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规划
语言学概论教学方案
语言学概论教学方案主讲教师:夏中华渤海大学中文系2004年8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的]主要讲解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地位,发展,语言学的学科分类和研究方法等问题.使学生对语言学的学科属性,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及语言学的分支等问题有初步认知.[教学重点及难点]语言学学科发展,语言学学科分类,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教学方法]讲授为主.[辅助教学手段]电子讲稿,辅以适量的讨论.[教学时数]4课时.时间安排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讨论内容实践或作业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第四课时第一节语言学及其地位一,什么是语言学语言学是把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目的是描写和分析语言事实,揭示语言的发展规律,指导人们的语言实践.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一)语言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语言学和许多人文社会科学都有着密切关系,如文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教育学,哲学等.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加深了人们的认识水平,结果是促进了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二)语言学与现代自然科学语言既具有社会属性,又具有自然属性.语言学研究语言的自然属性的成果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启迪意义.它不仅切合了机器翻译,自动控制,人机对话的需要,而且促成一批自然科学和语言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的诞生,如数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工程语言学等.第二节语言学学科发展一,传统语言学传统语言学包括语文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一)语文学语文学研究一般指公元前4至3世纪到公元19世纪20年代的语言研究.有印度,希腊和罗马,阿拉伯,中国四个发源地.语文学研究有四个特点:1.只研究本族语.2.只对文献作考证,诠释和评注工作.3.只研究书面语.4.研究方法是零散,静止和片面的.(二)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向科学的开始.它是用历史比较法研究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语言学.二,现代语言学现代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标志是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出版.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以索绪尔和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为代表.索绪尔的理论有七个方面:1.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这两个重要概念.2.把语言学分成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内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三要素本身,即语言的结构形式.外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3.区分了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共时语言学是对语言作横向的静态分析描写,历时语言学是对语言作纵向的比较分析.)4.明确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能指是指语言所具备的形式符号,所指是语言符号在交际中所代表的事物.)5.强调语言的各个要素及其构成成分都处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中.(组合关系是指词与词的句法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具有同样句法关系的词之间的关系.)6.区别了词语的意义和价值.(词的意义就是词的内容,词的价值是指词的意义在言语中具有所指功能.)7.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结构主义语言学在发展中形成了五个学派:1.布拉格学派:代表人物是雅各布逊等.2.哥本哈根学派:代表人物是布龙达尔,叶尔姆斯列夫.3.美国学派: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萨丕尔.4.伦敦学派:代表人物是弗斯,韩礼德.5.莫斯科学派:代表人物是邵勉.(二)转换生成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代表人物是美国的乔姆斯基.乔姆斯基认为:人脑具有先天的语言能力,即它有识别,理解句子,并能对于语言材料进行归纳,推导出语言规则,生成无限句子的能力.语言学的任务就是描写并研究人的这种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行为.语法就是对语言能力的描写.转换生成语言学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1.(1957——1965)古典理论阶段:以《句法结构》为代表,认为进行语法分析时,不应考虑语义.语义和语法分析无关.2.(1965——1970)标准理论阶段:以《句法理论概要》为代表,认为语法分析可以纳入语义,但是转换规则只改变句子结构,不改变意义.3.(1970——1977)扩充的标准理论阶段:以《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生成语法中的语义研究》为代表,认为表层结构对语义解释也起一定作用,转换不仅改变句子的结构,有时也改变意义.4.(1977——1981)修正的扩充的标准理论阶段:以《关于形式和解释的论文集》为代表,把语义解释放到表层结构中,并得出逻辑形式.5.(1981——现在)支配和约束理论阶段:以《支配和约束讲演集》,《支配和约束理论的某些概念和结果》为代表,把研究重点从规则系统转到原则系统,支配理论是其核心.三,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一)现代语言学的特点1.目的:揭示语言规律.2.对象:口语和书面语,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本族语言和外族语言,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3.方向: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从实际到理论.把语言当作一个形式系统和意义系统来研究.4.程序:由观察到假设,然后再验证.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1.从语言系统研究到语言使用研究.2.从侧重形式研究到重视语义研究.3.从一家独尊到诸说分呈.4.从本体研究到边缘学科的建立.5.语言学的重心从结构转入建构.第三节语言学学科分类一,本体语言学本体语言学是侧重语言自身结构的语言学.它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的结构体系.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个别语言学是以一种或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如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就是以一种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汉藏语言学,拉丁语言学是以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我们这门课就是普通语言学的入门课.普通语言学的目的是研究人类语言的普遍性质,一般结构与规律,探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及语言学的构成与性质等.(二)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状况,也叫描写语言学.如现代汉语学科只研究现代汉语的各个方面,一般不涉及古代汉语.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变化,着重探讨语言的历史发展规律,又叫历史语言学.(三)微观语言学与宏观语言学微观语言学是以语言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如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等.宏观语言学是以语言的社会功能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二,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是语言理论在各个领域中的各种不同应用的总称,它着重解决现实中与语言有关的各种实际问题.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应用语言学狭义应用语言学主要以语言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基本上可以把它作为语言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它在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中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广义应用语言学广义应用语言学是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同有关学科的某些实用研究结合起来,着重解决有关学科及语言学本身所涉及的应用方面的问题,如语言统计,人工智能等.第四节语言学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对语言进行研究,只有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才能取得成效.语言学研究方法是由研究对象,研究者的语言观和研究目的等条件所决定,唯物辩证法是语言学研究的指导方法.二,语言研究的特殊方法历史比较法历史比较法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重要方法,主要用来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历史事实采用比较的方法确定它们有无共同的历史来源,是揭示它们从基础语时期直到以后各个发展时期的一整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比较法的研究步骤和内容是:1.确定同源成分确定同源成分的主要原则是语义上相同或相近,相关,语音上存在完整的或系统的对应关系.2.寻找语音对应规律两种语言是否有亲属关系及其关系的远近,主要看彼此之间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成分的语音是否有对应规律及其对应的严整程度.3.建立词族对应关系既表现在语音上,也表现在语义上,因此需要考察词义相同,词性不同的对应;同名,专名的对应;相似物,相近部位名称的对应等.4.区分同源词和借词区分的办法是对词汇按内容划界,确定是文化词,还是基本词.前者大致是借词,后者一般是同源词.5.构拟原始形式这是先从不同语言对应形式之间找差异,再从差异中找出音变的线索和顺序,进而构拟出语音的原始形式.6.重建原始共同语这是历史比较研究的目的.它的意义在于它是比较研究成果的汇聚点,也是解释音变的参照点,所构拟的形式都有一定程度的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都能解释语言分化和演变的规律.静态描写法静态描写法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重要方法.它的主要特征是:记录语言现象,描写语言结构特点,并对语言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从理论上作出解释.它着眼于语言结构的系统性,要求把每一种现象都放到语言系统中去考察.它主要用于描写语言的共时,静止状态,又叫结构分析法.三,语言学概论课及其学习方法1.以母语为基础,掌握语言材料.2.好外语,充实语言材料.3.阅读理论文献,增加理性认识.4.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1.语言学的内涵.2.语言学与自然科学.1.传统语言学的研究特点.2.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分支.3.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1.应用语言学的理论体系问题.2.语言学的边缘学科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利与弊.语言学是领先学科和关键学科.应用语言学有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1.以汉语为例谈谈结构分析法.2.你准备如何学习语言学概论以事例说明语言学同文学的关系.阅读一本语言学的边缘学科的专著,要求有读书笔记.1.阅读陈保亚的《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写出读书笔记.2.教师推荐主要学术期刊和阅读书目第二章语言的本质[教学目的]主要讲解语言的本质,从语言与言语,语言的结构特征,功能特征,社会属性等几个方面进行阐发.使学生对语言的本质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并能用语言理论解决相关问题.[教学重点及难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符号系统. [教学方法]讲授为主,指导学生读书,讨论.[辅助教学手段]电子讲稿[教学时数]7课时.时间安排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讨论内容实践或作业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第四课时第五课时第六课时第七课时第一节语言和言语,语言和言语区分的历史回顾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最早是由德国的语言学家,普通语言学的创始人洪堡特提出的.瑞士的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建立了系统的语言和言语区分理论,他试图通过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来寻求语言学的真正对象.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语言学界对语言和言语区分问题展开了讨论.这次讨论主要围绕下列3个问题进行:1.在语言学中,是否有必要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区分的根据是什么2.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如何它们之间是否有质的区别3.在现代语言学中,区分语言和言语有什么意义二,什么是言语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一)运用语言的过程1.说写过程说和写是运用语言的两种基本方式.说写过程是有表达需求的人根据自己的需求,运用语言的语法规则遣词造句,传情达意的过程.2.听读过程听读过程是听话人或者是读话人接受表达者的表述过程.一般来说,听读过程是隐含的,是语言交际不可或缺的.(二)运用语言的结果运用语言的结果是运用语言所形成的话和这话引起的反映.有直接和间接之分.1.直接结果直接结果就是表达者说出或者写出的话.语言是有限的,言语则是无限的.这是因为有限的语言可以组成能无限的句子,句子是言语的基本单位.2.间接结果间接结果是表达者的话在接受者那里引起的反应.这是表达者的希望所在,也是检验语言交际是否理想的一个标准.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一)抽象和具体的统一语言是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有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四个组成部分.其中词汇中的词是音义的统一体.词义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概括反应,而当人们运用词汇中的词表达思想感情的时候,词义就由抽象变成具体.(二)一般和个别的统一一种语言总能被它的社会成员所理解,所掌握,是因为该语言反映的是社会现实的一般性特点.人们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总是在一般的基础上加进个人的内容,这种增加由于没有超出人们认可的范围,所以能被其他社会成员所理解,所接受. (三)客观和主观的统一语言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语言一经产生,也就具有了规约性,即客观性.但是人们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个人的教养,心绪,习惯等因素带进言语中,因此言语中总是具有主观色彩.(四)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语言具有规约性,因而也就具有稳定性.因为被社会认可并使用的工具是不能朝令夕改的.言语则不然,它可以根据个人的感受去使用或者理解语言,因此具有灵活性.第二节语言的社会属性(上)社会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一,语言是社会现象语言不是自然现象19世纪,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影响,比较盛行的一种观点.以德国语言学家施莱赫尔为代表.他在《达尔文学说与语言学》一书中把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的学说运用于语言学领域,认为语言是属于自然界范围.1.语言的发展过程与自然界生物生长老死的过程有本质区别.2.语音的自然属性不是本质属性.3. 自然科学方法的使用,内容的借鉴,语言学与自然科学的互相渗透,不能反映学科的本质.语言不是个人现象19世纪德国青年语法学派保罗为代表.1.语言不是个人创造的.2.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3.自言自语运用的也是社会共同的语言.4.个人在语言发展中有一定作用,但这种作用只表现在为人们使用语言提供典范. 第二节语言的社会属性(下)二,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是社会现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证明:1.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和世界语言的多样性说明语言是社会现象.2.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说明语言是社会现象社会是语言产生和发展必备条件,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需要语言.三,语言社会属性的特殊性(一)社会属性中包含了自然因素和个人成分1.语言中的自然因素语言是社会的,但是语言中的语音却有物理性质和生理性质,这正是自然因素的体现.2.语言中的个人成分语言的价值必须通过个人的运用才能实现,个人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必然要融入个人的体验,这就使语言带上了个人成分.(二)语言不是经济基础(三)语言不是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有适合与它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语言不是这样.2.上层建筑只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语言则一视同仁地为各个经济基础,各个阶级服务.3.上层建筑生命不长久,语言生命长久.4.上层建筑与生产及人的生产行为没有直接联系,语言与生产及人的生产行为有直接联系,因为它是人类的交际工具.第三节语言的社会功能(上),语言是交际工具交际工具是语言最基本职能.(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所谓特有就是为人类所独有.因为语言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地反映,所以当人类有表达需要的时候,自然要使用语言来传情达意.人类语言与其他动物的交际方式不同:1.获得途径不同2.内部结构不同3.表达的内容不同(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可用于表达的方式很多,语言外的表达方式受制于主客观制约之处太多,语言所受的制约较小,所以它是人类的首选工具.(三)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语言是全社会共同创造的.它一视同仁地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1.从语言的产生看,语言没有阶级性.2.从语言的发展看,语言没有阶级性.3.从语言的本质看,语言没有阶级性.要把语言同文化,思想意识,言语等区分开.阶级对语言的影响:从积极方面说,各个阶级对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多有或大小的贡献.从消极方面说,1.各个阶级有时候把自己的特别的词语强加到全民语言中去,形成阶级习惯语.例如旧中国一些上层人物使用的"雅语"见面说了姓名后,要说"久仰"或"久仰大名",问年龄要说"高寿"或"贵庚",称对方父亲为"令尊"或"令尊大人",称对方儿子为"令郎",女儿为"令爱",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儿子为"犬子".2.不同的阶级对同一词语有时理解的各不相同.这些不足以影响语言作为全民交际工具的本质!第三节语言的社会功能(下)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工具作用使语言和思维这两个范畴中的概念联系到了一起.语言与思维的联系1.语言是思维的依托人们在进行思维的时候必须用已有概念形成判断,而概念判断又必须用语言去体现.2.语言是思维的结果人们的思维不能总是停留在心理过程上,它形之于外的最好方式是语言,没有语言,思维就难以表现.语言所以是人类独有的,就是因为人类能用语言去表达思维.3.语言离不开思维.语言的产生得益于思维,人类所以有思想,有情感,是因为人类有思维,所以语言离不开思维.(二)语言与思维的区别1.所属范畴不同.2.社会功用不同.3.适应范围不同.4.对应关系不同.(三)研究语言与思维关系的实践意义研究语言与思维关系的意义是多方面的:1.有助于解释沉思默想的现象.2.有助于解释自言自语的现象.3.有助于语言获取机能的研究.4.有助于失语症的治疗研究.5.有助于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文化的含义这里的文化指的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大致可以用双向互动去概括.1.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2.语言记录文化.3.语言促进文化的发展.4.文化影响语言的发展.这里主要指对词汇的影响.(三)文化对语言结构的影响1.文化对语音的影响.2.文化对词汇的影响.3.文化对语法的影响.第四节语言的结构特征(上)一语言的符号性(一)符号的特征1.符号是什么符号是具体事物的标记.是人们为了方便交际而设计出来的代用品.2.符号的特征符号的特征有四点:(1)人为性人们用符号代替事物,不是二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人让它们具有某种关系.(2)代替性人们用符号代替事物,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以社会认可为前提的.因为社会认可,符号才具有了代替性.(3)易操作性人们设计符号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交际,所以符号必然要有便于使用的特点.(4)强制性符号一旦确立,同一社团的人都得遵守,否则符号就失去了意义.语言符号和其他符号的区别作为符号的一种,语言具有符号的一切特征,同时又与其他符号有所区别.1.产生的时间不同.语言符号产生的时间要早于其他符号.2.运用的空间不同.语言符号应用的范围最广,它既不受时间的限制,也不受听觉与视觉的限制,其他符号总要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3.使用的方式不同.语言符号既可用于口头,也可用于笔头;既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也不受其他外物的限制.其他符号既受制于时间,地点,又受制于客观外物. 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有两个:1.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不是必然的,它具有主观任意性.2.线条性人们在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不管要用多少符号,都得按一定顺序鱼贯排列,其他符号则不是这样.第四节语言的结构特征(下)二,语言的系统性语言的系统性是指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组织起来的完整体系.(一)语言的构成与基础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和语法规则是构成语言的基础.1. 从基本词汇和语法在语言系统中的重要性看,基本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基础.2.基本词汇和语法的稳定性决定了语言发展的稳定性,使语言能够成为人们千百年来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3.基本词汇和语法决定着语言的基本面貌.(二)语言的层级体系语言的层级体系语言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是由各个单位在不同的层和级构成的一个层次装置,这就是语言的层级关系.语言体系是有层级的,这种层级可以从语言的音义两个方面考察,分为底层和上层.1.底层底层是由语音组成.一种语言不管它的词汇多么丰富,语法多么复杂,它的语音总是有限的,这是因为由音素构成的音节的数量有限.2.上层上层是由音节生成的表义单位形成的一些新的单位.这些单位的级别是不同的,在组合成线形序列的时候,是由低级到高级分层组合的.语素组合成词,词组合成词组,词组组合成句子.(三)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1.组合关系.语言单位和语言单位组合起来的关系是组合关系.2.聚合关系.在语言的链条上,每个环节上的那些能够互相替换的单位有大致相同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叫聚合关系.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的两种根本关系,是语言系统的一个纲. 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区分的理论意义.语音的自然属性不是本质属性.语言不是上层建筑.语言的全民性.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符号音义结合的任意性.语言的层级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语言学是否只为语言而研究语言,脱离了言语能否研究语言自然科学方法的使用,内容的借鉴,语言学与自然科学的互相渗透,能不能反映学科的本质. 语言是思维的唯一的工具吗学话前的小孩,先天聋哑人怎样进行思维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为什么说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的一个纲语言的结构要素是否包括语义。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汉语言专业)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汉语言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语言学概论课程是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学生学习各门语言学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也为他们以后学习语言知识打下基础。
三、课程目标语言学概论课程是重要的一门理论必修课,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后,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以后学习语言知识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导言教学内容:一、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应用价值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有关概念,掌握语言学的地位和应用价值。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教学内容: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第二节语言的思维功能;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关于聋哑人的语言与思维;思维能力的普遍性与思维方式的特殊性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的具体体现。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教学内容: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符号应该具备的条件;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语言的层级体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第三节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人类语言符号和所谓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教学要求:要求学生领会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掌握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了解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第三章语音教学内容: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语音学和音系学;语音和音系的最小单位;国际音标第二节从声学看语音:语音四要素;音质的声学分析;声学分析的仪器和软件第三节从发音生理看语音:发音器官;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元音;辅音第四节音位与音系:对立和互补;音位和音位变体;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第五节音位的聚合:区别特征;聚合群第六节音位的组合:音节;语流音变;韵律层级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元音、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并能分析语言的音位及其关系结构——音位的聚合和组合。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总学时数:32学时适应专业:对外汉语(2+2)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标及意义《语言学概论》是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比较的语言理论基础。
3、课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课程包括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语法、词汇、文字和书面语、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发展十个部分。
教学中应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以及它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认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基本类别和主要流派,了解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语言语音、语法。
难点是语言的演变、语法的显形规则与隐性规则。
5、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学生自修、课后作业练习。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本课程以叶蜚声、徐通锵编写的《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为基本教材。
参考书目:[1]伍铁平1993《普通语言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胡壮麟2000《语言学教程》(修订版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3]高名凯1995 《语言论》商务印书馆[4]王力1981 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5]德·索绪尔1980 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6]高名凯、石安石1963 《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二、正文部分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一、教学要求了解语言的社会功能。
掌握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绪论第二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知识要点:1、语言和说话。
2、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
3、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学概论》教案
《语言学概论》教案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1.1 教学目标了解语言的定义和特性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理解语言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2 教学内容语言的定义和特性: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用于表达和交流思想与信息。
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等分支。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的结构、功能、历史和发展等方面。
语言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语言学在教育、翻译、语言政策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语言的理解和认知。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语言的符号特性和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语言使用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语言学的应用。
小组展示:让学生选择一个语言学分支,进行小组展示并分享其研究对象和重要性。
1.4 作业与评估完成课后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加深对语言和语言学的理解。
写一篇短文:让学生选择一个语言学分支,对其研究对象和重要性进行阐述。
参与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第二章:语言的结构2.1 教学目标了解语言的结构组成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概念和关系理解语言结构的特点和重要性2.2 教学内容语音:语音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包括元音、辅音、声调等。
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包括实词和虚词。
语法:语法是语言的规则体系,包括词法和句法。
语言结构的特点和重要性:语言结构的规律性和可变性对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表达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3 教学活动语音实验:让学生通过语音实验感知和区分不同的语音特征。
词汇游戏:让学生通过词汇游戏理解和记忆单词的用法和意义。
语法练习:让学生通过语法练习掌握句法规则和语法结构。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语言结构对语言交际功能的影响。
2.4 作业与评估语音练习:让学生进行语音练习,提高对语音特征的辨识能力。
词汇练习:让学生进行词汇练习,加深对单词用法和意义的学习。
语法练习:让学生进行语法练习,巩固句法规则和语法结构的知识。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建设研究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建设研究摘要:当前高等教育网络课程开发作为一个教学教改项目正不断深化和拓展,“语言学概论”是文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也应从重视网络课程教学活动的视角探索如何围绕教学需求、针对课程特点设计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网络课程。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学习活动随着教育现代化和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网络课程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的重要资源。
它由两个核心部分组成:一是教学内容,二是学习活动。
两者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思想,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实现。
“语言学概论”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其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向来令学习者望而却步。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能使教学改革得以深入发展,能改变过去单一教学的局面。
而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在人才规格素质,学习目标和方式等方面对这一学科也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可见,鉴于现代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及教学管理实现网络化的趋势,使得“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只有实现和优化网络建设,才能达到开放、共享、高效的目的。
一、网络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所谓网络课程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基于协作的学习。
这是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所涉及的三种特征对网络课程所下的定义(网络资料)。
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环境是促进学习的外部条件。
而学生的自主学习或自主建构是内在因素。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网络课程设计的原则就是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一方面要以课程内容为基础,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网络教学的特点,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并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景。
二、“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是指对整个教学过程制定设计方案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干预。
在“语言学概论”教学过程中,课程包含了所有教学内容,课程设计实际上等于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是一门网络课程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标准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课程性质】《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介绍有关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发展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语言学概论》是《普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基础课,它注重考察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特征,而不是学习研究某一具体语言。
这是它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现代英语等具体语言课程的重要区别。
它所介绍的是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普遍的系统的理论和规律,并用这个理论指导各个具体语言的学习研究。
它是一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课。
【教学目的】《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语言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阐释,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考察语言现象的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论水平和语言分析能力,为学生学习其它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为他们今后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教学要求】语言学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因而涉及的语言现象比较多。
讲授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涉及到语料分析的实例,以汉语、英语的语料分析为主;其它语言的实例,只在必要的时候作适当的引用,重在理解。
教学中要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性质特点、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以及它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学习语言学理论,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具体语言知识为基础,这样才能便于理解有关问题。
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专题研究》、《英语》等。
二、关于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建议中文本科专业的的语言学概论课使用叶蜚声、徐通锵主编的《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部语言学的理论著作,受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很深,它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为框架,在符号、语音、语法、语义等各个章节上展开论述,其理论基础相当坚实。
语言通俗易懂,旁征博引,事例丰富,论述充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特别适合大学中、低年级使用。
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模板
《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二、课程内容(一)课程教学目标《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语言学基础理论的阐释和基本方法的讲解与训练,培养汉语言专业的学生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来观察现实世界的语言现象,对观察到的语言问题进行思考,借此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论水平和语言分析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语言类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平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也可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在面对语言问题时提供理论支持。
(二)基本教学内容导言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基本类别和主要流派,了解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分类四、语言学主要流派五、语言学的功用教学重点:语言学中的主要流派教学难点:语言学的分类第一章、语言的功能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和理解语言学的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教学重点:语言的社会功能教学难点:语言的思维功能教学内容: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语言所能传递的信息可以没有穷尽。
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具有全民性,它与社会相互依存,是人们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
没有语言,就无法形成人类社会。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思维不同于思想,是指动脑筋去认识现实的一种能动过程。
思维离不开语言。
二、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大脑的生理构造及其与语言思维的关系。
三、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儿童学会语言的过程与思维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
四、关于聋哑人的思维聋哑人失去语言能力对他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五、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语言的性质;理解语言符号的特点;初步认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理解语言系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这一命题的含义。
《语言学概论》教案(史上最全面版)
语言是有限的,而言语是无 限的。
语言的符号性质
01
02
03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音义之间没有 必然的联系,是任意的。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只能在时间的线 条上一个一个地依次出现 ,不能同时在空间范围内 展开。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语言符号不是孤立的,而 是作为一个系统存在的。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能。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媒介。
语言反映文化特征
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语言反映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特征,包括价 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标准等。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文化对语言的发展和使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包括词汇的产生和 消亡、语法的变化、语音的演变等。
不平衡性
语言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些部分发 展快,有些部分发展慢。
规律性
虽然语言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但总体上看,语言的发 展是有规律可循的,符合一定的语言发展规律。
语言消亡和保护的措施
语言消亡的原因
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以及文化交流的增多都可能导致某些语言的 消亡。
语言保护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保护语言多样性对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 重要意义。
学生自我评价及建议
自我评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对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语言的本质和属性有了更清 晰的认识。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储备还有待加强,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探索 。
建议
希望老师能够在课堂上更多地引入实际案例和具体应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学知识。同 时,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以便更好地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
《语言学概论》教案
《语言学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语言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掌握语言学的基本分支,如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3)理解语言的本质特征,如符号性、结构性、层次性等;(4)掌握语言与思维、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学知识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3)通过课堂讲解、课后阅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言学的兴趣和热爱;(2)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3)培养学生尊重语言多样性、维护民族团结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语言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语言学的基本分支,如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3.语言的本质特征,如符号性、结构性、层次性等;4.语言与思维、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关系;5.语言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安排1.第一周:导论(语言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第二周:语音学(语音、音素、音位等)3.第三周:语法学(词法、句法等)4.第四周:语义学(词义、句义等)5.第五周:语用学(语境、言外之意等)6.第六周:语言与思维、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关系7.第七周:语言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8.第八周:复习与考试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语言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4.课后阅读法:布置相关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2.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成绩;3.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进行反思。
六、教学资源1.教材:《语言学概论》(具体版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辅助资料:相关学术论文、案例集、网络资源等;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2024版《语言学概论》全套教案
学习者个体差异与教学策略调整
学习风格
不同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如场依存型、场独立型等, 教师应了解并尊重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 持。
学习策略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不同策略,如元认知策略、认知 策略和情感策略等,教师应引导学习者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 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动机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应激发 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05 句法结构与生成 语法理论
句法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简单句与复杂句
简单句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构 成,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复杂 句包含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 句,从句可以是名词性从句、定
语从句或状语从句。
并列句与复合句
并列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 句并列而成,分句之间用并列连 词连接;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 个或多个从句构成,从句在句子
05
06
4. 《普通语言学教程》(作者:索绪尔,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02 语言学基本概念 与理论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 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语言以词为基本单位,用词组成句子; 言语则以音节为基本单位,用音节组成词。
联系
语言和言语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 物。言语要依靠语言才能实现,语言也要依靠言语来丰富和发 展。
中充当某个成分。
句子的语气和语调
句子的语气分为陈述语气、疑问 语气、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语 调则通过音高、音强和音长的变
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态度。
生成语法理论框架下的句法分析
01
短语结构规则
生成语法理论认为句子是由短语构成的,而短语则是由词组合而成的。
语言学概论备课提纲
《语言学概论》备课提纲一、教学目的要求本课程重点介绍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语言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最主要、最有影响的语言理论和原则,从而加深对人类语言这一人类社会普遍现象的理性认识。
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有关技能,了解现代语言学流派和动态,具备一定的运用语言学理论解释语言现象、解决具体语言问题的能力,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用国际音标标注普通话;确定音位的基本原则;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常见的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语言义和言语义的区别,义素分析;语用原则及与会话含义的关系;言语行为理论及其类型;汉字的性质和作用;文字改革;语言发展的方式;语言发展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为主,理论联系实际,教法灵活多样,辅以课堂讨论和课外练习。
四、教学课时安排本课程教学安排24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章语言和语言研究第一节语言和语言学一、语言的内涵与外延1、语言是什么: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这个定义包含三个基本意思。
第一,语言是人类独有的;第二,语言的基本功能是用于交际和思维;第三,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2、语言与言语:语言与言语,在语言学中是不同的概念。
说话是一种复合现象,它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张口说话的动作称为‚言语动作‛或言语活动;第二,说话所使用的一套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就是语言;第三,说出来的话语,称为‚言语‛或‚言语作品‛。
语言不等于说话,它只是说话这种复合现象中的一个方面。
语言也不同于言语,语言是存在于全社团成员大脑里的相对完善的抽象符号系统,具有全民性、非物质性和抽象性;言语是个人在特定情境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和表现,具有个人性、物质性和具体性。
3、口语和书面语:语言还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口语是对口头言语的抽象概括,书面语是对写出来的言语的抽象概括。
《语言学概论》教案
音系学原理及音位理论
音系学的定义
音系学是研究语音系统的科学,主要探讨语音的组合规律和变化规则。
音位理论
音位是语言中具有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同一音位中的不同音素可以互相替换而不改 变词的意义。音位理论包括音位的划分、音位的变体和音位的组合等内容。
音系学的分析方法
音系学采用分布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语音系统进行描写和解释。其中,分布分 析法通过分析语音在语言中的分布情况来揭示语音系统的结构;对比分析法则通过比较不 同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来揭示语音的普遍规律和特殊现象。
语音的定义
语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区别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语音的分类
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不同,语音可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辅音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受到阻碍而发 出的音,元音则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不受阻碍而发出的音。
语音的特性
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生理属性指发音 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社会属性则指语音所代表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
句法成分
句子的组成元素,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
句法关系
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定中关系、状 中关系等。
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关系
句法结构是句子成分的组合方式,语义结构是句子成分之间的意义 关系。两者相互关联,但不一定完全一致。
句子类型及其特点分析
简单句与复合句
语言规范化及其必要性
语言规范化的定义
语言规范化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和 规范,对语言使用进行引导和约束 ,以促进语言的健康、稳定和规范 发展。
保证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
规范化的语言可以减少歧义和误解 ,提高交际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规划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规划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也是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为了积极推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各项改革,尽快把C语言程序设计课建成具有一流教学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特制订课程建设规划。
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完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及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一些成果在省内有着一定的影响。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1(树立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课程建设体现现代化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学的普遍规律,形成自我特色。
2(正确把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准确把握课程性质、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研究对象等,对课程的体系及内容有总体的认知。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它对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研究能力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C语言程序设计课的自身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注重理论的实用性,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加大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充分注重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保证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相适应,- 11 -满足社会对软件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4(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根据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要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积极引进并合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电子讲稿及网络助学课件等辅助教学,构成多媒体、网络环境、文字教材和教师讲授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学系统。
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为传统课程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6(组建高素质的教学队伍。
在精品课的建设中,培养并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注重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为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形成一支队伍,造就一种氛围,以推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优化发展模式。
二、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特点,课程建设内容主要是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的改革和教材建设。
三、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点,根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需要,结合我校师资队伍情况的现状,在未来两年内,在我校建立一支稳定、精干的、- 12 -在全国同类院校同类课程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具有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二)、培养原则1、梯队培养原则。
师资培养要着眼整个梯队建设,实现本课程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
2、针对性培养原则。
要针对每位教师的不同状况,提出各自目标,采取有差别的培养方式与途径。
3、注重实效原则。
师资培养要从实际出发,保证学历,提高能力,练教学基本功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全员的素质。
(三)、培养措施与成效1(提高青年教师理论水平: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
同时,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安排教师外出参加专项进修或研讨。
2(加强实践能力锻炼:要求所有青年教师必须承担实验教学任务。
要求他们调试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中的典型程序。
通过实验指导、软件设计培养他们的程序设计、程序调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积累的经验,要求设计实验题目,编写实验指导书。
3(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学经验丰富和高职称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帮带对子,制定帮带计划;通过试讲、观摩、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等方式,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坚持集体教研,针对教学中的典型问题,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共同学习最新前沿知识,研讨与实施课程改革,交流教学经验,并实现教研活动的计划性、经常性与规范性。
坚持相互听课制度,开展评教活动,并加强- 13 -对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与质量的考核。
通过集体交流与合作的方式提高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4(增强科研能力: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注重科研和教学的互相结合,使两者相互促进。
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合作开展科研;培养他们勇于面对失败、刻苦钻研的意志;要求他们参与或负责项目的申请和研究,主要从事教改项目的研究。
从题目确定、资料收集和具体研究等方面都给予全力支持和指导。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设规划1(设计一流的教学内容搞好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深入持久地进行教学改革,特别是加大课程内容的改革力度,加速改变课程内容陈旧的现状。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基础理论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数据结构等后继课程的学习与研究奠定基础。
据此,这门课程的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C语言基础理论。
这一部分主要是向学生传授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函数的定义和使用。
二是程序设计方法。
课程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设置为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三是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性强是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主要特点,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C语言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和程序调试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大实践环节的投入,注重程序分析和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理念。
在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明确每一章、每一节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 14 -及教学目标,强调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强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突出实践教学与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全方位运用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
这主要包括:在教材中,适当加入实践教学的内容,如设计实践性较强的练习题、思考题等。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多运用启发式、答疑式、讨论式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注重把教材、教师和学生有机联系起来,发挥学生在实际课题中的参与能力、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把课程内容与实践教学环节事先确定下来。
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上,要体现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在试题中要增加考核学生分析程序和设计程序的试题比例。
此外,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实验学时数,让学生养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完成实验报告,分组讨论,最后形成总结报告。
2(运用一流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探索运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
充分运用多媒体、参加实际课题、讨论班等多种教学形式。
创造有利于师生双向交流,教学相长的教学气氛,注重调动学生的课内外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现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在课程建设实践中,积极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的同时,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讲解、课堂讨论、网络课堂、网上答疑、定期考核和课外沟通等多种教学方式协调整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形成学习和研究的习惯,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科研攻关。
成立以C语言程序设计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学科研小组。
教研小组由6到7人组成,组长由教学经验丰富,多年主讲C语言程序- 15 -设计的教师担任,成员除专用C语言进行项目开发的教师以外,还要聘请相关学科的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
组长负责教研小组的全面工作,小组主要完成用C语言开发软件的研究和C语言教学法研究工作。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
为保证C语言程序设计课的教学质量,要在教研小组内部、C语言程序设计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教研小组定期组织教师联系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就一至两个专题进行讨论,注意及时推广新的教学方法。
建立畅通的师生沟通机制。
为了保证学生在学习和研究时遇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要建立师生之间的畅通有效的联系,并把这种联系机制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除与学生定期举行直接面对面的教学研讨活动之外,还要与学生建立间接的联系机制,如网络等。
主要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创新问题等,并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学术信息、参考书目等。
教师还可以在网上完成学生作业的批改与指导。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研兴趣,就学生遇到的较重要或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开展专题讨论或给学生做专题报告。
3(运用一流的教学手段为了建设好精品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已有的多媒体课件、电子讲稿的基础上,必须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继续改进并逐步完善C语言程序设计的CAI课件和电子讲稿。
课余时间的直接辅导和网络交流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
教师讲授与教师辅导下的学生试讲相结合,提高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条件,建立并完善网络助学系统。
网络助学系统按照“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依据课程的知识体系,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教学手段,采- 16 -用动画、图片、文字、声音于一体的展示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课程内容。
助学系统主要包括学习方法指导、章节自测题和阅读资料等内容。
教学大纲、授课方案、课后习题、助学系统、参考文献目录及多媒体课件等在网上公开,全部授课录像上网。
4(建设一流的系列化教材由主讲教师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比较知名的教材,如潭浩强的《C语言程序设计》,Brian W.Kernighan,Dennis M.Ritchie的《C PROGRAMMING LANGUAGE》等,编写更加适合二本院校学生学习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
使自编教材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大范围使用。
编写与教材配套的习题集和实验指导书,以及编写相关的系列丛书,数据结构教材和实验指导书等。
另外,.适当引入并使用先进的国外原版教材。
5(设计采用一流的实践教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发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所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第一,精讲多练,增加课内和课外上机学时,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际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