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2012第二讲

微观经济学2012第二讲

x1
Good and bad
bad 无差异曲线
good
中性商品
X2 无差异曲线
X1
4、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ofsubstitution )
•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消费者增加一单 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必需放弃的另一种 商品的消费数量。 • MRS12=|Δ X2/Δ X1| • MRS12=limΔ X2/Δ X1= |dx2/dx1| • Δ X 0 • 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 思考完全替代和完全互补偏好的边际替代 率。
p
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
• U(x1,x2) f(u(x1,x2)) f 如果 0,f (u )就是 u的单调变换 u • 一个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仍然是效用函数 • 单调变换后的效用函数所表达的偏好关系与原 效用函数相同 • W = 2 U(x1,x2) + 10,W是不是U的单调变 换?
特殊形式的效用函数
Bad 1
完全替代品(Perfect Substitutes) x2 15 I2 8 I1 8 15 x1
Slopes are constant
U=Ax1+Bx2
完全互补品( Perfect Complements)
x2
U(x1,x2) = min{Ax1,Bx2} 45o
9 5 5 9 I1
I2
x2
y
X
x (1 ) y
x
o
x1
凸集偏好
y
x (1 ) y
x
非凸集偏好
二、消费者偏好-理性选择原理
(1)偏好的定义 • 偏好关系有:无差异;严格偏好关系和弱偏好关 系。
A B A严格偏好于B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2章 需求与供给理论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2章  需求与供给理论
由Thorstein Veblen (索尔斯坦. 凡勃伦1857- 1929)所提出。 如果消费者完全用价格来衡量他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程 度,那么,他们将在商品价格低的时候买得少,而在价 格高的时候买得多,那么,对该种商品的消费是炫耀性 消费。
15
(四)商品的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个人需求: 商品的个人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个
D1 Q1 Q2
需求量
每支价格
1.00 2.00 3.00 4.00 5.00
初始需求量
收入增加以后新 的需求量
21
26
18
23
15
20
12
17
9
14
需求的变化
P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0
Q
5 10 15 20 25 30
(六)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1
为什么房价如此之高?
供给和需求就像一把剪刀的两个刃:需求刃告诉 我们购买者想买多少,供给刃告诉我们售卖者想卖多 少。为了分析某个市场,我们需要所有的两个刃—— 他们都必须被磨锋利。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供求均衡
1. 需求理论 2. 供给理论 3. 供求均衡分析
下面这些因素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相关产品的价格 收入水平 预期价格
P
P0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数量
q0
q1
qd
23
需求曲线的移动
• 消费者收入 • 相关商品价格 • 消费者偏好 • 消费者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 • 购买者数量

微观经济学课件

微观经济学课件
对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具 体研究称为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集中 研究构成经济的个体单位——厂商、家 庭和个人的——行为。它研究个体单位 如何作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
2020/11/20
1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经 济作为一个总体的行为,特别是诸如失 业率、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 平衡这类总量指标的变化。总量数字不 能反映任何经济个体厂商或家庭的状况, 而是告诉我们经济的总体或平均的状况。
29
消费者偏好
➢ 偏好: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喜好或嗜好。 ☺ 对某种商品偏好,需求大; 对某种商品不偏好,无需求或需求小。 ➢ 广告宣传会改变人们的偏好,从而改变
需求。
2020/11/20
30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同一 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 价格。
需求的变动:需求曲
P S
Q2 o Q1 Q2 Qs Qd
2020/11/20
41
三、均衡价格及其决定
均衡价格是指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 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求数 量称为均衡数量。 当产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至均衡价格; 当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不应求, 价格上升至均衡价格。2020/11ຫໍສະໝຸດ 2024需求曲线:
P
D
o
2020/11/20
Q
25
需求表:某家庭对鸡蛋的需求表
价格(元/斤) 需求量(斤/月)
3.0
8
2.5
9
2.0
10
2020/11/20
26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均衡的变动
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会发生变动,这种变 动可能由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移动引起。
03
消费者行为
效用理论
01
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满足
程度。
02
效用函数是用来描述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效用
评价的函数。
03
边际效用是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所带来的
02
需求与供给
需求分析
定义与分类
对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 服务的数量的描述。
决定因素
价格、收入、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和预期等。
需求曲线
基于不同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绘制,反映需求量与价 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供给分析
01
定义与分类
对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 并能够供应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的描述。
微观经济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总结词:不同国家在微观经济政策方面有着不同的实践和经验,通过比较和借 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微观经济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详细描述
1. 不同国家的政策比较:不同国家在 微观经济政策方面有着不同的实践和 经验,例如美国的反垄断法、德国的 社会市场经济等。通过对这些政策的 比较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理念和 文化传统。
决定因素
02
03
供给曲线
价格、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和预 期等。
基于不同价格水平上的供给量绘 制,反映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正 相关关系。
市场均衡与价格机制
市场均衡
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状态,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相应 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价格机制
通过价格的变动引导资源在市场中的分配,实现市场供求平衡的机 制。

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决策理论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决策理论PPT课件

经济因素
心理因素
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就业率等经济因素,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 购买能力和消费行为。
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如需求、动机、认知 、情感等,也会影响其决策过程。
03 效用最大化理论
效用的定义
01
02
03
效用
表示消费者从消费一种或 多种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 的满足程度。
效用函数
描述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 服务组合的偏好程度,将 商品或服务组合转化为效 用值。
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决策理论ppt课 件
目录
• 引言 • 消费者决策理论概述 • 效用最大化理论 • 消费者选择理论 • 价格变动与消费者行为 • 市场均衡与消费者决策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消费者决策理论
探讨消费者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 况下,根据个人偏好和价格变化 做出最优选择。
微观经济学视角
对未来的展望
深入研究消费者心理
随着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发展,未来对消费者决策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到消费者心理 层面。
技术创新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研究关注技术创新如何影响消费者决策。
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费者行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消费者行为将呈现出更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 全球化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均衡数量
在均衡价格下,市场上的商品交易数量,是市场供求双方都 能接受的交易量。
市场均衡与消费者决策的关系
消费者决策
消费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根据个人偏好和预算约束选择最优的 商品组合。
市场均衡
在消费者决策和生产者决策的相互作用下,市场达到的一种相对稳 定状态。
关系

微观经济学课件(对外经贸大学,施丹)

微观经济学课件(对外经贸大学,施丹)
★分析内容的深化: 消费理论和生产理论的发展 ★分析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博弈论 ★分析范围的扩展: ▲ 研究市场失灵和政府规制问题 ▲ 将不确定性和信息问题融入经济分析 之中
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均衡分析方法 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分析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分析 边际分析方法 注重分析经济变量中增量之间的关系
生产者选择与产品供给
成本及成本函数 各种成本概念 成本函数 短期中的成本关系 长期中的成本 如何由短期成本得到长期成本?
利润函数(profit function)
利润函数是一个最大值函数 ∏(P,Pi)=Max(PQ-xi*Pi) s.t f(x)≥Q 利润的大小仅仅取决于产品价格和要 素的价格 ,是生产者在给定产品价格 和要素价格时最优选择的结果. 只有当规模报酬递减时,才有利润函 数的存在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 ◆早期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 W. Petty 的《赋税论》(1662) A. Smith 的《国富论》(1776) D. Ricardo《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 理(1817) ★主要观点: 宏微观不分 劳动价值论
◆奠定基础阶段(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
期) ★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供求分析 成本-利益分析
问题一
怎样看待商品房价格上涨? 怎样看待猪肉和粮食价格上涨? ◆你认为涨价的原因是什么? ◆涨价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国家是否应该介入?为什么? ◆价格调控的困难有哪些?
第二讲 消费者选择分析
消费者选择与产品需求 消费者选择与要素供给 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C. Menger- K. Wicksell- E. Bhm-Bawerk 《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 《利息理论的历史和批判》(1884) W.S. Jevons 《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 L. Walras《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1874)

中级微观经济学 第2章

中级微观经济学 第2章

m/p1’
m/p1 x1 ”
当 p1 从p1’ 降至p1”时,预算集和 x2 预算约束会怎样改变?
m/p2
新的可行选择
-p1’/p2 原有预算集
预算约束轴的斜率 由-p1’/p2 到
-p1”/p2变平缓
-p1”/p2
m/p1’
m/p1 x1 ”
预算约束-价格改变
降低一种商品的价格会使得预算约束以 一点向外转动,没有原来的消费选择减 少,新的消费选择增加,因此降低一种 商品的价格不能使消费的境况变差
预算约束方程:p1x1 + p2x2 = m.
刚好可行消费束
m /p1
x1
预算集与两商品预算约束
x
2
m /p2
预算约束方程: p1x1 + p2x2 = m.
不可行消费束 刚好可行消费束
m /p1
x1
预算集与两商品预算约束
x
2
m /p2
预算约束方程: p1x1 + p2x2 = m.
不可行消费束 刚好可行消费束
个额外单位的商品1就必须要放弃p2/p1
+1
个单位的商品1
-p2/p1
x1
预算集与约束; 收入与价格改变
预算约束和预算集的形成依赖于价格与 收入.那么当价格和收入改变时,它们会 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收入m增加,那么预算集和预
x2 算约束会怎么改变?
原有预算集 x1
更高的收入会导致更多的选择
x2
新的消费可行选择
预算约束
在给定p1, … , pn价格水平下,消费者什 么时候可以购买得起消费束(x1, x2, … , xn) ?
预算约束
问:在给定p1, … , pn价格水平下,消费 者什么时候可以购买得起消费束(x1, x2, … , xn) ? 答: 当

第六版微观经济学课件-二、供给需求理论

第六版微观经济学课件-二、供给需求理论

P
D
P1 E
P*
量Qd1,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S
(2)价格在p2时,供给量Qs2<需求
量Qd2,供不应求,价格上升。
P2
(3)价格在p*时,供给量=需求量
=Q*,供求均衡。
O QS2 Qd1 Q* Qs1 Qd2 Q
三、均衡价格变动的影响分析
1、需求曲线的移动 (1)需求量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 ① 含义:
二、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
3、供给函数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也是一个多元函数。Qs=f(p,w,e,r,t,y……)。 假定除了厂商所生产商品的价格以外,影响厂商供给的其它因素不变, Qs=f(p)
A
价格(元)
2
供给量
0
B
C
D
E
F
G
3
4
5
6
7
8
20
40
60
80 100 120
二、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
4、供给曲线
N D
O
Q1
Q2 Q
三、均衡价格变动的影响分析
1、需求曲线的移动 (2)需求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 ① 含义:
需求的变动表示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收入 变动、相关商品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变化和消费者对于商品价格预期变动) 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均衡价格变动的影响分析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1、均衡价格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
价格。 (1)均衡价格是需求与供给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而使价格处于一种相对静止、 不再变动的结果; (2)需求与供给对于均衡价格的形成作用不分主次; (3)市场上的均衡价格是最后的结果,其形成过程是在市场背后进行的。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消费者选择理论(含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消费者选择理论(含答案)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效用最大化为止,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C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2.( A )指的是边际效用。

A. 小明吃了第二个面包,满足程度从20个效用单位增加到25个效用单位,增加了5个效用单位B 小明吃了两个面包,共获得了25个效用单位的满足C. 小明吃了五个面包后不想再吃了D. 小明吃了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给他带来的满足感为12.5个效用单位3.序数效用论认为,不同消费者从相同商品中获得的效用大小( C )A.取决于商品的实用价值B. 取决于商品的价格C.不可比较D. 可以比较4.根据消费者选择理论,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 B )A.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B.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C.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D.预算线斜率小于零5.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C )A.价格之比B.数量之比C.边际效用之比D.边际成本之比6.假定X、Y的价格PX 、PY价格已定,当MRSXY>PX/P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 A )A.增购 X,减少YB.减少 X,增购YC.同时增购X、YD.同时减少X、Y7.序数效用论是从( A )推导出需求曲线的A.价格消费曲线B.无差异曲线C.消费预算线D.价格收入曲线8.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差别在于( C )A.边际替代率是否递减B. 边际替代率是否递增C.效用是否可加D. 边际替代率是否不变9.预算约束线取决于(C )A.收入B. 价格C.收入和价格D. 偏好10.当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时,则商品的边际效用为(C )A.正数B. 负数C.零D. 不确定11.当总效用增加时,则边际效用应该( B )A.为正数,且不断增加B. 为正数,但不断减少C.为负数,且不断增加D. 为负数,但不断减少12.假如某消费者所消费的几种商品的价格都相同,为了使其在消费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满足,该消费者应该购买( C )。

微观经济学之消费者选择

微观经济学之消费者选择

微观经济学之消费者选择消费者选择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领域,它研究了消费者在面临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消费决策。

消费者选择的核心问题是消费者如何平衡资源限制与个人偏好,以满足最大化自身效用的目标。

消费者选择的核心概念是效用和偏好。

效用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或需求满足程度。

偏好则是指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相对喜好程度。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消费者会在有限预算下选择那些能够给予他们最大效用的商品或服务。

消费者选择的决策过程通常可以分成三个阶段:首先是消费者的预算限制,即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

其次是商品或服务的选择,消费者会选择一系列商品和服务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最后是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即他们如何通过比较不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效用来作出最终购买决策。

通过对消费者选择的研究,经济学家可以了解到消费者如何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质量做出评估,并根据个人偏好来做出决策。

消费者选择的研究也帮助了生产者和营销人员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改进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策略。

消费者选择理论对于经济学的发展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消费者选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和偏好,为政府决策和市场策略提供合理依据。

同时,消费者选择理论也为个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理性决策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和管理个人财务。

总之,消费者选择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领域,它研究了消费者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做出购买决策。

通过研究消费者选择,我们可以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帮助个人消费者更好地管理个人财务。

消费者选择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消费者在有限资源条件下进行购买决策的过程。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之一,其消费行为直接影响着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形成。

因此,了解消费者选择的决策规律对于制定市场策略和预测市场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追求的目标是在有限预算的约束下,选择一组商品或服务,使得满足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第2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2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表3-3 梨和苹果的不同组合(单位:公斤)
组合
梨(Y) 苹果(X)
A
10
1
B
6
2
C
4
3
D
2.5
4
15
©.
无差异曲线的意义
•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 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各 种不同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10
A
8
6
B
4
C
2.5
D
I
0 1234
图3-2 无差异曲线
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本章采用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 分析两种方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即 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是由哪些因素决定 的,以及消费者达于均衡状态的条件 是什么,说明了价格与收入变化对消 费最优决策的影响,并用替代效应和 收入效应给予解释。消费者剩余可用 以评价市场结构的得失。
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 观心理感觉。
– 主客观的统一 – 因人而异 – 因地而异 – 因时而异
5
©.
效用和边际效用
•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认为效用可以计量并
加总求和,其大小可用基数1、2、3…来表示。
•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总效用(TU),指消费者从事某一行为或消费某
O
5
8
X
30
©.
二、消费者均衡
• 效用极大化
Y
A

3 -
M
7


效 用
Y0


O
斜率 dY PX dX PY

微观经济学课件 消费者行为理论

微观经济学课件 消费者行为理论
费者的满足程度。
效用的特征 首先是一种心理感受;其次,同
种商品会因时间、地点等条件不同而不同,两 人之间无可比性。
基数效用论 认为效用能精确量化,可以 用基数来表示;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效用不
能精确量化,商品间的效用大小只能排序。
边际效用
1.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
边际量 :一单位自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
• 反映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的重要指标
–恩格尔法则 :
• 越是贫穷的家庭或国家,收入或支出中用于购 买食物的部分越大。
•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食物支出占收入的比 重是下降的。
– 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 样,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
– 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57.5%和 67.7%分别下降到2010年的35.7%和41.1%。
四 价格效应
定义
商品价格变动时对消费者购买量的影响(以价格 下降为例分析)
价格效应可以分成两部分: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量一般会增加, 在这个价格效应中,由于商品相对价格变化,消 费者增加跌价品购买而减少其它商品消费的效应 为替代效应;而商品价格下降使消费者相对收入 提高从而多消费商品的效应为收入效应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
商品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对一
种商品消费量不断增加,其每单位的效用增
量(即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数学表达
MU
令TU TU (Q),或写成:TU f (Q)
MU(Q)
则MU TU ,或写成:MU dTU(Q)
Q
dQ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均衡价格理论PPT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均衡价格理论PPT
Qd=a-b•p → Qd =(a+c)b•p (a,b,c>0)
需求下降
D2
D3
D1 Q
0
六、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指某一市场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期 内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购置并且有能力购置的某 种商品的数量。
市场需求表、市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定理 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市场规模〔市场上的消费
者数量〕 市场需求函数
1) 吉芬商品〔Giffen goods〕 2) 炫耀性商品 3) 投机性商品 4) 价值性商品
三、个人需求的影响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2、相关产品的价格 替代品 〔同〕& 互补品〔反〕 不相关品 3、消费者的收入 正常物品 & 劣等物品 4、消费者的兴趣与偏好 5、消费者的预期 ……
收入的变化,从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 化。
2〕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由商品的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商品相对
价格 的变化,从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 变化。
3. 条件 1〕除商品本身价格之外,其他条件不
变。 2〕在一定的时期内才成立。
3〕仅满足于一般商品。 4. 特殊商品的需求规律p22
Q df(P 本 ,P 相 , M , T , N ,...) a0a1P 本 a2P 相 a3M a4Ta5N ...
第二节 供给——生产者
一、供给与供给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 一定时期内,在各 种可能价格下愿意 而且能够供给的商 品量。
具有两要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供给说明的是商品的 价格与供给量的一种 关系。
第二章 均衡价格理论
——供求模型——供给和需求
供求模型是经济学的最根底的模型,它 主要说明价格的形成及变动,该模型也

微观经济学_第二章_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_第二章_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_第二章_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 格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 市场需求分析 • 市场供给分析 • 均衡价格形成机制 • 消费者行为理论在需求分析中应用 • 生产者行为理论在供给分析中应用 • 政府干预对均衡价格影响
01 市场需求分析
需求定义及影响因素
需求定义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 条件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 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该需求 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 来说,需求函数是价格的减函数,即 随着价格的上升,需求量减少。
需求曲线
在价格-数量坐标系中,把不同价格下 的需求量连接而成的曲线。需求曲线 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示价格与需求 量之间的反方向变动关系。
需求弹性及其意义
等产量线分析法在供给分析中应用
等产量线概念
等产量线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 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 同组合的轨迹。
等产量线分析法应用
通过分析等产量线的形状和位置,可以了解 生产者在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生产要素投入组 合情况,进而推断出生产者的供给行为。
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成本关系探讨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在需求分析中应用
无差异曲线
表示在偏好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获得满足程度相等的商品组合点的轨迹。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斜率为负,且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 的消费数量。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关系探讨
边际效用
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递减规 律决定了需求曲线的形状。

微观经济学习题(unit2附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unit2附答案)
10、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是 等于它们的
A. 价格之比; B. 数量之比; C. 边际效用之比; D. 边际成本之比。
11、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 ,预算线
A.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 也不变动; D. 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23、当消费者的爱好保持不变时,消费者( )也将保持不变。
A. 均衡点; B. 满足; C. 所喜爱的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 D. 购买的商品数量。
Unit 2 消费者选择
22、在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效 用一定( )他所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
15、在消费者均衡点以上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A. 大于预算线的斜率; B. 小于预算线的斜率; C. 等于预算线的斜率; D. 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预算线的斜率。
Unit 2 消费者选择
16、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某种商品 (非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根据效用 最大化原则,消费者会( )这种商品 的购买。
Unit 2 消费者选择
12、商品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都 按同一比率同方向变化,预算线
A.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 也不变动; D. 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Unit 2 消费者选择
12、商品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都 按同一比率同方向变化,预算线
Unit 2 消费者选择
7、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 种商品是
A. 可以替代的; B. 完全替代的; C. 互补的; D. 互不相关的。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习题详解(第2章 消费者选择)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习题详解(第2章 消费者选择)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第一篇产品市场第二章消费者选择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请解释下列概念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预算约束线消费者均衡恩格尔曲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价格效应正常商品吉芬商品消费者剩余答:(1)效用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是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是消费者对商品主观上的偏好和评价。

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

由于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的主观评价,因此,同一商品会因人、因时、因地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效用。

对效用或者对这种“满足程度”的度量,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即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

(2)总效用总效用是消费者从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中得到满足的总量。

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为Q,则总效用函数为()TU f Q=。

(3)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它是基数效用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为Q,则总效用函数为()TU f Q=,于是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TU Q MUQ∆=∆。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微观经济学课件消费者行为与需求曲线

微观经济学课件消费者行为与需求曲线
1.从个人需求到市场需求
★将给定价格下所有消费者的需求量 加总得到该价格下的市场需求量
★表现为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加总
2007-3
2.连带外部效应〔network externality〕 与市场需求 ★攀比效应〔bandwagon effect〕下的市 场需求 ★虚荣效应〔snob effect〕下的市场需求
一、预算线〔budget line〕的含义 ★给定商品价格下,既定收入所能购置 到的两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点形成的 轨迹 ★反映消费者购置商品的最大可能性
二、预算线的影响因素 ★位置的影响因素:I,PX,PY ★斜率的影响因素:原那么
一、消费者均衡的含义
1.给定条件下消费者实现了最优化的选择
1.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CS〕 的含义 消费者愿意为一定数量商品支付的最 高数额与实际支付数额的差额 2.消费者剩余的衡量
2007-3
二、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3.消费者剩余的性质
★衡量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福利 ★是一个主观变量
4.消费者剩余的应用
★分析不同市场结构下的消费者福利水平 ★分析政府政策对消费者的影响
不需要了解效用函数就可以分析消 费者的效用变化
2007-3
第五节 需求曲线的形成
一、个人需求曲线的形成 1.几何方式的推导〔由无差异曲线得到〕
★价格-消费曲线到个人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到恩格尔曲线 2.代数方式的推导〔由效用函数得到〕 ★第四章附录中的分析
2007-3
二、市场需求曲线的形成
2007-3
2007-3
第六节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一、价格变动对消费者购置行为的影响 1.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消费是需求的实现或欲望的满足过程, 本章研究的对象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具有两个假设条件:1、消费者具有理性,追求效用最大化
2、信息完全
微观经济学着
重研究的是:
效用可分为客观效用和主观效用,
任何一种商品都必须同时具备两种效用
.
举例
新郎的心意
上海市的一对新人,在结婚前新郎就想给新娘买一双2000元 的皮鞋,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款式。
.
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是消费
者的心理感受,不可以用基数度 量,只能根据消费者的偏好程度 排列出第一,第二,第三,┈的 顺序,应该用序数来度量效用的 大小。
.
不同人的偏好可能是不同的,“理性的”消 费者的偏好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征或基本假 设: 1)消费者能给不同的商品(或商品组) 按照偏好排列一个顺序(A>B) 2)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可传递性,即在逻 辑上是一致的( A>B ,B>C,则A>C) 3)“多比少好”原则或非饱和性
指消费若干数量的商品或劳务,平均 每单位商品或劳务可提供的效用。
AU=TU/Q
.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平均效用
消费品数量 1 2 3 4 5 6 7
总效用 TU 10 18 24 28 30 30 28
边际效用MU 10 8 6 4 2 0 -2
平均效用AU 10 9 8 7 6 5 4.TU/MU/P.
3.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s
1)无差异曲线 ,就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 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点的轨迹。
X2商品
无差异:线上任何一点X1与X2的不同组合, 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相同。
U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O X1商品
.
效用(满足程度)保持不变
X2衣服 A
增加,其效用是不断递减的。每增加一元货币收入 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是越来越小的。
婚姻——离婚率?为什么越发达离婚率越高?
.
三、消费者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1、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假
设效用可以用某种单位衡量 2、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消费
者根据自己的偏好给不同商品组合的效用排列 出一个顺序
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
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 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 子。” 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 好吃?
.
《钻石和木碗》
一个穷人家徒四壁,只得头顶着一只旧木碗四处流浪。 一天,穷人上一只渔船去帮工。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
婚后他们去逛上海南京路,走进一家鞋店,新娘试穿了一双皮 鞋,很合脚,很漂亮,十分喜欢。
新娘:就买这双吧!
新郎(一看价码):不行,只200元。
新娘:管它多少钱,我喜欢就成。
新郎:那不行,至少得2000元。这是我的心意。
店主听到争论上前说:非常对不起,这双鞋本来就是2000元, 是售货员打错了价码。
5.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因为边际效用递减。
.
X2 U1 U2 U3 U4
O
离原点越近代表的满 足程度越低,效用越 低;
否则越高。因为高位 的无差异曲线的商品 组合量大。
X1
.
四、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简称MRS):表达的是消费者用 一种商品去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意愿程度,是个比率
随着食物的增加,食物对衣服的替代率是递减 的,也就是说,随着食物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所 愿意放弃的衣服的数量越来越小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暗含了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边际替代率之间的关系: -Δy/Δx=MUx/MUy=MRSxy
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边际效用之比。随着x 的增加,MUx是递减的,而MUy是递增的,因此, MRSxy是递减的。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 比,等于边际替代率,因此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随着 x轴方向递减,在几何上表现为曲线凸向原点
.
边际替代率的特征: 边际替代率的计算要加负号; 当X商品的变动量趋近于零时,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
曲线斜率乘以-1; 由于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所以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要 维持效用不变,两种商品的 数量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
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 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 ,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 消费。
2.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要符 合一致性的假设;
3.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4.同一消费平面中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相 交将意味着与假设冲突;
.
2.总效用TU (Total Utility):指人们从
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TUf(Q)
MU TU(Q)
3.边际效用MU (Marginal Utility):每增加一个单位的
Q
M Ulim TU (Q)dT(Q U )
Q 0 Q
dQ
商品消费量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4.平均效用AU ( Average Utility ):
欲望
.
使幸福增加的有效 方法是:
(1)欲望不变而 提高效用;
(2)清心寡欲
对效用的理解——《最好吃的东西》
兔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免子说,“世界上 萝卜最好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 水。”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 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
MU
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
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
度是递减的。
经济合理性。
O
.
P’ Q
用数学语言来表示边际效用递减: TU=U(X)
则边际效用函数为: MU=dU(X)/dx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表达为: MU=dU(X)/dx >0 dMU/dX=d2U(X)/dX2<0
.
例:
TU=14Q2-Q
MRSxy
MUx MUy
.
无差异曲线的特例——MRS不递减 完全替代: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固定不变。
例如:在某消费者看来,一 杯牛奶和一杯咖啡之间是 无差异的,两者总是可以 以1:1的比例相互替代。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 的直线。
MRS12=常数,
牛奶 3 2
1 U1 U2 U3 0
1 2 3 咖啡
(2)平行移动—— I不变, X2 两种商品的P同比例变 动:
上升,消费可能性线向
左下方平行移动。
X1
下降, 消费可能性线向 O
右上方平行移动。
.
(3)消费可能线的旋转
I不变,其中一种商品P变化
X2
X2
X2价格不 变
X1商品价格下降
O
X1商品价格上升
I X1 P1
X1商品价格不变
I
P2
X2商品价格下 降
一、预算约束线 预算约束线(Budget line,用MN表示):
它显示了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下所能消费的两种 商品的所有可能组合用数学式子表示为:
I=Px•X+Py•Y 当x=0时,y=I/Py 当y=o时,x=I/Px
.
衣服 M(I/Py) (y)
预算约束 线
N(I/Px)
食物(x) 预算约束线给出了消费者可以选择的区域的界限,在 MN上的点恰好让消费者耗尽了所有的收入。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假定消费者花掉了所有的收入, 因此选择都是在预算约束线上进行。
.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对某商 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 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 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逐渐下降。
dMU dq
dd2Tq2U
0
解释:
生理、心理原因:兴奋度递减。
MU
认为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
30
TU
25
20
15
10 5
AU 边际效用决定 商品的价格
0 1 2 3 4 5 67
Q
MU
.
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
当MU > 0, TU↑ ;
当MU < 0, TU↓ ;
当MU = 0, TU最高点,总 效应达到最大 。 处于↑ 、↓的拐点
总效用以固定增加时,边 际效用不变
TU
P
TU
Q MU
新郎:那还差不多,买下。
.
第一节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偏好: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一、效用(Utility)、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1.效用U: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说明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 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说明效用因时因地而异。
效用 萨缪尔森提出:幸福= ———
(1)把钱花光,买到 商品的最大数量 (2)追求最大的满足
X2
收入既定,预算线必与无数 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
B E
在切点上,实现了消费者均
衡——效用最大化
O
A X1
.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商品

的组合(M,N),是消费者在既定支

出水平上(AB)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
(U2)
大风浪,被大海吞没了。船上的人几乎都淹死了,穷人抱着一根大 木头,才得幸免遇难。 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 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还派人把 穷人送回了家。 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 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该换回多少宝贝!”于是,富 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 酋长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声称要送给他最 珍贵的东西。富人心中暗自得意。一抬头,富人猛然看见酋长双手 捧着的“珍贵礼物”,不由得愣住了:它居然是穷人用过的那只旧 木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