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韧性培养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韧性培养
(江西南昌南昌大学教育学院330031)
【摘要】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提出心理韧性作为灾后心理重建新领域的建议,期望通过对心理韧性的开发培养来挖掘人们自身潜力,形成积极品质,塑造积极人格,引导人们进行积极归因,进而提升社会适应度。
【关键词】心理韧性;积极心理学;灾后心理重建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2095-3089(2012)06-0027-01
1 概念界定
resilience一直以来是一个有分歧的概念,复原力、韧性、抗逆力、压弹、心理弹性等都是对resilience的多种称谓。文章认为定义为心理韧性比较贴切,且采用的是积极心理学家 fred luthans对reilience的定义:“一种可开发的能力,它能使人从逆境、冲突和失败中,甚至是从积极事件、进步以及与日俱增的责任中快速回弹或回复过来”。
2 积极心理学理念与心理韧性
积极心理学强调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重大生活刺激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
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认为不管是面对消极事件还是积极事件,都应该关注其积极面,引导人们挖掘自身积极力量,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心理韧性强调个体正向的积极的能力和特质,并重视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所带来的积极能量。由此可得出,积极心理学与心理韧性在本质上的相似性:指出危机对个人而言,不是负向的资产,反而强化了个人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3 积极心理学、心理韧性与灾后心理重建
从唐山大地震、九二一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到海地大地震,从水灾、冰灾、雪灾到罕见的旱灾,这些自然灾害无不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别地震给人们心理上带来的伤害是我们无法预算与计划的,随着刺激事件的频繁发生,灾后心理重建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的核心。台湾“9.21”地震心理援助进行了10年后仍然发现有人存在ptsd症状。日本阪神大地震之后11年,有学者用生活事件量表和一般健康状况问卷对214名教师进行测量,发现教师在积极处理心理创伤上得分仍低,在回避处理创伤上得分仍高,学生也表现出这样的心理状况。国际一般统计数据显示大灾害后有30%的人可能会在5—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处于慢性或延迟性心理创伤状态中。汶川大地震时隔今日还不到两年,海地地震更是近在眼前,云南等多省的父老乡亲正无奈于天干地旱……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创害是长远的,这一系列的重大刺激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注
意力,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再是简单的无病、短暂的状态良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形成社会适应性,心理韧性和复原力。面对灾难,不再是短暂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悲伤情绪释放,而是要从长远角度进行积极心理调适,加强积极情绪体验,引导积极认知,形成积极应对方式和积极归因,培养积极人格特质,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人们的心理韧性,培养人们面对挫折的能力和在灾难中恢复的能力。
国际心理健康最新标准指出心理健康的第三条标准是“社会适应度”,这恰当的道出了心理健康是一种社会适应性、心理韧性的理念。生活变化,挫折和逆境贯穿于生命的整个历程中,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以更好的应对重大压力事件。心理韧性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韧性的提高就是幸福、满意和乐观。人的心理就好比弹簧,虽然困难挫折会给心理施压,但是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心理却能够很好的恢复并作出积极的应对。灾后心理重建应该把重心放在心理韧性的开发与培养上,在简单的情绪发泄、安抚工作之后,应该关注内心积极力量、培养积极品质、形成积极应对方式,这样才能真正的形成心理健康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发泄、哭诉。
4总结
随着灾难事件的频繁,对人们的心理援助工作演变成一项长期持续的战略性工程。在心理重建这条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培养人们的心理韧性,提升社会适应度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我们各界人士密切配合进行实施的系统工程。在开发培养人们心理韧性
时,应该从个体内部环境(个体品质)和外部环境资源(家庭、学校、社会)两方面着手进行,针对于个体内部,应该注重挖掘自身潜能和积极品质;从个体外部而言,应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发展和谐的社会环境、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体系、培养互助理念等方面着手。到目前为止,虽然韧性还是一个界定不清楚的概念,但是它对人们生活和发展的积极意义已促使人们坚定的朝着这个方向
前进。
参考文献
[1]fred luthans.心理资本[m].李超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1-102
[2]辛小林,崔文香等.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8,9:47-49
[3]站焰觎,砖娟姚.韧性-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5:658-665
[4]吴萍娜.积极心理学与灾后心理重建[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36-39
[5]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1-87
[6]罗增让,张昕.地震后民众的心理反应及心理重建[j].宝鸡社会科学,2008,2:21-25
基金项目:江西省2011年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灾后青少年心理援助研究”(yc2011-s034)。
作者简介:海柳娟,南昌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
苗元江,湖南省东安人,南昌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