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保护
电力系统广域保护综述与展望
![电力系统广域保护综述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0c6159a569dc5022aaea00b5.png)
电力系统广域保护综述与展望(电气工程信息学院,江苏大学,江苏省镇江市)The Summary and Outlook of Wide-area power system protectionAbstract: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system,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m has become more common. It increased the possibility of malfunctions and accidents of power systems, and put forward new demand of protection. The growing of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measuring technology makes Wide-area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which based on wide area measurement has a quick development. This paper giv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synthesis on the concept and principle of several kinds of Wide-area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makes an outlook of them.Keywords: Power system, Wide-area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protection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系统之间的互联也越发普遍,电网构造越发复杂。
这加大了系统发生故障和事故的可能性。
这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信技术与测量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广域测量的广域保护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广域继电保护与传统继电保护特点与区别
![广域继电保护与传统继电保护特点与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0e57ea5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e.png)
广域继电保护与传统继电保护特点与区别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保护设备数量也迅速增加,截至2019年,国家电网公司拥有智能变电站5000多座,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约200多套,微机继电保护装置110万多套,其中220kV及以上系统保护设备数量接近20万台,年增大率达到5%。
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一次设备的故障次数也有所增加,2018年共发生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故障2360次。
面对不断增多的保护装置和故障次数,继电保护管理者不得不面对两个问题,一是要管理好现有的保护装置,确保及时发现继电保护装置的隐患,特别是如何减少周期性维护的次数,加大状态检修的力度。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电网故障的时候如何快速地获取整个电网的故障报告,特别是没有动作的保护装置是否运行正常,以往的分析都局限于动作线路的分析,基本不涉及到不相关间隔的保护装置运行分析。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广域继电保护与传统继电保护特点与区别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广域继电保护;传统继电保护;特点;区别引言今天,电力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增长,电力需求也在增加,中国电力系统基本进入了高压配电和智能电力的时代。
与此同时,一系列新技术的引进和系统因素的影响使该系统变得复杂,导致系统问题以及干扰和故障的后果更加频繁。
而且在人类或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系统会发生不可避免的事故中继保护的主要功能是快速、有针对性地移除或拆除系统故障,保护故障元件,避免故障元件继续损坏,并确保故障以外的元件不受影响;二是还能根据电力工作状态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故障时能立即发出故障信号或线路触发。
随着智能电网的增加,电网的发展,经济效率提高,故障地区和电力消耗显着增加。
然而,由于自然环境持续恶化,造成持续故障和事故,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得不到充分保障。
1广域继电保护的作用随着现代互联网络规模的扩大,大规模中继保护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成本效益,同时扩大了受故障影响的地理范围和用户数量。
一种用于广域保护的故障元件识别方法
![一种用于广域保护的故障元件识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7ea70cbba1aa8114531d902.png)
一种用于广域保护的故障元件识别方法摘要:本文对已有文献进行研究后,设计了一种具有较高容错率的多信息融合方法,可用于广域保护的故障元件识别,主要是根据电网结构形成故障识别码,将常规主/后备保护的动作信息和断路器位置进行综合利用,构建适应度函数和状态期望函数,实现故障点定位。
关键词:广域继电保护;容错性;信息融合;故障定位1 多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基于多信息融合的广域继电保护新算法,通过将主保护、后备保护等等各种信息量综合考量建立适应度函数,通过状态期望值来进行故障点的定位,在容错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3]。
考虑到广域信息在测量、判断和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息缺失或信息错误,通过建立多信息融合的适应度函数模型,利用信息的冗余性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反映区域内输电系统各元件的故障识别值。
2.1 广域故障识别编号本文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搭建如图1所示模型,首先对模型中可能故障点(母线、线路)进行如表1所示:图1 MATLAB\SIMULINK仿真电网拓扑结构2.2 适应度函数数学模型的建立2.2.1 信息量的选取基于文献中所提,在网络中插入8个IED(智能电子设备)[4],如图1所示。
因为IED1与IED8都是位于母线单侧,而母线另一侧是发电机并非输电线路,所以并没有加装零序、负序保护。
而对于IED2、IED7来说,因为除本段线路以外不存在相邻下一条线路,所以没有加装距离三段保护,但是它们位于母线B2、B4的一侧需要进行方向识别,故加装了零序、负序保护。
2.2.2 引入保护动作系数考虑系统故障时基于不同保护原理的保护动作信息和动作灵敏度均不同,如果同等看待则无法体现主要保护信息的重要性。
通过引入保护动作系数(AF值)[2],不仅区分主保护后备保护动作信息同时考虑了主保护与后备保护之间的逻辑关系及保护范围。
保护动作系数具体值如表2所示。
表2 保护动作系数表因为对于同一个故障,故障周围的IED中的不同类型的保护可能会有相应的动作,而其中的主次分别却不能等同对待,而动作保护系数就如同一个加权系数一样,而该算法容错的特性恰恰就是利用了这里。
关于电力系统广域保护的评述_薛禹胜
![关于电力系统广域保护的评述_薛禹胜](https://img.taocdn.com/s3/m/ec59d75769eae009581bec63.png)
高电压技术 第 3 8卷 第3期 2 0 1 2年3月3 1日
,V H i h V o l t a e E n i n e e r i n o l . 3 8,N o . 3,M a r c h 3 1, 2 0 1 2 g g g g
5 1 3
关于电力系统广域保护的评述
2, 4 2 4 5 , 雷 兴1, , 薛 峰2 , 文福拴3 ,Z.Y. 薛禹胜1, D o n L e d w i c h g ,G.
0 引言
设备保护和系统保护是电力系统 3 道防线的重 要组成部分 。 设备保护以维护设备安全为目的 , 在
; 基金资助项目 :国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重 点 项 目 ( 国家高技 9 1 0 2 4 0 2 8) ( ) ;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 术研究发展计划 ( 8 6 3 计划 ) 2 0 1 1 AA 0 5 A 1 0 5 ; / ; 目( 香港 R 澳大利亚 A S G 1 0&S G 1 1) G C G r a n t( 5 1 5 1 1 0 E) R C ( ) 。 D P 1 2 0 1 0 1 3 4 5 P r o e c t S u o r t e d b N a t i o n a l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F o u n d a t i o n o f C h i n a j p p y ( ,N 9 1 0 2 4 0 2 8) a t i o n a l H i h t e c h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m e n t P r o - - g p ( ( , r a m o f C h i n a 8 6 3P r o r a m) 2 0 1 1 AA 0 5 A 1 0 5)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 g g ,H n o l o P r o e c t o f S G C C( S G 1 0&S G 1 1) o n K o n R G C G r a n t g y j g g ( / ,A ) 5 1 5 1 1 0 E) u s t r a l i a A R C( D P 1 2 0 1 0 1 3 4 5 .
广域继电保护与传统继电保护特点与区别
![广域继电保护与传统继电保护特点与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134af4c7a6c30c2258019e18.png)
广域继电保护与传统继电保护特点与区别摘要:在电网当中,继电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电网安全的首道防线,对其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通过对继电保护的现状及传统继电保护在系统运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分别对广域继电保护原理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探究广域继电保护在结构上的分类,并对其算法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总结广域继电保护和传统继电保护的特点,对它们的功能做出定性区分。
结果表明:传统继电保护在保护对象、适应能力等方面有很大不足,而广域继电保护以其自身在电力、计算机和通信方面的优点正在逐步成为电网保护的新宠。
关键词:广域继电保护;传统继电保护;探究1广域继电保护信息域区分1.1源于关联拓扑树的信息域区分方式对于广域基点保护系统而言,所有保护终端使用智能电子设备IED,安装于所有断路器乃至电流互感器中,及时查找电网信息且给予故障判定。
通过对某一IED进行分析,使用关联拓扑树对信息域进行区分,区分的原则则为最低保护范畴是IED一切路线与背侧母线,最大保护范畴包含最低保护范畴和最低保护范畴临近的母线与线路。
最大保护范畴则能够形成关联拓扑树,被分析对象IED为拓扑树的根基,最低保护范畴相应的IED与树根极为相近,与分析对象IED的关联程度较为密切,而其余IED和分析对象IED存在一定距离,关联程度不佳。
在判定故障时,依照拓扑树通过根至稍而逐渐将信息互换范畴延伸。
这一区分方式是源于智能电子设备(IED),主要是判断所有IED的最低保护范畴乃至相应IED,拓扑树在表现方式上极为简便、明了、清楚,对保护范畴较小的基点保护体系来讲,可以迅速执行源于IED的保护范畴区分,正确判定故障点。
可是执行广域继电保护时,将分散于所有断路器乃至电流互感器中的IED,当成基本单位执行信息域区分,则较为复杂,显著影响保护系统在工作方面的效率。
并且,关联拓扑树的信息域区分方式并未考量环网的状况。
1.2源于专家系统的保护域在线区分方式这一方式依旧使用图论当成保护分区区分的良好工具,且通过专家系统乃至透过和SCADA系统衔接,完成广域继电保护中主、后备保护范畴的自动在线区分。
广域保护的研究与实现
![广域保护的研究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6b98223ef111f18583d05a2f.png)
2 1 年 拟在 都 匀供 电局 南 部 电 网的麻 尾 变 、 01 都 匀变 、 新寨变、 荔波变、 周覃变、 三都变、 丹寨变 的电 磁环 网上 试点 实 施 广域 保 护 , 主站 设 在 2 0 V都 匀 2k
波 变线 路上 运行 。浪祥水 电站正 常运 行时 带广 西六 寨变 运行 , 接 人 贵 州 网 。都 匀 南部 电 网结 构 如 图 不
线 路仅 两 侧 电流 接 入 时 , 根 据 广 域 信 息 实 现 快 能
} 侧
麟 麴
嘲 ● Biblioteka 轴t 鬣 i 妒 翮 ■ ● I ● 削 睡
髓 叠 盎 一 I 宣 ll 黼 簟 ‘l : t I t l
赫嘲 麓
?{
,
{
l
I
站点 较 多 , 且大 多数 站点 有小 水 电上 网 , 得保 护 并 使 整定 、 作配 合 比较 困难 , 动 原分 散 布置 的备 自投无 法 协调 、 无法 实 现典 型 串供 电 网的远方 恢 复供 电 , 以及
不同保护装置 、 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等配合。都匀南 部 电网结 构具 有一 定 代 表 性 , 在 的 问题 具 有 一 定 存
广 域 保 护 与 控 制 按 照 二 层 设 计 , 一 层 为 第
保 发生故障后 0 1 . S内 切 除 故 障 。装 置 应 可 靠 识 ‘ 别 不 同 步 的 信 息 , 失 去 同步 时 闭 锁 差 动 保 护 , 在
广 域 保 护 层 , 二 层 为 站 域 保 护 及 智 能 设 备 层 第
20 V麻尾 变 等六 站 配 置 站 域 保 护 , 站 域 保 护 间 2k 各
经过光 纤 通 讯 网 络 连 接 至 广 域 保 护 主 站 控 制 系 统 ( 置 在 2 0 V都 匀 变 ) 设 2k 。
广域保护和电力系统
![广域保护和电力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668de95d960590c69fc37685.png)
广域保护和电力系统广域保护和电力系统发083 程朝飞08021004471.背景与介绍一些基本事实和技术发增加了广域保护和控制的实用需求和供应商的关注。
(1)无管制的电力市场引起了运行条件的快速变换。
调度员更频繁地遇到新的,未知的负荷潮流模式。
(2)在电力市场和电网因子上的经济压力迫使他们极重视那些系统和结构上接近极限的高电压设备的使用。
同样的原因下,人们常会有增加极限的愿望。
(3)对社会来说,持续可靠的电力供应越来越必要了。
以及,任何时候发生停电的代价都是昂贵的。
(4)通信技术和同步测量的发展。
例如,为了可靠的电压相位测量,使系统广泛保护解决方案的设计成为可能。
相位测量的使用也为状态判定功能提供新的可能性。
它们目前主要用途是当做WAMS(广域检极限,即不需要任何投入就可运行系统到更接近高电压设备的物理极限。
运行条件将由电力系统应禁得住大多数严重确切的意外事故改变为“根据广域保护系统保护动作,电力系统应禁得住大多数严重确切的意外事故。
”某基于系统中的可靠设备电源系统不满足设计和运行条件,则不需要广域保护系统的装置。
这样的广域保护系统可靠性及安全性的可靠需求是非常高的。
A.如何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基于最大利润和供电可靠性,电力公司将需要一个程序包来使电力系统的全部操作,包括计划,运行,控制盒保护最优化在一个系统等级。
这个“程序包”将由大量相互协调的产品样片和能被兼容的现代设备。
这个方法对式样翻新和新的设备有益。
为了式样翻新,这样的程序包将使用现代技术和标准化通信,标准的输入和输出格式等等。
大量的公司,比如Hydro-Qué bec公司,BC 水电公司以及波尼维尔电力管理处,仍然根据现今有效的标准组件设计他们自己的系统保护规划和防御计划。
为了使系统保护的区域有效,也为了其他的效用,存在着一个需要专用的系统保护装置和基本系统保护设计结构的市场。
这样的系统可以根据包含定制功能的标准系统保护终端,绑定在一个广域保护系统中。
广域保护保护系统研究与设计
![广域保护保护系统研究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e59dbf304a1b0717fd5ddc6.png)
广域保护保护系统研究检 修 分公 司 南京 分部 镇 江工 区 江 苏镇 江 2 1 2 0 0 1 )
摘要 : 本文 采用在 智能 变 电站研 发及 工程 应 用领 域的 电子 互感 器、 智能 断路 器 、 I E C 6 1 8 5 0 标准 、 高速 网络 通信 、 网络保护控 制技 术等最新 成果, 遵循 相 关导 则和规 范, 以区域 电 网的保护 、 自 动 控制 及运 营 管理 为应 用场景 , 基 于 区域 电 网三 态运 行信 息, 实现广域 电网的保护 、 监视、 控制 、 监测 、 调度 等 调控 一体化 系统功 能 。 关键词 : 广域保护 系统 结构 数据 平 台 三层 两 网 中图分 类号 : T M7 7 1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7 — 9 4 1 6 ( 2 0 1 3 ) 0 9 — 0 1 3 4 — 0 l
一
4 结语
本文尝试从系统融合的途径 , 提高变电站信息的利用率 , 实现 电网系统区域保护 , 增加系统的安全性 , 降低投资成本。 本系统 的实 施能够进一 步促进 电网保护系统融合 , 保障 电网安全 运行 , 避免大 停 电事故 的发生 。
参 考 文献
间隔2
问
图 2 全景数据平台系统构成图
1引言
目前 , 智能变 电站保护技术仍停 留在面 向元件 的层面上 , 难以 实现在 系统层面上 的故障 自我恢 复与 自动优 化 。 鉴 于广域保 护原 理、 高速通信网络技术 的出现 , 区域保护 的研发 已经付诸行动 。 人们 期许广域保护系统 的实施 能避免 大停电的发生并提 高 电网的安全 性和可靠性 。
潮 控 露
设 鬻
滕
小议配电网的广域保护
![小议配电网的广域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11d85d47e45c3b3567ec8bc0.png)
小议配电网的广域保护摘要:本文分析了传统继电保护在现代电网发展运行中不足,以及配电网广域保护与传统继电保护的区别和联系,指出广域保护能实现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的功能,保证电网在故障后仍能保持所需的安全稳定工况;对广域保护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介绍,并对与广域保护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传统继电保护;广域保护一、广域保护与传统继电保护的区别和联系配电网中,传统继电保护均采用主后备保护阶梯型时序配合,主后备保护都需要根据整定计算结果设定整定值和整定时限。
出现故障后,一般应由主保护动作;一旦主保护拒动,后备保护必须按整定时限和定值给出动作信号。
由于传统的继电保护缺乏获取全局信息的技术手段,只能依靠局部信息进行事故判别,所以需要根据保护设备和针对故障类型的不同分别配置各设备的差动保护、过流保护、零流保护、阻抗保护等,且各保护设备间一般仅通过整定值和整定时限进行配合。
传统的继电保护主要集中于元件保护,以线路、母线、变压器、电机和电动机等为保护对象。
工作方式是采集装置安装处的系统电流、电压量,经过计算后得到一些反映系统状况的参数值,然后与预先整定的门槛值进行比较,若超过门槛值则执行某种动作。
传统的保护以切除被保护元件内部故障为己任,主要通过开关动作来实现隔离故障元件,且各电力设备的主保护相互独立动作,未考虑故障元件被切除后,剩余电力系统中的潮流转移引起的后果。
广域保护更注重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可识别系统的各种运行状态(正常状态、警戒状态)等,通过调节系统的p-δ、q-v和各种保护措施,同时实现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的功能,其中可能会有本地、远程开关的动作,以避免局部或整个系统大面积停电或崩溃等严重事故的发生,保证电网在故障后仍能保持所需的安全稳定工况。
传统的线路及装置保护的任务是将故障与系统隔离,快速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虽然可以快速动作,但由于只能获得本地信息,因此只能用来保护电气设备,而对广域扰动无能为力。
配电网的广域保护
![配电网的广域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4576a8f4aef8941ea76e0578.png)
了稳定控 制 和 常规保 护 。但 不 同定义 有一 个 共 同点 , 即都是 以广 域信 息 收集 为基 础 的 。所 以 , 可将 广 域保 护定义为 : 依 赖 电力 系 统 多点 的信 息 , 对 故 障进 行 快 速、 可靠 、 精 确 的切 除 , 同时 分析 故 障切 除对 系统 安全
感 器 技术 、 时钟 同步及 数据 同步 技 术 、 计 算 机技 术 、 光
— 。
S C ADA / EMS
一
#作
~
一
自动无: h 投 切
j 接 头 控 制 切 发 电 机
纤 通 信技 术 等) 的研 究 与应 用 也 给继 电保 护 的发 展 提 供 了广 阔的发 展空 间 。在 以上 因 素 的促 进 下 , 基于 广 域测 量信 息 . 从 系统 的角 度综 合考 虑继 电保护 设计 和
图 1 广域 保 护的 定义
3 广域 保 护 与传 统 继 电保 护 的 区别 和
联 系
配 电 网中 。 传 统 继 电保 护均 采用 主后 备 保护 阶梯
的定 义 , 各 种 文献 给 出了不 同的定 义 。 从 总体 上讲 , 对
广 域保 护系 统 的定 义可 以归 结为 2类 : 一 类 仅涉 及故 障 或 扰 动后 的系 统保 护 , 即稳 定 控制 ; 另 一 类则 包 含
配置 的广 域继 电保 护得 到 了越 来越 多 的关 注 。
0 0 0 1 00 1
低频切 负摘
低压切 伍槽 远 种 切 负
自动 解 列
1 的
01
1
1 0
1 0 0
— — — —
1 0 0 0
广域保护介绍
![广域保护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a0d7fe20975f46527d3e1a3.png)
广域保护系统发展方向
广域差动保护 GPS同步采样技术和ATM异步传输技术可以保证广域保护系统信号传输的同步性 和快速性。利用广域信息构成广域差动保护,可以作为两端差动保护的后备,也可 以作为双重主保护中的“一重”主保护。 用于稳定控制的广域保护
广域保护系统根据测量到的广域测量信息,依赖后台计算机完成复杂的计算, 对系统全局进行集中、优化控制,构筑电力系统的二、三道防线,防止大规模连锁 崩溃事故的发生。
防混叠 滤波器 电力信号 传感器 50Hz带通滤波器 GPS 接收器 频率跟踪与测量
采样脉冲发生器
A/D采样器
微处 理器
调制 解调器
PMU机构图
广域保护相关技术(二)——广域信息系统
EMS DMS
广域信息与数据的交换 是实现智能电网
IEC61970 通信总线 IEC61968 控制中心1
广域保护系统的重要基础 。
IEC61970 IEC61970 IEC61970 控制中心2 WAMS 控制中心 数据接口 IEC60870-6 控制中心 数据接口
保护系统中引入广域测量信息, 需要满足IEC通信标准, 将本站信息同时上送到控制中心,
IEC61850
变电站自 动化系统 变电站1 IEC61850 IEC61850 IEC61850 IEC61850
广域保护典型结构(二)——分布式
※
分布式结构中,只在变电站各测点装设IED,不设中央单元,每个IED 地位平等;
※
每个IED与其他IED对等通信,根据自身信息和他方信息做出保护和控 制策略,执行跳合开关的操作;
※
保护和控制策略都以IED为中心完成,可以设上位机,但只对分布式的 IED进行管理和监视,不参与策略形成过程。
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43aa368caaedd3383c4d3c3.png)
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研究探析摘要:近年来,电力系统保护获得了深入发展,广域继电保护成为一种新的继电保护形式,与传统的继电保护相比,关于继电保护具有更多优势的功能,他能够解决传统保护无法解决的问题,并具有安全、稳定持续运行的效果与功能,广域继电保护主要是根据电力系统中多点信息的特征进行大范围内的继电保护,这种继电保护功能为电力系统实现电力的持续供应,提高了供电服务水平,增加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广域保护的概念与功能,然后从广域继电保护的发展现状出发,展开研究。
关键词: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研究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首要保障就是继电保护,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只有在一个有效的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下才能安全稳定的运行,那么其中的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与保护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利用运行准确、动作迅速的保护装置才能确保电力系统不至于发生恶化,充分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从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大规模的停电事故的发生一半源于继电保护技术的欠缺,随着广域同步测量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继电保护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保障。
广域继电保护的含义与功能广域继电保护主要是根据电力系统多点的信息,将电力事故迅速有准确的切断,并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因为事故切断对电力体系安全运行的影响进行调控,并利用科学的方法与措施来确保输电线路的可用容量,并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是一种继电保护与自动调控系统共同发生作用的系统,叫做广域继电保护系统。
广域继电保护的发动时间大概在100毫秒到100秒范围内,实施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调控功能,与传统的继电保护措施相比,广域保护系统能够得到更多的信息,在具体的调控与保护方面也显得更为繁琐。
下图为广域继电保护的主要工作流程:从电力系统的整体出发,进行保护是广域保护的一个特点,不同的保护间彼此关联有效减少一些连锁事故的出现,确保电力安全稳定工作,与传统的保护某一局部范围,切除故障为特征的保护相比,广域保护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持续、稳定运行,不耽搁正常的供电,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
广域保护讲座 6-20 定稿
![广域保护讲座 6-20 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0953ec0eff00bed5b9f31d99.png)
分散式结构
• 分层区域式的保护系统由三层构成:位于最底 层的本地测量单元LMU (Local Measure Unit)、 位于中间层的区域决策层RDU (Region Decision Unit)和位于最顶层的系统监控中心SMC (System Monitor Center)。
• LMU是用来采集电网实时信息或同时附带保护功能的 PMUs (Phase Measure Units);RDU完成数据采集保护控 制功能,实现一个保护分区的系统保护;SMC对本地保护 中心进行协调。在分层区域式保护系统中,RDU与此区域 内LMU通过光纤连接,正常运行时,监测本区域内LMU的 运行状态,在扰动发生后,对LMU上传信息综合分析并作 出相应的决策。决策作出后,一方面下传至LMU,执行闭 锁或操作相应的断路器;另一方面将判断结果送至SMC, SMC负责实时协调和监控各区域保护系统。 • 分层式系统中保护中心SMC根据下级单元的判断结果从逻 辑上进行故障定位和全局决策,理论上能有效解决集中式 广域保护中心计算量大的弊端,对通讯系统的要求也相应 降低。
• 考虑到计算和测量误差的影响,可取K=1.2, K为计算值与测量值的比值。
对以上仿真模型的求取 K max 20 ,可得如下结果:
可以看出,对于故障线路求取的值均在1.2以上。
• 文献[6]提出一种利用同步电压相量进行输电网络 故障定位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对称分量法 和线性叠加原理建立故障后的附加正序网络。 • 定义了故障点的匹配指标, 进而基于该指标运用 遍历搜索方法寻找故障点位置。
支路故障稳态等效模型
I I cal 2 R × 100 I
2
若该支路为故障支路,计算得到的故障匹配度很小,近似 为0(考虑到实际系统中测量误差与计算误差的影响)。据此, 本文将故障匹配度最小值对应的支路判定为故障支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域保护研究现状报告一、引言随着全国联网工程的实施,我国电网规模日益扩大,运行方式越来越复杂,对电网的保护和稳定控制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几次大停电事故都凸现了目前电力系统存在着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之间不能很好配合的严重缺陷,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从整体或区域电网角度加强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不仅要加强继电保护本身的可靠性,还要使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装置的动作相配合。
广域保护系统在获取电网广域测量信息基础上,以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大电网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之间的协调问题,是今后继电保护的发展方向。
二、广域保护的定义和构成1、广域保护的定义及与传统继电保护区别广域保护可定义为:依赖电力系统多点的信息,对故障进行快速、可靠、精确的切除,同时分析故障切除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提高输电线可用容量或系统可靠性,同时实现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功能的系统。
目前提出的广域保护系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广域信息实现安全监视、控制、稳定边界计算及状态估计等功能,其侧重点在广域信息的利用和安全功能的实现;另一类则是利用广域信息完成继电保护功能。
广域保护在电网保护控制中是基本定位于传统保护及SCADA/EMS之间的系统保护控制手段,国际大电网会议将广域保护的功能及控制手段等进行了定义,其动作时间范围在100ms~100S之间。
传统的继电保护主要集中于元件保护,以线路、母线、变压器、发电机和电动机等为保护对象。
传统保护以切除被保护元件内部故障为己任,主要通过开关动作来实现故障隔离。
各电力设备的主保护相互独立,不顾及故障元件被切除后,剩余电力系统中的潮流转移引起的后果。
比如故障元件被保护装置正确切除或正常元件被保护装置误切除后,由于功率的转移引起相邻电力元件的过载,导致过载保护动作等,这是传统继电保护的固有弊端。
广域保护更注重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可识别系统的各种运行状态(正常状态、警戒状态等),通过调节系统的P、Q和各种保护措施,同时实现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的功能,其中可能会有本地、远程开关的动作,以避免局部或整个系统大面积停电或崩溃等严重事故的发生,保证电网在故障后仍能保持所需的安全稳定工况。
2、广域保护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广域保护系统由相量测量(phasormeasurementunit,PMU)、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厂站安全稳定监控子站、通信线路、电网安全稳定监测与控制主站、网络服务器及资料分析站等组成,具体功能如下:(1)相量测量装置(PMU)。
GPS同步采样记录电压电流相量、功率和开关量动作情况,计算正序电压电流等相量,通过安全稳定监控子站和通信线路将各种数据上送到安装在调度的电网安全稳定监测与控制主机。
(2)安全稳定控制装置。
在电网故障条件下,安全稳定监控子站根据厂站运行状态,查找预先整定的控制策略表,控制变电站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直接进行切机和切负荷操作;电网频率或电压变化后,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自动进行无级(灵活)切机和切负荷控制;也可以由调度人员远方操作,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3)厂站安全稳定监控子站。
安全稳定监控子站安装在变电站,向上通过光纤与电网安全稳定监测与控制主机通信,向下通过以太网与相量测量装置及安全稳定控制装置通讯,是发电厂变电站安全稳定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决策中心和通讯桥梁。
可就地实现一些广域保护算法,安全稳定监控子站之间可以相互通讯。
(4)电网安全稳定监测与控制主站。
电网安全稳定监测与控制主机安装在调度室内,与安全稳定监控子站通讯,获取各种数据,进行广域保护计算,及对多站间的实时功角及各站模拟和开关信号进行在线监测,记录有关数据,并存入数据库。
并将实时监测到的电压电流相量和功角传送到EMS系统,供EMS系统进行静态和动态安全稳定分析,并把EMS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命令传达到发电厂变电站的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进行投切机组和负荷控制。
(5)网络服务器。
中央监控站将各站间的电压电流相量和功角数据存入SQLSERVER数据库的实时表和历史表中。
WEBSERVER 负责响应用户的请求,从SQLSERVER数据库中获取相应数据并传给用户,使用户可利用浏览器登录网站,实时观测各站间的电压电流相量和功角。
同时在数据库中存储动态记录文件并生成索引表。
(6)资料分析站。
可通过浏览器方便地实时监测多站间的电压电流相量和功角,查看历史功角曲线及记录的动态录波文件的一些信息;同时可利用强大而灵活的分析软件对各种记录的数据进行详尽的分析研究,并打印出报表。
三、广域保护的应用范围举例1、美加大停电(1)大停电的过程美国东部和加拿大的输电网络是一个非常庞大而且复杂的电力系统,它需要非常高水准的调度和控制来确保它的稳定运作。
此前,这个电网系统被视为设计得十分好,它可以承担同时并发的事故,而不会导致一系列事故的发生。
整个系统也一直都在持续的进行事故处理的研究和测试。
这次的事故可能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事件发生——即多重并发事故的同时发生的结果。
综合来讲,造成此次停电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以下连续事件的组合:俄亥俄州第一能源公司(FirstEnergy)的一个电厂发生断电,不久克里夫兰的一条输电线也发生了断电。
于是电力潮流转移到其他线路,造成其他线路超载,发热。
不巧的是其中一条电线下垂到一棵树上造成短路,而那棵树本不应出现在该位置。
几乎同时发生这样三件不幸事件,断电变得很难避免。
不幸的是,调度事先没有针对这样的断电事件的应急计划。
之后,美国电力公司(AEP)和PJM(宾西法尼亚、新泽西和马里兰)区域性输电组织的一些输电线路开始自动跳闸---最后一条线路跳闸发生在东部时间8月14日下午4点左右。
AEP所辖电网成功隔离了故障,保证了系统的安全。
但是第一能源公司(FirstEnergy)原来通过AEP的765千伏线路传输进入密歇根州西南部的电力(超过2000MW),被迫通过密歇根州西部的345千伏线路,从密歇根西部流向东部。
电力在向密歇根电网传输的过程中,由于超载使得某些电厂和电线跳闸,密歇根东部电网成了孤岛。
由于该地区丧失了第一能源公司(FirstEnergy)供给的所有电力,过载导致密歇根东部大停电。
之后,第一能源公司FirstEnergy的系统开始瘫痪,使俄亥俄北部部分地区停电。
接下来是加拿大安大略。
事故前,安大略省是从密歇根东部输入电力,然而此时却突然发现电力正在输出,于是停电亦不可避免。
监测到了事故的发生,采取措施与安大略事故电网隔离,独立运行。
然而当时由于纽约向安大略输出电力,系统隔离后,使纽约的发电厂陷入过量发电的境地,导致频率过高,致使纽约部分发电厂停产,最终引发断电。
(2)事故的根本原因分析此次事件的根本原因并不只是以上事故的简单组合。
例如类似发电厂突发性故障每年会发生上千次,并导致大量的电流即时逆转,这种突发性故障和导致的电流动态逆转流动是电力操作系统中的正常情况。
而那棵位于不恰当位置的树也被认为如果能采取适当的维护措施(如修减树木),应该可以避免此次事故。
导致此次灾难性的大停电的根本原因是控制相互联接的电网系统之间所必须的计划,协作和沟通体系的崩溃。
此次停电中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顺序导致部分的电网系统仅根据自己的角度而不是从协调的角度来采取行动。
由于这种协作能力在过去的几年中没有获得足够的时间,财务和系统的投资,而这种体系的逐步落后-对于输电网络的常年投资不足的积累作用-是导致此次大停电的根本原因。
更深层次来讲,美国电力行业的“放松管制”被视为此次美加大停电的罪魁祸首,同时也被视为电力无数事故的原因。
美国国内的电力消费量非常庞大,一方面美国建立了更多的电厂,已足够满足美国大部分地区的需求,而另一方面,连接电厂与区域输电公司的高压电网系统,以及区域间交互的电网系统,却在美国电力行业放松管制进程中,建设进展迟缓。
美国的用电量在过去四年增长了8%,发电能力增长了12%。
然而这一期间对于传输线路的投资每年为20到50亿美元,仅仅是维持其电力增长需求的一个零头。
美国放松管制之前,输电网络是为受管制的垄断的电力企业专门建设的,这些企业对客户的争夺没有竞争。
一个区域拥有一个电力公司负责供给当地能源,电力价格由州政府确定。
而放松管制后,各个电力公司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运作效率提供优惠的电价,吸引其他区域的客户购买他们的电力。
此时,电网系统承担了连接购买者和销售者的重要责任。
然而目前美国电力市场上有3000家发电、供电和电力零售公司激烈竞争,为降低成本,他们投资电网的动力很低。
而强制性电力行业法规也由于与地区,州和联邦的法规重叠而变得更为复杂,权限也不清晰。
在对问题有深入认识后,如何长远根治它也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美国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极有可能制定一系列输电系统投资的激励措施和程序政策。
许多围绕着强制制定可靠性标准、联邦政府在区域内的支配权、能源管制委员会的职责扩充等内容的问题,都会成为讨论的焦点。
在最近美国国内某研究机构举办的一次能源会议上,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主席Pat Wood 指出解决本次发生在美国东北部大停电根本原因的方法是升级国家的能源基础建设,并提高规划、运作和协调系统的能力。
实施区域性协调、区域性的线路架设、实时控制以及进行区域性的电网规划,而不是以单个电力公司为单位。
不能让电力行业放松管制的改革停止,但是必须制定实质性的政策来规划国家所需的电力基础设施。
2、中国南方冰雪灾害2008年1月我国南方发生的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造成我国南方电网、华中电网和华东部分电网发生大面积瘫痪。
2007年3月3日至3月6日,我国东北地区遭暴风雪袭击,辽宁、吉林等东北大部分地区持续大风降雪40小时以上,地面普遍积雪20厘米,有的变电站积雪50厘米以上,也曾造成东北电网的多条500kV、220kV线路跳闸,多个变电站停电,辽宁电网的多个发电厂与系统解列。
这两次冰雪灾害,尤其是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造成的损失极大,影响面很广,教训深刻。
中国南方最低温度是零下五摄氏度,中国北方很多地方的气温可以达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为什么没有形成这样的冰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梁正平介绍说,南方第一湿度比较大,第二气温在零摄氏度和零下五摄氏度之间,非常适宜上冻,在一定风的作用下冰的厚度还不断地增加。
中国电力顾问公司总工程师吴云说,像这样的双回线铁塔,它的重量大概是6吨,但是在结了冰后,重量大概达到50吨,是原来的6倍,因此压垮了铁塔,导致输变电线路断电。
四、广域保护的应用前景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升高、电网复杂程度增加,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
作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三道防线”中第一道防线的继电保护也面临严峻的考验,传统保护整定配合越来越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