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影戏与现代电影发展
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
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一、概述皮影戏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以剪纸皮影为媒介,通过灯光照射在白色幕布上,形成动态的影像,配以音乐和表演,讲述故事情节。
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皮影戏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旨在寻找可行的策略和措施,为保护和推广皮影戏做出贡献。
二、传承的问题与挑战1. 人才断层:由于皮影戏的传承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传统的师徒制度已经逐渐瓦解,导致传承人才的断层。
2. 缺乏市场需求: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现代观众对传统艺术形式的需求逐渐减少,导致皮影戏面临市场需求的缺乏。
3. 材料和工艺的问题:皮影戏需要使用特殊的剪纸和灯光设备,而这些材料和工艺的传承也面临困难。
三、传承和发展的策略1. 教育培训:建立专门的皮影戏教育培训机构,吸引年轻人参与学习和传承皮影戏。
通过开设课程、举办比赛和表演等活动,激发年轻人对皮影戏的兴趣和热爱。
2. 师徒传承:鼓励有经验的皮影戏艺术家担任师傅,与年轻学习者建立师徒关系,传授皮影戏的技艺和知识。
同时,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和奖励,鼓励师傅继续传承皮影戏。
3. 创新与融合:将皮影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新表演形式和内容,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
例如,可以将皮影戏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打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吸引年轻一代的兴趣。
4. 扶持与保护:加大对皮影戏的扶持力度,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持,帮助皮影戏团体开展演出和巡回演出。
同时,加强对皮影戏的保护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保护皮影戏的版权和知识产权。
四、发展的机遇与前景1. 文化自信的提升:随着中国文化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皮影戏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有望在这一趋势下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2. 旅游文化的推广:皮影戏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可以成为旅游业的一张名片,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新时代的皮影戏作文
新时代的皮影戏作文皮影戏,作为中国传统戏剧之一,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以皮制人物、灯光和布景构成舞台,借助电灯或蜡烛照射,通过表演者操纵人物皮影来展现故事情节。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传统的皮影戏在新时代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传统的皮影戏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推动皮影戏的创新和发展,这将是新时代皮影戏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传统的皮影戏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它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
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娱乐方式也变得多元化,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冲击。
因此,如何将传统的皮影戏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可以通过改编经典故事情节或者创作新的故事情节来吸引更多的观众,让传统的皮影戏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和观念。
比如可以选取一些当下热门的网络小说、电影或者电视剧作为素材,将其改编成皮影戏的剧本并进行演出,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也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为皮影戏注入新的元素,比如通过VR技术将皮影戏呈现在虚拟现实中,使观众获得更加身临其境的观赏体验;或者将皮影戏与声光效果相结合,打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
这些探索不仅可以给传统的皮影戏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其融入现代社会打开了新的可能性。
二、现代科技的运用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传统的皮影戏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空间。
在新时代,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已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表演形式和技艺上,而是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来实现创新和突破。
首先,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对传统的皮影戏进行保存和保护。
之前,很多珍贵的皮影戏作品因为时间的推移和物质的腐化而遗失,通过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对这些珍贵的作品进行保存和保护,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来欣赏传统的皮影戏作品。
其次,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移动通讯技术来拓展传统皮影戏的表演范围。
传统皮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与现代创新分析
传统皮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与现代创新分析刘强太原工业学院设计艺术系摘要:皮影艺术是我国传统戏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在漫长岁月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为了传统皮影艺术能够经久不衰,持续传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现代创 新。
本文首先概述了传统皮影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然后分析了对其进行现代创新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传统皮影艺术审美特征现代创新中图分类号J 52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154-02皮影戏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也被称作 “驴皮戏”“灯影戏”,是一种使用兽皮或纸板制成人物剪 影并进行故事表演的民间戏剧。
据记载其发源于西汉,在 唐朝及清朝时期风靡一时,甚至传至海外。
传统皮影艺术 在漫长的岁月里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审美享受 及感官视觉冲击,虽然当今社会网络信息技术渗透至各 个领域,但对于这一宝贵的艺术形式,仍然需要给予诚挚 的热爱与支持。
在深入体会传统皮影艺术审美特征的同 时,广大皮影表演艺术家们也需进行适当的现代创新,赋 予其新时代的活力。
一、传统皮影艺术的审美特征我国传统皮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 方面:其一是鲜明的地域特色及剧目的丰富性;其二是审 美精神的儒家道德伦理性;其三则是舞台造型和表演的 写意性。
(一)鲜明的地域特色及剧目的丰富性皮影戏流传至今日已具备了上千年的历史,在这漫 长的岁月中,这一传统文化已经逐渐形成了独一无二的 鲜明艺术体系。
无论是在东北地区,还是在西南地区,均 可见皮影艺术的身影,而且这一艺术得到了广大人民群 众的普遍热爱及推崇。
最为著名的要数陕西皮影、福建皮 影、天津皮影以及浙江皮影等,全国不同省市的皮影艺 术,从其出现到发展,从制造到剧目的编排,均具有鲜明 的地方特色。
比方说陕西皮影,又被称作“影子戏”或“影 戏”,在陕北、陕南甚至整个关中地带均有这种艺术的存在,其造型简单质朴,活灵活现,极具装饰性。
论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
论皮影戏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摘要】皮影戏不但是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而且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皮影戏这一古老的艺术已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壮大。
【关键词】皮影戏艺术流传发展很早就听说了皮影戏,一时兴起,就产生了兴趣。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
它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是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据说,皮影戏是为佛教宣示轮回报应的佛法服务的。
寺院中的俗讲僧在超渡亡灵时,用影人作为死者的灵魂。
皮影在制做上采用皮革来完成,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
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
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
“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每个人物都由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
”⑴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技法,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从皮影戏的流传来看,它起源于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我国的陕西,而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
在宋代时,与说唱艺术结合,成为当时兴盛的市民文艺之一种。
宋人高承著《事物纪原》说:“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事之像,至今传焉。
”元代时,统治者把影戏做为宫廷和军中娱乐,成吉思汗的大军,远征到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区,中国的影戏也被传播到波斯等阿拉伯国家,后来又辗转传入土耳其。
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流传。
到明代后,影戏继续在都市和村镇流行,它不只受到广大下层民众喜爱,也受到文化人的推崇,可见一般。
皮影戏
皮影发源于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较早的由人配音的影画艺术,被公认是现代“电影始祖” 。
“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中来”。
小小的一张皮影,简单的布幕舞台,操作者灵巧的手指,加上一点光亮,就能表现出生活中的人生百态,历史中的无数逸事。
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是世代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它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台表演于一体,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国家大剧院的皮影戏展演吸引了很多国内外观众,展演第一周前来参观的观众就达4万多,古老的皮影戏正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
皮影的收藏热度也逐渐升温。
中国皮影戏起源于何时,因文献不足,无法确知。
可确定的是最迟在北宋时,中国影戏已极成熟,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尚未发展成熟之际,宋代的影戏已能表演完整、生动的三国故事,一些记载宋人生活的著作如《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都述及宋代(主要是南宋)影戏的盛况,除了一些有名的艺人,南宋杭州甚至有「绘革社」的影戏组织出现。
宋代以后至明清,影戏一直盛行,受到宫廷和民间的喜爱,普及全国各地,与各地曲艺、语言、习俗结合,发展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影戏艺术。
皮影戏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
陇东皮影戏太约在明清时就巳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携刻精细流畅,重视图案的装饰效果;着色对比强烈,活泼明快;影人肢体部分之间的组合、分解合理,因而表演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了粗中有细、豪放有致的艺术风格。
图中两件件品左为玉皇大帝、石为太上老君的皮影头茬,搂刻繁复精细,灵活传神,着色以红、黄、黑、绿为主,随着纹样的交错而显得格外丰富。
玉皇大帝为阳刻,平长细眼、小嘴巴、直鼻梁,显得平和大度;太上老君为阴刻,圆眼睛、疙瘩鼻、额头突出,冠饰大幅度后移,显得精干有神采。
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
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引言概述:皮影戏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戏曲表演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传承和发展两个方面探讨皮影戏的现状和未来。
一、传承1.1 传统技艺的传承皮影戏作为一种传统的表演形式,其技艺传承非常重要。
许多老一辈的皮影戏艺人通过口述和示范的方式,将皮影戏的技艺传承给后代。
他们注重徒弟的学徒和实践,使得皮影戏的技艺得以传承。
1.2 传统故事的传承皮影戏以其独特的方式演绎了许多中国传统故事,如《西游记》、《红楼梦》等。
这些故事的传承对于皮影戏的发展至关重要。
许多皮影戏团体致力于将传统故事进行改编和创新,使其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口味,从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1.3 传统器材的传承皮影戏的表演需要使用特殊的皮影和灯光设备。
这些传统器材的传承是皮影戏能够延续的重要保障。
许多皮影戏团体致力于传承和改进传统器材,使其更加适应现代舞台表演的需求。
二、发展2.1 文化创意的融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的需求变化,皮影戏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许多皮影戏团体开始将文化创意融入到表演中,创作出更具现代感和欣赏性的作品。
这些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的皮影戏元素,又注入了新的艺术元素,使皮影戏更具吸引力。
2.2 科技的应用科技的发展为皮影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许多皮影戏团体开始尝试利用投影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皮影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加生动和逼真的表演效果。
这种创新使得皮影戏在年轻观众中的影响力得到了提升。
2.3 国际交流与合作皮影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国际影响力。
许多皮影戏团体开始积极参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皮影戏带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爱慕皮影戏。
这种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促进了皮影戏的传播,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三、挑战与机遇3.1 传承中的困境皮影戏的传承面临着一些困境,如老一辈艺人的逐渐减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减退等。
这些问题给皮影戏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浅谈皮影艺术的历史起源及发展
浅谈皮影艺术的历史起源及发展摘要:皮影戏,又称灯影。
是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
文章主要介绍皮影戏的起源、历史发展以及各流派的独自特色,和当代皮影的发展现状.关键词:皮影戏;起源;历史发展.1.引言“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
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2.皮影戏的概述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在河南、山西农村,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元代时,皮影戏曾传到各个国家,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迷恋了多少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
3.皮影戏的起源皮影艺术堪称当今影视艺术的鼻祖,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
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先秦,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孝义是我国皮影戏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而得名。
据历史考证,孝义皮影已有2400年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即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396年期间,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在孝义讲学,为吸引更多人听他的演说,曾在夜晚利用“影乐”的形式聚众讲学。
由于子夏从师于孔子,也会“乐、琴”,以影乐形式设讲,寓教于乐中,使“设教、乐琴、影乐”融为一体而成为“影、乐、教”的完善影戏形式。
子夏讲学被当地人所喜爱,当地人学会了表演影乐的技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影乐教的形式在当地变为影戏,这就是最早的孝义皮影戏。
4.皮影戏的造型4.1原生态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各方面的情况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制作材料也根据当地的使用兽皮的情况而定。
在中国,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猪皮等等,其中牛皮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材质。
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
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引言概述:皮影戏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戏剧形式,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表现力,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包括历史渊源、技艺传承、剧本创新、现代表演形式和国际交流。
一、历史渊源1.1 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皮影戏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最初,它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用来娱乐人们和传递道德教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皮影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专业的戏剧形式,并在中国各地得到广泛传播。
1.2 皮影戏的兴盛与衰落在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皮影戏的兴盛与衰落都有所不同。
在某些时期,皮影戏成为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皇帝和贵族的宠爱。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皮影戏逐渐被其他娱乐形式所取代,导致其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1.3 皮影戏的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皮影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设立了专门的皮影戏传承基地,培养年轻的皮影戏演员,组织各种展览和演出,提高公众对皮影戏的认识和关注。
二、技艺传承2.1 皮影戏的制作工艺皮影戏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雕刻、上色、操纵等多个环节。
传统的皮影戏制作工艺非常繁琐,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和艺人才能完成。
2.2 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为了传承和发展皮影戏的技艺,一些传统技艺已经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同时,也有一些艺人开始尝试创新,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相结合,推出了更加精美和生动的皮影戏作品。
2.3 青年人对皮影戏的参与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皮影戏的传承,一些学校和社区组织开设了皮影戏的培训班和工作坊。
这些活动不仅让年轻人了解和学习皮影戏的技艺,还为他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三、剧本创新3.1 传统剧本的特点传统的皮影戏剧本多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为基础,以道德教化为主题,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情节的发展。
3.2 现代剧本的创新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一些皮影戏剧本开始进行创新。
他们引入了一些现代元素,如科幻、动画等,使得剧情更加丰富多样,更具吸引力。
皮影戏的发展历程
皮影戏的发展历程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形式,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6年秦朝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最早的皮影艺术可以追溯到中国北方地区,具体起源时间尚无确切记载。
据传皮影戏最初是由一位名叫罗布泊的人发明的,他是一位卖皮的商贩。
罗布泊在皮革上绘制了人物形象,并用刀刻割取艺术形象,然后将其放在背光后进行演出。
这种形式的早期皮影艺术被认为是皮革刻画的一种自然延伸。
罗布泊的皮影戏在中国北方地区广泛传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皮影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在宋代(960年-1279年),皮影戏开始传入皇宫,受到贵族和王室的赞赏和青睐。
由于皇室的支持,皮影艺术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宣传机会。
皮影艺术家开始探索更多的创新,引入了人物造型的多样化和表演技巧的提高。
到了明代(1368年-1644年),皮影戏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在明代晚期,皮影艺术家李时中创作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皮影剧目《孟姜女哭长城》,这部剧目被誉为是中国戏曲艺术史上的里程碑。
该剧讲述了孟姜女为寻找丈夫的壮烈爱情故事,情节曲折感人,场景刻画细腻,成为皮影戏的经典之作。
清代(1644年-1912年)是皮影戏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皮影戏逐渐成为民间的主要娱乐形式之一。
在市井小巷中,一些皮影艺术家开始演出小型的皮影戏剧,并广泛吸引了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皮影戏的演出形式逐渐规范化,演员们开始使用专业的影棚和灯光设备,提高了演出效果。
皮影戏的故事题材也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神话故事,也有现实生活的喜剧和悲剧。
20世纪初,随着电影的出现,传统的皮影戏艺术逐渐衰落。
但在现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追求,使得皮影戏逐渐焕发了新的生机。
一些皮影艺术家开始将皮影戏融入到现代舞台剧中,创造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同时,一些学校和机构也开始开设皮影戏的培训班和推广活动,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皮影戏产生了兴趣。
总之,皮影戏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和创新。
皮影戏
皮影
“我国的皮影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他是我国传统文化土壤中诞生的综合性民俗艺术,它的产生与原始艺术、宗教和民俗有关。
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吸取剧种之一。
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
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
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到作用。
皮影人物在造型上都体现了头大身小,身段上窄下宽,手臂过膝的特点,在造型设计时,不仅男女有别,而且人物省份性格不同,则相貌各异。
这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剪纸,但是皮影属于动感艺术,故整体效果更加强烈。
百年电影史——精选推荐
摘要:中国电影的历史,从拍摄《定军山》算起,迄今已经100 多年了。
它经历了尝试时期、探索时期、商业竞争时期、非常时期、丰收时期、新中国电影创建时期、禁锢时期、再探索时期、市场化时期。
中国电影史深受中国历史影响,它处于中国由近代晚期经过现代到当代的历史发展阶段。
这一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历史大变动的年代,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史。
关键字: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史正文: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产生了皮影戏,这是古人用光影进行表达的最高形式,而电影是在近代照相术发明之后诞生的又一门新的光影艺术。
在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建立世上第一个摄影棚后,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发明了“电影机”,并与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一家咖啡馆里放映电影,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
但此时的中国还在封建迷信的笼罩下,闭关锁国,全然不知西方世界的变动,于是便无缘于电影的发明,起初只能从国外引进,被称做“西洋影戏”。
一、尝试时期(1905——1923)这一时期从1905年拍摄的《定军山》起至1923年《孤儿救祖记》上映止。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拍摄的《定军山》,由此揭开中国电影制片的第一幕。
美国人布拉斯基在伤害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随后张石川和郑正秋等人创办了新民公司,开创了中国人以公司的名义拍摄电影的历史,为中国电影作出重大的贡献。
1913年,新民公司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影片剧本很简单,但却是中国第一个电影剧本,影片由张石川和郑正秋联合执导,这也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出现导演和编剧。
此时,在香港,黎民伟兄弟也在组织创办华美影片公司,开创香港电影事业的先河,并于1913年拍摄《庄子弑妻》,影片中的严姗姗是中国第一位登上银幕的女性。
1918年幻仙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进入规模化经营。
1921年是中国电影值得纪念的一年,在这一年出现了三部值得纪念的电影:〈阎瑞生〉---中国最早的情节片;〈海誓〉---爱情类型影片开端;〈红粉骷髅〉---侦探类型影片的开山之作。
中国皮影戏的介绍
中国皮影戏的介绍中国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剧形式,以皮影人物的形象在白色幕布上表演故事情节。
它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中国皮影戏的起源、特点以及发展。
中国皮影戏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戏剧形式,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传皮影戏最早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当时人们用兽皮或纸张剪成不同形状的人物,通过灯光的照射将其投影在墙上,进行表演。
后来,皮影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成为人们娱乐、传播文化的重要方式。
中国皮影戏的特点之一是使用纸制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都是由艺术家手工剪纸制作而成,每个形象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这些人物形象有丰富的表情和动作,能够生动地表达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此外,皮影戏还使用了光影效果,通过灯光的照射,使人物形象在幕布上产生动态的变化,增强了戏剧效果。
中国皮影戏的故事情节丰富多样,内容涉及历史、神话、传说等各个方面。
其中,常见的经典故事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等。
这些故事情节经过艺术家的改编和表演,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引人入胜。
通过皮影戏,观众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皮影戏的发展受到了现代科技的影响,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逐渐被机械生产取代。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电影等媒体形式观看皮影戏,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了解和学习皮影戏。
虽然现代化的影视技术给皮影戏带来了一些变化,但传统的皮影戏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总的来说,中国皮影戏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戏剧形式,它通过纸制的人物形象和灯光的照射,将故事情节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方式。
希望通过更多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皮影戏,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电影始祖”——陕西皮影戏的历史与保护
、
陕西皮影戏的历史与发展
万古人 ”的皮 影戏 ,更 逞其影 留下万紫
皮影是 采用皮 革为材料 制成 的 . 出
皮 影 戏 在 我 国 历 史 悠 久 ,源 远 流 千 红 予 真 人 造 形 、 其 事 幻 做 大 干 世 界 于 坚 固 性 和 透 明 性 的 考 虑 , 以 牛 皮 和 衍 又 长 。元 代 时 ,皮 影 戏 曾 传 到 波 斯 、阿 拉 于 粉 墨 戏 场 。
身 、两 腿 、两 上 臂 、两 下 臂 和 两 手 共 1 1
因 , 整个 关中地 区从事 这一 民问艺术 使 形 式 的 企 业 从 业 人 员 不 断 增 加 , 业 和 企 职 工 的 收 入 也 比 较 可 观 。以 蒲 城 苏 坊 农 民贺兴 文为法人 的企业作 为麦秆画艺术
伯 、土 耳 其 。稍 后 ,又 传 至 东 南 亚 。清 皮 影 戏 几 乎 遍 及 陕 北 、 南 及 关 中 陕 驴皮 为佳 。 色时主要 使用红 、 、 上 黄 青
绿 、黑 等 五 种 纯 色 的 透 明 颜 料 。正 是 由
代乾 隆年 间 , 皮影 戏传入 法国 巴黎、马 各 地 乡绅 官 府 家 和 平 民 百 姓 家 里 均 有 于 这 些 特 殊 的材 质 , 得 皮 影 人 物 及 道 使
1 4—— 影像动漫 2
‘ ‘ 电影始祖 ”
文 /潘倩 刘子建
陕西皮影戏的历史与保护
皮影戏 , 是一种 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 戏剧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 烈的民族韵 昧,是当代需要重点保护与发展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按照可持续发展 的理念 ,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 则 ,我们建议 :首先在全省范闹内对 以往的皮影戏班社和艺人情况进行摸底
互联网时代皮影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舞台天地 ┃ The stage of heaven and earth 110┃互联网时代皮影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陈 睿摘 要:皮影戏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技术应用广泛,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也为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机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皮影戏;传承;发展皮影戏起源于两千年前的西汉时期,是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主要通过手工、雕刻、彩绘而成,其主要材料是皮革,再加以彩绘,展现给观众独特的效果,极具美感。
根据传统皮影戏类型,可以将皮影人物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型,每个人物类型都有属于自己的表演动作和特点。
皮影戏通俗易懂,深受广大民众喜爱。
如今的皮影戏已经走出国门,向世界各地展现着我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并且,当前我国很多影视表演中都有皮影戏的出现,皮影戏所具备的特殊表演手段对当代电影发展起到了重要引导作用[1]。
一、互联网皮影戏艺术特征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人们思想理念、生活方式、兴趣爱好都有所改变,逐渐转变为智能化、信息化生活。
皮影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信息化传播,逐渐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同时也被更多地运用到各个艺术领域之中。
如在当今影视作品、游戏设计中也有皮影戏的身影出现,这无疑促进了皮影戏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因此,通过互联网传播皮影戏艺术符合当代特点,能够有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使皮影戏更好地发展。
通过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启了线上云服务,使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各种生活服务,同时互联网中的短视频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形式,其蕴含丰富的优质内容和趣味资源,深受人们的喜爱。
由此可见,利用互联网资源传承和发展皮影戏艺术已成为时代潮流。
二、互联网皮影戏艺术传承与发展价值首先,皮影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及人文气息,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媒介。
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
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一种形式,通过在幕布上投射人物形象,配合音乐和声音效果,讲述故事情节。
它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形式。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冲击,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保护和推广这一传统艺术形式,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一、传承1. 培养新一代皮影戏艺术家为了传承皮影戏,需要培养新一代的艺术家。
可以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对皮影戏的兴趣和理解。
同时,可以邀请有经验的老艺术家进行传帮带,传授他们的技艺和经验。
2. 保护和整理传统剧目皮影戏有着丰富的传统剧目,这些剧目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需要对这些剧目进行保护和整理,记录下来,以便后人学习和演出。
可以建立专门的档案馆或数字化平台,保存和传播这些剧目。
3. 组织演出和比赛为了激发人们对皮影戏的兴趣,可以组织定期的演出和比赛。
这不仅可以展示皮影戏的魅力,也可以为年轻的艺术家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同时,可以通过演出和比赛来评选出优秀的演员和剧目,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二、发展1. 创新表演形式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可以创新皮影戏的表演形式。
可以引入现代科技,如投影仪、音响设备等,提升演出效果。
同时,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跨界合作,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作品。
2. 推广宣传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皮影戏,需要进行广泛的推广宣传。
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相关的视频和文章,介绍皮影戏的历史、技艺和表演。
同时,可以组织巡回演出,走进学校、社区和公共场所,让更多的人亲身体验皮影戏的魅力。
3. 引入市场机制为了促进皮影戏的发展,可以引入市场机制。
可以与旅游机构合作,将皮影戏作为旅游项目进行推广。
同时,可以与电影、电视剧等媒体进行合作,将皮影戏的元素融入其中,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结:皮影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传承和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通过培养新一代艺术家,保护传统剧目,组织演出和比赛,创新表演形式,推广宣传和引入市场机制,我们可以让皮影戏焕发新的生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皮影戏市场调研报告总结
皮影戏市场调研报告总结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然而,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娱乐市场中,皮影戏的市场地位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皮影戏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市场调研,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皮影戏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但其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与其他现代娱乐形式相比,如电影、电视剧等,皮影戏的市场份额较低。
根据调查数据,目前皮影戏的观众主要集中在年长的人群中,年轻人对皮影戏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调查还发现,对于皮影戏的认知度和了解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调查的受访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皮影戏的起源、演出形式等方面存在知识空白。
这一现象可能与现代化的娱乐形式的竞争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有关。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由于制作和演出成本较高,皮影戏的票价较贵,这也成为限制其市场发展的因素之一。
部分受访者表示,由于票价较高,他们很难经常观看皮影戏。
综上所述,皮影戏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进一步促进皮影戏市场的发展和推广,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应加大对皮影戏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公众对皮影戏的认知度和了解程度。
可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形式,向公众展示皮影戏的独特魅力。
其次,应积极探索与现代娱乐形式的结合,创新皮影戏的表演形式和内容。
可以将皮影戏与电影、电视剧等娱乐形式相结合,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演出形式,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
第三,应降低票价,提高皮影戏的市场竞争力。
可以通过降低制作和演出成本,减少票价,使皮影戏更加平易近人,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到优秀的皮影戏作品。
最后,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应将皮影戏等传统文化纳入教学内容,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总之,皮影戏市场调研结果显示,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皮影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大宣传推广、创新表演形式、降低票价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等措施,相信皮影戏市场将获得更好的发展。
对我国传统艺术皮影戏传承与发展的若干建议
2022年第10期- 39 -一、皮影戏的来源与发展(一)皮影简介皮影戏,又称“影戏”“灯影戏”,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李夫人“招魂”被公认为是皮影戏诞生最早的记载。
它的表演形式是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
它融合了传统民间剪纸艺术,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2006年,皮影戏入选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在2011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一项闻名世界的民间非遗。
(二)皮影戏越来越国际化随着历朝历代对外交流,皮影戏传入了波斯、阿拉伯、日本、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皮影戏也借着对外交流的东风在国外逐渐流行起来,并在传入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以至于本土化后皮影戏成了印度尼西亚的国粹,2003年印度尼西亚将自己国家的爪哇皮影成功申遗。
从18世纪德国著名作家歌德到后来的英国著名演员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7年5月,在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上,被中国新闻社称为“中国皮影第一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西华州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汪天稳和他的团队所制作、表演的皮影作品《愚公移山》以及《精卫填海》引起强烈反响。
二、对皮影戏传承与发展的若干建议(一)要重视家庭教育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心智成长最关键、最长久、最深远的一环。
而传承优秀的中华民族思想文化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家长作为孩子最好的引导者和引路人,是塑造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最好的老师。
如今的家长可以从孩子呱呱坠地之日起,就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放皮影戏中的音乐给他们听,长大一点就可以买一些关于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对我国传统艺术皮影戏传承与发展的若干建议□ 陈永佳摘 要:皮影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要传承和传播这种传统的古老技艺,必须做到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在学校教育中引入皮影戏的相关内容,必须与传统媒体以及新兴媒体进行合作,可以成立中国皮影戏传承联盟,要求皮影艺术家坚持匠人精神,要求表演形式要有时代感,要求构筑更加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
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
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一、引言皮影戏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以剪纸制作的人物形象投影在白色幕布上,通过控制皮影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讲述故事情节。
皮影戏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皮影戏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皮影戏的传承现状1. 传承人口减少: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皮影戏的传承人口逐渐减少。
不少年轻人对皮影戏缺乏兴趣,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
2. 剧目更新缓慢:传统的皮影戏剧目较为有限,缺乏新的创新和发展。
这导致观众对皮影戏的兴趣逐渐减少,无法吸引更多的观众群体。
3. 缺乏宣传推广:由于缺乏专业的宣传和推广手段,皮影戏的知名度较低,不少人对其了解甚少。
这导致皮影戏无法吸引更多的观众和支持者。
三、皮影戏的发展对策1. 增加传承人口: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班、举办比赛等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参预皮影戏的学习和传承。
同时,可以提供相应的奖励和补贴,激励更多人投身于皮影戏的传承工作。
2. 创新剧目内容:传统的皮影戏剧目需要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观众的喜好,创作更具吸引力和创新性的剧目。
可以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3D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提升观众的欣赏体验。
3. 加强宣传推广: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加大对皮影戏的宣传力度。
可以制作宣传片、微电影等形式,向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传播皮影戏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同时,可以组织巡回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动,提升皮影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皮影戏的发展前景1. 保护和传承: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皮影戏的传承工作将得到有效推进,传统技艺将得以保护和传承,确保其在后代中得以延续。
2. 创新和发展:皮影戏在传承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和发展,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观众的喜好。
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更多元化的表演形式和内容,提升皮影戏的艺术价值和欣赏性。
皮影戏:电影的前驱
随 着 五
俗 讲 僧 “ 屏 设 像 ” 用 类 似 连 环 画 的 图 装 ,
北 皮 影 等 ,其 中 以陕 西皮 影 最 为 突 出 ,
一
直流传至今而不衰。
61・U X E G O U
皮 影 及 临 安 “ 革 社 ” 代 表 的 南 方 皮 绘 为 影 三 大 传 播 中 心和 南 北 两 个 皮 影 造 型
体 系。 影戏 经过 漫 长 的 发展 和 不 断 的 皮
融 合 ,在 各地 形 成 了 鲜 明 的 艺 术 特 色 ,
并 冠 以 地 区名 称 , 陕 西 皮 影 、 北 皮 如 河 影 、 南 皮影 、 川皮影 、 南皮影 、 河 四 湖 湖
时 的 图 像 仍 不 会 动 , 为 皮 影 戏 的 雏 形 当
阶段。
真 正 的 皮 影 戏 始 于 北 宋 的汴 京 ( 今
河 南 开封 ) 它是 随 着 商 业 经 济 的 发展 ,
和 市 民说 唱 文 学 的 兴 起 而 发 展 起 来 的。
汴京 在 当 时堪 称 世 界 上 最 大 的 城 市 。 人 口逾 百 万 , 市 繁 华 , 贾 云 集 , 井 民 都 商 市
个皮 影戏 的传 播 中 心 。 皮 影 戏 在 元 朝 得 到 了 进 一 步 的 发
展 , 这 与 当 时 统 治 者 的爱 好 是 分 不 开 的。 传 成吉 思 汗和 忽 必 烈都 非 常喜 爱 相
清 代 , 陆续 传 播 到 南 亚 诸 岛 、 埃 及 、 波
斯 、 耳 其 、 国 、 国 、 国 等 国 , 为 土 法 英 德 成 中 国最 早 走 出 国 门 的戏 曲 艺 术 , 是 世 亦
迅 速 向 全 国 发 展 , 目 日趋 丰 富 , 艺 剧 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百多年前,电影首次在中国出现,而在两千多年前,一种类似于电影形式的中国最古老“电影”--皮影戏就开始在中国出现并一直流传至今。
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加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由此可见,要培养表演人才,甚至最终能组成一个皮影剧团,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这样,全中国目前仅存的皮影剧团屈指可数,而且都集中在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的山区及农村。这样的表演方式及传播渠道显然无法让皮影戏走入城市,乃至走向世界。
但是,皮影戏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当年的制作和表演艺人如今都已年逾百岁,这门精湛的技艺眼看着就要失传。而当今,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使得皮影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皮影戏在中国的继续发展?我们怎样才能拯救这门璀璨的艺术,重新赋予它全新的生命力呢?
无疑,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最大的障碍。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却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一个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全功尽弃的可能性。同时,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的湿热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这对强调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弱点。
要重现一部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及精髓,我们首先必须对皮影戏的发展历史以及表演原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但是,皮影戏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当年的制作和表演艺人如今都已年逾百岁,这门精湛的技艺眼看着就要失传。而当今,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使得皮影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皮影戏在中国的继续发展?我们怎样才能拯救这门璀璨的艺术,重新赋予它全新的生命力呢?
无疑,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最大的障碍。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却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一个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全功尽弃的可能性。同时,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的湿热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这对强调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弱点。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它巧妙地将民间的雕刻与绘画技艺结合起来,同时还吸收了传统戏曲、表演及文学艺术的精华。千余年来,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直在世界艺术领域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将皮影戏与当代计算机科技相结合,制作成数字动画,无论是对于传统艺术还是现代科技,都可以说是一个全新而充满挑战性的课题。它的成功,无疑将给艺术领域及科技领域带来巨大的突破。
而相比之下,数字化的皮影动画却能克服上述种种的局限性。它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皮影戏的原理,制作也相当的方便,可以根据观众的需要随意的进行修改。我们可以打破皮影戏作为传统艺术的沉重,而给它赋予大量现代的流行元素。我们可以在动画中应用电影中各种长镜、短镜以及蒙太奇手法,可以用皮影戏的方法来演绎现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网络的技术,让皮影戏(而不仅仅是皮影本身)在世界各地流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一切都不需要制作者有多少雕刻、表演手艺,只需要有足够的热情,足够的创意即可。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把皮影戏制作成数字动画的初衷,我们也相信这样的表现手法能够赋予传统皮影戏新的生命及活力。
据专家介绍,玩影人可以锻炼手指的灵巧性和手脑配合能力,对培养人的手工操作能力十分有益,对老年人活动臂、腕和手指,防止老年关节僵化大有好处。
另外,玩皮影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是一种愉悦、放松身心的娱乐方式。当玩皮影时,可以放戏曲录音,用影人配表演,还可借影人之口和动作,来抒发自己平日不便表白的内心话语与情感,放松压力。
要重现一部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及精髓,我们首先必须对皮影戏的发展历史以及表演原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key words)中国皮影艺术,中国,发展,中国古代民间
正文
引言
中国皮影艺术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它巧妙地将民间的雕刻与绘画技艺结合起来,同时还吸收了传统戏曲、表演及文学艺术的精华。千余年来,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直在世界艺术领域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将皮影戏与当代计算机科技相结合,制作成数字动画,无论是对于传统艺术还是现代科技,都可以说是一个全新而充满挑战性的课题。它的成功,无疑将给艺术领域及科技领域带来巨大的突破。
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加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由此可见,要培养表演人才,甚至最终能组成一个皮影剧团,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这样,全中国目前仅存的皮影剧团屈指可数,而且都集中在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的山区及农村。这样的表演方式及传播渠道显然无法让皮影戏走入城市,乃至走向世界。
中
国
皮
影
戏
与
现
代
电
影
高一3班
刘蕊
摘要:
中国皮影艺术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它巧妙地将民间的雕刻与绘画技艺结合起来,同时还吸收了传统戏曲、表演及文学艺术的精华。千余年来,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直在世界艺术领域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将皮影戏与当代计算机科技相结合,制作成数字动画,无论是对于传统艺术还是现代科技,都可以说是一个全新而充满挑战性的课题。它的成功,无疑将给艺术领域及科技领域带来巨大的突破。
一百多年前,电影首次在中国出现,而在两千多年前,一种类似于电影形式的中国最古老“电影”--皮影戏就开始在中国出现并一直流传至今。
了解到,关于皮影戏的起源与形成,历史无明确记载。现在多数专家学者大都认为皮影戏始于汉朝,主要是依据《汉书·外戚传》的记载:相传汉武帝刘彻最宠爱的妃子李夫人过早去世,汉武帝思念不止,常常彻夜难眠。这时,有齐人少翁深知汉武帝心事,他花了三个昼夜,用皮子雕刻了和真人一样大的李夫人形象,涂上颜色,学着李夫人生前的动作,在室内挂起一块白色方形帷幕,点上灯烛,让汉武帝坐在方帷外观看。少翁贴着帷幕操纵皮人,那影子就像真人一样姗姗而动……
首先,皮影艺术出现传承危机。在山西孝义市,会皮影的老民间艺人就剩两三个了,那些老戏班里传世的家什被搬到了古玩市场。由于学习皮影周期长,难度大,收入偏低,致使艺人不愿意花太多的精力学戏,导致皮影艺术的精华难以传承。
第二,剧目陈旧、精华难传。记者了解到,皮影剧目大多仍是老剧目,剧目创作停滞,剧目陈旧情况比较突出。
从汉朝起,皮影戏开始在中国各地慢慢发展,它将各地的乐调、民歌、唱腔、戏剧、雕刻、剪纸等艺术因子融合其中,而因中国各地风俗文化的不同,皮影风格也相异,它成了一种地方民间文化的集合体。到清代,除了西藏、新疆等少数几个省区外,皮影戏在各地都有流传。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古代民间,这种有光有影有唱有演的皮影戏,带给人们无尽的文化享受,被现代人称为中国古代百姓的“电影”。
据了解,现在国外一些院校设有皮影艺术课程,在台湾的小学里也有影人制作课,校园皮影戏活动非常盛行。
皮影:海内外广泛流传的中国民间艺术
皮影艺术自诞生以来,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在国外也流传颇广。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孝义市皮影研究会会长侯丕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的元代起,成为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
皮影艺术属于综合艺术,它融雕刻、绘画、戏曲、音乐为一体,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流传两千多年的艺术却分外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