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材料成本计算表
棉花进口成本及关税测算
棉花进口成本计算进口棉花价格换算成人民币成本需依据是"一般贸易"形式还是"加工贸易"形式而有所不同。
A.在"一般贸易"情况下:根据"棉商"报的某个品种CNF价格,进口成本包括下述几项费用:1.海运保险费:目前的水平一般为CNF价的千分之二至千分之四左右。
2.进口关税:报关发票金额的3% (2001年后将下调为1%)3.增值税:关税完税后的13%4.港口费用:包括港建、港杂费,海关三检费,掏箱费,还箱费,商植检费等。
虽然各个港口水平会有些差异,但基本上每吨成本不会超过200元人民币。
5.港口代理费:根据目前国家有关规定,一般贸易必须通过指定公司,如"中纺棉花进出口公司"对外订购并换领进口许可证,进口企业需支付1%的代理费。
6.内运费:依棉花使用地和港口的距离而不同。
进口企业应根据实际铁路运费或公路运费计算。
例如:某日美棉SJV GM 1-1/8'的棉花价格为60美分/磅CNF中国主港,粗略换算成人民币价格为:票金额:0.60x2204.62=1322.77美元/吨(1吨=2204.62磅)运保险费:1322.77x0.002=2.65美元/吨进口关税:1322.77x0.03=39.68美元/吨增值税:(1322.77+39.68)x0.13=177.12美元/吨港口费用:200元人民币/吨进口代理费:1322.77x0.01=13.23美元/吨合计人民币价格(汇率按1美元=8.29人民币)为:(1322.77+2.65+39.68+177.12+13.23)x8.29+200=13094.68元/吨B.在"加工贸易"情况下:加工贸易无须支付关税和增值税(海关为企业设立台帐,关税、增值税先征后退)。
但加工后的产品一定要出口,由于进口时没有征收增值税,因此成品出口时没有退税。
采购成本计算方法
材料单价:0.5-0.8mm铁板(FE)约6.2-6.5元/kg;厚1.0mm以上铁板(FE)约6.0-6.2元/kg,H62铜片 (CCU)约57元/kg;铝板(AL)约22元/kg;304不锈钢板约25元/kg;202不锈钢板约23元/kg; 201不锈钢板约14元/kg;430不锈铁板约13元/kg;不锈钢管30元/kg;进口304不锈钢线50元 /kg;普通304不锈钢线25元/kg;铁管7.0元/kg;铜管60元/kg;铝管26元/kg
材料单价:铸铜棒40元/kg;φ25mm以下铁棒8.5元/kg;不锈钢无缝管50元/kg;φ25mm以上铁棒9.5元/kg;铝 棒约24元/kg;304不锈钢棒38元/kg
材料单价:铸铜棒40元/kg;φ25mm以下铁棒8.5元/kg;不锈钢无缝管50元/kg;φ25mm以上铁棒9.5元/kg;铝 棒约24元/kg;304不锈钢棒38元/kg 开料单价: 铸 加铜工棒费边用料: 铜 车件0.02
3.弯管 (材料费用+ 加工费用+配 材料单价:Φ2-6mm铁管8元/kg;Φ7-25mm铁管7元/kg,Φ25mm以上铁管8-9元/kg;Φ10mm以下不锈钢无缝
管55元/kg;Φ10mm以上不锈钢焊管35-38元/kg
加工费用:φ12以下管,开料0.02-0.03元,打头0.03元/头,扎牙0.02-0.03元/头,倒角0.02元/次,弯管 0.03元/弯; φ12以下管烧银焊0.3-0.4元/度,铜焊0.25-0.35元/度,烧焊接头(铁含抛 光),0.7-0.9元/个,焊封口0.2元/个,φ16管烧焊接头(铁含抛光)1.1-1.4元/个;φ16-25 车内牙0.6-0.8元/双头,φ12以下管抛光约0.008元/cm
出口退税计算实例详解.
出口退税计算实例详解出口退税计算实例详解在我国,出口货物增值税实行零税率,即相应的销项税额为零。
正是由于销项税额为零,使得进项税额无法得到实际的抵扣,因此,需要以退税的形式使得无法抵扣的进项税额得到实际的抵扣。
目前,在实务上,出口退税在销项税额”方面并非执行真正的零税率而是一种超低税率”即征税率(17%、13%与退税率(各货物不同之差,即税法规定的出口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比率。
我国对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生产企业的出口退税实行免、抵、退”办法。
免、抵、退”的含义如下:免”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免征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抵”是指以本企业本期出口产品应退税额抵顶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退”是指按照上述过程确定的实际应退税额为负数时,即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应抵顶的进项税额未能完全抵扣时,对未抵扣的部分予以全部或部分退还。
一、归纳起来,免、抵、退”税的计算可分为四个步骤:(一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W外汇牌价冬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X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相关会计处理为:根据“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二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则仍应交纳增值税;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未抵扣税额,则有资格申请退税,但到底能退多少,还要进行计算比较。
(三计算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X外汇牌价X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二免税购进原料价格X出口货物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
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 =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四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1、若应纳税额为零或正数时,即:没有留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为零;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全部作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采购进口货物入账成本包括那些
采购进口货物入账成本包括那些一、进口货物入账汇率按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确定1、依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外币折算》第三章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对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
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已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
2、按报关进口当日的即期汇率计算存货和应付账款的入账价值,不产生汇兑损益。
二、即期汇率1、即期汇率也称现汇率,是指某货币目前在现货市场上进行交易的价格。
即是交易双方达成外汇买卖协议后,在两个工作日以内办理交割的汇率。
这一汇率一般就是现时外汇市场的汇率水平。
2、即期汇率是由当场交货时货币的供求关系情况决定的。
一般在外汇市场上挂牌的汇率,除特别标明远期汇率以外,一般指即期汇率。
3、即期汇率是由当场交货时货币的供求关系情况决定的。
一般在外汇市场上挂牌的汇率,除特别标明远期汇率以外,一般指即期汇率。
远期汇率是以即期汇率为基础的,即用即期汇率的“升水”、“贴水”、“平价”来表示。
4、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是指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采用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
三、海关进口货物入账汇率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24号)的规定,第十六条进出口货物的价格及有关费用以外币计价的,海关按照该货物适用税率之日所适用的计征汇率折合为人民币计算完税价格。
完税价格采用四舍五入法计算至分。
海关每月使用的计征汇率为上一个月第三个星期三(第三个星期三为法定节假日的,顺延采用第四个星期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币对人民币的基准汇率;以基准汇率币种以外的外币计价的,采用同一时间中国银行公布的现汇买入价和现汇卖出价的中间值(人民币元后采用。
塑胶件的成本计算公式
塑胶件的成本计算公式塑胶产品成本计算公式塑胶产品成本计算公式单价(VAT/17%)=材料费+加工费+包装费+管理费+税一、材料费:1、塑胶原料:A、透明产品:(产品净重+50%水口+5%损耗)X原料价格(VAT/17%)。
B、不透明产品:(产品净重+2%损耗)X原料价格(VAT/17%)。
2、油漆费:(喷油后产品重量-注塑产品重量+15%损耗)X色漆价格(VAT/17%)。
3、铜花母:价格按0.10元/个计算。
二、注塑及其加工费:1、成型费标准:注塑机型/吨位(T) 成型费(元/分钟)海天/80T ¥0.48海天/110T ¥0.57海天/150T ¥0.62海天/200T ¥0.75海天/250T ¥0.892、喷油费:A、大件产品(如外壳):价格按0.05元/个(含人工费)计算。
B、小件产品(如按键、封帽等):价格按0.05元/排(含人工费)计算。
3、丝印费A、普通丝印(1~3行字或符号):价格按0.03元/次/颜色(含材料和人工费)计算B、大丝印(4行字或符号以上):价格按0.04元/次/颜色(含材料和人工费)计算。
C、镜片丝印:加5%成品损耗。
注塑件费用=材料费+加工费+包装费+运输费说明:1. 材料费=【(1+材料损耗)*产品重量*批量+调机损耗材料重量+正常报废率*产品重量*批量】*材料单价/批量其中材料损耗一般为3%-5%;调机损耗材料重量和正常报废产品重量一般产品为5000g---15000g2.加工费=(调机时间/批量+成型时间/模具穴数)*注塑机工缴费其中据我了解目前上海地区注塑机工缴费按注塑机吨位区分为(国产设备)设备吨位(T ) 工缴费( 元/小时) 设备吨位(T ) 工缴费( 元/小时)80 35-45 200 110-160100 45- 60 250 150-200120 65-85 300 180-220150 80-110 350 200-250180 95-140 400 250-350另一种注塑价格核算方法是按材料区分,规定材料价格*产品重量。
IE常用计算公式及报价成本计算 (1)
毛利率 (不含税单价-制造成本)/不含税单价 毛利率 制造成本*(1-测算毛利率) 测算 (测算等级:10%,13%,20%,25%,30%)
16
销售费用
期 间 17 财务费用 指结算帐期、材料付款方式等因素占用资金所发生的成本。 =(不含税单价*占比比率) 费 用 18 管理费用 指平台部门费用,与产品的销量、单价、合作方式、材料占比等因素有关= (不含税单价*占比比率) 19 20 税前利润 税费 目标价格减去成本和期间费用后的利润 =(毛利润-期间费用)
事业部内部发生的各项费用,报价时按年度费用预算占年度收入预算的比例计 =(不含税单价*占比比率)占比比率指占销 售收入
税 后 21 利 所得税 润 22 净利润 23 24 注意事项
内销报价仅指所得税,外销报价除所得税外还要核算出口退税损失。出口退税损失指增值税17%与退税率之间的差额造成 的损失。 税前利润*税率 当净利率大于目标净利率时,“接受报价”,当净利率小于0时,“不接受报价”,当净利率介于0与目标利率之间时“请 综合评估”。=(税前利润-税费) 外销报价单内17%的出口退税率是当前退税率,退税率会随着税收政策变动,报价时退税率不确定时,需要向财务部确 定; 当某一产品的净利率低于目标净利率时,需要综合考虑产能、年度利润目标、营业目标等因素,综合评估后进行报价。
常用成本IE技术的基本概念汇总
序 大 号 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毛 利 13 测 算 14 15 加 工 费 细项 总括 材料成本 总括 直接人工 常用报价说明 报价单分内销、外销和EMS。内销:国内销售报价,外销:出口产品报价,EMS:EMS报价;报价单内,需输入数据包括材料 (EMS报价单不含材料)、标准工时、点数、各费率(元/标准小时)、固定费用分摊、目标单价和目标净利率7项数据.(以 黄色标识) 根据BOM清单,按电子料、结构料和包装材料填列。其中进口材料应根据即期汇率转换为人民币,损耗单独在材料构成列 明; 加工费包括人工和费用,加工费中点数由SMT部提供,标准工时由工程部提供;各制造部门各类费率具体见附件中“费率” SMT直接人工=产品单位点数*对应制造部门直接人工费率(元/标准小时) 后段直接人工=产品后段单位标准工时 * 对应制造部门直接人工费率(元/标准小时) 制造费用 SMT制造费用=产品单位点数*对应制造部门制造费用费率(元/标准小时) 后段制造费用=产品后段单位标准工时*对应制造部门制造费用费率(元/标准小时) 固定投资 指模具、认证费等专项费用,按总的订单数量分摊 分摊 加工费率 制造成本 不含税单 价 含税单价 不含税单价*17% 毛利 不含税单价-制造成本 单位制费费率+单位人工费率 材料成本+加工费(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固定投资分摊
报价单(算法)
汇率银行网站“汇率查询及换算方法”里查询成本栏收购价(含税进货价款)=从工厂购货的总采购成本(单价×采购数量)出口退税收入:= 收购价/(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海关网站“HS编码”"A.实际采购成本:收购价-出口退税收入费用商检费:对外报价×报检手续费率(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网站首页的“费用查询”)报关费:在海关网站的首页“办事指南”下“费用及计算”中可以查到出口税:FOB/FCA价/(1+出口关税税率)×出口关税税率"海关网站首页点击“HS编码”,输入商品海关编码进行查询"核销费:外汇管理局网站首页的“办理出口收汇核销业务操作及费用”银行费用:银行网站首页左边“基本费用查询”中查询,不同的支付方式银行收取的费用是不同的.L/C方式下银行费用主要是信用证入账手续费,如果采用押汇的方式,还需要押汇费用.①L/C银行费用=成交金额(及相关术语报价)×信用证入账手续费率()②押汇费用=成交金额×押汇手续费率+银行拆借利息费③银行拆借利息费=成交金额×银行拆借利息费率×远期汇票付款期限DA,DP,TT的方式,只要第一步就好其他:“其他”费用包括报检时申请的证书费用,产地证费用,申请鉴定费用,T/T方式下的DHL寄单费以及场地费。
证书费用指报检时申请的“品质证书”、“健康证书”、“数量/重量证书”、“植物检疫证书”收取的费用。
B.国内费用:以上六项总和出口总成本C(FOB/FCA成本):C=A+B出口运费F: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海运部网站首页“办事指南”下的“海运费计算方法”或者空运部网站首页“办事指南”下的“空运费计算方法及例题”CFR/CPT成本:(=C+F)出口保费I: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例:保险金额=7534.5×110%=8287.95(欧元)保险费=8287.95×(8‰+0.8‰)=72.93(欧元)总保费率:总保费率等于各投保险别保险费率之和。
进料加工差额征税计算公式
进料加工差额征税计算公式在国际贸易中,进料加工差额征税是一种常见的征税方式。
这种征税方式适用于那些将进口原材料进行加工加工后再出口的企业。
征税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防止原材料的大规模出口,导致国内产业受到冲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进料加工差额征税的计算公式,并详细解释如何使用这个公式进行征税计算。
进料加工差额征税计算公式如下:进料加工差额 = 出口产品总价值进口原材料总价值加工费用。
其中,出口产品总价值是指加工后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进口原材料总价值是指进口的原材料的价格,加工费用是指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人工费、能源费、设备折旧费等。
进料加工差额征税的计算公式非常简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
下面我们将详细解释如何使用这个公式进行征税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出口产品的总价值。
这个价值通常是通过市场调研或者询价来确定的。
在确定出口产品的总价值时,需要考虑到产品的质量、品牌、市场需求等因素,以确保价格的准确性。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进口原材料的总价值。
这个价值通常是通过进口合同或者发票来确定的。
在确定进口原材料的总价值时,需要考虑到汇率变动、关税、运输费用等因素,以确保价格的准确性。
最后,我们需要确定加工费用。
这个费用通常是通过生产成本表或者财务报表来确定的。
在确定加工费用时,需要考虑到各种生产成本,以确保费用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就可以得到进料加工差额的数值。
如果这个数值为正数,说明企业可以享受退税或者补贴;如果这个数值为负数,说明企业需要缴纳关税或者其他税款。
进料加工差额征税计算公式的使用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合法地享受退税或者补贴,同时也可以帮助政府监管进口原材料的使用情况,保护国内产业的利益。
因此,企业和政府都应该认真对待这个计算公式,确保征税工作的公平公正。
除了计算公式之外,企业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合理选择进口原材料。
在选择进口原材料时,企业应该考虑到价格、质量、供货周期等因素,以确保原材料的合理使用。
试验报告模板——Excel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本公式中区域【C4:E5】内的单元格与区域【C11:E12】内的单元格分别先乘后求和,就是运输量乘以运输成本,然后加总,所以是总的运输成本。
(3)规划求解
点击【数据】——【规划求解】
***在弹出的窗口,【设置目标】,点击右侧的按钮,选中单元格【C17】——总运输成本
实验项目二
Excel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实验学时
20
学生姓名
实验地点
商学院325
实验日期
2018.7.16.10-7.19
实验成绩
指导教师
何婵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excel常用键的使用以及快捷方式
2.掌握常用基本函数以及物流管理函数的使用
3.掌握如何制作表格以及表格的美化
4.掌握excel在运输管理、配送与仓储、采购管理等方面的使用
3、具有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诚信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Excel在运输管理中的应用;(2)Excel在配送与仓储中的应用;(3)Excel在采购管理中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
1、Excel在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本章内容利用Excel作为工具解决最小成本问题、运输模式的选择问题、运输线路决策问题和网络最大流问题。
3个、用料计划表9个、材料编写报表3个、材料管理表格11个、材料领退记录表18个、盘点记录表4个、库存报表6个、半成品记录表7个、呆废料记录表10个、供应商情况统计表1个……物流管理人员天天被表格所困扰。
2Excel在ABC企业中应用情况分析
进口费用计算参考表
ITEM/项目
DESCRIPTIO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Remark:
Ex-work Price (US$) Insurance (US$) Freight - Ocean/ (US$) CIF China (US$) Custom Duty (US$)/ AVERAGE Cost w/tariff Cost W/VAT (US$) Custom pick up & agent charges Total cost (import)/ (US$) Warranty Subsidy VAT for Sale TTL Sale cost
经营管理费用 利润选项 核定销售价 二级代理折扣价
27.5% 15%
80%
191.80 220.57 220.57 176.45
5.如果二级代理 折扣价需要调整 比率,可修改16 项的数据。
说明:
1) 关税 =到岸价* 税率
2) VAT=CIF price, w/tariff * tax rate(17%)
3)Custom pick up & agent charges=Ex.work price*charged rate
4) Import charges percentage = cost increased rate
2) 增值 税=到岸 价(含关 税)*17% 税率
3) 进口 报关/代
4) 进口成本增加比率
RATE/费 率%
RATE /PER 100
US$
每百元
计算
SpecialNote/特 别说明
100.00
1.批量小,费用增大,可调整运 Nhomakorabea5%
成本分析公式
一、成本差异的计算1.变动成本差异分析1.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产量下标准数量)×标准价格1.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1.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制造费用预算总额/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费用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2.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数÷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2.1二因素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2.2三因素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二、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1.可比产品成本降低情况首先计算出可比产品成本的本期实际降低额和降低率,然后与计划降低额和计划降低率进行比较。
各种税的计算公式
各种税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二)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三)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五)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稿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3、其他各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率2、房地产税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3、资源税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4、土地增值税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5、契税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02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计算方法1、直接计税法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2、间接计税法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扣除税率(1)购进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扣除税额=本期实际耗用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1、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2、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征收率)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03消费税额1、从价定率的计算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税率(1)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3)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4)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5)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定额的计算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单位数额04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材料+工资+制造费用2、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主营业务利润=商品销售利润+代购代销收入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3、饮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经营利润+附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成本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本期购进材料、商品金额金额-期末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05个人所得税额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水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80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1-税率)2、个体工商户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将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换算成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2/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2)计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计算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当月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12(4)计算本月应纳所得税额本月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累计已缴所得税额3、稿酬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应纳税所得额×20%×70%4、劳务报酬所得(1)一次收入在20000元以下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2)一次收入20000~50000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50%=应纳税所得额×(20%+10%)(3)一次收入超过50000时,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100%=应纳税所得额×(20%+20%)5、财产转让财产转让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产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7、境外个人所得税款扣除限额境外个人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外所得总额8、支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的计算手续费金额=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额×2%06土地增值税额1、一般计算方法应纳税总额=∑各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某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土地增值率=土地增值额×100%/扣除项目金额土地增值额=转让房地产收入-扣除项目金额2、简便计税方法(1)土地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金额5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30%(2)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0.05(3)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0.15(4)土地增值额超过项目金额200%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0.3507关税1、进口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进出口预算表
出口预算表合同号:预算表编号:(注:本预算表填入的位数全部为本位币)进口预算表合同号:预算表编号:(注:本预算表填入的位数全部为本位币)出口预算表的填写在进出口贸易中,商品的价格是买卖双方磋商的焦点,有时也是成交的决定性因素。
正确掌握进出口商品价格构成,合理采用各种作价方法,选用有利的计价货币和贸易条件,准确核算成本、利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SimTrade中,当出口商起草合同完毕,发送给对方时,必须先填写出口预算表,预估各项费用;交易完成后,实际发生的金额将列于右侧栏中,供学生核对自己计算得正确与否。
以下就出口预算表中各项费用的计算加以说明,便于学生填写时参考。
注意出口预算表填入的数字全部为本位币,且都保留两位小数。
如需换算,汇率请参考"淘金网"中的"银行"页面,如没有该项费用发生,请填"0"。
请选择以下主题查看相关内容:基本计算一、合同金额二、采购成本三、FOB总价四、内陆运费五、报检费六、报关费七、海运费八、保险费九、核销费十、银行费用十一、其他费用十二、退税收入十三、利润基本计算(一)毛重、净重、体积计算首先到"淘金网"的"产品展示"中记下产品每箱的重量、体积,其次查询产品的销售单位与包装单位是否相同。
在计算重量时,对销售单位与包装单位相同的产品(如食品类产品),可直接用交易数量×每箱的毛(净)重;对销售单位与包装单位不同的产品(如玩具类、服装类产品),须先根据单位换算计算出单件的毛(净)重,再根据交易数量计算总毛(净)重。
在计算体积时,对销售单位与包装单位相同的产品(如食品类产品),可直接用交易数量×每箱的体积;对销售单位与包装单位不同的产品(如玩具类、服装类产品),须先根据单位换算计算出包装箱数,再计算总体积。
(注意:包装箱数有小数点时,必须进位取整箱。
)例1:玩具类产品08001项,销售单位是UNIT(辆),包装单位是CARTON(箱),单位换算显示是每箱装6辆,每箱毛重23KGS,每箱净重21KGS,每箱体积0.08052CBM。
进出口成本预算表
出口成本预算表编号:日期:商品名称及规格:婚纱供货单位:青岛出口贸易公司出口国家/地区:中国青岛买方:青岛进口贸易公司出口报价:每件180美元FOB QINGDAO成交数量:100条当日汇率:USD/CNY=7.00主管部门意见:财务部门意见:总经理批示:复核:注:1.进货费用——指内陆货交外贸公司前的运输、保险等费用。
商品流通费则特指外贸公司在出口商品进货交接之后至出口启运之前这段过程发生的费用。
2.运杂费——出口商品在进货交接后至出口启运之前的国内运费、装卸费和其他有关运输的杂费,包括对港澳地区的出口运杂费。
3.包装费——包括出口商品的包装材料、物料,以及商品原包装的修补、改换等费用。
4.商品损耗——指出口商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自然损耗。
5.仓储保管费——包括仓租、委托保管、翻仓、挑选、整理等费用,以及仓库内和仓库间的搬运费,还有养护等费用。
6.经营管理费用——包括邮电费、广告费、差旅费、样品宣传费、水电费等。
7.流通费用率——指商品流通费占商品流通额的百分比率,实务中一般为商品出口总成本的8%-10%,起计算公式为:商品流通费率=商品流通费/出口总成本*100%8.费用定额率——指国内费用(定额费用)占出口商品进价的百分比,这一比例一般为5%-10%,有的外贸公司为方便计算,采用此方法来核定出口总成本,具体定额率由外贸公司按不同商品的历史经验值研究核定。
进口成本预算表商品名称及数量:婚纱100件编号:供货单位:青岛出口贸易公司日期:要货单位:青岛进口贸易公司出口国家或地区:中国青岛价格条件:FOB 装卸港口:从青岛至伦敦小结:船务成本控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其中控制进口成本,控制出口成本的工作尤为重要,所以本单元中所列明的相关成本,对于安排人员来说相当重要,当然,不同的公司,不同进出口作业中可能有不同的成本控制方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总结,只有适合本公司的作业控制法才是最合适的。
成本核算实务(第二版)习题册答案
成本核算实务(第二版)答案第一章答案一、填空题1.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M2.直接人工、制造费用3.废品损失4.销售费用、管理费用5.产品成本二、单项选择题【解析】1.根据价值理论,商品的价值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生产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M。
从理论上讲,成本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即C+V。
2.成本的经济实质可以概括为: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3.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又可分为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和不计入产品成本的经营管理费用。
(1)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2)不计入产品成本的经营管理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4.在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成本会计的其他职能都是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成本核算就没有成本会计。
5.成本核算通过一系列的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作出有关的账务处理,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从而计算出各种产品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编制成本报表,为成本管理提供客观、真实的成本资料。
因此,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本的任务和中心环节。
6.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首先要求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其次是要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7.期间费用不能计入产品成本。
8.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属于期间费用,不属于成本组成部分。
9.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设备的折旧费、董事会会费、公司业务招待费计入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范围,不是成本的组成部分。
10.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计入销售费用,属于期间费用范围,不是成本的组成部分。
11.广告费计入销售费用,属于期间费用范围,不是成本的组成部分。
12.工业企业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13.工业企业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