料:文学创造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14.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文学理论(1)
![文学理论(1)](https://img.taocdn.com/s3/m/b8cc1b4bb9f3f90f77c61b6f.png)
名词解释1、创作冲动:主要是指一种迫使作家进入具体创作过程的愿望和心理躁动。
2、艺术变形:作家为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而有意将描写对象以扭曲的、畸形的的形式表现出来。
3、艺术直觉: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在瞬间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或心理能力。
4、艺术情感:主体在文学艺术活动中产生并促使这一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心理体验。
具体到文学创作,艺术情感是指作家通过塑造艺术形象而呈现出来的情感体验。
5、艺术想象:指文学艺术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
6、艺术理解: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所进行的分析、判断、识别、比较等理性思维活动。
7、文学语言:是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系统。
8、单个形象:指艺术世界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学形象。
9、整体形象:指由单个形象构成的艺术整体,即艺术世界。
10、实象:有的形象是通过具体的描写较为直接地呈现的,可以称为实象。
11、虚象:有的形象是通过间接描写或由实象引起的联想形成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较虚的部分,统称虚象。
12、情境:一般指叙事作品或戏剧中发生的事件、场景、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总和。
有时,作品中某一局部的场面或插曲产生的情景,亦可称为情境,其实它只是局部情境。
氛围一般是指由情境形成的特殊气氛或情调。
13、寓言式象征:是指通过一则故事象征或暗示出某种哲理和观念。
具有情节性。
14、文学典型:指叙事文学作品中达到艺术理想境界的人物形象,它是显示出特征的富有魅力人物性格。
15、意蕴:是指文学语言和文学形象所传达的意义,属于文学作品结构的最深层次。
16、诗歌:是一种以富有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来表情达意的文学体裁。
17、小说: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
小说的基本特征:叙事性、故事性、虚构中的现实、文体的杂糅性与未完成性。
18、剧本:一种通过人物台词和舞台提示、营造戏剧情境、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二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二](https://img.taocdn.com/s3/m/160ee101172ded630a1cb6b1.png)
文学概论(一)(课程代码:00529)模拟考试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各种文学观念中,把作品本身视为一个“自足体”的是()。
A.表现说B.再现说C.实用说D.客观说【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历史上几种主要的文学观念。
客观说认为文学已经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2.当今文艺学对“文本”的一般理解是()。
A.以文为本B.修改前的初稿C.成为书本的文字D.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学文本的概念。
文本这个词现在不仅广泛地应用于语言学和文体学中,而且也在文学理论与批评中扮演活跃的角色。
但它含义丰富而不易界定,给实际运用和理解带来一定困难。
一般来说,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
3.作家个体体验的第一个特征是()。
A.情感的诗意化B.意义的深刻化C.感受的个性化D.诗意的超越化【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个体体验的首要特征。
文学是作家的个体体验,这种体验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情感的诗意化。
一旦作家动笔写他的情感领域的人、事、景、物,那么所写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体验迸发出来的情感火花。
4.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音律上主要的特色是()。
A.双声B.叠字C.叠韵D.押韵【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音律。
双声指两个字声母相同。
叠字指两个单音节词重叠的语音现象。
叠韵指两个字韵母相同。
押韵指相邻或相间的诗行或文句的末尾之间形成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语音状况。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的语音特色是叠字。
5.林语堂认为“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
A.中国文学的主题B.中国文学的母题C.中国文学的美D.中国文学的文体【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学语言组织的语音层面。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a0631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3.png)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文学:答案: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地理学。
2、话语蕴藉:答案: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3、艺术构思:答案: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
4、艺术真实:答案: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
5、诗:答案: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
二、简答题1、列举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答案:从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这一流动系统来看,文学理论有文学哲学、文学心理学、文学信息学、文学符号学等基本形态;从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这个流动系统看,文学理论有文学社会学、文学价值学、文学文化学等基本形态。
2、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什么?答案:根据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或环节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我们认为这四个要素是文学活动的四个基本要素。
它们在文学活动这个整体中不是彼此孤立地或静止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浑然一体。
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答案:第一、文学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第二、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三、文学艺术是一种艺术生产。
三、论述题1、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意识答案: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
文学做为审美意识形态,从目的上看,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
确切地说,无功利是直接性的,功利性是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功利性的手段。
从方式上看,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
文学是形象的,这是由于文学的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的;同时,文学又是理性的,即文学创作、阅读及形象本身都与某种简接的或深层的理性思考有关,这是由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的。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c9238bf46527d3250ce021.png)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 0分)1.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咐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D )。
A. 反映论B.信息论C. 意志论D.文化论2. 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A )、阅读期待有开放。
A. 象征B. 蕴藉C. 假设D. 模拟3. 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D )。
A. 历史性B.独创性C.感染性D.朦胧性4.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量性、( A )、语境依托性。
A. 中介性B.表象性C.表情性D.意识性5. ( C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 正剧B.笑剧C. 悲剧D.悲笑剧A. 个体体验B. 意识形态氛围C.拟念读者D.创作过程7. 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
语境包括个体语境与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是指读者阅读时的( D )。
A. 文本存在方式B. 人与人的关系C.文本媒介形式D. 社会生活关联域8. 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 A )。
A. 共鸣B.净化C. 领悟D.欣赏9. 文学写作的两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C )与机构制作特点。
A. 集体行为B.贸易运作C.小我创造D.历史归纳10. ( B )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
A. 审美欣赏型B. 消遣娱乐型C. 理性认知型D. 道德教化型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飞宇宙、( AB )和观众。
A. 作品B. 艺术家C. 语言D. 情感E. 标记12.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怪异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ABCDE )。
自考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4d2cc9376baf1ffd4fad76.png)
自考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自考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提出‚境生于象外?的我国古代文论家是( ) A. 王昌龄 B. 皎然C. 司空图D. 刘禹锡答案,D2. 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A. 表现手段B. 审美特征C. 形象特征D. 本质特征答案,D3. 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C. 抒情语体D. 叙事语体答案,B4.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这段对文人‚感物?过程的描述出自( ) A. 陆机的《文赋》 B. 曹丕的《典论•论文》C. 钟嵘的《诗品》D. 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答案,D5. 下列关于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自然情感具有普遍的可传达性B. 艺术情感具有共通性的特点C. 自然情感具有共通性的特点D. 艺术情感的明显特征是私人性答案,B6. 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以( )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
A. 作家 B. 文学作品C. 文学流派D. 文学思潮答案,B7. ‚学问有渊源,文章有法度。
文有文法,诗有诗法,字有字法,凡世间一能一艺,无不有法。
得之则成,失之则否。
?提出这一论断的我国古代理论家是( )A. 苏轼B. 李东阳C. 王安石D. 揭曼硕答案,D8. 童话《狼和小羊》中狼的形象是( ) A. 典型形象 B. 圆形形象C. 表意型形象D. 性格形象答案,C9. 对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这两个概念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 创作个性是小于文学风格的概念B. 创作个性是大于文学风格的概念C. 创作个性是等于文学风格的概念D. 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两个概念无关答案,A10. 在文学研究中提出文学活动是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四个要素构成的理论家是( )A. 亚理士多德B. 艾布拉姆斯C. 苏珊•朗格D. 英加登答案,B11.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文学理论教程模拟试题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教程模拟试题文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2b22250c77da26924c5b060.png)
文学理论教程模拟试题第一套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文学理论是一门属于科学的学科。
2、文艺学包括、、、和文学批评史五个分支。
3、提出“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情状也。
”4、“诗言志”强调文学四要素中的。
5、在其《》中提出“相似律”与“接触律”两条巫术原理。
6、德国哲学家认为“那规定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
”7、认为艺术是“摹仿的摹仿必影子的影子”的。
8、提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得作家、理论家主要有、、和。
二、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15分选答3题,多选不给分)1、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其内涵相同。
2、经济因素是文学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3、“发愤著书”之说的提岀者是韩愈。
4、物化阶段是文学活动的最后阶段。
5、文学话语与科学话语、日常话语基本相同。
三、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20分)文学游戏说艺术真实灵感四、简述(20分,选答2题,多选不给分)1、为什么说文学活动是一个整体?2、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3、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又什么不同?五、结合下面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与文学民族化的认识(30分)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
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共产党宣言》)第二套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文学话语活动的构成要素一般概括为五个方面,包括说话人、受话人、_______ 、沟通和____________ O2、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求“真”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存在方式,而则是实现这一方式的基本途径。
3、文学既是意识形态的,又是的,这是文学的双重性质。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1a635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11.png)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一项?A. 客观性B. 主观性C. 创造性D. 逻辑性2. 下列哪部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百年孤独》C. 《悲惨世界》D. 《安娜·卡列尼娜》3. 以下哪位作家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鲁迅B. 莫言C. 村上春树D. 张爱玲4. 文学创作中“灵感”的作用是什么?A. 决定性作用B. 辅助性作用C. 无作用D. 可有可无5. 以下哪种修辞手法不属于比喻?A. 明喻B. 暗喻C. 拟人D. 对比6. 以下哪一项不是文学批评的功能?A. 指导创作B. 评价作品C. 娱乐消遣D. 教育引导7. 以下哪种文学形式属于叙事文学?A. 诗歌B. 小说C. 散文D. 戏剧8. 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浪漫主义?A. 李白B. 杜甫C. 拜伦D. 雪莱9. 以下哪种文学理论不属于结构主义?A. 形式主义B. 符号学C. 叙事学D. 接受美学10. 以下哪部作品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荒原》B. 《老人与海》C. 《等待戈多》D. 《尤利西斯》答案:1. C2. B3. A4. B5. D6. C7. B8. B9. D 10.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文学作品的三个层面包括语言层面、形象层面和______。
2. 现实主义文学主张通过______来反映社会现实。
3.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______和形式的创新。
4.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______和节奏。
5. 叙事文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人物、情节和______。
6. 文学批评的三个主要功能是指导创作、评价作品和______。
7.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表达和对______的追求。
8. 象征主义文学通过象征和暗示来表达作品的深层意义。
9.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
10.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文学作品的接受和解读过程中的______。
文学理论(阎嘉)历年常考重点复习题以及模拟考试题
![文学理论(阎嘉)历年常考重点复习题以及模拟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e32e954bceb19e8b9f6bab2.png)
文学理论(阎嘉)历年常考重点复习题以及模拟考试题绪论:文学概论及其研究对象1,“文艺学”、“文学概论”与“文学理论”几个概念是什么关系?2,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3,文学理论和批评为什么要以各种理论资源为依托?4,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有着怎样的关系?第一讲文学本质论1,如何认识有关文学本质的各种基本观点?2,探讨文学本质的视点主要有哪些?3,如何理解接受视野中的文学本质观?4,如何理解考察文学的不同视点?5,在文学本质问题上有哪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其长处和短处何在?6,为什么说文学的本质是多层次的?7,怎样正确认识文学的审美本质?8,怎样正确认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7,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作用是怎样实现的?第二讲文学创作论一、词语解释创作动机;艺术构思;典型化;创作语境;创作心态;艺术情感;艺术想象;灵感;创作个性;风格二、简答与论述1.文学创作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系。
2.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
3. 普通知觉与审美知觉的关系。
4.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的关系。
5.创作风格的基本特点。
6. 生活体验在作家的创作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7. 在把生活转化为艺术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因素?8. 作家在才能和素质方面与普通人有什么不同?9. 艺术思维与抽象思维有什么差别?艺术思维的特征有哪些?10. 作家创作中的灵感与他的生活积累、艰苦构思有怎样的关系?11. 文学形象与文学典型的联系和区别有哪些方面?12. 现实主义文学为什么要提倡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3. 典型化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4. 文学意象与文学意境的联系和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15. 什么是创作方法,它与作家的创作有怎样的关系?16. 如何理解文学风格的不同含义?17. 为什么要倡导文学风格的多样化?第三讲文学作品论1,从“虚”与“实”的关系看西方文学理论在文学作品存在方式问题上的观点。
2,如何理解“言” 、“象”、“意”之间的关系?3,主题在文学创作中对于作品成败有何意义与作用?4,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与哲学、科学著作中表达的思想有什么区别?5,怎样从现代语言学的观点来看文学作品语言的特性?6,文学语言与自然语言有何异同?7,什么是文学作品的结构,它在作品中起着怎样的作用?8,如何理解情节在文学作品结构中的意义与作用?9,西方戏剧与中国戏曲在理论上有何异同?10,比较划分文学体裁的“三分法”与“四分法”的异同。
文学理论模拟试卷1
![文学理论模拟试卷1](https://img.taocdn.com/s3/m/752e4e4269eae009581bec2d.png)
4.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虚构
5.关于风格,法国学者布洛提出了“()”的观点。
^^风格即人
6.()在文化生产与消费者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文学传播
7.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之一的()致力于阅读现象学研究,关注本文与读者之间的具体作用,关注“隐含的读者”和“本文的召唤结构”
^^BCD
8.文学接受中的“第一文本”与“第二文本”之间有千差万别,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种差别缘于读者个人的阅读异变,这些阅读异变主要有()。
A、形象异变B、情感异变C、思想观念异变D、审美异变
^^ABC
9.在文学接受过程中,经读者阅读后形成的“第二文本”是读者审美再创造的结果,这种阅读过程中的审美再创造的表现在:()。
A、象征型B、现实型C、古典型D、浪漫型
^^ACD
2.典型性格的丰富性表现在()。
A、性格内容的多层次性B、性格内容的多侧面性
C、性格内容的单一性D、性格中两种内容的相反相成性
E、性格中两种内容的矛盾对立
^^AB
3.英加登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中将文学文本层面分为()。
A、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B、意义单元C、内在形象的一体化
^^A
2.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遍及欧洲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是:()
A、自然主义B.批判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浪漫主义
^^D
3.戏剧文学要求集中性,这是因为:()
A、只有人物的对话和独白B、观众(读者)的精力有限
C、受舞台条件和演出时间的限制D、要调动观众(读者)的想象.联想
^^C
4.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是与()。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
文学理论作业
![文学理论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065935f1c5da50e2524d7ffb.png)
《文学理论》作业11、提出"隐含的读者”理论的是A:伊瑟尔2、社会历史批评的奠基人是:A:维科3、将文学文本分为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示化面貌、再现的客体等层面的理论家是C:英加登4、马克思主义批评文学的"最高标准”是:D:历史的观点与美学的观点相统一5、以下作者与著述搭配正确的是B:亚理士多德《诗学》6、西方"移情”论的代表是C:立普斯7、期待视野”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是D:姚斯8、对于文学创作的规律,有的学者认为文学创作是由个人或集体的深层心理,即无意识内容决定的,这种说法的代表人物是:C:弗洛依德与荣格9、“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繁荣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这个著名的论断出自马克思的:A:《〈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0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本文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有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本文的"对话”中生成的,这个看法出自:A:伽达默尔1、关于文学消费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文学消费具有商品消费性质,与一般商品消费在本质上没有区别;2、“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阐述了风格的C:时代性3、“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此语阐明了风格的C:地域性4、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风格分为:A:典雅、远奥、精约、显附、壮丽、新奇、轻靡5、“宛转娥眉马前死”中的“娥眉”主要用的抒情修辞方式是:C:借代6、“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出自A:司空图《二十四诗品》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主要采用的修辞方式是C:比喻8、故事的主要构成是: A:事件、人物、情节、场景9、我们一般将叙事作品中的本文时间序列与故事时间序列相互对照的形成的关系称为B:时序10、叙事的构成主要包括:A: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文学理论》作业31、《诗学》的作者是:A:亚理士多德2、文学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往性质,尤其不能脱离读者的创造性,1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是:B:接受美学3、马克思在以下哪本著作里提出了"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命题: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4、“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的时间是:B: 1956年5、最早提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这对范畴的是:A:歌德6、“诗缘情而绮靡”出自:C:陆机《文赋》7、《金枝》的作者是:A:弗雷泽8、“观物取象”说出自:C:《易经》9、西方提出"艺术摹仿理念”的人是:C:柏拉图10、在《镜与灯》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理论家是:B:艾布拉姆斯《文学理论》作业41、以下关于文学风格的描述,正确的是C: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后表现出来的总体特色;2、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认为,"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了”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据此,我们可以说"情节”与"故事”是有着较大区别的两个概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只有故事,没有较强的情节处理,这样的叙事作品是失败的作品;3、关于艺术真实,以下错误的说法是:A:艺术的真实是因为艺术直接展现了社会生活本身。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15113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8.png)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文学理论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元素?A. 角色B. 情节C. 背景D. 对白参考答案:B. 情节2.以下哪个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A. 形式主义理论B. 传统派理论C. 社会批评理论D. 表达主义理论参考答案:D. 表达主义理论3.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了“悲剧论”?A. 亚里士多德B. 弗洛伊德C. 雅各布松D. 笛卡尔参考答案:A. 亚里士多德4.文学要素的“三性统一”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A. 莫言B. 胡适C. 吴晗D. 钱钟书参考答案:C. 吴晗5.以下哪个不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A. 反传统B. 多样性C. 理性思维D. 冷峻原则参考答案:C. 理性思维二、简答题1.什么是文学的形式美和精神美?参考答案:文学的形式美指的是作品在形式上的完美表达,包括艺术形式的运用、语言的优美、结构的紧凑等。
而文学的精神美则是指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人性等方面的内在价值,以及作品给读者带来的审美享受和思考的潜力。
2.请简要解释“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和特点。
参考答案: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它提出了对传统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超越,强调对多样性、个体性、相对性和片面性的关注。
其特点包括:对大故事、大理性、大理论的怀疑,注重微观、局部和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对权威、中心和固定身份的反抗,强调个体和边缘群体的存在;对语言和符号的游戏性和多样性的追求;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讽刺和怀疑态度。
三、论述题请阐述“形式主义”和“意识流”在文学理论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参考答案:形式主义是一种重视作品内在形式、结构和语言的文学理论,它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和自成体系性,并反对将文学作品与其他领域、社会背景等因素混为一谈。
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作品的语言特点、叙事结构、节奏韵律等因素,对于文学创作、阅读和批评具有重要启发和指导作用。
文学理论下考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下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a840b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3.png)
文学理论下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批评D. 文学作品、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学理论的主要功能?A. 解释文学作品B. 指导文学创作C. 预测文学市场D. 评价文学作品答案:C3. 文学理论中的“形式主义”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哪些方面?A. 社会背景B. 作者意图C. 语言和结构D. 主题和思想答案:C4. “新批评”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主要存在于哪里?A. 作者的意图B. 读者的解读C. 文本本身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C5. 下列哪位学者不是结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A. 索绪尔B. 列维-斯特劳斯C. 德里达D. 弗洛伊德答案:D6.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在哪个过程中产生的?A. 创作过程B. 阅读过程C. 出版过程D. 批评过程答案:B7. “互文性”这一概念最早由哪位学者提出?A. 巴赫金B. 罗兰·巴特C. 朱丽亚·克里斯蒂娃D. 米哈伊尔·巴赫金答案:C8.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学理论中的“意识形态”概念所涉及的内容?A. 政治信仰B. 经济利益C. 宗教信仰D. 艺术风格答案:D9.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主要批判的是哪种思想?A. 现代主义B. 现实主义C. 浪漫主义D. 古典主义答案:A10.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关注的核心议题是什么?A. 性别平等B. 种族平等C. 经济平等D. 政治平等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文学理论中的“符号学”关注的是以下哪些方面?A. 文学作品的符号系统B. 文学作品的叙事结构C. 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D. 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答案:A, B12. “解构主义”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 固定的意义B. 多重的意义C. 无中心的结构D. 明确的作者意图答案:B, C13.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认为读者在文学接受过程中扮演了哪些角色?A. 被动接受者B. 主动参与者C. 意义的创造者D. 作品的解释者答案:B, C, D14. “生态批评”理论关注文学作品中的哪些主题?A. 人与自然的关系B. 社会阶级斗争C. 环境保护D. 经济发展答案:A, C15. “后殖民主义”理论批判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文化帝国主义B. 种族歧视C. 经济剥削D. 性别不平等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文学理论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主要区别。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卷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4da04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7.png)
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XX,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作品是:()。
[A] 《山海经》[B]《楚辞》[C] 《XX子》[D] 《左传》2、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
[A] 《春秋》[B] 《左传》[C] 《战国策》[D] 《国语》3、主X兼爱、非攻的是下列哪个诸子流派:()。
[A] 墨家[B] 法家[C] 道家[D] 儒家4、汉代传授《诗经》的“四家诗”是()。
[A] 齐、鲁、、马[B] 齐、鲁、、王[C] 齐、鲁、、毛[D] 齐、鲁、、5、《战国策》在编纂体例上属于()。
[A] 国别体[B] 纪传体[C] 编年体[D] 纪事本末体6、谢灵运的五言诗被评为:( )。
[A] 铺锦列绣,雕缋满眼[B] 初发芙蓉,自然可爱[C] 雕藻淫艳,倾炫心魂[D] 锦工机锦,玉人琢玉7、“初唐四杰”的审美追求是:()。
[A] 提倡纤巧绮靡[B] 提倡刚健骨气[C] 主X体物精巧[D] 主X竞为雕琢8、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的是:( )。
[A] 《出塞》[B] 《闻官军收XXXX》[C] 《黄鹤楼》[D] 《登高》9、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的文学主X是:()。
[A] 文以明道[B] 文从字顺[C] 气盛言宜[D] 不平则鸣10、下面诗句所评对象为陶渊明诗的是:( )。
[A]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完人[B]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思是吾师[C]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X笺[D]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文学理论(1)》专科题库及答案
![《文学理论(1)》专科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15ac46767f5acfa1c7cd09.png)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文学理论(1)》专科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对象化:“对象化”原本是一个哲学术语,最初由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提出。
文学活动中的对象化是指主体以体验的方式感受生活,将世界作为人的对象化的存在来把握,从而使外在于自己的生活对象成为主体感受经验中的对象。
2、主题:文学文本的主题即蕴含于形象之中的思想意义。
3、心态型人物:是指那种着重展示内在心理过程,表现某种精神体验的人物形象。
4、意识流小说:作为文学术语,意识流指的是一种“内心独白”,即人物潜意识的流露。
为了表现这种不断流动的潜意识,人们用了一系列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如语序的混乱、没有标点、甚至出现自造的语汇等等,这使意识流又有了语言技巧的涵义。
所谓的意识流小说,就是使用这些手法多到一定程度的小说。
所以意识流小说的叙述多为内心活动、特别是无意识活动的表现。
5、意象:作为一种文学形象,意象在中外文学理论中的基本涵义大体相同,都是指为表现思想感情而创造的一种形象。
与其他文学形象的区别在于,意象特别强调作为一种形象,主观之“意”即主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意象性形象构成中最基本的因素,外在的形象是为了表现某种内在的思想感情而创造的。
6、小说:小说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叙事性的虚构作品。
7、文学文本:文学文本是一个蕴涵着某种审美意蕴的、具有开放性的语言结构体。
8、模仿说:西方文学理论对文学的一种认识,即认为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摹仿。
9、文学史:文学史是一门历史地、具体地考察文学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状况、经验和规律的专门学科。
10、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形态的叙事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
11、艺术真实:文学从根本上保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作主体具有真切的人生体验和真挚的情感态度,以及文学的虚构和想象要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是艺术真实构成的三个要素;三种要素相互渗透,交融统一,体现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关系,亦体现了这种特殊关系对文学这种意识现象和精神生产的特殊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模拟题(一)一、填空1.(填作者或作品)李泽厚()李渔()本雅明()弗洛伊德()《历史与阶级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人间词话》2、文艺学的五个分支是()()()()()。
答案: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文学史。
3、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四个要素组成。
答案:艾布拉姆斯、作品、作家、世界、读者4、文学活动过程是一个从()到艺术价值生成再到艺术消费的过程。
答案:艺术生产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象化论、()、特殊的意识形态论、()、现实主义的创作论、文学历史发展论、文学批评论。
答案:艺术生产论、文学起源论5、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文学性质的理解体现在:“对象化”论强调的是它的(),“意识形态”论强调的是它的(),“艺术生产”论强调的是它的()。
答案:创造性、依存性、独创性6、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区别开来。
”答案: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7、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是:()、宗教方式、()、艺术方式。
答案:理论方式、实践—精神方式8、文论史上的几种文学起源说有:巫术说、()、游戏说、摹仿说等。
答案:宗教说9、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括如下五个要素:()、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
答案:说话人10、文学话语的社会性表现在,它具有()、民族性、人民性和阶级性。
答案:意识形态性1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
答案:形象与理性12、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体现为两种修辞形态:()和含混。
答案:含蓄13、文论史上对的解释有:“自然”说、“情感”说、“原始意象”说等;对文学创造主体的解释有:“摹仿者”说与“创造者”说、“旁观者”说与“移情者”说、“集体人”说等。
答案:文学创造客体14、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可分为()、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几种。
答案: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15、创作动机的结构可以分为远景动机、近景动机、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高尚动机、卑下动机、()等多种类型。
答案: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16、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包括:()、艺术发现、创作动机等。
答案:材料储备17、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有:()、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等。
答案:回忆与沉思18、构思方式有:综合、()、变形与陌生化。
答案:突出和简化19、文学创造的物化手段包括:行之于心到行之于手、()、即兴与推敲等。
答案: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20、文学创造过程包括:()、构思阶段、物化阶段。
21、文学创造原则()、艺术概括、情感把握、形式创造。
二、名词解释1.兴观群怨说2.权力/话语3.影响研究/平行研究4.文学史5、泛神论6、通感7、陌生化8、黄金分割9、创作个性10、人民性11、隐含的读者12、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13、文艺学14、狭义文学15、文学话语16、惯例的文学观念17、话语蕴藉;18、文学19、精神生产20、文学创造21、文学创造的客体22、文学创造的主体;23、文学创造材料24、艺术发现25、创作动机26、艺术构思27、形象思维;28、灵感29、知觉30、综合过程31、突出与简化32、变形21、陌生化22、即兴与推敲23、艺术真实24、艺术概括25、情感把握26、形式创造;27、艺术形式28、“有意味的形式”29、文学活动30、审美31、劳动起源说32、形式创作33、审美批评34、原始意象35、行动元36、话语蕴藉37、情感把握38、期待视野三、简答题1、下列主张或论述是何人最先提出的?它的基本内涵是什么?(1)“汉魏风骨”(2)“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3)“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希罗多德的著作可以改写为‘韵文’,但仍是一种历史,有没有韵律都是一样;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受到严肃的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常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
”(4)“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5)“……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
不考虑这些,就会坠入莱辛巧妙地嘲笑过的十八世纪法国人的幻想。
既然我们在力学等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古代人,为什么我们不能也创作出自己的史诗来呢?于是出现了《亨利王特》来代替《伊利亚特》。
”(6)“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
”2、马克思关于美的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你有何评价?3、“诗言志”说与“诗缘情”说之比较。
4、作为语言艺术,文学有哪些区别与其他艺术部类的主要特征?试联系实际作比较分析。
5、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当下的文学批评应该如何应对?6、谈谈你对文学批评标准的看法。
7、比较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不同特点。
8、马克思指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
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请解释这段话的意思。
四、论述题1、简论抒情文学2、文学与大众传播3、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的再思考4.论文学的主体性5.我看纯文学6、谈谈你对文学创作过程中主体作用的认识。
7、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人们只看到,艺术和料学不是同一件东西,却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差别根本不在内容,而在处理一定内容的所用的方法。
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所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一个是证明,一个是显示,可是他们都是识服,所不同的只是一个用逻辑结论,另一个用图画而已。
”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有偏颇,请你进行辩析。
8、论意境与典型的共同点和区别。
三、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1、文学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文学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或世界的摹仿。
3、文学起源于游戏。
4、文学的发展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因此它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5、诗与应用文的区别在于句子的排列方式。
6、没有社会现实生活,就不能有文学。
7、文学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所以就不能掺杂丝毫主体思想情感。
8、文学是无功利的,所以就不能有任何功利考虑。
9、文学是形象的,所以它完全不依赖理性。
10、文学是情感的,它不包含认识因素。
11、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都是一种精神生产,因此它们在创造规律上没有什么区别。
12、艺术的职责不是摹仿自然,而是表现心灵,表现情感。
13、那些能获得审美愉悦的艺术家,都是处于游离于现实利害关系之外的“旁观”位置的人。
14、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
15、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
16、文学创造时,作家的主观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17、文学创造的真实性原则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是一样的。
18、艺术概括与西欧文学史上的“类型化”主张本质上是一样的。
19、情感把握是一种价值取向的把握。
20、能够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全在于它的语言形式,作品中的社会历史内容与之无关。
21、文学的艺术形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四、简答题:1、请简述文学理论的对象与任务。
2、请说明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文学性质的理解表现在哪些方面?5、请说明文学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的位置。
6、为什么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比其他诸说有更大的合理性?7、试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
8、试说明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及其原因。
9、文学概念有哪三种含义?其对应的文学观念是什么?有何解决办法?10、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11、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社会性的话语活动?12、请举例说明文学作品是以话语蕴藉的形态而存在。
13、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与科学、宗教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有个性的创造?14、举例说明文学话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15、请说明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客体应具有什么特点(特殊性)。
16、为什么说只有经过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才是文学创造的显示客体?17、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论者和创造者”?18、请举例说明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
19、请说明理智与情感在艺术构思中的意义何在?20、请说明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造中的意义。
21、请举例试述作品与意图之间的冲突。
22、请与生活真实和科学真实比较,说明艺术真实的基本特征。
23、为什么说艺术概括是在“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中实现的?请举例说明。
24、怎样理解“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是主体意识对客体对象的能动介入和把握的过程?25、怎样理解文学创造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情感把握?阐述这种情感把握的诚挚性与高尚性原则。
26、形式创造应遵循哪些基本规律和原则?27、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8、简述司空图诗论的主要观点。
29、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
30、如何看待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误解。
31、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
32、如何把握文学形象的“合情合理”原则。
五、论述题:1、请试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2、请结合实际谈谈建设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3、论文学创造的主体。
4、论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
5、如何理解文学接受过程中的“期待视野”。
6、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为什么?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论者和创造者”?请举例阐述。
7、果戈理小说《外套》的素材,来自彼得堡官场的一件逸闻。
一个穷困的小职员酷爱打鸟,靠节衣缩食,拼命做一些额外的零工,才攒钱买了一支猎枪。
万万没有想到,刚一打猎,猎枪就被茂密的芦苇挂到水里去了。
小职员懊恼万分,从此一病不起,直到靠了同事们的帮助,凑钱给他重新买了一支猎枪,才算救了他一命。
就是这件趣事,成了果戈理写作《外套》的契机。
不过,猎枪这一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被改成了外套这一生活必需品;猎枪失而复得,改成了外套得而复失;故事的结局,也由小职员的转危为安,该成了命丧黄泉。
一个带有喜剧性的皆大欢喜的生活事件,经过果戈理的改造,成了因困顿而追求,由追求而幻灭的三部曲,从而对沙皇俄国的官场黑暗和小人物命运的卑微悲惨,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请运用有关理论来分析阐述果戈理的这一创作行为。
8、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群魔》的最初意图是想攻击革命民主主义者格拉诺夫斯基、别林斯基等人,但具体写作中却情不自禁地升起对俄国旧贵族的仇恨。
于是应该赞美的人物却成了“一半像魔鬼”的形象。
请运用所学过的文学理论来阐述这一写作现象。
9、为什么未经过艺术处理的癞头疮、鼻涕、大便、毛毛虫、死尸之类生活现象不能成为文学创造的主要客体?请结合创作现象对文学创造的客体进行论述。
10、“游戏说”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