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2023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邮票面值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邮票中数学问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选自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七单元“综合应用”章节。内容主要包括:通过邮票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表内乘法、分数、小数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内容包括邮票面值的换算、邮票数量的计算、邮票分类统计以及邮票价值的估算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d.邮票价值估算:根据邮票数量和面值,估算出邮票的总价值。
2.教学难点
-核心难点:理解并运用分数、小数进行邮票面值换算和数量计算。
-举例解释:
a.面值换算中的分数与小数:例如,将1元邮票换算成10角邮票时,需要用到分数与小数的转换,部分学生可能会在此处感到困惑。
b.邮票数量计算中的进位与退位:如计算5张2元邮票的总价值时,需要将10元换算成100角,此处涉及进位与退位,部分学生可能容易出错。
3.发展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邮票问题,提高他们独立思考、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应用意识:通过邮票情境的实践应用,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意识,增强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知识:邮票面值的换算、邮票数量的计算、邮票分类统计及邮票价值的估算。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教案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教案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邮票的来源和种类,培养学生的收集兴趣。

2. 通过观察邮票,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邮票的来源和种类2.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邮票,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2.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邮票案例,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 邮票样品:准备各种邮票样品,以便学生观察和分析。

2.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邮票的图片和相关案例。

3. 学习任务单:为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以便学生记录和整理学习内容。

教案内容示例:一、邮票的来源和种类1. 教师出示各种邮票样品,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来源和种类。

2. 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邮票,介绍邮票的特点和价值。

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 教师出示一枚邮票,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形状、大小、图案等特征。

2. 学生提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如邮票的面积、周长、对称性等。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提出的问题,如计算邮票的面积、周长等。

三、小组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枚邮票进行观察和分析。

2. 学生提出本组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各组汇报交流,分享研究成果。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出示一个邮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评和指导。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邮票收集和数学问题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收集兴趣。

六、邮票设计中的数学问题1. 教师展示一些具有特殊数学元素的邮票设计,如几何图案、斐波那契序列等。

邮票中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数学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背景数学问题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数学问题可能会显得抽象和难以理解。

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利用邮票这一具体实物,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数学问题,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1. 数学问题的概念和分类;2. 常见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3. 利用邮票设计的数学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邮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邮票的用途和特点,并提出以下问题:如果邮局每张邮票的面值是5元,你买了3张邮票,一共要花多少钱?2. 概念讲解(10分钟)介绍数学问题的概念,包括问题的定义、分类和解题方法等内容。

通过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如加法问题、减法问题、乘法问题和除法问题等。

3. 解题方法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常见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包括列式解法、图形解法、逻辑推理解法和模型解法等。

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每种解题方法的应用过程,并引导学生思量不同解题方法的优缺点。

4.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发放一些不同面值的邮票。

要求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利用邮票作为问题的背景,例如:小明有5张邮票,其中3张面值为1元,2张面值为2元,他要买一本书,需要支付多少邮票?请设计类似的问题,并让小组成员相互交换问题进行解答。

5. 问题分享和讨论(15分钟)每一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分享,并让其他小组成员尝试解答。

鼓励学生积极思量和交流,讨论不同解题方法的优劣和差异。

6.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学问题的重要性和解题方法的灵便运用。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2.能够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3.能够运用基本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二、教学内容:1.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2.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提问:大家最近有收到过邮件吗?里面有什么东西?•回答:里面有信封和邮票。

•提问:邮票是什么?有哪些种类?步骤二:讲解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讲解:邮票是邮件寄送过程中必须贴在信封上的印刷品,分为国内邮票和国际邮票。

•分类讲解国内邮票和国际邮票的种类和用途。

步骤三: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提问:邮票除了用来寄信,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回答:邮票中有些数学问题可以解决。

•举例讲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如邮票上的数字、邮票排列等。

步骤四:运用基本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步骤五:归纳总结•让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点,回答提问:邮票中除了数学问题,还有哪些知识点?四、课后练习•练习题: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提醒: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五、教学效果评价•考试:设计考试题目,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注意事项1.学生需要养成邮票收集和分类的好习惯;2.教学设计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拓展1.邮票之旅:带领学生走进邮局,参观邮票博物馆,了解历史上的经典邮票;2.邮票设计:让学生进行邮票设计比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素养;3.数学与邮票:讲解邮票收藏市场价值,并引入数学公式计算邮票收藏市场价值。

八、教学资源1.PPT课件;2.投影设备和音响设备;3.邮票样本;4.教辅书籍。

九、教学方法1.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以及答题互动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积极思考;2.情境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合作,达到互相学习的效果。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1-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1-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的种类和特点。

2.掌握基本的邮票分类方法。

3.训练学生对邮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邮票。

•掌握邮票的分类方法。

2. 教学难点•邮票分类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或者黑板。

2.邮票样本或图片。

3.学生联系本。

4.讲解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邮票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猜测邮票的分类方法。

2. 教学1.介绍邮票的基本知识,如邮票的种类、邮票的意义等。

2.分类讲解各种邮票的特点和分类方法。

3.给学生展示多样的邮票,让他们自己尝试分类并解释分类的原因。

4.分析不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如邮票上的面值、数量等。

3. 拓展让学生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如邮票上的数字组合、几何图形等。

4. 巩固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带领学生讨论解题思路。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

并留下必要的作业。

五、布置作业1.随堂练习题。

2.要求学生收集几种不同的邮票,并写下你对这些邮票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邮票,激发了他们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但在分类邮票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

下节课需要更多的实例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一)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一)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的历史和种类。

2.掌握数学运算中常见的面积、周长、比例等概念。

3.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1.邮票的概念和历史。

2.邮票的种类和特点。

3.邮票中的数学问题:面积、周长、比例等。

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邮票的概念、历史和种类。

2.演示法:通过教师演示和互动讨论,带领学生掌握数学运算中的面积、周长、比例等概念。

3.练习法:安排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第一步:引入介绍邮票的历史和意义,展示不同种类的邮票,并引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第二步:讲解1.邮票的种类和特点:邮资、主题、纪念等。

2.数学运算中的面积和周长:通过邮票的形状,讲解如何计算其面积和周长。

3.数学运算中的比例:通过邮票上的图案和文字,讲解如何求比例。

第三步:演示和实践教师演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带领学生一起解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第四步:练习安排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成绩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数学运算中的面积、周长、比例等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同时,也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评价教学效果。

1.教科书、参考书、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不同种类的邮票图片。

3.练习题目。

教学拓展1.邮票的收藏和交流:介绍邮票收藏的知识和技巧,组织学生进行邮票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交际和交流能力。

2.数学在其他领域的运用:比较数学在不同领域的运用,如生活、工作、科技等,并探究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教学注意事项1.在讲解中举例子让学生更易理解;2.在演示中提醒学生注意数值单位等;3.在练习中注意难易度的设置,确保学生能够完成。

结束语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这一主题,既开拓了学生对邮票的视野和认知,还巩固了数学运算中的面积、周长、比例等概念与技能,具备很好的教育意义。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邮票相关的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专注力,让学生了解和喜爱文化和艺术。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教学难点: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邮票相关的数学问题。

3. 教学过程3.1 自主学习1.通过课前布置的作业,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邮票或者在网上查找邮票,并在课堂上展示收集的邮票,并简要介绍每一张邮票的背景知识。

2.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邮票的种类和邮票上可能存在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取新的想法和新的思路。

3.2 导入1.引入邮票概念: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出有邮票的场景,了解邮票的形状、结构、色彩等基本特征和种类。

2.引导学生思考邮票中可能存在的数学问题,例如:邮票上图案的数量、邮票上图案的比例关系等。

3.3 讲解1.通过讲解邮票设计和印刷的过程,让学生了解邮票上图案的制作和排版规律。

2.介绍邮票收藏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并引导学生探究邮票设计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3.4 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小组内设计一张邮票并解析自己的设计思路。

2.设计邮册:让学生按照特定的主题,在小组内收集邮票并制作邮册,通过设计邮册来进一步掌握数学问题和邮票制作的相关知识。

3.5 总结1.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数学问题和邮票制作的相关知识点。

2.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获取邮票和邮票收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收集邮票的作业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广阔知识面的同时,鼓励学生探索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及时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2-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2-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2-人教版一、课时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邮票的种类、面值以及邮票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各类邮票的面值,了解邮票的用途,掌握邮票计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个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不同种类邮票的面值及计算方法。

•难点: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包括各种邮票图片和面值的课件。

2.教具:黑板、彩色粘贴纸、计算器等教学辅助工具。

3.材料:分发给学生的工作纸、邮票图片等。

4.活动设计:准备与邮票有关的趣味小游戏和实际问题讨论等教学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各种邮票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询问他们对邮票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30分钟)1.学生分组观察几种不同邮票的面值,并讨论各种邮票的特点。

2.教师结合课件展示不同邮票的面值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邮票计算的技巧。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邮票数学问题的练习,互相讨论解题思路。

3. 活动设计(15分钟)进行有关邮票的数学问题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作业(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重点知识。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邮票,掌握邮票的面值和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巩固。

下节课可以设计更多情景化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邮票中数学问题数学教案(7篇)

邮票中数学问题数学教案(7篇)

邮票中数学问题数学教案(7篇)邮票中数学问题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的】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合理支付邮资,培育学生归纳、推理力量。

经受探究确定邮资、合理支付邮资的过程,培育学生归纳、推理力量。

【重点难点】进一步理解运用综合学问。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情境导入】1.观看课本第109页的图和邮政相关费用表。

问:从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如:(1)不到20g的信函,寄给本埠的朋友只要贴0.80元的邮票。

(2)不到20g的信函,寄给外埠的朋友要贴1.20元的邮票。

2.一封45g的信,寄往外地,怎样贴邮票?(1)学生观看表中数据,计算出所需邮资。

(2)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想:每重20g,邮资1.20元,40g的信函,邮资是2.40元。

5g按20g 计算,所以,45g的信函,寄往外地所需邮资是3.60元。

3.假如邮寄不超过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意需要吗?假如不能,请你再设计一张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意需要。

(1)不超过100g的信函,需要多少邮资?学生说一说各种可能的资费。

引导列表描述。

(课本110页)(2)用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可支付的资费是多少?一张:80分1.2元两张:80分×2=1.6(元)1.2×2=2.4(元)0.8+1.2=2.0(元)三张:0.8×3=2.4(元)1.2×3=3.6(元)1.2+0.8×2=2.8(元)1.2×2+0.8=3.2(元)(3)你认为可以再设计一张多少面值的邮票?学生自行设计各种面值的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意需要。

4.布置作业:假如想最多只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全部不超过400g的信函的资费,除了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观看邮票问:你寄过信吗?见过这些邮票吗?5.观看课本第109页的图,并说一说。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数乘除法运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包括分数乘除法运算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邮票面值、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张邮票,引导学生观察邮票上的数字,提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 探究新知(1)邮票面值与数量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邮票上的面值和数量,让学生发现邮票面值与数量的关系。

(2)邮票面值、数量与总价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邮票面值、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邮票面值、数量与总价的计算公式。

(3)分数乘除法运算教师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分数乘除法运算,并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乘除法。

3.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与邮票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5.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与邮票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探究能力等。

2. 结果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教师应注重课后作业的设计,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在这个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邮票面值、数量与总价的关系的探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篇教学设计是针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一节所设计的,课题难度主要集中在应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难度适中。

二、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的来源和基本知识。

2.能够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解决。

3.增强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投影机展示两张邮票(分别为中国和美国的),让学生观察邮票的图片和相关信息,并提出与邮票相关的问题,如:邮票的来源与意义是什么?邮票上有哪些数学问题?2.学习环节教师先放映与邮票有关的短片,再把这个数学问题放在挂图板上,让学生研究,了解其解题思路。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环节教师提供一些小组活动或让学生进行单独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巩固他们所学习的知识。

4.检测环节教师可以准备好一份数学单元测试卷子,详细反映出学生对数学知识是否理解并掌握到位,并根据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指导,及时补充他们的不足。

四、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数学问题2.解决思路五、教学资源、准备和评价1.教学资源1.数学教材2.投影机、电脑3.挂图板、荧光笔、彩色笔4.数学题库和试卷2.教学准备1.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2.准备必要教学资源和物品3.设计学生分组活动和作业4.熟悉教学内容,组织好教学环节3.教学评价1.能否清晰理解教学内容和目标2.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数学知识和解决能力3.学生团队协作和独立思考能力4.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估六、教学体会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是一节非常实用的数学知识,不仅使学生们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而且能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不再是主导者;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师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活动,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改变和完善自己的认知。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

通过几个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如:师:如果不超过100克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枚邮票。

只用80分的和1.20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计算、观察、组合,经历了计算组合的过程。

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放手,才有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真正会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在我们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们应该想想:“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等。

备课时,尽管我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

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 ,“ 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 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 ,“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这样才符合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更有助于教师教学计划的开展。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这是一堂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主要通过研究邮票设计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

具体包括邮票的形状、面积、体积等方面的计算。

通过分析邮票的设计,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形状和设计原理,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邮票的形状,以及如何运用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邮票设计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邮票样品、数学教材、课件等。

2. 学具:学生尺子、圆柱和圆锥模型、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展示不同形状的邮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邮票的形状为什么设计成这样?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2. 知识讲解: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形状设计原理,讲解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以实际邮票为例,讲解如何运用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其他邮票设计中的数学问题。

六、板书设计1. 邮票形状及其设计原理2. 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3. 邮票设计中的数学问题及解决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收集不同形状的邮票,观察并分析其设计原理。

2. 运用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邮票设计中的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邮票设计这一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经过研究如何确立邮资、如何依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依据实质需要设计必定面值的邮票等活动,让学生熟习、认识、稳固所学的邮票组合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经过“检查──采集──办理──剖析”的实践研究活动,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获取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虑方法。

(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自主研究、合作沟通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创建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课重难点经过实践研究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获取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虑方法。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活动用的信封等。

四、教课过程(一)报告沟通,引入新课教师:课前老师部署了检查对于邮票和邮政资费的信息,谁来给大家展现你的收获。

从第一枚邮票“黑便士”的出生到此刻,已经有170 多年的历史。

邮票不单拥有实质使用的价值功能,还有很高的艺术赏识和珍藏价值。

赏识邮票 (课件出示邮票图片: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中国第一枚邮票──“大龙邮票”;2019北京奥运会纪念邮票 ;一般邮票 )。

【设计企图】经过课前检查活动,使学生熟习对于邮票的基本知识。

赏识邮票的环节旨在拓宽学生的视线,初步认识邮票的作用和类型,激发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问题驱动,自主研究教师:邮票是支付邮资的凭据,在寄信时该如何正确支付邮资呢 ? 今日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同来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1.理解确立邮资的方法。

课件出示《国家××局对于信函邮资的收费标准》,指引学生认真察看,解读并理解计费单位、资费标准、首重、续重、本埠、外埠的意思。

名词解说:计费单位是指邮寄花费的计算单位,一般“克”为单位 ; 资费标准是指每个计费单位对应的花费 ;首重是指在规定的范围内的重量 ;续重是指超出了规定范围的重量 ; “埠”原意为停船的码头或有码头的大城镇 ;本埠是指当地域 (或本市本县之类的 );外埠是指外处。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秋)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执教:上杭县城南小学陈李林【教学内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课本)【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邮票的作用,理解邮政资费的方法,知道确定邮费的两个因素。

.让学生经历确定邮费、支付邮费、设计邮票面值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使学生体会分段计算的思想,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综合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不同信件的资费的标准。

【学情分析】本节是综合实践课,学生已经学完了小学的所有知识,学会了分段计费和组合的知识,并且也具有一定的归纳、推理能力了,学习本课就是让学生探究邮费的计算方法和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课件出示邮寄信函。

为什么付的邮费不同?二、揭示课题,明确目标应该如何正确支付邮费呢?邮票中蕴藏着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出示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提炼学习目标三、组内交流,互相纠错师:同学们,在课前自觉学,你们一定有不少收获,也许还有不少疑问,就带着这些收获和疑问与小组同学交流。

小组交流要注意什么呢?课件出示小组学习要求四、课堂反馈,梳理新知刚才同学们讨论激烈,接下来我们进行汇报展示,请看汇报要求。

课件出示汇报要求。

(一)反馈一:导学思考一课件出示《收费标准》.说一说:首重、续重、本埠、外埠、计费单位等是什么意思。

. 想一想:需要多少邮费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板书:邮费决定因素:质量目的地(二)反馈二:导学思考二.算一算:.如果把内信函按邮费多少分类,怎样分合适?为什么?师:在计算邮费时,我们使用了分段计费的方法。

板书:邮费计算方法:分段计费(三)反馈三:导学思考三邮局规定:不超过的信函,最多只能贴枚邮票。

如果只用分和元的邮票,能支付所有的邮费吗?同学们设计出了很多符合要求的新面值的邮票,国家邮政局在发行邮票时,也是从经济、合理、方便、实用等角度进行考虑的。

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结合本节课所学,观察生活中的邮票或其他物品,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枚具有数学元素的邮票,要求包含面积、比例、对称等元素。
-写一篇关于邮票中数学问题的学习心得,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及时批改和反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案例亮点
1.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
4.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尝试从不同角度和途径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5.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在邮票中发现数学美,感受数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邮票作为载体,让学生在观察、欣赏邮票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到数学学习的氛围中。
2.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邮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邮票中的数学元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结合邮票的设计背景,介绍邮票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在了解邮票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剪贴、测量等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倾听他人意见。
2.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邮票进行研究,探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023年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设计(精选3篇)

2023年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设计(精选3篇)

2023年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设计(精选3篇)教案一: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 理解邮票中数学问题的解法和思路。

2. 能够利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题思考。

教学重点:1. 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

2. 利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题。

教学准备:1. 教材《数学》(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2. 教学光盘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包含数学问题的邮票。

2. 提问:你们知道在邮票中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吗?二、呈现教学内容:1. 教师将教材上关于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内容呈现给学生。

2. 通过教材的例题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解法和思路。

三、实际操作:1. 分发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题。

2.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答案讲解,并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指导和点评。

四、拓展练习:1. 提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

2.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

五、总结和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解题思路。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并进行解答和讨论。

教案二: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 理解邮票中数学问题的解法和思路。

2. 能够运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题。

教学重点:1. 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

2. 运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题。

教学准备:1. 教材《数学》(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2. 教学光盘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1. 教师向学生展示几张包含数学问题的邮票,引起学生对邮票中数学问题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在邮票中会有哪些数学问题吗?你们对这些问题有什么想法和解法?二、呈现教学内容:1. 教师利用教材和投影仪呈现课文内容。

2. 通过例题的解析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解法和思路。

三、实际操作:1. 分发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第118——119页
【教学目标】:
1、本节课以指导学生的寄信活动为情境,通过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函的质量和地域支付邮资等活动,巩固和综合应用“组合”等数学知识。

2、通过交流与互动、观察与列表和看书自学等学习活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归纳与判断等数学能力,并从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

【教学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不同邮件的资费的标准。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邮票问题
师: 听班主任老师介绍,我们班的同学很聪明,今天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要考考大家咯,准备好了吗?
(课件)“猜谜”: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

师:过去是“一封家书抵万金”,居住在两地的人们通过寄信来传递信息。

现在通讯发达了,寄信的人少了,但是人们还是喜欢邮票,那是因为邮票既有收藏的价值又设计得很精美。

今天,杨老师就给你们一个机会来欣赏一下中国收藏价值最高的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

(简叙其历史背景)大家知道,寄信的时候用的邮票的面值和数量都不太一样,请大家欣赏屏幕上的邮票,谈谈各自的发现;其实邮票中也隐含着不少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二、根据信函质量和地域的不同确定邮资
师:我这里有两封信,一封贴的邮票是0.80元,另一封贴的是1.20元,邮资是不同的,谁愿意猜一猜,邮资的多少应该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生1:与信的质量大小与邮寄的路程远近有关。

生2:信封越重,花的钱越多,路程越远,邮资也越高。

师:很好,大家的意见很有道理,请同学们翻开书,阅读第118页中间的表格,看看邮资与信函的质量、投寄的地址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观察表格,大屏幕上也同时呈现这个表格,供稍后讨论用。

师:通过看书学习,同学们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暂时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生1:什么是“首重”,什么是“续重”?
生2:“本埠”、“外埠”是什么意思?
师:包括这两个问题在内,你看懂了哪些内容?谁愿意说说?
生1:“本埠”就是本市,“外埠”就是外地。

生2:100克以内,本市20克付0.80元的邮资,外地付1.20元的邮资
生3:“续重”就是超出部分的质量,这部分本市每100克付1.20元,外地付2.00元。

实际操作:
拿出抽屉中的信封和邮票,小组靠左边的是寄往上海市的(重26g),右边的是寄往萧山区的(重38g),学生给信件贴合适的邮票(强调不多也不少),并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有错误的老师投影纠正,并加以说明。

三、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师:我们很多同学都见过邮票,而且知道它们的价格是不完全相同的,有几分的,有几角的,也有几元的。

邮局一般规定最多贴3—4张邮票。

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口答。

教师小结:给学生展示两个信封,一个贴了4张0.80元的邮票,另一个贴满了32张0.10元的邮票,如下图
通过对比,同学们会很容易地发现,上面的信封太浪费邮票了,都没地方书写姓名和地址了,而且要盖好几个邮戳,太耽误时间了。

由此想到,邮票的面值应该尽可能大一些,所用的邮票的张数才会尽可能少。

师:好了,现在问题来了,如果邮寄一个不超多100克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而且只许用80分和1.20元的两种邮票,能满足所有情况的需要吗?
学生小组谈论后进行集中汇报。

生1:先要分清是本市还是外埠
生2:应该把100克以内所有的情况都列出来,再一个个判定。

在大家都表示同意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依次把表格填写完整。

(☆除外)
学生通过对表格的观察、分析,不难看出只有4.00元,4.80元和6.00元三种情况不能仅用0.80元和1.20元的邮票支付(即在表格中标上☆的那三种)。

师:既然有这样三种情况不符合要求,那么我们能不能自己再另外设计一种面值的邮票,来满足题目的要求呢?(注:邮票面值大小自定)小组合作谈论,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完成。

学生们在尝试和分析中逐步确定增加的邮票面值可以是2.00元,也可以是2.40元,或者是4.00元。

巩固练习:
(1)、如果小明给本市的好朋友写一封89克的信,他该贴多少钱的邮票?
(2)、如果小明给上海的爸爸写一封135克的信,他该贴多少钱的邮票?
四、小结、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邮票中的数学问题,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发表各自的收获体验。

师:大家的收获各有不同,但都很有价值。

今天我们学习邮票中的数学,绝不是仅仅为了会贴邮票、会寄信,而是在其中发现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到一些数量之间的组合规律,这是十分重要的。

作业见《小状元》中的相应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