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看呼吸科肺部真菌感染(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科)

合集下载

分析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措施

分析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措施

分析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措施目的探讨和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并研究临床治疗措施。

方法对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在此次研究的180例患者中,其中基础疾病患者有170例,占94.4%,常见的疾病主要为慢性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结论临床上,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抗真菌治疗,同时还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来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标签:肺部;呼吸内科;真菌感染;治疗措施真菌性肺炎又称肺真菌病,分为肺念珠菌病、肺曲霉病、肺隐球菌病、肺毛霉菌病、肺孢子菌肺炎等多种类型。

真菌的结构十分复杂,其不仅存在遗传所需的染色体,同时还具有真正的细胞膜和细胞核[1]。

当患者发生感染时,真菌就会出现快速传播,并且难以发现致病原因[2]。

此外,真菌感染常见于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及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腹部大手术、器官移植、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有关,和真菌致病性以及环境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另外,临床上应重视导致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原因还有抗生素和糖皮激素等的滥用。

为了探讨和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并研究临床治疗措施。

我院对收治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的180例患者,为我院在2011年7月~2013年9月收治。

其中男性为116例,女64例;年龄在29~78岁,平均为(52.0±3.0)岁。

1.2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主要是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史以及临床特点,同时研究治疗措施。

临床治疗药物主要为: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

1.3疗效评价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进行影像学检查,其肺部阴影完全消失。

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减轻,但是肺部阴影没有消失。

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变化,肺部阴影没有改善。

1.4统计学方法所有的数据都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呼吸内科患者中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体会

呼吸内科患者中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体会

呼吸内科患者中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的意义。

方法:我院呼吸内科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了68例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氟康唑治疗进行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伏立康唑抗真菌的方式进行治疗。

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真菌类型分析,此次研究收治的68例患者中,有45例肺部感染患者是由于酵母菌感染引起,约占66.1%;有14例患者是由于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约占20.5%,剩下9例是由其他真菌感染引起,约占13.2%。

观察组患者痊愈有26例,好转有7例,无效有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患者痊愈有14例,好转有11例,无效有9例,总有效率为73.5%。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需要高度重视,采用伏立康唑抗真菌药物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应该尽早,足量使用伏立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

此次研究结果具有一定价值,值得广大临床医务人员借鉴。

【关键词】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效果?【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229-02肺部真菌感染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部疾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真菌孢子等被吸入人体肺部而致病称为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体内其他部位真菌感染经淋巴或血液到肺部而致病,称为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1,2]。

近年来,随着环境不断恶化,每年因真菌感染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正逐年增加,在临床上肺部真菌感染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容易被广大的医务人员忽视,而常见的诊断方法是通过真菌培养进行形态学辨别[3]。

此次研究分了探究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的意义,我院呼吸内科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了68例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

呼吸科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呼吸科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2 0 1 3年 1月第 1 1卷 第 1 期
时特别 要注意 的是容易 损伤神 经的三个危 险区 :甲状 腺下动 脉附近 、 环 甲区及 中段 。我们认 为结节性 甲状腺肿行双 侧次全 或近全切 除 比较 稳妥 ,因为腺体全 切可 能增 加喉返神 经损伤 的概 率 ,特 别是 甲状腺 背
参考文献
[ 1 】 李允 山, 周恩 相 . 简 明甲状腺 乳 腺 外科 手术 图解 [ M] . 长沙 : 湖 南科 学技 术 出版社 , 2 0 0 6 . [ 2 】 房 学东, 盖宝 东, 崔俊 生, 等. 4 4 5 3 例结 节 陛甲状腺 肿 临床分析 [ J ] . 中 华 普通 外科 杂志, 2 0 0 3 , 1 8 ( 8 ) : 4 9 4 — 4 9 5 .
表 1 基础疾 病 的调 查结果
性和7 8 例女性 1年龄4 4 ~8 5 岁,平均年龄5 8 岁。
1 . 2 方法
各类标本经镜检 ,沙保弱培养基培养,之后通过F u n — g u s 鉴定卡和 A T B E x p r e s s 全 自动分析仪的应用进行鉴定,检验科细菌室对培养基进
采用均数4 - 标准差 ( 土s )对有关数据进行表示。
2结 果 本组1 9 2 例 患者 中,发生 院 内肺 部真菌感 染 的患者有6 8 例 ,院 内 肺部真 菌感染 率为3 5 . 4 %。院内肺部 真茵感染 的基础疾病 、诱 因、真 茵类型 的具 体情 况分别见表 1 、表2 、表 3 。

临床研究 ・ 2 1 1
气管食管沟区的骚扰;应多保留腺体后包膜 ,以免损伤被膜后面的甲
状旁腺 。②应在手术 台上仔 细观 察切除பைடு நூலகம்来 的 甲状腺腺 叶的后面 ,检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与观察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与观察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与观察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多数属于易感体质,在呼吸内科患者住院期间,极易发生肺部真菌感染。

肺部真菌感染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部疾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

真菌孢子等被吸入人体肺部而致病称为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

体内其他部位真菌感染经淋巴或血液到肺部而致病,称为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

基于此,本文就此类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探讨有效治疗方法。

一、病因肺部真菌感染是由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过敏、化脓性炎症反应或形成慢性肉芽肿。

引起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致病菌分致病性真菌与条件致病性真菌:①致病性真菌属原发性病原菌,常导致原发性真菌感染,可侵袭免疫功能正常宿主,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易致全身播散。

病原性真菌主要有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足癣菌和孢子丝菌病等。

②条件致病性真菌或称机会性真菌,如念珠菌属、曲霉属、隐球菌属、毛霉和青霉属、根霉属、犁头霉属、镰刀霉及肺孢子菌等。

这些真菌多为腐生菌,对人体的病原性弱,但宿主存在易患因素时,会导致深部真菌感染,但临床上也可见到无明确宿主因素的病例。

临床常见真菌病原体包括念珠菌、曲霉、毛霉、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等。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器官移植、肿瘤放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超广谱抗生素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以及各种导管介入治疗等,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二、临床表现肺部真菌感染常继发于严重的原发病,症状、体征常无特异性,可有以下临床表现:(一)隐匿性感染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可自愈。

(二)流感样症状表现为发热、畏寒、头痛、流涕、关节痛、肌痛等。

(三)肺部表现(1)肺炎或支气管炎最常见,与一般细菌性肺炎难以鉴别。

可有发热、咳嗽、咯白色黏稠痰或脓痰、咳血、胸闷、气喘等呼吸道症状,肺部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可伴有少至中量胸腔积液。

(2)肺结核样表现组织胞浆菌病、皮炎芽生菌病的临床表现有时酷似肺结核,可有干咳、咯血、胸痛等呼吸道症状及午后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并对其采取氟康唑治疗。

方法:4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选自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接受氟康唑治疗)和常规组(24例,接受伊曲康唑治疗)。

分析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对比2组治疗后的有效率。

结果:经分析后,导致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其比例为50.00%。

其次为不节制的使用糖皮质激素,其比例为22.92%。

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低于实验组。

2组对比数据输入统计学分析软件后结果有意义(P<0.05)。

结论:在此次研究中对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原因予以分析,并采取氟康唑治疗。

经分析得知患者多为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在采取治疗后,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

此治疗方法可在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中予以推广。

【关键词】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氟康唑;伊曲康唑肺部真菌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疾病,该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其占据器官真菌感染发生率的一半之多[2]。

有相关学者指出,致使肺部真菌感染的因素较多,可因本身的基础疾病、环境因素以及药物的使用等。

为此,本次研究中4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选自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探究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并对其采取氟康唑治疗。

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4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选自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接受氟康唑治疗)和常规组(24例,接受伊曲康唑治疗)。

2组基础资料输入到统计学分析软件中结果无意义(P>0.05)。

基础资料:实验组性别(男13,女11);年龄(32-61岁)。

常规组性别(男12,女12);年龄(33-62岁)。

1.1.方法1.2.1原因分析对2组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予以分析,对患者的病史予以统计,综合分析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

1.2.2治疗方法常规组接受伊曲康唑治疗,药物信息: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124;0.1g。

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作者:赖强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29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和治疗方法。

方法:从本院收治患者中选出84例原有呼吸系统疾病并结合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其易感因素及治疗方法。

结果:72例采用氟康唑进行治疗,8例采用酮康唑进行治疗,4例采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

经过治疗,痊愈或好转的患者52例(62.0%),无变化者20例(23.8%),病情恶化2例(2.38%),死亡10例(11.9%)。

接受氟康唑治疗的患者中痊愈或好转者共计48例(57.1%)。

结论:在院内肺部感染的患者中,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最常继发于院内肺部感染的一种基础疾病。

由于患者长期应用广谱类抗生素并长期应用激素治疗,合并机械通气以及糖尿病和低蛋白血症是该病的主要诱因。

由于肺部真菌感染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故需要结合痰培养以及临床体征来确诊,白色念珠菌是主要致病菌,氟康唑的疗效较明显,需要临床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9-0054-02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呼吸内科患者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和器官移植以及介入治疗的深入开展,使得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这种感染一旦发生,病情会变得复杂化,病死率高,会成为“终末感染”。

为了解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现状,合理利用临床治疗方法及药物,本文中笔者对本院部分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了研究,观察其易感因素及治疗方法,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呼吸内科2008年3月-2012年3月被诊断为院内真菌感染的84例病例,其中男41例,女43例,年龄24~89岁,平均64.8岁,其中≥60岁占60例,占71.4%。

真菌感染论文呼吸内科论文:呼吸内科对患者中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分析

真菌感染论文呼吸内科论文:呼吸内科对患者中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分析

真菌感染论文呼吸内科论文:呼吸内科对患者中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内科对患者中肺部真菌感染的分布、因素以及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结果:本组90例患者中基础疾病者有85例,占总数中的94.4%。

较为多见的有:白血病、肺炎、慢性肾病、肺间质纤维化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在抗真菌治疗后,显效58例,占64.4%,有效18例,占20%,无效14例,占15.6%。

结论:对患者进行抗真菌治疗,积极采取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感染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真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就是真菌病,念珠菌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真菌[1]。

近年来,肺部真菌感染率正逐年上升,主要原因有:长期服用抗生素、化疗或放疗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随着临床上各种介入性治疗以及器官移植,真菌感染的几率也随之升高[2]。

笔者为进一步研究呼吸内科中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分布及治疗效果,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8例,女性32例,年龄为21~69岁,平均年龄39±6.5岁。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史以及诱发因素,分析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50例患者使用氟康唑进行治疗,30例患者使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

1.3疗效判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x线检查肺部显示阴影全部吸收。

有效:临床症状减轻但未完全小时,肺部阴影减小。

无效:临床症状无消失迹象,甚至恶化,阴影没有减小或者阴影面积明显增大。

1.4 统计学处理:本组所有资料与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呼吸内科病房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病房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病房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在呼吸内科病房中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原发病类型、易患因素及其临床治疗。

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880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其中肺部真菌感染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回顾与分析。

结果:本组1880例病例中,有70例出现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是3.7%。

原发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主,占51.4%(36/70)。

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是其首要易患因素,占74.3%(52/70),其次为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与低蛋白血症,分别占58.6%(41/70)和48.6%(34/70)。

经积极、有效治疗后,有62例获得治愈出院,包括显效38例,有效24例,临床总有效率是88.6%。

结论:呼吸内科病房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与多方面因素有关,诸如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放化疗及营养不良等,临床应予以充分重视,并通过规避危险因素和提供积极、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来加强对病情的防控。

标签: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目前,肺部真菌感染在呼吸内科病房中越来越趋于常见。

有资料指出,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主要与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等药物的长期过量使用,以及导管介入治疗与各类器官移植等密切相关[1]。

一旦发生感染,往往容易因感染菌种的多样性、疾病传播速度快等问题而加重病情,或是造成交叉感染,大大增加了临床防治工作的难度。

为了提高我院呼吸内科对该疾病的防控水平,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间,笔者对我院共收治的1880例病例实行了综合性回顾与分析,对7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易患因素进行了统计,并给予积极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研究进展。

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两年间到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1880例病例及其相关临床资料,肺部真菌感染病例的确诊以《侵袭性肺部真经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为参照[1]。

本组70例证实为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段集中分布在37~78岁之间,平均63.7岁。

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发布时间:2022-12-26T05:44:03.65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6期作者:袁世洪[导读]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患者肺部发生真菌感染的各种因素,以及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袁世洪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83【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患者肺部发生真菌感染的各种因素,以及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呼吸内科收治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共计62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62例患者中造成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有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合并基础慢性疾病等原因。

病原菌主要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

结论: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和放化疗等多项因素,都会导致肺部出现感染,需要积极的采取抗真菌疗法才能够更好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关键词:真菌感染;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在临床上,当人类的机体抵抗能力下降时会出现真菌感染。

特别是肺脏作为人们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感染真菌的概率更高,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许多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能力的下降,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比成年人更高,从而诱发多种呼吸道疾病的类型,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1]。

此外,我国由于长期滥用抗生素导致部分细菌的耐药性极高,许多患者可使用的药物更少。

为了探究临床上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本文主要选取了在我院诊治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共计62例对其开展回顾性的分析,探究造成真菌感染的多种因素,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呼吸内科收治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共计62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3.46±6.36)岁。

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后评估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情况。

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探究

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探究

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探究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

方法以2016年1月-12月为时间区间,选择46例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另外选择46例呼吸内科病房内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展开对比分析。

结果念珠菌属为患者主要感染真菌类型,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要真菌;研究组中男性、年龄≥60岁、抗生素连用≥2种、有创伤性操作、机械通气患者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为造成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真菌,男性、年龄≥60岁、抗生素连用≥2种、有创伤性操作、机械通气为主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极为多发,不但会对患者的疾病救治造成不良影响,更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 [1]。

笔者以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临床实践分析基础上,探究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状况,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指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6年1月-12月为时间区间,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2],选择46例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另外选择46例呼吸内科病房内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展开对比分析。

对照组,男29例,女17例,平均年龄(51.36±4.37)岁;研究组,男28例,女18例,平均年龄(51.42±4.40)岁;两组在以上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

1.2方法收集整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抗生素使用情况、是否有创伤性操作、是否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等详细一般资料信息。

采集研究组患者的痰标本,予以接种、分离菌种处理,在显色平板中使用Biolog公司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真菌鉴定检测。

呼吸内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朱才亮【摘要】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1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包括其基础疾病、患者情况、诱发因素、真菌种类等。

统计调查结果。

结果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加,60岁以上患者发生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比例达74.38%。

患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主要病症。

患者发病的主要诱因是长期使用各种激素和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的。

患者感染的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最多。

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无显著临床特征,需要根据诱因积极预防,避免病症的发生,降低医院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2页(P2266-2267)【关键词】呼吸内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作者】朱才亮【作者单位】赣州市南康区第二人民医院,江西赣州 34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9.3当人体菌群失调、免疫力降低时,容易引发真菌感染[1]。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道路,院内真菌感染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其中,呼吸系统以肺部真菌感染最为多发[2]。

现对我院呼吸内科病房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诱因等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1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患者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其中男64例,女57例;年龄27~76(54.56± 4.89)岁。

1.2 方法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包括其基础疾病、患者情况、诱发因素、真菌种类等。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采用例(%)表示料。

2.1 患者发病情况和年龄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发病情况和年龄的关系如附表所示。

结果显示,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加,60岁以上患者发生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比例达74.38%。

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

部真菌感染治疗 的 1 3 2例患 者作 为研 究对 象 ,其 中男 8 1例 ,
女5 l例 ;年 龄 2 9~ 8 1岁 ,平 均 ( 6 1 . 0± 9 . 1 ) 岁。
1 . 2 方法
整理 1 3 2例患者 的病历资料 ,统计 患者 的患病史 ,
得到明显控制者 8 4例 ,占 6 3 . 6 4 % ;病 情初步 得到 控制者 2 9
疗效果。结果
将2 0 1 2 年 5月
0 l 3年 1月在我 院接 受肺部真 菌感 染治疗的 1 3 2例 患者作 为研 究对 象,统计 患者的患病 史、肺 部真菌感染类型及 治 1 3 2例 患者 中 l 1 6例 患者有基础疾病 ,占8 7 . 8 8 % ,其 中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患病率最 高。经抗 真 菌疗 法 临床上应加强对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肺部真 菌感染的预防 ,对肺部真 菌感染 患 治疗后 ,总有效率为 8 5 . 6 1 % 。结论
例 ,占 2 1 . 9 7 % ;病情未得到控制者 1 9例 ,占 1 4 . 3 9 %。总有 效率为 8 5 . 6 l %。
3 讨 论
并分析致病 因素 ,研究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和治疗效 果。对其中 9 5 例患者采用氟康唑治疗 ,其他 3 7例患者采用伊 曲康 唑治 疗 ,在 对患 者 进 行治 疗 的同 时 ,配 合 细 致 的 医学
于肺部真菌 感染 患者 病 情 的影 响 ,本 研究 将 2 0 1 2年 5月一 2 0 1 3年 1月在我院接受 肺部真 菌感染 治疗 的 1 3 2例 患者作 为 研究对象 ,进行 临床分析 ,现报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2 . 2 肺 部真 菌感染 致病 因素 长 时间使 用抗 生素 类 药物 6 2 例 ,接受 化疗或放疗 3 9例 ,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 5 8例 。 2 . 3 肺部真菌感染 患者真 菌感染类 型 1 3 2例 患者 中 ,白色

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本文根据我院呼吸内科在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76例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数据,首先介绍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治疗措施,然后在76名患者相关临床数据的统计结果基础之上,分析了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中的注意事项,其中包括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发展、帮助患者正确排痰和注重合理饮食等。

标签: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措施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概述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共收治肺部真菌感染患者76例,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1—86岁。

这些患者的症状均符合卫生部所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同时符合肺部真菌感染《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1.2方法我院对这76名病例采取的治疗措施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针对相应症状的支持治疗,二是根据肺部真菌感染所制定的抗真菌治疗。

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对76名病例的病史、真菌感染的诱发因素、所感染的真菌类型、疗效和预后等结果进行了记录分析。

2 结果2.1患者资料76名病例中,62—86岁年龄段的有52例,占总数的68.4%;在我院住院治疗超过30天的占总人数的66.3%;基础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例占41.3%;使用累了抗菌药的病例共有53名,占69.7%;27.4%的病例使用了免疫抑制剂;33.4%的病例使用了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具有侵入性操作的病例占42.3%。

2.2真菌分布在这76名病例中,有50名感染的是酵母菌属,占总数的65.8%;15名感染的是曲霉菌属,占总数的19.8%;剩下的其他菌属感染者共11名,占总数的14.4%。

2.3治疗效果76例病例在通过我院针对其相应症状的支持治疗,和根据肺部真菌感染所制定的抗真菌治疗之后,54名病例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对这54名病例进行X 线检查,发现其肺部阴影已经完全被吸收;12名病例的临床症状出现了减轻,通过X线检查,发现其肺部阴影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是已经有了明显减少;剩下的10名病例,在经过治疗之后,其临床症状并没有明显变化甚至有恶化的趋势。

(优选)从实践看呼吸科肺部真菌感染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科

(优选)从实践看呼吸科肺部真菌感染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科
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患者
50 例作为对照组, 分析 观察组合并下呼吸道 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关因素的分布率(%)
丁涛,李永胜“重度支气管哮喘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中华医药感染学杂志》2011年第21卷第13期2709-2711
12
第十二页,共36页。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
肺部真菌感染% 抗真菌治疗
早诊断早治疗
冯喜英“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66例分析”《临床荟萃》2003年5月20日第18卷第10期569
13
第十三页,共36页。
呼吸道是肺癌患者
真菌感染的高发部位
肺癌真菌感染患者的 病原微生物类型
肺癌患者 呼吸道真 菌感染原 因分析
14
黄江,邹俊,吕琴“肺癌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肿瘤预防与治疗》2010年23卷第3期225-227
基础疾病 COPD 肺癌
支气管扩张 肺结核
间质性肺疾病 高血压
支气管哮喘 结节病 淋巴瘤 术后
*患者可出现2-3个基础疾病 第五页,共36页。 西南医院呼吸科38例病例荟萃
患者基础疾病
例数 11 11 8 8 6 6 4 2 2 2
比例(%) 28.9 28.9 21.1 21.1 15.8 15.8 10.5 5.3 5.3 5.3
第十六页,共36页。
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合并
真菌感染死亡率达82.72%
方法: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机械通气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 。选取2004 年1 月1 日至2006 年12 月31 日出院诊断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根据通过人工气道吸 取肺部分泌物作培养的结果, 将患者分为真菌感染组与非真菌感染组, 对比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和对机械 通气患者结局的影响,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从实践看呼吸科肺部真菌感染

从实践看呼吸科肺部真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真菌感染病原体,主要引起急性感染,症状严重 。
其他念珠菌
如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也可引起肺部感染,但相对较少 见。
曲霉菌属
烟曲霉菌
烟曲霉菌是曲霉菌中最常见的致病菌,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肺 部感染。
其他曲霉菌
如黄曲霉菌、土曲霉菌等,也可引起肺部感染,但较为少见 。
联合治疗手段的探索
除了药物治疗外,物理治疗、免疫治来自等联合治疗手段也在探索中,以提高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
加强临床研究与流行病学调查
深入开展临床研究
通过临床研究,进一步了解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以及临床表现,为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 案。
加强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肺部真菌感染的流行趋势、分布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抗真菌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药物副作用,如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等,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肺部真菌感染,如曲 霉菌感染、隐球菌感染等,手 术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药物治疗 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通过 手术切除病灶以控制感染扩散 。
手术治疗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 手术风险,确保手术安全有效 。
隐球菌属
新型隐球菌
新型隐球菌是隐球菌属中最多见的病原体,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肺部感染。
其他隐球菌
如格特隐球菌等,也可引起肺部感染,但较为少见。
毛霉菌属
毛霉菌
毛霉菌可引起急性坏死性肺病,症状 严重,病死率高。
其他毛霉菌
如根毛霉菌、顶毛霉菌等,也可引起 肺部感染,但较为少见。
03
呼吸科肺部真菌感染的 发病机制

呼吸科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呼吸科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呼吸科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目的对呼吸内科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呼吸内科院内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78例肺部患真菌感染患者中,基础疾病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及肺转移癌、支气管扩张等,其在肺部中真菌感染患者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2.31%、21.79%、10.26%;7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真菌培养结果显示主要菌种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及光滑假丝酵母菌,构成比分别为58.97%、14.10%、8.97%;上述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15%,无效率为3.85%。

结论呼吸科患者院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对呼吸内科患者真菌感染的预防,对已发生感染患者给予抗真菌及综合治疗措施,可提升治疗有效率。

标签:呼吸内科;院内真菌感染;基础疾病真菌的细胞特性决定了其感染率较高,有临床研究表明,真菌感染主要是取决于机体免疫状况、致病性及机体内外部环境等,且通常情况下的真菌感染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是菌群失调而造成的[1]。

为进一步体内探讨呼吸科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情况,对我院78例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相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78例呼吸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上述患者均确诊为院内真菌感染。

男44例,女34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36.83±12.65)岁。

院内患真菌感染患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1.2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对我院院内真菌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观察记录78例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并给予相应药物进行治疗,并统计治疗效果。

治疗方案:上述78例患者均给予制霉菌素口服治疗,50~100万单位/次,3次/d,连续治疗12d;后对部分感染情况较重的患者,采用氟康唑静脉滴注治疗,200~400mg/次,1次/d,连续治疗14d。

呼吸内科院内感染中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院内感染中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院内感染中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中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12月收住我院呼吸内科的经微生物检查证实46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在呼吸内科病房中,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低蛋白血症、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合并糖尿病是主要易患因素。

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痰培养、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表现来确定,病原茵以白色假丝酵母茵为主,氟康唑治疗有效。

结论:院内肺部真菌是呼吸系统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而白色假丝酵母菌是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茵,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外,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关键词】肺疾病院内感染真菌感染内科治疗【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087-01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只有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菌群失调时才引起感染。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已有一些慢性病生存时间延长,各种导管介入性治疗和器官移植治疗的深入开展,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其中呼吸系统真菌感染占历有内脏真菌感染的首位。

院内真菌感染者绝大多数患有基础疾病,其中以呼吸系统疾病为多见[1]。

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12月呼吸内科住院的46例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了临床资料、病原学分布的调查。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8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期间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病例46例。

其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40~99岁,平均79岁。

1.2 诊断标准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以2006年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发布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作为依据 [2]。

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1. 引言1.1 肺部真菌感染的背景及现状肺部真菌感染已成为当前临床医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器官移植、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增加,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艾滋病等免疫系统缺陷疾病的流行,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数量显著增加。

1.2 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研究意义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

由于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漏诊,导致治疗延误。

因此,加强对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研究,对于提高诊断准确率、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了近年来在呼吸内科就诊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方案等。

通过分析这些资料,总结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治疗策略及预后情况,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资料主要包括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业书籍以及临床实践指南等。

在保证数据真实性的基础上,力求为读者提供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

2 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2.1 常见肺部真菌病原体在呼吸内科领域,肺部真菌感染已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

常见的肺部真菌病原体包括念珠菌属(尤其是白色念珠菌)、曲霉属(如烟曲霉和黄曲霉)、接合菌属(如肺孢子菌)等。

这些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感染。

2.2 真菌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真菌病原体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有助于其在宿主体内生存和繁殖。

例如,念珠菌具有形成生物膜的能力,使其对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曲霉属真菌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通过空气传播,增加感染几率;肺孢子菌在宿主体内主要侵犯肺泡和间质,导致肺部病变。

2.3 真菌病原体的耐药性分析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真菌病原体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包括:药物靶点的突变、药物泵出系统的过度表达、生物膜的形成等。

探讨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1900字

探讨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1900字

探讨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1900字摘要:探讨本院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方法:采用随机抽取我院内科经微生物检查证实的76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呼吸内科病房中,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4.60%,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痰培养,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表现来确定,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60.53%)为主,氟康唑治疗有效率为91.63%。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6例(60.53%)最为多见,其次为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28例(36.84%)与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72例(94.74%),合并低蛋白血症48例(63.16%)。

结论:院内肺部真菌是呼吸系统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病原体,除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外,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html/zongjie/关键词:肺部;院内真菌感染;易感因素;临床特点;治疗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当前呼吸内科病房感染率越来越高,同时感染的菌种也越来越多样化,给临床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问题。

同时在感染菌种中,真菌和细菌并不一样,其结构特性决定了感染率。

比如真菌在结构中,不但有遗传必需的染色体,还有真正的细胞核与细胞膜,一旦发生感染,传染速度快,寻找病因很难。

同时真菌感染取决于患者的免疫状况、真菌的致病性以及环境条件与机体之间的关系,感染者多是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菌群失调。

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情况,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0年2月呼吸内科随机抽取的患者1 696例,其中住院期间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76例,发生率为4.60%。

其中男46例,女32例,年龄25~90岁,平均(57.63±3.37)岁。

1.2 诊断标准: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以2007年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发布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作为依据[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 28.9 28.9 21.1 21.1 15.8 15.8 10.5 5.3 5.3 5.3
•6
COPD患者是呼吸病房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高发人群
国内一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12月两家医院RICU住院和呼吸科普通病房的下呼吸道真菌感 染患者进行病原谱及临床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RICU临床诊断为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占同时 期RICU总住院患者数的16.7%;同期普通病房发病率2.1%。RICU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 通病房的发病率(P<0.05)。RICU组住院时间7-112 天,平均(31±9)天,较普通病房组平均住院时 间(18±9)天明显延长(P<0.01) ,两组真菌感染患者基础病情况无明显差异,COPD最为常见
从实践看呼吸科肺部真菌感染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科 熊玮
1
常见的致病真菌
念珠菌
隐球菌
曲霉菌
毛霉菌
2
3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念珠菌感染*1
•严重粒细胞缺乏 •免疫功能低下 •移植 •入住ICU
•住院时间延长
•糖尿病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使用广谱抗生素 •中心静脉插管
*念珠菌感染高危因素还包括:胃肠外营养、使用免疫抑制剂、肿瘤和化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多部位念珠菌定植、
• 气喘、咳嗽及咳痰等。 持续得不到缓解或有所 加重 • 轻度持续4例,中度持续 13例,重度持续5例, 危重2例
张继亮“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研究”《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第31期18-20
詹庆元,贺航咏,童朝晖等,重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特点。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年4月第31卷第4者 曲霉阳性的比例超过10%
慢性呼吸道疾病包括COPD、支 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等。国内 一项研究分析了一家医院RICU在 2004年10月至2007年2月住院的 149例痰或BALF分离出曲霉的 CRD患者资料。研究显示:149 例CRD病例中痰或BALF中分离 出曲霉者16例,其中15例COPD 患者(4例合并支气管哮喘),1例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
CRD: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詹庆元,贺航咏,童朝晖等,重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特点。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年4月第31卷第4期282-286
10
入住ICU的CORD危重患者是 感染IBPA的高危人群
国内一项回顾性、单中心、队列研究,分析了2007年2月-2008年11月呼吸ICU中55位CORD患者合并 IBPA与未合并IBPA的患者比较情况,研究结果显示:CORD合并IBPA的患者显著的临床特征性表现 为发热、肺部干罗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呼吸困难、平均肺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患者可出现2-3个感染高危因素
侵入性操作:中心静脉置管、留置尿管、留置胃管、气管插管、切开
西南医院呼吸科38例病例荟萃
5
患者基础疾病
基础疾病 COPD 肺癌 支气管扩张 肺结核 间质性肺疾病 高血压 支气管哮喘 结节病 淋巴瘤 术后
*患者可出现2-3个基础疾病
西南医院呼吸科38例病例荟萃
例数 11 11 8 8 6 6 4 2 2 2
CRD: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詹庆元,贺航咏,童朝晖等,重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特点。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年4月第31卷第4期282-286
8
呼吸衰竭迅速进展为多脏器衰竭是 重症CRD合并IPA患者最主要的的死亡原因
此项研究显示:重症CRD合并IPA患者的死亡原因为感染中毒性休克 (8/11)、多脏器功能衰竭(7/11)和急性肾功能衰竭(8/11)
4
真菌感染高危因素
(N=38)
术后
激素
2
5.30%
13 34.20%
14
放化疗
慢性病
36.80%
22
57.90%
24
年龄≥65
侵入性操作 入住ICU 机械通气 广谱抗生素使用 0% 20% 40%
63.20%
27
71.10%
30
78.90%
30 78.90%
38
100% 120%
60%
80%
100%
史金英,张丽娟,张惠芬等“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病原谱及临床分析”《河北医药》 2009年2月第31卷第4期427-428
7
超过2/3的重症慢性呼吸系统 疾病合并IPA患者死亡
方法:国内一项研究分析 了一家医院RICU在2004年 10月至2007年2月住院的 149例痰或BALF分离出曲 霉的CRD患者资料。研究 显示:重症CRD合并IPA 的16例患者中5例好转,11 例死亡(其中3例因疗效 差,放弃治疗后死亡)
曲霉感染*2
•严重粒细胞缺乏 •免疫功能低下 •实体器官移植 •入住ICU
•血液肿瘤
•骨髓移植 •长期应用激素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外科手术等;曲霉感染高危因素还包括:实体器官肿瘤、HIV感染、重度烧伤、免疫抑制剂治疗、营养不良等。
1、Sotrosky-Zeichner L et al. Crit Care Med. 2006;34:857-863. 2、Meersseman W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7;45:205-16.
支气管哮喘易继发肺部真菌感染 老年患者占70.8%
• 2008年至2011年收 治住院的支气管哮 喘患者197例 • 平均年龄44.8岁 • ≥60岁患者17例, 占70.8% • 支气管哮喘平均病 程24.7年
哮喘 患者 真菌 感染
感染 患者 临床 表现
• 24例确诊支气 管哮喘合并肺部 真菌感染,占支 气管哮喘住院总 人数的12.2%
CORD: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 IBPA:侵袭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Hangyong He,Lin Ding, Fang Li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invasive bronchial-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chronic 11 obstructive respiratory diseases: a prospective study. Critical Care 2011,15:R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