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201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特殊句式教学案

课堂讲解:判断句、被动句

一、判断句式。

1.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2.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小结: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全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小结: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小结:

④、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小结:

⑤、刘豫州王室之胃。此亡秦之续耳。

小结:

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小结:

注意: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例:是非君子之道。

课堂练习:

选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人马烧溺死者甚众B.此帝王之资也

C.我,子瑜友也D.此乃天也

二、被动句式

1.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2.具体形式。

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小结:

②、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小结: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小结:

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见谅、见教” ,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

例:①慈父见背。②冀君实或见恕也。

④、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小结:

⑤、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有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练习: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是:()

A、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B、敬希见谅。

C、为仲卿母所遣。

D、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第二课时

一、课堂讲解倒装句。

1.倒装句的分类: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

2.高考要求:“不同和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重点是宾语前置,其他类型倒装要了解其特征和用法,要能够理解。

(一)宾语前置

1.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2.规律总结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忌不自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而良人未之知也。

小结:

②、“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鸿门宴》洞庭君安在哉?

小结: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小结:

④、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惟你是问。惟马首是瞻。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小结:

(二)、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

1.所谓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就是通常作状语的成分(介宾短语),置于谓语动词的后面。

介词主要有两个“于”“以”。

2.典型例题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不拘于时,学于余。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②、屠惧,投以骨。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三)、一般性地了解定语后置、主谓倒装。

1、定语后置: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四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2)中心词+之+定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中心词+之(而)+(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4)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2、主谓倒装:(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快哉此风!(宋玉《风赋》)“美哉,我少年中国。

四、课堂讲解省略句。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2)承后省。如:①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问:“(公)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