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1、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与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d=Q s,有50-5P =-10+5P得Pe=6

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d=50—5P,得Q e=50-5×6=20

或者,将均衡价格P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e=—10+5×6=20

所以,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分别为Pe=6,Qe=20。如图2—1所示。

图2—1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得需求函数Q d=60—5P与原供给函数Q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s,有60—5P=-10+5P得Pe=7

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e=7代入Qs=-10+5P,得Qe=-10+5×7=25

所以,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分别为Pe=7,Q e=25。如图2—2所示。

图2—2

(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与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得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e=5、5

将均衡价格Pe=5、5代入Q d=50-5P,得Q e=50-5×5、5=2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e=5、5代入Q s=—5+5P,得Q e=-5+5×5、5=22、5

所以,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分别为Pe=5、5,Q e=22、5。如图2-3所示。

图2-3

(4)所谓静态分析就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得相互作用下所实现得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就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得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得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2—1中,均衡点E就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得点.它就是在给定得供求力量得相互

作用下达到得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得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得供给函数Q s =-10+5P与需求函数Q d =50-5P

表示,均衡点E 具有得特征就是:均衡价格P e=6,且当P e=6时,有Qd =Q s =Q e=20;同时,均衡数量Q e =20,

且当Qe =20时,有P d =P s =P e=6.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中得参数(50,—

5)以及供给函数中得参数(-10,5)给定得条件下,求出得内生变量分别为Pe =6与Q e =20。

依此类推,以上所描述得关于静态分析得基本要点,在(2)及图2—2与(3)及图2—3中得每一个单独得均衡点E i (i =1,2)上都得到了体现。

而所谓得比较静态分析就是考察当原有得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得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比较静态分析就是考察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得影响,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得外生变量所决定得内生变量得不同数值,以(2)为例加以说明。在图2-2中,由均衡点E 1变动到均衡点E2就就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得影响.很清楚,比较新、旧两个均衡点E 1与E 2可以瞧到:需求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右移,最后使得均衡价格由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20增加为25。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在供给函数保持不变得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得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即其中一个参数值由50增加为60,从而使得内生变量得数值发生变化,其结果为,均衡价格由原来得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原来得20增加为25.

类似地,利用(3)及图2—3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得基本要点。

(5)由(1)与(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由(1)与(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总之,一般地,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

2、 解答:(1)根据中点公式ed =—错误!·错误!,错误!),有e d=错误!·错误!,错误!)=1、5

(2)由于当P=2时,Q d =500-100×2=300,所以,有e d =-错误!·错误!=—(-100)·错误!

=错误!

(3)根据图2—4,在a点即P =2时得需求得价格点弹性为e d =错误!=错误!=错误!

或者 e d=FO AF

=错误!

图2—4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得P=2时得需求得价格点弹性系数与(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得结果就是相同得,都就是ed=错误!。

3、解答:(1)根据中点公式es=\f(ΔQ,ΔP)·错误!,错误!),有e s=错误!·错误!,错误!)=\f(4,3)

(2)由于当P=3时,Q s=-2+2×3=4,所以,es=错误!·错误!=2·错误!=1、5。

(3)根据图2-5,在a点即P=3时得供给得价格点弹性为e s=错误!=错误!=1、5

图2—5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得P=3时得供给得价格点弹性系数与(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得结果就是相同得,都就是e s=1、5.

4、解答:(1)根据求需求得价格点弹性得几何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三条不同得线性需求曲线上得a、b、c三点得需求得价格点弹性就是相等得.其理由在于,在这三点上,都有e d=错误!

(2)根据求需求得价格点弹性得几何方法,同样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三条不同得线性需求曲线上得a、e、f三点得需求得价格点弹性就是不相等得,且有e错误!〈e错误!〈e错误!.其理由在于在a点有:e 错误!=错误!在f点有:e错误!=错误!在e点有:e错误!=错误!

在以上三式中,由于GB<GC<GD,所以,e错误!<e错误!〈e错误!。

5、利用图2—7 (即教材中第55页得图2—29)比较需求价格点弹性得大小。

(1)图(a)中,两条线性需求曲线D1与D2相交于a点。试问:在交点a,这两条直线型得需求得价格点弹性相等吗?

(2)图(b)中,两条曲线型得需求曲线D1与D2相交于a点。试问:在交点a,这两条曲线型得需求得价格点弹性相等吗?

图2-7

解答:(1)因为需求得价格点弹性得定义公式为e d=-错误!·错误!,此公式得-错误!项就是需求曲线某一点斜率得绝对值得倒数,又因为在图(a)中,线性需求曲线D1得斜率得绝对值小于线性需求曲线D2得斜率得绝对值,即需求曲线D1得-错误!值大于需求曲线D2得—错误!值,所以,在两条线性需求曲线D1与D2得交点a,在P与Q给定得前提下,需求曲线D1得弹性大于需求曲线D2得弹性.

(2)因为需求得价格点弹性得定义公式为ed=-\f(dQ,d P)·错误!,此公式中得-错误!项就是需求曲线某一点得斜率得绝对值得倒数,而曲线型需求曲线上某一点得斜率可以用过该点得切线得斜率来表示。在图(b)中,需求曲线D1过a点得切线AB得斜率得绝对值小于需求曲线D2过a点得切线FG得斜率得绝对值,所以,根据在解答(1)中得道理可推知,在交点a,在P与Q给定得前提下,需求曲线D1得弹性大于需求曲线D2得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