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47-94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合集下载

四川电力系统复用保护、安控光纤通道运行检修管理规程

四川电力系统复用保护、安控光纤通道运行检修管理规程

四川电力系统复用保护、安控光纤通道运行检修管理规程四川省电力公司2003年5月1、总则2、引用标准3、管理职责划分4、运行条件5、安全责任6、通道检修7、通道调试8、检查与考核9、附则1: 总则本规程适用于四川电力系统各发电厂、变电站、开关站间的复用保护安控光纤传输通道的运行、检修和管理工作。

本规程规定复用保护安控光纤通道及其设备的运行条件及运行、检修职责划分;明确通信专业及相关专业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规定在复用保护光纤通道上工作的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手续与执行程序。

本规程所指“复用保护安控光纤通道(以下简称复用通道)”包括光缆、光设备、PCM设备组成的传输通道。

有三种复用方式:一是纤芯复用,即通信和保护专业共用光缆,保护专用光缆中的纤芯;二是专用2M复用,即由通信专业提供专用2M接口供保护专业使用;三是专用PCM复用,即由通信专业提供专用PCM,以64K/S的速率供保护专业使用。

2: 引用标准2.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与变电站部分)DL408-912.2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547-943:管理职责划分3.1 复用通道所在的电业局、发电厂是通道设备的运行维护单位,负责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检测及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大修工作。

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负责跨网、局、厂的协调工作。

3.2设备管理专业划分:复用通道的光设备、PCM设备由通信部门负责;通信设备至保护装置之间的连接电缆(光缆)和与光设备、PCM设备相连的各种接口转换装置由保护部门负责;复用通道的光缆由线路部门负责。

3.2.1纤芯复用方式的管理职责划分:通信专业与线路维护部门的工作界面划分点在变电站内的光纤终端盒。

线路部门负责终端盒、线路光缆及中间接续环节的巡视、维护和消缺工作,通信专业协助线路部门检测光缆的运行情况;从终端盒直接引出纤芯到保护装置的光缆,终端盒至保护装置的光缆由保护专业负责;通信机房光配线架(ODF)引出纤芯到保护装置的光缆,通信专业与保护专业以光配线架(ODF)为工作界面,终端盒至通信机房光配线架的光缆及光配线架(ODF)由通信专业负责,光配线架(ODF)至保护装置的光缆由保护专业负责,通信专业负责进行光纤的测试及熔接工作。

水力水电标准规范DL参考资料

水力水电标准规范DL参考资料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三部分: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DL/T5113.3-2005)《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 507-2002)《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 827-2002)(DL/T 5186-2004)《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水电厂机组自动化元件及其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规程》(DL/T619 一1997)《水轮机运行规程》(DL/T 710 -1999)《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程》(DL/T 563-2004)(DL/T 792-2001)《水轮机调速器及油压装置运行规程》《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DL/T 496-2001)《水轮发电机组设备出厂试验一般规定》(DL 443-199l)《水轮发电机组起动试验规程》(DL/T 507-2002)《水力发电厂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DL/T 5081-1997)《水力发电厂检修导则》(DL/T838-2003)《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 647-1998)(DL/T5066-1996)《水力发电厂水利机械辅助设备系统设计技术规定》《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DL/T 817-2002)《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水轮发电机运行规程》(DL/T751-2001)《进口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设备技术规范》(DL/T 730-2000)《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DL/T 574--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2--1995)(DL 5027--19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水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规程》(DL/T5164-2002)《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 T741-2001)(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交流电气装置接地》(DL/T 621-1997)《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DL/T 5218-2005)《220~500kV 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000-2000)《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5390—2007)《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技术条件》(DL/T 583—2006)《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运行、检修规程》(DL/T 491—1999)《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755-2001)(DL/T 491—2008)《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运行、检修规程》(DL/T 1013—2006)《大中型水轮发电机微机励磁调节器试验与调整导则》《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DL/T 1049—2007)《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DL/T 623-1997)《220~500kV 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DL/T 553—1994)《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995—2006)《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587-2007)《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2004)《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724—2000)《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DL/T 1074-2007)《不间断电源设备》(GB/T 7260-2009)《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范》(DL/T589—1996)(DL/T 795—2001)《电力系统数字调度交换机》《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DL 548—1994)《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 544—1994)《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7—1994)《电力系统载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6—1994)《电力系统微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5-94)《水力发电厂水力机械辅助设备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 5066-1996)《水力发电厂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DL/T5081—1997)《水电水利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DL/T5167-2002)《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DL/T835-2003)《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DL/T 578-2008)《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定》(DL/T 5065-2009)《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 5108-1999)《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370-2000)(DL/5416-2009)《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电力行业紧急救护技术规范》(DL/T692-2008)《水力发电厂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配电装置设计规范》(DLT5139-2001)《水力发电厂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配电装置设计规范条文说明》(DL/T5139-2001)《水力发电厂照明设计规程》(DL/T 5140-2001)《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DL 5061-1996)《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DL/T5165-2002)(DL/5061—1996)《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

DLT 547-94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DLT 547-94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7—941 总则1.1 光纤通信是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是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一种先进实用的通信手段。

在电力系统运用光纤通信具有其它通信方式不能经拟的一些优点。

鉴于电力系统光纤电路日益增多,为了加强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光纤通信的管理,更有效地为电网服务,特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直埋光缆、管道光缆(含利用缆沟、廊道敷设方式的光缆)、架空光缆(含同杆架挂、自承式光缆)、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架空地线缠绕光缆(GWWOP)、架空地线加绑光缆等敷设方式的光纤通信电路、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1.3 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在于采用专业技术管理手段,提高光纤通信的运行管理水平,保证运行设备和电路传输性能符合技术标准,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为电力调度、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电网调度自动化及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提供稳定可靠的信息传输通道。

1.4 本规程是电力工业规程的一部分,各级电业部门均须遵照执行。

2 光纤通信电路管理体制及职责分工2.1 管理体制2.1.1 光纤通信电路是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的组成部分,各级通信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局部服从整体、下级服从上级、区段服从全程、支线服从干线的原则,努力做好本单位所辖电路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电路畅通。

2.1.2 光纤通信电路实行部、网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局、地区局分级管理的原则。

根据所辖范围内光纤通信电路的实际情况,可分别设置光纤通信总站、光纤通信中心站、光纤通信枢纽站和光纤通信站。

2.1.3 在光纤通信站较少的网局、省局、地区局,可暂不设光纤通信总站和中心站,但应指定有关部门,并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予以管理。

2.2 职责划分2.2.1 国电通信中心负责部属光纤通信电路及部属北京地区光纤通信电路的管理指挥和运行维护。

2.2.2 光纤通信总站应负责全网、全省光纤通信电路的运行维护、管理指挥。

华为光传输设备安装调试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华为光传输设备安装调试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华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华为光传输设备安装调试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作业班人员:共人工作负责人:
作业时间: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作业地点:
作业单位: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江西电网采用华为光传输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作业。

2 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本作业指导书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及技术资料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作业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T 544-94《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
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Q/CD-YX-200《江西省电力系统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DL 548-94《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
DL/T 547-94《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电力通信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征求意见稿)》
3 作业前准备
3.1 工作任务及人员分工
3.2 人员要求标准
3.3 准备工作安排
3.4工器具清单
3.5施工材料清单
3.6危险点分析与安全控制措施
4 作业程序及作业标准4.1 开工
4.2作业内容和作业标准
5 结束阶段
5.1 竣工结束程序
5.2 召开班后会
总结本次作业安全、质量情况及经验教训,记入“班组工作日志”中。

6 完工总结
7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
页脚内容12。

电气工程知识: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安全管理规定.doc

电气工程知识: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安全管理规定.doc

电气工程知识: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安全管理规定
1光纤通信人员要严格执行DL409《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DL/T544的有关规定。

各级光纤通信站应制定安全工作细则,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定全检查。

2OPGW、GWWOP、架空地线加绑光缆及电力线路同杆架挂的光缆,其线路的巡视及检修应遵守架空送电线路的有关规定。

3严禁酒后在线路上工作,严禁在雷雨大风恶劣天气状态(或环境条件)下,在OPGW、GWWOP或架空地线加绑光缆线路上工作。

4与电力线路同杆架挂的架空光缆,严禁在线路带电情况下,光纤线路人员独立上杆作业。

5光缆通信站,特别是架设有金属护套或金属加强芯结构型式的光缆,必须有良好的防雷接地措施,接地电阻应符合有关规定,每年雷雨季节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在鼠害、白蚁活动频繁地区敷设的光缆应考虑防鼠、防白蚁措施,并定期检查,确保光缆无损。

电力光缆线路安装测试和竣工验收基本要求[1]

电力光缆线路安装测试和竣工验收基本要求[1]

电力光缆线路安装测试和竣工验收基本要求本要求根据《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547-94)、《广东省电力系统光缆运行管理规程》(Q001-125•01-2000)和光缆光纤有关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编制,目的是加强电力系统光缆线路工程建设流程的规范管理,以达到电力通信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规范要求。

一、电力光缆线路施工准备1、光缆线路施工现场实地勘察。

2、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3、施工图设计审查。

4、制定和审核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技术方案。

5、制定光纤接续方案。

6、办理开工手续。

7、到货验收。

8、光缆运输、分囤。

二、光缆线路施工1、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2、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施工技术导则、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技术方案的各项要求进行施工。

3、确保证光缆线路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三、光缆线路验收1、按要求进行光缆线路随工验收,如光缆敷设或架设在电力沟或电力线路上,还需由电力线路部门按电力线路的相关要求,对线路本体进行随工验收。

2、按要求进行光缆线路竣工验收,如光缆敷设或架设在电力沟或电力线路上,还需由电力线路部门按电力线路的相关要求,对线路本体进行竣工验收。

3、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须向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文件内容如附件3所示。

四、相关资料附件1:光缆线路测试和接续要点附件2:光缆线路随工验收和竣工验收内容附件3:光缆线路工程竣工验收技术文件附件3-1:光缆安装及技术指标测试表格附件1:光缆线路测试和接续施工要点1.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施工技术导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2.所有施工必须满足光缆和光纤的技术特性和指标要求。

3.到货验收时,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核实光缆型号、光纤型号、出厂质量合格证、出厂测试记录、光缆几何尺寸及传输特性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及设计要求,使用OTDR进行单盘测试,设定与所用光纤一致的折射率,以1550nm波长测试盘长和损耗系数是否符合光缆供货合同技术条款要求,储存测试曲线和数据,并按要求格式作书面记录。

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

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

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 544-9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 544—941 总则1。

1 电力系统通信网电力系统通信网是国家专用通信网之一,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强通信网管理,充分发挥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的作用,更好地为电力生产服务,特制定本规程。

1.2 电力系统通信电力系统通信为电力调度、水库调度、燃料调度、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远动、计算机通信、生产管理等提供多种信息通道并进行信息交换。

电力系统通信主要为电力生产服务,同时也为基建、防汛、行政管理等服务。

1。

3 通信技术政策要点遵照国家“通信技术政策要点”精神,根据电力生产的特点,电力系统通信网应力争在本世纪末,将主干网路基本建成与电力系统相适应的、能传送多种信息的综合数字网(IDN)。

电力系统通信主干网路应以数字微波为主,积极推广和采用数字光纤电路,优先采用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因地制宜地发展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散射通信、特高频等多种通信方式,最终实现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ISDN).电力线载波是电力系统特有的一种通信方式,仍是电力系统的主要通信手段之一,应予以充分利用。

1。

4 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在于阐述电力系统通信的作用、服务范畴,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的发展目标及发展电力系统通信的技术政策要点,明确各级通信机构的职责,采用专业技术手段实施科学管理,不断提高通信质量和服务水平。

1。

5 全国电力系统通信网的运行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

在现有条件下,通信网分设五级调度,即国电通信中心调度,网局通信调度、省(自治区、直辖市)局通信调度、地区(市)局通信调度和县局通信调度。

并由国电通信中心负责全国电力通信网调度业务的归口管理。

1.6 本规程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电力系统各级通信部门,是电力工业规程的一部分,各级电业部门均须遵照执行。

光缆熔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光缆熔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光缆熔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作业班人员:共人工作负责人:作业时间: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作业地点:作业单位: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江西电网通信光缆的熔接作业。

2引用文件国家电网公司安监电网安监[2009]664号《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国家电网公司安监电网安监[2009]664号《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生技[2005]400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DL/T 544-94 《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Q/CD-YX-200 《江西省电力系统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7-94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9号]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光纤熔接机操作说明书3作业前准备3.1工作任务人员分工√序号作业项目责任人1 熟悉施工设计图纸2 检查、准备工器具3 开缆4 开接续盒、固定光缆5 制备、熔接光纤及盘纤6 盖接续盒7 安装固定、余缆固定3.2人员要求标准√序号内容备注1 现场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现场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通常情况需要2人。

其中,工作负责人1人,工作班成员1人。

2 作业人员应为专业从事光纤通信系统检修人员,并且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

3 全体人员必须熟悉《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相关知识,并经考试合格4 作业中互相关心施工安全,及时纠正违反安全的行为,知道作业地点、作业任务、知道临近危险点。

5 每组必须至少两人一起工作,其中有一人应为有经验的人员且担任监护人。

3.3准备工作安排√序号工作项目工作内容或要求备注1 班组明确检修类别及工作内容,分析设备现状,了解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光缆型号摸底工作包括检查设备状况,了解光缆运行情况,熟悉光缆芯序。

2 开箱验货。

搜集开箱资料、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DLT 544-2012 电力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DLT 544-2012 电力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通信调度管辖范围communication
3 13
dispatching range
通信机构拥有通信调度指挥权限的所有通信网资源,一般指承载本级电网通信业务的通信网资源。 通信资源communication
resources
具有直接或间接构建通信能力的硬体或软体,包括设备、线路或管(沟)道设施、通信机房、无 线电频率、电力线载波频率、通信带宽、通信号码、IP地址及相关通信软件等。
5 1
4各单位均应按照电力通信运行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设立通信机构。
5.2运行管理职责
5 2.1电网通信机构
电网通信机构运行管理职责如下:
a)
贯彻国家及电力行业颁发的各项运行管理制度和工作规定,负责指导、监督、检查所属下级 通信机构通信运行及有关管理工作。
b)负责组织制定所管辖电力通信网运行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标准规范。
检修communication
3 8
maintenance
对通信电路、设备等进行的计划、非计划维护,非计划检修包括临时检修、紧急检修。 计划检修scheduled maintenance 为检查、试验、维护、检修电力通信设备,电力通信机构根据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参照设备技 术参数、运行经验及供应商的建议,列入计划安排的设备检修。
i)
负责与并网发电企业之间的通信工作联系。
5 2 2发电厂通信机构,
发电厂通信机构运行管理职责如下: a)建立健全通信维护机构。 b)贯彻国家及电力行业颁发的各项管理规定和标准,接受所并网的电网通信机构指导和考核。 c)按照并网协议的有关通信要求,负责并网通信设备的运行维护、技改、大修等工作。 d)服从所并网的电网通信机构下达的通信运行方式和通信调度指令。

光通信设备故障检修作业指导书

光通信设备故障检修作业指导书

光通信设备故障检修规程1 范围 (1)2 引用文件 (1)3 修前准备 (2)3。

1准备工作安排 (2)3。

2 人员要求 (3)3。

3备品备件及材料 (3)3。

4工器具仪表 (4)3.5危险点分析 (4)3.6安全措施 (5)4作业程序和作业标准 (6)4.1开工 (6)4.2检修电源的使用 (7)4.3检修内容和工艺标准 (7)4。

4结束工作 (8)5消缺记录 (8)6分析总结 (9)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内蒙华电包头发电有限公司通信传输设备的故障检修2 引用文件DL/T 544—94 《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 547-94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5-94 《电力系统微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8—94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国家电网公司《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华北电网系统通信运行管理规定》《华北电网主系统光纤通信电路管理办法(试行)》《华北电网通信电源维护管理办法》《华北电网通信设备定期维护检修管理规定》设备说明书工程验收文件设备运行记录3 修前准备3.1准备工作安排3。

2 人员要求3。

3备品备件及材料3.4工器具仪表3。

5危险点分析3.6安全措施4作业程序和作业标准4。

1开工4。

2检修电源的使用4。

3检修内容和工艺标准(参见光传输设备典型故障检修卡)4。

4结束工作5消缺记录6分析总结。

最新电力标准

最新电力标准
DL 422.3-1991工业盐酸中铁含量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下载地址:/viewthread.php?tid=311&extra=page%3D49
DLT 423-2009绝缘油中含气量的测定真空压差法
下载地址:/viewthread.php?tid=2749&extra=page%3D36
下载地址:/viewthread.php?tid=305&extra=page%3D49
DLT 414-2004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下载地址:/viewthread.php?tid=312&extra=page%3D49
DL 425.4-1991工业氢氧化钠中铁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下载地址:/viewthread.php?tid=622&extra=page%3D48
DL 425.5-1991工业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容量法
下载地址:/viewthread.php?tid=624&extra=page%3D48
DLT 402-2007高压交流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下载地址:/viewthread.php?tid=2513&extra=page%3D36
DLT 403-200012kV-40.5kV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下载地址:/viewthread.php?tid=300&extra=page%3D50
电力标准清单
2012.4.15
DLT 246-2006化学监督导则
下载地址:/viewthread.php?tid=5028&extra=page%3D18
DLT 314-2010电力系统低压减负荷和低压解列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电力系统微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电力系统微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电力系统微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电力系统微波通信运行治理规程DL/T 545—9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07-14批准1994-11-01实施1 总则1.1 微波通信是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和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通信手段。

1.2 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在于采纳专业技术手段,提高微波通信的运行治理水平,保证运行电路和设备性能符合技术标准,为电网治理、电力调度、企业治理和系统自动化等提供稳固、可靠的信息传输通道。

1.3 本规程适用于微波电路、设备的运行爱护和治理。

1.4 本规程是电力工业规程的一部分,各级电业部门均须遵照执行。

2 电路治理体制与职责分工2.1 治理体制2.1.1 微波通信电路是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的组成部分,各级通信治理部门必须执行局部服从整体,区段服从全程、支线服从主干、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努力做好本单位所辖电路、设备的运行爱护和治理工作,确保电路畅通。

2.1.2 微波电路实行部、网、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厂)分级治理的原则。

按其职能需要部、网、省可设微波总站,地区局(厂)按电路走向和治理范畴可设微波中心站或枢纽站。

2.2 职责划分2.2.1 国电通信中心微波通信治理职责:a.和谐跨网、直属省微波干线电路的运行治理工作;b.负责以国电通信中心微波总站为首站的干线微波电路的运行治理;c.完成本站电路、设备的运行爱护和治理工作;d.组织有关微波通信运行爱护体会和专业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研讨;e.负责有关微波设备的检修和备盘、备品、备件的订购。

2.2.2 网局微波通信部门负责指挥或和谐所辖网内直属和跨省微波电路的运行治理工作;省局微波通信部门负责指挥或和谐所辖省内直属和跨地区微波电路的运行治理工作。

其职责是:a.完成本站设备的运行爱护和治理工作;b.协助相关省站或地区中心站和微波站处理运行中显现的疑难问题;c.负责编制所辖电路的年度检修打算,并在打算批准下达后负责组织实施;d.负责组织对微波通信事故的调查分析,制定有效措施并对疑难问题组织技术攻关;e.制定所辖区域内微波通信专业技术治理工作细则,监督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措施,组织微波通信运行爱护体会和专业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研讨;f.负责组织储备必要的备品备件,汇总上报备品备件补充打算或组织订购;g.有打算地组织所辖区域内微波通信人员的技术培训。

3通讯系统运行规程

3通讯系统运行规程

张北华绿瑞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马头山风电场)系统运行规程编号:SC-DC-Z03版本:2020修订:A0编制:池银审核:刘正乐批准:王庆权发布日期:2020年01月01日实施日期:2020年01月01日1 总则1.1 目的1)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加强并提高通信设备运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是马头山风电场变电站值班运行人员进行通信设备日常巡视、维护的主要依据。

2)本规程主要依据国家电监会、省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相关的规程、规定,结合张北华绿瑞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设备的实际情况及特点而制定。

3)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张北华绿瑞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光纤通信运行维护管理,保证通信质量,不间断地传输各种信息,充分发挥光纤通信地作用,更好地为电力生产服务,特制定本规程。

1.2 范围1)本规程适用于张北华绿瑞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所辖的现有光纤通信设备,若设备更新,应做相应修改,依据规程审批程序执行。

2)光伏电场变电站通讯设备的管理操作应按本规程执行。

3)张北华绿瑞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通信专业及相关工作人员应熟悉本规程,并遵照执行。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1)《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544-94)2)《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547-94)2)《电力系统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546-94)2 通讯设备组成本站通讯系统设备由光传输设备、调度数据网设备、综合数据网设备、纵向加密认证装置设备组成。

其中光传输设备包括烽火IBAS180、华为OSN02500光传输设备两套、基本单元子架、交换卡、控制卡、时钟单元电源板、勤务卡、母板及光口、数据接口盘、网络机网管系统设备、路由器等。

调度数据网设备包括接入路由器、交换机、光电转换器等,综合数据网设备包括路由器、网络交换机、语音接入设备等。

3 技术管理3.1 电路管理3.1.1 光纤通信基建工程、改造工程、重点技术措施等光纤通信传输系统项目均需经有关部门审核后,方可实施。

电网继电保护

电网继电保护

附件:福建电网继电保护用光纤通道技术原则及运行维护规定1、总则1.1本规定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臵技术规程》(GB14285-93)和电力系统行业标准《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547-94)的原则下,参考电力系统行业标准《微波电路传输继电保护信息技术规定》(DL/T5062-1996)的部分要求,为福建电网采用光纤通道传输继电保护信息制定,保护与通信专业必须共同遵守。

1.2适用范围:主要是满足福建电网高压线路利用光纤通信网作为传送继电保护信息通道所提出的技术要求。

1.3继电保护和电力通信都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应相互配合、协作,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服务。

因此,通信专业应尽量创造条件,为继电保护设备提高可靠的通道,不应给继电保护通道复用提出限制条件。

继电保护专业亦应在通信专业规定的条件下开展设计、运行等工作。

2、术语定义2.1继电保护专业术语2.1.1主保护: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性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2.1.2后备保护: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以切除故障的保护。

2.1.3可靠性:是要求所配臵的继电保护装臵只能在事先规定需要它动作的情况下动作(即可信赖性),而在其它一切不需要它动作的情况下都不动作(即安全性)。

2.1.4线路纵联保护:利用电力线载波、微波、光纤或专用导引线等通信通道互相传输两侧保护信息的快速动作保护。

2.1.5线路电流差动保护:利用通信通道相互传输被保护线路各侧电流矢量,各侧保护根据本侧和其他侧电流数据分别计算出保护线路上的电流差值,并根据电流差值判别区内外故障的保护。

2.1.6线路纵联距离(方向)保护:线路各侧的保护由距离或功率方向元件测量出故障的范围或方向,并利用通信通道相互传输命令信号,各侧保护根据本侧的结果和其他侧命令信号综合判别区内外故障的保护。

2.1.7远方跳闸保护:利用通信通道相互把命令信号传输到对侧,对侧保护收到该命令后直接跳闸的保护。

电力杆塔合杆通信线路架设技术标准(试行)6

电力杆塔合杆通信线路架设技术标准(试行)6

电力杆塔合杆通信线路架设技术标准(试行)xx市电力公司二○一一年四月目录前言 (2)1.总则 (3)1.1.编制依据和目的 (3)1.2.适用范围 (5)1.3.标准时间 (5)1.4.标准执行 (5)1.5.标准解释 (5)2.电力杆线上敷设架空通信线路技术标准 (5)2.1.基本要求 (5)2.2.通信线路路由的选择 (7)2.3.通信线缆的选取 (7)2.4.镀锌钢绞线的选取和安装 (8)3.通信线路对地安全距离 (12)4.通信线缆的敷设 (12)4.1.通信线缆的敷设要求 (12)4.2.通信线缆的接续、重叠和预留 (13)4.3.常用通信线缆荷重统计 (14)4.4.可敷设通信线缆的技术和数量要求 (15)4.5.安装规范 (15)5.电力通信线缆指示标牌的安装 (16)6.附录 (16)前言电力杆线上交越和搭挂通信线及广播电视线的安全、规范、有序是直接影响到市民人身安全和电网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规范与电力杆合杆通信线路的设计与施工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杆线上交越和搭挂通信线基本要求、通信线路路由的选择线缆的选取、镀锌钢绞线的选取和安装、通信线缆的敷设、电力通信线缆指示标牌的安装等。

本标准由xx市电力公司生产科技部、调通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xx市电力公司生产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xx市电力公司信通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张庆张锦秀陈志杰仇依群周顺福吴才彪本标准审核人:沈兆新、汤军王伟陆融本标准批准人:胥传普本标准由xx市电力公司生产科技部负责解释。

1. 总则1.1编制依据和目的1.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4)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对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交越和搭挂进行安全整治的通知》(安委办字[2003]5号)(5)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6)国家电力公司《关于清理整顿电力线路设施外挂线路装置的通知》(发输电输[2002]95号)(7)2001年xx市人民政府令第106号《xx市城市道路架空线管理办法》、2008年xx市人民政府令第6号“关于修改《xx市城市道路架空线管理办法》的决定(8)《xx市保护电力设施和维护用电秩序规定》2009年xx市人大通过(9)沪市政道监(2002)914号文“关于印发《xx市城市道路架空线和杆架设置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10)国家标准《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97(11)通信行业标准《长途通信干线光缆传输系统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02-2003(12)通信行业标准《长途通信明线线路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36-1985(13)通信行业标准《本地市话网通信管道与道路工程设计规范》YD5025-1996(14)通信行业标准《长途通信明线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J6-1984(15)电力行业标准《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547-1994(16)电力行业标准《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01(17)冶金工业标准《镀锌钢绞线》YB/T 5004-2001(18)其他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1.2编制目的根据2003年,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下发《关于对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交越和搭挂进行安全整治的通知》、2001年xx市人民政府令第106号《xx市城市道路架空线管理办法》、2008年xx市人民政府令第6号“关于修改《xx市城市道路架空线管理办法》的决定、2009年xx市人大通过的《xx市保护电力设施和维护用电秩序规定》责成各责任单位对“三线”交越现象进行安全整治的有关要求。

通信设备运行管理规定

通信设备运行管理规定

通信设备运行管理规定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市供电有限公司现有的光纤通信设备、电力载波机、程控互换机、通信电源、视频会议设备、录音系统设备的运行保护和管理。

电力通信设备的运行保护管理人员均应熟悉本标准的内容,并贯彻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是按照以下几个规程和市供电有限公司通信设备运行保护的实际情况制定的:D L\T 547-94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6-94 电力系统载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4-94 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闽电调[2008]131号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县级供电企业通信管理办法(试行)闽电调[2008]401号福建省电力系统调度规程3 职责负责市供电有限公司通信设备的运行管理工作。

参加市供电有限公司通信设备基建、技改等工程项目的审查工作及大型技改项目的施工组织、协调和验收等工作。

监视设备运行情况,成立健全设备档案,积累运行资料。

对设备进行保护、检修、测试和调整,保证设备的各项指标符合标准。

保证设备运行率,保证通信畅通。

弄好技术培训,提高通信设备保护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4 专业管理设备管理4.1.1 通信设备及其附属设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图纸资料、说明书等,应妥帖保管,并随设备一路调动。

4.1.2 通信设备的停用、报废、挑唆和转让,需经公司调度所同意,报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资料管理4.2.1 通信保护班组应具有下列图纸资料:4.2.1.1 机房内设备供电原理图及布线图;4.2.1.2 通信系统结构图;4.2.1.3 设备说明书、原理图及安装图;4.2.1.4 工程设计、完工和验收测试资料;4.2.1.5 设备测试记录;4.2.1.6 利用的仪表、仪器说明书4.2.2 通信保护班组应具有以下记录:4.2.2.1 备品、配件、工具、材料消耗记录;4.2.2.2 设备故障处置、缺点记录;4.2.2.3 巡视记录;5 运行保护和质量指标光纤通信设备主要技术指标和运行保护5.1.1 光端机主要性能5.1.1.1 光器件偏流应符合设备出厂测试要求。

DL 548—94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

DL 548—94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DL 548—9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1994-1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548-94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1总则1.1 电力系统通信站(设施)的雷电过电压及电磁干扰防护,是保护通信线路、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确保通信线路、设备运行率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是电力通信网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的重点组成部分。

1.2 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在于阐述电力系统通信站的防雷技术标准及措施(见附录A)、运行及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职责,采用有效技术措施,不断提高通信站的防雷运行水平。

1.3 本规程适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

1.4 本规程是电力工业规程的一部分,各单位均须遵照执行。

2管理原则和职责2.1 管理原则2.1.1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工作应在部、网局、省局、地区局、县局(所)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

各级通信主管部门为所辖范围通信站防雷主管部门。

2.1.2 各级通信主管部门应设防雷负责人,一般应有主管通信的领导担任。

2.1.3 各级通信主管部门应设防雷专责(专职或兼职)工程师(技术员)。

2.1.4 个通信站均应设防雷专责人,做好本站的防雷工作。

2.1.5 防雷专责工程师(或技术员)和防雷专责人应有经过防雷技术培训的,具有一定防雷知识的通信专业人员担任。

2.2 各级防雷主管部门职责2.2.1 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通信防雷规程、规范及有关技术措施,结合所辖范围实际制定相应的通信防雷规定及措施。

2.2.2 负责编制通信防雷工作计划,经相应的主管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

2.2.3 负责所辖范围新建、改建、扩建和合建通信站的防雷设计审查,防雷工程施工检查及竣工验收审查。

2.2.4 指导和协调所辖通信站的防雷工作,下达工作任务,监督检查各站防雷工作情况。

2.2.5 负责所辖通信站的防雷运行统计,雷害调查分析,逐级上报统计报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547—9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07-14批准1994-11-01实施1总则1.1光纤通信是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是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一种先进实用的通信手段。

在电力系统运用光纤通信具有其它通信方式不能比拟的一些优点。

鉴于电力系统光纤电路日益增多,为了加强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光纤通信的管理,更有效地为电网服务,特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直埋光缆、管道光缆(含利用缆沟、廊道敷设方式的光缆)、架空光缆(含同杆架挂、自承式光缆)、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架空地线缠绕光缆(GWWOP)、架空地线加绑光缆等敷设方式的光纤通信电路、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1.3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在于采用专业技术管理手段,提高光纤通信的运行管理水平,保证运行设备和电路传输性能符合技术标准,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为电力调度、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电网调度自动化及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提供稳定可靠的信息传输通道。

1.4本规程是电力工业规程的一部分,各级电业部门均须遵照执行。

2光纤通信电路管理体制及职责分工2.1管理体制2.1.1光纤通信电路是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的组成部分,各级通信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局部服从整体、下级服从上级、区段服从全程、支线服从干线的原则,努力做好本单位所辖电路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电路畅通。

2.1.2光纤通信电路实行部、网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局、地区局分级管理的原则。

根据所辖范围内光纤通信电路的实际情况,可分别设置光纤通信总站、光纤通信中心站、光纤通信枢纽站和光纤通信站。

2.1.3在光纤通信电路较少的网局、省局、地区局,可暂不设光纤通信总站和中心站,但应指定有关部门,并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予以管理。

2.2职责划分2.2.1国电通信中心负责部属光纤通信电路及部属北京地区光纤通信电路的管理指挥和运行维护。

2.2.2光纤通信总站应负责全网、全省光纤通信电路的运行维护、管理指挥。

2.2.3光纤通信中心站,除做好本站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还应指挥和协调所辖区域内光纤通信电路及光纤通信枢纽站和光纤通信站的设备运行维护工作。

2.2.4光迁通信枢纽站和光纤通信站是运行维护的重要基层单位,应负责本站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

2.3运行维护分工2.3.1凡属本单位管辖的光纤通信电路由本单位负责运行维护;凡跨区域的光纤通信电路,由相关单位负责各自所辖区域内光纤电路的运行维护。

2.3.2运行维护界面的划分原则:以进入站内第一光纤活接头为运行维护的分界面。

连接光纤配线架(FDF)或光缆线路终端接续盒的尾缆、光端机、数字复接设备、PCM基群设备均属站内传输设备。

进入站内连接光纤配线架(FDF)或光缆线路终端接续盒的光缆属光纤传输线路部分。

2.3.3直埋光缆、管道光缆、架空光缆的传输部分由光纤线路专业人员负责。

与架空送电线路同杆架挂的光缆线路,如果发生故障,应及时向光纤通信部门汇报,并会同架空送电线路检修部门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2.3.4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架空地线缠绕光缆(GWWOP)、架空地线加绑光缆的传输线路部分(包括耐张线夹、悬垂线夹、防震锤、调节板、捆绑金属丝等线路金具)、线路光缆接续箱等,由线路管辖单位的高压线路检修部门负责。

线路发生故障或事故、遭受雷击,高压线路检修部门应及时向光纤通信主管部门提供有关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光纤通信人员应配合并负责光纤传输特性的测试。

由门型构架终端接续箱至光缆线路终端接续盒或光纤配线架(FDF)间的引入光缆由光纤线路专业人员负责。

2.3.5站内传输设备、有人值守中继站由光纤机务专业人员负责,无人值守中继站宜由光纤线路人员负责运行维护。

2.3.6光纤通信设备的供电电源装置应有专人负责。

2.3.7与通信线路同杆架设的光缆,或同管道敷设的光缆,当公用部分(杆路、管道等)出现问题时,应由线路本体主管部门统一协调指挥处理。

3技术管理3.1电路管理3.1.1光纤通信基建工程、改造工程、重点技术措施等光纤通信传输系统项目均需经有关部门审核后,方可实施。

光纤通信系统各项技术特性必须符合进网要求。

3.1.2光纤通信传输系统的群路分配应由各级通信主管部门协商决定,并规定话路使用权。

通信调度部门有权根据通信电路运行方式予以灵活调度。

3.2设备运行条件3.2.1光纤通信站必须配有相应的仪器、仪表、工具、备品、备件。

3.2.2光纤通信机房应具备符合光纤通信终端设备要求的环境条件,并尽可能维持在设备最佳工作范围。

3.2.3光纤通信设备供电电源必须稳定、可靠,设置不停电电源。

当交流电源中断时,由通信专用蓄电池组单独供电的时间应符合DL/T544《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的有关技术规定。

3.2.4光纤通信机房应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合格的防静电措施(包括备品、备件)。

3.2.5光纤通信机房的防雷技术措施应符合部颁有关防雷规程、规定的技术要求。

3.2.6光纤通信总站、中心站应实行昼夜有人值班制。

3.2.7光纤通信站应具备下列条件,并经上级通信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行无人值班:a.光纤通信电路运行稳定,有冗余配置,并能可靠地自动切换;b.供电电源可靠,设置有不停电电源系统;c.有可靠的迂回电路,不因本站隶属设备发生故障而影响信息的传输;d.光纤通信电路配置有监控系统和公务信道,本站故障信息能及时传送到光纤通信总站或光纤通信中心站;e.距离最近的光纤通信总站或光纤通信中心站应保证通信检修用车,配有技术熟练、能在规定时间赶到现场的检修人员及必要的仪表和备盘、备件。

3.3设备管理3.3.1光纤通信设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图纸说明书应妥善保管。

3.3.2网、省局负责办理所辖范围内光纤通信设备的调拨、更新、改造及报废的审批。

3.4资料管理3.4.1光纤通信站应具备下列图纸资料:a.机房内设备供电原理图及布线图;b.与光纤通信有关的通信系统结构图;c.设备说明书、原理图及安装图;d.工程设计、竣工和验收测试资料;e.设备测试记录;f.使用的仪表、仪器说明书。

3.4.2光纤通信电路的运行维护应做好如下记录:a.光纤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改进、维修记录;b.设备缺陷及处理分析记录;c.备品、备件、工具材料消耗记录;d.运行日志;e.定期测试记录。

4运行维护与质量指标4.1架空光缆4.1.1架空光缆杆路部分可参照架空电缆线路维护质量标准进行。

巡视检查并进行如下主要工作:a.添补或更换缺损的挂钩;b.检查杆路是否破损或异常,及时给予更换或处理;c.架空光缆有无明显下垂,光缆外护层、光缆接续箱有无异常。

当光缆垂度或外护层发生异常时,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处理;d.剪除影响光缆的树枝,清除光缆及吊线上的杂物。

4.1.2架空光缆与其它设施、树木、建筑物等的最小净距应分别满足表1、表2的要求。

巡视时如发生异常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4.1.3与电力线路同杆架挂的光缆,应特别注意电力线与钢绞吊线间可能发生的碰触。

4.2直埋光缆4.2.1直埋光缆应定期巡视光缆路由,主要工作内容如下:a.线路标志是否缺损或挪动;b.路由覆盖土是否出现明显异常;c.是否有新的建筑物覆盖。

如有不符合设计规定的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4.2.2直埋光缆的埋深及与其它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一般应满足表3、表4的要求。

注:采用钢管保护时,与水管、煤气管、石油管交叉跨越的净距可降为0.15m。

4.3管道光缆4.3.1管道光缆应定期检查人(手)孔内:a.光缆托架、托板是否完好;b.光缆走线是否合理、排列整齐;c.光缆标志是否醒目;d.光缆外护层、光缆接续盒有无腐蚀、损坏变形等。

如发现异常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4.3.2定期清除人(手)孔内及光缆上的污垢及杂物。

4.3.3管道或人(手)孔发生沉陷、破损及井盖丢失等情况,应配合管道维护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4.4OPGW、GWWOP和架空地线加绑光缆4.4.1架空地线复合光缆和缠绕光缆及加绑光缆线路部分参照架空送电线路规程进行维护。

4.4.2线路巡视主要内容:a.复合光缆、缠绕光缆外型是否有明显碰撞或变形;b.复合光缆外护层或缠绕光缆的钢绞地线是否有断股或松股,加绑光缆的捆绑金属丝是否开断;c.垂度是否超过正常范围;d.线路金具是否完整;e.光缆接续箱及预留光缆盘所放位置是否有变化。

如发现异常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4.5光缆特性4.5.1光纤应进行定期测试,定期测试周期主用光纤为每年1次,备用光纤半年1次。

对于新投运的光纤通信电路,建议在光缆敷设的第一年,加密测试周期,以观察施工期间光纤受外应力作用的衰减变化。

4.5.2光纤特性主要测试项目为光纤线路衰减。

4.5.3光纤衰减测量仪器应使用光时域反射计(OTDR)或光源、光功率计。

测试时每根光纤应进行双向测量,测试值应取双向测量的平均值。

4.5.4光纤线路衰减的测试值应在工程设计的允许范围内。

每次测试结果均应与工程竣工验收测试及上次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如发现异常,则应进一步分析查找原因。

4.6光端机主要性能4.6.1光器件偏流应符合设备出厂测试要求。

4.6.2光发送机的平均发送光功率应符合光纤传输系统设计值或设备供货合同的规定,一般应符合表5所列范围。

4.6.3光接收机的灵敏度及动态范围应符合传输系统设计或设备供货合同规定。

在中短距离的传输系统,光接收机灵敏度应在系统误码率BER=1×10-9条件下测试。

长距离光缆140Mb/s传输系统应在BER=1×10-10条件下测试并取平均光功率,PIN-FET光检测器灵敏度一般应不劣于-36dBm,PD光检测器灵敏度应不劣于-40dBm。

4.6.4光端机告警检查测试应进行下列内容,并符合设备供货告警指标要求:a.电源故障;b.发送无光信号;c.接收无光信号;d.输入无PCM信号;e.输出无PCM信号;f.失步告警;g.对比特率为2Mb/s、8Mb/s的系统,BER达10-5;对比特率为34Mb/s以上的系统,BER达10-6(仅发出光告警指示);h.误码率达10-3;i.主备用系统自动转换;j.光源(尤指LD)性能劣化(仅发出光告警指示)。

4.6.5再生中继器主要性能指标及维护质量可参照上述要求。

4.7数字复接设备主要性能4.7.1电源盘上供给电压和设备功耗应符合设备技术指标规定。

4.7.2时钟频率应符合设备技术指标规定。

4.7.3各数字群在接口处的脉冲波形特性、码型、比特率及容差、输入口与输出口规定、阻抗、连接电缆衰减应符合GB7611《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络数字接口参数》。

4.8PCM终端设备主要性能4.8.1净衰减频率特性:净衰减频率特性测试如图1所示。

图1对接净衰减频率特性测试测试时,测试信号频率为200~3600Hz,电平为-10dBm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