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模特表演”赛项申报方案

合集下载

天水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艺术类模特服装技能大赛方案(模特)(1)(1)

天水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艺术类模特服装技能大赛方案(模特)(1)(1)

天水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文化艺术类竞赛规程一、赛项名称模特服装表演、平面模特展示二、赛项组别中职组三、赛项目的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全市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强化技能训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操作水平,通过比赛,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强模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展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风采,检验教学效果及选手的专业能力,展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成果。

四、比赛内容与细则(一)中职学生模特服装表演1、选手条件:选手必须是中职学校在校学生,选送参赛模特,男女不限,各校根据实际情况挑选模特;男性模特身高180cm左右,女性模特身高170cm左右,三围符合标准,身材比例匀称、气质好、形象佳,具有一定的着装表达能力和自我风采展示能力。

2、模特服装表演竞赛内容:a.泳装表演展示。

b.生活装表演展示。

c.礼服表演展示。

3、模特服装表演选手须自备泳装、生活装、礼服各一套(泳装要求“三点式”),颜色个人自定,袜子、高跟鞋须自备。

4、模特表演竞赛的全部音乐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安排。

5、模特参赛代表队可安排一名化妆师,负责本代表队选手的化妆与发型设计和选手的更衣与保管等事宜。

其化妆与发型用品自备。

6、基本评价内容:体态条件、表现力、气质、创造力、艺术感觉、职业意识。

(二)中职学生平面模特展示1、选手条件:选手必须是中职学校在校学生,选送参赛模特,性别不限,要符合以下条件:男性模特身高175cm左右,女性模特身高须在165cm左右,身材比例适中,四肢动作协调;有良好的表现力及镜头感,青春健康、五官端正有个性,皮肤细腻光洁,没有明显的瑕疵。

2、平面模特展示竞赛内容:a.泳装展示。

b.自选服装造型表演展示(1分钟pose连拍展示)。

c.主题情境展示(抽签确定展示内容)。

通过手机、手表、戒指、项链、雨伞、丝巾、背包、帽子、iPad、排球、羽毛球拍等物品诠释主题内容。

其中手机、手表、戒指、项链、iPad需自备。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方案一、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艺术专业技能(声乐表演)(二)压题彩照(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第三产业——文化产业——演艺业二、赛项申报专家组三、赛项目的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有关要求,进一步发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宏观指导和品牌作用,引领推进我国音乐艺术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充分展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方向)的教育教学成果,着力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创新精神的培养,为推出优秀声乐表演人才搭建平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人才保障。

四、赛项设计原则(一)科学性原则:优先选择职业院校专业布点较多、行业需求较大、竞赛平台较成熟的声乐表演赛项;赛项设计各环节做到科学合理、规范严谨、切实可行;(二)导向性原则:依据音乐表演职业岗位要求,针对院校实际,注重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发展,促进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方向)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三)职业性原则:竞赛内容符合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方向)教学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对应相关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突出核心能力与核心知识,体现职业特点;(四)公平性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为全体选手提供展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赛项方案设计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创新精神为目标;比赛内容注重与职业岗位需求和院校教学实际相对接,突出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技艺性、创造性特点;比赛采取选手逐个展示,评委(裁判)现场集体评分的方式,使评分更加客观准确;赛后由评委专家与选手及其指导教师面对面进行比赛点评和交流,直接给选手上一堂专家讲座课,亦给指导教师开一堂示范课;赛项赛题在赛前赛后全部公开,比赛过程全程录像,这些资源将转化为教学资源,引领并指导全国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方向)教学建设和改革创新。

六、竞赛内容简介(须附英文对照简介)高职组声乐表演比赛为个人项目,参赛表演形式为独唱,演唱方法(民族、美声、通俗)不限。

中职模特走秀比赛方案

中职模特走秀比赛方案

中职模特走秀比赛方案
比赛名称:中职模特走秀比赛方案
一、比赛目的
通过模特走秀比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展示学生的形象和风采,提升学生的形象设计和造型能力。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比赛时间:XX年XX月XX日
比赛地点:学校礼堂
三、参赛对象
中职学校各专业学生,每个班级推荐1-2名优秀学生参赛。

四、比赛细则
1.比赛形式:分为个人赛和集体赛两个环节。

个人赛:每位选手自行设计一套服装并进行表演,时间限定在2-3分钟。

集体赛:每个班级选派2名学生合作进行表演,时间限定在
5-6分钟。

2.赛前准备:学生在比赛前自行准备服装、化妆和道具,遵守比赛要求和安全规定。

3.专业指导:学校将邀请专业模特和形象设计师担任比赛的评委,并提供相关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提升表演技巧和造型搭配能力。

4.评分标准
个人赛:服装设计、表演内容和表现、气质和形象等。

集体赛:团队合作、舞台效果、服装搭配和表演内容等。

5.奖项设置
个人赛:设立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

集体赛:设立冠军、亚军和季军奖项。

6.比赛后
学校将组织评委对比赛进行总结和点评,并对优胜选手进行表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发展模特及相关领域。

7.安全保障
比赛期间,学校将加强场地和设备安全检查,确保参赛学生的安全。

八、比赛宣传
学校将通过校园广播、海报、官方网站等多种形式宣传比赛信息,并邀请本地媒体进行报道,增加比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以上为中职模特走秀比赛方案,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自信心。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方案一、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艺术专业技能(戏曲表演)(二)压题彩照(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第三产业——文化产业——演艺业(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类专业类:二、赛项申报专家组三、赛项目的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发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宏观指导和品牌作用,引领推进我国戏曲艺术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充分展示全国中等职业院校戏曲表演专业的教育教学成果,着力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为推出优秀戏曲表演人才搭建平台,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提供人才保障。

四、赛项设计原则(一)科学性原则:优先选择国家重点支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戏曲表演赛项;赛项设计各环节做到科学合理、规范严谨、切实可行;(二)导向性原则:依据戏曲表演职业岗位要求,针对院校实际,注重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发展,促进戏曲表演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三)职业性原则:竞赛内容符合中职戏曲表演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对应相关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突出核心能力与核心知识,体现职业特点;(四)公平性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为全体选手提供展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赛项方案设计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为目标;比赛内容注重与职业岗位需求和院校教学实际相对接,突出戏曲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技艺性、传统性特点;比赛采取选手逐个展示,评委(裁判)现场集体评分的方式,使评分更加客观准确;赛后由评委专家与选手及其指导教师面对面进行比赛点评和交流,直接给选手上一堂专家讲座课,亦给指导教师开一堂示范课;赛项赛题在赛前赛后全部公开,比赛过程全程录像,这些资源将转化为教学资源,引领并指导全国中职院校戏曲表演专业教学建设和改革发展。

六、竞赛内容简介(须附英文对照简介)本赛项为单人项目,设京昆和地方戏两个组别。

2019年国赛-中职组-ZZ-2019037 模特表演赛项规程

2019年国赛-中职组-ZZ-2019037 模特表演赛项规程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Z-2019037赛项名称:模特表演英文名称:Model Performance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文化艺术类二、竞赛目的本赛项充分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精神,牢固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培养企业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途径、新方法。

培养模特行业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素质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为我国模特行业的稳步发展储备力量。

通过技能大赛的筹备和比赛过程,开发、整合、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检验现有中等职业教育模特人才培养质量和模式。

为中等职业教育模特技能人才培养搭建专业的职业发展通道,建设与国内外模特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的模特人才培养体系。

三、竞赛内容本赛项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特点和教育部颁布的职业学校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基本要求,制定大赛规程、实施方案与规则。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行业人才选拔标准,设定比赛环节。

模特表演赛项分成服装模特表演和平面模特展示两个分赛项。

每个省市选派两名选手参加模特服装表演分赛项,三名选手参加平面模特展示分赛项,选手根据比赛规程自备相关服装并进行相应的化妆造型设计。

其中服装模特表演分赛项共设泳装展示、生活装展示、礼服展示三个比赛环节;平面模特展示分赛项共设礼仪知识和综合素质问答、泳装展示、生活装产品展示及镜前造型展示四个环节。

通过考察礼仪常识、综合素质、基本身体姿态、服装展示表演技巧、产品展示能力、镜前造型展示水平等项目,对模特人才的综合职业素养进行评判。

根据竞赛平台成熟赛项设计原则,比赛内容及形式设计紧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教学标准,检验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模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四、竞赛方式本赛项是个人赛,分为服装模特表演和平面模特展示两个分赛项。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书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书

赛项申报书赛项名称: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赛项类别:常规赛项■行业特色赛项□赛项组别:中职组□高职组■涉及的专业大类/类:财经商贸大类/物流类方案设计专家组组长:手机号码:方案申报单位(盖章):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方案申报负责人:方案申报单位联络人:联络人手机号码:电子邮箱: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申报日期:2018年8月20日赛项申报方案一、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赛项名称: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二)压题彩照(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物流业(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类专业大类:财经商贸大类/物流类二、赛项申报专家组三、赛项目的物流行业在互联网+、中国智造与工业4.0等影响下,也将从传统物流向智慧物流体系转型,现代物流由智能物流正向智慧物流升级。

为了适应转型后的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新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物流人才,赛项以智慧物流作业为背景,通过竞赛检验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引领和促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激发和调动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培养专业人才的市场匹配度;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展示参赛选手在组织管理、专业团队协作、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工作效率、质量与成本控制、安全及文明生产等方面的职业素养。

四、赛项设计原则(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本赛项采用通用性的竞赛平台和设施设备,按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汇编》要求,公正组织、筹备赛项各个环节。

通过公布技术文件、比赛样题,建立题库,严格执行命题保密制度,公布评分标准;合理设计竞赛规则、程序、标准;建立裁判库和仲裁库,执行裁判回避等制度,实施竞赛过程的开放,充分保证了比赛的公开、公平、公正。

(二)赛项关联职业岗位面广,作为全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人才需求量大、职业院校开设专业点多本赛项设计物流作业的采购、运输、仓储、配送、数据分析与处理等环节,关联职业岗位面广,人才需求量大。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赛赛项规程.doc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赛赛项规程⼀、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2019038赛项名称:关务技能英⽂名称:Customs Affairs Management Skills Competition 赛项组别:⾼职组赛项归属:财经商贸⼤类⼆、竞赛⽬的关务技能赛项,以培养服务“⼀带⼀路”关务⼈才为⽬标,积极探索世界进出⼝信⽤体系与贸易安全、关检融合、全国通关⼀体化等新业态下的职业标准、国际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相融合,积极推进职业素养培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为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创新创业型关务⼈才起到引领作⽤。

三、竞赛内容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报关⾏业前沿、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要求,重点考察参赛选⼿进出⼝商品归类、报关单证处理与质量监控、关务⽅案设计等职业核⼼技能以及逻辑思维能⼒、时间管理能⼒、团队合作能⼒和创新创业能⼒等职业素养。

竞赛内容包括:(⼀)进出⼝商品归类技能(占⽐25%)1.在规定时间内,对影响进出⼝商品归类的要素进⾏分析。

2.在规定时间内,确定商品8位编码。

(⼆)报关单填制技能(占⽐20%)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委托企业提供的业务单证,进⾏报关单证填制。

(三)报关单证质量监控技能(占⽐25%)1.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委托企业提供的业务单证及相关信息,对已经填制完毕的报关单证进⾏复核,找出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错误点并进⾏修正。

2.编制质量分析报告。

(四)关务操作技能(占⽐20%)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委托企业提供的业务单证、信息及要求,在竞赛平台上完成关务⽅案设计。

(五)综合职业素养(占⽐10%)1.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海关及委托企业要求,现场完成相关任务;选⼿在执⾏任务过程中,展⽰出综合职业素养。

2.综合职业素养,主要考核:(1)团队合作素养。

(2)时间管理素养。

(3)协调沟通素养。

(4)逻辑思维素养。

四、竞赛⽅式竞赛⽅式为团体赛。

(⼀)组队⽅式1.每⽀参赛队由4名学⽣选⼿组成,不得跨校组队,每个学校限报1⽀代表队参赛。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模特表演”项目真题技能试题比赛任务书赛卷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模特表演”项目真题技能试题比赛任务书赛卷

ZZ-2019037模特表演赛项竞赛内容1. 项目一:服装模特表演时间:90分钟比赛内容与要求:参赛选手需穿着比基尼泳装参加评委面试,并按时参加赛前带装连排,遵守比赛规则、了解比赛环节、熟悉表演路线及要求等。

比赛共分为三个环节(1)泳装表演参赛选手穿着比基尼泳装着高跟鞋,在T台上进行现场表演。

参赛选手根据所穿泳装的风格,通过行走、转身、定点造型等基本技巧,充分展示个人身体的协调性、动作的舒展度和自身的表现力。

(2)时尚生活装表演参赛选手穿着自选搭配的时尚生活装在T台上进行现场表演。

参赛选手需通过行走、转身、定点造型等基本技巧进行展示;身体各部位动作协调,造型合理;对音乐节奏控制准确,配合得当;服装风格及特点演绎自然准确;具有良好的舞台表现力。

(3)晚礼服表演参赛选手穿着自选的晚礼服在T台上进行现场表演。

参赛选手需通过行走、转身、定点造型等技巧表现晚礼服的整体形态及款式特点;身体各部位动作协调、造型合理,表情生动;对音乐节奏韵律控制准确,配合得当;能准确把握晚礼服穿着者的神态气质,能充分表现晚礼服的服饰特征,具有创造力。

2.项目二:平面模特展示时间:120分钟比赛内容与要求:参赛选手需穿着泳装参加评委面试,并参加赛前带装连排,遵守比赛规则、了解比赛环节、熟悉表演路线及要求等。

比赛共分为四个环节(1)礼仪知识、综合素质问答参赛选手抽签回答礼仪知识、综合素质提问。

参赛选手需根据大赛组委会提供模特专业知识和礼仪知识题库进行准备,然后逐个抽签进行答题,其中模特专业知识题目以主观题为主,礼仪知识题目以实操题为主,考察选手专业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述能力,以及礼仪实操能力。

(2)个性泳装展示参赛选手穿着自选搭配的泳装进行T台上的现场表演。

(选手可自备道具辅助表演效果)参赛选手需根据所选泳装特点,充分展示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舒展程度;表演过程中动、静态造型得当;能够灵活、准确地使用表演技巧展现选手的表现力,神态健康自然,道具运用合理,能够有效提升表演效果。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方案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方案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方案一、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

(二)压题彩照(图解: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自2009年开办以来,至今已举办7年,2018年赛项采用新的技术平台,由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承办,实现了四个首次:首次实现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福建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岛市、宁波市、厦门市、深圳市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参赛,覆盖面广,专业开办学校数量多。

首次结合行业应用,比赛采用双温冷库作为竞赛平台。

首次超过百支队伍参赛,赛项实际参赛选手为109名。

首次采用单场次比赛,整个竞赛过程井然有序,实现零故障、零质疑、零投诉。

)(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通用装备制造业。

(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类二、赛项申报专家组三、赛项目的赛项以诠释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为理念,围绕行业、企业在产品更新换代、生产设备改造升级过程中对中、高级制冷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组织竞赛,引领和促进中职学校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建设。

以制冷专业技术为背景,融入具有时代背景的新技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的生产理念,通过竞赛,展示参赛学生熟练的系统装调综合技能和专业知识,检阅参赛选手制冷管路设计实施、操作流程安排、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工作效率、质量与成本控制等职业岗位能力;展示职业教育改进与改革的最新成果;同时还考查选手安全意识、规范意识、职业习惯、职业素养等能力和社会能力。

促进中职学校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方法与工作方法、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教学改革。

加快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步伐,引导职业教育关注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应用以及融入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新理念,为行业、企业培养急需的具有明显时代特色的制冷专业高技能人才。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施方案【模板】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施方案【模板】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施方案一、大赛名称: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比赛时间:2019年5-6月三、比赛地点:主赛区:天津。

分赛区:北京、山西、内蒙古、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岛。

四、主办单位: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五、比赛分组:中职组、高职组六、比赛项目:比赛项目涵盖87个大项,89个分赛项。

其中,中职组10个专业类,38个大项(40个分赛项),行业特色赛项1项;高职组16个专业大类,49个大项(49个分赛项),行业特色赛项4项。

七、大赛具体报名通知及各赛项规程由大赛执委会另发。

八、报名资格:报名以省(区、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单位组队。

以计划单列市为单位报名仅限中职项目。

中职组参赛选手须为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高职组参赛选手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籍高职学生。

本科院校中高职类全日制在籍学生可报名参加高职组比赛。

五年制高职学生报名参赛的,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学生参加中职组比赛,四、五年级学生参加高职组比赛。

中职组参赛选手年龄一般不超过21周岁;高职组参赛选手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年龄计算的截止时间以2019年5月1日为准。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方案一、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关务技能(二)压题彩照(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现代服务业(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类组别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代码专业名称630506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630501国际贸易实务高职财经商贸大类经济贸易类630502国际经济与贸易630503国际商务二、赛项申报专家组三、赛项目的关务技能赛项,以培养服务“一带一路”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世界进出口信用体系与贸易安全、关检融合、全国通关一体化等新业态下的职业标准、国际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的融合,为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创新创业型报关人才起到引领作用。

关务技能赛项,以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核算、进出口通关单证处理、关务操作等竞赛任务完成质量为竞赛内容,全面考察选手职业核心技能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职业素养。

四、赛项设计原则(一)赛项按照真实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海关现行监管要求和世界海关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进行比赛内容设计,选手以创业企业员工角色进行比赛。

(二)赛项各环节全部采用客观评价并向外界完整公开竞赛过程,确保赛项公平、公正、公开。

(三)赛项沿用历年所采用的竞赛平台并继续免费向参赛队开放。

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一)赛项特色1.赛项为适应“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新业态,将行业新职业、新岗位和创新创业能力纳入赛项竞赛内容,并将原“报关技能”更名为“关务技能”赛项。

2.赛项鼓励行业主管部门和龙头企业参与其中,有效推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的融合。

3.赛项在仿真工作环境下进行,裁判员全部由企业经理和海关关员担任,既突出赛项任务的真实性,又便于企业面对面直观选拔人才。

(二)赛项创新点1.赛项将国际标准作为评判标准之一,为赛项今后走向世界进行有益尝试。

2.赛项拟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代表队参加竞赛。

六、竞赛内容简介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报关行业前沿发展、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要求,重点考察参赛选手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核算、报关单证处理与质量监控、关务操作等职业核心技能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职业素养。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模特表演赛项规程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模特表演赛项规程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模特表演赛项规程目录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1)“模特表演”赛项规程 (1)一、赛项名称 (2)二、竞赛目的 (2)三、竞赛内容 (2)四、竞赛方式 (3)五、竞赛流程 (4)六、竞赛试题 (5)(一)项目一:服装模特表演 (5)(二)项目二:平面模特展示 (6)七、竞赛规则 (7)(二) 报名资格 (7)(三) 报名要求 (7)(四) 赛场规则 (8)八、竞赛环境 (9)(一) 竞赛工作区 (9)(二) 其他区域 (9)九、技术规范 (9)(一) 比赛项目专业教学要求 (9)(二) 行业、职业技术标准 (10)十、技术平台 (10)十一、成绩评定 (11)6. 比赛成绩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按照排名顺序确定最终奖项。

(14)十二、奖项设定 (14)十三、赛项安全 (14)(二)生活条件 (15)(三)组队责任 (16)(四)应急处理 (16)(五)处罚措施 (16)十四、竞赛须知 (17)(一) 参赛队须知 (17)(二) 指导教师须知 (17)(三) 参赛选手须知 (18)(四) 工作人员须知 (19)十五、申诉与仲裁 (19)十六、竞赛观摩 (19)十七、竞赛直播 (20)十八、资源转化 (20)(一) 科学制定比赛评分标准,形成模特人才评价标准 (20)(二) 全程记录赛事,形成信息化教学资源 (20)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Z-118赛项名称:模特表演英语翻译:Model performance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产业:文化艺术类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全面考察、展示和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参赛选手的模特表演技术技巧、理论应用、拓展创造等综合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引领中职模特表演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搭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平台;为我国模特行业的稳步发展储备力量,为中等职业教育模特技能人才培养搭建专业的职业发展通道;建设与国内外模特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的模特人才培养模式。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方案.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方案.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方案(一)赛项名称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二)压题彩照(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加工制造类(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类二、赛项申报专家组三、赛项目的赛项考核机电一体化设备机械部件的组装、电路安装(含通信网络)、气动系统安装、PLC控制程序编写、触摸屏使用和机电设备整体调试等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知识与操作技能。

赛项主要目的有四个:1. 通过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竞赛,向社会展示中等职业学校为社会经济建设和技术进步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贡献的办学理念;展示职业教育紧跟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围绕产业、行业产品更新换代和生产设备升级改造对中级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更新的教学改革成果;展示中等职业学校师生锐意改革、积极进取、爱岗敬业、刻苦学习、不断进步的精神风貌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2. 通过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过程对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设备功能的实现,诠释智能制造的概念与内涵,揭示智能制造架构与内容,剖析机电技术的发展方向与机电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电气控制类、自动控制类专业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建设和课程。

3. 赛项比赛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不仅考查选手的专业能力,还考查选手安全意识、规范意识、职业习惯、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促进和深化中职学校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方法与工作方法、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教学改革。

4.通过竞赛训练和交流,使得竞赛指导教师的技术技能获得不断提升,并带动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相关专业的教师在专业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方面的专业成长,促进中职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四、赛项设计原则(一)公开、公平、公正由赛项专家组结合行业企业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设计竞赛内容,并拟定1套样卷,在竞赛的半年前公布。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方案【模板】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方案【模板】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方案一、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二)压题彩照(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纺织服装二、赛项申报专家组三、赛项目的通过大赛检验和展示高职院校服装类专业教学改革成果和学生服装设计与工艺岗位通用技术与职业能力,引领和促进高职院校服装类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夯实学生专业核心技能与核心知识,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与技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激发和调动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服装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提升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与工艺职业人才培养水平。

四、赛项设计原则(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公平、公正地组织、筹备赛项各个环节。

赛题编制遵从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设计竞赛规则、程序、标准;公布理论考核试题库、公开技能竞赛试题内容,并附竞赛试题的样卷;公开执行赛事过程,选手抽签和每项作品评分均进行二次加密;竞赛现场全程直播;保证比赛结果公平、公正。

(二)坚持赛项覆盖专业面广原则。

赛项覆盖“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群。

赛项关联服装职业岗位面广、人才需求量大、职业院校开设专业点多,具有广泛的覆盖面。

(三)坚持注重岗位关联性原则。

采取校企专家共同组成赛项专家组,按照服装企业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设计赛项、收集、整理并研制赛题。

赛项设计一方面注重关联职业岗位的知识体系,以满足企业对服装设计师、服装打版师、服装管理与制作等关键岗位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向高职服装院校开设专业点多、职业岗位面广、人才需求量大的内容倾斜,推动人才培养与专业教学改革。

(四)坚持竞赛平台优化原则。

根据服装专业特点,赛项选用的服装缝制设备、立体人台等均为目前较先进、通用性强、社会保有量高的设备。

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一)竞赛内容体现了高职服装专业学生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

通过近几年大量的纺织服装行业、企业和市场调研,结合高职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归纳出目前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赛项方案,将比赛的项目和专业知识与动手技能融合在一起,在兼顾知识、技能、素质发展和项目过程系统化的原则下,形成了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比赛方式,基本形成以培养工作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比赛、实训为一体的创新格式,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具有非常清晰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方案一、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模特表演(二)压题彩照(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文化艺术类(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类二、赛项申报专家组三、赛项目的本赛项充分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精神,牢固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培养企业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途径、新方法。

培养模特行业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素质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为我国模特行业的稳步发展储备力量。

通过技能大赛的筹备和比赛过程,开发、整合、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检验现有中等职业教育模特人才培养质量和模式。

为中等职业教育模特技能人才培养搭建专业的职业发展通道,建设与国内外模特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的模特人才培养体系。

四、赛项设计原则(一)本赛项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行业人才选拔标准,设定比赛环节,通过考察基本身体姿态、服装展示表演技巧、产品展示能力、镜前造型展示水平等项目,对模特人才的综合职业素养进行评判。

(二)随着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自主品牌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服装经营模式的转变,对服装展示和服装模特都有了更多的需求与转变,开设服装表演专业的大专院校和职业院校不断增多,且覆盖面广。

本赛项的设置符合行业需求,顺应国家创新性国家的发展战略。

(三)赛项设计紧密结合模特行业发展趋势,对应行业相关岗位对人才技能的需求,将模特表演赛项细分为模特服装表演和平面模特展示两个分赛项,体现行业服装展示与表演模特和产品展示与广告模特的岗位对应。

各个比赛环节设置体现本专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知识、涵盖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点。

(四)根据竞赛平台成熟赛项设计原则,比赛内容及形式设计紧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教学标准,检验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模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大多数参赛学生赛后被模特经纪公司录用或考入高等院校,成为了服装表演的专门人才。

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赛项方案设计借鉴行业大赛人才选拔模式,引进行业人才选拔标准,组成由行业、企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院校权威人士组成的大赛评审团,力求选拔出符合行业人才需求标准的高素质、技能型模特人才。

比赛环节设计注重检验中等职业教育模特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质量,注重体现对模特人才综合素质的考评,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赛项方案设计充分挖掘校企合作内涵,以多种形式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广泛、深度参与,在大赛方案设计、专家评审团组成、比赛现场跟进、专业媒体参与、赛后人才推介等几方面体现与行业优质企业的合作,使模特表演赛项更具影响力和权威性。

六、竞赛内容简介本届大赛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特点和教育部颁布的职业学校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基本要求,制定大赛规程、实施方案与规则。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行业人才选拔标准,设定比赛环节。

中职学生模特表演赛项分成模特服装表演和平面模特展示两个分赛项。

每个省市选派两名选手参加模特服装表演分赛项,三名选手参加平面模特展示分赛项,选手根据比赛规程自备相关服装并进行相应的化妆造型设计。

其中模特表演赛项共设泳装展示、生活装展示、礼服展示三个环节;平面模特展示赛项共设礼仪知识、综合素质问答、泳装展示、生活装产品展示及镜前造型展示四个环节。

通过考察礼仪常识、综合素质、基本身体姿态、服装展示表演技巧、产品展示能力、镜前造型展示水平等项目,对模特人才的综合职业素养进行评判。

根据竞赛平台成熟赛项设计原则,比赛内容及形式设计紧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教学标准,检验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模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VI.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ntest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of vocational school fashion show and etiquette teaching and mentoring program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rules, regulations as well as the implementation plans of this competition have been drawn up accordingly. The contest procedures are set by the principle of openness, fairness, and impartiality, and combing with the industry’s talent selection criteria. The vocational students’ model exhibition contest are divided into two game items, including theModel Fashion Show item and the Vocational Students Plane Model Exhibition item. The Model Fashion Show item needs two contestants to participate from each province and the Vocational Students Plane Model Exhibition item needs three contestants to participate from each province, and all the players need to bring their own clothing and makeup design relevant to the competition rules. The Model Fashion Show item consists of three links: Swimwear Show, Daily-life Clothing Display, and Formal Dress Exhibition; the Vocational Students Plane Model Exhibition item is also made up of three links including Swimwear Show, Daily-life Apparel Products Display, and Mirror Modeling Performance. By examining the basic body posture, clothing display performance skills, product display capabilities, mirror modeling show levels and other modeling projects, the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ism of the model talents are judged and graded. According to the contest platform mature game design principle,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competition should b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fashion show and professional etiquette teaching criteria, which inspects the scientific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s further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model training mod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七、竞赛方式本赛项是个人赛,分为模特服装表演和平面模特展示两个分赛项。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过选拔组成代表队。

模特服装表演分赛项每队参赛人数不超过2人, 平面模特展示分赛项每队参赛人数不超过3人,每省须派领队教师1人,专业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参赛选手须为在校在籍学生,不分年级,仅限女性选手参加。

每名选手只能上报1名指导教师,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

如备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因故无法参赛,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相应赛项开赛10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

报名须认真、准确填写《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模特表演赛项参赛报名表》。

报名表上需附本人近照。

2019年不邀请国际团队参赛,欢迎国际团队到场观赛。

八、竞赛时间安排与流程九、竞赛试题(一)中职学生模特服装表演分赛项时间:90分钟比赛内容与要求:参赛选手需穿着比基尼泳装参加评委面试,并按时参加赛前带装连排,遵守比赛规则、了解比赛环节、熟悉表演路线及要求等。

比赛共分为三个环节1.泳装表演参赛选手穿着比基尼泳装,着高跟鞋,在T台上的现场表演。

参赛选手根据所穿泳装的风格,通过行走、转身、定点造型等基本技巧,充分展示个人身体的协调性、动作的舒展度和自身的表现力。

2.时尚生活装表演参赛选手穿着自选搭配的时尚生活装进行T台上的现场表演。

参赛选手需通过行走、转身、定点造型等基本技巧进行展示;身体各部位动作协调,造型合理;对音乐节奏控制准确,配合得当;服装风格及特点演绎自然准确;具有良好的舞台表现力。

3.晚礼服表演参赛选手穿着自选的晚礼服进行T台上的现场表演。

参赛选手需通过行走、转身、定点造型等技巧表现晚礼服的整体形态及款式特点;身体各部位动作协调、造型合理,表情生动;对音乐节奏韵律控制准确,配合得当;能准确把握晚礼服穿着者的神态气质,能充分表现晚礼服的服饰特征,具有创造力。

(二)中职学生平面模特展示分赛项时间:120分钟比赛内容与要求:参赛选手需穿着泳装参加评委面试,并参加赛前带装连排,遵守比赛规则、了解比赛环节、熟悉表演路线及要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