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及其在当代的启示-2019年精选文档
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及其启示-2019年文档资料
![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及其启示-2019年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c604a2b6bd97f192279e99c.png)
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及其启示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发展历程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的逐渐深入,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越来越引起关注。
虽然马克思并没有专门撰写完整的世界市场理论,但马克思对世界市场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其相关的著作以及散见各处的论述中可以勾勒出这一理论的大致轮廓及其发展历程。
(一)关于世界市场的最初论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中,最早提到了“世界市场”这一范畴。
他指出:“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
“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
”在这里,马克思通过阐述世界市场与世界历史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二者的形成与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它能够消灭各国的闭关自守状态,摆脱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紧密相连。
同时,二者的形成与发展又对一些落后的非工业国家和无产阶级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可见,马克思在这里从破坏性和建设性两个方面阐述了世界市场的双重作用。
(二)关于世界市场的系统论述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1848年)中,对世界市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他指出:“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
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时代意义-2019年精选文档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时代意义-2019年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ef7e1b583d049649a665813.png)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时代意义十八大的顺利召开预示着中国新篇章的开始,而这一开始与之前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具有深刻影响,因此,作为当代社会的储备力量,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个人、对集体都是必要的。
一当代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佳受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超过2563万人,从精英教育已经进入了世界上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在高等学校中,大学生除了系统地学习各种专业知识,还将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方式系统地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教育。
有数以万计的青年作为国家的宝贵人才,进入高校课堂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国家的栋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神圣职责。
从大学生所具有的学习背景来看,他们有着良好的接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环境和条件。
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它有着明确的培养目标、系统的课程安排,有计划、有组织地教学和实践活动。
中国普通高校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200多的总学时,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以及《思想品德和法律基础》等四门课程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足以满足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高校中有一支政治过硬、学历水平逐年提高且术业有专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他们肩负着为学生的未来、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的重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作为一项事业,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学实效,尽心尽力地教书育人。
高校中还有着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供学生们自主学习。
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给予了可靠的保证,也为在高校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普及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9fb0e3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f.png)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思想集中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不仅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而且首创了唯物主义地解释“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先河,科学地全面地阐述了他的“世界历史”思想。
首先,马克思指出,世界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生产力的普遍发展。
马克思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抽象行为,而是纯粹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确定的事实,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这一事实。
”正是从这一现实的物质的前提出发,马克思首次找到了解开“世界历史”之谜的钥匙。
马克思写道: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0beaa89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d.png)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1. 引言1.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概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他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思考和总结。
马克思认为,历史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各种社会形态的兴衰更替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他提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观点,认为经济基础中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还强调了阶级斗争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于当代世界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分析仍然是我们理解世界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全球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指导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
2. 正文2.1 当代价值的重要性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分析,帮助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矛盾,指导我们有效地应对当代社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揭示,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指导我们构建更加公正和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进一步体现在对全球化现象的分析和理解。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强调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和不平等现象,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全球化的影响和挑战,指导我们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2 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分析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分析是核心内容之一。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是决定上层建筑的根本,经济关系决定了政治和社会结构的性质。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导致了阶级分化和剥削关系的加剧,政治权力被少数资本家掌握,社会结构呈现出贫富分化和阶级冲突的现象。
马克思主张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从而消除阶级对立和剥削关系,构建一个没有阶级和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7248793cc22bcd126ff0cef.png)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启示作者:余鹏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10期内容摘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这一世界的变革逻辑和基本规律。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处于重要的历史阶段,马克思的历史研究方法及“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世界历史性的人”的存在、普遍交往等内容的学习,对于结合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探讨对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经济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普遍交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变革逻辑和基本规律。
该理论建立在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考察的前提之上,为我们在整体上洞察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
今天,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认真解读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挖掘和研究这一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对于正确认识全球化条件下现实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马克思科学历史研究方法的形成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用了大量篇幅对施蒂纳的观点进行批判。
施蒂纳将古代历史等同于古代哲学史,又将古希腊哲学归结为几个哲学学派观点和论述的简单结合。
而马克思在解释古代历史时更多地立足于古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从而不可避免地对施蒂纳的观点加以批判:首先,施蒂纳对于人生阶段的划分归结为意识的作用,但却忽视了社会物质生活对于意识发展变化的决定性作用;其次,施蒂纳抛开时代、阶级、民族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来谈论意识的作用,偏离了科学研究社会问题的轨道;最后,施蒂纳对于人生的描述只是对黑格尔观点的概念和表达方式的转换。
[1]马克思在对施蒂纳观点的批判中开始逐步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历史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更多地基于“现实的个人”及“现实的个人”真实的社会状况,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内在的矛盾运动来看待人生,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1.历史是不断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运动过程在古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各民族国家缺乏交往,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逐步形成了相互隔离的生存状态。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剖析当代人的发展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剖析当代人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76a12c89ec3d5bbfd0a7478.png)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剖析当代人的发展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学思想,他站在世界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的人出发,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了全面阐述,离开了他的世界历史理论,就很难准确认识和把握其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
近年来,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学术界已经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作了很多探索,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而要深入研究该主题,则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加强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从而为我们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思想启示。
1、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内涵1.1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在批判继承近代世界历史理论,尤其是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从现实的、物质的前提出发,批判黑格尔忽视历史与现实之间,尤其是历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走向唯心主义。
马克思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了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和人们之间普遍交往的基础上,“地域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原理和趋势,提出了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
1.2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关于“世界历史”的含义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世界历史”主要有两层含义。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①这里的世界历史即人类总体历史,它是从整体上来看待人类从古到今的历史。
但马克思并不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的。
他所使用的世界历史指的是现代社会产生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各民族由过去相对孤立的发展走向全面的彼此影响、彼此渗透、彼此融合的历史状态和趋势。
1.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1.3.1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
②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而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世界性的交往和联系,从而形成世界历史。
马克思时代观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时代观及其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76ca6c6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8.png)
马克思时代观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是19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时代观对当时的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从马克思的时代观出发,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启示。
马克思时代观的核心理念是历史的辩证法和阶级斗争。
他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的性质,必将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这种历史观念在19世纪的欧洲社会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影响,并在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的时代观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
他强调了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矛盾和斗争,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社会的变革和冲突。
马克思的历史观念提醒着我们,不能停留在过去的辉煌和成就中,而是要关注当下社会的实际问题,积极面对社会变革和发展。
马克思的时代观也对当代的社会问题提出了深刻的启示。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差距和社会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为全球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提醒我们,不能忽视阶级差距问题,而是要通过改革和调整社会制度,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也促使我们反思当前社会经济制度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探索更加公正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马克思的时代观还对当代的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提出了重要的启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关系也更加复杂和多变。
马克思对世界市场和国际关系的分析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化的本质和规律,对当前的全球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启示。
他强调了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同时也警示了国际关系中的不平等和冲突。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76a1c82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4.png)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是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他的世界历史理论被广泛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
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这些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在当代也具有深远的现实价值。
首先,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变革性。
他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不同社会形态之间存在着演进和转变。
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通过阶级斗争推动的,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着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这一观点对于理解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差距和经济不平等问题。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提醒我们,我们不能忽视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只有通过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也强调了社会变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他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不断变革的。
历史上的革命和变革,如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都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社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马克思的思想提醒我们,要敢于迎接变革,勇于创新,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同时,也要警惕社会变革中可能出现的不平等和冲突问题,积极引导和调整社会结构,以实现全面而可持续的发展。
此外,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还强调了人的历史创造力和主动性。
他认为,人类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
在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意识、行动和组织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一观点也对于当代社会具有启示意义。
在信息时代,人们更加关注个体的权利和尊严,更加追求自由和个性化的发展。
马克思的理论提醒我们,要保护人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尊重个体的权利和尊严,为个体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最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还具有深刻的国际意义。
他强调了国际关系和国际斗争的重要性。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精品文档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17a3f2179563c1ec5da71e8.png)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全球化作为当代社会一个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它的影响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其所引发的问题也多种多样。
熟悉马克思经典著作的人都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百多年前所提出的“世界历史思想”与当今的全球化有着直接和紧密的联系。
但是,肤浅地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观点既不正确也不严谨。
对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解读必须回到他原本的语境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摘下有色眼镜还原世界历史思想的本源。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来源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方法论、世界观,也是对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的一种把握。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 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唯物史观的最初创立就是借助“世界历史”的研究而形成的。
不可否认马克思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古典经济学、黑格尔哲学和世界主义理论思潮都是世界历史理论最重要的来源。
古典经济学的世界理论、殖民理论和现代化国家的合法化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直接来源,他所倡导的整体观、发展观也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借鉴。
在《历史的哲学》的绪论部分,黑格尔就提出了他所关注的不是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而是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1]。
在马克思看来这种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指的是现代社会产生以后各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
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历史来源于东方而终结于西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的研究则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以来对于人类历史发展和命运的考察,得出的结果是世界的历史来源于全球,最终达到彼此之间的融合。
黑格尔认为民族、国家的存在是世界历史思想的前提,而马克思的结论却恰恰相反,认为世界历史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民族或地区的力量。
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的推动力是“绝对精神”,而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分工和交往。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dabdc61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3.png)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其社会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历史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所决定的。
在当代,这一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马克思的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当代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社会的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是在经济基础的基础上发展的。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对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社会、文化等方面带来了重大的改变。
马克思的理论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变化的根源和趋势。
其次,马克思的理论可以指引当代社会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张,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趋势,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差别的共产主义社会。
尽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还没有达到这个目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当代社会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包括社会不平等、环境危机、经济不稳定等。
马克思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识别这些问题的本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三,马克思的理论可以提供一种批判的方法论。
在当代,很多人都难以理解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现象。
马克思主张,批判是一种了解世界的方法,只有通过批判性的思考才能深入理解社会现象。
对于当今社会的很多矛盾和问题,只有通过批判的思考才能找到根源和解决办法。
同时,马克思的理论也提醒我们,任何理论都有其局限性,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思想和方法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
总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指引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提供批判性的思考方法等,是我们深入思考当代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重要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f6b062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7.png)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作为20世纪社会发展重大特征的全球化,已成为21世纪时代发展的历史前提.面对全球化,马克思主义必须给予理论上的关注与回答.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最早提出了全球化的理论预设--"世界历史"思想.他在批判、继承黑格尔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随着生产力、交往和分工的发展,各民族的"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的历史";各民族融入世界历史的道路是不一样的;并从交往角度研究世界历史问题,确立了一种崭新的历史观,这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各国发展道路,制定新的社会发展蓝图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任洁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50100 刊名: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QINGDAO(SOCIAL SCIENCE)年,卷(期):2002 ""(1) 分类号:B0 关键词:全球化世界历史交往社会发展道路。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fa0e0701711cc7931b716c5.png)
V0 .2 No 4 1 2 .
J12 9 u . 0o
马克思世 界历 史理论及对 当代 中国社会发展 的启示
宋培 培 周 启 杰 ( 北 东 农业大 人文学 黑 哈尔 1 0 ) 学 院, 龙江 滨, 03 5 0
[ 摘 要]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体系 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它的内容丰富、 思想深刻, 它的形成对世界 产 生 了巨大的影响 , 尤其是给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带来 了前所未 有的启示。在 国内外学者研 究的基础上, 重新梳理 了马 克思“ 世界历史” 理论 。 阐述 了这一理论的形成及其基本 内容 , 阐明其对 中国的经济、 文化 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 2 卷 第4 2 期 2 0 年7 0 9 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un l f h n c u nv ri f c n e n eh oo y S c l c n e dt n o r a o C a g h nU ie t o S i c dT c n lg { o i i cs io ) sy e a aS e E i
从 19 4 2年的 地理 大 发 现之 后 , 界历 史 的 发展 发 生 了重 世 大转折。美 洲的发现 、 ‘ 绕过非洲的航行 , 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a41ea7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e.png)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1. 引言1.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来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来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深刻研究和思考。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而产生的。
马克思借鉴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并结合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世界历史观。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而生产力是由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这种阶级斗争的观点成为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来源还包括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分析。
马克思生活在19世纪的欧洲,他看到了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兴起,看到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和发展只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而不是永恒不变的社会形式。
马克思提出了人类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的观点,并试图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
这些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过程,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而发展的。
他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中介环节。
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在他看来,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阶级斗争将最终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形态的转变。
马克思也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意识形态和制度结构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他认为经济基础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等方面的制度和意识形态。
马克思还强调了社会发展的非线性和不平衡性,指出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性。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观点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及其在当代的启示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及其在当代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89f322d4a7302768e99398d.png)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及其在当代的启示作者:赵子勰来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15期摘要本文主要讲解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对于其“世界历史”理论的描述和在当今国际社会“全球化”背景下的启示。
从“世界历史”理论的提出,内容,及其价值三个方面入手,较为系统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以及如何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解决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问题,以及日益尖锐的国际政治经济的问题。
关键词卡夫丁峡谷世界历史全球化浪潮世界体系理论作者简介:赵子勰,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7.05.411一、“世纪历史”理论的形成、内涵及其价值(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关于世界历史的描述最早是出现于1846《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世界历史理论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一同被提出,作为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个组合部分。
而后马克思又在自己多部著作中更加具体的阐释了“世界历史”理论,如早期的《共产党宣言》,以及中后期的《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逐渐形成了马克思完整的“世界历史”理论体系。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发展的时期,正处于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时期,整个世界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三角贸易”,“日不落”帝国的产生都让贸易开始由区域之间向着全球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让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力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纺织和交通运输行业。
在思想方面,当时整个西方都奉献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讲求出口拒绝进口,西方国家将自己的货物开始流入世界各地,而世界其他国家的真金白银也流向西方国家,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也取代封建主义开始成为世界霸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马克思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意识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将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纳入其体系之中,也在逐渐改变每一个国家的历史。
浅论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论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12e736ffd0a79563d1e72c7.png)
浅论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是唯物史观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在唯物史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唯物史观其他部分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全球化深入广泛发展的今天,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是我们分析国际、国内问题的一个重要思维方式,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有着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标签:世界历史思想;整体性原则;发展原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两篇文章中,马克思从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原则出发,对世界历史做了深入系统、唯物辩证的考察,从而形成他的科学的世界历史思想。
1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唯物史观的产生引起了历史哲学的变革,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中,从历史观中被驱逐出来了”[1]。
马克思以他新的历史观去观察世界历史,实现了不同于以往对于世界历史的唯心主义的解释,达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高度。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在时间上是重合或同序的,在逻辑上,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原则”[2]。
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是指在生产(资本主义工业)和交往(国际贸易)的发展的基础上,生产和交往开始突破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世界市场形成,从经济生活开始强化了各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关系,世界历史的整体性加强。
这样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开始出现,又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人类社会最终会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就是对于”世界历史”这一客觀事实进行反思的结果。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与以往世界历史相比较,其基本特征表现以下方面。
1.1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具有唯物、辨证的特征。
唯物史观最典型的特征是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特征。
马克思指出:”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3]。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a53ef5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5.png)
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作为世界历史理论的奠基者,其思想在当代依然具有重大的价值。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基础,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
基于这一观点,本文将就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阶级矛盾和社会变革等方面,浅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当代社会中,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
尤其是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飞速提高,全球化也进一步推动了资本的流动和交换。
与此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也呈现出巨大的差距。
马克思的观点在这一点上依然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经济基础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形态,而经济全球化也正在塑造着当代世界的格局。
马克思关于阶级矛盾和社会变革的观点也在当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之间的阶级矛盾也日益凸显,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阶层分化现象愈发明显。
一方面,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正经历着快速的经济增长,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依然陷入了贫困和不平等的陷阱。
这种社会阶层分化不仅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不平等现象,也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在这一点上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马克思的社会变革观点也提醒着人们,只有通过改革和革命,才能够改变社会的现状,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历史不是简单地偶然事件的序列,而是由生产力、阶级矛盾、生产关系、社会形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和历史发展也具有着深刻的启示。
当代国际政治也是受到各国经济实力和社会形态的影响,各国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偶然而发生的,而是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我们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具有当代的参考价值,但同时也不能简单地将其运用于当代实践,需要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来加以分析和解释。
马克思时代观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时代观及其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786c138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b.png)
马克思时代观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但其观点和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
在当代社会,马克思时代观及其当代价值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马克思时代观的内涵、当代社会的现状和马克思时代观对当代社会的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马克思时代观的内涵马克思时代观是指马克思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和对历史发展趋势的判断。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不同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不同的社会形态。
马克思从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判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最后和最矛盾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将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
二、当代社会的现状在当代社会,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等趋势日益加剧,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提高。
但与此社会贫富分化加剧、资源环境压力增大、民族国家矛盾加剧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特别是在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经济衰退、战争冲突等问题层出不穷,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考验和挑战。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可持续性受到了质疑和挑战。
三、马克思时代观对当代社会的价值在当代社会,马克思时代观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马克思时代观强调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指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这为我们认识和分析当代社会的现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马克思时代观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和目标,为我们寻求解决社会问题和实现社会进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马克思时代观还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当代社会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评价,为我们认识和探讨当代社会问题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启示
![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7ba1776b307e87101f696ca.png)
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启示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运用其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及其规律所得出的科学结论马克思在写作《克罗茨纳赫笔记》、《巴黎笔记》、《神圣家庭》、《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的世界历史观念,并在Ig-4J年以后的理论著述过程中不断修正、发展和完善着这一理论当前,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仍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它为我们指明了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路径,为我们正确理解共产卞义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南。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在人类历史研究领域的成果体现,涵盖“世界历史”概念、世界历史产生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其最终走向等丰富内容概括起来,对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如下三方面是其最基本内涵:1. 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动力马克思认为,唯物史观的根本前提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同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书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开创了世界历史,“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具体描绘了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例如,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及其在当代的启示
一、“世纪历史”理论的形成、内涵及其价值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关于世界历史的描述最早是出现
于1846《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世界历史理论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一同被提出,作为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个组合部分。
而后马克思又在自己多部著作中更加具体的阐释了“世界历史”理论,如早期的《共产党宣言》,以及中后期的《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逐渐形成了马克思完整的“世界历史”理论体系。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发展的时期,正处于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时期,整个世界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三角贸易”,“日不落”帝国的产生都让贸易开始由区域之间向着全球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让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力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纺织和交通运输行业。
在思想方面,当时整个西方都奉献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讲求出口拒绝进口,西方国家将自己的货物开始流入世界各地,而世界其他国家的真金白银也流向西方国家,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也取代封建主义开始成为世界霸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马克思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意识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
始将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纳入其体系之中,也在逐渐改变每一个国家的历史。
同样的,生产力的交往促进了交往方式的普遍发展,交通和通讯行业的发展使得生产力和资本可以向着更加广阔的
市场迈进。
马克思还说过资本是具有扩展性的,一国市场无法满足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时候,资本就会外扩,资本的扩展性又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也加速了世界历史形成这一过程。
正是在?一系列的条件之下,马克思改变了其最早唯心的,独立的历史观,开始认识到历史的发展具有世界性,受到生产力的巨大影响,形成了唯物的世界历史观。
(二)世界历史观的内涵及其价值
总结而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核心讲的是生产力的变革让历史有各个国家单独的国别历史变成了统一的世界历史,即生产力的世界化。
随着生产力的世界化,各国之间分工更加明显,商品流通世界化,各国之间依赖加深,最终由单个的国家民族历史走向了世界历史。
这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价值主要在于对于他自己的无产阶
级革命理论也是有着启发作用的,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这一生产方式的巨大能量,能够推翻封建主义,建立资本主义世界,那社会主义是否也有这样的能量了。
其实是有的,马克思也说过,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在物质财富的充分涌流,人民素质达到一个高水平的情况下实现的,其中物质财富充分涌流就看出,还是生产力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我们可以想象,当资本主义发
展到极致的时候,在更多次的工业革命之后,物质财富真正能够达到超越资产阶级这一生产方式所能容纳的范围之时,就是无产阶级当家作主的时候,就是社会主义推翻资本主义世界的时候,就像资本主义推翻封建主义那样。
但是马克思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还是错误的估计了资产阶级的寿命问题,认为资产阶级已经走向衰败,其实不然,通过时间证明,资产阶级生产力的发展仍然没有超越其生产关系的承受范围,资产阶级依旧是方兴未艾,但是我们依然要肯定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它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还是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也有成功的例子。
我们应该看到资本主义无法避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验证了马克思“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资产阶级追求的资本扩大化和有限的资源仍然有着巨大的矛盾,这个矛盾是致命的,无论资本主义再怎么提高社会福利,资本的逐利性依旧会让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产生分裂。
而在马克思的构想之中,社会主义是可以跳跃“卡夫丁峡谷”的,这也是从世界历史理论当中所得到的经验,既然生产力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并将国家民族历史变成世界历史,那同样的生产经验,发展道路和陷阱也同样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社会主义可以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果和经验为我所用,从而规避“卡夫丁峡谷”,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通过资本主义的一些生产方式达到发展生产力实现共产主义的目的,可惜没有坚持下去。
二、世界历史理论对于当代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启示
我们可以看见,资本主义再进入21世纪之后,仍然没有?示出疲软的迹象,它仍然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
但与19世纪不同的是,现在多数国家是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接受,都在争取在世界市场中掌握自己的主动权。
随着苏联的解体,我们发现世界上硕果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中国有着足够的体量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抗衡,中国的发展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面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堵截,中国该如何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该如何发展,我们值得深思,下面我分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来较为详细的谈论一下,如何利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来解决新时期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困境。
在经济上,美国社会科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世界体系”理论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一个继承与发展,它很好的解释了1500年以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它的主要观点是:1.世界经济在同一时期是一个单一的体系,沃勒斯坦对封建经济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做过如下比较:“1.世界帝国:农业剩余以朝贡形式直接分配。
2.欧洲封建主义:农业剩余以封建地租形式分配。
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有效和扩大生产(先是在农业部门然后是工业部门)带来的剩余价值通过世界市场机制和国家来分配。
”2.世界体系是不等价交换的,在劳动分工中,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核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核心区”是指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以及高工资产品所在地区,“边缘区”是指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以及低产品密集的地区。
“半边缘区”位于两者之间,它有一种边缘化的趋势,但是对于边缘地区又是核心区。
3.世界体系具有周期性和趋势性,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后,单一的经济体系会改变,会被另一个世界体系所取代,而趋势会逐渐走向相互依存和贫弱分化严重的两极趋势。
对于世界体系理论,最为重要的是第二和第三两点,世界体系的不等价交换使得“核心区”始终在剥削“半边缘区”和
“边缘地区”。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不是直接的剥削,而是潜移默化的剥削,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南美出口铁矿给美国,美国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原材料,生产成钢铁之后,又以较高的价格卖给南美,美国赚取大量的利润,南美在破坏了环境的同时,也只得到了较少的利润,这就是“核心区”和“边缘区”的关系。
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做“边缘区”,要想办法向着“核心区”靠拢,中国目前处于的是“半边缘区”的地位,作为一个巨大的出口国,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赚取了不菲的利润,但是相比较具有品牌效益和核心科技的发达国家来说,仍然是严重不足的。
第三点中的世界体系具有周期性,也是与世界历史理论相契合的,都预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有生命周期的,虽然这个周期一定是个较长的周期,但是它最终也会因为其固有的“卡夫丁
峡谷”最终走向衰落,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启示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道路,并且适时的利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优点,坚信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最终会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灵活制定经济政策,不变根本,以发展为着力点,而不是恪守主义。
在政治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告诉我们,民族历史最终也会变为世界历史,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会不断加深,“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时代已经来临,单纯以现实主义来看待国际政治的时代在慢慢过去,政治也在“全球化”发展。
所以社会主义国家要在和平中求发展,追求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只有先发展,才能谋变革。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去实现无产阶级的革命,那就是“融入”和“变革”,传统的暴力革命已然不适合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发展社会主义,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更加积极的去参与国际事务,在参与中求变才是一个好的方法。
三、总结与反思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由于其当时社会历史条件,是有着一些缺陷的,主要集中在对于资本生命力的看法上。
但是其合理的内涵对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仍然有着不可磨灭的指
导作用,它正视了生产力这一重要因素对于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人类社会的交往最终会走向趋同,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最终会成为世界历史,这为当今“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
据,也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全球化道路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扬弃的学习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