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考古遗存的三个过程及其方法

合集下载

考古学家如何进行遗址勘探与发掘

考古学家如何进行遗址勘探与发掘

考古学家如何进行遗址勘探与发掘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文明和文化的学科,通过对遗址的勘探与发掘,考古学家可以揭示出古代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信息。

本文将简要介绍考古学家在进行遗址勘探与发掘时的一般步骤和技术手段。

第一部分:遗址勘探的前期准备在进行遗址勘探与发掘之前,考古学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研究区域进行全面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包括历史记录、地理情况、人文背景等。

其次,考古学家需要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地质勘测和地面勘查等手段,确定可能存在遗址的区域。

最后,根据前期工作的结果,制定详细的勘探计划和方案,包括人力、物力、时间等的安排。

第二部分:遗址勘探的方法与技术遗址勘探是考古学家进行实地调查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定潜在的遗址位置和范围。

考古学家可以借助多种技术手段进行遗址勘探,其中包括以下几种常见方法:1. 遥感技术:使用卫星遥感、航空摄影和激光雷达等技术,通过对地面形态、植被、土壤等的变化分析,以及对地形图、地物图的解译,识别出可能存在遗址的痕迹。

2. 地面探测技术:包括地电、地磁、地震等勘探方法,通过测量地壳中的电磁、磁性、声波等特性,探测可能存在的地下文化遗迹。

3. 试掘法:在候选遗址上进行小规模的试掘,通过对土层和遗物的观察和分析,判断遗址的类型、年代和规模等信息。

4. 野外调查法:通过实地勘查、地表采集和遗址的体系调查,对一定范围内的遗址进行初步的调查与整理。

第三部分:遗址发掘的步骤与方法一旦确定了遗址的位置和范围,考古学家就可以进行遗址的发掘工作。

发掘是考古学的核心环节,通过挖掘遗址,收集有关文化遗存和物质遗迹的信息。

一般而言,遗址发掘包括以下步骤:1. 剖面发掘:考古学家在遗址区域选取适当的位置,进行剖面发掘,即将地面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剖面挖掘出来,以观察不同年代的文化遗存分布和形态等。

2. 围堵挖掘:在剖面发掘以后,考古学家开始对遗址的具体结构进行围堵挖掘,即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在特定区域进行深度挖掘。

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方法

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方法

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方法考古学作为一门历史科学,通过对文化遗产的发掘与研究,为我们展示了人类历史的长河。

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不仅能够增进人们对于古代文明的了解,还为今人提供了从过去汲取智慧和经验的机会。

然而,在进行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时,我们必须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才能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方法。

一、考古发掘与勘探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是通过对遗址、遗迹、文物等的发掘和勘探而得到的。

发掘工作通常分为野外勘探和实地发掘两个阶段。

在野外勘探阶段,考古学家通过对地质形态、地貌特征等的观察,寻找可能存在文化遗产的迹象。

一旦发现有潜在发掘价值的遗址或遗迹,就会进入实地发掘阶段。

实地发掘是考古学家对遗址或遗迹进行开挖和研究的过程。

在发掘中,应重视保护现场,确保遗址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同时,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如测量、摄影、绘图等来记录和保存发掘过程中的关键信息。

此外,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也需要与相关学科合作,如地质学、生物学等,以便获得更全面和精确的研究结果。

二、文物保护与修复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往往伴随着珍贵的文物发现,这些文物对于研究古代文明具有重要价值。

为了保护这些文物,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在发掘中,要注意文物的保存和保护,避免损坏或丢失。

考古学家应当遵守专业伦理,不得私自带走文物。

其次,需要对发现的文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这包括对文物的材质、年代、用途等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文物的修复和保护也是文化遗产考古发现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修复过程应当遵循科学规范,确保文物的原貌得以恢复,同时防止进一步的损害。

在维护文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手段,如保温、除湿等措施,以确保其长期保存。

三、考古研究与学术交流考古发现与研究不仅仅是对古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更是推动学术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考古学家通过对文化遗产的发掘与研究,可以得出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结论。

考古学 第2章 考古学研究方法与步骤

考古学   第2章 考古学研究方法与步骤
如在坡度较大或断崖陡壁地带因雨水冲刷或人工大面积堆土造成高处原有的堆积逐次破坏移向低处而原在底部的堆积物最后移向低处这样在低处形成一种倒置的分层堆积
第二章 考古学研究方法与步骤
第一节
地层学、年代学概论
一、地层学
1 、地层 地层:考古学上把由人类活动形成的层次关 系称为“地层”。 生土层:遗址中没有人类活动前天然堆积的 土层。 熟土层:遗址中有人类居住或长期活动形成 的土层,包含有人类使用的物品等。
间歇层:由于当地人类活动有较长时间中断, 或因自然灾变,在熟土层之间有时会出现不 含有任何人类遗物的自然堆积层,叫“间歇 层”。 “倒装地层”:如在坡度较大或断崖陡壁地 带,因雨水冲刷或人工大面积堆土,造成高 处原有的堆积逐次破坏移向低处,而原在底 部的堆积物最后移向低处,这样在低处形成 一种倒置的分层堆积。其包含物的实际年代 是下层晚上层早。
墓葬发掘的方法
先用探铲作钻探工作,弄清层位关系、分布 位置及墓葬的确切周边范围。墓口找到以后, 即可进行发掘。 要注意以下几项:墓坑侧壁是否已挖到;是 否经过盗掘及盗坑的范围,区别被扰部分的 界限以及盗掘情况;是否有打破的情况;合 葬墓是否有二次葬入的迹象。

刮 平 面 看 现 象
土 坑 墓
器物量坐标
(二)墓葬发掘
发掘古代墓葬的目的和意义: 了解古代墓葬的埋葬习俗和墓葬的形制; 对墓中人的骨骼进行鉴定,从中了解古代不 同种族的人种及其不同的体质特征; 通过墓中的随葬器物了解古代的工艺水平和 社会经济生活状况。
☆ 葬俗:埋葬的习俗。 土葬(一次葬、二次葬)、火葬、水葬、悬棺葬。 ☆ 葬具:用来保护尸体或骨灰的东西。 木(石)棺、椁,(陶)瓮棺,瓦棺等。 ☆ 葬式:死者下葬时肢体的姿势。 俯身葬、仰身葬、直肢葬、曲肢葬等。 ☆ 墓葬的形制结构: 土坑(竖穴)墓、(土、 石、砖)洞室墓(洞穴 墓)、崖墓。

简述考古学研究方法

简述考古学研究方法

简述考古学研究方法
考古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它主要通过对古代人类文化遗存、物质遗迹和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而为了更好地了解古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发展,考古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是考古学研究的第一步,通过对需要研究的区域进行调查,了解古代人类活动的范围和遗址的分布情况,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二、发掘
发掘是考古学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挖掘和清理遗址,获取古代人类生活和活动的有关信息,如生产、生活、文化、宗教等方面的遗物、建筑物、人类遗骸等。

三、分析
对挖掘出来的遗物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物质的、文化的、艺术的等方面,探究其年代、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等,从而获取更加丰富的
信息。

四、比较
将不同地区、不同年代、不同文化间的遗址进行比较,分析其共同点、差异点,从而发掘出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规律。

五、重建
考古学不仅关注古代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和技术,还需要对古代人类的生活、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重建,通过这些重建,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人类社会的真实面貌。

总之,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多样,需要采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将不同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还原古代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面貌。

考古学家如何寻找和发掘古代遗址

考古学家如何寻找和发掘古代遗址

考古学家如何寻找和发掘古代遗址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挖掘、发掘和研究遗址来还原人类古代社会的面貌。

那么,考古学家是如何寻找和发掘这些古代遗址的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考古学家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一、寻找潜在的古代遗址考古学家首先需要进行地理和历史研究,通过文献记载和地理勘测等手段,确定潜在的古代遗址。

他们会仔细研究古代文献、历史地图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寻找与古代文化、历史事件相关的线索。

通过分析这些线索,确定可能存在古代遗址的区域。

二、勘测和筛选确定潜在的古代遗址后,考古学家会进行实地勘测。

他们会利用地理仪器和遥感技术等现代工具,对待研究区域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调查。

这样他们可以找到地貌、人文和其他特征,以及可能埋藏有古代遗迹的地层。

考古学家还会与地质学家、环境学家等专家合作,共同研究土壤和地质条件,以进一步筛选潜在的遗址。

他们会仔细分析土壤质地、颜色和组成等信息,并将这些与目标时代的地质背景相对比。

通过这样的方式,考古学家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潜在遗址的位置和特征。

三、勘探和发掘一旦确定了可能埋藏有古代遗址的区域,考古学家会开始实施勘探和发掘工作。

勘探的目的是确定遗址的详细范围和结构,发掘则是为了出土和保护与古代文化有关的遗物、建筑和其他遗迹。

考古学家常常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勘探,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探地雷达和电阻率测量。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考古学家找到埋藏在地下的废墟、建筑物和人工挖掘物。

在发掘工作中,考古学家会遵循一定的操作流程,先制定出土策略和计划,然后进行逐层挖掘。

他们会利用小型工具和刷子等细致仔细地进行挖掘,尽量不破坏古代遗址。

在挖掘过程中,考古学家会仔细记录每一个发现的细节,包括遗物的位置、出土的上下文信息等。

四、分类、分析和研究一旦遗址的发掘工作完成,考古学家会对出土的遗物进行分类、分析、研究。

他们会仔细检查遗物的特征、材料和制作工艺,分析这些信息以获得关于古代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观察和洞察。

文物的考古学研究方法

文物的考古学研究方法

文物的考古学研究方法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文化的学科,通过对文物的发掘、鉴定、研究和保护,可以还原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

文物的考古学研究方法是考古学家在实践中积累的,对于理解历史、保护文化遗产以及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文物考古学研究方法。

一、勘探与发掘文物考古研究的第一步是对考古遗址进行勘探与发掘。

勘探单位通常会根据历史文献、地理环境等多种信息,在预定区域进行野外调查,寻找可能存在的古代遗址。

发现潜在遗址后,考古学家会使用地质勘探等技术手段,通过打探深度、清理土壤等操作,逐渐揭示出文物的所在位置。

这一阶段的工作需要科学仪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考古目标的准确发掘。

二、鉴定与分类文物考古学的第二步是对发掘出的文物进行鉴定与分类。

鉴定文物的年代、起源和用途等属性,可以通过考古学家对文物的形态、外观以及上下文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还可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碳14定年、颜色分析等,来获取更准确的鉴定结果。

鉴定与分类对于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建立文物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时期。

三、研究与解读文物考古学的第三步是对文物进行研究与解读。

通过对文物的材质、工艺以及其他特征进行细致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人类文明发展状况,同时也可以揭示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等。

文物的研究与解读需要考古学家具备广博的历史、艺术、人文等知识,并结合文物本身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四、保护与修复文物考古学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和修复文物,使其能够在新的时代得以传承和展示。

保护与修复的过程需要考古学家与其他专业人士的合作,通过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手段进行文物材质的分析、保护和修复。

同时,对文物遗址的保护也是文物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规范管理和科学保护手段,确保文物遗址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总结文物的考古学研究方法涵盖了勘探与发掘、鉴定与分类、研究与解读以及保护与修复等多个环节。

只有通过合理的科学方法,才能保证文物研究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考古学家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考古学家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考古学家的工作流程和方法考古学家是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专家,通过挖掘和研究遗址、文物等考古材料,揭示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本文将介绍考古学家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一、调研与规划考古学家在开始挖掘前,首先会进行完整的调研和规划工作。

他们会仔细研究历史文献,熟悉该地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同时,还要进行地质勘察和地形测绘,以确定合适的挖掘地点。

这一阶段的工作是确保挖掘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的基础。

二、试掘与发掘考古学家通常会进行试掘,以确保选择的挖掘地点具有足够的研究价值。

他们会随机选取一些区域进行小范围的挖掘,通过挖掘的文物和遗迹,判断该地区是否值得进行全面的发掘。

如果试掘结果符合预期,则会进入正式的发掘工作。

发掘阶段是考古学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他们使用各种工具,如铲子、刷子、细锤等,小心翼翼地挖掘遗址。

在挖掘过程中,必须保持谨慎和耐心,以免损坏文物或遗迹。

考古学家还会利用各种科技手段,如雷达、激光扫描等,进行非侵入性探测,以寻找潜在的遗存。

三、文物保护与保存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和保存挖掘出的文物。

他们会使用特殊的工具和技术,如细致的清洗、防腐处理等,使文物保持原状。

考古学家还会建立一个完善的文物档案系统,详细记录每一次挖掘的过程,以便后续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四、实验室研究与分析挖掘结束后,考古学家将文物和挖掘记录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他们可能使用显微镜、化学试剂等工具,对文物进行细致的研究,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该阶段包括文物的分类、测年、鉴定以及对文物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深入研究。

五、学术交流与展览考古学家通常会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发布在学术期刊上,与同行们进行交流。

他们还会组织学术会议和座谈会,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提升整个行业的研究水平。

此外,一些有特殊价值的文物也可能会通过展览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以便大众了解和欣赏。

六、保护与遗址管理考古学家在研究的同时,也要对遗址进行保护和管理,以确保其长期保存和传承。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人类文明及其历史演变的学科,通过对古代遗址、遗物和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发展历程。

为了有效地开展考古研究工作,考古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

本文将探讨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一、勘探调查考古学的第一步是通过勘探调查找到潜在的考古遗址。

勘探调查主要包括人工勘探和非侵入性勘探两种方法。

1. 人工勘探人工勘探是考古学中最传统的方法之一。

它包括实地踏勘、考古发掘、测量绘图和文献调查等。

通过实地勘探,考古学家可以找到可能存在古代遗址的地方,并初步判断其价值和研究方向。

2. 非侵入性勘探非侵入性勘探是一种对潜在遗址进行检测和勘探的方法,以尽量减少对遗址本身的损害。

这种方法包括地质勘测、地球物理勘测、遥感勘测和地层钻探等。

通过非侵入性勘探,可以在不破坏地下文化遗产的情况下获取相关信息,为后续的发掘和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二、发掘与挖掘发掘与挖掘是考古学中最直接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考古遗址的实地发掘,获得遗存的物质文化证据。

发掘与挖掘需要非常谨慎和耐心,因为一旦发掘过程中犯下错误,将无法弥补对遗址的损害。

1. 挖掘方法与技术在进行发掘和挖掘时,考古学家使用许多工具和技术来帮助他们准确地获取和记录遗址的信息。

例如,使用测量工具绘制遗址地图,使用筛子过滤出有价值的细微遗物,使用摄影技术记录挖掘过程等等。

这些方法和技术保证了挖掘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2. 保存与保护考古遗址的保存与保护是考古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旦考古遗址被挖掘,需要采取措施来防止其进一步的损坏和破坏。

保存与保护工作包括建立保护围栏、采取定期维护措施、使用保护性材料包裹文物等。

这些措施确保考古遗址能够被长期保留下来,供后代研究和欣赏。

三、实验研究在考古学中,实验研究通常用于解释或验证考古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发展。

实验研究可以是实地考古重建,也可以是实验室内细致的化学或物理分析。

研究考古遗存的三个过程及其方法

研究考古遗存的三个过程及其方法

研究考古遗存的三个过程及其方法高蒙河【摘要】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把实物史料作为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本文则提出了遗存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以期更加准确地揭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质。

对遗存的界定和辨义使遗存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明晰,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研究遗存的三个阶段性过程,以及收集、整理和解释遗存的方法。

【关键词】研究考古遗存过程方法考古学的宗旨是通过遗存来复原历史,换言之,遗存系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核心。

因此,在讨论有关考古遗存研究的诸问题之前,首先必须对遗存及其相关问题予以界定和辨义。

一、遗存的内涵与外延作为考古学专业术语的“遗存”一辞,虽然经常出现在各种文献和研究论著中,但迄今为止尚没有人对其做出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具体使用时往往见仁见智,内涵不一。

比如:有的人将人骨、兽骨或植物种子等遗留物作为遗存;有的人则把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具或使用过的遗迹作为遗存;也有的人将某一地点的窖穴、墓葬和房屋叫作遗存;还有的人干脆把一个地区的古代物质文化资料都看成是遗存,等等。

另外,象“建筑遗存”、“细石器遗存”、“植物遗存”、“文物遗存”、“近代遗存”之类说法,也不乏见。

实际上,上述种种说法尽管在内容上巨细有别,在对象上涵指互异,但它们各自所具有的相对合理性因素,却构成了我们从理论上澄清遗存这一概念的出发点。

归纳以上说法,可以看到遗存具有如下几个特性:第一,遗存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既看得见,也摸得着,既是形象的,又是立体的。

第二,遗存有一定的时间范畴,大致从人类诞生的旧石器时代至近代。

第三,遗存以地下或地上为其存在形式。

第四,遗存的内涵比较宽泛,小如一个米粒,大到一座古城,包罗巨细。

根据这些特性,又可以把遗存划分为两大类,即人工产物和部分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自然产物。

前者应作为遗存的基本内涵,后者则是遗存的外延。

包括人工产物和部分自然产物在内的遗存,通常又被分为遗迹和遗物两大范畴,象前面提到的窖穴、房屋以及墓葬等,即是遗迹;而细石器、器具、种子、人骨、兽骨等,则是遗物。

古代遗址的考古学研究方法

古代遗址的考古学研究方法

古代遗址的考古学研究方法在古代遗址的考古学研究中,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取准确的信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考古学研究方法,包括勘探调查、发掘挖掘、分类比较和实验分析,以及其在古代遗址研究中的应用。

一、勘探调查勘探调查是古代遗址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野外实地勘察,确定遗址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以及考古学发掘的可行性和方向。

在勘探调查中,考古学家使用地理仪器进行地理探测和测量,收集地貌、地表和地下信息,以及遗址周围的环境和遗迹等数据。

二、发掘挖掘发掘挖掘是古代遗址考古学研究的核心环节。

通过挖掘遗址,获取暴露在地表下的古代人类活动和文化遗存。

在发掘挖掘中,考古学家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例如刨土机、钻探机、筛网和化学剂等,渐进式地开展挖掘作业,同时进行标本采集和记录清理等工作。

通过这些工作,可以获取遗址的平面布局、建筑结构、文物器物等信息,进而推断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

三、分类比较分类比较是古代遗址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同一时期或同一地区的遗址进行比较分类,可以揭示古代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理背景下的文化差异与变迁。

在分类比较中,考古学家依据遗址的时代、地域、文物类型等因素,对其进行分析和分类。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发现不同类别遗址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为古代社会和文化的演变提供参考。

四、实验分析实验分析是古代遗址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古代遗址中的遗物和遗迹进行科学检测和分析,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数据。

在实验分析中,考古学家使用光学显微镜、碳14测年仪、核磁共振仪等科学仪器和方法,对遗址的样本进行分析。

通过这些实验分析,可以了解遗迹的物质成分、生态环境、年代等重要信息,进一步推测古代社会的技术水平和文化特征。

综上所述,勘探调查、发掘挖掘、分类比较和实验分析是古代遗址考古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考古学家可以获取准确的遗址信息和文化背景,探索古代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为人类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考古学三大基本方法论

考古学三大基本方法论

考古学三大基本方法论引言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学科,通过对古代遗迹、文物和其他考古资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文化演变。

考古学主要依靠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其中有三个基本方法论被广泛应用于考古学的实践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大基本方法论,并解释它们在考古学中的重要性。

1. 发掘发掘是考古学最核心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地下遗址进行系统的挖掘和调查,获取有关过去人类活动的信息。

发掘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目标区域:根据前期调查和研究,选择可能存在遗址或其他考古资源的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2.勘测:使用各种勘测技术(如地质勘测、卫星影像分析等)确定地下遗址的位置和范围。

3.设计挖掘方案:根据目标区域特点和研究目标,制定合理的挖掘方案,包括挖掘的深度、面积和时间等。

4.挖掘:按照挖掘方案进行实际的挖掘工作,一般包括清理表面、开设试掘沟、记录发现、保存文物等步骤。

5.分析和解读:对挖掘获得的文物、遗迹和其他考古资料进行分类、分析和解读,推断出过去人类活动的方式、时间和目的等。

发掘是考古学中最直接获取信息的方法,对于了解过去人类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和保存好发现的文物,以及合理地运用科技手段辅助挖掘工作。

2. 考古资料分析考古资料分析是考古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方法。

它通过对已发现的文物、遗址和其他考古资料进行分类、比较和统计等手段,揭示出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特征。

考古资料分析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文物分类:根据不同特征将文物进行分类,如器物类、建筑类、墓葬类等。

2.文物鉴定:对所分类的文物进行鉴定,确定其年代、用途和制作工艺等。

3.文物比较:将同一时期或同一地区的文物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特征和差异,推断出社会和文化变迁的规律。

4.统计分析:通过对文物数量、形态、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人类活动的模式和规模等信息。

考古资料分析是考古学中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文物和遗址的系统研究,可以还原过去人类社会的面貌,并为其他学科(如历史学、人类学等)提供重要的研究依据。

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流程

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流程

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流程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是指在中国境内进行的考古工作中,最具影响力和研究价值的十个考古发现。

下面将介绍这十个考古发现的流程。

首先,考古发现的流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发现、勘探、挖掘和研究。

发现阶段是整个考古工作的起点。

通常是由考古学家、民众或施工人员发现历史遗迹的遗物、文物或遗址。

发现之后,相关部门会对该遗址进行初步调查,并确定是否需要展开深入的勘探和挖掘工作。

勘探阶段是在确认发现的遗址具备考古价值后,组织考古学家和专业人员进行详细勘探工作。

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测绘遗址地形、拍摄照片、制作遗址平面图等。

通过勘探工作,可以初步了解遗址的规模、分布和历史时期等信息。

挖掘阶段是考古工作的核心环节,也是最为耗费时间和精力的阶段。

在挖掘过程中,考古学家会根据勘探结果设计挖掘方案,使用各种工具和方法进行实地勘探。

他们会小心翼翼地挖掘出土各种文物、遗址,记录现场的情况,并对遗址进行初步分类和整理。

研究阶段是在挖掘结束后展开的一系列工作。

首先是对出土文物进行鉴定、分类和保护工作。

然后,考古学家会将挖掘出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各种文物、遗址的年代、地域、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探究历史的脉络。

最后,研究成果会以学术论文、专著等形式进行发布,为后人提供更多的历史知识和研究成果。

在这十大考古发现中,有兰州铁器和杨家将等出土文物的发现,通过考古工作揭示了古代冶炼、农耕和军事生产的发展历程;有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考古学家挖掘出大量兵马俑和陪葬品,为人们展示了中国古代秦文化的丰富内涵;还有仰韶文化遗址、二里头遗址等,这些遗址见证了中国古代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是理解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

总之,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流程包含了发现、勘探、挖掘和研究四个阶段。

这些发现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和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物质和资料,对于推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和提升我们的历史意识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启示作用。

文物考古的研究方法

文物考古的研究方法

文物考古的研究方法文物考古是指通过对古代人类遗存物质的挖掘和研究,来揭示古代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情况。

作为一门复杂而精密的学科,文物考古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文物考古的几种主要研究方法。

一、现场勘探现场勘探是文物考古的第一步,它通过人工或遥感等手段,确定潜在的考古遗址和文物分布区域。

现场勘探可以包括地质勘探、地形测量、空间定位、物证录入等几个方面。

这些勘探工作最终会提供实际的考古地点和信息,为后续的考古挖掘提供基础。

二、考古挖掘考古挖掘是文物考古的核心环节,它通过对考古遗址进行系统的挖掘,获取埋藏在地下的文物资料。

考古挖掘的方法包括试掘法、竖掘法、水下考古等等。

在挖掘过程中,考古学家需要注意保护文物,采用合适的挖掘手法和工具,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文物保护文物保护是文物考古的重要环节,它通过科学的手段,保护、修复和保存考古出土的文物。

文物保护需要考虑文物的材质、状态、环境等因素,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材料进行修复和保存。

文物保护既是对历史价值的尊重,也是对后人的传承。

四、文物研究文物研究是文物考古的最终目的,它通过对文物的学术研究,揭示其历史、艺术以及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内容。

文物研究可以包括古文字解读、技术分析、风格研究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变迁等。

五、数字化技术在文物考古中的应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文物考古也开始采用数字技术来获取、保存和分析文物信息。

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3D扫描、虚拟现实等手段,实现对文物的高精度捕捉和呈现。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文物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还可以为公众提供更直观、全面的文物观赏体验。

综上所述,文物考古的研究方法包括现场勘探、考古挖掘、文物保护、文物研究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等多个环节。

这些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文化,还可以促进文物的保护和传承。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学科,它通过对古代物质遗迹的挖掘、分析和研究,揭示了人类在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社会发展和文化变化。

在考古学的发展过程中,研究方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揭示历史的真相、还原过去的场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考古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一、考古学的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考古学研究的起点,通过对潜在考古遗址的调查,确定挖掘点位以及了解遗址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

田野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行地调查:考古学家对可能存在考古遗址的区域进行徒步或骑行的走访,观察是否有地表的文物或特殊地貌。

这种方法常用于广大的农田和野外地区。

2. 航摄与卫星遥感:借助现代航空或卫星技术,对地表进行遥感和摄影,通过对照图像寻找地貌、建筑和其他物质遗迹的线索。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范围的调查和区域性考古发掘。

3. 探地雷达:通过向地下发射雷达波,利用其回波的反射和传播情况,探测地下不同结构和物质的差异,从而发现潜在的考古遗址。

这种方法对于探测地下墓葬和建筑遗址有较高的准确性。

4. 地质勘探:通过对地下地质构造和沉积物的研究,辅助考古学家确定不同时期遗址的潜在位置,为挖掘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考古学的挖掘技术挖掘是考古学家获取考古遗址信息和文物的重要途径,也是考古学研究的核心环节。

在挖掘过程中,会运用到以下几项技术:1. 手工挖掘:采用传统的手工挖掘方式,通过锄头、铁锹等工具逐层挖掘,小心翼翼地寻找并清理出埋藏在土层中的文物和构造遗迹。

2. 机械挖掘:在大范围或深层次的考古挖掘中,可以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如挖掘机和铲车辅助挖掘,提高效率。

3. 细致挖掘:对于一些稀有文物和精细遗迹,考古学家会使用细致挖掘技术,如小型凿子、刷子、毛笔等工具,以保护和保存文物。

4. 发掘记录:在挖掘过程中,考古学家会进行详细记录和测绘。

这其中包括每个文物或遗址的编号、位置坐标、出土情况、周边环境等相关信息。

考古学家如何进行遗址勘探和发掘

考古学家如何进行遗址勘探和发掘

考古学家如何进行遗址勘探和发掘考古学是研究古代文化和人类历史的学科,通过遗址勘探和发掘来揭示古代社会的面貌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考古学家如何进行遗址勘探和发掘的步骤和技术。

一、遗址勘探遗址勘探是考古学家的第一步,目的是确定潜在的考古遗址并确定研究的重点。

以下是常见的遗址勘探方法:1. 田野调查:考古学家会在可能存在遗址的土地中进行系统的田野调查。

他们会走访当地居民和农民,收集口头传说和民间故事,以获得有关古代遗址可能存在的线索。

2. 航空摄影:利用航空摄影技术可以从高空观察地表,发现地下的遗迹痕迹。

这种方法常常用于大面积地区的遗址勘探。

3. 地质勘探:通过地貌学和地质学的方法来分析地层和地形,确定可能存在古代遗址的地理特征。

4. 非侵入性调查:使用地球物理技术,如地雷达、电阻率测量和磁力测量等,来探测地下的文化遗存。

通过以上的遗址勘探方法,考古学家们可以确定潜在的考古遗址,并为进一步的发掘做好准备。

二、遗址发掘遗址发掘是考古学家的核心工作,通过挖掘和研究遗址的文化遗存,揭示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常见的遗址发掘步骤:1. 清理表面:在开始正式发掘之前,考古学家会先对遗址表面进行清理,除去杂草和杂物,为进一步的工作做好准备。

2. 建立探区:考古学家会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发掘,这些区域被称为探区。

探区的选择通常基于采样策略和研究目的。

3. 采样调查:在探区内,考古学家会进行局部的采样调查。

他们会挖掘小坑或掘进试沟,以获取地层的信息和遗存的分布情况。

4. 层次挖掘:根据采样调查的结果,考古学家会进行层次挖掘,逐层挖掘和记录发现的文物、遗存和构筑物。

5. 文物保存: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会仔细记录并保存所有发现的文物和遗存。

他们会进行清理、修复和标注,并将其送往博物馆或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6. 数据分析:在发掘结束后,考古学家会对收集到的文物、资料和记录进行综合分析。

他们会通过已有的历史和学科知识,对遗址进行年代测定、文化归类和历史背景研究。

考古的步骤和方法

考古的步骤和方法

考古的步骤和方法1. 选址勘探勘探是考古发掘的第一步。

考古学家会先寻找可能存在古代文化遗迹的区域,例如古代居址、墓葬、贸易中心、战争遗址等,然后通过考古地质勘探、空中摄影等方法确认现场情况,进一步确定勘探的范围和方式。

2. 确定勘探方式勘探方式有多种,可以是表面勘探、试掘勘探、局部挖掘等。

这些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遗址,有些遗址可能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结合,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3. 开始实地勘探实地勘探需要先进行现场考察,记录遗物分布和遗址结构,制作遗迹图、平面图、剖析图等。

然后考古学家会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实际的挖掘和发掘工作,以收集更多的文物和资料。

4. 实地清理勘探完成后,遗址上的土层、浮土和杂物等需要进行清理和分析,将文物、器物、建筑遗迹和人类遗骸等重要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5. 实地记录实地遗址的记录是考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其目的是将实地勘探的结果记录下来,以供后续研究使用。

实地记录应包括完整的遗址构造和文物情况,分析文物的保存状态、尺寸、形态等多个方面。

6. 实地出土文物的鉴定与采样实地出土文物应进行鉴定,确定文物的品种、年代、材料等,以及其可能的用途和制作工艺等。

为了进行科学研究和保护文物,需要对文物进行采样,进行各种分析实验。

7. 实地文物的保存考古发掘的文物有一定的保护价值,在实地发掘之后需要加以保护。

这包括对文物进行清洗、鉴定、修复、保险、收藏等措施,以确保文物的安全和保存,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

1. 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考古学家在实地勘探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用一系列的勘探工具和设备,尽可能收集一切可以与考古遗址相关的信息,以为后续的发掘和研究提供基础。

2. 发掘法发掘法是考古工作中的核心方法,它是指在实地遗址中,通过进行挖掘和开发,提取出文物和遗址所蕴含的信息。

发掘法包括手工发掘和机械发掘,而挖掘的深度和范围取决于考古学家的具体需求和目标。

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包括文物和遗址的考究、文化历史的比较研究、言语和文字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是考古学家在研究文化遗产方面所必需的方法。

考古发掘挖掘古代遗址和文物的技术与方法

考古发掘挖掘古代遗址和文物的技术与方法

考古发掘挖掘古代遗址和文物的技术与方法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文明的学科,通过发掘挖掘古代遗址和文物,可以了解历史的发展与演变,揭示古代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文化传承以及技术与方法。

本文将介绍考古学中常用的技术与方法,并探讨其在挖掘古代遗址和文物中的应用。

一、表面勘察表面勘察是考古学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它通过实地考察古代遗址的表面情况,寻找并记录出土文物、遗迹的存在与分布。

考古学家通过对地表上的特殊地貌、土壤颜色、植被等进行观察和判断,确定可能存在遗址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这种方法适用于容易被发现的遗址和散落的文物。

二、探方勘察探方勘察是指通过地下探测仪器,对地下进行探测,以确定遗址的位置、规模和构造特征。

这种勘察方式主要利用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和地下差异介质对地震波传播的形状进行测量,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地下结构信息。

探方勘察是精确确定遗址位置的重要工具,为后续的挖掘工作提供指导。

三、试掘试掘是考古学中最常用的发掘方法。

通过挖掘遗址的一小部分,可以对遗址的保存状况、文化层次、文物类型等进行初步了解。

试掘一般采用方形或矩形的试掘坑,使用传统的铲子、筛子等工具进行,同时记录和保存出土文物和遗迹的位置和信息。

试掘可以为后期的全面发掘提供重要参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四、全面发掘全面发掘是对遗址进行系统性的挖掘工作,以获取全面而系统的考古信息。

全面发掘包括清理表面的文化层、保存文物,逐层挖掘并记录文化层的位置、墓葬的布局和结构等。

全面发掘需要严格遵守考古学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五、修复与保护在考古发掘挖掘古代遗址和文物过程中,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非常重要。

考古学家通常会修复破损的文物,使其恢复原有的外观和功能,同时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如建立文物库房、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制定文物保护方案等,以确保文物在保存和研究过程中不受损害。

总之,考古发掘挖掘古代遗址和文物的技术与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操作。

考古学研究方法

考古学研究方法

考古学研究方法
考古学是一门探究古代文明的学科,它不仅需要挖掘出遗迹、文物等证据,还需要运用科学研究方法来分析这些证据,从而还原古代文化和社会生活。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考古学研究方法。

1. 考古勘探
考古勘探是考古学的基础,它是挖掘出文物、遗址等证据的必要手段。

考古勘探主要包括实地调查、发掘和清理三个阶段。

实地调查是指对遗址或者文物的周围环境进行调查,以确定发掘的方向和范围;发掘是指挖掘遗址、墓葬等遗迹,收集文物和构建遗址的三维图像;清理是指对发掘出来的文物和遗迹进行清理、保存和分类整理。

考古勘探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以保证挖掘出来的证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环境考古学
环境考古学是研究古代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学科,它主要通过分析化石、化学物质、岩石等遗迹,研究古代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

环境考古学可以揭示出古代文明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生活。

3. 技术考古学
技术考古学主要是通过对古代建筑、器具、工具等遗迹的分析,研究古代人类的技术和工艺水平。

这项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和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还可以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借鉴。

4. 考古学文本研究
考古学文本研究是指通过对古代书籍、碑刻、文献等古代文字遗迹的研究,还原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考古学文本研究是一项深入和复杂的研究,需要运用多种工具和技术,如计算机辅助翻译、语言学分析等。

总之,考古学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才能更好地还原古代文明和社会生活,为我们了解人类历史和文化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启示。

古代艺术品与文物的考古发现与鉴定

古代艺术品与文物的考古发现与鉴定

古代艺术品与文物的考古发现与鉴定古代艺术品与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它们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类的智慧。

考古发现与鉴定在保护与研究古代艺术品与文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古代艺术品与文物的考古发现与鉴定的过程与意义。

一、考古发现的过程考古发现古代艺术品与文物的过程通常分为勘探、发掘和保护三个阶段。

首先是勘探阶段,考古学家根据文献记载、历史地理资料以及地貌、人文环境等信息,选择具有潜在考古价值的地点进行勘探。

勘探工作包括实地踏勘和使用非侵入性技术手段进行勘查,以确定潜在的遗址。

接下来是发掘阶段,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考古学家利用各种考古技术手段进行挖掘,将埋藏在地下的古代艺术品与文物逐渐揭示出来。

发掘出土的古代艺术品与文物需要进行记录、清理和分类整理,并进行详细的描述与研究。

最后是保护阶段,考古学家和相关机构要对考古发现的遗址进行保护工作,保护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保护,也包括对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

同时,应该建立相关的文物保管和研究机构,为古代艺术品与文物提供安全的保护环境。

二、考古鉴定的意义考古鉴定是指对考古发现的古代艺术品与文物进行科学、系统的鉴定与评估。

通过鉴定,我们可以了解古代艺术品与文物的年代、风格、制作工艺等重要信息,揭示历史的真相和文化的内涵。

首先,考古鉴定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历史的脉络与面貌。

通过年代的确定,我们可以将古代艺术品与文物置于历史的背景中,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对当时文化的影响。

同时,对考古发现进行风格、制作工艺等方面的鉴定,可以揭示不同时期的艺术风貌,还原古代社会的文化图景。

其次,考古鉴定对于艺术品与文物的保护与管理至关重要。

艺术品与文物属于非再生资源,它们的丢失无法弥补。

通过对古代艺术品与文物进行鉴定,可以确定其保护级别、存放条件和修复方式等,从而保证其长期的保存与传承。

最后,考古鉴定为古代艺术品与文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鉴定的结果为研究者提供了明确的信息,有助于深入研究古代艺术品与文物的文化内涵、制作工艺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促进学术的发展与推进。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清洗修复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绘图、拍照、制卡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分类统计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如何发现水下文物?
水下探测
质子磁力仪 侧扫描声纳 海底剖面成形仪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考古研究
解释遗存的过程
判断年代 遗存关系 透物见人
……
如何确定年代?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碳十四测年法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北京人老了20万岁 铝 铍 埋 藏 测 年 法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树木年轮测年法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碳 十 四 年 代 的 校 正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地层学
区分遗址诸堆积,并确定其先后次序。
如何发掘地下文物?
探方发掘法是田野发掘的基本方法。
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依方格 为单位,分工发掘,这些正方格叫“探方”, 这种发掘方法就是探方发掘法。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发掘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文字记录、测绘、摄影摄像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垃圾”处理——整理遗存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地层堆积是按时间早晚,自下而上依次堆积 形成的。
堆积年代与其包含物年代的关系
堆积年代=包含物年代? 堆积年代=包含物最终被埋藏的年代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类型学
对古代人类文化遗存在结构、材料、功能、装 饰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归类排比,获得它们在某 些类型特征上的组合和发展演化关系,从而为 研究其相对早晚关系以及社会文化等问题提供 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考古遗存的三个过程及其方法高蒙河【摘要】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把实物史料作为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本文则提出了遗存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以期更加准确地揭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质。

对遗存的界定和辨义使遗存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明晰,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研究遗存的三个阶段性过程,以及收集、整理和解释遗存的方法。

【关键词】研究考古遗存过程方法考古学的宗旨是通过遗存来复原历史,换言之,遗存系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核心。

因此,在讨论有关考古遗存研究的诸问题之前,首先必须对遗存及其相关问题予以界定和辨义。

一、遗存的内涵与外延作为考古学专业术语的“遗存”一辞,虽然经常出现在各种文献和研究论著中,但迄今为止尚没有人对其做出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具体使用时往往见仁见智,内涵不一。

比如:有的人将人骨、兽骨或植物种子等遗留物作为遗存;有的人则把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具或使用过的遗迹作为遗存;也有的人将某一地点的窖穴、墓葬和房屋叫作遗存;还有的人干脆把一个地区的古代物质文化资料都看成是遗存,等等。

另外,象“建筑遗存”、“细石器遗存”、“植物遗存”、“文物遗存”、“近代遗存”之类说法,也不乏见。

实际上,上述种种说法尽管在内容上巨细有别,在对象上涵指互异,但它们各自所具有的相对合理性因素,却构成了我们从理论上澄清遗存这一概念的出发点。

归纳以上说法,可以看到遗存具有如下几个特性:第一,遗存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既看得见,也摸得着,既是形象的,又是立体的。

第二,遗存有一定的时间范畴,大致从人类诞生的旧石器时代至近代。

第三,遗存以地下或地上为其存在形式。

第四,遗存的内涵比较宽泛,小如一个米粒,大到一座古城,包罗巨细。

根据这些特性,又可以把遗存划分为两大类,即人工产物和部分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自然产物。

前者应作为遗存的基本内涵,后者则是遗存的外延。

包括人工产物和部分自然产物在内的遗存,通常又被分为遗迹和遗物两大范畴,象前面提到的窖穴、房屋以及墓葬等,即是遗迹;而细石器、器具、种子、人骨、兽骨等,则是遗物。

目前,对遗迹和遗物进行过权威性界定的著作是《辞海》,即:遗迹是“指古代人类活动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包括遗址、墓葬、窖藏以及游牧民族所遗留的活动痕迹等等。

”遗物是“指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品和装饰品等”[①]。

在这里,以工具或遗址等具象性事物来解释遗迹和遗物,显然只是通俗意义上的表述,而非本质属性上的揭示。

这就犹如“什么是人?”的讨论命题一样,有的会说人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张某李某王某;有的则说人属于自然界中生物发展阶段上居最高位置的灵长目,具有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以及能动地改造自然的能力。

这两种表述所具有的大众化和专业化性质是不言而喻的,或者说,前者只不过是一种根据性别、年龄或称谓所做的简单分类,并没有涉及到非表象的本质意义。

同理,将上面确定人类本质属性的做法之于作为遗存的两大范畴的遗物和遗迹,便会得到如下界说:遗物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可以移动并不会在移动中改变其形态的物质,遗迹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否则便会改变其形态的物质。

本文之所以强调遗迹和遗物是古代遗留下来的物质,而不是象《辞海》那样限指人类过去遗留下来的物质,是因为考古学的研究范畴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近年来诸如地震考古学、天文考古学、植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冶金考古学、沙漠考古学等边缘新学科的出现,一方面拓宽了考古学的视野,另一方面也扩充了考古学研究的原有内核,亦即增加了那些非人类本身但却与人类相关的自然遗物和自然遗迹的成份。

当然,指出考古学研究的非人工成份,并不是要抹杀考古学以人类的遗物和遗迹为主体的研究重心,即使前面所撮举的地震考古学等分支学科,也不是对自然界的纯粹的研究,否则,考古学又何异于植物学、动物学、地震学、天文学和环境学等专门学科呢?所以,本文的用意旨在借此明晰考古学的研究范畴具有相对意义上的广泛性,并且这种广泛性又不是单独的遗物或遗迹所能涵盖的,故必须冠以新界说,即遗存。

考古学中所见到的遗物和遗迹,都是人类在与社会或自然界的交往中所创造和利用的物质的结果,是遗留下来的客观存在。

因此,所谓遗存,就是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物质以及和人类活动有关的自然界的物质。

考古学家只有通过对遗存的研究,才能复原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和自然场景,才能了解人类自身的历史演进过程,而且这种研究又是通过收集遗存、整理遗存和解释遗存这样三个过程来实现或完成的。

二、收集遗存的过程及其方法凡是人类活动过的地方都会留下遗存,但客观存在的遗存本身却不会对考古学复原历史发挥任何作用。

只有根据科学的方法将自在的遗存收集起来,进而进行整理和阐释,才能使遗存成为研究历史的真正资料。

所以,遗存的收集过程应当是考古学研究的伊始或第一步。

遗存在自然或人为活动的作用下,常常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存在形式。

有的被埋入了地下或水下,象北京猿人遗址、青铜器窖藏、秦始皇兵马俑、马王堆汉墓、泉州宋代沉船等。

也有的存留在地上,如敦煌石窟、好太王碑、明代长城、乐山大佛、阴山岩画等。

还有的流传在世上,诸如书画、玺印、钱币、玉器等。

正因为遗存有如此诸多的存在形式,所以,遗存的收集方式也就各有不同。

从历史上和现实中看,收集遗存的方式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第一种是文献检索法。

很多遗存是在发现后做过图文记载的,其中有些遗存保存了下来,但也有很多遗存因各种原因消失或看不到了。

对于考古学来讲,已消失的遗存的文献记录便成为重要的研究资料。

如宋代王黼编纂的《宣和博古图》就记录了839件宋代以前的古铜器,并且对每件器物都从图形、比例、款识、大小、容量、重量、考释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记载,特别是该书所定的器物名称,有很多沿用至今。

再有象西晋时汲县魏墓发现的《竹书纪年》等简牍,尽管到宋代已经佚失,但由于进行过辑补工作,所以一直成为夏、商、周代纪年等方面研究的必引文献。

另外,在关于龙山文化是否已有铜器的讨论中,人们发现清代《西清古鉴》中著录的一件铜@①与龙山文化所发现的陶@①极为相似,因此这件铜@①常常被作为龙山文化已出现铜@①的间接证据”[②]。

实际上,诸如此类的遗存著录,在正史、杂史、传记、方志、乃至笔记小说中均不乏见,甚至现代流散在国内外的文物,经过著录而成为考古研究重要参考资料的事例也不胜枚举,如良渚文化的玉器等”[③]。

总之,只要用科学的方法对那些已被著录的遗存进行分析,加以鉴别,去伪存真,不但可以补充和丰富现有遗存的种类和内涵,而且还可以使之成为更有价值的研究资料。

第二种是征集抢救法。

遗存中的很多遗物是世代相传或未经科学发掘而流散在民间的,征集和抢救这样的遗物,也是收集遗存的重要内容。

象吉林省征集的《文姬归汉图卷》、天津市征集的太保鼎和小克鼎以及我国最早记录月食的卜辞、北京市拣选的班簋、苏州市征集到的元代银槎杯等等”[④],都是考古研究的重要资料。

另外,根据征集和抢救的遗物,还会索骥追踪去发现某些重要的古遗址或古墓葬等遗存,象云南省著名的石寨山古墓群,就是以拣选到的虾蟆纹桃形铜矛和铜钺为线索而发现的,进而揭示出古代滇人文化的秘密。

同样,昆明市西山小邑村铜石并用时代遗址,也是在拣选了一件有段石锛并记录了来源之后,进行追踪调查,继而昭示于世的”[⑤]。

所以,对已失去共存关系和层位关系的流散文物,在征集或拣选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其来源、出土地点、原存状态以及共生的其它遗物,以增加这些资料的科学价值和利用价值。

除了对遗物的征集之外,对遗迹的抢救性发掘和保护,也是收集遗存的有效手段。

例如为配合全国重点工程三峡的建设,全国共有近20个科研单位和大学参加了三峡工程淹没区的大规模考古抢救工作,共抢救发掘了遗址、墓葬、窖址等200余处,揭露面积2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1万余件”[⑥]。

第三种是田野调查法。

田野调查不仅是考古发掘的前期准备阶段,而且也是获取资料的重要方式,甚至还可以有目的地完成特定的考古任务。

田野调查之所以不同于下面还要提到的田野发掘,就在于调查工作是适合于在大范围区域内展开,并且可以在相当短的时间里了解并获得大量的、科学的资料。

象晋、豫、鄂三省组织的联合考古调查,就摸清了这些地区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诸遗存的概况,并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提出了对晋国早期都城遗址、河济之间的夏商文化以及先楚文化等问题的认识和对进一步开展工作的设想”[⑦]。

第四种是试掘钻探法。

埋藏在地下的遗存是难以数记的,要全部发掘众多的遗存,显然会受到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等因素的限制。

同时,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所能达到的对已经发掘过的遗存的保护能力,也还存在着许多尚需攻克的难题,象古尸的防腐问题、壁画的退色问题、植物种子的风化问题、铜器的霉斑问题等等。

另外,对类似于郑州这样的现代城市几乎直接叠压在古代城市之上的地区,要进行全部发掘,自然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为了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地下遗存的内涵、分布和保存情况,就往往采取局部试掘或全面钻探的方法来收集或观察遗存。

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试掘和钻探也是获取考古资料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

第五种是田野发掘法。

作为近代考古学区别于古代金石学的最重要的标志,田野考古发掘被认为是收集遗存并澄清遗物与遗迹自身或相互之间关系的最理想的手段。

而且,更完整的发掘还应当是对整个遗址的全部揭露和对各种遗迹现象的全部记录和取样,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全面地和科学地得到遗存在布局、组合、共存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信息,才能为接下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详实巨细的资料。

陕西省华县元君庙墓地和临潼姜寨遗址之所以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除去它们的遗存本身所具有的典型性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对它们的全部揭露并在此基础上较全面地公布了发掘资料,以至于使它们分别成为研究史前社会组织制度和聚落形态的范例”[⑧]。

如果说考古调查是从“面”上了解各种遗存的分布情况的话,那么考古发掘就是具体地解剖一个“点”。

这里又要强调的是,这种“点”的解剖要以层位学为依据,并严格坚持考古学发掘的“三要素”原则:第一,据土质土色划分地层和遗迹等现象。

第二,由上及下、由晚及早地进行发掘。

第三,按单位归放遗物”[⑨]。

三、整理遗存的过程及其方法为了使收集到的遗存进一步地为研究所用,就需要对各种标本和遗迹现象以及记录进行整理,因此,整理是考古学研究的又一个阶段性过程。

通常的整理,是根据遗迹和遗物关系并按层位学和类型学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的。

它既包括器物碎片的拼对、修复、登记、统计、绘图、照相、造册、又包括对遗迹现象、自然物乃至可能有的文字进行鉴定和考释,还包括在层位学基础上对遗迹特别是遗物进行类比分析,等等。

而所有这一切又都是为着一个目的服务的,那就是确定已收集到的遗存的年代关系和空间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考古简报或考古报告。

在这样的意义上,把收集到的各种遗存确定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框架中,并弄清他们的发展系列和异同关系,不但可以为解释遗存创造条件,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