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史与房地产炒作史
中国房地产20年发展历程
![中国房地产20年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180e66dbce2f0066f533220a.png)
中国房地产20年发展历程1988 -1993 疤痕记忆1990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55号令,标志着中国房地产业的肇始,但很快地,第一次房地产泡沫在深圳、海南、北海等地出现。
政府开始第一轮紧缩性宏观调控,房地产泡沫破裂,造成了大量的烂尾楼和银行呆坏账。
1993 -1997 负增长紧缩性的调控政策落实,经济过热势头放缓,处在通货紧缩通道中,亚洲金融(行情,资讯,评论)危机爆发,日本、香港等地房地产泡沫破裂。
1998 里程碑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倡导贷款买房。
7月3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停止住房收入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同时,"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被确定为基本方向。
10月29日,以回龙观、天通苑、建东苑等为代表的19个首批经济适用房项目在北京房地产交易中心展示。
央行颁布《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并特意安排1000亿元的贷款指导性计划。
评述: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延续5年的房地产颓势就此得以扭转。
当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亿元,比上年增加13.79%,改变了上一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负增长态势。
政策背景是,通货紧缩的经济局势使得政府决定催热房地产拉动内需,这一影响深远的决策是亚洲金融危机后改善市场需求的转折点,其效应持续了10年,并使得房地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房地产热不仅造就了大批中国富豪,也成为政府官员落马的主要泥潭。
易被人忽视的是,中国在当年首次提出要建立以经济适用房为主和租售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
1999 - 2003 白银年代1999年末班车3月,北京春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在国贸举办,出现前所未有的观展人流,个人首次代替单位成房展会购房主流。
4月,建设部出台《城镇廉租房管理办法》,5月1日起实施。
9月,各地陆续停止福利分房。
社会映像:结婚率大增。
10月,北京发布文件规定,已购公房可上市交易。
中国房地产发展历史
![中国房地产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2d06e54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9.png)
中国房地产发展历史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的推进,中国房地产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市场之一。
本文将回顾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历史,并探讨其对经济和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上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探索市场经济,房地产市场也随之开始发展。
当时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低迷的状态,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人民住房不断紧缺。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实行了住房制度改革,推出了住房分房制度。
住房分房制度将住房分配与工作岗位挂钩,使人们可以享受到较为稳定的住房,缓解了住房紧缺问题。
然而,这种制度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使得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扭曲,并造成了房地产资源配置的浪费。
二、上世纪90年代的市场调整期上世纪90年代,中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1994年,中国出台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暂行条例》,取消了住房分房制度,实行了商品房销售制度。
此举为中国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开放创造了条件,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
随着需求的释放和资本的涌入,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三、21世纪初的腾飞时期进入21世纪,中国房地产市场迅速腾飞,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的国内外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推动了楼市热潮。
城市土地的价值不断上涨,房价也节节攀升。
一时间,人们把购房视为获取财富的捷径,房地产成为中国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然而,高房价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购房成本高,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无法负担得起房屋。
其次,高投资回报率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房地产成为了中国经济过度依赖的行业。
这也使得我国经济存在债务风险和资产泡沫的隐患。
四、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持续努力为了遏制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发展态势,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
这包括推行限购政策、加大土地供应和加强金融监管等。
限购政策旨在控制人们对住房的购买需求,避免过度投资。
中国楼市历史回顾
![中国楼市历史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28dc7b6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10.png)
中国楼市历史回顾一、改革开放初期自1978年开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开始逐步开放。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开始起步。
这个时期的房地产市场主要以满足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为主,房地产投资和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
二、19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在199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个时期的房地产投资和开发开始逐步商业化,房地产市场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同时,由于经济体制转轨等原因,也出现了一些房地产泡沫问题。
三、2000年代初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这个时期的房地产投资和开发规模不断扩大,房价也开始快速上涨。
同时,政府也开始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管理,以防止房地产泡沫的进一步扩大。
四、2008-2010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面临了较大的调整压力。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包括“四万亿”投资计划等,以稳定经济增长和楼市。
这一时期,部分城市的房价出现了过快上涨的情况。
五、2010年代进入2010年代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分化,一线城市的房价持续上涨,而部分二线和三线城市则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
政府针对不同城市的不同情况,实行了一城一策的调控政策,以稳定楼市。
同时,租赁市场也开始得到重视和发展。
六、2016年至今2016年是中国楼市的转折点,部分热点城市的房价出现了新一轮的快速上涨,政府针对楼市的调控政策也进一步升级。
同时,租赁市场的发展也逐渐成为热点,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力度。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迁移的增加,一些新兴城市也逐渐崛起成为楼市的热点城市。
七、未来展望未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仍将继续发展,但发展的方式和速度将会发生变化。
一方面,政府将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管理,以稳定楼市;另一方面,租赁市场和共有产权房等新型住房模式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也将更加智能化和绿色化。
中国房地产市场变化及对经济的影响
![中国房地产市场变化及对经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75e49b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0.png)
中国房地产市场变化及对经济的影响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房地产业的发展也不断拓展,但是它的变化也给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市场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国房地产市场开放,国有企业开始向外部投资。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外商开始涌入中国,使得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发展。
1990年代,中国房地产业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张,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形态。
但是由于政府掌控了市场,公开的市场信息较少,市场容易被炒作和操作,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更是以股市的方式随意从各种途径募集资金,使得房地产市场陷入了一种不健康的局面。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
第二阶段:21世纪初到2017年的市场形式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的收入也逐渐增加,使得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时期,政府逐渐松绑了房地产的政策,例如逐渐扩大公积金贷款额度和出台相关的政策,使得购房者更容易获得贷款和购房资格。
同时,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力度,例如推出各种财政补贴,在建设各种城市基础设施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此时,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成为国内外资本的热门领域,国外投资者开始将大量资金投入中国地产市场,使得国内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发展期。
据统计,2010年前后,中国全国房价上涨了1倍以上,房地产市场越发繁荣。
然而,一些问题也开始浮现,例如过多的房价上涨导致了城市房价过高和房地产市场过热。
第三阶段:2017年到现在的市场形式2017年,国家开始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例如采取严格的市场限购政策、对开发商加强监管和加强财稳委对房地产市场投资流向的管理等措施,使得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政策收紧的阶段。
这导致了一部分购房者难以获得贷款和购房资格,但其作用也减轻了房价上涨的压力,使得市场交投接近平稳。
此时的房地产市场快速完善了市场机制,房地产“品质”更为优良,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一些“套路”和不良行业也得以更好的规范和打击。
中国房地产市场变革历程
![中国房地产市场变革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58aa9ae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c.png)
中国房地产市场变革历程中国房地产市场变革历程三大阶段:1978年以前的国家主导的计划(建造、分配)模式阶段;1978年-1998年的商品化开发试点阶段;1998年至今的金融化开发阶段。
在房地产市场化之后的三十多年里,中国房地产行业极大地改善了中国庞大人口的住房问题、消费问题、城市面貌,并带动了将近60个产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形成了重大影响。
未来,中国房地产行业将在“城镇化”、“国际化”、“智慧化”、“产业化”、“金融化”等发展政策和趋势影响下,继续对中国的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1949-1978,房地产还未成为行业。
1978年之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房地产在中国并未成为一个产业。
国家经济发展的若干个“五年”计划中也从未出现“房地产”的发展规划与计划。
彼时,城市住房由国家统一建设,建好后按照不同标准对城市居民进行实物分配,住房是工作单位的员工福利之一,并没有形成房地产市场。
在农村,由于中国实行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福利制度在内的城乡二元管理结构,农村的农民住房是以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宅基地自建房为主。
1978年之前,中国的城市数量是50个,城市面貌、城市环境(商业)的改善等全部依赖于国家主导的城市建设规划、建设、运营等,几乎没有主营房地产的企业或机构。
由于缺乏市场要素,城市缺乏足够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也主要依赖于家族传承、住房分配等,居住环境较差、拥挤不堪。
1978年人均居住面积是12平方米。
二、1978-1998,在“市场”的催化下,中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形成和发展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国家发展战略。
作为重要的一环,房地产首次进入决策层的视,1981年,作为重要的“改革开放特区”城市,深圳和广州开始搞商品房开发的试点。
1982年,中央开始推动实施实质的住房改革,截止1991年,中央决策通过了24个省份、自治区、城市的住房改革方案。
房地产的市场化之路开始起步。
中国房地产发展史
![中国房地产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d540a9a9284ac850ad02428a.png)
2008:寒流、下跌、低估
2008年3月因认购不足,恒大地产被迫放弃 在港IPO计划,是中国房地产业面临命运转 折的具标志性事件。 2007年的疯狂没有在2008年得以延续,一 场严重的金融危机横扫了全球。以救市之 名,地方政府率先举起了刺激经济的大旗, 各地分别出台了救市举措,大举救市大旗; 中央政府也抛出了4万亿救市计划,与此同 时,房地产信贷的利好政策也款款而来。
1988-1991:真正意义上走向市场化 发展道路
供求关系不合理虚假繁荣。 1989年以“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为标志 的中国房地产严冬如期而至。可以说,海 南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中国的房地产才 在阵痛中。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19பைடு நூலகம்1-1999)
1991-1993:繁荣期
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房地产开始 迅速发展起来掀起了房地产开发的高潮 炒作最严重区域:北海、大亚湾、海南等 地
1979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1980年4月 邓小平提出“出售公房,调整租 金,提倡个人建房买房”的设想,拉开了 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
1980-1988:住房制度改革正式启动
1986年1月,国务院召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问题座谈会。 198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2007:疯狂的一年
2007年是疯狂的一年。房价完成了在这一 轮中国经济景气周期中的冲顶表演,各大 房地产商竞相圈地和上市筹资。但到下半 年,此前屡屡收获甚微的宏观调控终于让 这只停步下来的舞鞋放慢了节奏,市场观 望情绪浓厚,房价企稳。给予房地产开发 商更沉重打击的是,资本市场的机会窗基 本关闭,被大量的土地储备吸干了现金的 一些开发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局面。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历史总结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历史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fdd9b8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f.png)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历史总结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开放初期(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房地产市场崛起(1990年代中期至2024年)、房地产泡沫(2024年至2024年)、房地产市场调控(2024年至今)。
开放初期,中国房地产产业开始恢复。
随着经济的推进,中国重新开放土地市场,允许土地使用权出售和租赁。
1988年,中国颁布了《城市住房制度试点方案》,允许城市居民购买居住房,并引进了商品房市场。
进入1990年代中期,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崛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收入的增长,居民对于住房需求的增加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
政府还实施了住房贷款政策,使更多人能够购买自己的住房。
这一时期,房地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土地资源短缺等。
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稳定经济和房地产市场,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降低房贷利率、鼓励购房等,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回暖。
然而,这些措施也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
房价暴涨,许多房地产商盲目扩张,过度投资,土地市场泡沫严重。
2024年,中国政府意识到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危险,并开始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多个城市纷纷出台限购、限贷等措施,旨在遏制房价上涨,并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趋于平稳。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以避免再次出现房地产泡沫。
同时,房地产业也将面临一些挑战,如城市化带来的土地紧张、产能过剩等问题,需要寻找创新发展的路径。
总结起来,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恢复到崛起,再到泡沫和调控。
中国政府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然而,房地产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寻找创新发展的路径。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展望(ppt 52页)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展望(ppt 52页)](https://img.taocdn.com/s3/m/59d551d2910ef12d2af9e781.png)
PART 1
发展 历程
1997年 亚洲经济危机
1992年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 房地产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掀起了房地产开发的高潮
1998年
1998 年 中 国 的 福 利 分 房 制 度 终止,货币化分房方案正式启动。 1998年5月9号,中国人民银 行出台了《住房贷款管理办法》。 1998 年 以 后 , 房 地 产 进 入 了 平稳快速发展时期 。
去库存效应持续蔓延
中央
住 建 部 发 布 贯 彻 《 法 治 政 府 建 设 实 施 纲 要 ( 2015 ~ 2020年)》的实施方案,明确根据房地产市场分化的 实际,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建立全国房地产库 存和交易监测平台,形成常态化房地产市场监测机制。
辽宁
浙江
福建
山东
长沙
芜湖
辽宁、浙江、福建、山东、长沙、芜湖等地均出台了 相关去库存政策
2015年 政策宽松 降准降息 去库存
PART 1
发展 历程
PART 1
发展 历程
PART 1
发展 历程
PART 1
发展 历程
PART 1
发展 历程
《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 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大幅度提高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 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增加居住用地供应总量;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9月
二套限贷 二套限购
上调二套房贷
市区二套限购 限地价
中小户型限购
加强监管 二套限贷 加强价格监管
上调二套房贷
限贷、二套限购
PART 3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史和当前状况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史和当前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2d5eaca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3.png)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史和当前状况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经历了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房地产市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也是国际上引人注目的一个重要经济领域。
本文主要以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发展和当前状况为主线,从制度环境、市场情况、政策作用、社会影响等方面,全面介绍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史和当前状况。
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史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国家经济落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房地产市场基本处于滞后状态,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严格管理和控制,主要以保障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为主要目标。
1980年代初期,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推进,各地方政府相继开始试行土地租赁和住房买卖的政策,逐渐建立了房产市场化体制,房地产市场开始走向市场化。
到了1990年代,随着全面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形成了偏市场化运作的特征,而这也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000年后,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成熟,市场主体日益增多,市场交易活跃度和金额不断攀升。
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房地产需求也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投资领域,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当前状况(一)市场情况: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市场之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出供过于求的状况。
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持续的需求。
而在供给方面,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开发商持续推出新楼盘,市场供应量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各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基本成熟,大部分地区已经有了自己的成熟的市场机制和交易规则。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f850c44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0.png)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后。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了住房制度改革,允许个人购买住房,这
标志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崛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房地产市场也迅速蓬勃发展。
1998年,中国政府
出台了《城市商品房销售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规范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阶段。
2008年前后,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房地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增加。
然而,随着
2010年代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调
控政策,以遏制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发展,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
当前,中国房地产行业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变化。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住房需求的持续增长,房地产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住房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对房地产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未来,中国房地产行业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房地产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房地产行业也将面临更多的市场竞争和技术
变革。
因此,中国房地产行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房地产发展历程
![我国房地产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92dbe55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8.png)
我国房地产发展历程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
1978年,中国推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允许私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引入。
这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逐渐恢复和改革政策的深入推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逐渐复苏。
1988年,中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条例》,标志着房地产市场的正式化。
1990年代,我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快速增长期。
国有企业改革使大量的官方住房和企事业单位配套住房进入市场,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扩张。
此外,国内外的投资者也开始投资房地产,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2000年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政府引入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鼓励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加大房地产金融支持等,以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改善了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了购房需求。
2010年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高速增长期。
土地供给、房地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出现了繁荣的情况。
中央政府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以遏制投机和保护市场稳定。
这些政策包括限购、限贷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房价的过快上涨。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正朝着规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政府加大了土地供应力度,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供应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的力度,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居住需求。
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首先,城市化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房地产市场仍具备很大的增长潜力。
其次,政府将进一步推动市场规范和健康发展,加强监管,遏制投机和防范风险。
第三,科技的发展也将对房地产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智能化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等。
总之,我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起步阶段到高速增长期,再到规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望在政府的引导下,实现更加健康、平稳和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
![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8da84d0da58da0116d17495a.png)
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理论突破与试点起步阶段(1978至1991年)1978年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
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统建办公室率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开发总公司,拉开了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序幕。
1982年国务院在四个城市进行售房试点。
1984年广东、重庆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
1987至1991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起步阶段。
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开招标出让住房用地。
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开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1991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24个省市的房改总体方案。
第二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1995年)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行。
1993年“安居工程”开始启动。
1992年后,房地产业急剧快速增长,月投资最高增幅曾高达146.9%。
房地产市场在局部地区一度呈现混乱局面,在个别地区出现较为明显的房地产泡沫。
1993年底宏观经济调控后,房地产业投资增长率普遍大幅回落。
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开始复苏。
第三阶段:相对稳定协调发展阶段(1995至2002年)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1998以后,随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实施,房地产投资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第四阶段:价格持续上扬,多项调控措施出台的新阶段(2003年以来) 2003年以来,房屋价格持续上扬,大部分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明显。
随之而来出台了多项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
我国国内房地产发展历史
![我国国内房地产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f81c799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1.png)
我国国内房地产发展历史
我国国内房地产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基本上由国家垄断,没有真正的市场化运作。
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获得住房分配,而大多数人则住在集体宿舍或公共住房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逐渐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包括土地使用权改革、房地产企业私有化和市场化等。
这些改革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较大规模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动,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导致了城市住房需求的快速增长。
政府鼓励外资进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引入了一些外国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者。
同时,国内房地产企业也纷纷扩大规模,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活动逐渐活跃起来。
200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的阶段。
大量
的房地产项目被开发出来,房价迅速上涨。
这一阶段被一些人认为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期。
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
机爆发,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降息和调整房贷政策等,以稳定市场。
自2010年代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低迷的态势。
政府
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包括限购、限贷和限价等,以遏制房价上涨和控制市场风险。
然而,房地产市场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高房价、投资投机等。
总之,中国国内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然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调控。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7b257dd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8.png)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1978年。
在这之前,房地产业是由政府垄断的领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房地产市场也开始逐渐放开。
1988年,中国
出台了第一份《城市房地产管理条例》,并开始试行商品房销售。
1998年,中国实行了“房改”政策,允许住房私有化,并开始发行商
业住房产权证。
2007年,中国出台了《物业管理条例》,明确了物业
服务企业的服务内容和责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房地产市场也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2009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四万亿计划,通过投资基础设施等措施扶持
房地产市场,推动了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
然而,这也使得房地产市
场过热,引发了楼市泡沫。
2016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限购,限贷等
政策,以遏制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市场之一,
行业规模庞大,涉及到了房地产开发、建筑装饰、物业管理等多个领域。
房地产行业也成为了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f761110a21614791711284f.png)
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中国近年来最红的经济话题莫过于房地产问题。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安家立命”、“安居乐业”的说法,与此息息相关的“房子”在国人眼中自然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性。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应该是开始于1996年左右。
房地产业在深圳、广州等发达地区率先起步。
1998年,中国开始了“房改”,那一年,为了摆脱亚洲金融危机为中国经济低增长的影响,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为个人房贷提供了政策支持。
由此,天时地利人和俱备,步入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化的高速发展期。
中国房地产市场化的直接后果就是房地产价格的市场化,人们在计划经济时期被压抑已久的对房产的需求被激发出来,供需规律开始发挥其魔力,虽然供应量越来越大,但是需求更为强劲,房地产价格节节攀升。
我们可以清楚看到,2006年以前,房屋销售价格一直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2006年到2007年,房价开始出现异动,呈现快速上升态势。
直到2008年,房价才有所回落,但仍然远远高于以前。
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发现,自己就算不吃不喝,光凭工资得几十年才能拥有一套仅够容身的房子。
二、对我国现在房地产价格合理性的分析世界银行认为比较合理的房价与人均收入比是4—6倍,为房价收入比所设定了5的警戒线。
而从上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一警戒线。
中国房地产市场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也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房产品结构失衡的现象,房地产的总量大于有效需求,商品房空置率远超过国际警戒线。
同时,房地产过剩与短缺并存,一方面,大量的商品房积压,这主要是指没有充分分析市场需求,对市场有效需求估计不足,过多投资高档住宅,导致了空置;另一方面,大多数居民的住房还十分紧张,普通住宅尤其是经济适用房供给短缺、增长缓慢。
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样的高房价是不合理的。
虽然房地产业的快速增长可能会使GDP呈现出一种非常繁华的景象,但神话一旦破灭,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历史
![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9e05e67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7.png)
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历史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候,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比较小,并且主要由政府控制。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房地产市场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引入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政策的实施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房地产市场逐渐从政府控制转向市场化运作。
这个时期,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兴起,房价开始上涨。
1998年,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来控制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限制购房、加大土地供应、提高房地产税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调控了市场,使房地产市场降温。
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再次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这一时期,房地产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大量的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房价迅速上涨。
然而,这一繁荣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房地产泡沫、高杠杆、投机炒房等。
为了遏制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010年,中国政府首次实施了限购政策,限制了购房者的购房数量和条件。
2011年,政府又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实施了限贷政策,限制了购房者的贷款额度和利率。
2017年,中国政府再次调控房地产市场。
这一次,政府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限购、限贷和限售政策,以控制房价的上涨。
同时,政府加大了对违规开发商和投资者的处罚力度,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调整期。
政府的调控政策使得房价上涨的势头得到了遏制,市场回归理性。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的投入,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
总体来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从政府控制到市场化运作,从快速发展到调控,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许多变化。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的变化,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发展,为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贡献。
中国经济历史上的五波财富浪潮
![中国经济历史上的五波财富浪潮](https://img.taocdn.com/s3/m/51840d9fdaef5ef7ba0d3c86.png)
中国经济历史上的五波财富浪潮(一)、“个体经济”是一九七八年先期出现在广东及沿海地区的第一波经济浪潮,早期利润有二三十倍。
如二三十元批发来的衣物,运输到异地后少则卖到一二百元,多则卖到三四百元,早期的代表人物有马胜利等。
当“个体经济”试运行了十三年,中国政府一九九一年出台《中国工商管理条例》对其规范后才正式承认“个体经济”在中国的合法地位。
(二)、“股票”是一九八六年先期出现在深圳的第二波经济浪潮,早期利润达到四五十倍。
当时是一元钱的一股原始股,没人买,还要政府强行摊派,就是有人拿着被政府强行摊派来的原始股,也会把它低于成本价卖出去,因为有人觉得拿着这“一张纸”没有拿着人民币安全。
而原始股一上市,最高炒到了四五十元钱一股,当初那些先知先觉大量收购原始股的人一夜之间纷纷成为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早期的代表人物有杨百万、林园等。
当“股票”试运行了七年,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时,中国政府在一九九三年出台了《证券法》、《公司法》、《审计法》等,对“股票”市场进行了规范和立法,才正式承认“股票”在中国的合法地位。
(三)、“房地产”是一九八八年先期出现在海南和北海的第三波经济浪潮,早期利润达到一二百倍。
当初那些在海南和北海“玩”房地产的人,大部份都是凭关系花几十万或几百万就可以“圈”一大块地,办理好有关手续后请设计师把图纸和模型做出来往售楼处一摆,就可以按图纸卖房子了,我们称之为卖“楼花”,是香港爱国人士霍英东先生发明的,待房子卖得差不多了,就用卖房子的钱再来修房子然后交付业主使用,开发商是用很少的钱通过“资本运作”,就可以赚走很多的钱,早期的代表人物有王石、潘石屹等。
当“房地产”经济试运行了六年有了一定规模,且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时,中国政府在一九九四年出台了《中国房地产暂行管理条例》等,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规范和立法,才正式承认“房地产经济”在中国的合法地位。
(四)、“电子商务”是一九九o年先期出现在北京中关村的第四波经济浪潮,早期利润达到二三百倍。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4782a6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8.png)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房地产市场是指房屋和土地的买卖、出租等活动所形成的市场。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许多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后,房地产市场开始萌芽。
国家推出了住房制度改革,提供了购房补贴等政策,激发了人们买房的欲望。
但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缓慢,房地产市场规模较小。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开始高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也随之快速增长。
政府为了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放松了土地使用权制度、清理了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等政策,使得土地供应逐渐增加,房价也开始上涨。
2000年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包括鼓励购房、扶持楼市,以及控制房价等措施。
此时,中国房地产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
2010年后,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瓶颈期。
由于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多地出台了限购、限贷等措施,导致房地产市场需求量下降,楼市价格逐渐稳定。
截至202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市场之一。
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规模的扩大,其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如购房难、房价过高、楼
市泡沫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在中国政府的引导下逐渐得到了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几天,群里有人说了“供需两旺”的问题,引发了我对房地产行业的思索,顺便捋了捋我国这几十年的经济发展。
有一次在黄岛玩,朋友指着一个高大的地上渠,跟我说:这是60年代建的,灌溉用的,现在废弃了,他的爷爷曾经参加过建造。
我站在地上,仰望它。
巍峨的石柱,在诉说着时代的沧桑,依稀可以听到劳动者的呐喊声。
我想起来,同一时期建造的,还有“红旗渠”。
集体经济在建国初期,贡献是巨大的。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着他的弊端——束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培养了大批的懒汉。
现在,懒汉没有了,出现了很多愤青。
懒汉和愤青,都是两个时代的产物。
同一时期的工业,也在完成基础建设后,因为机构臃肿,开始运转乏力。
改变,迫在眉睫。
1978年,我国实施责任田制,包产到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粮食产量上升。
农民在留下自己的存粮以后,剩下的,卖给粮站。
国家根据当年的粮食产量,增发货币,发给粮站购买农民手里的粮食。
可以想象,当年农民用粮食换到的,有很多是尚未流通的新币。
拿到钱的农民,去买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来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效率。
拿到钱的工人,再去买粮站的粮食,钱重新回到粮站,粮站再交还给国家。
于是,整个经济系统没有闲钱。
在封闭式经济系统里,不存在或只存在轻微的通货膨胀。
就像你没听说过,朝鲜有通货膨胀。
随着,工业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农村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大量农民进城讨生活。
当年的这些人,正是我们的叔父辈。
彼时,国家设立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为欧美资本提供场地、低税和廉价劳动力,做为欧美国家的生产工厂,在世界大贸易中,分一杯羹。
而这时的中国,只是欧美国家的“打工仔”,大部分利润还是要被欧美国家抽走。
要想从打工仔的身份翻身,只能在核心技术上赶超欧美。
但这不是,喊一两句口号,就能解决的问题。
特区发展,为我国带来了美元外汇。
这个东西,让中国的农民水深火热。
美元,不能在国内流通。
任何国家,都不会允许外国货币在本国流通。
不然,别国的印钞机“夸夸”一开,我国的经济立马垮台。
国家通过银行,用人民币把经济特区赚来的美元换过来。
用来换美元的这部分人民币,哪里来?税收,每一分都有用处,更何况,特区发展特别,税收根本照顾不过来。
怎么来?我们的印钞机!我们的印钞机“夸夸”印出几个亿,换回美元,注入经济体。
于是,通货膨胀出现了。
在发展中国家的开放式经济体,通货膨胀,必然存在。
我国的通货膨胀快速阶段,也正是在改革开放发展最迅速的阶段。
改革开放里,有钱的是特区工业,农业自然受到剥削,短期还可以忍受,长期我们的农产品可以通过涨价平衡。
可关键是,中国他妈的长期贸易顺差,农产品怎么涨,也赶不上特区经济的增长,他总是慢半拍。
而国家拿了外汇,从来是购买国际资源,很少补贴农业。
这几十年,是发展的几十年,同时也是农业受苦受难的几十年。
2005年12月,国家取消农业税;我的国,你终于放了农民兄弟一把。
改革开放,最先富的是特区工厂主,但最先暴富的是山西煤老板。
为了快速发展经济,我国在国有煤矿开采以外,鼓励私营煤矿开采。
由此,诞生了一批“煤老板”。
有钱的煤老板,在扩大生产以外,最先想的是,怎么样让自己的钱保值和升值。
广州上海,他们不屑于去,特区的经济相对于他们,赚钱少不说,关键是煤老板大都没有文化,他们没有那个能力去参与。
于是,他们进京了。
最初进京的原因,是为了寻找权钱交易。
资本,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无时不刻不在寻找自己的政治代言人。
但中国的政体姓共,中国的经济姓公。
北京以前有一个笑话,说:山西煤老板的儿子和北京的官子弟,在一起喝酒。
酒过三巡之际,官子弟吹牛逼:哥,给我一百万,在北京,没有我办不成的事儿。
煤老板儿子大喜,说:兄弟,哥给你二百万,你把天安门城楼那老头,给换成咱爹的。
官子弟一听,懵逼。
总有些东西,是你用钱是买不到的。
九十年代初,煤老板进京。
此时恰逢我国商品房改革,国家为了消减企业负担,增加企业竞争力,但更多的是,为了增加税收,实行商品房改革。
由此政策,富起来一批建筑商——潘石屹、王健林。
与煤老板不同,这批资本家接受过高等教育,或者自学过高等教育。
王健林说自己创业初期,一年看的建筑书籍,相当于大学三年的课程。
如今,王健林在房地产冷却后,还活跃在人们的眼前,而煤老板就要淡出历史舞台。
知识,是改变命运的第一要素;机遇,改变的只是一时。
由王健林建造,煤老板炒作的北京房地产,涨了起来,很快达到泡沫的。
1995年,我国开始了互联网经济,先是诞生了造电脑的张朝阳,再是诞生了玩电脑的马化腾。
马云起家,那是后来的事。
北京,做为一线城市,伴随着互联网经济,发展也很快。
煤老板,炒作的房地产泡沫,得到互联网经济的接盘。
不得不说,煤老板的运气,这次又很好。
但好运气,不能一直眷顾你。
房地产炒作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了高价地皮。
但即使政府不提供高价地皮,房地产依然会那么高。
因为,炒房地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民间资本。
民间资本有多有钱,就会把房地产抬多高。
政府资本没有参与其中,政府只是从你割肉买房的过程中,分了一杯羹。
很痛吧?你的祖国母亲,在你最痛苦的境遇里,捅了你一刀。
普通老百姓在高价房面前,耗又耗不过,只能买。
买了,你就上当了。
你辛苦工作的每一分钱,就通过购买房地产,重新回到他们手里,他们就更富有。
富有的他们,接着拿钱去炒作下一个生活必需品。
如此的残酷,却又如此的无奈。
你应该庆幸,你的这部分钱,已经被国家抽走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进去他们的腰包。
资本,需要被稀释。
2017年5月,王健林用双倍的价格挤掉了,中铁在马来西亚的“大马城”项目。
资本,生来而求利,不过这一次,他是在作死。
国企参与大马城建设,更多的是政治考虑,他这是在与政治作对。
与欧美资产贵族不同,王健林并非生而富有,他创业的每一分钱,都是来自我党的银行。
如今,房地产市场供应饱和,他又在兴风作浪,是到了“鸟尽弓藏”的时候了。
2017年6月,银行向王健林催贷。
2017年7月,王健林被迫甩卖资产,万达被拆分。
首富之位,再与王健林无缘。
至于王健林以后的投资方向,国家在下发的海外投资文件中,明确指示:鼓励换取国外资源和高新技术,限制房地产和娱乐业。
对于国内投资,王健林被派去了扶贫。
前阵子,网上流传一个视频,王健林在贵州某县扶贫,当地地方官提议,要把王健林扶贫的钱设立一个基金,利润不带走,继续做扶贫。
毫无疑问,这位地方官是党的好干部,他说的,正是我党想说的:健林,你的钱太多了,我党怕你兴风作浪,不希望你有钱。
王健林不乐意了,耷拉个脸老长,说:那我干脆搞一些内部改革,一年省几个亿给你得了。
何必搞扶贫,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在王健林搞扶贫的同时,另一个首富,马云,在搞农村淘宝。
这两个都是带动就业、改善民生的项目,但却赚不了大钱。
同一时期的两位大佬,在搞同一件事,这不是巧合。
“先富带后富”,这是我党当初对人民的承诺。
如今看来,他没有忘。
只是能不能实现,就两说了。
写到这里,心中不由一阵失落——杀戮的世界是如此精彩,而我只能旁观。
在改革开放和互联网时代,我国捡别国的既成经验,没有走太多弯路,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越容易产生贫富分化。
富的人,就会拿钱去炒房地产。
房地产泡沫,是贫富分化的结果。
未来的中国经济,需要自己摸索,不会像以前那样高速发展。
未来的经济发展,在哪里?未来,农业土地会集约化,工业会智能化。
这两项都提高生产率,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同时是造成失业,引起社会动乱的因素。
但即使我国不做,别国也会做。
不做,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未来国家面对的经济问题,是如何解决就业。
服务业,是吸收就业的好途径。
但未来服务业,需要的是更多的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
低技术人员,国家以后会建设很多公共项目,可以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
无技术人员,就只有领国家的救济和低保了。
房价,以后会不会涨?我的看法是,会涨,实体经济增长,房价也会跟着涨,但涨幅会放缓。
首先,国家会出台一些政策,削弱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
这对小型投资者,是致命的,但不会影响大中型资本的操作。
能吸引他们离开的,只能是更赚钱的行业。
房地产在盛世的保值升值能力,相当于黄金。
现在,有个人让你抛弃黄金,除非给你更值钱的钻石。
大型资本中的王健林、李嘉诚,已经被我党软硬兼施的,从房地产赶进了服务业。
其实,他们不想离开,在新的经济形势发展不明了的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稳定的房地产。
剩下的,就是人头杂、数量大的中型资本。
不好搞。
屌丝们,在面对房地产压力的同时,更大的压力,是如何在新的一轮经济浪潮中,不被淘汰。
旧的经济,你已经是屌丝,怎么能保证自己不在新的经济浪潮中被淘汰。
至于买不买房子,我的看法是:如果你没有更好的投资项目,那就买。
但,只能是买来住,不会是买来炒。
买来炒,你会发现他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