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基本功老架一路

合集下载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和巧记法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和巧记法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和巧记法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行
9、搂膝 10、上三步 11、斜行 12、搂膝
13、上三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 16、撇身拳
17、青龙出水 18、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
21、白鹤亮翅 22、斜行 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25、六封四闭 26、单鞭 27、运手 28、高探马29、右擦脚 30、左擦脚 31、左蹬一跟 32、上三步33、神仙一把抓 34、踢二起 35、护心拳 36、旋风脚
37、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39、小擒打 40、抱头推山
42、六封四闭 42、单鞭 43、前招 44、后招
45、野马分鬃 46、六封四闭 47、单鞭 48、玉女穿梭
49、懒扎衣 50、六封四闭 51、单鞭 52、运手
53、双摆脚54、跌岔 55、金鸡独立 56、倒卷肱57、白鹤亮翅 58、斜行 59、闪通背60、掩手肱拳
61、六封四闭62、单鞭 63、运手 64、高探马65、十字脚 66、指裆捶 67、猿猴献果 68、单鞭69、雀地龙 70、上步七星 71、退步跨肱 72、转身摆莲
73、当头炮 74、金刚捣碓 75、收势
巧记法:
预金懒六单,金鹤斜搂上,
斜搂上手碓,撇龙双肘卷,
鹤行闪掩封,单手探右左,
左上神踢心,旋右手擒抱,
六单前后分,六单玉懒六,
单手双岔立,倒鹤斜闪掩,
六单运高十,指猿单雀上,
退转当金收。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详解、要领、歌诀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详解、要领、歌诀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详解、要领、歌诀势名考释: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

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

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

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

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

其他流派太极拳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作用的。

陈氏原名揽擦衣。

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

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

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1个。

仍为上势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

手法包括右下掤,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当年我学此势时,系左手按于左腰,现今习陈氏新架者,左手多合在腹前左侧,洪师改为合在心口前。

歌诀: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动作的。

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做到防守紧严。

六封四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已,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

当然这种要求,不只限于这一个势子。

在陈氏太极拳各种着法中,都含有这两层意义和作用。

陈氏老架第一路(十三势)无此名,其他几路则有此名,108势太极长拳中也有此名。

陈鑫先生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也无此名,但曾说搂膝拗步亦可名六封四闭。

一个手足斜开的大敞门势子,反以封闭为名,意更深远。

各势太极拳仍有“如封似闭”势名,与此势毫无相同。

当今陈氏一路有6个六封四闭,二路(炮捶)只有1个。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一).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一).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一第一势金刚捣碓势名考释: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

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

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

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

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

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

第一势共7个动作。

眼法以正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揽扎衣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作用的。

陈氏原名揽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

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1个。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

眼法以右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势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

手法包括右下掤,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歌诀: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

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

第三势六封四闭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动作的。

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做到防守紧严。

六封四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已,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

当然这种要求,不只限于这一个势子。

在陈氏太极拳各种着法中,都含有这两层意义和作用。

陈氏老架第一路(十三势)无此名,其他几路则有此名,108势太极长拳中也有此名。

陈鑫先生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也无此名,但曾说搂膝拗步亦可名六封四闭。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图文详解超经典)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图文详解超经典)

第37式 右蹬一跟
• 假如右敌来攻我, • 巧挪半步将身裹, • 挪时我已蓄好力, • 这时只须右蹬根。
第38式 掩手肱拳
• 掩手肱拳力在拳, • 劲出腰发肩肘间, • 虚实蓄发稍守势, • 右拳猛击心胸处。
第39式 小擒打
• 太极独有小擒打,
• 左脚凌空最为佳,
• 虚扫一脚稍定势,
• 有蓄有发才到家。
第42式 单鞭
• 再次又用单鞭势,
• 右擒左击将敌制,
• 蓄到肩肘用肘击,
• 运到胯时传四肢。
• 歌诀: 声东击西势最强,此势 平日善用方。 转身靠肘按变挤,一字 长蛇应八方。
第43式 前招
• 前招一势君常用,
• 千遍成遍妙无穷,
• 引架左臂击下肋,
• 劲贯掌根将敌攻。
• 歌诀: 眼顾左手是前招,上掤 下打肘藏靠。 浑身柔软若无骨。才能 识破其中妙。
第46式 六封四闭
• 六封四闭再次用,
• 这次只为右前冲,
• 遇敌顶劲不要急,
• 心平气和将肩松。
• 歌诀: 劲发财略向右转,掤住 左转变闭封。 闭后左转退步捋,立即 变换跟步卦。
第47式 单鞭
• 要说单鞭最难用, • 关键都在肩肘中, • 如若肩肘不够活, • 遇着强敌难落空。
第48式 玉女穿梭
• 引动四两拨千斤。
• 歌诀
• 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 长蛇互西东。 右挤左化左步靠,肘打 按挤法更巧。
第06式 金刚捣碓
• 接着又来二捣碓,
• 以左带右巧换位,
• 肘膝松合猛震足,
• 力点平稳不伤根。
• 歌诀:
• 左转捣碓先引掤,转身 化拿兼膝攻。 妙在有形似无形,抱捶 震脚势沉雄。
第07式 白鹤这翅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
19、肘底看拳
32、前蹚拗步
42、单鞭
51、单鞭
67、单鞭
05、单鞭
20、倒卷肱
33、击地捶
43、前招
52、云手
68、雀地龙
06、金刚捣碓
21、白鹅亮翅
34、踢二起
44、后招
53、摆莲跌叉
69、上步七星
07、白鹅亮翅
22、斜行
35、护心拳
45、野马分鬃
54、金鸡独立
70、下步跨肱
08、斜行
23、闪通背
第一段:之巴公井开创作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01、太极起势
16、撇身捶
29、右擦脚
39、小擒打
48、玉女穿梭
64、十字脚
02、金刚捣碓
17、青龙出水
30、左擦脚
40、捧首推山
49、懒扎衣
65、指裆捶
03、懒扎衣
18、双推手
31、左蹬一跟
41、六封四闭
50、六封四闭
66、白猿探果
04、六封四闭
36、旋风脚
46、六封四闭
55、倒卷肱
71、转身双摆莲09、搂膝来自24、掩手肱拳37、右蹬一跟
47、单鞭
56、白鹅亮翅
72、当头炮
10、拗步
25、六封四闭
38、掩手肱拳
57、斜行
73、金刚捣碓
11、斜行
26、单鞭
58、闪通背
74、收势
12、搂膝
27、云手
59、掩手肱拳
13、拗步
28、高探马
60、六封四闭
14、掩手肱拳
61、单鞭
15、金刚捣碓
62、云手
63、高探马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
第一式太极起势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三式懒扎衣
第四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
第六式金刚捣碓第七式白鹅亮翅第八式斜行
第九式搂膝
第十式拗步
第十一式斜行
第十二式搂膝
第十三式拗步
第十四式掩手肱拳第十五式金刚捣碓第十六式撇身捶第十七式青龙出水第十八式双推手第十九式肘底看拳第二十式倒卷肱第二十一式白鹅亮翅第二十二式斜行
第二十三式闪通背第二十四式掩手肱拳第二十五式六封四闭第二十六式单鞭
第二十七式云手
第二十八式高探马第二十九式右擦脚第三十式左擦脚
第三十一式左蹬一跟第三十二式前趟拗步第三十三式击地捶第三十四式踢二起第三十五式护心拳第三十六式旋风脚第三十七式右蹬一跟第三十八式掩手肱拳第三十九式小擒打第四十式抱头推山
第四十一式六封四闭第四十二式单鞭
第四十三式前招
第四十四式后招
第四十五式野马分鬃第四十六式六封四闭第四十七式单鞭
第四十八式玉女穿梭第四十九式懒扎衣第五十式六封四闭第五十一式单鞭
第五十二式云手
第五十三式摆脚跌岔第五十四式金鸡独立第五十五式倒卷肱第五十六式白鹅亮翅第五十七式斜行
第五十八式闪通背第五十九式掩手肱拳第六十式六封四闭第六十一式单鞭
第六十二式云手第六十三式高探马
第六十四式十字脚
第六十五式指裆捶
第六十六式猿猴献果第六十七式单鞭
第六十八式雀地龙
第六十九式上步七星第七十式下步跨肱
第七十一式转身双摆莲第七十二式当头炮
第七十三式金刚捣碓第七十四式收势。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口令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口令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口令第一节一太极起势 1 松胯开步 2 两手上提 3 松胯下按二金刚捣碓 1 身体左转,两手向左前上方扌朋2 翻掌右转,撇右脚 3 重心右移,提左脚 4 左脚向左前方上步 5 双手后扌履前扌朋 6 上步合手7 变拳下沉8 提膝冲拳9 震脚砸拳三懒扎衣 1 穿掌翻掌 2 拉开划圆 3 开右步合手 4 左转翻掌 5 左手叉腰右手拉开 6 放松下沉四六封四闭 1 左手接右手 2 双手下捋 3 合手4 收左脚,双手下按五单鞭 1 翻掌右手回拉 2 右手变勾从左手掌心拉出 3 开左步 4 重心左移 5 穿左掌 6 翻掌拉开7 放松下沉弟二节六金刚捣碓 1 右手接左手 2 两手后捋 3 撇左脚,身体左转,左手前扌朋 4 上步合手 5 变拳下沉 6 提膝冲拳7 震脚砸拳七白鹅亮翅 1 穿掌翻掌 2 撤左步两手拉开 3 合手扣脚尖收脚撤半步 4 收右脚成虚步两手拉开八斜行 1 右手向左划弧 2 两手向右划弧 3 收脚上左步 4 两手向后捋 5 左手抓右手合 6 左提右推7 拉开8 放松下沉九搂膝 1 捧2 收脚上托 3 翻掌前推十拗步 1 抬腿捋 2 上步两手后捋 3 上左步推左手 4 上右步推右手十一斜形 1 上左步立掌 2 两手向后伸展 3 左手抓右手合 4 左提右推 5 拉开 6 放松下沉十二搂膝 1 捧2 收脚上托 3 翻掌前推十三拗步 1 抬腿捋 2 上步两手后捋 3 上左步推左手 4 上右步推右手十四掩手肱拳 1 上步合手 2 拉开 3 右手变拳合于腰间,左手前伸 4 冲拳十五金刚捣碓 1 合手 2 拉开3 扣脚尖 4 转身收右脚合手 5 变拳下沉 6 提膝冲拳7 震脚砸拳第三节十六撇身捶 1 两手拉开 2 开步合手 3 左转拉开 4 右转后捋 5 左转后捋 6 左手叉腰、右手变拳7 右拳拉开,目视左肘左脚尖十七青龙出水 1 合手 2 推左掌,右拳后拉 3 摆右拳 4 收右拳,撩左掌 5 冲右拳十八双推手 1 接右手 2 撇脚转身 3 上右步两手后捋 4 合手转移重心 5 收左脚推掌十九肘底看拳 1 右手绕左手划半圈 2 右手上,左手下划圆 3 变拳压肘二十倒卷肱 1 拉开翻掌 2 合手撤左步 3 前推后拉(重复 5 次)二十一白鹅亮翅 1 两手后捋 2 撤右步合手 3 收左脚呈虚步两手拉开二十二斜形 1 右手向左划弧 2 两手向右划弧 3 收脚上左步 4 两手向后捋 5 左手抓右手合 6 左提右推7 拉开8 放松下沉第四节二十三闪通背 1 右手接左手 2 下捋收左腿程虚步右手上棚 3 向左云手 4 向右云手,提膝穿掌5 上步推掌 6 穿掌勾手7 转身抡臂,震脚开步合手二十四掩手肱拳 1 拉开 2 右手变拳合于腰间,左手立掌 3 冲拳二十五六封四闭 1 两手变掌 2 撇脚转身下捋 3 上步两手向左捋 4 合手 5 收左脚,双手下按二十六单鞭 1 翻掌右手回拉 2 右手变勾从左手掌心拉出 3 开左步 4 重心左移 5 穿左掌 6 翻掌拉开7 放松下沉二十七云手 1 右手接左手,向右云半圈, 2 并步,向左云半圈 3 开步,向右云半圈(重复 3 次)二十八高探马 1 左转,上步合手 2 撤步右手拉开 5 翻掌合手 6 扣脚尖转移重心7 转身扫腿推掌第五节二十九右擦脚 1 左手接右手 2 下捋 3 盖步合手 5 下蹲上棚 6 拍脚三十左擦脚 1 落脚合手 2 转身下蹲上棚 3 拍脚三十一左蹬一跟 1 撤步转身,两手拉开 2 提膝合拳 3 蹬左脚两拳外崩三十二前趟拗步 1 上步后捋,转身推左掌 2 上右步推右掌三十三击地捶 1 上步立左掌 2 两手变拳向后转 3 左拳向下,右拳向上划圆 4 左拳提起,右拳下击三十四踢二起 1 合拳 2 拉开3 收右脚转身左拳上右拳下 4 左前右后拉开 5 抡臂,起跳拍右脚三十五护心拳 1 落地撤左步两手前推 2 收右脚呈虚步,左手上扌朋, 3 上右步右手后捋 4 两手握拳 5 转腰合拳三十六旋风脚 1 两拳变掌 2 云一圈 3 提膝托掌 4 落脚合手 5 下蹲上棚 6 转身打左脚7 落脚合手三十七右蹬一跟 1 开步两手拉开 2 提右脚合拳 3 蹬右脚两拳外崩三十八掩手肱拳 1 转身提膝斩手 2 震脚开步合手 3 拉开 4 右手变拳合于腰间,左手立掌 5 冲拳第六节三十九小擒打 1 上步合手 2 翻掌外扌朋,提左脚 3 开步两手拉开 4 右手接左手收于胸前 5翻掌前推四十抱头推山 1 收右脚合手 2 转身拉开 3 开步抱头 4 转身推掌四十一六封四闭 1 左手接右手 2 双手下捋 3 合手 4 收左脚,双手下按四十二单鞭 1 翻掌右手回拉 2 右手变勾从左手掌心拉出 3 开左步 4 重心转移 5 穿左掌 6 翻掌拉开7 放松下沉四十三前招 1 云一圈,撇脚右转,上左虚步 2 撤左步 3 收右脚向左云手四十四后招 1 向右云手四十五野马分鬃 1 向左云手,上右步 2 穿掌翻掌 3 上左步 4 穿掌翻掌四十六六封四闭 1 接手 2 两手后捋翻掌合手 3 撇脚转身上步推掌 4 下捋 5 合手 6 收脚下按四十七单鞭 1 翻掌右手回拉 2 右手变勾从左手掌心拉出 3 开左步 4 重心转移 5 穿左掌 6 翻掌拉开7 放松下沉四十八玉女穿梭 1 合手 2 收右脚呈虚步两手下按 3 两手上托,起跳4 震脚按掌 5 提右脚合手5 蹬6 落脚推掌7 上左步推掌8 叉步转身四十九懒扎衣 1 开右步合手 2 翻掌3 左手叉腰右手拉开 4 放松下沉五十六封四闭 1 左手接右手 2 双手下捋 3 合手4 收左脚,双手下按五十一单鞭 1 翻掌右手回拉 2 右手变勾从左手掌心拉出 3 开左步 4 重心转移 5 穿左掌 6 翻掌拉开7 放松下沉第七节五十二云手(叉步) 1 右手接左手,向右云半圈, 2 叉步,向左云半圈 3 开步,向右云半圈(重复 3 次)五十三摆脚跌岔 1 两手下捋 2 划一圈前扌朋 3 双手拍右脚 4 震脚合拳 5 开步(仆步),两拳拉开五十四金鸡独立 1 弓步冲拳,右拳合于腰间 2 上步合拳 3 两手变掌,右托左按提右膝 4 震脚下按 5 开右步划一圈 6 左托右按提左膝五十五倒卷肱 1 拉开翻掌 2 合手撤左步 3 前推后拉(重复 5 次)五十六白鹅亮翅 1 两手后捋 2 撤右步合手 3 收左脚呈虚步两手拉开五十七斜形 1 右手向左划弧 2 两手向右划弧 3 收脚上左步 4 两手向后捋 5 左手抓右手合 6 左提右推7 拉开8 放松下沉五十八闪通背 1 右手接左手 2 下捋收左腿程虚步右手上扌朋3 向左云手 4 向右云手,提膝穿掌 5 上步推掌 6 穿掌勾手7 转身抡臂,震脚开步合手五十九掩手肱拳 1 拉开 2 右手变拳合于腰间,左手立掌 3 冲拳六十六封四闭 1 接手 2 撇脚转身下捋 3 上步两手向左伸展 4 合手 5 收腿下按六十一单鞭 1 翻掌右手回拉 2 右手变勾从左手掌心拉出 3 开左步 4 重心转移 5 穿左掌 6 翻掌拉开7 放松下沉六十二云手 1 右手接左手,向右云半圈, 2 并步,向左云半圈 3 开步,向右云半圈(重复3 次)六十三高探马 1 左转,上步合手 2 撤步右手拉开 5 翻掌合手 6 扣脚尖转移重心7 转身扫腿推掌第八节六十四十字脚 1 合手 2 翻掌右转,撇右脚 3 提左脚 3 开左步拉开 4 左手立掌,右手合 5 放松下沉 6 拍脚7 转身斩手8 震脚开步合手六十五指裆捶 1 拉开 2 右手变拳合于腰间左掌前推 3 冲拳(向下)六十六猿猴献果 1 提腕 2 沉腕 3 提膝冲拳六十七单鞭( 1 开右步两手拉开 2 转身抱头 3 收左脚下按----- 六封四闭的动作) 1 翻掌右手回拉 2 右手变勾从左手掌心拉出 3 开左步 4 重心转移 5 穿左掌 6 翻掌拉开7 放松下沉六十八雀地龙 1 合拳 2 仆步拉开六十九上步七星 1 弓步冲拳 2 上步合拳 2 翻掌前推七十下步跨肱 1 撤步拉开 2 收左步合手七十一转身双摆莲 1 撇脚转身拉开 2 接手转移重心 3 摆左脚转身上步 4 两手后捋前扌朋 5 双拍右脚七十二当头炮 1 撤右步两手向前扌朋 2 下捋变拳合于右腰间 3 转身冲拳七十三金刚捣碓 1 两手后扌履前扌朋 6 上步合手7 变拳下沉8 提膝冲拳9 震脚砸拳七十四收势 1 拉开2 两手向合 3 放松下按 4 立正站起。

台湾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简介(全)

台湾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简介(全)

台灣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簡介(全)
一、簡介
陳氏太極拳老架(亦稱大架)係陳家溝陳氏第十四世祖陳長興所創。

他在陳王廷創編的太極拳五路、炮捶一路、108勢長拳一路的基礎上,由博歸約編排成現在流行的老架一路、二路(亦稱炮捶),一路拳以柔為主,柔中帶剛二路拳以剛為主,剛中有柔;兩路拳相輔相成,互為其根,直至達到剛柔相濟,渾然一圓。

二、特點
架勢舒展大方,步法輕靈穩健,身法中正自然,內勁統領全身,以纏絲勁為核心,動作以腰為主,節節貴串;一動則周身無有不動,一靜則百骸皆靜,運動如行雲流水,綿綿不斷,發勁時鬆活彈抖,完整一氣。

練習時要求:虛靈頂勁、立身中正、鬆肩沈肘、含胸塌腰、心氣下降、鬆胯屈膝、襠勁開圓、虛實分明、上下相隨、剛柔相濟、快慢相間、外形走弧線,內勁走螺旋;以腰為軸、纏繞圓轉,遂漸產生一種似柔非
柔,似剛非剛,極為沈重而又極為靈活善變的內勁,如棉花裹鐵,外柔內剛。

整套拳架沒有平面,沒有直線,沒有斷續處,沒有凹凸處,沒有抽扯之形,沒有提撥之意,渾然一圓,方為及格。

老架一路拳譜。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最清晰、最完整)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最清晰、最完整)
01、太极起势
21、白鹅亮翅
41、六封四闭
61、单鞭
02、金刚捣碓
22、斜行
42、单鞭
62、云手马
04、六封四闭
24、掩手肱拳
44、后招
64、十字脚
05、单鞭
25、六封四闭
45、野马分鬃
65、指裆捶
06、金刚捣碓
26、单鞭
46、六封四闭
66、白猿探果
07、白鹅亮翅
27、云手
47、单鞭
67、单鞭
08、斜 行
28、高探马
48、玉女穿梭
68、雀地龙
09、搂膝
29、右擦脚
49、懒扎衣
69、上步七星
10、拗步
30、左擦脚
50、六封四闭
70、下步跨肱
11、斜行
31、左蹬一跟
51、单鞭
71、转身双摆莲
12、搂膝
32、前蹚拗步
52、云手
72、当头炮
13、拗步
33、击地捶
53、摆莲跌叉
73、金刚捣碓
14、掩手肱拳
34、踢二起
54、金鸡独立
74、收势
15、金刚捣碓
35、护心拳
55、倒卷肱
16、撇身捶
36、旋风脚
56、白鹅亮翅
17、青龙出水
37、右蹬一跟
57、斜行
18、双推手
38、掩手肱拳
58、闪通背
19、肘底看拳
39、小擒打
59、掩手肱拳
20、倒卷肱
40、抱头推山
60、六封四闭

【拳谱】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含歌诀)

【拳谱】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含歌诀)

太极起式立身中正,凝气定神,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立身中正“三才也”。

立天一曰阴与阳, 立地一曰柔与刚,立人一曰人与义。

2金刚捣碓金刚捣碓钦精神,太极浑然聚我身。

变化无常皆元气,股肱外露寓屈伸。

练就金刚太极身,浑身上下力千斤。

劝君智力休使尽,留下余力扫千军。

3揽扎衣世人不识揽扎衣,左屈右伸抖精神。

伸中寓屈谁人晓,屈中藏伸识者稀。

裆中分崎如剑阁,头上中峰似旋机。

千变万化由我运,下体两足定根基。

4六封四闭六封四闭履采变,顺势左履塌外碾。

上引下松随敌意,跟步双按闭中封。

单鞭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画西东。

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

中间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

若问此势妙何处,须寻脊背骨节中。

6金刚捣碓第二金刚面朝西,周身辗转手足齐。

虚实分明君须记,莫教纷纷乱麻题。

前已言过金刚势,今复重行得母衣。

彼则脸面端向北,此则后脊转向东。

上接单鞭非无故,下势白鹅格外雄。

能会此身转移法,神机变化在其中。

7白鹅亮翅(又名:白鹤亮翅)闲来无事看白鹤,右翅舒展又一波。

两手引来楼风势,系殊秋水出太河。

元气何从识太和,两手犹如弄丝罗。

沿络缠绵神机足,亮翅由来见白鹤。

8斜行两手平分再足开,右前左后护胸怀。

中间只要身法正,何怕周围一齐摆。

眼神视看中指尖,四面八方任敌来。

9搂膝搂膝转圈自然好,未知此圈十分巧。

前所转圈犹嫌大,此圈转来又觉小。

越小小到无圈时,方知太极神奇妙。

人言此艺甚无奇,自幼难以练到老。

练到老年自然悟,豁然贯通神理现。

10.(初收)拗步浑身猬王负缩似纯阴,阴中藏阳任人侵。

徐徐引进人莫晓,渐渐停留意自深。

右实左虚藏戈击,上提下打寓纵擒。

果能识得其中理,妙手空空冠当今。

初收转圈自然好,提补棚法进为要。

初收原为老势名,唯有两手圈转小。

一收能使精神聚,拗步向前人不晓。

一放拗步何天矫,右掌向前指朝天。

左手后采近乱边,半虚半实谁能料。

扑鼠试看小灵猫,扑鼠先将身一缩。

聚全精神功夫到。

陈氏老架一路分解动作(完整版)

陈氏老架一路分解动作(完整版)

陈氏老架一路分解动作(完整版)(1)起势1,屈膝松胯下沉;2,松右胯旋转下沉,移重心到右;3,点左脚脚尖;4,旋转右胯,向左开步,与肩同宽;5,左脚后跟落地;6,松右胯旋转下沉移重心到中间;7,松左胯旋转下沉,两胯持平。

(2)金刚捣碓1,双手上举,与肩同高;2,松肩沉肘,双手下按至脐下;3,松右胯旋转下沉,重心移至右,双手向左斜前方左掤右托,双腕持平,与肩同高;4,松左胯旋转下沉,双手走下弧线转换为左托右掤;5,移重心到左,身体向右旋转,双手平捋,同时右脚脚尖向外摆45度;6,松左胯旋转下沉,移重心到右,双手向前挤按;7,松右胯旋转下沉,提左膝;8,左脚后跟内侧落地;9,旋转右胯下沉,左脚根内侧铲地向前开步;10,松右胯旋转下沉,移重心至中间,双手下按;11,松左胯旋转下沉,移重心到左,摆左脚脚尖至正前,左手前掤,右手收至大腿上方,掌心向上,双手掌心微微相对;12,松左胯旋转下沉,双手前后对拉外掤;13,上步合手;14,右手握拳下沉至腹前;15,松左胯旋转下沉,右拳上举,提右膝;16,砸拳震脚,重心偏左。

(3)懒扎衣1,松左胯旋转下沉,移重心到中间,右手穿掌,左手变为立掌;2,旋转右胯下沉,移重心到右,左手拨挡下按,右手滚动打开上掤;3,松右胯旋转下沉,移重心到中间,双手左上右下持平,与肩同高;4,旋转左胯下沉,移重心到左,双手变为左高右低;5,松左胯旋转下沉,提右膝;6,右脚脚后跟内侧落地;7,旋转左胯下沉,开右步,同时双手相合,左上右下,手腕相交,掌心相对;8,松左胯旋转下沉,移重心到中间,双手外掤于胸前;9,旋转右胯移重心到右,左手贴身向下收至腰间,右手掤挡打开;10,松胯下沉,左胯落右胯合,右手坐腕,左手卡于腰间。

(4)六封四闭1,松右胯旋转下沉,左手穿掌,右手上掤;2,移重心到中间,双手旋转下按;3,旋转左胯移重心到左,双手下捋至身体正前;4,松左胯旋转下沉,双手向左延伸,左手翻掌,右手收至胸前;5,移重心到中间,收左手至耳旁;6,旋转右胯移重心到右,双手收至胸前;7,收左脚;8,松胯下沉,双手推掌,两手间距一拳,掌心微微相对。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分解动作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分解动作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分解动作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是太极拳中的一种传统拳法。

下面将对其中的七十四个动作进行分解。

第一式太极起势是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第一个动作。

首先,双脚并立,身体保持正直,双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

头部自然正直,舌尖抵住上腭,目视前方。

其次,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半步,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沿、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

同时,含胸塌腰,松肩沉肘,头部保持自然直立,颈部松弛。

接着,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沉肘松肩;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松胯屈膝,两脚踏实;目视前方。

最后,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着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目视前方。

第二式金刚捣碓是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第二个动作。

首先,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上方棚出,左手棚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棚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

其次,身体右转90°,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右脚尖外摆;两手右逆左顺缠,向右后捋;目视左前方。

接着,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里合扣裆,屈膝松胯,身体下沉且微向右转;两手上棚;目视身体左前方。

然后,左脚跟内侧着地,向左前方铲地滑出,重心在右腿,两手继续向右上方加棚劲;目视左前方。

接着,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左脚尖外摆踏实;身体随重心移动,向左转45°;两手左逆右顺缠,走下弧向前棚,左手棚至胸前,手心朝下;右手下沉至右膝上方,手心朝外,手指朝后;目视前方。

最后,左手向前撩掌,向上、再向内环绕合于胸前右臂内侧,左手心朝下;右手领右脚弧线向前上托掌,于右胸前与左手相合,右手心朝上;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前上步,脚尖点地,重心在左腿;目视前方。

第三式懒扎衣是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第三个动作。

首先,身体微向右转,重心左移;双手左逆右顺缠,两手交于左胸前,左手心朝下,右手心朝上,目视前方。

其次,身体右转90°,重心由左腿移至右腿,左脚尖外摆;两手右逆左顺缠,向右后捋;目视前方。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共六段)第一段一.太极起势二.金刚捣碓三.懒扎衣四.六封四闭五.单鞭六.金刚捣碓七.白鹤亮翅八.斜行九.搂膝十.拗步十一.斜行十二.搂膝十三.拗步十四.掩手肱捶十五.金刚捣碓第二段十六.撇身捶十七.青龙出水十八.双推手十九.肘底捶二十.倒卷肱二十一.白鹤亮翅二十二.斜行二十三.闪通背二十四.掩手肱捶二十五.六封四闭二十六.单鞭二十七.云手二十八.高探马第三段二十九.右擦脚三十. 左擦脚三十一. 左蹬一跟三十二. 前趟拗步三十三. 击地捶三十四. 踢二起三十五. 护心捶三十六. 旋风脚三十七. 右蹬一跟三十八. 掩手肱捶第四段三十九. 小擒打四十. 抱头推山四十一. 六封四闭四十二. 单鞭四十三. 前招四十四. 后招四十五. 野马分鬃四十六. 六封四闭四十七. 单鞭第五段四十八. 玉女穿梭四十九. 懒扎衣五十. 六封四闭五十一. 单鞭五十二. 云手五十三. 摆脚跌岔五十四. 金鸡独立五十五. 倒卷肱五十六. 白鹤亮翅五十七. 斜行五十八. 闪通背五十九. 掩手肱捶六十. 六封四闭六十一. 单鞭六十二. 云手六十三. 高探马第六段六十四. 十字脚六十五. 指裆捶六十六. 猿猴献果六十七. 单鞭六十八. 雀地龙六十九. 上步七星七十. 下步跨虎七十一. 转身双摆莲七十二. 当头炮七十三. 金刚捣碓七十四. 收势。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图解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图解
小擒打先沉右肘,右 脚转进上步掤。 右手采拿左手按,左 脚再进挤按成。
第四十式 抱头推山
• 先搂膝 , • 后偷看, • 开步抱头又推山, • 切记右弓身要正, • 虚领顶劲双手撑。 • 歌诀:
抱头推山右倒掤,右 转靠肘变化中。 左手掩面柔无骨,锁 扣双推山欲崩。
第四十一式 六封四闭
• 六封四闭须放松, • 肩肘腕手尽量柔, • 肩肘腕手都用上, • 强占位时适时攻。
指裆捶下靠为锋,震脚转 身灵又雄。 左引右击裆内使,击着三 节不见形。
第六十六式 白猿献果
• 歌诀: 指裆捶下接献果,指 下打上势不弱。 来脉转关无痕迹,方 懂太极真消息。
第六十七式 六封四闭
第六十八式 单鞭
• 单鞭可做转换势, • 承上启下劲贯入, • 劝君没事多演练, • 关键时候不歉退。
第十七式 双推手
• 这次紧连双推手, • 大小双圈劲贯肘, • 切记重心在右足, • 虚领顶劲裆要空。
第十八式 肘底看拳
第十九式 倒卷肱
• 说二守势倒卷肱, • 前足虚来后足弓, • 双手左右相照应, • 这边引来那边攻。
第二十式 白鹤亮翅
• 白鹤亮翅用处多, • 十次八次不为过, • 承上启下都有用, • 关键在于胯要活。
第四十八式 玉女穿梭
• 玉女穿梭劲难练, • 千次万次功难献, • 要问要诀在何处, • 震脚蹬足腰胯宽。 • 歌诀:
左脚跃起右脚进,右 采左按右转身。 此势平纵谁双迅,一 片神行自古稀。
第四十九式 懒扎衣
• 再次又用拦擦衣, • 闪战腾挪右脚移, • 以胯带腰是正事, • 肩靠肘击将他欺。 • 歌诀:
第三十式 左蹬一跟
• 左脚踢过左转身, • 先合后开蹬一根, • 蹬时切记体微侧, • 要么身体站不稳。

老架一路动作及要点

老架一路动作及要点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与要点1.预备势:要求立在不挺,顶劲领起,唇轻闭,齿轻合,下颌微内收,松肩含胸塌腰,屈膝松髋,使心气下降.重心于两腿之间,气沉丹田,面南背北2.金刚捣碓:练习时以身领手,达到上下相随、节节贯串.注意手法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法.左足向左前伸出,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轻而不浮.右拳落于左掌心内,与震脚要协调一致,劲整、气下沉.出手与肩平,斜向左前方45度开步,脚跟着地3.懒扎衣:右手展开指肚用力,左手叉腰,虚虚拢住,不可用力.在即将形成定势时弓右腿,右掌逆缠旋臂向右展开的同时,左腿用力,膝关节与髋关节不可蹬直.定势时,放松左髋,气沉丹田.向右开步,目视右侧4.六封四闭:两手由捋转按,要以腰为轴.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仍须正直,不要前俯后仰.两掌向右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气要贴脊背,裆口要圆.双手向左上方划弧,略高于肩,成势时面向西南5.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6.金刚捣碓:双手捋向右略快,左手向前挤要慢;右脚上步时,左腿要控制好重心,以腰带腿;震脚前,右拳上提重心须下沉,震脚时将周身之劲发于右脚;身体要有意下沉,但不能左右倾斜.身体左转90度,成势时面向东7.白鹤亮翅:此势是明显的大开大合,两腿虚实要分清,手合足开,手开足收,上下相随.右肘两次抬起且高于肩,不能有架肘之意,肘尖下垂.开始时身体微左转再向右转8.斜行:右手要右划弧时,以腰带动肩、肘、手,但幅度较小,同时左手不要跟着向右转.由于身体向左转的幅度较大,必须将两髋松开,双膝微内含,膝盖勿挺直.面向东南9.搂膝:双掌从膝盖下掤起,由开转为合,必须身体先动,而后身体先回,以身领手,虚实分清;搂膝成势时要含胸、塌腰、坐腕、屈肘、屈膝、圆裆,周身相合.右脚要稳,左脚要虚,有欲进之势.两掌心斜相对10.上三步:连续上步动作,身法、步法、手法,必须协调一致.11斜行:右手向右划弧时,以腰带动肩、肘、手,但幅度较小,同时左手不要跟着向右转.由于身体向左转的幅度较大,必须将两髋松开,双膝微内含,膝盖勿挺直.面向东南12.搂膝:双掌从膝盖下掤起,由开转为合,必须身体先动,而后身体先回,以身领手,虚实分清;搂膝成势时要含胸、塌腰、坐腕、屈肘、屈膝、圆裆,周身相合.右脚要稳,左脚要虚,有欲进之势.两掌心斜相对13.上三步:连续上步动作,身法、步法、手法,必须协调一致.14.掩手肱拳:上三步在迈第三步时,左手就开始向里与右手相合.右拳前击和左肘后击要协调一致.发劲时要求:“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节.”面向东南15.金刚捣碓:以身领手,达到上下相随、节节贯串.注意手法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法.右手外旋划至右上方时略高于肩16.撇身捶:在动作将要形成撇身捶时,重心仍须向右偏后移并下沉,不可过低,两腿合住劲为宜.形成撇身捶时,右拳、左肘尖与左足尖要成一线.目视左下方17.青龙出水:此势要求下势较低,裆口要宽而圆,并以腰脊为轴,左右旋转,缠绕屈蓄,迅速抖发.重心来回移动,使腿步的缠丝劲表现的较为明显.左右发力要同时完成18.双推手:左掌经胸前引右掌,身体略右转,是欲左先右的过程.一引即可左转身.即将形成定势时,要松髋、松肩、沉肘,使气贯指尖.右拳变掌略高于肩19.肘底看拳:在身体由左转变为右转的同时,两手由逆缠变顺缠,由分变合.练习时要注意,腰要塌,气沉丹田,不仅左肘尖与右拳相合,周身上下都须相合.20.倒卷肱:退步时,腿先收后伸,双掌一合一开收足时双掌合劲,后退时双掌形成开劲,要求上下肢体协调配合,腰劲下沉,虚实分明,圆转自如;每当向后撤步时,重心要移向前腿,转体时,将中心移于后腿,双掌由逆缠变为顺缠.21.白鹤亮翅:此势是明显的大开大合,两腿虚实要分清,手合足开,手开足收,上下相随.右肘抬起且高于肩,不能有架肘之意,肘尖下垂.22.斜行:右手向右划弧时,以腰带动肩、肘、手,但幅度较小,同时左手不要跟着向右转.由于身体向左转的幅度较大,必须将两髋松开,双膝微内含,膝盖勿挺直.面向东南23.闪通背:身体左右旋转,动作要快,注意扭腰、松髋,稳定重心,要特别注意重心的转换与腰脊的配合,以身领手,周身相随.右手向外旋划出时,与头同高24.掩手肱拳:右拳前击和左肘后击要协调一致.发劲时要求:“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节.”面向东南25.六封四闭:两手由捋转按,要以腰为轴.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仍须正直,不要前俯后仰.两掌向右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气要贴脊背,裆口要圆.双手向左上方划弧,略高于肩,成势时面向西南26.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27.运手:要以腰为轴,以身领手,上下相随,形成合劲,同时注意屈膝松髋,保持圆裆.28.高探马:在右掌转臂屈肘附于右颌下时,以腰脊旋转,并与左掌配合,先卷后放,注意塌腰松髋.形成卷劲时左足要里扣,要与腰髋协调配合,做到圆满顺随. 29.右擦脚:以肢发劲为主,双掌逆缠上掤时以塌腰为主,双掌上掤为辅.做到有上有下,双掌下击、足往上踢时,以身领手,由内而发.30.左擦脚:以肢发劲为主,双掌逆缠上掤时以塌腰为主,双掌上掤为辅.做到有上有下,双掌下击、足往上踢时,以身领手,由内而发.31.左蹬一跟:当双掌相合时,肘窝要有双开之意,,两膝微合,髋要松开,提足掤臂则为蓄.气沉丹田,蹬跟时劲要脆,须周身相合,支撑腿控制重心,足指抓地,足心要空.32.上三步:连续上步动作,身法、步法、手法,必须协调一致.33.击地捶:侧身顺膀,虽身体前俯,但尾闾中正,松腰、落髋、气沉丹田,步法要稳固.34.踢二起:此势腰部先横转,继而上下折叠,左右上下换劲,练习时要注意腰腿转换,协调一致.35.护心拳:在右拳上举、左拳外旋向下沉时,要以重心向右移为主,双拳的动作为辅.双拳一上一下,自然形成护胸的动作.重心移于右足时,双拳同时向里合.练习时要求裆口略低,两腿虚实变换要分清,尾闾中正.36.旋风脚:右足外摆时,身体要保持中正,将左髋松下,双手莫失掤劲,给旋转身体提供条件.此势在身体左右旋转中完成,要快、要整.37.右蹬一跟:当双掌相合时,肘窝要有双开之意,,两膝微合,髋要松开,提足掤臂则为蓄.气沉丹田,蹬跟时劲要脆,须周身相合,支撑腿控制重心,足指抓地,足心要空.38.掩手肱拳:右拳前击和左肘后击要协调一致.发劲时要求:“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节.”面向东南39.小擒打:向前上步时,裆要开,虚实分清,屈膝松髋,重心下沉为主,身法调整合适,开步自然轻灵.两腿虚实变化必须以身领手,上下相随.40.抱头推山:此势大开大合,要注意上下配合,在双掌平分时两膝相合.双掌经两耳边,同时上一大步推出,劲足而长,势如推山.41.六封四闭:两手由捋转按,要以腰为轴.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仍须正直,不要前俯后仰.两掌向右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气要贴脊背,裆口要圆.双手向左上方划弧,略高于肩,成势时面向西南42.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43.前招:练习时要以旋腰转背为主,身体向左转,裆要开,两膝需合.44.后招:练习时要以旋腰转背为主,身体向右转,裆要开,两膝需合.在前招变后招时,用劲方向改变,双掌是顺缠变逆缠,逆缠变顺缠,而两足不动,此时下肢的顺逆变化比较明显.45.野马分鬃:左右手轮流向左右两侧自上而下屈肘旋臂外拨,顶劲领住,裆劲要虚、圆.两足随两手交错向前上步,要注意上下相随和身手的配合.46.六封四闭:两手由捋转按,要以腰为轴.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仍须正直,不要前俯后仰.两掌向右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气要贴脊背,裆口要圆.双手向左上方划弧,略高于肩,成势时面向西南47.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48.玉女穿梭:双掌交叉,双足下震,左足先震,右足后震,周身相合,左足前跳,跳得越远越好,此势为平纵法.左掌前推时,越快越好.在左足向前落地时,重心迅速跟上,腿要弯曲,紧接着向右转体,重心下沉,身体放松,两手自然与身体配合保持平衡.49.懒扎衣:右手展开指肚用力,左手叉腰,虚虚拢住,不可用力.在即将形成定势时弓右腿,右掌逆缠旋臂向右展开的同时,左腿用力,膝关节与髋关节不可蹬直.定势时,放松左髋,气沉丹田.向右开步,目视右侧50.六封四闭:两手由捋转按,要以腰为轴.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仍须正直,不要前俯后仰.两掌向右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气要贴脊背,裆口要圆.双手向左上方划弧,略高于肩,成势时面向西南51.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52.运手:要以腰为轴,以身领手,上下相随,形成合劲,同时注意屈膝松髋,保持圆裆.53.双摆莲:右足提起时,左髋要松,用腰劲使右足上提,身法屈蓄,身体不要起伏;摆足时不要单纯以双掌击拍足面,而是以腰为轴带动右足向外摆,双掌以反方向迎击.54.跌岔:此时身体向下,两腿叉开下跌,为跌岔.跌岔可以将左腿伸直与右膝全部着地,也可将两腿一齐展开,为双跌岔.练习时可根据自己身体条件来选择,初练可以高些,熟练后可逐渐降低,以免将腿部拉伤.55.金鸡独立:跌岔下去,变金鸡独立时,身体不能硬向上起,须用腰裆之劲向前冲起.金鸡独立,必须一条腿站稳,一只手下按,另一只手上推,两者上下对称,不可一味用力向上.56..倒卷肱:退步时,腿先收后伸,双掌一合一开收足时双掌合劲,后退时双掌形成开劲,要求上下肢体协调配合,腰劲下沉,虚实分明,圆转自如;每当向后撤步时,重心要移向前腿,转体时,将中心移于后腿,双掌由逆缠变为顺缠.57.白鹤亮翅:此势是明显的大开大合,两腿虚实要分清,手合足开,手开足收,上下相随.右肘抬起且高于肩,不能有架肘之意,肘尖下垂.58.斜行:右手向右划弧时,以腰带动肩、肘、手,但幅度较小,同时左手不要跟着向右转.由于身体向左转的幅度较大,必须将两髋松开,双膝微内含,膝盖勿挺直.面向东南59.闪通背:身体左右旋转,动作要快,注意扭腰、松髋,稳定重心,要特别注意重心的转换与腰脊的配合,以身领手,周身相随.右手向外旋划出时,与头同高60.掩手肱拳:右拳前击和左肘后击要协调一致.发劲时要求:“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节.”面向东南61.六封四闭:两手由捋转按,要以腰为轴.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仍须正直,不要前俯后仰.两掌向右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气要贴脊背,裆口要圆.双手向左上方划弧,略高于肩,成势时面向西南62.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63.运手:要以腰为轴,以身领手,上下相随,形成合劲,同时注意屈膝松髋,保持圆裆.64.高探马:在右掌转臂屈肘附于右颌下时,以腰脊旋转,并于左掌配合,先卷后放,注意塌腰松髋.形成卷劲时左足要里扣,要与腰髋协调配合,做到圆满顺随.65.十字脚:左足向前方开步,而重心自右向左移,左髋坐下,使右足在身体不上长的情况下,用腰劲将右腿提起外摆,做到虚实分清,上下相合.66.指裆捶:右拳斜下击和左肘后击要协调一致,左手后收左肋旁.发劲时要求:“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节.”面向东南67.猿猴献果:身体略向右转再向左转,左掌变拳微逆缠,随即抬右腿,右拳内旋向上置于右前方,拳心朝里,左拳置于左肋前,拳心向里.68.单鞭:右手捏拢向上提时,肘易架起来,因此要注意随着身体转正时沉肩、坠肘.成势时,顶劲要领起,裆要开圆,髋要松,身要正,胸要虚虚含住,方能心气下降,气沉丹田.钩手略高于肩69.雀地龙:在重心由左足移向右足,左足前伸时,气要下沉,身体下蹲要松腰落髋,随气沉而下,蹲下仍要有将要上冲之意.70.上步七星:在左拳上冲成左弓步时,注意用腰、裆劲,身体放松,不可挺胸上拔.左拳上冲后略高于肩71.下步跨肱:在两手向下分时,腰劲塌下,两臂莫失掤劲.当两手由分转为合时,松肩松肘,后背放松,收回左足,两肘相合,两膝相合,气归于丹田.72.双摆莲:重心控制在左足,左膝要与右膝合住劲,借转身的惯性迅速将右足提起.73.当头炮:双摆后,右足向右后伸,双掌向左前微按,要有上、下配合之意,同时完成.双拳向左前方发劲时,需先将向后捋的身法调整过来,再向前发,并且运用的是抖劲,这更需要上下配合恰当、松活、弹抖,才能将劲发于双拳.74.金刚捣碓:双手捋向右略快,左手向前挤要慢;右脚上步时,左腿要控制好重心,以腰带腿;震脚前,右拳上提重心须下沉,震脚时将周身之劲发于右脚;身体要有意下沉,但不能左右倾斜.75.收势:先将膝关节和髋关节弯屈,身体随之下降,以呼吸为主,动作配合为辅.达到收势时平心静气,恢复预备姿势.。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5式拳谱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5式拳谱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5式拳谱(北京陈飞鸿太极拳培训中心)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是陈氏太极拳系列套路中最为古老的套路之一,由75个动作构成,她本于中国传统太极哲理思想,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而强内壮外健体魄;以慢求静,由静而忘我而涵养心性;形神松柔,积柔成刚,刚柔互济而克敌制胜。

所以说,太极拳不仅是武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克敌制胜、内外兼修的内功拳。

其动作以柔为主、轻轻呼吸、缓缓运动、节节贯穿、连绵不断、松活弹抖、轻柔随意。

适合各种年龄体质者练习,是比较普及的套路之一。

1、预备势2、金刚捣碓3、懒扎衣4、六封四闭5、单鞭6、金刚捣碓7、白鹤亮翅8、斜行9、搂膝10、上三步11、斜行12、搂膝13、上三步14、掩手肱拳15、金刚捣碓16、撇身拳17、青龙出水18、双推手19、肘底看拳20、倒卷肱21、白鹤亮翅22、斜行23、闪通背24、掩手肱拳25、六封四闭26、单鞭27、运手28、高探马29、右擦脚30、左擦脚31、左蹬一跟32、上三步33、击地捶34、踢二起35、护心拳36、旋风脚37、右蹬一跟38、掩手肱拳39、小擒打40、抱头推山42、六封四闭42、单鞭43、前招44、后招45、野马分鬃46、六封四闭47、单鞭48、玉女穿梭49、懒扎衣50、六封四闭51、单鞭52、运手53、双摆脚54、跌岔55、金鸡独立56、倒卷肱57、白鹤亮翅58、斜行59、闪通背60、掩手肱拳61、六封四闭62、单鞭63、运手64、高探马65、十字脚66、指裆捶67、猿猴献果68、单鞭69、雀地龙70、上步七星71、下步跨肱72、转身摆莲73、当头炮74、金刚捣碓75、收势。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 老架一路动作分解第一势预备势口令预备(图3-1)立身中正,两目平视,唇轻闭,齿轻合(面南背北)。

口令1(图3—2)身体缓缓下沉。

口令2(图3—3)左脚跟抬起。

口令3(图3—4)左脚横开与肩同宽。

口令4(图3—5)左脚跟落下,重心移于两腿之间,气沉丹田。

要点:要求立而不挺,顶劲领起,唇轻闭,齿轻合,下颌微内收,松肩含胸塌腰,屈膝松髋,使心气下降。

第二势金刚捣碓口令1(图3—6)双手缓缓抬起,与肩同高同宽。

口令2(图3—7)双手随身体下沉,落于腹前。

口令3(图3—8、9)双手随身体微左转向身体左前上方划弧,与肩平(左手外旋,右手内旋)。

口令4(图3—10、11)身体先微向左转随即向右转,双手向右运至身体右侧与肩同高。

口令5(图3—12、13)重心右移,左脚先抬起向左前方45度开一步,脚跟先着地。

口令6(图3—14、15、16)重心左移,身体先向右微转再左转,同时左手外旋右手内旋,左手随身体向左前方运出,右手至右后方。

口令7 (图3—17、18、19)左脚尖外摆,右脚提起向右前方上步,脚尖点地,左手先上抬后向内下落,右手由后向前与左手相合,左手于小右小臂中部。

口令8(图3—20)左手内旋下至腹前,掌心向上,同时右手变拳落于左掌心内。

口令9(图3—21)右脚、右拳同时向上提起,左掌略下沉。

口令10(图3—22)右脚落地震脚,同时右拳落于左掌心内。

要点:练习时以身领手,达到上下相随、节节贯串。

注意手法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法。

左足向左前伸出,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轻而不浮。

右拳落于左掌心内,与震脚要协调一致,劲整、气下沉。

第三势懒扎衣口令1(图3—23、24、25)重心右移,双手分开,左手向下划弧于左侧外,右手向上划弧至右侧。

口令2(图3—26、27)重心左移,左手由下向上,右手由上向下,双手合于胸前。

口令3(图3—28、29)身体略左转,提右脚向右侧开步,脚跟着地,两眼目视右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地人中央,浑然一片无极象。灵机一动太极意,气运四正四隅方。02、金刚捣碓歌诀:一、金刚捣碓敛精神,太极浑然聚我身,变化无方丹田气,四面八方寓屈伸;浑身合下千斤力,练就金刚备吾身;左实右虚下合劲,一脚惊雷掉真魂。二、金刚立正备吾身,四面八方何惧畏,若由前来左右捋,回折肘靠奇更奇;后面左右背折靠,上拳下膝要真魂。03、揽插衣歌诀:世人不识揽插衣,左屈右伸藏玄机;伸中寓屈何人晓,屈中有伸识者稀。中气上升于百会,四肢合扣气归心(指丹田);裆开贵圆如剑阁,下体两足定根基。04、六封四闭歌诀:封与闭,一个意,左四右六全封闭;肘沉腰蹋合一体,四面八方何所惧。05、单鞭歌诀: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画西东,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中间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若问此势妙何处,去寻脊背骨节中。06、金刚捣碓歌诀:前已立过金刚势,今复重行得毋同,彼则脸面端向北,此则后背转向东;上接单鞭非无敌,下开白鹅格外雄,能会此身转移法,神机变化在其中。07、白鹅亮翅歌诀:元气何从识太和,两手犹如弄丝罗;左右缧旋神机足,亮翅由来见白鹅。08、斜行歌诀:斜行又叫中单鞭,支撑四方于八面。前后左右无缝锁,搂膝拗步又规圆。09、搂膝歌诀:双手合膝向上朋,岂知机关在腰中,腰劲运于两肘肋,谁敢双手插肋中。10、拗步歌诀:一、手如车轮向前尚,步如猫行去插裆。手到脚到一齐到,势如破竹无阻挡。二、车轮向前进,进中寓又退;进退两相顾,全并中气运。11、斜行歌诀:双手分左右,两脚撑前后,两耳闻八方,照前又顾后;前来手肘肩,后来肩肘手,只要身法正,何惧一齐凑。12、搂膝歌诀浑身畏缩似纯阴,阴中藏阳任人侵;徐徐引进人莫晓,渐渐停留意自绅。右实左虚全封闭,上提下打寓纵擒;果能识得此中理,妙手空空冠当今。13、拗步歌诀:双手转圈自然好,未若此圈十分巧;先前转圈犹嫌大,此圈转来愈觉小;越小小到没圈时,方知太极真神妙;人言此意别有误,往往不肯对人表;吾谓此荫甚无奇,自幼难以练到老;练到懂劲自然悟,豁然贯通神理妙14、掩手肱拳歌诀:一、人人都会冲一拳,看吾冲拳玄不玄;太极冲拳缧旋劲,缠丝拧出快如电。二、练就金刚太极尊,浑身合下力千斤;劝君智勇休使尽,剩下余力扫千军。15、金刚捣碓歌诀:一、第二金刚面向西,周身辗转手足齐;虚实分明君须记,莫教纷纷乱马蹄。二、第三金刚同第一,身法端正敛精神;大开大合伸中屈,心平体稳气回归。16、撇身拳歌诀:一、撇身拳势最难传,两足舒开三尺宽;两手顺逆左右转,两腿里扣尽斜缠;右拳落在天庭上,左拳插在左腰间;身似侧卧微歉扭,眼神戏定左足尖;顶劲领起斜寓正,裆劲撑开半月圆;右肩下打七寸靠,背拆一靠更无偏;右手撇回又一锤,此为太极变中拳。二、撇身拳、此势怪,拳肘足尖成一线;右肋部,露在外,诱敌入侵吾再变17、青龙出水歌诀此势上接撇身拳,右肋暴露在外边;青龙出水沉右肘,截拳再变下栽拳;此锤专打裆与腹,一若击中命危险;莫将此势儿儿戏,劝君牢记在心田。18、双推手歌诀:全身合住加外朋,两掌推出击前胸;此势含有多面劲,还有封闭在其中。19、肘底看拳歌诀:左肘在上,右拳在下;胸要含蓄,侧首俯察;左足点地,右足平踏;两膝屈住,裆要阔大;神气要足,有真无假;承上启下,形象古雅。20、倒卷肱歌诀:一、珍珠倒卷帘,正气贯中间;阴阳来回换,随机左右盼。退步弧形走,全身气连贯。二、两个车轮旋转,莫要仰首遥瞻;莫要颠腿高悬;仔细看左右手,似太和元气,倒转十分圆。21、白鹅亮翅歌诀:一、上承倒卷肱,下接斜行势;灵机只一转,左右自不滞。二、闲来无事看白鹅,左右展翅又一波;两手引来接峰势,奚殊秋水出太阿。22、斜行歌诀:一气旋转自无停,乾坤正气运鸿蒙,学到有形归无迹,方知玄妙在天工。23、闪通背歌诀:一、前人留下闪通背,下劈上穿大转身;脚抽回到庚辛位,周身得势胜强秦。二、铜牌压住背,全身贯足气;臀部猛一翻,头颅住下趁,任有千斤重,能使倒落地。24、掩手肱拳歌诀举足前进开步摧,拳力如风双如雷;发劲过后再进步,为著下势定根基。25、六封四闭歌诀:六封四闭全合好,何惧四方来围剿;挨著何处何处击,此中机关在与腰。;26、单鞭歌诀:势气行于手足中,不刚不柔自雍容;下接云手是去路,即是云手之来龙;不丢不顶君须记,人力运成夺天工。27、云手歌诀:一、两手转环东复西,两足横行步法奇,来回运气互不已,双悬日月照乾坤。二、双手领双足,左右东西舞;先由左手领,右手随著行。右齐亦收西,两手与眉齐;双手去尺余,逆顺缠徐徐。28、高探马歌诀:探马手足紧相连,分掌转体莫迟延;机关在腰带足转,右掌左肘分两边;前可用掌背用靠,后可用肘并加肩;细心揣摩君须记,中气贯足在丹田。29、右擦脚歌诀:拍脚左足根基定,右手下拍脚相迎;浑身上下合住劲,拍的一声箭出弓。30、左擦脚歌诀:右脚踏平稳如钉,手足相俣快如风;顶劲领起立身正,上打下踢两相迎。31、左蹬跟歌诀:身法端壮正无偏,手肱齐舒列两边,左足迅速蹬一脚,全冯独木上冲天.。32、前堂拗步歌诀:前堂拗步不须长,上左步来推左掌;上从下行开三步,下接击地往前趟;前堂开步类斜行,转向四隅立中央;全身合上精神注,足平踏地似铜墙。33、击地锤歌诀:一、放开脚步往前探,右蹬左弓劲裆贯,下击一锤光制命,然后回身欲飞天。二、击地并非真击地,象似神仙抓地环;是问击地有何用,其中奥妙在两肩。34、踢二起歌诀:轮臂两足连环起,全身腾空脚手击;此势全冯永久练,腾空转灵稳落地。35、护心拳歌诀:此势有攻有又防,柔到一定使刚强,上下合往裆中劲,好似腰中装弹簧。36、旋风脚歌诀:拧腰扣裆急转身,紧接里合旋风腿;旋脚击到中心处,一脚随时要真魂。37、右蹬跟歌诀:两手忽聚而忽散,浩然之气贯中间;左足下沉定基础,为著右脚半空悬。38、掩手肱拳歌诀:人人都会冲一拳,就看冲的玄不玄,虽然须用膀上力,扣裆拧腰最为先。39、小擒打歌诀:一、后脚紧跟足向前,左足抬起再往前;左手拖起似遮架,右手一掌直攻坚。二、一拳打出被人拿,随急手腕小挽花;同时手脚一齐上,解脱擒拿变成打。40、抱头推山歌诀:一、两手托胸似推山,恨不一下即推翻;全身有力须合并,更得留心脊背间。二、推山何必上抱头,惧有劈顶据上游;转身抱首往前进,推倒蓬瀛盖九州。41、六封四闭歌诀:六封四闭接单鞭,收中有合合中开;收合如同弓上箭,放开亦似箭离弦。42、单鞭歌诀:六封四闭向右推,又有敌人左后追;回头诸势来不及,惟用单鞭为适宜;单鞭三节肩肘手,随机应变向外摧;进攻莫忘守边界,我守我强任人侵。43、前招歌诀:眼顾左手是前招,上领下打把客邀;任他四面来侵侮,肩肘胯靠逞英豪。44、后招歌诀:一、徒然一转面向东,无数敌来无数攻;不是此身灵敏极,几站脑后被人穷。二、转眼往东招,莫非小英豪;只要护其首,何惧小儿曹。45、野马分鬃歌诀一、两手左右转如飞,中间一线贯无倚;任他千军来围困,左右连环破敌欺。二、一左一右似分鬃,何俱千军一齐攻;双手一分万斤力,如水触石一场空。46、六封四闭歌诀:六封四闭护心房,何惧敌人来称狂;如若后来左右靠,前面抓拿更玄妙;手腕一个小缠丝,想跑也难跑的掉。47、单鞭歌诀:声东击西计最良,透敌入侵善用方;谁知实向左推毕,转身右击一字长。48、玉女穿梭歌诀:一、天上玉女弄金梭,一来一往织丝罗;谁知太极拳中象,兔走鸟飞拟如何。二、转引转击出重围,宛同金梭穿绫群;此身直进远轻快,落地稳健谁比迅;千军万马何所惧,一片神行自古稀。49、揽插衣歌诀:破围全赖揽插衣,屡次分疏识者稀;即擒即纵缠丝劲,须子此内会天机。50、六封四闭歌诀:太和元气到静时,不静不见动之奇;六封四闭谁能喻,惟有远人自知知。51、单鞭歌诀:一、遥承玉女弄金梭,中间揽插漾轻波;忽然一字长蛇阵,宛似清秋舞太阿。二、一开一合妙入微,上下四旁泄化机;纵使六子俱巧舌,也难描尽雪花飞。52、云手歌诀:一来一往运一周,上下气机不停留;自古太极皆如此,何须身外要营求。53、摆脚迭岔歌诀:一、一木能顶力万斤,提腿右扫服千军;左右两手迎合击,先置死地而后生。二、摆脚一势最为难,一腿独立似胆寒;岂知太极有妙用,手如平衡万事安。迭岔要点:此势要求两胯放松,两腿铺地,右屈左伸,裆劲贯足,身体中正,顶劲领起。歌诀:一、上惊下取君须记,左足铺地蹬自利;右股屈收膝挨地,盘根之中伏下意。二、浩然之气往下行,坐下能令四座惊;此身若非成铁汉,掷地保来金石声。54、金鸡独立歌诀:耸身直上手擎天,左手下垂似碧莲;金鸡宛然同独立,不防右膝暗中变。右膝膝裆人不服,不料左股又重出,不到真难休使用,此著不但令人哭。一条金蛇拖玉堂,忽然飞起似鹰扬;只说右手冲上去,焉知膝膝也难防。牙与颚下不相干,最怕手掌向上端;狂夫不知其中苦,管尽一日发三餐。55、倒卷肱歌诀:独立下势倒卷肱,左手先回快如风;左手转罢右手转,退中有防也有攻。56:白鹅亮翅歌诀:第三白鹅羽毛丰,左旋向右术最工;此中含蓄无限意,舍已引人落到空。57、斜行歌诀:斜行一二再二三,回应前势兴正酣;四面八方皆有备,功成始悟不空谈。58、闪通背歌诀:闪通背势大转身,一波三折妙入神;禹门流水三汲浪,讵少渔人来问津;东来西打原无样,只此一声定乾坤;人说此中多妙术,浩然一气运天真。59、掩手肱拳歌诀:右拳从腰往前击,如同电闪奇更奇;练就此势非容易,腰裆胯足是根基。60、六封四闭歌诀:一阴一阳护前胸,何惧四面八方攻;只要一势能理透,哪怕百势不能精。61、单鞭歌决:七个单鞭运转奇,四面八方泄天机;此势乃为中定势,一动一运一太极。62、云手歌诀:左上右下次莫乱,上引下进意中贯;掤劲不丢左右转,左右引击互更换;太极阴阳真造化,奥妙无穷玄又玄。63、高探马歌诀:太和元气运周身,上下手足各相随;上用手肘下用足,后往前来急转身;眼前侧视右中指,任人四面八方侵。64、十字脚歌诀:两面交手有短长,上下四旁皆可防;唯有拴横困吾手,兵困垓心势难张;岂知太极运无方,无数法门胸内藏;山穷水尽疑无路,俯首一靠破铜墙;不到身兴身相靠,虽有宝球难放光。65、指裆锤歌诀:众敌环攻难出群,左肱右足扫三军;转身直取要害地,裆中一拳要真魂。人身痛处真不少,腹裆此处尤为要;不到山穷水尽处,千万莫使这一著。66、白猿献果歌诀:白猿献果非有意,观起好看难充饥;劝君千万莫要取,上有双果下有膝。67、六封四闭歌诀:六封四闭顺自然,一捋一挤理循环;动中有静静求动,动静形消太极拳。68、单鞭歌诀:最后单鞭旨归宗,长蛇一字势若重;岂知启下承上处,请君一一视来踪;阴阳变化原无定。万象包罗在其中。69、上步七星歌决:一、未上七星先贴地,裆内自生弹簧力;上下圆转无缝锁,何惧四周皆是敌。二、人人各具一太极,但看用功不用功;只要日久能无懈,妙理循环自然通。70、下步跨虎歌诀:上步七星向前冲,下步跨虎朝后攻;前后左右八面劲,巧妙全在缠丝中。71、转身双摆莲歌诀:双手上托倒转躬,先卸双肱让英雄;再将两手向左击,右脚横摆夺化工。72、当头炮歌诀:合辟刚柔顺自然,一扬一抑理循环,当头一炮人难御,浑身无处不是拳。73、金刚捣碓歌诀:练就金刚太极尊,前呼后应独陈门;左右四旁八方劲,中间一脚定乾坤;此中消息君须记,辗转随意见天真。74、太极收势歌诀:双手托天再按地,独我自在中间立;太极有形归无极,唯我独知此中意;一生也难尽其妙,功夫不负有心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