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
本单元以“报效祖国”为主题,包含《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习作:写信”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均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其中《为中华之崛
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都是以主要人物的言行来体现人物的品质的。教学本
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品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单元
习作是“写信”,在关注书信格式的同时,还要注意书信的内容以及书信的对象。
“语文园地”主要是学生之间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学会正确运用成语,学会使用反问句。背诵、积累古诗。
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2《出塞》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表达了
诗人对安定、和平生活的渴望与期盼。《凉
州词》描写了出征前将士们开怀畅饮的场
面,表现出将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情
怀。《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
愤的怀古诗,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1.会认30个生字,会写“塞、秦”等23
个字,读准“将、宁、要”3个多音
字,会写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
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
“边塞诗”的特点。默写《出塞》《夏
日绝句》。
3.学习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的胸怀和抱负,梅兰芳坚贞不屈
的可贵品质,激发学生立志读书,热
爱祖国的情感。
4.对比朗读,体会延安精神的内涵及重
要性。
为中华
之崛起而读书2
文章主要叙述了少年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
据的地方见到一位妇女被欺负却无处说理,
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立志要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
梅兰芳蓄须1
这篇课文讲述了梅兰芳为了表达对日寇的
抗议,找很多借口,留起胡须,最后不惜自
伤身体,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的事。
延安,我把你追寻1
这是一首歌颂延安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延
安精神的追寻以及对延安的向往之情。
习作 2 写信
1.知悉写信的格式,学会写信。
2.与同学交流写信的注意事项。
语文园地 1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1.交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正确运用表现革命烈士的成语,学会
运用反问句。
3.背诵《别董大》,积累有关别离的诗
句。
21古诗三首
1.会认“塞、秦”等4个生字,会写“塞、秦、征”等10个生字,掌握多
音字“将”的读音和意思。理解“飞将、沙场、人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边读边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
感,感受诗歌的意境。
4.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重点
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难点
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意。
1.字词教学
本课的生字教学,会认字有4个,要掌握的多音字1个,会写字10个。读音方面:其中“项、雄”是三拼音节,特别注意“征”是后鼻音,不要读成前鼻音。
识字、写字方面:左右结构的字有“征、词、催、醉、雄、项”。“催”是易错字,学生容易把单人旁写成双人旁。
记忆生字方面:可以采用两个熟字相加,如“工+页=项”;可以采用换偏旁的方法,如“摧——催”。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放手让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自学,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
2.阅读理解
这三首诗前两首是边塞诗。对于古诗的理解,要从“解诗题”开始,然后到“知作者”,接着是“明诗意”,最后是“悟诗境”。学生要多了解诗的创作背景,感悟作者丰富的情感。
3.表达运用
学以致用,学生学会通过注释,以及关键词了解诗意,快速融入诗中的意境,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1.预习提纲
(1)搜集王昌龄、王翰、李清照的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掌握文学常识。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注释或其他方法弄懂词语意思。
(3)再读课文,了解三首古诗的大意。
(4)在书上作简单的批注,初步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情感。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出塞》
课时目标
1.会认“塞、秦”等4个生字,会写“塞、秦、征、词”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将”的读音和意思。理解“但使、龙城飞将”等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
2.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
3.在品读过程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对唐诗一定不陌生吧?许多同学都是从咿呀学语时就开始接触唐诗的。的确,唐诗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的古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这几句古诗,你们会填吗?(出示课件)谁来试试,把这几句补充完整?
课件出示: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看来,同学们平时很注重积累,那你们发现没有,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呢?(都是描写边塞军旅生活)
我们把这种描写边塞军旅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称之为边塞诗。
教师出示边塞图片,让学生感受边塞的环境。是啊,边塞只有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茫茫戈壁,给人一种荒凉孤寂的感觉。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一位年轻的诗人来到西域游历,看到了边塞的风光,见证了边塞的金戈铁马,于是,他挥笔写下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的