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考试重点(参考)
《地图学》复习提纲(含答案)
地图学复习提纲一、单选题1、组成地图的主体部分是:( B )A。
数学要素 B.图形要素C。
辅助要素 D.补充说明2.在等距投影图上,非投影中心点的长度变形为:(A )A。
因方向的不同而不同 B.变形与方向无关C。
长度无变形 D.纬线无变形3、我国1:500000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C )P109A.方位投影B。
圆锥投影C.高斯——克吕格投影D。
墨卡托投影4、若球面上一微圆,投影后仍是一等大微圆,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 B )A.等角投影B.等积投影C.任意投影D.无法确定5、若由赤道向两极变形椭圆的形状变化为短半径不变,长半径逐渐增大,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C )P78A.等积投影B.等角投影C。
任意投影D。
方位投影6、我国绘制世界地图常采用的地图投影是:(A )P98A.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B。
方位投影C。
彭纳投影D。
墨卡托投影7。
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B )A。
便于分割图纸 B.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C。
分幅编号的需要 D.便于地图使用8、在1:25000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C )A.21731公里B。
731公里 C.231公里D。
31公里P1109、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 D )A。
a=b B.a〉b C。
a<b D。
a·b=110、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的最近航线,在墨卡托投影图上表现为:(C )A。
直线 B.折线 C.大圆弧线 D.螺旋曲线12、已知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500,则该点距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D )A。
21500公里B。
500公里C。
215公里 D.0公里13、在高斯-—克吕格投影中,符合地图主比例尺的是:(C )A.赤道B.两极C。
中央经线D。
各纬线14、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 )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B。
地图学章节复习题(考试重点)
第一篇概述1.地图定义2.地图的基本特性(三个特性/二个矛盾)3.地图的基本内容4.地图的分类: 按内容/按比例尺/ 按制图区域/按用途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6.地图分幅的概念,为什么要进行分幅?地图分幅的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7.我国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新编号编码的方式,编号中各个代码的含义,计算编号的方法,相邻图幅编号的推算等)。
8.地图的功能9.地图学的定义10.地图学的学科体系(重点掌握廖克的)第二篇地图数学基础1.地图投影的概念(定义/研究对象/任务)2.地球的三个表面/三级逼近/地球椭球体三要素3.中国大地控制网的概念(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CGCS2000/WGS-844.比例尺的概念5.地图比例尺按形式进行分类6.地图投影的一般方程7.地图投影变形8.长度比/面积比/角度比的概念9.主方向与变形椭圆(根据变形椭圆判断变形类型)10.地图投影的分类(按变形性质分类/按正轴投影经纬线形状进行分类)11.Mercator、UTM投影的性质和应用12.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应用13.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变形特点14.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分带规定、坐标规定、方里网和经纬网规定、方里网重叠规定15.UTM和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的比较16.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的变形规律及其在我国地形图中的应用17.影响地图投影选择的因素第三篇地图内容要素表示方法1.地图信息源有哪些?2.地图数据的构成3.地图数据的分级的原则4.量表方法的概念和类型5.四种量表的定义和精确程度6.常用的视觉变量(形状、尺寸、方向、亮度、密度、色彩等)及其感受效果/扩展的视觉变量(发生时长、变化速率、变化次序、节奏)7.地图符号的定义和分类8.地图符号的功能9.地图符号设计的要求10.颜色的概念/三原色/加色法、减色法11.颜色三要素12.地图色彩的特点、作用/地图符号的色彩的设计13.注记的功能、种类14.地图注记的设计(地图注记的要素/配置)15.普通地图上地理要素内容16.海洋要素表示的重点/深度基准面17.等深线的定义18.水系的表示/井、河流、沟渠、湖泊的表示方法19.地貌要素的表示方法(等高线法、分层设色法、晕渲法)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20.等高线基本特点/分类(四种)21.居民地要素表示内容及表现方式22.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10种),包括概念、特点、及表示方法,适用范围,各种表示方法的分析比较23.金字塔法/三角形图表法/玫瑰图表的含义,常用来表示哪些数据第四篇地图内容的制图综合1.制图综合/自动地图综合2.选取、概括的联系与区别3.制图综合的方法有哪些4.载负量的概念5.制图综合顾及的因素6.地图内容要素图形的化简7.方根模型方法公式及其应用第五篇地图设计1.编辑文件的种类和相互关系2.地图总体设计包含哪些内容及具体的方法3.高精度地图的特点/功能第六篇现代地图制图的技术方法1.数字地图制图基本原理2.地图数据库包含哪些内容3.数字地图制图基本过程4.数字地图制图技术对地图学发展的影响5.4D产品6.遥感制图的特点7.遥感影像地图的制作过程8.新媒体电子地图的特点/组成9.电子地图制作流程10.多媒体电子地图界面设计的原则11.新媒体电子地图符号设计的原则12.网络地图的概念/特点13.导航地图的特点。
地图学考试题(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 •地图: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4•电子地图:是指在计算机环境中制作和使用的,是由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构成的能够动态显示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及实时处理的数字图像。
5 •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二、填空题1 •地图的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
2 •按内容可将地图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
3•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4 •地图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认知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负载和传递功能。
5 •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
6•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7•普通地图上人社会文要素包括居民点、交通网和境界线。
8•现代地图学体系应包括以下三个分支: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
9 •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_________ 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10. 控制点分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前者又分为天文点和三角点。
三、简答题1. 简述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
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基本特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2 )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3)使用地图语言,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2. 什么叫做地图?地图的功能有哪些?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地图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地图构成要素为:、、和。
2、每一种彩色视觉都可依据三个特性进行度量,即、和。
3. 通常居民地注记使用体,而山脉则用体进行注记。
4、我国最早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是由晋朝的地图学家创立的。
5、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和控制点等。
6、北京54坐标系统采用的椭球为。
7、面积比P与最大长度比a和最小长度比b的关系为:p= 。
8、地图投影变形表现在、、三个方面。
9、注记在图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四种:水平字列、、和雁行字列。
二、选择题1、一条公路长8.1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8.1厘米,则该图属于:()A.地理图B.小比例尺地图C.中比例尺地图D.大比例尺地图2、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3、我国1:50万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A.方位投影B.圆锥投影C.高斯--克吕格投影D.墨卡托投影4、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B.便于分割图纸C.分幅编号的需要D.便于地图使用5、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A.小比例尺地图B.大比例尺地图C.平面图D.地球仪6、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A.低纬度地区B.高纬度地区C.中纬度地区D.赤道附近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投影后经纬线垂直的投影必是等角投影B. 等角投影的经纬线必垂直C. 投影后经纬线垂直的投影不是等角投影D. 以上说法都不对8、某地图的比例尺为1:25万,在该地图上A区域有居民点100个,则根据开方根规律法,在不考虑符号尺寸和地物重要性的情况下,以该1:25万地图为原始资料编绘得到的1:100万地图上A区域应选取的居民点个数为:()A. 50个B. 10个C. 45个D.20个9、关于点值法和分区统计图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值法的概括程度高于分区统计图法B.点值法的概括程度低于分区统计图法C.点值法的概括程度等于分区统计图法D.两者不可比较10、关于命名量表和顺序量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命名量表的等级高于顺序量表B.命名量表的等级低于顺序量表C.命名量表的等级等于顺序量表D.二者的等级不可比较11、《制图六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地图编制的理论基础,最早提出它的是()A.沈括B.魏源C.裴秀D.贾耽12、以下属于国家基本比例尺的是()A.1:30万B. 1:25万C. 1:35万D. 1:15万13、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转换为平面上点的方法称为()A.地图投影B. 投影变换C. 解析投影D.几何投影14、我国地形图常用的高斯投影是指()A.等角横割圆柱投影B. 等角横割椭圆柱投影C. 等角横切圆柱投影D. 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15、数字地图经可视化处理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地图,被称为()A.矢量地图B. 电子地图C. 栅格地图D.数字地图。
地图学考试重点
地图学第一章导论1.何谓地图?有哪些不同的分类方法?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分类:(1)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中比例尺地图: 1:10万>比例尺>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0万(2)按区域范围划分:星球图、地球图;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国家图、下属行政区图;局部区域图(3)按地图的图型划分: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是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它并不偏重于哪一个要素。
普通地图按内容的概括程度、区域及图幅的划分状况,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系列包括: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8种比例尺地形图。
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及它们相互关系的地图。
风向图、地势图、气候图、土壤图、政治行政区划图、人口地图、经济地图、城市地图、旅游地图(4)按地图的维数划分:可以有平面地图(2维)和立体地图(3维)。
(5)按其他指标的分类:按用途可分为国民经济与管理地图、教育与科学技术地图、文化地图;按语言种类可分为汉字地图、外文地图、各少数民族文字地图、盲文地图;按历史年代可分为古地图、历史地图、近代地图、现代地图;按出版和使用方式可分为桌图、挂图、折叠图、地图集2.地图有哪些基本特征:(1)地理信息的载体;(2)数学法则的结构;(3)有目的的图形概括;(4)符号系统的运用3、地图学: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4、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8种比例尺地形图。
地图学试题4套集合(含答案)
地图学习题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地图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它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2。
地图投影 :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转换为平面上的点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3。
变形椭圆:地球面上一个微分圆在地图平面上的投影,是一种显示投影变形的几何图形。
4.视觉阈值:刚刚能引起视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5。
SOM :空间斜轴墨卡托。
6.接图表:是表示各图幅间相互位置的图表。
根据其用途和范围可分为图幅接图表和区域接图表。
7。
图形开窗:在整个图形中选取需要处理的部分,称为图形的开窗。
8.编图任务书: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提供的,其内容包括:地图名称、主题、区域范围、地图用途、地图比例尺、有时还指出所采用的地图投影、对地图的基本要求、制图资料的保障情况以及成图周期和投入的资金等项目。
9。
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10.GUASS-KRUAGER: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面那一项可能是1:10万地形图的编号(B)A。
I-48-A (1:50万)B。
I—52-12 C。
I-50—[8] (1:25万)D.J—50—148(没有这个编号)3.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分为三种,以下那项不属于这三种之一(B)A。
等积投影B。
等距投影 C。
任意投影 D。
等角投影4。
我国1:100万地形图使用的地图投影是(D)A. Gauss-Kruger B。
UTM C. 斜轴等角方位投影D。
等角割圆锥投影5.从几何意义上说,属于圆锥投影的是(C )A。
UTM (圆柱投影) B. Gauss-Kruger (圆柱投影)C. Lambert D。
UPS(方位投影)//C。
地图学复习参考题
练习一:概论一、填空: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和制图综合。
2、地图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3、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等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
4、地图能够存贮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
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5、现代地图的生产,可分为实测成图、编绘成图及数字制图。
6、实测成图可以分为野外地形测图和摄影测量成图两种。
7、野外地形测图是应用不同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直接在现场施测,获得测量数据,进行地形图制作。
8、利用航空和卫星数据进行各种地图编制的过程叫遥感制图。
航空和卫星数据是一种栅格数据,应用时首先要进行图像处理,一部分数据要矢量化,才能用于地形图更新、影像地图制作和编制专题地图。
9、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
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息,如水系、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解译、分析而获得的有关现象或实体规律的信息,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而获得有关坡度、切割密度的数据和图形。
10、托勒密是西方重要的天文学家、地图学家,他的名著是《地理学指南》。
11、实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了的地图。
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等。
12、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了秦王嬴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绘在四块松木板上的地图七幅,以水系构成地图框架,水系、居民点、交通线和地形等地图的要素和比例概念基本形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图。
13、197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三幅绘在帛上的彩色地图,这些图距今已有2200年。
其中一幅属于地形图、一幅属于驻军图、一幅属于城邑图。
其年代之早、地理位置之精,显示我国地图制作在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大学地图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地图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图学中,地图投影的目的是()。
A. 改变地图的比例尺B. 将地球表面的曲率转换为平面上的直线C. 增加地图的美观性D. 减少地图的尺寸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地图的基本要素?()A. 图例B. 指南针C. 比例尺D. 颜色答案:D3. 在地图上表示水系时,通常使用()。
A. 蓝色B. 绿色C. 红色D. 黑色答案:A4. 地图的比例尺1:10000表示()。
A. 地图上1单位长度代表实际地面上10000单位长度B. 实际地面上1单位长度代表地图上10000单位长度C. 地图上1单位长度代表实际地面上100单位长度D. 实际地面上10000单位长度代表地图上1单位长度答案:A5. 地图的定向通常是指()。
A. 地图的制作方向B. 地图的阅读方向C. 地图的印刷方向D. 地图的展示方向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图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比例尺、方向、图例2. 地图投影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答案:圆锥投影、圆柱投影、方位投影3. 在地图上,等高线表示的是________。
答案:地形的高程4. 地图的比例尺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
答案:文字式、数字式5. 地图的符号系统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图形符号、注记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性。
答案: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是将地球表面的曲率转换为平面上的直线或曲线,以便于在平面上表示地球表面的特征。
这一过程对于地图的制作和使用至关重要,因为它允许我们在二维平面上准确地表示三维空间的信息,从而进行有效的地理分析和决策。
2. 描述地图比例尺的作用及其对地图阅读的影响。
答案:地图比例尺的作用是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地图学考试重点
地图学考试重点第一章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类型:按尺度划分:大于比例尺1:10万地图,称大比例尺地图。
比例尺1:10万~1:100万称中比例尺地图;小于比例尺1:100万称小比例尺地图。
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它并不偏重于哪一个要素;专题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及它们相互关系的地图。
比例尺愈大,则地图表示越详细。
1:x即1/X(X越大比例尺越小,X越小比例尺越大)第二章1.我国1954年北京坐标系采用1940年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参数,1980年西安坐标系采用1975年IUGG椭球体参数,而全球地位系统则采用WGS-84椭球体参数。
2.1980年大地坐标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西安市附近的泾阳县境内。
3.以黄海平均平面建立起来的高程控制系统,称为“1956国家高程基准”。
1980年1月1日正式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推算的平均海平面比1956年国家高程基准的平均海平面高出0.029m,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4.H85=H56-0.029M 4.地图投影的分类1.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
上述投影根据球面与投影面的几何位置不同分为正轴方位投影、横轴投影、斜轴投影。
正轴方位投影:投影面与地轴相垂直;横轴方位投影:投影面与地轴相平行。
2.非几何投影: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
按投影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
3.我国地图采用等角割圆锥投影4.墨卡托投影:(UTM投影)有等角航线的重要特征。
其主要特征: a.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为相互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 b.具有等角投影的性质;c.中央经线投影后长度比为0.9996。
《地图学》考试重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1、地图(经典定义):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2、地图(现代地图学定义):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社会现象,通过制图综合所形成的信息,运用符号系统缩绘到平面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和发展变化。
3、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
4、专题地图:是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得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示。
5、地图投影: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转换为平面上的点的方法。
6、长度比:地面上微分线段投影后长度 dsˊ与它固有长度ds 之比值。
公式表示为:u= dsˊ/ds7、面积比:地面上微分面积投影后的大小dFˊ与它固有的面积dF 之比值。
公式表示为:P= dFˊ/dF8、长度变形:长度比与1之差值。
公式表示为:v u=u-19、面积变形:面积比与1之差值。
公式表示为:v p=p-110、角度变形:某一角度投影后角值βˊ与它在地面上固有角值β之差的绝对值。
11、海岸:海水不停地升降,海水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具有一定宽度的海边狭长地带。
12、深度基准面:是根据长期验潮数据所求得的理论上可能达到的最低的潮面,也称“理论深度基准面“。
13、等深线:是从深度基准面起算的等深点的连线。
14、视敏度:是眼睛能够辨别出视野中空间距离很小的两个物体的能力,它意味着人们能够看到图像精致细节的准确性。
15、视觉阈值: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变化)。
16、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在人脑中产生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7、知觉:是指人脑接受客观刺激后对这些事物的综合性、整体性的反应。
地图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地图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1、地图的基本特征:答:1、地理信息的载体;2、数学法则的结构;3、有目的的图形概括;4、符号系统的运用。
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答: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3、结合所学的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答: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4、测制地图有哪些方法:答:实测成图,编绘成图。
5、简述地图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答: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6、地图学与GIS的关系:答:GIS是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等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地图学时基础,GIS是对地理信息的采集、分析、储存等综合的学科。
7、如何而判定正轴切圆锥投影的投影性质:8、我国现行的基本比例尺的地图采用什么投影?各有什么特征:9、地图投影会产生什么变形,如何表示他们:答:①等角投影: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②等面积投影:投影后面积保持不变?;③任意投影:角度和面积都有变形,其中一种特殊投影是等距离投影。
?可以通过等变形线和变形椭圆来表示。
10、方位投影有何特点,适合何种区域制图:答:方位投影的特点是:在投影平面上,有投影中心(平面与球面相切的切点,或平面与球面相割的割线的圆心)向各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其等变形线是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因此,这种投影合适作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
11、如何理解地图投影对地图比例尺的影响:12、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类,有何特点:答:等角投影,等积、任意13、地图比例尺通常表现为哪几种形式:答:数字式、文字式、图解式、比例尺14、地图投影变形表现在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说长度变形是主要的变形:答:1地图投影变形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和面积变形。
?2答:因为在地图投影中,一般是借助对变形椭圆和微分圆的比较去解释各种变形的特征的。
地图学一到五章名词解释与简答题重点
地图学一到五章名词解释与简答题重点1.地图学定义: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科学2.地图:依据特定的数学法则,通过科学的概括,运用符号系统将地理信息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客观现象在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3.地图投影:利用一定数学法则将地球表面经纬线转换到平面上4.大地水准面:大洋水准面向陆地岛屿延伸形成的闭合曲面5.地球椭球体:将大地体绕地轴飞速旋转形成的表面光滑的椭球体6.地图投影解决的矛盾:将不可展的曲面描绘到平面的矛盾7.地图投影分类:A.按照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1.几何投影(方位、圆锥、圆柱)按照球面和投影面的几何位置不同(正轴、斜轴、横轴)|2.非几何投影(伪方位圆锥圆柱) B.按照地图投影变形性质1.等角(风向图洋流图、交通图)2.等积(自然、社会经济图)3.任意(一般参考图、中学教学图)8.墨卡托投影(等角圆柱投影)9.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轴切椭圆柱投影)条件1: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为互10.相垂直直线且为投影对称轴条件2:等角性质条件3:中央经线投影后长度保持不变11.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等角横轴割圆柱投影(UTM投影)条件1、2同上条件3:中央经线投影后长度之比为0.999612.地图投影选择的依据:地图内容;比例尺;制图区域的位置形状范围;出版方式13.主比例尺:经投影后为变形的点和线所对应的比例尺14.局部比例尺:经投影后变形的点线对应的比例尺15.复式比例尺:主比例尺与局部比例尺的结合16.投影选择:两极(正轴方位投影)| 赤道附近(横轴方位、正轴圆柱)| 中纬地区(正轴圆锥、斜轴方位)|沿纬线呈长形(单标准纬线正轴圆锥)|沿经线窄沿纬线宽(双标准纬线正轴圆锥)|沿经线南北方向呈长形(多圆锥)17.制图综合:通过分类简化夸张符号化等科学手段提取空间中最主要本质的数据18.地图概括解决矛盾:地理因素在空间上的无限性和制图区域的有限性的矛盾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地图用途与主题;比例尺;制图数据质量;图解限制;制图区域的地理区域特征19.手工概括方法:选取(资格法定额法区域指标法);简化(数量特征、质量特征、图形特征、地物内部结构)夸张(不依比例尺放大、移位)符号化属性特征度量标准(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距量表、比率量表)19.视觉变量:影响视觉的因素20.基本视觉变量:形状、尺寸、颜色、方向、网纹颜色(色相亮度彩度);网纹(样式排列尺寸)其中排列(方向方式间隔顺序)21.地图概括解决的问题:地图内容详细性与清晰易读性的统一;地图地理适应性与几何精确性的统一22.地图符号与比例尺关系的分类: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图学考试专用要点
一、名词解释:1、地图: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地图学:地图学是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数字地图: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特征,按特殊数学法则构成的地理现象离散数据的有序组合。
投影变换:是研究从一种地图投影变换为另一种地图投影的理论和方法。
其实质是建立两平面场之间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地理变量:对地理现象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描述,即构成了地理变量。
量表系统:按数据的不同精度程度将它们分成有序排列的四种量表,称为量表系统。
矢量数据:代表地图图形的各离散点平面坐标(x,y)的有序集合。
栅格数据:由平面表象对应位置上像元灰度值所组成的矩阵形式的数据就是栅格数据。
视觉变量:能引起视觉差别的图形和色彩变化因素称为“视觉变量”。
海岸:海水和陆地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宽度的海边狭长地带。
深度基准面:是根据长期验潮数据所求得的理论上可能达到的最低的潮面。
制图综合:是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的特点,以概括、抽象的形式反映制图对象带有规律性的类型特征和典型特点,而将那些对于该图来说是次要的、非本质的物体舍掉。
载负量:也称为地图容量,一般理解为地图图廓内符号和注记的数量。
适宜载负量:我们不能使所有的地图图面都达到极限载负量,那样也就没有地区对比可言了,因此就失去了地区特性。
我们必须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景观条件确定该图适当的载负量。
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
它以水系、居民地、交通网、地貌、土质植被、境界和各种独立目标为制图对象。
专题地图:是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的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示。
地图学要点总结
地图学复习要点(简略)(一)填空题重点1、地图具有的四点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
2、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是:地图投影、坐标系统和比例尺。
3、地图的四点重要功能: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模拟功能和认知功能。
4、我国八种基本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000。
5、现代地图的产生可分为(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两类。
6、地图投影变形主要是平面与球面之间在长度(距离)、角度(形状)和面积三种变形。
7、地形图几何投影分为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和圆锥投影。
8、影响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有:地图的用途与主题、地图的比例尺、制图区域的特征、制图数据质量和制图图解限制。
(此题也可能是简答,见书P123)9、地图符号的设计应首先考虑其可读性。
10、色彩的三要素:色相、亮度和彩度。
11、四色印刷中指的四色即青、品、黄、黑。
12、一个图形的视觉中心比它的几何中心高约5%。
13、点状符号标注的优选顺序: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尽可能不注记在左边)。
14、在制图实践中以形状变量区分最高层次的本质差异,色相分量表达次一级分类体系,结构(网纹)或方向变量作最后补充。
15、制图数据分级以5~9级为宜。
16、范围法采用的分布界线常有精确定域和概略定域之分。
17、用形状相同、大小与其代表的数值成固定比率的圆点符号表达离散现象分布特征的方法称为点值法。
(此内容可能考名词解释)18、在各统计区内以点状符号表示制图数据的方法称为分区统计法。
19、考虑地图信息的有效表达,分级数一般在5~7级为宜,最少不低于3级,最多不超过9级。
20、地图的编制程序包括:地图设计、地图编绘和出版准备三个阶段。
21、地势表示的方法主要有:等高线法、分层设色法、晕渲法。
22、等高线表示地势详尽程度取决于比例尺和等高距的大小。
23、专题地图的类型分: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环境地图和其他类。
《地图学》复习重点
地理信息传输理论,即信息的传递功能,是指地理信息被制图者认识→制图者使用地图语言把地理信息加工成地图→用图者读懂了制图语言(地图),就形成了对地理信息的客观认识的过程。
大地水准面:假定海水静止不动,将海水面无限延伸,穿出大陆包围地球的球面。
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参心坐标系是指以参考椭球体面为为基本参考面,以大地测量起算点、大地原点为基本参考点,以参考椭球体中心为基本参考中心的大地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是指原点O与地球质心重合,Z轴指向地球北极,X轴指向地球赤道面与格林尼治子午圈的交点,Y轴在赤道平面里与XOZ构成右手坐标系。
地面上两条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水平角。
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可分为仰角和俯角。
比例尺:地图上一直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直线段长度之比。
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手工概括是指地图信息经过人工抽象和符号化以后,产生以纸质为主要载体的地图的过程。
自动概括是指在数字环境下,根据地图用途、比例尺、制图区域地理特征的要求,用一定的地图概括模型,通过计算机算法和规则等进行模型编程,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半自动或者自动概括的过程。
分层设色法是以等高线法为基础,在不同等高线间普染不同色彩,强调地势起伏的方法。
专题地图:是把专题现象或普通地图的某些要素在地理底图上显示的特别完备和详细,而将其余要素列于次要地位,或不予表示,从而使内容专题化的地图。
地图概括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其实质是地图在不同用途和比例尺变换过程中势必删繁就简、舍末逐本,以求客观反映地理实体,达到地图内容详细性与清晰性的对立统一,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的对立统一。
对地图概括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一)地图的用途和主题:1、地图用途不同,图上反映空间数据的种类、数量、质量以及简化程度亦不同。
2、地图主题决定要素的重要程度和选取,必然影响地图概括。
地图学考点资料大全
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经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基本特征:3+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坐标系统投影比例尺地图功能:信息载负功能(直接信息、间接信息)传递功能认知功能(1把握事物整体、全局的概念2获得事物或现象的定性和定量特征3建立正确的空间图像4有利于探求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模拟功能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1:10万;中比例尺1:100万≤比例尺≤1:10万;小比例尺< 1:100万按地图图型(或内容)划分:普通地图(1:100万、50万、25万、10万、5万、2.5万、1万、1:5000)专题地图;专用地图;特种地图按区域范围划分:自然区、行政区、按经济区成图方法:实测成图法(大比例尺地图)编绘成图法(中小比例尺地图、专题地图)数字制图法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包括理论、技术和应用三个部分(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大地体是极半径略短、赤道半径略长、北极略突出、南极略扁平、近似于梨形的椭球体。
大地水准面:当海洋完全静止的时候,假设这个静止海平面是一个无波浪、无潮汐、无水流、无气压变化,处于流体平衡状态的平均海水面,可以设想这个平均海平面向大陆延伸,穿过大陆和岛屿,最终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
地球的物理表面:大地水准面(大地体);数学表面地球椭球体椭球体三要素:长轴a,短轴b,扁率α=(a-b)/a地理坐标经纬度,以法线为依据建立的:大地经纬度、地心经纬度,小比例尺可用地心;以铅垂线:天文经纬度地图学上通常采用大地经纬度我国建立的大地坐标系统参心坐标系:北京54大地坐标系统、西安80大地坐标系统,地心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1980年西安坐标系GRS1975椭球体,西安坐标系的大地原点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泾阳县我国海拔高程的起算面是以黄海海平面,水准原点在青岛观象山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进行定位时,至少需要收到几颗卫星发出的信号才能准确定位?其定位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画图并列出其公式)?4个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地图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1、地图: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学: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3、地图的基本特征: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4、测制地图的方法:实测成图、编绘成图5、地图的构成和作用:构成要素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作用:1.经济建设2.科学研究3.国防建设4.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6、地图的分类及相关概念:1.按地图的图型分类:有普通地图、专题地图2.按比例尺分类大、中、小比例尺地图3.按区域分类包括多个层次:——星球图、地球图;——世界图、大洲图、大洋图、半球图;——国家图以及下属的行政区区域地图;——局部区域图:海洋图、海湾图、流域图。
4.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实地图、虚地图5.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静态地图、动态地图6.按地图维数分类:平面图形、立体图形7.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用途按语言种类、按出版使用方式、按感受方式、按历史年代7、地图的功能: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第二章:地形图及其应用1.地形图的特点和内容:内容:水文、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和境界线。
特点:(1)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
(2)采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3)统一的制图规范和图式。
2.地形图的分类:大中小比例尺地形图3.分带和地图投影分带:为了控制变形,采用分带投影的办法,规定1:2.5万——1:50万地形图采用经差6°分带;1:1万及更大的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分带。
地图投影:我国大、中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即高斯——克吕格投影。
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采用等角圆锥投影。
4.平面坐标系的建立方法直角坐标网1.坐标系的建立和起算直角坐标网是以每一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为纵轴(X轴),赤道作为横轴(Y轴),纵坐标以赤道为0起算,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地理信息传输理论:地理信息传输理论,即信息的传递功能,是指地理信息被制图者认识→制图者使用地图语言把地理信息加工成地图→用图者读懂了制图语言(地图),就形成了对地理信息的客观认识的过程。
2.参心坐标系和地心坐标系:参心坐标系是指以参考椭球体面为为基本参考面,以大地测量起算点、大地原点为基本参考点,以参考椭球体中心为基本参考中心的大地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是指原点O与地球质心重合,Z轴指向地球北极,X轴指向地球赤道面与格林尼治子午圈的交点,Y轴在赤道平面里与XOZ构成右手坐标系。
3.水平角和垂直角:地面上两条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水平角。
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可分为仰角和俯角。
4.大地水准面:假定海水静止不动,将海水面无限延伸,穿出大陆包围地球的球面。
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5.地图比例尺:地图上一直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直线段长度之比。
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6.手动概括和自动概括:手工概括是指地图信息经过人工抽象和符号化以后,产生以纸质为主要载体的地图的过程。
自动概括是指在数字环境下,根据地图用途、比例尺、制图区域地理特征的要求,用一定的地图概括模型,通过计算机算法和规则等进行模型编程,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半自动或者自动概括的过程。
7.分层设色:分层设色法是以等高线法为基础,在不同等高线间普染不同色彩,强调地势起伏的方法。
8.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是把专题现象或普通地图的某些要素在地理底图上显示的特别完备和详细,而将其余要素列于次要地位,或不予表示,从而使内容专题化的地图。
二、问答题
1、简述地图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功能。
答:地图的基本特征:
1、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2、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
3、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
4、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地图的功能:(一)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二)信息的传递功能(三)地图的模拟功能(四)地图的认知功能
2、简述制图综合的实质及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
答:地图概括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其实质是地图在不同用途和比例尺变换过程中势必删繁就简、舍末逐本,以求客观反映地理实体,达到地图内容详细性与清晰性的对立统一,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的对立统一。
对地图概括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一)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1、地图用途不同,图上反映空间数据的种类、数量、质量以及简化程度亦不同。
2、地图主题决定要素的重要程度和选取,必然影响地图概括。
3、同一种地理要素的选取也受地图主题的影响。
(二)比例尺
比例尺限定了制图区域的幅面,限制了图上能表示要素的总量,因而也决定了要素数量指标的选取。
(三)地图区域特征:区位不一样,同一的地物的重要性不一样
(四)数据质量:地图概括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数据的种类、特点及质量直接影响地图概括的质量。
空间数据:包括图表、影像、统计数据和文字资料。
(五)图解限制
1、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概括方
法。
2、地图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人眼的识别能力、人的心理感受效果、印刷制版的复制能力等。
3、简述地图注记的类型及其配置原则。
答:地图注记的类型:
名称注记:说明各种事物的专有名称。
说明注记:说明事物的种类、性质、或特征。
数字注记:说明事物的数量特征。
图幅注记:说明地图的编制状况。
注记的设计(配置)原则:
(一)尽量安排在空白处,不压盖其他线化和图形元素
(二)点状符号注记以水平字列配置
(三)线状符号注记根据地物形状和分布特征,以水平、垂直、雁行、屈字列配置
(四)面状符号注记根据地物形状和分布特征,以雁行、屈字列配置
4、地图符号的实质和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地图符号的实质是具有信息传递功能。
地图符号的功能:地图是空间信息的符号模型,符号具有地图语言的功能,它表现在以下的四个方面:
(1)地图符号是空间信息传递的手段。
(2)地图符号构成的符号模型,不受比例尺缩小的限制,仍能反映区域的基本面貌。
(3)地图符号提供地图极大的表现能力。
(4)地图符号能再现客体的空间模型,或者给难以表达的现象建立构想模型。
地图符号的基本特征:地图符号和语言一样,有两个基本特征
①、图符号有一定的约定性:在同一幅图,一种地图符号只能表示一种地理要素。
②、地图符号可以等价变换:在不同的图幅中,一种地理要素可以由几种不同的地图符号
表示。
5、简述地球形体的三级逼近。
答:地球形体的三级逼近:
一级逼近——大地水准面:假定海水静止不动,将海水面无限延伸,穿出大陆包围地球的球
面。
二级逼近——地球椭球体:大地体的表面不能用数学模型定义和表达,为了研究的需要,人
们假想将大地体绕短轴飞速旋转,就能形成一个表面光滑的球
体,即旋转椭球体,也称为地球椭球体。
三级逼近——参考椭球体:经过椭球体定位后,与局部地区的大地水准面符合得最好的一个地球椭球体,称为参考椭球体。
6、简述几种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地图成图方法。
答: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地图成图方法:
(一)选取:
*类别选取:在资料地图中挑选出有关主题的、重要的、本质的事物获现象,舍掉无关的、次要的、非本质内容。
是地图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级别选取:在同一类对象中选取主要的、等级高的要素,舍弃次要的,等级低的要素。
1、资格法2、定额法3、区域指标法4、确定选取指标的几种数量分析方法:
(1)图解计算法(2)开方根规律(3)等比数列法
(二)简化
质量特征的简化就是根据制图需要,按质量特征对制图对象进行分类、归并的过程。
质量特征的简化减少了一定范畴内事物的质量差别,用概括的分类代替详细的分类,即按事物的性质合并类型或等级相近的事物。
质量特征简化常用的量表是定名量表。
(1)分层归类(2)类型合并
(三)夸张:(1)不依比例尺放大(2)移位
(四)符号化
7、简述地图符号的构成特点及基本功能。
(基本同第4题)
8、简述点状符号的扩展。
答:点状符号的扩展:
(一)点状符号的2维图形扩展
⑴、分割圆:饼状或圆状的分割圆是一种常用的结构统计图,反映了事物的内部组成。
⑵、坐标统计图:①直方图②金字塔图表③三角形图表④玫瑰图
(二)点状符号的三维扩展:
三维图形使点状符号产生立体感,减少数据在图上所占的空间位置。
常见的三维图形有:a.球状符号、b.柱体符号、c.轴侧图符号。
三维符号最适宜于采用色相、彩度、或网纹变量进行图形的整饰
三、应用分析题:
1、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除了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其它比例尺地形图都使用高斯-克吕格投影,试简述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性质,并分析为什么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的目的及其分带方法。
2、我们应该如何表示动态的地理信息?
3、试述地图概括的实质及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
4、我们应该如何表示三维的空间信息?简述一些常用的方法。
答: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性质:
(1)中央经线和赤道的投影为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其他子午线均为对称于中央子午线的曲线。
(2)具有等角投影的性质。
(3)中央经线投影后长度保持不变。
(4)离中央经线越远,长度投影变形越大。
目的:为了对长度变形加以控制,测量中采用了限制投影宽度的方法,即将投影区域限制在靠近中央子午线的两侧狭长地带。
这种方法称为分带投影。
高斯投影分带方法:
① 6°带投影是从英国格林尼治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隔6°投影一次。
这样将椭球分成60个带,编号为1~60带。
② 3°带是在6°带基础上划分的,从东经1º30‘开始,每3º为一带,共120带。
动态地图实现的基本形式包括动画模拟方式、实时响应方式和虚拟现实方式三种。
(一)位置的顺序:图幅对制图对象自身空间位置、范围按一定顺序产生的图形系列。
(二)时间的顺序图像:对某一动态对象的时间、地点进行寻踪的动态符号。
(三)地图符号的动态视觉变量
1、发生时长——从视觉上感知符号的存在到符号消亡的持续时间。
2、变化速率——描述动态符号所处变化状态的速率,是复合变量,需借助其他变量表述。
3、变化次序——描述符号的状态改变过程。
4、节奏——描述符号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可进一步分为频率和振幅。
3维空间信息的表示----等值线
等值线的特性:1、是对制图现象空间形态较好的几何模拟。
2、是封闭连续的曲线,同一条等值线上数值处处相同
3、通常情况下,等值线不相交
4、在数值间隔相同的情况下,等值线愈密,空间垂直变化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