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品质检验的操作规程
![品质检验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c1d221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e.png)
品质检验的操作规程品质检验是产品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预设的标准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为了提高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制定一份操作规程对于品质检验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品质检验的操作规程。
一、前期准备1.1 准备检验工具和设备。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验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工具和设备,例如量具、试验设备、仪器等。
1.2 校准检验设备。
在进行品质检验之前,应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确定检验样本。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批次,确定需要进行检验的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法。
二、检验操作流程2.1 样品接收。
在检验前,对接收到的样品进行核对和记录,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2 检验项目确认。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技术要求,确认需要进行的检验项目和标准。
2.3 进行检验操作。
按照检验项目和标准,进行相应的检验操作和测量,记录检验结果。
2.4 处理异常样品。
在检验过程中,如发现样品不符合标准要求,应及时记录异常情况,并根据公司的流程进行处理。
2.5 结果评定。
根据检验结果和标准要求,对样品进行合格与否的评定,并记录结果。
2.6 检验报告。
根据检验结果和要求,编制检验报告,并将报告提交相关部门。
三、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护3.1 定期保养。
对检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3.2 校准和维修。
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并及时维修和更换不合格的设备,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文件和记录管理4.1 检验记录。
对每次检验的样品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样品的接收情况、检验项目和结果。
4.2 检验报告。
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并妥善保存,作为产品质量认证和追溯的重要依据。
4.3 文件管理。
建立健全的文件管理制度,包括文件的编号、索引和归档等,确保文件的准确和完整性。
五、持续改进5.1 定期评估。
定期对品质检验的标准、流程和操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质检部安全操作规程(3篇)
![质检部安全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960b0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5.png)
质检部安全操作规程一、安全意识培训质检部门的所有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安全意识培训,了解并熟悉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确保在工作中始终保持高度的安全警觉。
二、防护措施1.佩戴防护用具在进行质检工作时,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具,包括但不限于耳塞、口罩、手套等,确保在处理有害物质或操作危险设备时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安全。
2.保证通风在质检过程中,必须确保工作场所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及时排除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保证空气的清新,避免对员工的健康造成损害。
3.注意防护措施在操作任何设备或参与任何质检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不会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造成任何伤害。
三、应急处置1.事故报告任何安全事故发生后,质检人员必须立即报告主管,并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记录,以便后续的事故分析和控制。
2.紧急疏散在发生火灾、爆炸或其他紧急情况时,质检人员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按照事先制定的疏散计划,有序撤离现场,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急救措施在发生意外伤害或急病的情况下,质检人员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拨打急救电话、进行人工呼吸、进行心脏复苏术等,确保伤者及时得到救治。
四、设备操作1.正确使用设备在进行设备操作时,质检人员必须事先对设备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并按照操作手册或相关指导进行正确的操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且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2.定期检查设备质检部门应定期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任何问题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设备,确保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安全记录1.事故记录质检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安全事故记录系统,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记录相关情况,包括事故的时间、地点、原因、伤害程度等,以便进行事故分析和预防工作。
2.安全巡检质检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检,检查工作场所和设备是否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六、安全责任质检部门的安全责任由部门负责人全权负责,必须确保部门内的安全规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员工的安全得到保障,并对安全事故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片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片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4f7662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7.png)
影片的质量标准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评判,包括画面质量、内容表达、声音效果等。
具体的标准如下:
1.画面清晰度和稳定性:影片的画面应该清晰、明亮,色彩还原度高,画面稳定,无
明显抖动或晃动。
2.声音效果:影片的声音应该清晰、音量适中,无噪音或杂音。
3.内容表达:影片的内容应该符合预期,表达清晰、准确,无歧义或误导。
4.剪辑和特效:影片的剪辑应该流畅,特效运用得当,无明显瑕疵或漏洞。
5.片头和片尾:影片的片头和片尾应该简洁明了,与影片内容相符合。
在检验影片质量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观看影片的整体效果,检查画面、声音、内容等方面是否存在明显问题。
2.注意影片的细节,检查画面中的细节表现、声音中的细微变化以及内容的准确表达。
3.对影片进行逐帧观看,检查画面的稳定性和清晰度,以及声音的同步和清晰度。
4.检查影片的剪辑和特效,确保剪辑流畅,特效运用得当。
5.检查影片的片头和片尾,确保简洁明了,与影片内容相符合。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检验影片的质量,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影片的质量符合预期。
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规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d8436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8.png)
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质量部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作安全,提高检验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质量部检验人员在执行检验任务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第三条所有质量部检验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程。
第四条质量部检验人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
第二章人身安全规定第五条质量部检验人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安全,遵循以下规定:1.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手套、安全鞋等,根据具体情况适时佩戴呼吸防护装备、防护眼镜等。
2.遵循安全操作要求,不得任意越过安全警戒线、闯入限制区域。
3.在作业现场,不得擅自拆动、调整设备设施,必要时需向相关人员请示并得到许可。
4.严禁使用与检验工作无关的设备和工具。
5.及时向上级报告发现的存在安全隐患和可能导致危险的情况。
第六条质量部检验人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应注意周围环境和其他人员的安全,遵循以下规定:1.确保作业区域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2.遵守火灾防范措施,不得在易燃易爆场所吸烟或明火作业。
3.保持工作台面整洁,不得堆放杂物,防止滑倒和物品落地造成伤害。
4.在移动设备和重物过程中,应注意周围人员,确保不会造成碰撞和压伤。
5.如发生意外事故或伤害情况,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并向公司有关部门报告。
第三章工作安全规定第七条质量部检验人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规定保证工作安全:1.严格遵守检验操作规程,按照标准操作规范进行检验,并注意使用测试仪器和设备时的安全事项。
2.仔细阅读产品的相关技术文件和说明书,了解产品的性能和使用要求,确保检验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认真检查和校验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可靠。
4.遵守防静电措施,确保在进行对静电敏感产品的检验时不产生静电引起的损害。
5.安全使用化学试剂和危险品,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八条质量部检验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乳香、醋乳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乳香、醋乳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608b3614693daef5ff73d31.png)
XXXXXXXX有限公司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乳香醋乳香1.2 汉语拼音:Ruxiang Curuxiang2 代码:乳香醋乳香3 取样文件编号: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7 检验操作规程:7.1 试药与试剂:乙醇、a-蒎烯对照品、乙酸辛酯对照品、氢氧化钠滴定液、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
7.2 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温度计、气相色谱仪、中药二氧化硫测定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乳香7.4.1本品燃烧时显油性,冒黑烟,有香气;加水研磨成白色或黄白色乳状液。
7.4.2索马里乳香取〔含量测定〕项下挥发油适量,加无水乙醇制成每lml 含2.5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a-蒎烯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lml含0.8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气相色谱法(附录9)试验,以聚乙二醇(PEG-20M)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保持3分钟,以每分钟25℃的速率升温至200°C,保持1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20℃,分流比为20:1。
理论板数按a-蒎烯峰计算应不低于7000,分别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lµl,注人气相色谱仪。
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应呈现与对照品溶液色谱峰保留时间相一致的色谱峰。
埃塞俄比亚乳香取乙酸辛酯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lml含0.8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同索马里乳香鉴别方法试验,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应呈现与对照品溶液色谱峰保留时间相一致的色谱峰。
7.5 检查:乳香7.5.1 杂质乳香珠不得过2%,原乳香不得过10%(附录12)。
7.5.2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6 含量测定:取本品20g,精密称定,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33甲法)测定。
索马里乳香含挥发油不得少于6.0% (ml/g),埃塞俄比亚乳香含挥发油不得少于2.0%(ml/g)。
甘油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甘油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8c8c858312b3169a451a423.png)
甘油内控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甘油检验操作规程,确保甘油的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甘油的检验操作。
3、责任者:检验员负责实施,质控部负责人负责监督。
4、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
5、规程:(一)、质量标准:(二)、操作规程:试剂与试药:硫酸氢钾标准氯化钠溶液标准硫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醋酸盐缓冲液(pH3.5) 50%(W/V)乙二醇溶液 2.14%(W/V)高碘酸钠溶液仪器与用具:试管5个 50ml烧杯4个 50ml纳氏比色管1个红外光吸收仪1台电子天平1台1.性状1.1取本品适量,目视观察为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味甜,感觉;有引湿水溶液(1 →10)显中性反应。
1.2本品与水或乙醇能任意混溶,在丙酮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
1.3相对密度本品的相对密度,在25℃时不小于1.2569。
2、鉴别:2.1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77图)一致。
3.检查:3.1颜色取本品5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与对照液(取比色用重铬酸钾液0.2ml,加水稀释至50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3.2氯化物取本品5.0g,依法检查(附录Ⅷ 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5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15%)。
3.3硫酸盐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附录Ⅷ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2%)。
3.4脂肪酸与酯类取本品40g,加新沸过的冷水40ml,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10ml,摇匀后,煮沸5分钟,放冷,加酚酞指示液数滴,用盐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不得过4.0ml。
3.5丙烯醛、葡萄糖与铵盐取本品5ml,加10%氢氧化钾溶液5ml,在60℃放置5分钟,不得显黄色或发生氨臭。
3.6易炭化物取本品4.0g,照易炭化物检查法(附录Ⅷ O)项下方法检查,静置时间为1小时,如显色,与对照溶液(取比色用氯化钴溶液0.2ml、比色用重铬酸钾溶液1.6ml与水8.2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372dc212cc58bd63086bd05.png)
XXXXXXXXX 有限公司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品名:1.1中文名:银杏叶提取物1.2 汉语拼音:Yin xi ngyeTiquwu2代码:3取样文件编号4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6质量标准:水分 不得过5.0% (通则0832第二法)。
炽灼残渣不得过0.8% (通则0841 )。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通则 0821), 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黄铜苷元峰面积比 按〔含量测定〕项下的总黄铜醇苷色谱计 算,槲皮素与山柰素的峰面积比应为 0.8〜1.2,异鼠李素与槲皮素 的峰面积比值大于 0.15。
总银杏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胶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柱长为150mm,柱内径为4.6mm,粒 径 为5M m );以含 0.1% 三氟乙酸的乙腈为流动相 A ,含0.1%三氣乙酸的水为流动相 B , 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10nm 。
理论板数按白果新酸峰计算应不低于 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白果新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1 yg 勺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另取总银杏酸对照 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 1ml 含20卩g 的溶液,作为定位用对照溶 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约 2g ,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人甲醇 10ml ,称定重量,超声使其溶解,放冷,用甲 醉补足减失的重f ,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及定位用对照溶液各 50卩,注入液相色谱仪,计算供试品溶液中与总银杏酸对照品相应 色谱峰的总峰面积,以白果新酸对照品外标法计算总银杏酸含量, 即得。
本品含总银杏酸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总黄酮醇苷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 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胶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4%磷酸溶液(50: 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 360nm 。
建筑材料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建筑材料质量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67a11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e.png)
建筑材料质量检验操作规程一、引言建筑材料质量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流程、方法以及结果评定标准,以确保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各类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包括但不限于水泥、钢材、混凝土、砂浆、石材等。
三、质量检验流程1. 建筑材料送检建筑材料送检应由材料供应商或施工方根据需要向检验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材料样品。
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采样和封装。
2. 材料样品接收与登记检验机构应在收到材料样品后进行接收与登记工作。
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记录每个样品的基本信息,如供应商、材料规格和标识等。
3. 检验项目确定根据不同的建筑材料类型和工程要求,检验机构应确定相应的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应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外观质量等方面。
4. 检验方法选择根据检验项目的具体要求,选择相应的检验方法和实验设备。
确保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按照国家标准和规程进行操作。
5. 检验结果评定根据检验数据和国家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评定和判定。
判定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和待定等情况,并记录在检验报告中。
6. 检验报告发布检验机构应在完成检验工作后,制作并发布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应明确标示样品信息、检验项目、结果评定、检验日期等内容,并加盖检验机构的公章。
四、质量检验要求1. 采样方法采样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确保采样的样品能够代表整个材料批次。
2. 检验项目及标准不同的建筑材料应根据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选择相应的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应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外观质量、尺寸等方面。
3. 检验设备和仪器检验设备和仪器应符合国家计量法规定,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验记录与保存所有检验数据和结果应进行记录和保存。
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b2d789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3.png)
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检验操作规程一、前言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验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制定本操作规程以规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的检验工作。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进货、加工过程、包装过程等。
三、检验设备1.检验设备应满足国家标准和标准化要求,并定期进行校验和维护。
2.检验设备应按照使用要求进行放置和保管,保持清洁、整齐。
四、检验步骤1.原材料进货检验:(1)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外观检验,包括颜色、形状、尺寸等;(2)进行物理性能检验,如硬度、抗拉强度等;(3)进行化学性能检验,如成分含量、腐蚀性等。
2.加工过程检验:(1)在加工过程中,对每个工序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加工精度和工艺流程的合理性;(2)对加工过程中的产生的废品进行分类和记录,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3.包装过程检验:(1)对包装材料进行外观检验,确保包装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五、检验记录1.检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检验结果、检验人员、检验时间等;2.记录需要真实准确,遵循保密原则,不得外泄。
六、异常处理1.当发现产品质量不合格时,应及时停止生产,并进行确认和调查原因;2.对于不良品,应进行分类和记录,以便进行整改和改进;3.合格的产品应分类存放,做好防潮、防尘等工作。
七、检验结果处理1.检验结果正确的产品,可以进行下一步生产工序;2.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应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直到符合要求为止;3.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应按照内部流程进行,严禁私自流入市场。
八、操作规范所有检验工作人员都必须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检验工作,确保操作规范、一致性和稳定性。
九、培训与考核对所有进行检验操作的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能。
十、操作安全进行检验操作时,必须戴好安全防护用具,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的安全。
十一、附则1.本操作规程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其适应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2.对于重大问题或不符合规程的情况,应及时上报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质检安全操作规程
![质检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9ac10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1.png)
质检安全操作规程
《质检安全操作规程》
一、总则
为加强质检工作安全管理,确保质检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质检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规程。
二、操作规程
1. 质检人员必须穿戴好相应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才能进行质检工作。
2. 在进行质检工作之前,需要对质检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 质检过程中,质检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质检要求进行,不得随意变动或忽略操作步骤。
4. 在进行质检工作时,要保持警惕,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发现并进行整改。
5. 质检工作完成后,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保证设备的长期正常使用。
6. 在紧急情况下,要能够快速、冷静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三、安全管理
1. 质检部门要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质检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在质检场所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明确规定禁止质检人员做出危险行为。
3. 质检部门要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和责任范围。
4. 对质检人员的安全行为进行层级考核,对不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进行纠正和惩罚。
通过《质检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提高质检工作的安全水平,保障质检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同时也能提高质检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食品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食品质量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239feb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16.png)
食品质量检验操作规程一、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食品质量检验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保障食品安全以及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规程涵盖了食品质量检验的各个环节,包括取样、样品保存、检验项目、检验方法等,以确保全面有效的食品质量监控。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食品质量检验工作的相关人员,包括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检验机构、监管部门等。
三、取样1. 取样的目的是获取具有代表性的食品样品,以使检验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批次食品的质量状况。
在取样过程中,需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a) 根据检验要求和食品类型,确定取样位置和数量,并做好记录;b) 使用干净的工具和容器进行取样,避免污染;c) 根据需要,进行现场快速检测,并记录结果;d) 对每个样品进行标识,确保样品在整个检验过程中的追踪性和可识别性;e) 确保取样过程中的卫生安全,避免食品被污染。
四、样品保存1. 样品的保存是为了确保在检验过程中样品的质量不受损害,并为复核和争议解决提供可靠证据。
以下是样品保存的要求:a) 根据不同食品类型和检验项目的要求确定样品的保存条件和保存期限;b) 样品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c) 需要冷藏或冷冻保存的样品,应存放在专用的冷藏室或冷冻库中,并记录相应的温度;d) 对于易腐烂或易挥发的样品,应尽快进行检验,以免失去检验的价值。
五、检验项目1. 检验项目是根据国家相关食品质量标准和法规的要求确定的,以确保食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
在进行检验项目选择时,需注意以下要点:a) 参考国家标准和法规,确定应检验的项目;b) 需要特别关注的项目应列为必检项目,并在检验报告中明确标注;c) 对于不同的食品类型,可根据具体情况添加适当的附加检验项目;d) 在检验项目中,应注重对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如重金属、农药残留、致病菌等。
六、检验方法1. 检验方法的选用应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和准确性来确定,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标签、说明书内控质量标准及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标签、说明书内控质量标准及检验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98c9c733186bceb19e8bbeb.png)
制药GMP管理文件
一、目的:为规定标签、说明书的检测方法和操作方法,特制定此标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标签、说明书的检测。
三、责任者:生产部经理、质管部经理、检验员、仓库保管员
四、正文:
1、质量标准
2.仪器与用具:米尺(分度:1mm)
3.操作方法:
3.1 外观检查:在自然光线明亮处目检观察,检查材料、文字、色
形及版本数量。
3.2尺寸:按抽样规则抽取样品,用米尺或平板尺测量样品的大小、尺寸。
4.检验规则:
4.1 标签以同一配方、同一工艺、同一规格为一批,每批不得多于
50000个,说明书每批不得多于50000张。
4.2由质管部按本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3标签和说明书按抽样标准抽样。
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8ae89c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8.png)
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规程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规程一、安全意识1.1加强自我安全意识,时刻保持警惕。
1.2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注意避免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1.3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靠。
二、操作规程2.1检验人员必须对检验设备进行全面、周到地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报告,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2.2检验人员必须仔细核对被检产品的检验要求,了解样品物性和检验标准。
2.3操作前,必须认真阅读检验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了解应该如何进行操作。
2.4在操作过程中,应根据操作规程依次进行每一项工作,不得跳过或省略环节。
2.5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保持仔细、细致、耐心、绝对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检验标准要求。
2.6在操作过程中如有发现异常状况及时停机并进行修整,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操作。
三、设备使用规程3.1操作部门必须严格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以此保证生产线上的安全。
3.2检验人员必须在工作时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具,以免发生危险事故。
3.3使用设备前,必须进行设备的检查及确认,如设备异常必须进行修整或更换。
3.4设备日常维护工作必须要认真执行,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3.5带电操作和维护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带电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四、环境安全4.1在工作场所必须注意其卫生和整洁。
对于不能与其他物品混放的物品应进行分类放置,对于易碎、易燃、易爆物品应进行单独标示,并保持通风、清洁、干燥。
4.2在工作场所中必须维持良好的氛围,不得高声喧哗或做出危险行为。
4.3在工作场所中必须有良好的照明,以免给操作人员带来疲劳和不适。
4.4在工作场所中必须避免使用易燃易爆或有毒害的物品,以免造成操作人员或设备的损失。
五、事故应急5.1如发生事故,必须第一时间停止作业,并及时呼叫事故应急队伍进行救援。
5.2在事故发生时,必须保持镇静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救援工作。
电子产品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电子产品质量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bd7f73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1.png)
电子产品质量检验操作规程第一章概述在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工作。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的流程和要求,确保每一台产品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二章检验前准备2.1 检验设备和工具准备在进行电子产品质量检验前,必须准备齐全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包括但不限于:万用表、示波器、电源供应器等,确保这些设备和工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2 检验人员培训质量检验工作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在进行电子产品质量检验前,相关检验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相关标准,确保能够正确有效地进行产品检验。
第三章检验流程3.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的第一步。
在这一步,检验人员需要仔细检查产品外观,确保无任何明显的损坏、污渍或变形。
同时,还要检查产品的标识和铭牌是否完整清晰。
3.2 功能检验功能检验是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的核心步骤。
检验人员需要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或相关标准,针对不同功能进行测试。
例如测试电子产品的开关是否灵活、屏幕是否显示正常等。
如发现功能故障,需要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3.3 安全性检验安全性检验是电子产品质量检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检验人员需要测试产品的电气安全性能,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用户造成电击或短路等危险。
同时,还要检查产品是否符合相关的电磁兼容和辐射标准。
第四章检验记录和报告4.1 检验记录每一台电子产品的质量检验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
包括产品型号、序列号、检验日期、检验结果等信息。
同时,还要记录检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4.2 检验报告根据检验记录,检验人员需要编写相应的检验报告。
报告中应包含产品的基本信息、检验结果、问题和解决措施等内容。
报告需要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并妥善保存备查。
第五章不合格品处理对于检验结果为不合格的电子产品,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不合格的产品可以进行修复、返修或报废处理,具体的处理方法和流程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确定。
检验科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科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5b5892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c.png)
检验科标准操作规程检验科标准操作规程(一般要求)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为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检验结果的客观性,规范检验科的日常操作,提高检验质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进行科学实验和检验工作的检验科人员。
二、规范操作流程1. 样品准备1.1. 样品选择:根据检验要求和需要的指标/参数,选择合适的样品进行检验。
样品应该来自于合适的来源,并经过充分的标识和记录。
1.2. 样品收集:根据标准操作程序,按照要求的方法和工具,采集样品。
遵守适当的样品收集和保存指导原则,以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1.3. 样品制备:根据检验要求,进行样品的预处理、消解或纯化等操作,以获得适宜的样品状态用于后续测试。
2. 仪器设备准备2.1. 仪器设备选择: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和标准规范,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进行测试。
2.2. 仪器设备校准和验证:在进行检验之前,确保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已经进行了准确的校准和验证,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和使用说明书进行仪器设备的操作,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注意设备的安全使用。
3. 检验操作程序3.1. 检验方法选择:根据需要的检验要求和指标/参数,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确保检验方法与要检验的样品类型和性质相匹配,并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
3.2. 检验前准备:对于需要检验的样品,根据检验方法要求进行样品的预处理、稀释、标记等准备工作。
3.3. 检验操作:按照检验方法的操作步骤和要求,进行相应的检验操作。
确保操作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复性。
3.4.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检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按照相应的计算公式和统计方法计算并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结果报告和记录4.1. 结果报告:根据检验结果,编写检验报告。
报告应该包括详细的测试数据、计算结果和结论等,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2. 记录保存:检验科应建立完善的检验数据和记录管理系统,将检验过程中的所有重要信息、数据和记录进行保存和归档。
成品包装质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成品包装质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033dca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c.png)
成品包装质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成品包装质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的目的是规范成品包装质量检验的操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成品包装的质量达到要求。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类成品包装质量检验工作。
二、术语定义1. 成品包装:指产品生产完毕并进行质量检验后,进行包装的过程。
2. 质量检验:通过科学分析和测试方法,判定成品包装是否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活动。
3. 检验标准:用于对成品包装进行质量判定的依据,一般由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4. 操作规程:质量检验工作人员在进行成品包装质量检验时所要遵循的具体操作规范和标准。
三、工作程序1. 准备工作(1)检查检验设备仪器是否正常,并进行必要的校准。
(2)确认待检成品包装按规定摆放整齐,不受损。
(3)准备好必要的检验工具。
2. 表面质量检验(1)检查成品包装表面是否平整,没有明显凹陷和起泡现象。
(2)检查成品包装的印刷质量,判断是否有模糊、脱墨等现象。
(3)检查成品包装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无明显色差。
3. 尺寸和容量检验(1)测量成品包装的外部尺寸,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参数。
(2)检查成品包装的容量是否符合产品要求,是否有盲盒、漏液等情况。
4. 物理性能检验(1)进行成品包装的拉伸强度测试,判断其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2)进行成品包装的冲击性能测试,判断其抗冲击性能。
5. 环保性能检验(1)检验成品包装是否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如是否含有有害物质等。
(2)对成品包装进行耐水、耐湿等性能测试。
6. 包装标志检验(1)检查成品包装是否标注有相关的包装标志,如生产日期、生产批次等。
(2)检查成品包装是否粘贴有必要的防伪标识。
四、质检记录与报告1. 对每个待检成品包装的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合格或不合格等。
2. 生成质量检验报告,并及时传达给相关部门。
五、操作规程的执行与监督1. 检验工作应由专人负责操作,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2. 监督人员应进行检查,以确保操作规程有效执行。
滑石、滑石粉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滑石、滑石粉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2b0c2546137ee06eef91854.png)
xxxxxxxxxxxx有限公司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滑石滑石粉1.2 汉语拼音:Huashi Huashifen2 代码:3 取样文件编号: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7 检验操作规程:7.1 试药与试剂:氟化钙、硫酸、盐酸、氢氟酸、氢氧化钠、对硝基偶氮间苯二酚、亚铁氰化钾、醋酸盐。
7.2 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铂坩埚、快速滤纸、纳氏比色管。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7.4.1滑石(1)取本品粉末0.2g,置铂坩埚中,加等量氟化钙或氟化钠粉末,搅拌,加硫酸5ml,微热,立即将悬有1滴水的铂坩埚盖盖上,稍等片刻,取下铂坩埚盖,水滴出现白色浑浊。
(2)取本品粉末0.5g,置烧杯中,加入盐酸溶液(4→10)10ml,盖上表面皿,加热至微沸,不时摇动烧杯,并保持微沸40分钟,取下,用快速滤纸滤过,用水洗涤残渣4~5次。
取残渣约0.1g,置铂坩埚中,加入硫酸(1→2)10滴和氢氟酸5ml,加热至冒三氧化硫白烟时,取下冷却后,加水10ml 使溶解,取溶液2滴。
加镁试剂(取对硝基偶氮间苯二酚0.01g溶于4%氢氧化钠溶液1000ml中)1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4→10)使成碱性,生成天蓝色沉淀。
7.4.2滑石粉取本品,照滑石项下的〔鉴别〕(1)、(2)项试验,显相同的反应。
7.5 检查(滑石粉):7.5.1酸碱度取本品10g,加水50ml,煮沸30分钟,时时补充蒸失的水分,滤过。
滤液遇中性石蕊试纸应显中性反应。
7.5.2水中可溶物取本品5g ,精密称定,置100ml烧杯中,加水30ml。
煮沸30分钟,时时补充蒸失的水分,放冷,用慢速滤纸滤过,滤渣加水5ml 洗涤,洗液与滤液合并,蒸干,在105°C干燥1小时,遗留残渣不得过5mg(0. 1%)。
7.5.3酸中可溶物取本品约lg ,精密称定,置100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人加稀盐酸20ml ,称定重量,在50℃浸渍1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稀盐酸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中速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加稀硫酸lml,蒸干,炽灼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10. 0mg(2. 0%)。
过程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过程质量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ce537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3.png)
过程质量检验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确保过程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强过程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涉及过程质量检验的工艺环节。
三、主要内容1.过程质量检验的定义和目标2.过程质量检验的职责与权限(1)质量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过程质量检验方案,并对其执行进行监督和管理。
(2)生产人员负责按照检验方案进行操作和记录,并报告异常情况。
(3)质量部门对过程质量检验结果进行审核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3.过程质量检验的设备和仪器(1)根据工艺流程和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仪器进行检验。
(2)设备和仪器的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培训证书,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维护。
4.过程质量检验的方法和标准(1)制定过程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包括关键参数的测量方法、取样规则和接受标准等。
(2)在生产过程中按照检验方法和标准进行检验,确保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过程质量检验记录的管理(1)制定过程质量检验记录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
(2)检验记录应如实填写,并进行归档和管理,以备后续查阅和分析。
6.异常情况的处理(1)如果在过程质量检验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及时报告质量部门。
(2)质量部门应根据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7.改进措施的提出和实施(1)质量部门在对过程质量检验结果进行评估后,应提出改进措施的建议。
(2)改进措施应经过相关部门的讨论和批准后,由质量部门组织实施,并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四、操作规程的执行和监督1.生产人员应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严格执行检验方法和标准。
2.质量部门应对操作规程的执行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3.如发现操作规程存在问题或需要修改,应及时修订并重新培训相关人员。
4.质量部门应定期对操作规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评估,并及时进行修订和更新。
五、附录操作规程的附录包括过程质量检验的方案、检验记录和相关的设备和仪器说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阐述企业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的内容要求以及制订、审核、批准、分发、修订、废除、销毁、保管等管理规定,确保符合生产和质量管理实际情况和国家有
关法定要求。
范围:适用于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等企业内控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的制订、审核、批准、分发、修订、废除、销毁、保管等管理。
职责:质量管理中心对此规程的实施负责。
规程:
1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或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关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
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2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
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
制规范炮制。
3公司必须执行各级法定标准,在法定标准的基础上,公司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和执行企业内控标准、检验操作规程,企业内控标准必须高于法定标
准。
下列情况必须制订企业内控质量标准(简称企业标准,下同。
):
(1)成品;
(2)中间产品;
(3)原料、辅料、包装材料;
(4)工艺用水。
4企业标准的主要内容:
4.1药材企业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指除文件表头外的正文内容,按顺序可排有:
(1)品名,包括中文名称(必要时用括号加注副名)、汉语拼音名、拉丁名;
(2)规格、代号;
(3)标准出处(须详细写明出处);
(4)检验操作规程题目及编号;
(5)来源,指药材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学名、药用部位(矿物药注明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主要成分)及采收季节和产
地加工等;
(6)企业质量标准(注明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等检验项目及法定标准、企业内控标准);
(7)炮制;
(8)贮藏条件及贮存期。
4.2化学原辅料企业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指除文件表头外的正文内容,按顺序可
排有:
(1)品名,包括中文名称、汉语拼音名、英文名;
(2)分子式、分子量;
(3)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
(4)规格、代号;
(5)标准出处(须详细写明出处);
(6)检验操作规程题目及编号;
(7)企业质量标准(注明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检验项目及企业标准等);
(8)类别;
(9)贮藏条件及贮存期。
4.3包装材料企业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指除文件表头外的正文内容,按顺序可排
有:
(1)品名、规格、代号;
(2)引用标准(须详细写明出处);
(3)检验操作规程题目及编号;
(4)材质、外观、尺寸、理化项目(内包装材料须有符合药品要求的卫生标准)等检验项目及企业标准、检验依据;
(5)类别;
(6)适用范围;
(7)贮藏条件;
(8)包装材料实样或图示。
4.4中间产品企业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指除文件表头外的正文内容,按顺序可排
有:
(1)品名、规格、代号;
(2)检验操作规程题目及编号;
(3)来源,指车间名称,工序名称,成品名称、规格、代号;
(4)企业质量标准;
(5)贮藏条件及贮存期。
4.5成品企业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指除文件表头外的正文内容,按顺序可排有:(1)品名(包括中文名称、汉语拼音名);
(2)剂型、药品规格、包装规格、代号;
(3)批准文号;
(4)法定标准出处(须详细写明出处,并将法定标准作为附件附在文件后);(5)检验操作规程题目及编号;
(6)生产部门(指明制剂生产和包装车间);
(7)企业质量标准(注明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等检验项目及法定标准和企业内控标准);
(8)包装说明;
(9)贮藏;
(10)有效期。
(11)附件
5检验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5.1原辅料检验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是指除文件表头外的正文内容,按顺序可
排有:
5.1.1检品名称、规格、代号;
5.1.2企业标准题目、编号;
5.1.3检验项目与检验操作,根据品种和项目的不同,按顺序可分别列有:
(1)检验所用设备、仪器、试剂、试液、对照品等;
(2)试验前的准备,包括工具容器的清洗、准备,取样及供试品的制备等;
(3)操作原理与详细的操作方法;
(4)操作注意事项;
(5)记录与计算;
(6)结果判定,包括允许误差、复验规定等。
5.1.4附录,注明滴定液、标准液等单项配制、标定方法的题目、编号。
5.2包装材料检验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是指除文件表头外的正文内容,按顺序
可排有:
5.2.1检品名称、规格、代号;
5.2.2企业标准题目、编号;
5.2.3检验项目与检验操作,根据品种和项目的不同,按顺序可分别列有:(1)检验所用设备、仪器、标准样本等;
(2)试验前的准备,包括工具容器的清洗、准备、取样等;
(3)详细的操作方法;
(4)操作注意事项;
(5)记录与计算;
(6)结果判定,包括允许误差、复验规定等。
5.3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是指除文件表头外的正文内容,按顺序
可排有:
5.3.1检品名称、规格、代号;
5.3.2企业标准题目、编号;
5.3.3检验项目与检验操作,根据品种和项目的不同,按顺序可分别列有:(1)检验所用设备、仪器、试剂、试液、对照品等;
(2)试验前的准备,包括工具容器的清洗、准备,取样及供试品的制备等;(3)操作原理与详细的操作方法;
(4)操作注意事项;
(5)记录与计算;
(6)结果判定,包括允许误差、复验规定等。
5.3.4附录,注明滴定液、标准液等单项配制、标定方法的题目、编号。
5.4成品检验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是指除文件表头外的正文内容,按顺序可排
有:
5.4.1检品名称、规格、代号;
5.4.2企业标准题目、编号;
5.4.3检验项目与检验操作,根据品种和项目的不同,按顺序可分别列有:(1)检验所用设备、仪器、试剂、试液、对照品等;
(2)试验前的准备,包括工具容器的清洗、准备,取样及供试品的制备等;(3)操作原理与详细的操作方法;
(4)操作注意事项;
(5)记录与计算;
(6)结果判定,包括允许误差、复验规定等。
5.4.4附录,注明滴定液、标准液等单项配制、标定方法的题目、编号。
5.5滴定液配制、标定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是指除文件表头外的正文内容,按
顺序排有:
(1)名称、分子式、分子量;
(2)配制浓度;
(3)所用仪器、试剂;
(4)基准品前处理方法;
(5)标化原理、反应方程式;
(6)配制方法;
(7)注意事项;
(8)记录与计算;
(9)允许误差、复标规定;
(10)贮藏条件及贮存期。
6企业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的起草、审核、批准、发放、修订、废除、销毁、保存:
(1)企业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由质检部部长主持,质检部、质保部、生产技术部、物料管理部等部门共同参与编制。
(2)检验方法应与法定标准一致,质检部部长必须保证检验方法在现有设施和设备条件下有效,必要时对检验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等进行验证(见SMP-VM-010-00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规定)。
(3)企业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由检测室、标准计量室起草,质检部等部门负责人审核,质量管理中心主任批准。
(4)企业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批准后,原件由质保部文件管理室保存,检测室主任保存一套复印件,检验操作人员根据需要保存复印件。
(5)批准后的企业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不得任意更改,由于试剂、实验设备等原因,需要对检验方法修改时,如所修改的方法直接摘自美国、英国、欧洲或中国药典,按“SMP-DM-001-00GMP文件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如方法是由公司自订的,则必须验证并报质量管理中心主任批准。
标准的变更,必要时要报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备案。
当印刷性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变更时由物料管理部通知印刷厂将作废的版本销毁,库存的包装材料由质量监督员监督销毁。
(6)原则上,企业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1-2年修订一次。
修订的程序与制定时相同。
(7)企业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的起草、修订、审查、批准、撤销、印制及保管等本文件没有规定的按“SMP-DM-001-00GMP文件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