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活动主题:《我与集体共成长》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体的概念,认识到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情感。

3. 提高学生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1. 集体的重要性2. 我与集体的关系3. 如何在集体中成长4.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5. 集体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集体的思考。

2. 讲解: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集体的重要性,分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在集体中的成长经历,交流团队合作的心得。

4. 实践:学生分组策划并组织一次小型集体活动,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活动收获,加深对集体和个人成长的认识。

五、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评价其在集体中的表现。

2. 团队合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过程中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 活动总结:听取学生的活动收获和感悟,评价其对集体和个人成长的理解。

六、活动主题:《遵守规则,共建和谐校园》七、活动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理解遵守规则对个人和集体利益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八、活动内容:1. 规则的重要性2. 校园规则的分类3. 遵守规则的方法与技巧4. 违规行为的后果5. 和谐校园的建设九、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违规事件,引发学生对规则的思考。

2. 讲解: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分析校园规则的种类。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遵守规则的经历,交流和谐相处的心得。

4. 实践:学生分组设计一场关于遵守规则的宣传活动,提高大家的规则意识。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活动收获,加深对规则和和谐校园的认识。

十、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评价其在遵守规则方面的表现。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正确的自我认知。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通过自我观察和反思,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优点和不足。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学会尊重他人的特点和优势。

1.3 教学活动:自我介绍:让学生准备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学会尊重他人的特点和优势。

分享和总结: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2.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良好习惯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案例分享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良好习惯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教授学生一些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和技巧,如制定计划、设定目标、坚持执行等。

2.3 教学活动:案例分享:教师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良好习惯案例,让学生了解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分享和总结: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第三章:学会沟通与表达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提高沟通效果。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沟通与表达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案例分享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沟通与表达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教授学生一些沟通与表达的技巧和方法,如倾听、表达清晰、非语言沟通等。

3.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沟通场景,练习倾听和表达的技巧。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提高沟通能力,并分享自己的沟通经验。

分享和总结: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第四章:培养团队精神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协调和解决问题。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团队精神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案例分享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团队精神在团队合作中的重要性。

教授学生一些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巧,如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等。

初中综合实践政治教案

初中综合实践政治教案

初中综合实践政治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课时:2课时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提高公民素养。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1. 我国的政治制度及特点2.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3.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4.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公民素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我国的政治制度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我国政治制度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及特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正确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师总结,强调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教师总结,强调正确的价值观和公民素养。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师总结,给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建议。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布置实践活动任务,要求学生结合政治学科知识,开展一次社会调查。

2. 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收集资料。

四、成果展示(10分钟)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

2. 教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实践教案

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实践教案

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实践教案一、教案背景思想品德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践教学是思想品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教案旨在为初中生提供思想品德实践活动的指导,从而促进他们的思想品德发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思想品德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一些实践活动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公德意识;4. 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受力和审美情操。

三、教学内容1. 思想品德的概念和重要性- 介绍思想品德的定义和内涵;- 引导学生思考思想品德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 实践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分组讨论,并列举常见的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分析实践活动的特点和方法。

3. 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并倡导积极参与;- 鼓励学生担任班级职务和义务,提高责任意识。

4. 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分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一项任务;-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获得互相信任和团结协作的经验。

5. 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 以身边的社会问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公德意识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

6. 道德感受力和审美情操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组织参观美术馆、音乐会等活动; - 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培养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操。

四、教学过程1. 概念解释与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想品德的概念解释与讨论;- 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兴趣和思考。

2. 分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一个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设计实践活动的流程和具体安排。

3. 分享与交流:-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实践活动计划;- 学生互相交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 实践活动实施:- 学生按照计划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导。

5. 活动总结:- 学生和教师共同总结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成果;-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和自评。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3. 学生的思考和反思能力。

初三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初三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学生能够认识到诚信、友善、责任等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 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 学生能够培养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诚信、友善、责任等道德品质的培养。

2. 教学难点:- 如何将道德知识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

-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诚信、友善、责任等道德品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品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身边关于这些品质的例子,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教师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些价值观的具体内涵。

2. 诚信、友善、责任等道德品质的培养- 诚信:通过讲述诚信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诚信。

- 友善:引导学生思考友善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分享友善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友善品质。

- 责任: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承担责任。

3. 实践环节-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思考:- 如何在家庭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在学校中弘扬诚信、友善、责任等道德品质?- 如何在社会中做一个有责任感、有道德的人?-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巩固新课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 撰写一篇关于诚信、友善、责任等道德品质的感悟文章。

- 设计一份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手抄报。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活动主题:关爱他人,温暖社会1. 活动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温暖社会的思想品德。

2. 活动内容:(1)讲述身边关爱他人的事迹;(2)讨论如何关爱他人;(3)实践活动:关爱行动计划。

3. 活动步骤:(1)导入:讲述一个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2)分组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小组内分享心得;(3)分享讨论成果: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分享;(4)实践活动:制定关爱行动计划,学生自主选择关爱对象,实行关爱行动。

二、活动主题:诚信为本,为人诚实1. 活动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思想品德。

2. 活动内容:(1)讲述诚信的重要性;(2)讨论如何做到诚实守信;(3)实践活动:诚信行动计划。

3. 活动步骤:(1)导入:讲述一个诚信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3)分享讨论成果: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分享;(4)实践活动:制定诚信行动计划,学生自主选择实践内容,实行诚信行动。

三、活动主题:尊重他人,和谐相处1. 活动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和谐相处的思想品德。

2. 活动内容:(1)讲述尊重他人的故事;(2)讨论如何尊重他人;(3)实践活动:尊重行动计划。

3. 活动步骤:(1)导入:讲述一个尊重他人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2)分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小组内分享心得;(3)分享讨论成果: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分享;(4)实践活动:制定尊重行动计划,学生自主选择尊重对象,实行尊重行动。

1. 活动目标:2. 活动内容:(1)讲述负责任的故事;(2)讨论如何做到负责任;(3)实践活动:负责任行动计划。

3. 活动步骤:(1)导入:讲述一个负责任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3)分享讨论成果: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分享;(4)实践活动:制定负责任行动计划,学生自主选择实践内容,实行负责任行动。

五、活动主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1. 活动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品德。

初中思政课实践活动方案

初中思政课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课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特制定此实践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活动内容1. 实践活动主题:走进社区,服务社会2. 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3. 活动地点:社区、敬老院、公共场所等4. 活动对象:全体初中学生5. 活动内容:(1)社区服务①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卫生打扫、环境美化等;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活动;③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敬老院慰问①为敬老院老人送去生活用品、食品等;②与老人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③为老人表演节目,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3)公共场所志愿服务①在公共场所进行文明劝导,维护公共秩序;②开展环保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③协助交警进行交通指挥,确保交通安全。

四、活动实施步骤1. 宣传发动阶段(1)利用班会、升旗仪式等时间,宣传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2)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安排;(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

2. 组织实施阶段(1)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2)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等;(3)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组进行活动,确保活动有序进行;(4)加强对活动的宣传报道,提高活动的影响力。

3. 总结表彰阶段(1)对活动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2)评选出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3)将活动成果进行展示,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五、活动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2. 确保活动安全,做好应急预案;3. 加强宣传报道,提高活动知名度;4. 加强与社区、敬老院等单位的沟通协调,争取支持;5. 对活动经费进行合理预算,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初中政治综合实践教案

初中政治综合实践教案

初中政治综合实践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

2. 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感。

3.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法。

2.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3. 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爱他人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关爱他人的事例,感受关爱他人的温暖。

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法。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关爱方法。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布置实践任务:分组进行关爱他人实践活动,如帮助环卫工人、关爱留守儿童等。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实践活动具体方案。

3. 学生分组实施实践活动,记录活动过程和感受。

四、成果分享(10分钟)1. 各组学生代表分享实践活动成果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点评,总结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关爱他人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2.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的表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感人故事、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优缺点。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1.2 教学内容自我介绍:让学生轮流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优缺点。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1.3 教学活动学生自我介绍:每名学生轮流介绍自己,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鼓励。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二章:尊重他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意识。

2.2 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教师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举例说明。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2.3 教学活动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教师向学生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给出具体例子。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并互相评价。

第三章: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向学生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给出具体例子。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完成任务。

3.3 教学活动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向学生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给出具体例子。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完成任务,并互相评价。

第四章:责任感培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责任感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承担责任的义务。

培养学生责任感,养成负责任的习惯。

4.2 教学内容讲解责任感的重要性:教师向学生讲解责任感的重要性,并给出具体例子。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责任感,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4.3 教学活动讲解责任感的重要性:教师向学生讲解责任感的重要性,并给出具体例子。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责任感,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五章:环保意识培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养成环保的习惯。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篇一: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课教学案例活动主题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的小公民活动教学目标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活动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责任的含义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树立并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活动教学方法围绕成长中的“我”在责任意识领域的经历进行探究通过问卷调查、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等开展教学教学以学生成长体验经历作引导分“责任意识的感知阶段”、“责任意识的树立阶段”、“责任意识的行动阶段”三个部分完成教学总结性问题1.什么是责任2.中学生如何承担责任学做负责人的小公民教学过程一责任意识的感知阶段问卷调查1.什么是责任你是如何理解它的含义的(可以通过具体事例作解释说明)2.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3.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4.你在家里常做的事有些这些事情中那些是应该做的些是不应该做的爸爸妈妈是否满意他们是评价的5.你在学校里所做的事情中那些事应该做的些是不应该做的老师和同学是怎样评价的自己觉得怎样通过问卷调查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成长体验学生对责任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明确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和不应当的事情二责任意识的树立阶段1.社会生活中的人们都被赋予责任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学生观看四川汶川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救灾视屏讨论(1)救灾过程中些人承担了责任(2)他们可不可以不去做做与不做会产生什么后果(3)如果你身处其中你会怎样做2.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3.承担责任不分性别年龄中学生也可以承担相应的责任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分角色表演情景剧“小含的困惑”(九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课本第8页)4.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关爱他人与集体奉献社会观看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相关视频并分组谈感受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引导给学生思维活动空间培养观察社会、发现社会问题、初步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逐步融入社会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及其誓词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公益活动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如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保护母亲河”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中学生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等誓词:“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三责任意识的行动阶段1.反思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责任行为2.请同学和老师指出自己的不负责行为努力改正3.拟定责任计划做负责人的人学生记录每星期承担责任的行为并进行小结每月每学期进行总结活动反思学校教育不仅在课堂里更要延伸至课外特别是品德教育更是影响学生终身我们要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内化让学生想得到、说得出、行得好在自己成长尽力中多一份责任、少一丝冷漠健康成长积极奉献做负责的人让社会能更和谐的发展!篇二: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的小公民活动教学目标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活动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责任的含义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树立并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活动教学方法围绕成长中的“我”在责任意识领域的经历进行探究通过问卷调查、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等开展教学教学以学生成长体验经历作引导分“责任意识的感知阶段”、“责任意识的树立阶段”、“责任意识的行动阶段”三个部分完成教学教学过程一责任意识的感知阶段问卷调查1.什么是责任你是如何理解它的含义的(可以通过具体事例作解释说明)2.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3.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4.你在家里常做的事有些这些事情中那些是应该做的些是不应该做的爸爸妈妈是否满意他们是评价的5.你在学校里所做的事情中那些事应该做的些是不应该做的老师和同学是怎样评价的自己觉得怎样(通过问卷调查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成长体验学生对责任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明确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和不应当的事情)二责任意识的树立阶段1.社会生活中的人们都被赋予责任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学生观看四川汶川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救灾视屏讨论(2)他们可不可以不去做做与不做会产生什么后果(3)如果你身处其中你会怎样做2.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3.承担责任不分性别年龄中学生也可以承担相应的责任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4.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关爱他人与集体奉献社会观看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相关视频并分组谈感受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引导给学生思维活动空间培养观察社会、发现社会问题、初步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逐步融入社会三责任意识的行动阶段1.反思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责任行为2.请同学和老师指出自己的不负责行为努力改正3.拟定责任计划做负责人的人学生记录每星期承担责任的行为并进行小结每月每学期进行总结活动反思学校教育不仅在课堂里更要延伸至课外特别是品德教育更是影响学生终身我们要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内化让学生想得到、说得出、行得好在自己成长尽力中多一份责任、少一丝冷漠健康成长积极奉献做负责的人让社会能更和谐的发展!篇三: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思想品德综合实践课教学案例活动主题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的小公民活动教学目标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活动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责任的含义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树立并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活动教学方法围绕成长中的“我”在责任意识领域的经历进行探究通过问卷调查、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等开展教学教学以学生成长体验经历作引导分“责任意识的感知阶段”、“责任意识的树立阶段”、“责任意识的行动阶段”三个部分完成教学总结性问题1.什么是责任2.中学生如何承担责任学做负责人的小公民教学过程一、责任意识的感知阶段问卷调查1.什么是责任你是如何理解它的含义的(可以通过具体事例作解释说明)2.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3.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4.你在家里常做的事有些这些事情中那些是应该做的些是不应该做的爸爸妈妈是否满意他们是评价的5.你在学校里所做的事情中那些事应该做的些是不应该做的老师和同学是怎样评价的自己觉得怎样通过问卷调查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成长体验学生对责任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明确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和不应当的事情二、责任意识的树立阶段1.社会生活中的人们都被赋予责任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学生观看四川汶川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救灾视屏讨论(1)救灾过程中些人承担了责任(2)他们可不可以不去做做与不做会产生什么后果(3)如果你身处其中你会怎样做2.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3.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关爱他人与集体奉献社会观看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相关视频并分组谈感受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引导给学生思维活动空间培养观察社会、发现社会问题、初步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逐步融入社会三、责任意识的行动阶段1.反思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责任行为2.请同学和老师指出自己的不负责行为努力改正3.拟定责任计划做负责人的人学生记录每星期承担责任的行为并进行小结每月每学期进行总结四、活动反思学校教育不仅在课堂里更要延伸至课外特别是品德教育更是影响学生终身我们要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内化让学生想得到、说得出、行得好在自己成长尽力中多一份责任、少一丝冷漠健康成长积极奉献做负责的人让社会能更和谐的发展!。

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实践操作课教学设计

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实践操作课教学设计

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实践操作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和目标在初中二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程中,引入实践操作课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品德素养。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服务社区的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在课前,教师需与学生共同选择一个社区服务项目,例如清洁社区公园、访问养老院等。

为了准备这次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提前进行相关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

2. 实践操作活动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将根据选定的社区服务项目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担任指导和监督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规划、组织和执行任务,并与当地社区合作机构合作。

3. 反思和总结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和获得的启示,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自身的成长和变化。

四、教学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

1. 个人评价学生个人可以写一篇思想品德实践体验的文章,总结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感受和收获,并提出在今后的实践中需要改进的方向。

2. 团队评价学生可以结合团队合作经验,对整个团队的表现进行评价。

他们可以讨论团队成员的互动方式、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出改进团队合作的建议。

五、延伸拓展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想品德实践操作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更广泛的社区服务活动,如组织社区志愿者活动、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等。

这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六、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项目,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并通过团队合作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实践经验,并自主反思与总结。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3篇)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课程。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知识,包括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等。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等知识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道德教育:诚信、友善、尊重、感恩、责任感等。

(2)法律教育:宪法、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3)心理健康教育: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4)实践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故事、情境创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新课教师按照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讲解新课。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

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4.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提高学生的认识。

6.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环保行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讨论表现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综合实践初中政治教案

综合实践初中政治教案

综合实践初中政治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美丽风光,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2. 祖国的美丽风光3. 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 提问:你们对祖国有什么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发学生对祖国的思考。

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美丽风光),进行讨论并准备展示。

2. 小组展示: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讨论的成果,其他学生可以随时提问,教师进行点评。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分组编写关于热爱祖国的的情景剧,并进行表演。

2. 爱国诗歌朗诵:让学生选择一首爱国诗歌进行朗诵,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热爱祖国的重要性。

2. 提问:你们如何在生活中体现热爱祖国的精神?让学生思考并在课后进行实践。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表演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情景剧表演、诗歌朗诵等。

3. 学生课后实践情况:通过与学生交流或查看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在课后如何体现热爱祖国的精神。

备注: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篇一: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农村初中生视力影响因素及改善马山县古寨瑶乡民族初中兰惠镇一、活动背景近视已成为困扰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常见病、多发病。

它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从而影响了生活质量。

近年来,保护学生视力,积极预防近视,预防低视力(视力差)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

通过对学生视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的视力状况,为提出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二、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农村中学生近视现状及近视的影响因素,掌握在日常生活改善视力的一些方法。

2.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通过事物的现象观察其本质的思维方法,掌握归纳总结问题的具体方式,并按照教学要求,遵循教学程序开展实践活动。

(2)学会收集信息,提高分析、处理信息和研究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1)体验调查过程,激发学生进入社会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和他人的积极情感。

(2)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其表达、沟通和分享的人际交往能力。

(3)养成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关爱生命,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

三、活动形式网络搜索、视力测试、问卷调查、讨论交流、成果展示等。

四、活动准备1、技能准备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查阅相关资料;能撰写调查小报告。

2.准备笔记本、视力测试表等。

3、组织准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以7-8人组成小组开展活动;进行调查访问、谈话记录方法的培训和指导;对学生进行安全、文明礼貌教育,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参加活动,并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策划。

五、活动过程1、拟定计划,分工合作围绕活动任务,确定活动的子主题并制定活动计划。

(即确定小组调查研究的对象,拟定收集信息的方面,以及如何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

组内要做出明确的分工,如:负责收集文字资料,负责视力测试收集,负责调查研究,负责整理资料,负责材料录入电脑等,也可以一人负责多项任务。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主题】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内容】一、活动主题1.1 在校园中弘扬法治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

二、活动目标2.1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法律意识;2.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2.3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校园纠纷,学会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

三、活动内容3.1 法治教育讲座3.1.1 请学校法律专家或法官到校进行法治教育讲座,介绍基本法律知识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3.2 校园法治实践3.2.1 学生分组开展校园法治宣传活动,设计海报、演讲、小品等形式,传播法治理念。

3.3 校园法律交流日3.3.1 邀请当地律师事务所或法律援助机构到校,设立法律交流台,提供法律交流服务,解答学生和家长的法律问题。

四、活动安排4.1 时间安排4.1.1 法治教育讲座:每周一进行一次,连续三周;4.1.2 校园法治实践:学生自行安排时间,校方提供必要支持和指导;4.1.3 校园法律交流日:每月安排一次。

五、活动评估5.1 学生总结5.1.1 每位学生撰写一份关于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的心得体会,向老师提交。

5.2 教师评估5.2.1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六、活动建议6.1 教师指导6.1.1 教师陪同学生参与活动,进行必要的导向和引导。

6.2 安全保障6.2.1 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参与活动的安全。

七、活动心得7.1 学生7.1.1 通过参与活动,学生应当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法治意识,增进了对法律的理解和尊重。

7.2 教师7.2.1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对学生的法治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对今后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考和计划。

【结语】本次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成长和道德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希望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从小学会依法行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初中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初中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德育实践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概念2. 德育实践课的重要性3. 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方法4. 德育实践课的教学案例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德育实践课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概念(1)教师讲解德育实践课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德育实践课的本质。

(2)教师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德育实践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2. 德育实践课的重要性(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德育实践课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2)教师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德育实践课对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

3. 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方法(1)教师介绍德育实践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2)教师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这些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4. 德育实践课的教学案例(1)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德育实践课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德育实践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三)课堂互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德育实践课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德育实践课的教学要点,加深学生对德育实践课的认识。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将德育实践课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德育实践课的认识程度2. 学生在德育实践课中的参与度3. 学生德育实践课的教学设计能力4. 学生在德育实践课中的道德素养提升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德育实践课案例3. 教学视频4. 教学书籍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德育实践课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初中思品教学实践案例(3篇)

初中思品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诚信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初中思品教师,如何将诚信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案例以“诚信”为主题,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诚信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诚信的定义、诚信的重要性以及诚信的表现形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诚信的热爱,树立诚信观念,形成诚信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诚信的定义、诚信的重要性以及诚信的表现形式。

2. 教学难点:诚信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如何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如“考试作弊”、“说谎”、“欺骗他人”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行为是否体现了诚信?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

(二)新课讲授1. 诚信的定义教师讲解诚信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

2. 诚信的重要性(1)诚信对个人:诚信是立身之本,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个人形象。

(2)诚信对社会:诚信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诚信的表现形式(1)遵守诺言: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

(2)诚实守信:不说谎、不作弊,对人诚实,对事负责。

(3)助人为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三)活动体验1. 小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角色扮演:分组模拟生活中的场景,如考试、购物等,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四)总结升华1. 教师总结:诚信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品质,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践行诚信,做一个诚信的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体验诚信,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素质。

道法综合实践初中教案

道法综合实践初中教案

道法综合实践初中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

教学内容:1. 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

3. 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体会。

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网络安全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实践活动(20分钟)1. 教师根据课堂探究的内容,设计一个实践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撰写倡议书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 各组展示实践活动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提出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道德与法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学生的公民素质和责任感。

备注: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活动教案模板

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活动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认识邻里关系的重要性,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社区的热爱,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1. 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

2. 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活动中有效沟通,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

2. 如何在活动中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社区地图、调查问卷、活动记录表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调查问卷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社区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所在的社区了解多少?请简要介绍一下。

二、新课学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社区作为研究对象。

2.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如人口、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等。

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本组所了解的社区情况,并填写调查问卷。

三、活动开展1.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邻里守望”活动,每组选择一个邻里家庭进行关爱。

2. 学生与邻里家庭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帮助。

3.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如礼貌用语、尊重他人等。

四、活动总结1. 学生分享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总结邻里关系的重要性。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强调团队协作精神。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上一节课的活动中,有哪些收获和感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二、拓展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邻里才艺秀”活动,展示各自的才艺,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节目进行排练和表演。

三、活动总结1. 学生分享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总结邻里关系的重要性。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强调团队协作精神。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邻里关系的感悟文章,字数不少于500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课教学案例
活动主题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的小公民
活动教学目标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活动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责任的含义,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树立并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

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

活动教学方法围绕成长中的“我”在责任意识领域的经历进行探究,通过问卷调查、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等开展教学。

教学以学生成长体验经历作引导,分“责任意识的感知阶段”、“责任意识的树立阶段”、“责任意识的行动阶段”三个部分完成教学。

总结性问题 1.什么是责任
2.中学生如何承担责任,学做负责人的小公民
教学过程
一,责任意识的感知阶段
问卷调查
1.什么是责任?你是如何理解它的含义的?(可以通过具体事例作解释说明)
2.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
4.你在家里常做的事有哪些?这些事情中那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爸爸妈妈
是否满意,他们是怎么评价的?
5.你在学校里所做的事情中那些事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老师和同学是怎样评价
的?自己觉得怎样?
通过问卷调查,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成长体验,学生对责任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明确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和不应当的事情。

二,责任意识的树立阶段
1.社会生活中的人们都被赋予责任,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
不同的责任
学生观看四川汶川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救灾视屏,讨论
(1)救灾过程中哪些人承担了责任
(2)他们可不可以不去做?做与不做会产生什么后果?
(3)如果你身处其中,你会怎样做?
2.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3.承担责任不分性别年龄,中学生也可以承担相应的责任,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分角色表演情景剧“小含的困惑”(九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课本第8页)
4.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关爱他人与集体,奉献社会
观看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相关视频并分组谈感受,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引导,给学生思维活动空间,培养观察社会、发现社会问题、初步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逐步融入社会。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及其誓词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公益活动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如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保护母亲河”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中学生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等。

誓词:“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

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三,责任意识的行动阶段
1.反思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责任行为
2.请同学和老师指出自己的不负责行为,努力改正
3.拟定责任计划,做负责人的人
学生记录每星期承担责任的行为,并进行小结,每月每学期进行总结。

活动反思学校教育不仅在课堂里,更要延伸至课外。

特别是品德教育更是影响学生终身,我们要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内化,让学生想得到、说得出、行得好,在自己成长尽力中多一份责任、少一丝冷漠,健康成长,积极奉献,做负责的人,让社会能更和谐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