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石,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基础。
均衡发展则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因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要保障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教育机会,消除教育的不平等现象,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包容。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保障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等方面。
学校要配备优秀的教师,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设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优质的教育资源下接受教育,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还包括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平等的教育机会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权利接受教育,不论其家庭背景、地域、种族、性别等因素。
政府要加大投入,完善教育政策,建立健全的教育体系,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入学机会、升学机会和就业机会,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实现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还包括消除教育的不平等现象。
教育的不平等现象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获取、教育质量的不均衡提高等方面。
为了消除这些不平等现象,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教育投入,扩大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扶持,提高教育的包容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
总的来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要保障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教育机会,消除教育的不平等现象,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包容。
只有当每个学生都能在公平、平等、包容的教育环境下接受教育,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意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希望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能共同努力,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教育未来。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知识问答(2023版)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知识问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知识问答⒈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城乡、地区之间,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之间,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教育公平,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公平、优质、全面的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⒉为什么要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国家基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均衡发展可以减少教育资源的差异性,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和谐。
⒊怎样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加大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2)改善城市地区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提高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机会。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4)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及时总结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
(5)完善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⒋如何解决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1)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2)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加强城乡师资交流,提高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4)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和调配,确保农村学校的运行经费。
⒌如何提高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1)建立健全农民工子女随迁就读的政策和制度。
(2)增加就近入学途径,提供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入学机会。
(3)加强城市学校和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合作,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
(4)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扶持政策,在教育、生活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帮助。
附件:详细调研报告、资金分配方案、实施细则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义务教育:指国家法律规定为每个公民所应接受的基本教育,通常包括九年义务教育。
⒉教育公平:指保障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机会、条件、质量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⒊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指在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合理配置各类资源,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的发展。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概念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概念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指在保障全体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的基础上,追求保障教育资源均衡分配、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目标。
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平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不论其所处地域、家庭背景、性别、民族等因素的差异。
每个学生都应当获得公平的机会和资源。
2. 优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追求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以确保学生获得全面的、终身的发展。
教育质量的提升包括改善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师的培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等方面。
3. 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教育资源在地域、学校和班级之间实现均衡分配。
这意味着减少地区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使教育资源更加公平合理地分布,同时也要关注学校内部和班级之间的差异。
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体系,加强对教育资源分配的监督和调配,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双向促进。
这样才能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享有优质的教育,实现平等的机会和公正的社会机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解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解读一、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
1986 年发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提出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2022 年所有省(区、市)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我国用 25 年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责任,切实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材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
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知应会的基本常识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知应会的基本常识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知识(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解决我国目前现实教育问题的新举措,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农村学校建设问题;二是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薄弱学校建设问题;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公平。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了“有学上”之后,逐步解决“上好学”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校际差距、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提高教育质量的本质要求。
2.推进教育公平体现在三个方面:教育机会均等,教学过程均等,教育结果公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均等。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本质属性的要求,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法定职责,更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是学校的均衡发展,因为学校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实施机构。
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四)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作用1.督促地方政府进一步落实国家法律的政策要求,切实履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职责。
2.帮助各地进行自查自评、自我诊断。
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及早实现。
(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指导思想1.强化政府责任。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各个地区、各个层级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平等、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的一项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法律规定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阶段,通常为初、高中阶段。
作为一个基本的教育权利,义务教育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的教师队伍、有效的课程设置、适当的教育设施和资源等等。
而均衡发展是指在各个地区、各个层级间符合公平原则的发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公平的机会获取良好教育。
良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保障每个学生基本的教育权利。
无论是居住在城市还是农村、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的学生,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获得教育资源和服务。
其次,均衡发展能够减小教育资源的差距。
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种差距会导致贫富之间的教育差距不断扩大,均衡发展可以缓解这种差距,使教育资源更加公平地分配。
再次,均衡发展能够提高整体社会的教育质量和竞争力。
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不应该只局限于少数学生,每个学生都应该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有创造力、有才能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然而,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不容易。
当前存在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是主要难题之一、一些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学校存在教师短缺、教学设备不足等问题,学生无法得到优质的教育。
其次,教育投入的不均衡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异,一些地区的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学校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
另外,教育体制的不均衡也是一个挑战。
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方式存在差异,一些学校的教学质量较低,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差异也影响了学生的教育机会和质量。
为了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加大教育资源的配置力度。
政府应该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每个学生在教材、设施、教师等方面的基本需求。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名词解释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名词解释
义务教育:指国家法律规定的基础教育阶段,包括小学和初中。
所有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都有权接受义务教育。
优质教育:指教育提供者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包括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学校设施等方面。
均衡发展:指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强调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教育发展均衡。
教育公平:指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接受教育、发展自身潜能的机会,不受社会背景、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指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各个学校的教育条件和教学质量达到相对均衡的状态,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到相同质量的教育服务。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在基本均衡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从而实现教育公平。
- 1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知识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知识(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必学知识)一、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也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
二、如何把握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解决我国目前现实教育问题的新举措,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①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②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③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公平。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是什么?(一)一个门槛(一个前提)“一个门槛”(一个前提),就是山东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10项指标:生均占地面积、生均绿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体育场地面积、小学科学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音体美器材配备、百名学生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数、学生与教职工之比、高于规定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
备注:以上具体数据详见《山东省普通初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山东省普通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两个文件。
(二)两个要素(两项评估)两个要素(两项评估),就是校际间均衡状况和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评估。
1、校际间均衡状况评估,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这8项指标,用专门公式,分别计算全县小学、初中差异系数,得出小学、初中校际均衡状况。
验收标准为:差异系数小学≤0.65,初中≤0.55。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一)义务教育的涵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民教育。
凡宣布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或地区,均意味着:政府向全社会公开承诺从此担负普及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包括创建学校、输送教师、提供一定标准的日常教育费用等;社会各方面必须为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而协同努力;承担义务教育的学校不分性别、出身、民族和种族,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开放;家长送子女人学,保护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益成为一项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不再仅仅是个人行为。
(二)教育均衡发展的涵义“均衡”主要强调质量和程度上的均等或平衡,而且是相对的、短暂的平衡,而不是绝对平衡。
“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教育均衡发展要求政府提供的办学条件要基本平等,使不同区域之间、一定区域内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群体之间教育内部诸要素间的均衡协调发展;在教育制度保障方面,教育均衡发展要求保障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实现,使受教育者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学业成功机会;在就学进程方面,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起点和结果方面拥有相对平等的入学和获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在就学过程中得到同等的对待;在教育目标方面,关注每个受教育者潜能的最大程度的发展,为其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使其能够获得尽可能的发展与成长。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一种教育的发展理念,是一种教育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政府规定最基本的办学条件标准,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为每个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学习条件、权利和机会,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大致均等的良好教育。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至少包含三方面内涵:第一,为受教育者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教育领域,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和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不论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或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均衡发展旨在消除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下面将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一、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是关键因素之一。
这包括教育机构的分布情况,教育设施的建设和配备,以及师资队伍的配置等。
通过合理规划和分配教育资源,可以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便利性和质量保障。
⒈教育机构的分布情况为了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机构的分布情况应该能够满足人口分布的需要。
这意味着在城乡结合部或者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的地区,应该建设适当数量的学校,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就近接受教育。
⒉教育设施的建设和配备除了教育机构的分布情况外,也需要关注教育设施的建设和配备情况。
这包括校舍、实验室、图书馆、体育设施等。
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设施,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⒊师资队伍的配置教师是教育的核心资源,合理配置师资队伍对于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应该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要关注教师在教育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的分布情况。
此外,还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和提供职业发展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二、教育质量的均衡提升除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外,教育质量的均衡提升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只有通过提高教育质量,才能真正实现每个学生平等获得优质教育的目标。
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同时,教学方法也要多样化,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主动学习。
⒉评价制度的合理化评价制度的合理化对于教育质量的均衡提升很重要。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引言义务教育是指国家对未成年人实施的基本教育,涵盖小学和初中。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指根据国家、区域、城乡差异,通过政策和措施的实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公平、平等、优质的教育。
均衡发展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1. 促进社会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可以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这有助于消除贫困家庭孩子和农村地区孩子接受教育的障碍,提升他们的受教育机会和发展空间,从而减少社会不公。
2. 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能够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提高全民的受教育程度和素质。
这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并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城乡差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同,城乡地区的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城市学校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而农村学校设施简陋、师资薄弱。
这导致了城乡学生之间的教育差距。
2. 政策落地难虽然国家制定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但在实际落地执行时遇到一些困难。
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政府投入不足,教育资源难以达到均衡发展的标准。
同时,由于一些政策落地不到位、监管不力,一些地方政府和学校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
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 增加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学校设施和教师待遇,确保农村学生和贫困家庭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2. 提升城乡学校的教育质量通过加强师资培训、改善校园设施、完善教育管理,提高城乡学校的教育质量。
建立并推广成功的教育模式和经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 加强监管与评估机制建立健全教育监管与评估机制,对各地区和学校的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定期评估。
对于存在不均衡的地区和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
简要介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简要介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文档1、引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为了保障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的原则。
均衡发展意味着消除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条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实施过程中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法。
2、均衡发展的重要性2.1 促进社会公平:均衡发展能够减少教育资源在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间的差距,确保每个孩子都有获得良好教育的机会,从而降低社会阶层的不平等现象。
2.2 提高教育质量:均衡发展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足的师资、教材和设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2.3 促进国家发展:均衡发展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国家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实施过程中的挑战3.1 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资源在城乡和地区间的分配不平衡是影响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
城市地区通常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和优秀的教师,而乡村和贫困地区则面临严重的资源匮乏问题。
3.2 教育质量差异:由于资源不均,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差异较大。
城市的重点学校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而乡村和贫困地区的学校条件相对较差,无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质量保障。
3.3 学生流动性大: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学生间的流动都增加了均衡发展的难度。
这些因素导致学生的学习连续性和稳定性受到影响,进一步加剧不平衡问题。
4、解决方法4.1 资源调配: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提升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
建立教育资源分配的定期跟踪和评估机制,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
4.2 优质教育促进计划:加强对贫困地区学校的支持和帮扶,通过派驻优秀教师和提供资金支持,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4.3 家庭、学校和社会合作: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加强学校和社会资源的融合,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力量,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支援。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教学文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和原则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缩小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手段。
作为公共品的义务教育,其均衡发展的内涵有着内在的独特性,是一个包括了区域均衡、学校均衡、个体发展均衡以及投入均衡、产出均衡等复杂的、多层次的概念。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坚持平等原则、弱势补偿原则、受教育者利益最大化原则、社会参与原则和效率原则。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
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近年来,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同时,党和政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05年,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来。
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均衡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强调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
《规划纲要》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和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内校际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辐射面窄等。
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一是“提质量”。
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
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缩差距”。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义务教育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对公民进行基本教育的教育阶段。
均衡发展是指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之间,教育资源的分配应公平合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即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优质教育资源的均等分配。
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教材、教学设施、教育技术等方面的资源。
各地区、各学校应根据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做到公平合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同等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教育质量的均衡提升。
教育质量的均衡提升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之一。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存在着教育质量的差异,一些发达地区和名校的教育质量相对较高,而一些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相对较低。
为了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完善教育管理等措施,提高教育质量的整体水平。
三、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利。
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不论其家庭背景、地理位置等因素。
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应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因各种不公平因素而受到歧视或边缘化。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育资源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地区、各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学生入学或降低其受教育的权利。
四、教育公平的评价体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建立公平的评价体系,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体系应包括学科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还注重学生的品德、素质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建立公平的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五、教育资源的跨区域流动。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需要推动教育资源的跨区域流动。
一些发达地区和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向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通过跨区域流动,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依法实施的义务教育体系,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使各地区、各种族、各个社会群体的儿童和青少年均能获得平等、全面、优质的教育资源,确保他们在接受义务教育的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背景介绍1.1 义务教育的概念1.2 均衡发展的重要性1.3 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二.均衡发展的原则及指标体系2.1 公平原则2.2 教育资源均衡分布的指标2.3 教师配置均衡的指标2.4 学生就近入学的指标2.5 课程设置的均衡指标三.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3.1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分析3.2 政策措施与支持3.3 建设农村教育基础设施3.4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四.推进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4.1 城市义务教育现状分析4.2 解决城市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措施 4.3 加强城市教师队伍建设4.4 加强学校管理与课程设置的平衡性五.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5.1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现状分析5.2 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5.3 加强民族地区教育管理5.4 促进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六.法律法规及政策支持6.1 义务教育法律法规概述6.2 相关政策文件解读6.3 政府投入及财政支持说明附件:1、相关统计数据2、政策文件原文法律名词及注释:1、义务教育:指依法规定,由国家提供并保证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
2、均衡发展:指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
3、教育资源:包括教育设施、教育经费、教师队伍等。
4、就近入学:指学生入学时可以优先选择与其居住地接近的学校。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全国各地义务教育发展的平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到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细化描述。
一、背景介绍在我国,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国民的素质和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地域经济发展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导致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现象。
二、均衡发展的意义与目标⒈意义:均衡发展可以保障每个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提高教育公平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⒉目标: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地区间教育发展差距,实现基础教育的普惠性和质量提升。
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⒈提高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加大财政投入,增加教育资源供给。
⒉优化教育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学校建设,改善学校硬件条件。
⒊调整教育资源配置:通过调整学校布局和资源分配,使得学校的数量和规模更加合理,增加学校对人口流动的适应性。
四、提升教育质量⒈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教师培训和职称评定,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⒉完善课程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
⒊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五、加强监测评估和政策支持⒈建立均衡发展的监测评估体系:建立全面、科学的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监测和评估各地区的发展情况。
⒉制定支持政策:制定差异化的政策,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提供支持和扶持措施。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统计数据、研究报告、政策文件等相关资料。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义务教育:指国家法律规定的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阶段,通常包括小学和初中教育。
⒉基础教育:指培养人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教育阶段,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提供基础。
⒊均衡发展:指在不同地区或群体之间追求公平和平衡的发展,即通过资源和机会的合理配置实现发展的均衡。
⒋教育公平性:指每个学生都能够平等享有教育机会,不受个人背景、地域等因素的影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06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案例研究
地区间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江苏省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 置
案例二:四川省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 置
江苏省通过制定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 策,加大财政投入,优化学校布局, 提高教师待遇,实现了地区间教育资 源的均衡配置。
详细描述
在一些发达地区,学校可能拥有先进的教育设施和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一些欠发 达地区则可能面临教育设施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这种地区间的教育资源 不均衡现象,使得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时面临不公平的待遇。
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
总结词
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在教育投入、师资水平等方面存在明 显差距。
培养创新能力
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体系能够提供 更多元化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历了漫 长的历程,从最初的“有学上” 到“上好学”,再到现在的“优 质均衡”,不断迈向更高层次的
发展目标。
当前进展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推进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投入力度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学校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
详细描述
在一些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教师可能获得更多的培训和进修机会,教学水平较高;而在一些教育资源匮乏的地 区,教师队伍可能存在数量不足、教学水平较低的问题。这种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现象,直接影响到义务教育 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0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与实 践
政策制定与实施
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各地区、各个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现资源分配、办学条件、教师素质、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平衡和公平。
为了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同时提高全民的教育素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目标。
一、背景和意义
1.1 教育不公平的存在
1.2 着眼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1.3 提高人民的素质和维护社会稳定
1.4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
2.1 公平原则
2.2 区域均衡发展原则
2.3 基本等级均衡原则
2.4 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原则
2.5 教师队伍均衡发展原则
三、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与路径
3.1 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
3.2 改革考试制度和评价机制
3.3 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
3.4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5 加强家校合作,推动家庭教育
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和经验
4.1 “两免一补”政策
4.2 教育投入的增加和优化
4.3 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
4.4 强化教育督导和监测
五、评价和展望
5.1 评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和方法5.2 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5.3 面临的挑战和解决办法
附件:
1、相关调研报告
2、实施方案和政策文件
3、经验借鉴和案例分析
法律名词及注释:
1:义务教育:国家法律规定的必须接受的教育阶段,通常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
2:均衡发展:在资源分配、社会福利等方面实现平衡和公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实施的措施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实施的措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是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公平、优质、可及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促使各地教育水平和教育资源的差异逐渐减小。
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学校布局、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
首先,优化资源配置是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针对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经费投入,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实施差异化的教育经费分配政策,确保每个学校都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同时,要加强教育设施和设备的建设,改善学校硬件条件,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和可及性。
其次,完善学校布局是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要根据地域特点和学生人口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学校的设置和布局。
在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建设集中寄宿制学校,解决农村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同时,要加强城乡学校之间的联动合作,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资源共享和优质教育的融合发展。
第三,提高教育质量是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任务。
要加强对教育质量的监测评估,建立完善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通过教师培训和专家指导,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素养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保障。
要提高教师待遇,增加教师工资,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育教学水平。
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的师资支持力度,引导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任教。
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建立健全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总之,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学校布局,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够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和原则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缩小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手段。
作为公共品的义务教育,其均衡发展的内涵有着内在的独特性,是一个包括了区域均衡、学校均衡、个体发展均衡以及投入均衡、产出均衡等复杂的、多层次的概念。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坚持平等原则、弱势补偿原则、受教育者利益最大化原则、社会参与原则和效率原则。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
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近年来,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同时,党和政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05年,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来。
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均衡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强调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
《规划纲要》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和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内校际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辐射面窄等。
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一是“提质量”。
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
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缩差距”。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
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
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制度,促进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发展。
很多地方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成都积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广东省开展“千校扶千校”活动,组织发达地区10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重配置”。
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
陕西吴起县投入5亿多元统一全县建校标准,实现了办学条件均等化;安徽铜陵市鼓励教师跨校兼课、兼职,促进了高水平教师资源共享。
要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消设置重点校和重点班,统一学校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
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四是“建机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
认真总结一些地方探索的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农村九年一贯制、示范性高中和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等做法和经验,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
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和激励机制。
还应注意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搞平均主义,更不是一个模式办学,千篇一律、千校一面。
在大力扶助薄弱学校的同时,要鼓励优质学校继续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内容是什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以区域推进为重点,优先解决好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力争在更大范围内逐步推进。
要把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把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意见》提出以下措施:一是要求各地尽快制定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最低保障线”,凡是低于标准的学校都纳入限期改造计划,保证辖区内薄弱学校逐年减少,逐步使当地所有学校都达到基本要求。
二是加强县级政府对区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通过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期等项制度,加大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力度,强化对农村教师的培训。
三是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保证所有学校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
四是落实各项政策,对弱势群体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
《意见》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办学条件、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监测和分析,并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将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督导评估地方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考核地方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
如何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现代社会,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所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对我国社会公平和进步均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尤其体现在1. 不同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产生差异。
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特别是一些贫穷的乡村,他们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来促进教育的发展,这直接导致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区域发展和不同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差异。
2社会中的一些群体面临不利的教育处境.由于有重点学校的存在,因而引发了普遍的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的择校浪潮。
一些出身于无力通过金钱、权力和社会关系择校的家庭的受教育者面临相当不利的处境,形成了阶层教育差异。
这种差异是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最为深刻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来均衡教育的发展,首先我们要贯彻教育平等原则,要保证基础教育阶段中的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平等和教育质量平等。
其次贯彻受教育者利益最大化原则。
尽量淡化受教育者由于进入不同学校或处于不同地区而形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
我认为均衡只是相对的,永远没有绝对的均衡;但是,只要心里有一个“均衡”在,把受教育者的利益优先考虑,就一定能从根上切实解决这个难题。
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是要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向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
由于受到社会差异以及地域位置、经济基础、历史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育存在着不均衡发展问题,如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示范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要统一拨款标准,统一硬件配备水平,统一信息平台,统一提供教师培训与发展机会,同一区域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应一视同仁,并由国家和省级财政予以保底。
(一)均衡配置教师资源1、城市的优秀教师、先进教学理念、经验与农村学校共享2、城郊或农村学校组织教师到市区学校观摩学习3、发达地区全面支持不发达地区,创造条件,为农村地区教师提供更多培训的机会,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4、成立课题组深入研究并着手解决存在的差异(二)课程设置、考核评估的一体化制定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从而建立城乡全国统一的课程体系与监测评价体系。
(三)适时调整战略思路,在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上,给予困难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政策倾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抓区域的均衡,同时也要针对农村的薄弱学校和接受义务教育的弱势群体,有更多的政策照顾和倾斜。
加大农村和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工作力度。
(四)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激励机制教育督导机构要定期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监测评估,及时纠正区域内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当或学校差距过大的现象。
教育部定期表彰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致全校师生的公开信白龙桥中学全体师生,你们好!我校遵照上级“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指示和安排,正在大力推进此项工作。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
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近年来,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同时,党和政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05年,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来。
20 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均衡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强调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
《规划纲要》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和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内校际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辐射面窄等。
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一是“提质量”。
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
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缩差距”。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
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
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制度,促进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发展。
很多地方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成都积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广东省开展“千校扶千校”活动,组织发达地区10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重配置”。
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
陕西吴起县投入5亿多元统一全县建校标准,实现了办学条件均等化;安徽铜陵市鼓励教师跨校兼课、兼职,促进了高水平教师资源共享。
要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