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导向定价的中国实践
如何实现由“价格导向型向顾客价值

疼痛护理缓解开腹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在开腹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选2016年12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行开腹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法为标准分组:实验组100例(予以疼痛护理),参照组100例(予以常规护理),同时观察、比对两组术后疼痛改善情况。
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护理满意率97.00%(97/100),明显比参照组82.00%(82/100)高,(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有差异性(P<0.05)。
结论:对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展开专业护理工作时,予以其疼痛护理的应用效果较显著,可在提升患者术后满意率的基础上,缓解术后疼痛感,建议推荐。
【关键词】疼痛护理;开腹手术;术后疼痛【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269-02术后疼痛是开腹手术患者术后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术后疼痛发生后常易伴发情绪低落、失眠、生理功能紊乱等病症[1]。
为此,予以患者术后安全、高效的护理干预,对缓解疼痛感、改善预后等具有积极作用。
为了解疼痛护理在开腹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本次选2016年12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行开腹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对象和方法1.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选2016年12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行开腹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100例,男女例数比:50例/50例;年龄介于10岁~78岁,年龄均值(36.5±3.6)岁;参照组100例,男女例数比:50例/50例;年龄介于7岁~78岁,年龄均值(37.8±5.2)岁。
两组患者以上各项资料展开比对,发现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可比。
1.2 方法(1)对参照组100例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护理,方法为: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应该均衡饮食,并严密监测其各项生命提升变化。
产品和服务的定价方法

产品和服务的定价方法在市场经济中,定价是企业经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产品和服务定价方法可以使企业保持竞争力,并实现盈利目标。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定价方法。
1. 成本导向定价:该方法是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来确定价格。
企业需要计算产品的直接成本(如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和间接成本(如运输成本、管理费用等),然后加上所需的利润,得出最终售价。
这种方法适用于成本较容易确定的产品或服务。
2. 市场导向定价:这种方法以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定价为基础。
企业需要研究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价格,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定价策略。
如果企业的产品能够提供更高的附加价值或有差异化优势,可以考虑高价定位;如果企业希望通过价格来吸引更多客户,可以考虑低价定位。
3. 价值导向定价:这种方法是根据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确定价格。
企业需要了解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感知,从而提供相应的定价。
如果产品或服务能够解决客户的痛点或需求,可以考虑提高价格;如果产品或服务只是满足一般需求,可以考虑相对低价。
4. 折扣和促销定价:这种方法是通过给予折扣或进行促销活动来吸引客户。
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或销售季节等,提供不同程度的折扣或促销,以增加销售量和客户忠诚度。
5. 动态定价:这种方法是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和需求变化动态调整价格。
企业可以通过监测市场的价格变化和客户的需求,灵活地调整产品或服务的定价,以提高销售和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定价方法,企业都需要兼顾成本、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以及企业自身的盈利目标。
同时,定价策略也需要与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定位相匹配。
通过合理的定价,企业可以实现盈利和持续发展。
定价是企业经营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正确的定价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获取利润并谋求长期发展。
以下将详细介绍上述提到的不同定价方法,并探讨如何在实际运营中合理应用。
首先,成本导向定价是一种常见且传统的定价方法。
制定有效的产品定价和定位策略

制定有效的产品定价和定位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制定有效的产品定价和定位策略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一个合理的定价策略可以确保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而正确的定位策略能够帮助企业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
本文将重点探讨制定有效的产品定价和定位策略的方法和步骤,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
一、市场调研和分析在制定产品定价和定位策略前,企业需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和分析。
这包括调查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偏好、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价和定位策略,以及分析市场趋势和潜在的市场机会。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状况,为制定定价和定位策略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定价策略的制定1. 成本导向定价:这是一种常见的定价策略,企业根据产品的生产成本以及所需利润来确定产品的售价。
这种定价策略适用于成本相对稳定的产品,但也容易忽视了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和市场需求,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2. 市场导向定价:这种定价策略是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来确定产品的售价。
企业需要在竞争对手的定价基础上寻找一个合适的定价位置,既不过高导致市场反应冷淡,也不过低导致利润过低。
3. 价值导向定价:这种定价策略是根据产品的独特价值和独特卖点来确定产品的售价。
企业需要突出产品的优势和特点,将其转化为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认可,从而为产品定价提供合理的依据。
三、定位策略的制定1. 目标市场确定:企业需要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并了解该市场的特点、需求和偏好。
通过明确定位目标市场,企业可以更准确地传达产品的核心价值,提高市场定位的精准度。
2. 品牌定位策略:品牌定位是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区分点,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故事,企业可以在市场中树立起自己的独特位置。
品牌定位需要考虑产品的特点、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位,从而找到一个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品牌定位。
3. 市场定位策略:市场定位是指将产品定位于目标市场中的特定细分市场。
企业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规模、增长速度、购买力等因素,并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制定相应的市场定位策略。
服务定价的基本方法

服务定价的基本方法服务定价是指企业根据服务的成本、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等因素确定服务的价格。
服务定价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合理的服务定价是非常重要的。
在服务定价过程中,有多种基本方法可以采用。
1.成本导向定价:成本导向定价是最基本的定价方法,企业根据服务的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润率来确定价格。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确保企业能够覆盖成本并获得盈利。
然而,该方法忽略了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可能导致价格过高或过低,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竞争。
2.市场导向定价:市场导向定价是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确定价格的方法。
企业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对手的价格分析等手段,了解市场对服务的需求和价格敏感度,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定价。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灵活调整价格,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然而,该方法忽略了企业的成本,可能导致价格过低,无法覆盖成本和盈利。
3.价值导向定价:价值导向定价是根据服务的价值来确定价格的方法。
企业通过了解消费者对服务的价值和效果,以及服务带来的收益和节约,来确定价格。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服务的价值来制定价格,更好地与消费者需求匹配。
然而,该方法在实践中较为困难,需要准确评估服务的价值和效果,且消费者对服务的价值评估可能有所不同。
4.差异化定价:差异化定价是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或市场需求的不同来确定价格的方法。
企业根据不同消费者对服务的需求和价值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方案。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市场覆盖率和竞争力。
然而,该方法需要企业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群体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定位,成本控制也较为复杂。
综合考虑以上不同的定价方法,可以采用综合定价的方法,即结合成本导向定价、市场导向定价和价值导向定价等的因素来确定价格。
企业根据服务的成本、市场需求和价值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权衡,来制定合理的价格。
此外,定价还需要考虑市场竞争情况、消费者收入水平、市场发展阶段等因素,以及定价策略的长期效果和可持续性。
国际化工巨头的产品定价策略

国际化工巨头的产品定价策略一、成本导向定价成本导向定价是指以产品的成本为基础,加上预期的利润来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
对于化工行业来说,产品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生产成本、研发成本、运输成本以及市场营销成本等。
国际化工巨头通常采用成本导向定价策略,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大规模生产、全球采购和高效运营等方式降低成本,从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二、竞争导向定价竞争导向定价是指企业根据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来制定自己的产品价格。
这种定价策略的目的是使企业的产品价格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国际化工巨头通常会采用竞争导向定价策略,因为化工行业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产品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较大。
通过与竞争对手的价格比较,国际化工巨头可以灵活地调整自己的产品价格,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价值导向定价价值导向定价是指企业根据产品的价值来制定产品价格。
产品的价值是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程度和使用价值的主观评价。
国际化工巨头通常采用价值导向定价策略,因为这种定价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为了实施价值导向定价策略,国际化工巨头需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并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等方式提升产品的价值。
四、市场调研与预测市场调研与预测是国际化工巨头制定产品定价策略的重要依据。
通过市场调研,企业可以了解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情况、消费者行为等信息,从而更好地制定产品定价策略。
同时,市场预测可以帮助企业预测未来市场趋势和变化,提前调整产品定价策略,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在国际化工行业中,市场调研与预测对于制定产品定价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五种产品定价策略

五种产品定价策略在市场经济中,定价是企业最重要的决策之一,直接影响着产品的销售和利润。
不同的产品和市场需要采用不同的定价策略来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销售和提高利润。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产品定价策略,并分析其适用情况和优缺点。
一、成本导向定价策略成本导向定价策略是以企业成本为基础,通过加上一定的利润率来确定产品价格。
这种定价策略适用于成本结构稳定、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
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成本、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价格来确定自己的定价水平。
优点是简单易行,能够保证利润;缺点是忽视了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可能导致价格过高或过低。
二、市场导向定价策略市场导向定价策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程度来确定产品价格。
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竞争分析等手段来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心理价位,从而制定合适的价格。
这种定价策略适用于市场需求强烈、消费者对品质和服务有高要求的行业。
优点是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缺点是可能忽视了成本和利润,导致企业无法盈利。
三、竞争导向定价策略竞争导向定价策略是以竞争对手的价格为参考,根据市场竞争环境来确定产品价格。
企业需要对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产品特点和市场份额进行分析,根据自身定位和优势来制定差异化定价或者价格战策略。
这种定价策略适用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的行业。
优点是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抢占市场份额;缺点是容易陷入价格战,对企业利润造成压力。
四、价值导向定价策略价值导向定价策略是以产品的价值为基础,根据产品对消费者价值的创造程度来确定价格。
企业需要分析产品的独特卖点、品质和服务,并结合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认知来制定相应的价格。
这种定价策略适用于有明显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或品牌。
优点是能够更好地体现产品价值,提高产品溢价能力;缺点是需要进行有效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成本较高。
五、精细定价策略精细定价策略是根据市场细分和客户需求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或客户群体制定不同的价格。
关于定价决策实训的报告书

关于定价决策实训的报告书第一部分:一、内容摘要通过本次的定价实训,我们小组的成员对定价决策的一些内容都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通过实训,我们掌握了各种营销产品定价程序、定价方法和定价技巧,能够运用分析工具来定价、确定目标利润,并能制定较为合理的定价策略,并能及时的发现营销中的问题,定时调整营销价格。
本书解决了企业如何选择定价策略、怎么样去定价、怎么样去设计目标利润、如何去分析定价是否合理、如何去调整定价、如何去设计定价促销等问题。
在这次实训中,我们知道了成本导向定价、需求导向定价、竞争导向定价、折扣定价、地区定价、声望定价、差别定价等定价方法。
其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成本导向定价和折扣定价,期间我们也运用了定价工具确定了一些实训中的上品的定价以及目标利润。
这次实训让我们把书本知识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理论联系了实际,让我们了解了定价决策,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工作。
二、关键词定价目标利润折扣促销第二部分:三、正文1、技能训练部分这次实训的技能训练的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的题目我们的答案如下:(1)定价策略A、成本导向定价法B、折扣定价策略C、产品组合定价策略D、心理定价策略中的尾数定价法(2)计算如果该产品是新产品则属于撇脂定价。
如果该产品不是新产品则属于习惯定价。
50000+30000+13000+535*200+200=200*X解得X=1001200*Y-(50000+30000+13000+535*200+200)=2解得Y=20012、案例分析问题:A价格与销售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产品的价格与产品的销售量之间的关系与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有关,如果弹性大,那么价格的变动会对销售量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相反,如果弹性小,那么价格变动对销售量的影响相对就比较小。
B如何使降价取得最好的促销效果?当企业降价时候反应最大的就是顾客和竞争者。
首先顾客对于价值高且经常购买的物品价格变动会敏感,因此企业的促销产品可以是顾客对其价格变动敏感的产品,同时产品降价时要让顾客觉得不是这种产品的质量下降了或者是产品本身存在缺点和这种产品的样式老了,而是要让顾客觉得这是企业在树立自己的形象,想要薄利多销的一种手段,这样可以打消顾客的疑虑。
定价方法和定价策略

定价方法和定价策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确定产品的价格成为了企业经营中的重要问题。
定价方法和定价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合理的定价方法和定价策略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定价方法。
1. 成本导向定价。
成本导向定价是指以产品的生产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利润,确定产品的售价。
这种定价方法简单直接,容易理解和操作,适用于成本难以估算的产品。
但是,成本导向定价忽视了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容易导致价格过高或过低,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市场导向定价。
市场导向定价是指以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为基础,确定产品的售价。
这种定价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但是,市场导向定价需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对企业的市场敏感度要求较高。
3. 价值导向定价。
价值导向定价是指以产品的价值为基础,确定产品的售价。
这种定价方法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和市场认可度,能够更好地体现产品的品质和特色。
但是,价值导向定价需要企业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对企业的产品研发和营销能力要求较高。
二、定价策略。
1. 高价策略。
高价策略是指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销售产品,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这种定价策略适用于产品具有独特性和高附加值的情况,能够提高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
但是,高价策略可能会限制产品的市场份额,对市场需求敏感度要求较高。
2. 低价策略。
低价策略是指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销售产品,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这种定价策略适用于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但是,低价策略可能会降低产品的盈利能力,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效率要求较高。
3. 差异化定价策略。
差异化定价策略是指针对不同的市场和消费群体,采取不同的定价方式。
这种定价策略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
市场营销中的价值导向与策略制定

市场营销中的价值导向与策略制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为了取得优势,企业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探索和发掘顾客真正的需求和价值,从而提供符合他们期望和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的过程中,价值导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市场营销中的价值导向与策略制定的关系及其实践应用。
一、价值导向的概念和意义价值导向是指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以价值为导向,从顾客角度出发,不断为顾客创造价值,并致力于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一种战略思想。
价值导向不是简单地根据产品属性和价格制定市场策略,而是要通过深入了解顾客的需求、心理和行为,结合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打造能够满足顾客期望和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价值导向的核心是顾客价值,顾客价值不仅包括产品或服务的外在属性,更包括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一系列心理效应、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
价值导向的营销策略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帮助企业建立长期持续的良好形象和口碑,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价值导向与策略制定的关系在市场营销策略制定过程中,价值导向是企业绕不开的重要环节。
价值导向影响着企业的目标定位、产品定位、定价策略、促销策略和渠道策略等各个方面。
以下分别从目标定位、产品定位、定价策略、促销策略和渠道策略五个方面介绍价值导向与策略制定的关系。
1、目标定位价值导向是企业目标定位的重要驱动因素。
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偏好,从而确定营销目标。
在确定营销目标的过程中,企业要以价值为基础,确定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拓展目标市场和客户群,提高品牌知名度,强化市场竞争力。
2、产品定位产品定位是针对目标市场和顾客需求的重要环节。
企业需要了解顾客的需求,不断创新,提高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创造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构建符合顾客期望和需求的产品定位。
同时,企业还需注重品牌塑造,加强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品牌差异化定位。
价值导向定价法案例

价值导向定价法案例
海尔自创立以来,逐步成为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多次蝉联大型家电品牌零售量全球第一。
海尔在国内采取了四种定价策略。
首先,多重价格组合,对于不同的消费人群,海尔制造具有差异化的产品,制定具有差别的价格,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次,确定认知价值策略,针对消费者心目中产品的认知,制造满足消费者所需的实物价值与使用价值,形成了产品定价基础;再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从售前到售后,建立一条龙服务体系,增加顾客满意程度,推广产品的使用范围。
我们可以看得出,海尔的这一价格政策使海尔能够依照海尔产品所能表现出来的实物价值、品牌价值、服务价值和其它价值形式,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价值,并以此作为海尔产品的价格基础,取得了相对独立的价值认知系统。
而这种认知价值系统的建立又不是象价格一样可以简单模仿的,这种独立的海尔价值与价格模式,建立在多年以来所积累品牌、服务理念基础上。
这种不能被简单重复的海尔品牌资源基础造就了海尔品牌的核心竞争能力,使海尔在激烈竞争中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因素.而事实上,在消费者高度成熟的今天,消费者已经不仅仅单纯地以价格为度量购买的惟一尺度,与顾客让渡价值有关的因素已经开始在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中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来。
海尔针对消费者的这种价值认知心理,以提高品牌形象,提高服务价值等来提高总顾客价值,增加总顾客让渡价值,提高顾客满意度。
由此,海尔巧妙地避免了以价格和利润作为竞争成本,而是以提高顾客让渡价值为竞争核心的品牌与服务理念使海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价值导向定价的实践

价值导向定价的中国实践一、价格,市场营销的双刃剑很早有人总结过,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要获取物质的方法不外乎有四个:自产、乞讨、掠夺或交换;而前三个已经被当今人类文明所抛弃,剩下的似乎唯一的而合理的方式就是交换;那么,交换就意味着你获取东西的同时要付出些什么;对顾客而言,付出的就是他辛辛苦苦攒下的钱;所以,货架上那些一连串的看似不起眼的标价签,对企业而言也许不算什么,但对顾客而言很重要;因为它向顾客展示一个产品和品牌能够交换的价值,也就是你的产品到底能值多少钱的信息;我们承认,有些顾客对价格很敏感,有些顾客却不太敏感,但总的来讲,毫不在乎价格的顾客是不存在的;否则,就不会出现“超市一打特价顾客蜂拥而至”的景象;也不会出现经销商窜货、砸价,企业偷工减料,卖场店大欺客等让人不愉快的行为;所以,在市场营销领域,价格已经成为促进供求双方货物交换的利器,也成为供求双方彼此争夺利益的工具;故在4P组合里,价格也理所当然成为最敏感的要素之一;如果要从本质上去分析,这个“敏感”二字背后,其实只有一个因素在“作怪”,那就是利益;自私是人性的一种本质,商业组织也不例外;所以,为了获取更多利益,似乎所有商业组织把价格当作法宝,无论面对顾客,还是面对合作伙伴,价格总是“Yes”or“No”的重要标准;有些企业为了谋取高利,把价格抬得很高,但一旦遇到竞争的时候,就上演“骑虎难下”的尴尬;有些企业为了“过河拆桥”,刚开始就是把价格定得很低,但一旦出现“薄利”不能“多销”时,规模不支撑利润而立刻陷入困境;所以,我们总结:价格是市场营销的双刃剑;用好了,你可以让企业海阔天空,让品牌魅力四射;用不好则会使企业鲜血淋漓,甚至断送生命;二、“性价比好”不一定真的好很多企业,在其产品和品牌的宣传上都喜欢用“性价比好”这个概念;尤其耐用消费品更为突出;意思是,我这个产品没收你多少钱,很实惠,收的也都是血汗钱;表面上看,这很人性,也很有诚意;然而,笔者认为,这是不懂营销的人要干的事情;因为,很显然,单纯强调性价比,就意味着你的品牌并没有起到重要作用,达成生意的唯一手段就是降低价格;如果,一个企业就靠“同等质量价格最低”的方式来生存,前提必须是有足够的成本优势;但实际上,很多企业都没有那么幸运,没有在低成本和低价格上找到真正的快乐,结果都是不惜血本的牺牲利润来维持交易;笔者看来,这不是真正的营销;营销的本质是什么通俗的讲,就是让更多的人用更高的价格心甘情愿地去买我们更多的产品;其背后的哲理就是“获得持续盈利的能力”;如果大家认同这个观点,那问题就显然了,单纯强调“性价比好”真的那么好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中国企业要制定价格时,首先把需求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建立好,也就是说,你给哪一部分人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利益然后把这个价值要用价格来体现的时候,能否找到一个相对高而目标顾客乐于接受的价位这里值得一提的概念是“需求的价格弹性”;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对不同的产品而言,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不一样的;有些目标顾客对价格很敏感,略有变动,就大幅度影响其购买量,不少快速消费品主流市场都具有这样的特色;而有些目标顾客对价格不是很敏感的,你多卖2块和少卖2块,他们不会太在意,而在意的是你给他们带来的综合性价值体验;所以,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用“特价”、“买赠”等促销活动;也不是所有的产品采用“特价”、“买赠”就能卖起来;举个例子,派克笔就是典型;他们为了扩大其销量,曾采用降低价格、推出低档产品曾推出3美元一支的笔等,结果怎样越卖越差;后来实在支撑不住了,再往高端进军,试图回复原来的价位,但此行为却举步维艰;如果我们懂得这个规律,定价时就不会那么盲目了,也不会陷入所谓“性价比好”的陷阱,为企业获取更大、更长久的利益;三、还“价格战”一个公道这些年,“价格战”这个词汇已经成为恶性竞争、不守规则、残酷、混乱等词汇的代表;一提“价格战”,大家都认为万恶之源;正因为这样,长虹、娃哈哈、伊利、蒙牛等企业经常遭到业内的批评,说他们不守行业规则,随便降低价格,扰乱市场秩序等;然而,笔者认为,价格战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经济现象,无论从竞争角度,还是从企业发展角度,价格战都有出现的必然性;比如同质化就是第一必要条件;但是,我们详细研究价格战,其实它也有很多积极或可取的一面;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1、发起价格战的企业未必亏损;2004年,可以说牛奶市场价格战打得最火的一年;这次“战争”的两大主角就是伊利和蒙牛;但当我们在2005年初看到他们公布的财务报告时发现,他们并没有亏损,尤其伊利的盈利能力反而名列前茅;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是说价格战会导致企业亏损吗原因很简单;现在的老大、老二们打价格战,比以前理性多了;他们有着严密的价格与盈利模式之间的互动关系:要么不同品类进行利润互补;要么同一品类锁定边际利润;利润互补的概念较简单,就拿伊利和蒙牛来说,他们打价格战时,参与价格战的品类只是纯牛奶,而且以利乐枕为主,但他们的乳饮料、酸奶、奶粉、冰其淋并没有参与价格战,所以就算在纯牛奶上损失利润,可以从其它品类上再赚回来,算总账并不亏损;锁定边际利润,不太好理解,但可以解释;通俗的讲,边际利润就是企业增加或减少产品销量的时候能够获得的利润的增减量;也就是你把一个产品的销售量做到一定规模时,你产品的单位总成本开始下降,再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你就算以成本价卖这个产品也能赚钱;拿伊利和蒙牛的纯牛奶来说,合起来已经占领中国纯牛奶市场60%左右的份额,边际利润已经达到了一个制高点,他们不打价格战,谁打呢2、价格战使竞争更加有序;也许有人会问,你刚还讲“性价比好不一定真的好”,现在又给“价格战”说好话,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不是的;前者是针对需求的价格弹性和顾客的价值体验而言的,也就是我们不能光靠“让价、让利”来维持生存;而后者是针对清理门户来讲的,就是通过“让价、让利”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那些“不三不四”的企业端出市场,营造一个更加有序的市场环境;大企业打起价格战时,首先站出来反对的往往是中小企业;他们以“不正当竞争”为由,把老大、老二告到行业协会或相关机构;意思是“你们这么干,我们还怎么活”但老大、老二的本意就是把这些企业至于死地,为什么不打价格战呢价格战对中小企业确实不利;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给中小企业带来两个警示:第一,竞争一定要靠差异化,而不是盲目跟进;第二,一定要按照游戏规则出牌,不要总想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如果,成长中的中小企业,不守上面两个原则,老大、老二“收拾”你的最佳手段就是价格战;它可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把你“扫出门外”;3、经受住价格战的企业才能真正步入正轨;早期的家电行业,现在的乳制品行业,我们看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经历价格战后留下来的这些巨头们,品牌定位更加清晰,产品创新更加科学,而且更加遵循游戏规则;其实,对顾客、对企业,乃至对社会,这都是愿意看到的;如果说无序竞争是同质化的终点,那么价格战就是差异化的起点;价格战不仅有清理门户的作用,还有教育企业如何做好营销的作用;我们高兴的看到,数年前被认为“价格杀手”的长虹,现在已经在数字高清和背投彩电上遥遥领先,不仅成为规模大的企业,更成为懂得赚钱的企业;我们也同样的看到,蒙牛主动推出早餐奶、晚上好奶,还有“特伦苏”高档纯牛奶、益生菌酸奶牛奶,悄然改变和推动着中国乳业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经受住价格战的企业,才能真正懂得营销的本质,回归到消费者需求上,在品牌和产品层面进行实质性的创新,创建一个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平台;四、如何做好价值导向的定价策略通过种种现象得知,我们正处在一个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顾客、合作伙伴、股东、员工以及竞争对手都关注着我们,甚至影响着我们;那么,就定价而言,我们到底如何做才好呢如果做才能摆脱所谓“性价比好”的陷阱避免企业“进退两难”的尴尬呢笔者浅谈以下四个方面的体会:1、遵照细分市场的属性定价;传统的营销教科书会告诉我们,定价有三个导向:需求导向、竞争导向和成本导向;没错,要总结其导向问题,这三个都很经典;但这些导向的前提是你到底想做什么样的细分市场服务什么样的消费人群这些属性决定你到底采用什么样的定价策略;也许不少人对宝洁9.90的漂柔和2.90的佳洁士感到不理解:宝洁不是国际公司吗怎么会推出价格比本土公司还低的产品呢原因就是以前的宝洁做的是次主流市场或非主流市场,但自从近几年开始,他们决定进入主流市场;所以,他们理所当然要推出低价产品;因为,主流市场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目标顾客希望他所买到的产品“物美价廉”;宝洁的品质、纳爱斯的价格,哪个顾客不会心动呢当然,面对不同的细分市场,会遇到品牌延伸的问题;笔者认为,你只要决定要进入一个细分市场,定价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而品牌是次要考虑的因素;因为,定价决定“做不做”的问题;品牌则决定“怎么做”的问题;你将进入的细分市场,不太适合用现有品牌,但发展前景良好时,可以用其它品牌来做;比如,欧莱雅进入低端护肤品市场,收购“小护士”;蒙牛进入高端纯牛奶市场,启用“特伦苏”等;2、在完整产品上挖掘价值;只要不准备打价格战的情况下,找到一个目标顾客乐意接受的更高价位是所有懂得营销的人应该去做的事情;也就是要走出单纯强调“性价比好”的陷阱;但大家感到烦恼的事情是用什么办法把价位提上去,而且让顾客心甘情愿地接受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顺口溜“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思想”;这实际上从某个角度回答了大家的烦恼,就是在完整产品上挖掘价值;提起4C,大家都知道,但也许没有太注意到“Cost”的真正含义;它不是你产品的生产成本,而是消费者愿意给你付出的价位;通俗的说,你的产品生产成本也许是1.00元钱,但消费者愿意支付10.00元钱,除了生产成本以外的那9.00元钱就是你产品的核心价值以外的价值;我们营销人员要去挖掘的价值其实都在这里,如果你找到了,你的价格就能提上去;如果找不到,就算降价也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为了让大家了解更清晰,我们可以从产品的三大特征来分解和细化这个概念:1产品的基本特征;就是产品的物理属性,比如对牛奶来说,纯天然、高蛋白、好品质等;如果你把这个特征做好了,你的产品也能卖个不错的价钱;我们将其简化为“卖品质”;在这一点,伊利和蒙牛做得确实淋漓尽致;刚开始伊利说“我是纯天然、物污染的”,蒙牛就说“我是闪蒸的”;伊利接着说“我是3.15标志产品”,蒙牛则说“我是航天员专用牛奶”;眼看着蒙牛“飞上天”,伊利实在坐不住了,沉默了一段时间却惊人的喊出“我是奥运会专用牛奶”奥运会赞助商;他们为什么这么攀比呢其实就是向公众证明:我们的产品是值得信赖的;2产品的性能特征;是产品除了品质以外的具有与众不同的价值;优化这种特征,是需要投入的,有可能是技术方面的,也有可能是服务方面的;不管怎么说,如果你把这个特征做足了,你的产品就能卖更高的价钱;我们把它叫做“卖功能”;空调行业的竞争也十分的激烈;但其中有个品牌总是特立独行,那就是海尔;他们不断刷新产品的性能,这些年相继推出了“聪明风”空调、“氧吧”空调、“双新风”空调等,在“健康”上大做文章,赢得了目标顾客的青睐;“我们家的房子会呼吸”;海尔的这条广告不知大家有没有看到你看,人家的房子都会呼吸了,而有些品牌还在喊“冷热双高效”,是否有些落后了3产品的愉悦特征;与上面两个特征相比,这是个很微妙的特征;它给顾客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或难以拒绝的“诱惑”;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卖感觉”;经济学家们总认为“消费者是理性的”,而营销学家则认为“消费者是感性的,有时他们也会表现出理性的一面,但真正理性的消费者几乎不存在”;正因为这样,产品上才出现了愉悦特征;如果我们的营销人员在自己的产品上把这个特征做足了,卖出“天价”都有可能;经典的“雷克萨斯凌志挑战奔驰”的案例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当时丰田推出高档轿车雷克萨斯,并声称“一样的功能,一半的价格”;人们议论纷纷,面对雷克萨斯的挑战奔驰到底要不要降价;但后来奔驰给处了精彩的回应:“奔驰,地位的象征”;意思是说,物质层面我承认你雷克萨斯和我一样,但心理层面我就是一种“权力”、“地位”和“尊贵”的代名词,真正上流社会的人哪怕多花些钱也会买我奔驰,而不是花更少的钱去买你雷克萨斯;3、做好价值链成员的利益分配;价格,看上去就是个简单的数字,但它却牵动着价值链上所有成员的“心”;就像笔者曾经提到的,如果你要提高售价,顾客不干;如果你要减少利润,股东不干;如果你要降低成本,供应商不干;如果你要压缩费用,员工不干;怎么办呢科学的把握价值链上的各成员利益分配是关键;1“孝敬”顾客的前提是“剥削”供应商;上面我们提到,一个企业就靠“同等质量价格最低”的方式来生存,前提必须是有足够的成本优势;那所谓的成本优势,到底靠什么达成呢在价值交换的各个环节,只要有一方特别享受,另一方肯定特别难受;如果你要超低价格来“孝敬”顾客,你必须“剥削”供应商,也就是你的利润实际上不是从消费者身上赚的,而是从供应商身上赚的;做过销售的人都会说“家乐福不讲道理”,做过经销商的人都会说“宝洁不讲道理”,现在又有人说“国美不讲道理”;怎么会这样呢很简单,他们向消费者提供超低价格的产品,必须对供应商的原料提供有严格的控制,从而把成本降下来;否则,他们不可能赚钱;所以,你准备以超低价渗透市场时,必须要考虑好,有没有具备“剥削”供应商的能力;2“剥削”顾客的前提是“孝敬”人性;如果你已经认清自己不适合做低端市场,必须要往高端走;但需要考虑的是,你让那些有钱人怎么掏腰包;上面我们谈到在完整产品上挖掘价值;比如,万宝龙、劳力士等品牌主要在人的虚荣心、权力和地位的需要来定位自己的品牌,从而保持极高的价位;单纯从产品上看,这些产品的毛利率确实令人羡慕,但不要忘了,维持这个价位是需要极高的营销费用来支撑的;比如,万宝龙要保持极品价位,就不能进入家乐福,因为没有人愿意在家乐福推着购物车来购买万宝龙;所以,必须选择高档的写字楼、高档的综合商场和机场等地方开设专卖店或专柜;你要做广告,绝不能花2万元就拍摄一支TVC,至少要花200万元以上的拍摄费用,甚至2000万元以上;请明星代言也不能请二、三流明星,必须是国际顶级明星;这就是意味着你比普通产品付出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推广费用;这么巨额的费用谁出当然厂家自己出;所以,也不要简单的认为,做高档产品就能赚钱,为了“孝敬”人性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昂贵的;3“资金周转率”比“单品扣点”更重要;人们总是幻想,如何彻底消灭“店大欺客”与“客大欺店”现象;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市场经济就是强者生存、弱者灭亡的经济,你长大了可以不“欺负”人,但比你强大的人却会来“欺负”你;不过,对企业而言,不管你是强者,还是弱者,和你中间商合作时要倡导这样一个生意理念:“资金周转率”比“单品扣点”更重要;经销商也好,卖场也罢,他们特别愿意和企业谈“单品扣点”,因为,扣点高,利润率就高;但企业一定要从“资金周转率”来考虑合作;原因很简单,A产品扣点很高,但一年只能卖1件;而B产品扣点很低,但一年就能卖100件;中间商卖哪个更合算呢如果你能这样说服你的经销商和分销商,那么你的生意就好做很多,而且你可以在中间商的扣点上可以节约部分费用;4、做好价格体系管理;把方向和规则搞清楚了,我们再谈谈定价的具体方法和工具以及价格维护的相关技巧;1充满博弈的“两大环节8大因素”;谈定价,必须把价格体系分为两大环节来考虑:一是,从成本价到出厂价,可以叫内环价格体系;一是,从出厂价到零售价,可以叫外环价格体系如图1所示;这样分的好处在于,能够清晰的看到两个环节中的影响因素,并找到他们之间的平衡点;影响内环价格体系的因素有四个:成本、销售费用、其它期间费用和利润;其中,哪个因素的影响力都不能忽略,不过最让人头疼的是销售费用;因为,提取销售费用的大小直接影响企业战斗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大小,也会影响外环价格体系的稳定性;所以,在企业,一个新产品上市前,往往把焦点都集中在销售费用上;影响外环价格体系的因素也有四个:出厂价、经销商出货价、分销商出货价和终端零售价;与内环价格体系的影响因素相比,这四个因素的控制难度更大;因为,你的产品已经被人买走了,进入别人的仓库了,到底如何出货,人家不一定全听你的;在实际工作中,这两大环节是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的,环节内部的各因素也充满着博弈关系;所以,企业要对产品定价时,一定要先把这两大环节8大因素的关系描述清楚,然后在每个因素之间找到平衡点;进而做到价值链成员的相对满意;2有效定价的两种工具;按理说,定价应该从成本价到零售价,把所有环节的所有因素要设计好;但在企业里,往往对外环价格体系的制定成为定价策略的重点;原因是,不少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太好计算,单位营销费用的提取也基本华而不实;对成本而言,虽然对每个产品有明确的成本计算,但固定成本的分摊,基本采用平均分摊的方法,难以考虑一个产品的销量大小、档次高低和市场操作的难易程度;部分变动成本也因为通过大规模的招投标来产生,分摊也不一定那么精确;所以,对企业而言,产品单位成本的实际意义一直不明朗,就是把它算出来,也只是账面上的、看似漂亮的数字而已;销售费用更糟糕,如果你按照产品单位价格来提取,有些产品的销售费用,就算把单位利润全部搭进去也难以满足市场推广的需要,而有些产品的销售费用,提取后却没地方用;所以,企业比较喜欢算总销售费用,年底算账时,总销售费用比例没有过分膨胀,总的利润率稳中有升,就算胜利了;中国企业的这些做法不一定符合精细化管理原则,但在实践中,我们还是遵循大部分企业的常规做法,在此只是谈谈外环价格体系的制定;A、内扣法;内扣法是从产品的出厂价开始累加各渠道成员的扣点,一步一步推算出零售价的做法如图2所示;这有点像成本导向定价法;但所不同的是,一般情况下,零售价是相对固定的,出厂价也是相对固定的,所以把更多的文章做到经销商扣点、分销商扣点和终端店扣点上;根据企业规模和讨价还价能力的大小,各环节扣点设计也有所不同,这里也难以给出标准扣点的参照值;一般情况下,企业比较喜欢用内扣法,因为相比之下,内扣法从一个相对低的基数往上累加,在同样的扣点上,给渠道成员的绝对额相对少,久而久之会给企业节约很多费用;比如,你的产品出厂价10.00元,按照图2中的扣点来计算,经销商出货价为11.20元,二批出货价为11.87元,终端零售价约13.30元;但我们从13.30元再往出厂价用同样扣点比例倒算就会明白,最后你的出厂价不是10.00元,而是9.68元;也就是说,同样的游戏规则,正因为一个基数的不同,就有可能每单位产品损失0.32元;如果这个产品能卖10个亿,那你损失多少呢B、外扣法;实际上在上面的举例中已经提到了,外扣法就是从产品的终端零售价开始逐个缩减各渠道成员的扣点,一直推到出厂价的做法如图3所示;这有点像需求导向定价法;但所不同的也是,把文章做到渠道成员的扣点上;笔者不太建议企业使用外扣法,除非你企业的实力太小,和渠道成员的合作完全处在被动局面才能使用;由于同样的基数问题,渠道成员,尤其终端零售店特别愿意采用外扣法来算;这个时候,你就有必要和渠道成员谈判一个合理的扣点比例;3常用的价格维护措施;其实,在不准备打价格战的前提下,价格维护的真谛在于稳定终端零售价;但做到这一点却没那么容易;我们虽然看到有些企业的产品零售价很稳定,但其背后并不是风平浪静的;常用的维护措施有三个:A、产品层面要避免同质化;价格维护的前提是价值维护;也就是说,你想稳定终端零售价,就尽可能避免你产品的同质化;早期的农夫山泉矿泉水、前两年的金龙鱼食用油、今年的五谷道场非油炸方便面,可以说都曾遭到很多人的批评,在其行业里引起不小的风波;但这些企业的可取之处是,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路子,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产品的同质化;笔者认为,虽然他们的个别做法值得商榷,但这种敢于走差异化道路的思想是值得嘉奖的;如果想维护好你的价格,就得在价值上提供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B、渠道层面要防止恶性窜货;虽然不能绝对的说“窜货不好”,有时候适量的窜货行为有利于产品的销售;但窜货的本质就是销售管理的不到位;而且,对大部分企业而言,适合窜货的地区越来越少,不适合窜货的地区越来越多;所以,防止恶性窜货是维护价格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到底如何防止这是另外一个P,渠道管理层面的问题,在此不做重点解释;C、促销层面要防止侵蚀品牌价值;。
价值导向定价实践

价值导向定价实践价值导向定价是一种根据产品或服务的实际价值来确定价格的方法。
它强调将价值置于市场定价决策的核心位置,通过全面了解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使定价更加合理和精准。
首先,价值导向定价能够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
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独特优势、品质和功能进行全面评估,可以确定其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从而能够合理地定位和定价。
而且,价值导向定价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与消费者需求相匹配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价值和认可度。
其次,价值导向定价还能够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由于价值导向定价更加注重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实际价值认知,可以更好地满足其需求。
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企业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并建立良好的口碑。
消费者在购买时会更加认可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并愿意为其付出更高的价值。
最后,价值导向定价还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将价值置于定价决策的核心位置,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
对于高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企业可以借此提高利润率,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而对于低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企业可以通过降价或者调整市场定位来提高其竞争力。
综上所述,价值导向定价实践在市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全面了解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实际价值,并据此进行定价。
这不仅能够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提高消费者满意度,还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在进行定价决策时应该重视价值导向定价,并将其纳入到整个营销策略中。
价值导向定价是一种基于产品或服务实际价值的定价方法,与传统定价方法相比,它更加注重消费者需求和市场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定价决策。
这种定价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提高消费者满意度,还能够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价值导向定价能够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
它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独特优势、品质和功能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其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从而更好地定位和定价。
价值导向定价能够帮助企业以更准确的价格出售产品或服务,确保产品的相对竞争力,并最大化销售额。
市场以价值为导向还是价格为导向的改革研究

市场以价值为导向还是价格为导向的改革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但市场的运行方式一直是争议不断的话题。
其中最为重要的争论点之一,就是市场是否应该以价值为导向,还是以价格为导向。
这个问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践与发展,一直为商业界和经济学家所关注。
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展开探讨。
一、市场以价值为导向的解读市场以价值为导向的理念,即是指在市场机制中,企业应该注重质量和用户价值,并且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以满足消费者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这种市场理念关注产品的质量和适用性,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强调企业长期的品牌和口碑积累。
因此,市场以价值为导向的改革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广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制度2. 强化产品质量追溯和源头监管3. 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和消费者保护制度4. 改善服务与售后服务,以提高用户体验市场以价值为导向对于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有一个良好的推动作用。
企业能够更加重视产品的研发和品质,保证用户满意。
这可以打造企业优良品牌形象,树立好的口碑,促进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
二、市场以价格为导向的解读市场以价格为导向的理念,即是指在市场机制中,企业更加注重价格的竞争和营销策略来占领市场份额。
企业利用价格策略吸引消费者,降低产品成本,提高销售利润,以达到企业发展和扩大市场的目标。
因此,市场以价格为导向的改革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和成本降低,以提高产品较低的价格2. 增加促销和打折力度,吸引消费者的关注3. 应用价格歧视的策略,以分别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进行精细的定价市场以价格为导向可以直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短时间内我们可以见到销售量的增加,这是商家在平台上能够博取更大用户的参与。
同时也能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环境和竞争行为,同时在价格上持续调整和改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三、市场以价值为导向还是价格为导向,到底属于哪一种?市场以价值为导向或者以价格为导向的改革都有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产品定价策略及其实践案例分享

产品定价策略及其实践案例分享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产品的定价策略相当重要,它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因此,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产品定价策略,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享。
一、市场导向定价策略市场导向定价策略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偏好进行价格的制定。
这种策略主要考虑市场中的供需情况和竞争同行的价格,以此来确定自己的产品价格。
以苹果公司为例,苹果公司在推出新品时采取的价格重要是市场导向。
例如,对于iPhone 12的定价,苹果公司会考虑它在市场上的位置和竞争对手的价格。
若发现其市场定位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并与三星、华为等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份额,那么苹果公司就会制定更高的价格。
此时,苹果公司考虑到市场需求、市场定位和品牌形象,以市场导向为导向制定价格。
市场导向定价策略的优点在于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保持企业市场地位,但缺点在于需要不断对市场的变化进行判断和分析,随之而来的是成本的上涨和利润的下降。
二、成本导向定价策略成本导向定价策略是以成本为基础,根据成本和预期利润以及市场需求确定产品价格。
这种策略认为,成本是决定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以小米公司为例,小米公司的产品定价一直是以成本为导向的。
如小米的手机和电视等价格都较低廉,很多产品定价在成本加限定利润的基础上,通过高销量来获取更多的收益。
但成本导向定价策略的弊端也相当明显,若成本估算过低或者市场价格过低,企业则不能得到足够的利润。
三、价值导向定价策略价值导向定价策略是以产品的价值来决定价格的策略,这种策略认为市场需求是由产品的价值所决定的,而不仅仅是价格。
所以,价值导向定价策略的目标就是强化产品的价值,来使顾客主动花费。
以星巴克为例,星巴克在其咖啡品牌价值定位和定价中采用价值导向定价策略。
星巴克的产品定位不在于“咖啡”,而在于“体验”。
他们将饮品、糕点、威风(Wi-Fi)等设施和服务打造得更好,这是提高消费者价值感、获得更高回报、提高盈利能力的关键所在。
市场定价解决方案

市场定价解决方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正确的定价策略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市场定价解决方案是指企业为了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的一套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市场定价解决方案及其实施步骤。
一、成本导向定价成本导向定价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定价策略。
它的核心思想是以产品的生产成本为基础,通过加上合理的利润,来决定产品的最终售价。
在采用成本导向定价时,企业需要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计算,并结合市场供需关系来确定合理的利润水平。
实施步骤:1. 确定产品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成本等。
要确保成本计算准确,避免遗漏或估算过高。
2. 分析市场供需关系,了解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和市场价格水平。
3. 根据成本和市场情况,确定合理的利润水平,并将其加到产品成本上。
4. 定期评估并调整定价策略,根据市场变化和成本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二、竞争导向定价竞争导向定价是一种通过对竞争对手定价策略的分析来制定自己的产品定价的方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根据竞争对手的产品特征和市场定位,来决定自己产品的相对定价水平。
实施步骤:1. 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定价策略,了解其产品特点、品牌形象以及市场占有率等信息。
2. 比较自己产品和竞争对手产品的优劣势,并找出自身的差异化竞争点。
3. 根据竞争对手的定价水平,结合自身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定价策略。
可以选择高于、低于或与竞争对手持平的定价策略。
4. 定期评估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变化,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自己的定价策略。
三、价值导向定价价值导向定价是一种基于产品的独特价值和顾客对产品的价值认知来制定定价策略的方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产品的特点和顾客的需求,来决定产品的合理价格。
实施步骤:1. 分析产品的独特价值,包括产品的品质、功能、设计等方面的特点,并确定产品的目标用户群体。
2. 调研目标用户群体的需求和购买习惯,了解他们对产品的价值认知和愿意支付的价格范围。
大型会员制仓储式零售商的定价策略分析

企业管理一、前言纵观我国超市的发展历程,第一家自选式超市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正是目前的联华超市。
上海是一个因商而兴的城市,中国的第一家百货、第一家超市、第一家便利店、第一家大卖场、第一家购物中心、第一家奥特莱斯都诞生在上海。
上海是零售业创新的根据地,从未停止过创新的步伐。
据有关新闻报道,Costco(好市多)第一家商铺也正式亮相于中国大陆,同样也是首选在上海。
好市多的零售业态与沃尔玛、家乐福这些传统的超级市场存在差异,采用的是会员制仓储式商场。
这是一种将采购与仓储合为一体的零售业态,需要凭借会员的身份才可以在店内采购,并且仓储品种丰富,可以满足会员“一站式购物”的需求。
这种业态兴起与20世纪60年代荷兰的万客隆相同,但万客隆进入中国市场发展不到10年就开始萎靡不振。
在中国零售业也采取这种会员制仓储式模式的还有麦德龙以及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不幸的是,近日在继家乐福被苏宁收购后,又传出“麦德龙可能会投入阿里或腾讯的怀抱”的消息。
在这些零售商此起彼伏的发展背景下,山姆会员店与好市多应借鉴麦德龙由盛转衰的经历,凭借自身的营销方案,创建出一套适合中国本土的会员制仓储式策略。
二、文献综述回顾零售业态的发展史,随着零售业的四次变革,百货商店、超级市场、连锁商店与电子商务纷纷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农业社会的集贸市场到工业社会的百货商店,超级市场的出现伴随着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最早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纽约的金库仑联合商店。
在超级市场的业态模式发展上,中国是世界上变化最快的国家,国内也有学者研讨了有关会员制仓储式的运营模式,如李富(2003)在早些年分析出我国会员制仓储超市经营出现一系列困境的原因,如消费文化差异障碍、价格优势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又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骆品亮(2014)运用数学模型分析作为一个双边平台的零售企业面对供应商与消费者收取会员费的策略选择。
总之,应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与会员制仓储超市的自身特点进行结合分析,得到适合我国零售现状的会员制仓储超市。
产品定价策略合理定价实现盈利最大化

产品定价策略合理定价实现盈利最大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如何制定合理的产品定价策略,以实现盈利最大化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产品定价策略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合理定价的方法。
一、产品定价策略的重要性1.1 有效的竞争力产品定价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合理的产品定价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吸引消费者并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如果定价过低,企业可能无法覆盖成本,导致亏损;如果定价过高,又会影响销售量,限制市场份额的增长。
1.2 资金回收与盈利最大化通过合理定价可以帮助企业尽快回收投入的资金,并实现盈利最大化。
如果产品售价过低,则可能无法迅速回收成本,导致企业资金短缺;如果产品售价过高,则可能降低市场需求,限制销售额的增长。
因此,合理定价可以平衡资金回收与盈利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合理定价的方法2.1 成本导向定价成本导向定价是一种常见的定价方法,它基于企业的成本结构确定产品价格。
通过精确计算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预期利润等因素,可以确保产品售价覆盖相关成本,并确保企业获得合理的利润。
然而,成本导向定价忽视了市场需求和竞争力等因素,容易造成产品定价与市场价格脱节。
2.2 市场导向定价市场导向定价是一种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来确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可以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价格敏感度。
在这种定价策略下,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价格,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保持竞争力。
但是市场导向定价需要与产品定位和品牌形象相匹配,否则容易导致价格战和盈利下降。
2.3 价值导向定价价值导向定价是一种基于产品的价值向消费者传递来确定价格的方法。
通过强调产品的独特性、品质和附加价值,企业可以为产品定价提供合理的依据。
通过不断提升产品的独特性和品质,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定价空间,并实现盈利最大化。
然而,实施价值导向定价需要企业在产品设计和营销方面具备较高的能力,否则可能导致产品定价过高而无法获得市场认可。
报告中的市场定价策略与方法

报告中的市场定价策略与方法市场定价是商业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决定了产品或服务的价格的制定与实施。
对于企业来说,采取正确的市场定价策略与方法,是保持竞争力、获取利润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围绕市场定价展开,探讨报告中的市场定价策略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市场定价的基本原则1.1 成本导向定价成本导向定价是一种常见的定价策略,即基于企业的成本结构与成本水平来制定价格。
这可以确保企业能够在生产与销售过程中获得利润,但需要注意避免过高的定价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
1.2 价值导向定价价值导向定价是基于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而制定价格。
如顾客对于某一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程度高,且它能提供独特的价值,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保持竞争力。
1.3 竞争导向定价竞争导向定价是企业考虑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以及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制定相应的价格。
这需要进行竞争对手的价格情报收集和分析,以便确定适当的价格水平。
二、市场定价策略的选择2.1 高定价策略高定价策略适用于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或服务,其价格高于竞争对手。
这种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创造高利润,并使产品或服务更具独特性和稀缺性。
2.2 低定价策略低定价策略适用于低成本、大规模生产的产品或服务。
企业通过制定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来吸引顾客,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但需要注意低定价可能导致利润率下降。
2.3 中等定价策略中等定价策略适用于市场需求较为均衡,且产品或服务与竞争对手相似的情况下。
这样的策略可以平衡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维持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
三、市场定价方法的应用3.1 成本加成定价方法成本加成定价方法是将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与所需利润相加,得出最终价格。
这种方法适用于成本结构相对稳定、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
3.2 市场调研定价方法市场调研定价方法是通过市场调研了解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竞争对手价格以及市场价格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价格。
3.3 经验法定价方法经验法定价方法是基于企业过去的市场经验、消费者反馈等因素来制定价格。
定价制胜 大师的定价经验与实践之路

一、概述定价是企业经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定价策略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定价制胜这一主题,探讨定价的重要性,大师的定价经验和实践之路,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二、定价的重要性定价是企业在市场中获取收益的直接手段,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销售和市场地位。
一个恰当的定价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吸引更多的顾客,增加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
相反,错误的定价策略可能导致产品滞销,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甚至导致企业的亏损。
定价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需要企业经营者在市场的变化中不断摸索和调整。
三、大师的定价经验1. 理性思考在定价中,大师们注重理性思考,充分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
他们善于运用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工具,了解顾客的购物行为和偏好,分析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和价格区间,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
2. 联动销售大师们擅长联动销售,通过优惠组合和打包销售等方式,激发顾客的购物欲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他们注重产品之间的关联性,善于制定搭配销售策略,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份额。
3. 弹性定价大师们善于弹性定价,及时调整定价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灵活变动。
他们运用价格战术,深入理解市场与产品特性,及时调整价格,迅速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保持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4. 品牌建设大师们重视品牌建设,通过产品定价提升品牌形象,建立品牌忠诚度。
他们在定价中注重成本和价值的平衡,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与顾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产品的溢价能力和市场地位。
四、实践之路1. 市场调研在定价实践中,企业经营者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顾客的需求和购物行为,分析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和产品性能,为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提供有力的支持。
企业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重点访谈、竞品分析等方式,获取市场信息,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导向定价的中国实践一、价格,市场营销的双刃剑很早有人总结过,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要获取物质的方法不外乎有四个:自产、乞讨、掠夺或交换。
而前三个已经被当今人类文明所抛弃,剩下的似乎唯一的而合理的方式就是交换。
那么,交换就意味着你获取东西的同时要付出些什么。
对顾客而言,付出的就是他辛辛苦苦攒下的钱。
所以,货架上那些一连串的看似不起眼的标价签,对企业而言也许不算什么,但对顾客而言很重要。
因为它向顾客展示一个产品和品牌能够交换的价值,也就是你的产品到底能值多少钱的信息。
我们承认,有些顾客对价格很敏感,有些顾客却不太敏感,但总的来讲,毫不在乎价格的顾客是不存在的。
否则,就不会出现“超市一打特价顾客蜂拥而至”的景象;也不会出现经销商窜货、砸价,企业偷工减料,卖场店大欺客等让人不愉快的行为。
所以,在市场营销领域,价格已经成为促进供求双方货物交换的利器,也成为供求双方彼此争夺利益的工具。
故在4P组合里,价格也理所当然成为最敏感的要素之一。
如果要从本质上去分析,这个“敏感”二字背后,其实只有一个因素在“作怪”,那就是利益。
自私是人性的一种本质,商业组织也不例外。
所以,为了获取更多利益,似乎所有商业组织把价格当作法宝,无论面对顾客,还是面对合作伙伴,价格总是“Yes”or“No”的重要标准。
有些企业为了谋取高利,把价格抬得很高,但一旦遇到竞争的时候,就上演“骑虎难下”的尴尬;有些企业为了“过河拆桥”,刚开始就是把价格定得很低,但一旦出现“薄利”不能“多销”时,规模不支撑利润而立刻陷入困境。
所以,我们总结:价格是市场营销的双刃剑。
用好了,你可以让企业海阔天空,让品牌魅力四射;用不好则会使企业鲜血淋漓,甚至断送生命。
二、“性价比好”不一定真的好很多企业,在其产品和品牌的宣传上都喜欢用“性价比好”这个概念。
尤其耐用消费品更为突出。
意思是,我这个产品没收你多少钱,很实惠,收的也都是血汗钱。
表面上看,这很人性,也很有诚意。
然而,笔者认为,这是不懂营销的人要干的事情。
因为,很显然,单纯强调性价比,就意味着你的品牌并没有起到重要作用,达成生意的唯一手段就是降低价格。
如果,一个企业就靠“同等质量价格最低”的方式来生存,前提必须是有足够的成本优势。
但实际上,很多企业都没有那么幸运,没有在低成本和低价格上找到真正的快乐,结果都是不惜血本的牺牲利润来维持交易。
笔者看来,这不是真正的营销。
营销的本质是什么?通俗的讲,就是让更多的人用更高的价格心甘情愿地去买我们更多的产品。
其背后的哲理就是“获得持续盈利的能力”。
如果大家认同这个观点,那问题就显然了,单纯强调“性价比好”真的那么好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中国企业要制定价格时,首先把需求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建立好,也就是说,你给哪一部分人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利益)?然后把这个价值要用价格来体现的时候,能否找到一个相对高而目标顾客乐于接受的价位?这里值得一提的概念是“需求的价格弹性”。
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对不同的产品而言,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不一样的。
有些目标顾客对价格很敏感,略有变动,就大幅度影响其购买量,不少快速消费品主流市场都具有这样的特色;而有些目标顾客对价格不是很敏感的,你多卖2块和少卖2块,他们不会太在意,而在意的是你给他们带来的综合性价值体验。
所以,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用“特价”、“买赠”等促销活动;也不是所有的产品采用“特价”、“买赠”就能卖起来。
举个例子,派克笔就是典型。
他们为了扩大其销量,曾采用降低价格、推出低档产品(曾推出3美元一支的笔)等,结果怎样?越卖越差。
后来实在支撑不住了,再往高端进军,试图回复原来的价位,但此行为却举步维艰。
如果我们懂得这个规律,定价时就不会那么盲目了,也不会陷入所谓“性价比好”的陷阱,为企业获取更大、更长久的利益。
三、还“价格战”一个公道这些年,“价格战”这个词汇已经成为恶性竞争、不守规则、残酷、混乱等词汇的代表。
一提“价格战”,大家都认为万恶之源。
正因为这样,长虹、娃哈哈、伊利、蒙牛等企业经常遭到业内的批评,说他们不守行业规则,随便降低价格,扰乱市场秩序等。
然而,笔者认为,价格战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经济现象,无论从竞争角度,还是从企业发展角度,价格战都有出现的必然性。
比如同质化就是第一必要条件。
但是,我们详细研究价格战,其实它也有很多积极或可取的一面。
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1、发起价格战的企业未必亏损。
2004年,可以说牛奶市场价格战打得最火的一年。
这次“战争”的两大主角就是伊利和蒙牛。
但当我们在2005年初看到他们公布的财务报告时发现,他们并没有亏损,尤其伊利的盈利能力反而名列前茅。
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是说价格战会导致企业亏损吗?原因很简单。
现在的老大、老二们打价格战,比以前理性多了。
他们有着严密的价格与盈利模式之间的互动关系:要么不同品类进行利润互补;要么同一品类锁定边际利润。
利润互补的概念较简单,就拿伊利和蒙牛来说,他们打价格战时,参与价格战的品类只是纯牛奶,而且以利乐枕为主,但他们的乳饮料、酸奶、奶粉、冰其淋并没有参与价格战,所以就算在纯牛奶上损失利润,可以从其它品类上再赚回来,算总账并不亏损。
锁定边际利润,不太好理解,但可以解释。
通俗的讲,边际利润就是企业增加或减少产品销量的时候能够获得的利润的增减量。
也就是你把一个产品的销售量做到一定规模时,你产品的单位总成本开始下降,再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你就算以成本价卖这个产品也能赚钱。
拿伊利和蒙牛的纯牛奶来说,合起来已经占领中国纯牛奶市场60%左右的份额,边际利润已经达到了一个制高点,他们不打价格战,谁打呢?2、价格战使竞争更加有序。
也许有人会问,你刚还讲“性价比好不一定真的好”,现在又给“价格战”说好话,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不是的。
前者是针对需求的价格弹性和顾客的价值体验而言的,也就是我们不能光靠“让价、让利”来维持生存;而后者是针对清理门户来讲的,就是通过“让价、让利”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那些“不三不四”的企业端出市场,营造一个更加有序的市场环境。
大企业打起价格战时,首先站出来反对的往往是中小企业。
他们以“不正当竞争”为由,把老大、老二告到行业协会或相关机构。
意思是“你们这么干,我们还怎么活?”但老大、老二的本意就是把这些企业至于死地,为什么不打价格战呢?价格战对中小企业确实不利。
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给中小企业带来两个警示:第一,竞争一定要靠差异化,而不是盲目跟进;第二,一定要按照游戏规则出牌,不要总想投机取巧,弄虚作假。
如果,成长中的中小企业,不守上面两个原则,老大、老二“收拾”你的最佳手段就是价格战。
它可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把你“扫出门外”。
3、经受住价格战的企业才能真正步入正轨。
早期的家电行业,现在的乳制品行业,我们看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经历价格战后留下来的这些巨头们,品牌定位更加清晰,产品创新更加科学,而且更加遵循游戏规则。
其实,对顾客、对企业,乃至对社会,这都是愿意看到的。
如果说无序竞争是同质化的终点,那么价格战就是差异化的起点。
价格战不仅有清理门户的作用,还有教育企业如何做好营销的作用。
我们高兴的看到,数年前被认为“价格杀手”的长虹,现在已经在数字高清和背投彩电上遥遥领先,不仅成为规模大的企业,更成为懂得赚钱的企业。
我们也同样的看到,蒙牛主动推出早餐奶、晚上好奶,还有“特伦苏”高档纯牛奶、益生菌酸奶牛奶,悄然改变和推动着中国乳业的发展方向。
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经受住价格战的企业,才能真正懂得营销的本质,回归到消费者需求上,在品牌和产品层面进行实质性的创新,创建一个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平台。
四、如何做好价值导向的定价策略通过种种现象得知,我们正处在一个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顾客、合作伙伴、股东、员工以及竞争对手都关注着我们,甚至影响着我们。
那么,就定价而言,我们到底如何做才好呢?如果做才能摆脱所谓“性价比好”的陷阱?避免企业“进退两难”的尴尬呢?笔者浅谈以下四个方面的体会:1、遵照细分市场的属性定价。
传统的营销教科书会告诉我们,定价有三个导向:需求导向、竞争导向和成本导向。
没错,要总结其导向问题,这三个都很经典。
但这些导向的前提是你到底想做什么样的细分市场?服务什么样的消费人群?这些属性决定你到底采用什么样的定价策略。
也许不少人对宝洁9.90的漂柔和2.90的佳洁士感到不理解:宝洁不是国际公司吗?怎么会推出价格比本土公司还低的产品呢?原因就是以前的宝洁做的是次主流市场或非主流市场,但自从近几年开始,他们决定进入主流市场。
所以,他们理所当然要推出低价产品。
因为,主流市场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目标顾客希望他所买到的产品“物美价廉”。
宝洁的品质、纳爱斯的价格,哪个顾客不会心动呢?当然,面对不同的细分市场,会遇到品牌延伸的问题。
笔者认为,你只要决定要进入一个细分市场,定价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而品牌是次要考虑的因素。
因为,定价决定“做不做”的问题;品牌则决定“怎么做”的问题。
你将进入的细分市场,不太适合用现有品牌,但发展前景良好时,可以用其它品牌来做。
比如,欧莱雅进入低端护肤品市场,收购“小护士”;蒙牛进入高端纯牛奶市场,启用“特伦苏”等。
2、在完整产品上挖掘价值。
只要不准备打价格战的情况下,找到一个目标顾客乐意接受的更高价位是所有懂得营销的人应该去做的事情。
也就是要走出单纯强调“性价比好”的陷阱。
但大家感到烦恼的事情是用什么办法把价位提上去,而且让顾客心甘情愿地接受?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顺口溜“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思想”。
这实际上从某个角度回答了大家的烦恼,就是在完整产品上挖掘价值。
提起4C,大家都知道,但也许没有太注意到“Cost”的真正含义。
它不是你产品的生产成本,而是消费者愿意给你付出的价位。
通俗的说,你的产品生产成本也许是1.00元钱,但消费者愿意支付10.00元钱,除了生产成本以外的那9.00元钱就是你产品的核心价值以外的价值。
我们营销人员要去挖掘的价值其实都在这里,如果你找到了,你的价格就能提上去;如果找不到,就算降价也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
为了让大家了解更清晰,我们可以从产品的三大特征来分解和细化这个概念:1)产品的基本特征。
就是产品的物理属性,比如对牛奶来说,纯天然、高蛋白、好品质等。
如果你把这个特征做好了,你的产品也能卖个不错的价钱。
我们将其简化为“卖品质”。
在这一点,伊利和蒙牛做得确实淋漓尽致。
刚开始伊利说“我是纯天然、物污染的”,蒙牛就说“我是闪蒸的”;伊利接着说“我是3.15标志产品”,蒙牛则说“我是航天员专用牛奶”。
眼看着蒙牛“飞上天”,伊利实在坐不住了,沉默了一段时间却惊人的喊出“我是奥运会专用牛奶”(奥运会赞助商)。
他们为什么这么攀比呢?其实就是向公众证明:我们的产品是值得信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