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方法和教学设计说明
如何写好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写好小学语文教案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教案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有计划、有目的,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何写好小学语文教案成为了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写好小学语文教案。
一、教案的基本结构教案的基本结构是提纲式的,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设计的起点,是整个教案的核心。
教师应尽可能准确地将教学目标表述清楚,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教师需要强调和重点讲解的部分,也是教师需要克服和解决的难点。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按照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需要进行重点讲解和重点突破。
3.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师需要讲授的具体内容。
教学过程是指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互动的过程。
4. 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和辅助工具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便于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二、教案的写作技巧1. 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小学语文的难点在于识字、阅读和写作等方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并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突出讲解。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2. 清晰明了的表述教案的表述应该清晰明了,避免出现过于复杂的句子或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教案中的重要内容和难点应该进行加粗或用不同的字体标示,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教师在编写教案后,应该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不要随意更改计划,更不应该将教案视为无关紧要的东西。
教案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教师应该认真对待,严格执行。
4. 充分拓展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教材内容上。
教师可以在选取教学内容时,适当拓展一些案例和经典文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一年级语文教案学习方法

一年级语文教案学习方法在一年级学习语文教案时,学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
一、了解教学目标在学习语文教案之前,首先要了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通常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明确自己需要学习和达到的目标,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二、阅读教案内容仔细阅读语文教案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可以将教案内容进行逐行阅读,理解教学内容、学习重点和难点。
同时,还可以标记重要知识点,以便后续的学习和复习。
三、注重实践操作学习语文教案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实践操作。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教案中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例如课文朗读、背诵、写作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四、多角度学习学习语文教案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听老师讲解、与同学互动等方式进行学习。
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学习。
例如,在学习《小兔子乖乖》这篇课文时,可以了解有关兔子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等知识。
五、积极参与讨论在学习语文教案时,可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学生可以与同学们一起探讨教案内容、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通过参与讨论,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巩固与复习学生在学习语文教案之后,要及时进行巩固与复习。
可以通过做习题、总结知识点、进行复述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复习,例如利用闲暇时间朗读课文、背诵诗歌等。
七、应用到实际学习语文教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学生可以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写作、阅读和表达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参观展览、观看表演等方式,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以上是一年级语文教案学习的方法,希望能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合理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相信学生们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住宅、隐蔽、随遇而安”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体会作者拟人的习作方法。
3.学习蟋蟀那种不辞辛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发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句段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难点: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1.联系以前已经学过口语交际,介绍自己的家。
2.教师引导:大家的家又美观又温馨,听得老师都想去参观一下了。
不过老师这也有一间“住宅”,大名鼎鼎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称之为“伟大的工程”,那就是蟋蟀的住宅了,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蟋蟀的住宅。
(二)研读课文、自主感悟1.结合课前预习,解决生字词,教师指导。
2.请学生快速读课文,思考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经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小组学习、组内交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习、研究蟋蟀住宅有什么特点和怎样修建住宅的。
(1)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修建住宅的?(2)想想如果你就是一只可爱蟋蟀,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你的家或你修建住宅的经过?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勾画下来反复读一读,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旁边或本子上,如果还有不懂的句子或以在旁边标上问号;(3)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质疑。
2.全班交流、答记者问(1)小“蟋蟀”们汇报介绍“我的家”即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如何建造。
(2)其它小组的同学可扮演小记者向这组同学质疑,进行答小记者问。
3.再读课文,谈感受;感悟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请学生们展示课前搜集成果。
分享把自己收集到的动物住宅和它们修建住宅的图片、文字资料或关于作者的相关资料。
(2)此时此刻想对蟋蟀或其它动物想说的话写下来,畅所欲言。
小学语文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哪些?小学语文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目标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所采用的教学工具。
通过教案的设计和制定,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那么,小学语文教案的编写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呢?下面将逐一进行讲述。
一、个性化原则小学语文教案的编写应遵循个性化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因素,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生授课。
二、针对性原则小学语文教案的编写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即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现状,设计教学方案和活动。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分层教学原则小学语文教案的编写应遵循分层教学原则,即按照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分层次进行教学。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课程知识进行分类,分成递进的几个层次,分别进行讲解和练习,让学生逐渐掌握所学知识。
四、实践性原则小学语文教案的编写应遵循实践性原则,即将语文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和任务,让学生在其中进行语文实践,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五、启发性原则小学语文教案的编写应遵循启发性原则,即通过教学让学生主动发掘、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应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启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上就是小学语文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那么,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如何根据这些原则来编写小学语文教案呢?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编写教案之前,教师应先确定教学目标,明确要让学生学到什么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可操作性。
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可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设计,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学习正确的听说技巧

五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学习正确的听说技巧一、引言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听说是基础中的基础。
正确的听说技巧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感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五年级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设计,重点介绍学生如何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听说技巧。
二、目标设定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1. 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语速和音量,以便他人能够清晰地听到他们说话的内容;2. 运用适当的语调和语气,使自己的语言更有表现力;3. 学会倾听他人,并用恰当的方式回答问题或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设计将围绕以下内容进行展开:(1)掌握语言的基本要素:语速、音量、语调和语气;(2)倾听和回应:认真聆听他人表达的观点,并用适当的方式回答问题或进行表达。
2. 教学方法(1)示范与模仿法:教师以正确的语音语调示范给学生,引导学生模仿;(2)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实际对话练习;(3)听力训练与口语训练相结合:通过听力训练加强学生对外语音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语练习。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与激发兴趣通过播放有趣的短篇故事或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
2. 讲解语言基本要素教师通过举例和解释,向学生介绍语言的基本要素,包括语速、音量、语调和语气的含义和作用。
3. 示范与模仿教师以正确的语音语调示范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发音和语调。
通过一起练习,让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个小组设定特定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练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对话中注意语速、音量、语调和语气的运用。
5. 听力训练与口语练习教师播放一段与当前话题相关的听力材料,让学生仔细听取并理解。
之后,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或进行讨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听力理解。
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进行点评和指导。
6. 课堂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正确的听说技巧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和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六个基本环节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六个基本环节一、教学目标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首要环节即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遵循学生发展需求,结合课程标准,具体、明确地规定学生通过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字词、语法、课文内容等基本知识,提高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应结合学生实际,精选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1. 生字词教学:依据课文内容,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字词音、形、义。
2. 课文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教学:结合课文,设计相关写作任务,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4. 口语交际: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方法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情境教学: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 信息技术辅助: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应全面、客观、公正,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讨论、作业等,给予及时反馈。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测试、竞赛等形式,评估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发现自身优点和不足,促进自我提高。
五、教学资源设计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提高教学质量。
1. 教材:根据课程标准,选用合适的教材,确保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基础知识小学语文

教学设计基础知识小学语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础知识,帮助教师们制定更有效的教学方案。
首先,教学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来确定。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语文能力和学习兴趣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其次,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
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和写作等方面。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在建立起自己的语言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语音准确性、词汇积累、语法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第三,教学设计应该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
因此,教学设计应该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第四,教学设计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
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容易感到乏味,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尽量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相结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教学设计应该注重评价和反馈。
教学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该设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教学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师们在制定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并注重评价和反馈。
相信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小学生语文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您浏览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正文如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极力营造诗意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温故知新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边塞诗的名篇——王之涣的《凉州词》,谁来背诵?我们一起背诵《凉州词》。
(出示该诗,并配边塞图片)谁来说一说学了这首诗后的体会吗?(边塞的的荒凉、孤独、寂寞)师:是啊,边塞,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茫茫戈壁、荒凉孤寂。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一位年轻的诗人来到西域游历,看到了边塞的风光,见证了边塞的金戈铁马,于是,他挥笔写下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出塞》,这位诗人就是27岁的王昌龄。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歌(点击课件,板书课题:出塞,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歌,理解诗意1、出示整首诗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出塞》这首诗。
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
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读得字正腔圆。
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诗歌读通顺。
师:好,谁来读一读《出塞》。
请你,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
师:读的字正腔圆,请坐。
(读的真不错,读出了节奏……)师: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2、师:读古诗不但要读正确,读出节奏,而且要尽可能地读出诗的味道来。
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师评价)师:我们一起来读,读出诗的味道。
(生齐读)师:同学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配乐《凉州曲》朗读)(预设:明月,边关,师板书)(讲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的写法,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师:这是怎样的边关?(荒凉,冷清,孤独,寂寞)师: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的边关,提起这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描写明月的.诗句,请看:(出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学教案语文步骤

小学教案语文步骤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定一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短篇文章。
2.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阅读技巧。
3.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阅读文本。
2. 自读: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遇到不懂的生词或句子可以标记出来。
3. 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讲解,解释生词、难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4. 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讨论文本中的关键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阅读技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提供与本节课文本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3. 拓展阅读: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对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习惯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小学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小学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通用3篇)小学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识字——12个;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初步接触多音字。
3、写字——6个;“小”作偏旁的变形。
4、词、语、句——学习“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子;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思。
5、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6、口语交际——“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7、学法和习惯——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自检,互检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用听读法识字。
三、教学难点:用听读法识字。
四、教学方法手段:讲授、谈话、演示、创造性作业等。
五、教具准备:幻灯片,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1、古时候,人们就想飞到月亮上去,我国民间就有一个神话故事叫《嫦娥奔月》,说的是人间有一个叫嫦娥的姑娘听说月亮上很美,于是想尽了一切办法,飞到了月亮上。
当然这只是个神话。
现在我们人类不但已经登上了月球,而且还能乘宇宙飞船再回到地球上来呢!2、今天怎么不见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了?(二)指导看图1、示图:丁丁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他在月亮上?相机贴词卡在图的相应位置: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原来丁丁到月亮上旅行去了,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丁丁吗?(三)读文1、板题,理解课题的寓意。
2、反复练习,读熟课文:(1)自己练读,画出不会读的字。
(2)教师带读,学生留意自己不会读的字。
(3)学生再读课文,若还有不会读的字问一问旁边的同学或老师。
(4)指名读文,众生评议。
(5)教师范读,学生评议后标出停顿。
(6)齐读课文。
(四)认字1、示词组卡,全班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板叠词卡,这几个词有什么特点?示“弯弯的月儿”,比较“弯的月儿”弯?还是“弯弯的月儿”弯?教师范读,生练读,同法练读“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小学语文的常见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

小学语文的常见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引言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良好的语文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语文的常见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
一、常见教学方法1. 听说读写综合法听说读写综合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文朗读、角色扮演、讨论分享、写作练习等活动来实施。
2. 故事启发法故事启发法是通过讲述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寓言、童话、历史故事等形式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阅读和思维能力。
在讲述故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表演或创作,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发展。
3. 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通过给予学生有挑战性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任务,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4. 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语文游戏,如语言接龙、语法抽抽乐、字谜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语言的乐趣并获得知识。
游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提升学习效果。
二、教学原则1. 循序渐进原则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难度。
循序渐进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知识结构,不断巩固和扩展语文能力。
2. 理解导向原则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理解信息、把握重点,并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
通过理解导向的教学,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合作互助原则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案例(10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案例(10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案例(篇1)一、教材简介本课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
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学会“青”的正确书写,认识其他生字。
过程和方法: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情感和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
三、设计理念1、以学定教,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相信学生,让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展开自主学习,发挥教师“组织者”的功能。
2、低年级学生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易被直观、新异的刺激活动调动起来,激起学习的兴趣。
3、读中品位,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建立在感悟体验基础之上的,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
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本,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形式多种多样。
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四、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河与青草》齐读课题2、把“与”换个词吗?(二)、精读课文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贴图出示:小河说说:()的小河在小河边贴上:青草说说:()的青草2、出示课文第一小节(1)问:小草就一丛吗?课文中哪个词告诉我们的?请学生起来贴图:长满青草(2)指导读:小朋友,美吗?用美美的语气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3、师:小河边为什么会长满青青的小草呢?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出示第二、三小节(第一次对话)(1)小草对小河说了句什么话?出示一杯清水:你们觉得这杯水怎么样?在杯底放上一张小鱼图片,请学生上台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师:这就叫“一眼能看到底”,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清澈见底自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教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育的意义日渐凸显,如何设计优秀的小学语文教案是每位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的方法和技巧。
一、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案在设计小学语文教案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设计教案的基础和目标。
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情感等因素设计教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思维的魅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体现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能力的构成规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案需要体现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能力的构成规律,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基础知识、能力是相互联系的。
比如,在课堂教学时,可以设计同步阅读、同步笔记、话题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高语文素养、阅读能力等。
三、课程内容的合理搭配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案时,需要合理搭配教学内容,将知识点融入到教学主题中,让学生在教学中生动形象地感受语文思维的魅力。
四、注重教学技巧的运用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技巧运用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教案设计时,需要注重教学技巧的运用,包括板书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具使用等。
五、注意教学过程的体验感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案时,需要注意教学过程的体验感,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可以选用多媒体教学、课前预热、课堂实践等方式,增加学生的教学体验感。
六、模板式教学设计模板式教学设计是一种有效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式。
模板式教学设计可以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运用。
在教学初期,可以运用问答式的模板教学,让学生感受语文知识的起点;在教学中期,可以运用情景模拟模板式教学,让学生模拟各种情境自如地表达;在教学后期,可以运用游戏式模板教学,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语文知识。
七、注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情感教育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语文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在思想、情感、道德、文化等方面得到有效的发展。
八、总结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教案有着很多方面的要求,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才能够设计出带有优秀特性的教案。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方法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用准确、流畅、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理解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小学语文教学采取了多种方法:
1.听说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听说读写的结合。
通过听故事、说话、朗读课文、写作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情境模拟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语言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语文能力。
2.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不至于有的学生觉得太难,有的学生觉得太简单。
3.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多媒体辅助教学。
老师可以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文学作品阅读和赏析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和赏析优秀的文学作品。
通过课外阅读、文学名著的导读、名篇赏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5.语文游戏和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通过语文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可以设计各种趣味性的语文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语文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方法是通过听说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多媒体辅助教学、文学作品阅读和赏析、语文游戏和活动等多种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方法一、小学语文教学常见的基本方法1.朗读法:以读代讲、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加深理解、陶冶情感;2.讲授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抓住重点解疑,常与其他方法相结合;3.练习法:实践,及时巩固深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背诵法:积累语言;5.表演法:动作表演、设置情境,重视学生的体验;6.谈话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7.讨论法: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独立思考、合作交流;8.电教法:(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型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自主学习,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教师发挥指导作用情境教学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进入课文,发展联想和想象,加深理解,学习语言,培养能力。
(分角色表演)读写结合法:从读学写,以写促读,实现读写交融、同步发展二、小学语文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1、识字写字教学常用的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多媒体辅助法、示范法、比较法、实践法。
2、具体教学方法字音教学:形声字拼音助记、多音字据词定音、音近字比较辨析字形教学:(1)笔画分析法。
笔画分析法就是用数笔画的方式来识记字形,这种方法适用于独体字的教学。
(2)部件分析法。
即通过对汉字组合的各个部件的分析来识记字形。
这种方法适用于合体字的教学。
字义教学(高年级):直观法(实物、教具,如袖仰)构字法(造字规律,如:伞、笔掳等字)比较法(同义词、反义词)运用法(组词、造句:也、把)三、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结构内容1、教学目标2、教学重点难点3、课时安排4、教具准备5、教学方法6、教学过程:(1)导入(2)整体感知(3)重点品读(4)拓展延伸(课内外结合、读写结合)(5)(4、5可对调)(6)布置作业(7)板书设计四、小学语文教材分析(文本解读)1、内容:体的把握、内容的梳理、文意的理解、语言的品味2、文体:《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三学段目标要求的是记叙文、诗歌、说明文3、内容的梳理:篇章结构、整体形象、思想感情、文章主题、表达方法4、语言的品味:语音、字形、字义、句子(语文文字的运用)5、文意的理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或感染根据所提供的教材内容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对有关教学案例进行评析(教材内容及教学案例主要取自第三学段)五、具体教学设计及典型案例关于教学目标的教学设计1、依据:常规的:根据阶段目标、单元导读等;考试的:根据阶段目标、教材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2、内容:包括生字词要求、朗读要求以及结合教材文本得出的目标(具体用词方面可以是:理解、掌握、学会)3、策略:【(1)教学目标的描述无需和三维目标一一对应,需要有效整合(比如一个目标要求里可以包括阶段目标和知识技能、或者是方法和情感等,即将三维目标拆开来写)(2)要熟悉第三学段的阶段目标(尤其是阅读目标)、实施建议(提高学生的什么素养,抓住语文的什么特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3)熟悉小学高年级教材、单元要求及学科知识的要求(4)参考教材设计前的文本分析题,可将之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关于教学重难点的设计:1、内容:语文教学重点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必须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是那些最重要、最基本的、带有规律性的语文知识2、确定标准:(1)最基本的,即基本性知识(2)最核心的,在一篇课文中居于重要地位的篇章结构、整体形象、思想感情、文章主题、表达方法等,如一篇课文的主题思想,一句话的真实含义。
小学语文说明的教案

作为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要时刻牢记我们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在每一节课之前,我们都需要制定好教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下是我例举的一份小学语文说明的教案,希望教师们可以参考借鉴:一、教学目标1.掌握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2.学会分析、判断说明文的内容和结构。
3.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说明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方式。
2.描述、分析和判断说明文的内容结构。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一篇说明文的篇章,引导学生猜测文中的概念,了解说明文的表现特点。
如有可能,老师可以给学生举例,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说明文。
2.集中讲授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己提出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
并且要加强对解释说明文行文结构和寻找支持派生词汇间之间的联系的讲授。
3.巩固与拓展通过练习完整题目和文章拆分题目让学生加强对说明文的认识,并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演示与体验法在教学示范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体验和演示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2.演练与巩固法无论是知识点还是技能方面的内容,我们都要学以致用,因此通过适宜的练习来巩固知识点,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演练模式来系统性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3.独立研究和小组合作法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让学生自己思考,主动研究,同时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五、教学形式1.互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教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可利用周围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在交互互动中提高自身的能力。
2.模仿、实践、巩固三位一体通过真实情境中的模仿与实践,并结合巩固和自主学习,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紧扣生活教材中的内容,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要让学生能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展示各个时期与国度的文学文化。
一年级语文教案范文解析教学方法

很荣幸为您介绍一年级语文教案范文解析教学方法。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在中国人的成长历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更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识字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提升语文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方法,我们需要做出具体的努力。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的是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
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识别、书写和认读能力,解决句子语法结构分析和理解的难题,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注重与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
二、教材的选择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
因为教材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兴趣,只有选择合适的教材,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我们需要优化教材内容,挑选有代表性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品味、分析和理解。
三、教师的指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非常关键,教师能否精心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指导学生尽快掌握知识,直接影响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
要做到以下几点:1.开展探究学习,不玩丢红鞋子游戏,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深感学习的快乐。
2.提高教学效率,加强针对性,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采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兴趣并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3.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鼓励学生多了解世界、多体验生活,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言能力。
四、教具的优化教具的使用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通过多样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技巧,提升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我们要选择、运用有创意、寓教于乐的教具和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认同感,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课内外的协调语文学科是以认知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语言和语文实践活动。
课内教学应和课外实践相互协调,以实际阅读材料、文学作品为中心,辅以其他工具、手段,进一步增加学生语言学习过程的厚度,使语文教育更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流程一、教学目标设定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首要环节为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遵循学生发展需求,结合课程内容,设定知识、能力、情感等三维目标。
具体包括: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如字、词、句、段、篇的认识与运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
二、教学内容分析根据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内容,提炼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使之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1.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主题,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如: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应注重学生参与,体现师生互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通过设疑、故事、歌曲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3. 课堂讲解:讲解重点、难点,注重启发学生思考。
4. 课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反馈:总结课堂学习内容,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全面、客观、公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资源与材料准备根据教学设计需求,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材料,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1. 教材和辅助读物:选用合适的教材,准备相关的辅助读物,拓展学生知识面。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四个维度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四个维度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四个维度是内容维度、方法维度、手段维度和评价维度。
下面分别对这四个维度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内容维度:内容维度是指教学设计中所选择的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内容维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课文内容选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学生的课文内容。
要求课文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并能够满足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
2.教学目标设定: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目标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表达、文学鉴赏、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二、方法维度:1.教学方法选择: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兴趣。
2.教学策略运用: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入、情境教学等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手段维度:1.教学资源选择: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绘本、影视资料等。
教学资源应该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教学工具运用: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工具,如白板、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工具的使用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评价维度:1.评价方式选择:选择适合的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小组讨论等。
评价方式应该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同时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评价标准设定:设定合理的评价标准,明确评价的目标和要求。
评价标准应该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小学语文教案是怎样写的

小学语文教案是怎样写的一、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1.教学目标: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2.教学重点与难点:确定每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
3.教学准备:列出教师所需要的教学材料、荐读资源、多媒体设备和辅助教学工具等。
4.教学过程:具体说明教学过程的设计,包括引导学生回顾已学习内容、新授和巩固知识的步骤等。
5.课堂活动与方法:描述并设计出合适的课堂活动和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导学、讨论、小组合作等。
6.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7.教学评价:明确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二、教案的写作步骤:1.根据课标和教材,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写出教学目标。
2.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指需要学生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难点是指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困难或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的问题。
3.基于课堂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描述每个教学环节的准备工作、步骤和设计。
4.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合适的启发式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
5.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目标明确:教学目标要求明确,能够引导学生学好、学深、学活语文知识。
2.知识有机连接:通过将本节课与前后知识内容有机连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活动丰富多样: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体现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差异化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
5.做好教学过程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实际,灵活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
6.教学评价全面公正: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高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方法和教学设计一、小学语文教学常见的基本方法1.朗读法:以读代讲、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加深理解、陶冶情感;2.讲授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抓住重点解疑,常与其他方法相结合;3.练习法:实践,及时巩固深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背诵法:积累语言;5.表演法:动作表演、设置情境,重视学生的体验;6.谈话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7.讨论法: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独立思考、合作交流;8.电教法:(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型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自主学习,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教师发挥指导作用情境教学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进入课文,发展联想和想象,加深理解,学习语言,培养能力。
(分角色表演)读写结合法:从读学写,以写促读,实现读写交融、同步发展二、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1、识字写字教学常用的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多媒体辅助法、示范法、比较法、实践法。
2、具体教学方法字音教学:形声字——拼音助记、多音字——据词定音、音近字——比较辨析字形教学:(1)笔画分析法。
笔画分析法就是用数笔画的方式来识记字形,这种方法适用于独体字的教学。
(2)部件分析法。
即通过对汉字组合的各个部件的分析来识记字形。
这种方法适用于合体字的教学。
字义教学(高年级):直观法(实物、教具,如“袖”“仰”)联系法(生活实际、上下文,如“吏”)选择法(让学生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选择正确的义项,例:“疾”在字典里的意思,根据文本选择一个)构字法(造字规律,如:“伞”、“笔”“掳”等字)比较法(同义词、反义词)运用法(组词、造句:也、把)三、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结构内容1、教学目标2、教学重点难点3、课时安排4、教具准备5、教学方法6、教学过程:(1)导入(2)整体感知(3)重点品读(4)拓展延伸(课内外结合、读写结合)(5)总结(4、5可对调)(6)布置作业(7)板书设计四、教材分析(文本解读)1、内容:体的把握、内容的梳理、文意的理解、语言的品味2、文体:《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三学段目标要求的是记叙文、诗歌、说明文3、内容的梳理:篇章结构、整体形象、思想感情、文章主题、表达方法4、语言的品味:语音、字形、字义、句子(语文文字的运用)5、文意的理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或感染根据所提供的教材内容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对有关教学案例进行评析(教材内容及教学案例主要取自第三学段)五、具体教学设计及典型案例关于教学目标的教学设计1、依据:常规的:根据阶段目标、单元导读等;考试的:根据阶段目标、教材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2、内容:包括生字词要求、朗读要求以及结合教材文本得出的目标(具体用词方面可以是:理解、掌握、学会)3、策略:【(1)教学目标的描述无需和三维目标一一对应,需要有效整合(比如一个目标要求里可以包括阶段目标和知识技能、或者是方法和情感等,即将三维目标拆开来写)(2)要熟悉第三学段的阶段目标(尤其是阅读目标)、实施建议(提高学生的什么素养,抓住语文教育的什么特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3)熟悉小学高年级教材、单元要求及学科知识的要求(4)参考教材设计前的文本分析题,可将之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关于教学重难点的设计:1、内容:语文教学重点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必须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是那些最重要、最基本的、带有规律性的语文知识2、确定标准:(1)最基本的,即基本性知识(2)最核心的,在一篇课文中居于重要地位的篇章结构、整体形象、思想感情、文章主题、表达方法等,如一篇课文的主题思想,一句话的真实含义。
(3)最主要的,主要章节、段落、主要人物、主要线索、重要词语等(4)最有用的,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的(5)最关键的,对实现教学目标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吗,能牵一发动全身的“那一发”,要做重点处理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不大可能考整个教学过程)1、考点:导入设计、整体感知设计、生字词设计、句子设计、片段设计、布置作业设计、朗读教学设计、板书设计2、规范要求:(1)步骤清楚(2)教师言行结合(相关的过渡语、总结语和评价语要写)(3)不要写成教学实录,无需写细节(4)教学设计=方法+目的;(5)至少写3点关于导入的设计:1、策略:(1)抓文章主线(2)分3步骤写,步骤清楚(3)过渡连接自然2、导入的基本方法:【设置悬念法、讲故事法、新旧知识联系法、插入音乐导入法、背景介绍法、解题法】3、案例分析:推一下的机遇1.设置情境。
“推一下”是易如反掌的事,在人们需要时,你帮助别人做了哪些小事(扶跌倒的人起来……)2.小结:这些细小的动作,微小的细节,每个人都能做到,如果我们经常关注这些,并付诸行动,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习惯3.过渡到新课教学。
机遇是什么意思。
轻轻“推一下”怎么会带来意外、巨大的机遇呢?读课文关于词语教学的设计:1、要求:引导学生运用理解词句的方法,对词句的意义由模糊到准确、由抽象到形象、由理解到运用。
2、方法:【(1)联系上下文(2)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图片、视频、语言渲染、想象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3)表演法(4)比较辨析:换词辨析(还原生活:如果用别的词可以吗?这里为什么用这个词)3、策略:(1)灵活运用教学方法(2)步骤清晰、过渡自然4、案例分析:用你爱我的方式去爱你“去医院途中,你走得那么慢……纠缠了半天,你拗不过我,终于乖乖地趴在我背上,像个听话的孩子”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第三自然段中加点字“纠缠”一词的恰当意义。
1、切入词语:父子去医院的路上,儿子要被父亲,父亲愿意吗?他们之间发生了……(引出纠缠)2、观察字形,猜测意思:同学们,认真观察,“纠缠”两个字的字形,你发现了什么?3、联系实际,用表演法充实语境,体会词义:让两位同学扮演父亲与儿子,表演父子“纠缠”情景,体验父子情深。
4、换词法比较,进一步体验父子情深:“纠缠”给人一种无理取闹的感觉,换成“谦让”是不是更好?5、朗读指导,表达深情:因此,朗读“纠缠”时注意用上深情的、轻柔的、缓慢的语气。
关于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1、方法:【(1)检查预习,提问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适当板书,解决字词(2)提出问题:根据文本提出一个大问题,或请生质疑提问(3)整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加以整合归纳】2、案例分析:关于句子的教学设计1、要求:(1)课标要求(2)理解句子——体会感情——领悟语言妙用——运用语言2、方法:【(1)抓关键词(2)联系上下文(3)联系生活实际(4)联系时代背景(5)抓主干理解(6)直观演示理解(7)分析词语的感情色彩(8)学生讨论交流】3、准则:层层深入,按照学生的认知程度,先易后难4、策略:(1)根据要求(2)要有教学方法(3)围绕文章主旨(4)步骤清晰,过渡自然5、案例分析:雪地里的红棉袄“我没有说话。
盯着嫂子久看,我突然发现她眼睛已经深陷下去,像一眼枯井,而且头发竟也全白”1.用提问法等提出句子,理解句意。
(小结:这个句子表现了嫂子的苍老)2.品味需要,体会感情,哪些词表现出苍老(抓住枯井,深,竟,发现)3.①运用联想法,理解枯井与眼睛的关系。
发挥想象,作者如何把枯井与眼睛联合起来,枯井让你看天嫂子怎样的眼睛(干涩,深陷)②运用删词法,理解“竟”。
联系上下文,找嫂子几岁,出示图片,五十岁的人应如何,你有什么感觉(过快衰老),用了一个什么字,体会感情4.运用想象,嫂子为这个家付出辛劳5.指导朗读6.小结。
作者通过外貌:苍老→操劳→感激,心疼(层层深入)7.语言训练。
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关于片段教学的设计1、内容:细节描写,包括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2、方法:【(1)整体感知(2)抓关键句、词品读(3)体会表达效果,领悟词句中包含的思想感情(4)以读促进,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词句中所包含的感情(5)抓住语言文字学习点,设计练习,在实践中加以运用(6)总结片段中的形象或情感,说明在文中的地位、作用(可与5对调)】3、策略:(1)片段概括(关注题目)——品词析句——深入感想——运用语言——总结提升(2)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3)围绕教学主线展开设计(4)步骤清晰,过渡自然4、案例分析:苏七块根据第二自然段(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送大匾来了。
)写一段教学设计1.提出句子。
请同学们圈画出描写苏七块医术高超的句子。
(交流讨论,得出“他手下动作更是……接上了”)2.整体感知。
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医术高明3.细品词语。
品味苏七块的“快”①抓关键字。
②通过朗读,体验苏七块经验丰富,高超的技艺。
③通过表演苏七块的动作,体会“快”④讨论后两句能不能删除4.总结,再读关于篇章教学的设计:(不大会考)课标里有关篇章教学包含的内容1、理清文章思路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了解课文中心思想4、体会课文思想感情常用的教学方法:除了基本教学方法外,还有情景教学、表演法读写结合等。
关于朗读教学的设计1、要求:(1)明确目标,读准字音,初步感知,体会语气、语调和思想感情(2)教给技巧:指导朗读技巧(轻重缓急停连,通过表演,注意标点符号)(3)加强理解:朗读与理解,相辅相成(4)讲究形式:形式多样,可以是角色朗读、表演朗读、齐读、男女生合作朗读等2、方法:【(1)听读欣赏:配乐朗读,教师师范(2)添词品读:添加语气、情态方面的提示词(3)变式朗读:变换语气、语速和语调进行朗读(例A:真是一个大树可以强调3个不同地方)】{备注:听读欣赏教学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听为主,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揭示课题之后,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入手,听配乐朗读的有声教材,同时看相应的幻灯片。
第二阶段:读文字教材,理解课文内容。
首先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一边听无配乐的录音,一边轻声跟读课文借助录音的表现力、感染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再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最后交流。
第三阶段:品位欣赏,领悟课文。
听纯音乐,在配乐中自由朗读课文,教师要在艺术欣赏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求学生做到“情到”即眼睛有神情、面部有表情、声音有感情,配乐自读课文后进行交流,这是全课学习的高潮。
第四阶段:整体欣赏,把握全课。
在这一阶段,再次放配乐朗读录音播放幻灯片,整体欣赏,也可放纯音乐录音。
让学生在音乐中感情更投入地朗读,有的课文也可以在配乐中分角色朗读。
上述几个阶段时相互联系的。
听、读、欣赏贯穿全过程,但各个阶段要有所侧重。
}3、案例分析《瀑布》:”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试试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1、读准字音,初步感知风中瀑布的美资“如烟,如雾,如尘。
”2.提出问题:为何用逗号,不用顿号(小结:拥顿号,停顿短而均衡,语调平淡;用逗号,声音轻而舒缓,能读出作者看得出神入迷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